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言
销售困局的另一个视角
销售这个职业应该是三百六十行中最难以预测的职业之一,同时也是所有职业中随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最明显的职业之一。因为,销售的职业特征是沟通,而沟通的特征却是没有一定之规,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充满了随机应变的因素。
牛津字典中有关“销售”的定义是这样的:将某种物品的价值的相关信息传递给某人,从而激发这个人购买、拥有或者同意、认同的行为。
牛津字典中有关“采购方”的定义是这样的:某人或者某个组织,只要其有需求和欲望,有可以支付的金钱,并且有花钱的意愿,那么这个人或者这个组织就被确认为采购方。
销售人员为了获得订单,需要在锁定的潜在客户身上下足功夫,从而实现目标——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呀,但是简单肯定不等于容易。
销售是一组行为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与潜在客户进行大量的沟通,建立足够的影响力,才能获得订单。而人类的行为过程有着太多的变数,即使是同一个人在同样的情景下,也可能会说出不同的话。这不同的话的背后真正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对于销售人员来说,销售的目标永远是一致的,略有不同的就是销售的过程,比如说话的方式、展示产品时的手势等,甚至包括许多微妙的、经常被销售人员忽略的点滴细节。
下面这两句话就是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经常会对客户讲的:
第一句:“我可以用人格担保,我们的产品质量绝对可靠!”
第二句:“产品质量是否可靠关系到您将来的使用,如果我是您,我也会百分之百地关注产品质量的。”
请读者降低阅读速度,重新用你自己的语言来对你身边的任何人——随便什么人——说其中的一句话,然后请他们给这句话打分,分数在1~10分之间。10分意味着他们相信你说的那个产品的质量的确不错,1分意味着他们不太相信那个产品的质量真的如你所说。
你立刻就会发现,有些人对第一句话给分高,有些人对第二句话给分高。在我们做的实验中,男性对第一句话给出的分数平均值是2.8,在我们的销售信任体系中,这个分数等于不信任。女性对第一句话给出的分数平均值是5.6,在我们的销售信任体系中,与这个分数对应的是“不反对,但也不信任,继续听”。这是一种负向强化结果,因为听者的心理发展是保持怀疑和警惕性,继续审视性地静观。
来看第二句话的研究数据,任何人都能立刻发现其中的不同:无论男女,听到第二句话后给出的分数平均值是6.9。这是一个中等偏高的信任值,也就是认可销售人员的话,对介绍的产品的质量有一定的信心。这是一种正向强化结果,因为听者的心理发展是接受的态势,愿意对随后听到的内容进行正向思考。
这两句话对潜在客户有完全不同的影响。
你是否决定以后再也不说第一句话,而永远都说第二句话了?如果你真这样想,我们祝贺你,你完全有能力通过阅读本书来提高自己的销售实力。本书通过训练大脑的思考方式以及决策方式,来提高销售实力。
我们必须事先提醒你:这本书可能会对你的信念、世界观以及人生观产生较强烈的冲击,如果你还没有决定这么做,那么,最好现在就停止阅读。在急剧变化的社会氛围中,商业社会的规则给习惯了缓慢、温馨氛围的人们带来可能无法接受的冲击:观念上的冲击、习惯意识的冲击,甚至可能是文化上的冲击,这些都有可能对读者的思想造成伤害。为了避免这种可能的严重后果,请暂时停止阅读,给作者发电子邮件,让作者给你更多的私人专业建议,从而在开始真正阅读之前,进行必要的脑力体操的准备工作。
既然销售通常就是说话的学问,那么我们来温习一下中国的古语。古人云: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这句话中就含有博弈的色彩,如果用左脑来琢磨这句古语,我们发现,除了古人说的这种可能以外,还有三种可能:一种是言者确实是无心,巧的是听者也无意,所以一句话说了也就说了,左耳进右耳出(那些计划花费金钱的客户恐怕不会这样);第二种是言者是有心的,但听者还是无意,也就是在对牛弹琴,弹琴人会感到沮丧和挫折;第三种是言者是有心的,听者也领会到了言者之意,这就达到了最佳境界,谁都没有说什么但彼此理解了,于是哈哈大笑,即所谓的“形成了默契”。请问读者,如果你是一个销售人员,在与潜在客户交往的过程中有这样的默契境界吗?
