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普通话语音知识
复习要点提示
●掌握普通话的语音特点。
●掌握普通话异读词读音,人名地名的读音。
●熟悉播音员主持人必备语音工具书。
普通话的概念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中国国家通用语言。
普通话语音特点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它具有以下特点:
(1)音系比较简单,音节结构形式较少。
(2)音节中元音占优势。
(3)四个声调抑扬分明且高音成分较多。
(4)音节间间隔清晰。
(5)词的双音节化和轻重格式的区分,以及轻声、儿化的使用,使得有声语言表达更加准确、丰富。
普通话的声母
声母是指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有些音节没有辅音声母称为零声母。普通话中有21个辅音声母。它们是:b、p、m、f、d、t、n、l、ɡ、k、h、j、q、x、zh、ch、sh、r、z、c、s。
普通话声母按发音部位可以分为7类:
(1)双唇音:b、p、m
(2)唇齿音:f
(3)舌尖中音:d、t、n、l
(4)舌根音:ɡ、k、h
(5)舌面音:j、q、x
(6)舌尖后音:zh、ch、sh、r
(7)舌尖前音:z、c、s
普通话声母按发音方法可以分为5种:
(1)塞音:b、p、d、t、ɡ、k
(2)擦音:j、q、zh、ch、z、c
(3)塞擦音:f、h、x、sh、s、r
(4)鼻音:m、n
(5)边音:l
普通话声母还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分。这种区分只在塞音和塞擦音中进行。
不送气音:b、d、ɡ、j、zh、z
送气音:p、t、k、q、ch、c
清音和浊音的区分是指发音时声带颤动与否。普通话声母中只有4个浊音声母:m、n、l、r,其余的都是清音声母。浊辅音nɡ只做韵尾,不做声母。
普通话的韵母
韵母是指汉语音节中声母后边的部分。普通话中有39个韵母。
普通话的韵母由单元音或复合音充当,共有39个。韵母可以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在复合音韵母中口腔开度最大的元音是韵腹,韵腹前面的元音是韵头,韵腹后面的元音或鼻辅音是韵尾。有些韵母没有韵头,有些韵母没有韵尾,但不可以没有韵腹。单元音韵母就只有韵腹。
韵母按语音结构可以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三类。
单韵母:普通话单韵母有10个。其中有7个是舌面元音:ɑ、o、e、ê、i、u、ü。3个是特殊元音:-(i)前、-(i)后和er。
舌面元音的发音条件主要是舌位的高低(口腔的开合)、舌位的前后和唇形的圆展。舌位是指舌面元音发音时舌面隆起的最高点即最接近上腭的点。
复韵母:即复合元音韵母是由2个或3个元音音素复合而成的韵母。在复合音的发音过程当中,舌位的前后、高低和唇形的圆展要发生连续的移动变化。舌位的移动过程叫舌位的动程。复韵母又可以分为二合复韵母和三合复韵母。根据韵腹在韵母中的位置又可以分为前响、后响和中响复韵母。
二合复韵母共9个,其中:
前响:ɑi、ei、ɑo、ou4个
后响:iɑ、ie、uɑ、uo、üe5个
三合复韵母共4个,都是中响:iɑo、iou、uɑi、uei
鼻韵母:在普通话中以n为韵尾的韵母叫前鼻音韵母,以nɡ
为韵尾的韵母叫后鼻音韵母,统称鼻韵母,共16个。
前鼻音韵母:ɑn、iɑn、uɑn、üɑn、en、in、uen、ün8个
后鼻音韵母:ɑnɡ、iɑnɡ、uɑnɡ、enɡ、inɡ、onɡ、uenɡ、ionɡ8个
四呼:按汉语语音学的传统分析方法,又可以依照韵母起头元音的发音特点,主要是唇形特点把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叫四呼。
开口呼:没有韵头,韵腹又不是i、u、ü的韵母共16个。
齐齿呼:韵头或韵腹是i的韵母,共10个。
合口呼:韵头或韵腹是u的韵母,共9个。
撮口呼:韵头或韵腹是ü的韵母,共4个。
普通话的声调
声调:汉语音节所固有的,可以区别意义的声音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普通话中有4个声调。声调的变化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调类:是声调的种类。普通话有4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调值:是声调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形式,即声调的具体读法。普通话4个调类相对应的调值分别是:高平调、中升调、降升调、全降调。按五度标记法应读为55、35、214、51。
