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经典译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译序

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在1912年被首次翻译介绍到中国[1],从此,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它被长期选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超越了不同时期、不同意识形态的阻隔,成为在中国家喻户晓、最具群众基础的法国文学名篇之一。尽管在它之后,都德有大量的其他作品被陆续译介,但是中国人记忆最深的,永远是《最后一课》。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者,通过《最后一课》了解到“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清晰、最严谨的语言”,懂得了“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可以说,在汉语关于都德的语汇中,最具表现力的就是《最后一课》,它甚至可以作为都德的代名词,作为“爱国主义”的符号,融入近代中国人百年的情感之中!

生平

阿尔封斯·都德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于1840年5月13日出生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尼姆城一个破落商人的家庭。九岁时因父亲生意失败,举家移居里昂。在里昂中学读书时,都德经常到书店博览群书,广泛涉猎,扩大了知识视野。1857年,父亲彻底破产,家道中落,十七岁的都德被迫辍学,自谋生路,到阿雷小学校任自习辅导员;半年后,他因不堪忍受“对贫穷的侮辱”,远走巴黎,投靠在那里当职员的哥哥艾尔内斯特。

在哥哥的帮助下,都德在巴黎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并过着年轻文人的清苦的生活。在此期间,他常为《费加罗报》、《巴黎日报》等报纸撰写文章,还结识了另外两位同样来自普罗旺斯的青年——日后成为政坛巨头的莱昂·甘必大和普罗旺斯文学的捍卫者、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后者与都德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860年,都德进入当时内政部长和立法会议主席莫尔尼公爵的办公室,担任他的三等秘书。这使他既有机会看到巴黎社会各种各样的人,又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继续从事文学创作。

不久,都德患上了肺病,决定前往南方疗养。借此机会,他游历了阿尔及利亚,为那里美丽的北非风光和阿拉伯风土人情所陶醉。在阿尔及利亚,他上演了自己的第一部戏剧作品《最后的偶像》(1862年),并且大获成功,这也是都德一生中唯一获得成功的戏剧作品。在回巴黎短暂居住之后,都德旧病复发,重回南方。这次,他去了地中海的科西嘉岛和充满诗情画意的普罗旺斯,从家乡流传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中汲取了大量的创作养料。在普罗旺斯,都德重逢了用当地方言从事创作的诗人米斯特拉尔,还在阿尔勒城附近的枫维耶尔山上买下了一座旧磨坊。他在磨房里度过了整整一个夏天,收集整理了大量采风笔记,这些笔记成为日后《磨坊书简》的雏形。

此后,都德陆续在报纸上发表短篇小说,他的名字逐渐为法国公众所熟悉。然而,莫尔尼公爵的去世,使他的经济一下子陷入了窘境,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东西》(1868年)也未能引起多大的反响,而于次年(1869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磨坊书简》更是遭到了惨败。但都德的才华一直得到了朱莉娅·阿拉尔——一位巴黎工业家的女儿的认可和赞许,他们结了婚(米斯特拉尔充当了他们的证婚人)。婚后,阿拉尔不仅给予都德经济上的支持,而且在精神上也对他大加鼓励。都德回到巴黎后,住在岳父母的公馆里,一边怀念着在家乡普罗旺斯度过的日日夜夜,一边发奋努力,从事文学创作……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却在巴黎远郊香普罗赛的住所摔断了腿,直到9月初才返回巴黎。随后,他加入了国民别动队第九十六营,亲身经历了巴黎被困和巴黎公社最初的日子。都德在此期间的所见所闻,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后来,他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写了一组具有深刻爱国主义内容和卓越艺术技巧的短篇小说,收录在著名的《星期一故事集》里。

1872年,都德发表《达拉斯贡的达达兰》,大获成功。这部漫画式的长篇小说在巴黎被争相阅读,福楼拜称其为杰作。然而,法国作曲家比才根据都德的短篇小说《阿尔勒城的姑娘》(一译《阿莱城姑娘》)改编而成的歌剧却铩羽而归,这深深地刺痛了爱好戏剧的都德。所幸的是,朱莉娅对丈夫的才华坚信不疑,在夫人的支持与鼓励下,都德连续发表了一系列出色的作品:《星期一故事集》(1873年)、《小弟费罗蒙和长兄黎斯雷》(1874年)、《雅克》(1876年)、《富豪》(1877年)、《努马·卢梅斯当》(1881年),等等。这些作品终于使都德跻身于著名作家的行列,并帮助他一举摆脱了经济上的困境。

