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登山者的圣经(珍藏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推荐序一

登山,仅凭勇气远远不够

王石 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把我带回到多年前攀登珠穆朗玛峰时的场景。

那是2003年5月22日,在经历了艰难跋涉后,我成功地登上了珠峰顶峰。从海拔8844.43米的高度俯瞰能看到什么?其实,登顶那天云雾弥漫,能见度很低,还下着雪,什么都看不到。也曾有朋友问我:“登顶的那一瞬间是什么感觉?”

说实在话,当时几乎没有任何感觉。8000米以上属于极度缺氧的环境,被称为生命的禁区。按照高山医学的判定,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环境下,成人的智商只相当于6岁的小孩。一般人都认为人在这个高度肯定有恐惧感和危险意识。实际上,这两种感觉都没有。虽然在极度危险的攀登过程中随时有可能滑坠,但由于头脑迟钝,人并不感到害怕,特别是体力消耗殆尽之时,人近乎于机械。

到达山顶后只能做两件事。一是照相,这在登山行话中叫“取证”。另一件事是展旗。登顶,国旗必须展示出来。遗憾的是,我本来还带了一面万科的司旗,但刚准备拍照,向导就催促我们下山,不得不放弃了。

这次登珠峰的7个人都是业余队员,最后有4个登顶,全队中只有我毫发无伤地返回。是因为我有绝妙的登山技巧吗?显然不是,而是因为我的生活阅历。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海拔将近8000米的营地宿营时,夕阳血红,非常漂亮。同伴们都出去看,大声叫我说:“风景这么好,王总快出来。”

我没吭气。

过了20分钟,他们又说:“你再不出来会后悔的,我们登了这么多山,这是最美的风景。”

我说:“老王说不出来就不出来!”

为什么呢?我是在保存体力。我的目标是登顶,任何与之无关的消耗体力的事都一概不做。整个登顶过程中,我一直保持这个态度。

这次登山过程中我体会到,52岁的年龄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正是因为丰富的生活阅历,我才能达到这种状态。事后我也感到很奇怪。下山之后,再回头远眺珠峰,她太高了,连我自己都不相信曾上去过。后来才慢慢体会到,在面对这个巨大挑战的过程中,我人生积累的经验都在无形中发挥出了它的作用。

此前,我登了5年山,自始至终伴随着强烈的高山反应。1997年第一次在西藏待了一个月,进山时就发高烧,上吐下泻,几乎处于昏迷状态。2002年登珠峰之前的热身练习中,一到5000米的高度就会恶心,吃不下东西。5年的登山历程我都非常痛苦,一进山就盼望着赶快登山,赶快下山。但这次登珠峰不同,到5200米时我不但没感到头晕,而且晚上睡眠很好,饮食状况也很好,在整个登山过程中我一直都保持着这种状态。

进山的第二周,我感觉自己的状态和以前完全不一样,可以用四个字形容——心静如水。为什么在面临这么巨大的困难和挑战时,我的心态反而能保持平静,而且身体状态良好,高山反应的很多症状都没有出现?

我只能这样总结:面临这么巨大的挑战,我不得不调动全部精力、生活阅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并将它们集中到一起来面对珠峰,这正是恰到好处的战术。尽管我自认为52岁的年龄不是问题,但我仍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体力毕竟不如30岁、40岁的人,所以我必须采取一种合适的战术。这种战术要求我心态平和,且始终以这种状态坚持下去。

登山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随时会给你带来危险,甚至让你付出沉重的生命代价。1999年我攀登博格达峰,刚愎自用的态度险些让我丧命,那是一辈子都会铭刻在心头的经历。

2003年,我们那批业余登山者成功登顶珠峰,鼓舞和激发了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参加登山活动。登山强健体魄、锻炼意志,但是很多人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登山不是仅凭勇敢就可以的。目前,户外的圈子里确实存在一股浮躁的风气,具体表现就是好高骛远,还没爬几座山就想去攀登珠峰,体能训练也不认真、不到位,准备不足,贸然行事,所有这些都是安全隐患。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一书给我们回放了1996年5月发生在珠峰上的一次山难,4支登山队中共有12人罹难,令人触目惊心。当然,造成灾难的是难以预测的暴风雪,但是当你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人为的因素也占据着相当关键的位置:假如领队费希尔和霍尔始终坚持他们的原则,到了“关门”的时间,不管走到什么高度都必须下撤;假如作为向导的布克瑞夫能够忠于职守,放弃自己无氧登顶的梦想而专心服务客户;假如夏尔巴领队始终在履行领路和制定路线的职责,而不是干了别的;假如费希尔不是一意孤行隐瞒自己的疾病;假如作者本人能够跳出习惯性思维而不是对哈里斯的困惑熟视无睹……事情将会是另外一种结局。

尽管这是10多年前的事故,但它对今天中国喜好户外运动的人们,尤其是喜好登山的人们来说,仍是一面不可多得的镜子。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如果即将启程的户外一族能够挤出一点时间阅读一下《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我想,防范风险的意识一定会注入你的脑海之中。这本书的出版,对于蓬勃发展的中国户外运动无疑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