阴平调:高平调55
阳平调:中升调35
上声调:降升调214
去声调:全降调51
普通话的语流音变
语流音变:在语流中,由于受到相邻音节音素的影响,一些音节中的声母、韵母或声调会发生语音的变化,称之为语流音变。普通话中的语流音变主要表现在轻声、儿化、变调、语气词“啊”的变读等几方面。
1.轻声
普通话每个音节都有自己的声调,可是在词或句子里有些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念成一种较轻较短的调子叫轻声。
轻声的作用:普通话中的轻声有区别词性和词义,以及使语流顺畅的作用。
轻声出现的规律:除区别词性词义作用的轻声外,语气词、助词、名词的后缀“子、儿、头”等、重叠名词、动词的后一个音节、表示趋向的动词、方位词或词素一般读作轻声。
2.儿化
儿化又称儿化韵,是普通话和某些汉语方言中的一种语音现象,即后缀“儿”不自成音节而同前面的音节合在一起,使前一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
儿化的作用:儿化在普通话中起着修辞和语法功能的作用,区分词性、词义,表示少、小的意思,表示喜爱、亲切或蔑视、憎恶等感情色彩。
3.变调
音节在连读时在词或词组中相邻音节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变调。普通话中的变调主要包括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和“不”的变调,以及重叠形容词的变调。
上声变调规律:上声音节在非上声音节前,即在阴平、阳平、去声和轻声音节前时调值由214变为21,即所谓半上。上声音节在上声音节前时前面一个音节的调值由214变为35,即所谓阳上。
去声变调规律:去声音节和去声音节相连时前面一个音节的调值由51变为53。
“一”和“不”的变调规律:
“一”的变调规律:非去声音节前变去声;去声音节前面变阳平;夹在重叠词中间读轻声;单念或在序数词中仍读本调阴平。
“不”的变调规律:去声音节前面变阳平;夹在词语中间念轻声;在非去声音节前面或单念时、在词句末尾时仍读原调去声。
4.语气词“啊”的变读
语气词“啊”用在句子前面时仍发ɑ,但用在词尾、句尾时则要受到前面音节收尾音素的影响而发生不同的变读。总的说来是保持语流顺畅,顺势而发。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ɑ、o(ɑo、iɑo除外)、e、ê、i、ü时,“啊”读作yɑ。
(2)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u时(包括ɑo、iɑo),“啊”读作wɑ。
(3)前一音节首尾音素是n时,“啊”读作nɑ。
(4)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nɡ时,“啊”读作nɡɑ。
(5)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i(后)时,“啊”读作rɑ。
(6)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i(前)时,“啊”读作zɑ。
词的轻重格式
在普通话和汉语各方言中,由于词义或情感表达的需要,一个词中的各个音节有着约定俗成、轻重强弱的差别,称为词的轻重格式。我们将短而弱的音节称为轻,长而强的音节称为重,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为中。词的轻重格式只是一种约定俗成,它不是绝对的、不变的。在语流中,词的轻重格式会受到语句目的的制约而发生改变。
双音节词的轻重格式:普通话中,双音节词轻重格式常见的有中重、重中两种,其中以中重格式最多。
三音节词的轻重格式:普通话三音节词的轻重格式常见的有中中重、中重轻、中轻重三种,其中以中中重格式最多。
四音节词的轻重格式:四音节词的轻重格式比较复杂,一般认为与其结构关系有关。普通话中常见的有中轻中重、中重中重两种,其中以中轻中重为多。
普通话异读词读音
所谓异读词,是指读音有差异但词义完全一样的词。例如“教室”有jiào shì和jiào shǐ两种读法,“波浪”有bōlànɡ和pōlànɡ两种读法,但意义都一样。这种词语就叫做异读词。异读词的存在给人们学习普通话带来不便,也给播音员播音和字典注音带来困难。因此对异读词的读音要加以规范。国家语委于1985年公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就是异读词读音规范的标准。
人名地名的读音
参见《现代汉语词典》中人名地名的读音。
播音员主持人必备语音工具书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大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