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案1.0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7章 开放的容度——他国模式的中国之鉴(1)

中国向上,应该从美、日、德学什么?

李稻葵

只有包容才能使那些看上去离经叛道的思想最终发展为创新的火花;而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其文化和种族的多元性;文化与种族的多元又来自于其制度的开放性。美国式的开放、多元、包容,日本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德国精准调控市场经济的各种措施和制度,是中国经济继续向上发展必修的三门课。

毫无疑问,我们必须怀着一个虚怀若谷的心态,综合性地汲取其他发达大国的精髓,这是中国能否真正成为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大国和强国的关键。如果我们不能够持续地学习,很有可能将倒在从中等发达到发达、从大国到强国的门槛上。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重点学习的对象,至少在经济领域,是日本。那时,中日友好处于巅峰状态,中国派出了一个又一个代表团赴日本学习,中国领导人华国锋、胡耀邦等访问日本,中国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仔细研究日本模式。这一切在今天仍然留有痕迹,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学习日本的结果。当时的经济学前辈马洪等特别强调向日本学习。

再往后若干年,中国的学术界开始逐步向美国开放,大量留学生、访问学者远赴美国访问、学习、交流,美国逐步成为中国学习的对象。由于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大强国,很自然,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今天。这一点在今天各大学及学术机构特别明显,各大学精英人士言必称哈佛、斯坦福、MIT(麻省理工学院)。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因为美国的科学、高等教育在全世界是领先的,但是必须看到美国并不是没有它的问题。2008年爆发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一个明证。2012年以来,虽然美国经济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首先恢复,但是经济恢复并没有给社会带来实惠,因此爆发了一轮又一轮的社会抗议。美国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贫富差距有明显扩大的趋势。

近年来,中国更加仔细地研究、审视欧洲的模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国际战略层面,美国正逐步将中国认作是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而欧洲尤其是德国,与中国的关系日益密切,就连美国长期的盟友英国也对中国采取了各种各样战略层面的友好姿态。

我们到底还应该向世界各国学什么呢?很显然,应该学习各主要成功大国最精髓的要素,兼收并蓄,并融入于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国家治理的综合优势,这样中国才能成强国。以下做基本的分析。

一、学习美国优势的精髓——开放、包容与多元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其实力的基础毫无疑问是创新。从科学技术到企业制度、商业模式,都是各国包括其他发达国家长期羡慕和追赶的。那么,美国创新活力的基础是什么呢?基础就是其开放、包容和多元的精神。只有包容才能使那些看上去离经叛道的思想最终发展为创新的火花;而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其文化和种族的多元性;文化与种族的多元性又来自于其制度的开放性。

开放社会是索罗斯及其所崇拜的伦敦经济学院的导师卡尔·波普长期推崇的,开放能够保证不同思想的人群得以融入到主流社会之中来。在美国,那些极具创新的天才型人物,从埃隆·马斯克、比尔·盖茨到乔布斯、马克·扎克伯格以及早年的爱迪生、特斯拉等,从各种角度来看,这些人既是天才也是怪才,他们都有各自行为方式、思维方法上的怪异性。如果这些伟大的人物生活在其他国家,或许其创新思维在成才之前就会被扼杀掉,最终不可能成为改变社会的巨子。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幅员辽阔、历史悠久,这一点和其他东亚国家如韩国、日本截然不同。因此中国完全有可能、也完全应该在开放、包容与多元方面向美国学习。学习开放、包容与多元的精髓的切入点应该是教育体系。固然美国的高等教育备受全球各国推崇,但是应该看到美国最具创造性的是一大批有特色的中小学。虽然美国很多的中小学,尤其是在贫困社区的中小学,质量极其低下,但是不要忘记美国还有一大批精英式的中小学,比如说,马克·扎克伯格所读的高中,叫作菲利普斯埃克塞特中学(Phillips Exeter Academy),进这所中学比进哈佛还难,菲利普斯埃克塞特中学培养了一大批精英人士。即便不是在精英的学校,很多高质量的中小学也极具特色。最近几年我接触过的一些美国中小学,它们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是,入学第一天学校就反复强调,学生们必须有包容、平等的心态,不许因为同学们的长相、肤色、智力水平、家庭背景等任何原因而歧视,要尊重每一位同学。这种包容性的氛围,使得每一个学生能够自由在学校发挥和成长。

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快步前进,从科研论文发表的数量到本科生出国参加各种各样的竞赛获奖的数量,乃至于吸纳顶尖科技人物的数量和质量来看,都在迅速赶超许多国家。如果不出重大意外,可以预见在未来20年,中国的确能够涌现出一批跻身全球一流大学行列的高等院校。但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没有足够的包容心、开放度和多元化的氛围,从而限制了我们中国未来各种各样的人才能够泉涌般出现。这一点是我们最应该向美国学习的。

二、向日本学习精细化管理的精神

任何去过日本的中国朋友都会被日本精细化的管理所折服。日本社会从马路边的售卖机、快餐店、地铁、企业乃至政府部门,方方面面的运作都体现出精细化管理的精髓。日本汽车行业经久不衰的竞争力就是其精细化管理的集中体现,日本汽车的零部件与组装厂的密切配合能够保证零部件的质量,在同一价位上完胜其他国家汽车,这就使得日本汽车经济耐用。

中国地大物博,但由于长期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百姓习惯性地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条件,对于管理的精细度的要求远远不如日本高,这是我们最应该向日本学习的地方。日本的精细化管理直接转化为其科技、军事等方面的优势。当然并不能说精细化管理是一个社会成功发展的全部要素。事实上,日本长期以来所犯的错误是战略管理不足,方向性的研究不够,而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具体细节的管理。但这并不妨碍中国的企业、政府、学校、社会其他部门必须认真学习日本精细化管理的精髓。这种精细化管理的精神应该比具体的做法、具体的制度安排更加重要。

精细化管理的程度在中国内部也有所不同。南方沿海的大都市,如上海就远远比北方的大城市,如天津、北京要好得多。向日本学习精细化管理应该成为中国持续向上,成为一个经济、军事强国所必须补的一门必修课,在这方面日本是中国的老师。

三、向德国学习精准调控市场经济

德国市场经济有其突出的特点,德国市场经济体制是在战后经过多年的演变而来的。德国市场经济体制最核心的因素是什么呢?