一言以蔽之,“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可以演变为:
言者无心,听者无意;言者有意,听者无心;言者有心,听者有意。
2004年2月,上海东方电视台有一个访谈节目,采访了一个三陪女。媒体希望通过这个三陪女对自己生活的描述来警告大众,那是一条不该踏入的人生道路——无论是有意踏入,还是无意踏入。
访谈中,这个三陪女模样秀气斯文,说话欢快清晰,她自我介绍说是大学生,就读的是酒店管理专业。当主持人问她如何管理好一家四星级酒店,如何利用市场反应来实现管理目标时,该女生顿时神采飞扬,似乎要将自己所学的都用上一样。于是主持人接着问:“是否考虑到国外看一看……”还没等主持人的问题说完,这个女生立刻接上了话:“有的呀,我好想去日本。听过去的姐妹说,它们的五星级酒店的出台费是我们上海的5倍呢!”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对话呢?真的是言者有心,听者有意,不过准确地说,却是言者有A心,听者有B意。
请看下图:
这个图在自然科学中被称为象限,是一种快速区分各种可能性的高效工具。有了这个图,你可以立刻分清,在听者与说者中所有有意无意、有心无心的对应关系以及可能的结果。这个工具在本书中有大量的应用。
销售中有许多困境,有的简单,有的复杂,套用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在销售领域也有一句类似的名言:失败的销售案例都是雷同的,成功的销售案例却各有各的成功之处。
在失败的销售案例中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没有赢得客户的信任,没有准确把握客户的需求,没有获得客户采购决策团队的认可。总之,失去客户的信任是失败的雷同之一。
然而,在各种成功的销售案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销售人员智慧的闪光:他们有的赢得了客户决策团队中所有人的信任,有的却仅依靠两三个关键人物的信任就拿到了订单,有的并不认识关键的采购决策人,却仍然拿下了巨额订单;有的通过一次宴请就获得了关键的销售进展,有的则通过一个巧妙的礼物就获得了关键客户的承诺;也有的通过一个复杂的应用参观赢得了合同;还有的通过一次系统产品展示赢得了订单;更有甚者,用一句话就赢得了合约。总之,他们各有各的成功之道。
我们在这里郑重申明,这本书不是研究失败的,而是研究成功的。研究失败不会给我们任何启发,研究成功才可以找到路径。詹姆斯·柯林斯出版的两本轰动全球企业管理领域的图书《从优秀到卓越》《基业长青》,其研究的主体都是成功的企业。我们的研究试图回答两个与销售有关的核心问题:
1.为什么有的销售人员那么成功,有的非常努力却业绩平庸?
2.为什么客户总是误解销售人员说的那些发自肺腑的真诚的话?
这就是研究销售困局的另一个视角:运用大脑分析那些成功的销售人员的行为——他们的方式、语言,从而揭示巨额销售业绩背后鲜为人知的较量和手段,或者说是脑力劳动的智慧结晶。本书涉及的主人公均做了化名处理。
简短的序言即将结尾,简要归纳一下我谈到的内容:
1.两个定义:销售、采购。
2.一个实验:两句话的功效。
3.一个故事:三陪女领悟到的“意”以及主持人表达的“心”。
4.一个象限图:解释中国古语。
5.一句名言以及相关的引申。
上述总结也是本书所有内容的呈现形式:有相关的定义,比如大客户的定义;有实验项目的介绍,前因后果的分析、结论和观点;有许多来自销售一线的故事,栩栩如生,让你会心一笑;有许多象限图,通过右脑直观地看图会意;也有各种名言的演绎和变形,强化你的右脑,巩固你左脑的系统知识体系。
本书就是这么简单,但肯定是不容易读的一本书。
强烈建议:阅读3遍序言以后,再开始你阅读第1章的旅途。
在你开始旅途前,记住几句名言没有坏处,如同长途跋涉前准备好行囊一样,你的行囊中应有如下名言:
●像家人一样对待朋友,像朋友一样对待客户,像客户一样思考利益。
●认真理解这句话:客户犯错误大半在于该用激情时太爱动脑筋,而在该动脑筋的时候太爱动感情。
●提醒客户如何看待供应商的瑕疵:不要忘记该记住的事,也不要记住该忘记的事。
●提醒客户如何看待成功:成功是得到你所熟悉的,幸福是热爱你所得到的。
●提醒客户:你必须非常伟大才能购买,但必须购买才能非常伟大。
●提醒客户防范你的竞争对手的花言巧语:不要让一个傻瓜销售吻你,也不要让一个吻把你变成傻瓜的猎物。
●牢记潜在客户的性别是不同的:女人会因为一件东西半价而买下它,男人会因为需要一件东西而出两倍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