最近,笔者与德国著名经济学家、管理咨询大师罗兰·贝格合著了《中国经济未来之路——德国模式的中国借鉴》一书。总的说来,德国市场经济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充分意识到不受约束的市场经济,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市场失灵,以及社会公平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对市场经济进行精准调控。德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在认真反思了二战期间德国魏玛共和国那段痛苦的经历而提炼出来的。德国人从魏玛共和国那段时间的市场经济所吸取的基本教训,就是不受约束的市场经济如洪水猛兽,会产生巨大的宏观经济的波动。就好像没有任何约束的民主制度一样,会在其政治上带来灾难。如希特勒当年在缺少法制约束的民主体制下充分利用民族主义引导德国走向了法西斯道路。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有一系列非常精准的调控体系。比如说在房地产行业,德国经济特别强调要对租房市场提供帮助,一是既要保护投资建房出租的开发商,鼓励他们建房出租;同时也保护那些租房的房客,房东一般不能轻易加价,也不能轻易赶走房客。而对于贷款买房,德国政府则有一套极为谨慎的措施,不鼓励家庭贸然贷款买房。又比如在遗产税方面,德国税收体制对于继承前辈而持续经营的企业家网开一面——如果下一代能够持续经营上一辈传下来的生产性企业超过十年,则遗产税几乎全部免除。也就是说,遗产税是精心设计以保证德国家族企业能够基业长青的。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精准保护市场经济的弱势群体。市场经济的确会对部分参与者带来极大的不公平。这部分市场经济参与者既包括运气不好出现事故导致残疾、疾病的人群,也包括天生市场经济竞争意识不强、竞争能力有限的人群。

对于这部分人,德国的市场经济有相当的宽容且充足的补助。二十年前,在施罗德总理的领导下,德国进行了社会福利大刀阔斧的精准改革,保证每一个需要援助的家庭能够得到政府的一揽子援助,即把所有社会福利补贴统一在一个平台下进行精细运作,同时也鼓励社会公众相互监督,防止滥用社会福利现象。这样既保证了公平,也提高了效率。这种精准调控市场经济缺陷的经济体制比比皆是。学习德国市场经济的精髓就是既要打破“市场经济万能”的迷信,也要打破“政府无所不能”的教条,要实事求是、精准细致地调控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缺陷。

中国经济经过了近40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优势与缺陷大家都已经看得很清楚,而政府的能力及其限制也看得清楚。因此当今的中国经济特别需要借鉴德国的经验,要非常精准地调控市场经济所出现的问题。最近政府提出要精准扶贫,在这方面,中国特别应该借鉴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总而言之,中国还有上升的空间。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尤其需要认真学习全球优秀的大经济体的精髓。美国式的开放、多元、包容,日本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德国精准调控市场经济的各种措施和制度,应该是我们中国经济继续向上发展所必修的三门课。如果能认真研修这三门课并不断实践,中国一定能够兼容并蓄,最终形成一个拥有自己特色和优势,且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特殊的、重要的大国。

作者为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与世界经济观察》主编

中国应学习发达国家扁平化社会治理的体制

吴白乙

德国、北欧、日本甚至韩国的经验表明,在经济腾飞过后,社会治理中公民自治意识空前发展,可以较快地完成从政府的垂直式管理到政府和社会各类行为体平行参与的扁平化社会治理构架的转变。中国当前应该学习如何快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不加区别地批判和贬低外国民族有益的经验,盲目自大,是不健康甚至危险的倾向。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还要学什么?这个命题很好,是一个当下意义十分重大的问题。在现代化研究中,有关后发国家发展的分析大致追随两个理论模型,一个是比较优势理论,另一个是权力效率(即“威权发展”)理论。中外学者在解释中国特色现代化之路的成功时,基本上也是围绕权力效率的模式来展开的。然而,这个模式走到现在遇到一个巨大的障碍,就是利益固化。多年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说了,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富起来之后再搞好分配,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的小康。但是,近年来各种腐败大案要案所透露出来的核心信息是,我们的社会财富积累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一个内生利益网络却已然形成,其特征是公权和私利深度勾连,并且固化到严重阻碍生产力进一步释放和改革成果再分配的地步。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韩国、日本的经验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相似的轨迹,权力结构跟利益再分配有非常大的关联,制度权力过于集中就会导致分配严重不均和不平等,最终导致发展的内生活力损耗殆尽。

因此,从理论上这两个模式都没有办法再引导中国走下去了。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连续出台的几个决定性文件,集中在资源配置、解构权力固化和创新发展理念等几个关键点上,应该说认识是到位的,目标是精准的,但是要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中国式创新理论体系还需时日。有人写了一篇比较和批判拉美和东亚发展模式的论文,曾提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应同时拥有机会平等和经济自由才会成功”的发展假说,特别强调只有打破权力效率理论所带来的陷阱,才能在经济腾飞之后保持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否则,我们现在所期待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气象恐怕只能沦为一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