与此同时,都德同作家福楼拜、屠格涅夫、龚古尔兄弟、左拉、雨果,画家马奈、雷诺阿、莫奈等许多文学界和艺术界的巨匠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经常聚在一起,共同探讨文学,扶助新人。

“我的前半生经历了贫穷,后半生经历了病痛。”都德如是说。他从1883年起患上了不治之症脊髓痨,只能依靠吗啡缓解痛苦。但病痛的折磨并没有使都德丧失创作的才华,他在发病的间歇抓紧时间写作、旅行,为后人留下了《萨福》(1884年)、《不朽者》(1888年)等作品。1896年,都德入选刚刚成立的龚古尔学院,他的作品全集也获得出版,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1897年12月16日,都德在香普罗赛家中吃晚饭时,突然倒地不起,与世长辞。他的遗体被埋葬在巴黎的拉雪兹神父公墓。

作品

都德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一生共写了十三部长篇、一个剧本和四个短篇集。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说创作,在法国文学史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都德的四个短篇集总共收录短篇小说近一百篇,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集子分别是《磨坊书简》和《星期一故事集》,那些为读者所传诵的传世名作,几乎全部都被收进这两个集子里,它们的篇幅一般都在两三千字左右,文笔简洁生动,题材丰富多样,构思新颖巧妙,风格素雅清淡,奠定了都德在法国文学界的显著地位。

在都德的短篇小说中,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作品占有很大比重,这些作品大多收录在《星期一故事集》里,广泛流传,脍炙人口,早已成为世界短篇小说文库中的瑰宝。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最后一课》,堪称世界文学史上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小说典范。作品描写的是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学生向祖国语言告别上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记叙详略得当,具有一种感人至深的力量。

都德另一篇短篇《柏林之围》,是与《最后一课》齐名的爱国主义佳作。作者以同样感人的故事和新颖的构思,描写了一位充满了法兰西荣誉感和爱国观念的拿破仑帝国时期的老军人,以及他那与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命运,小说结尾主人公的不幸结局,使作品产生了一种催人泪下的悲剧震撼力。《小间谍》则通过普鲁士人利用无知的孩子出卖情报导致法军失败的故事,既揭露了敌军的卑鄙、狡诈与残暴,又描写了法军士兵的淳朴与善良;既鞭挞了贪图私利的通敌者,又批评了危害国家的失足者,反映出作者爱憎分明的爱国情感;作者在着力描写主人公小斯苔纳误入歧途的同时,还塑造了他的父亲斯苔纳老伯的形象,他既是一个具有高度爱国热情和强烈责任感的法兰西公民,又是一个慈祥的父亲,为了替孩子洗刷耻辱,找回公民的尊严,他毅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作者的笔下,这一对父子的悲剧故事,有着与《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同样的感染力。《旗手》的主人公奥尔奴和斯苔纳老伯相似,是一位文化不高、地位低下的普通中士;在战争失败、法国军队向普鲁士人缴械投降的时候,他却凭着自己的爱国主义勇气和民族荣誉感,面对敌人进行了杀身成仁式的反抗……

这些短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作者在刻画主人公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荣誉感的同时,刻意突出了他们身上的悲剧色彩:小学生失去学习祖国语言的权利,老军人昔日民族荣誉的梦想破裂,老父亲用生命洗刷耻辱,老旗手绝望而无助的抗争……“这些人物的悲剧性情感与行为,是整个法兰西民族悲剧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都德的这一组短篇小说,不仅丰富地蕴含着他自己深沉的爱国主义热情,而且还深刻发掘了普法战争这一民族灾难的悲剧意义,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意境和高度。”[2]

与此同时,都德在《一盘台球》中,满怀愤慨地揭露了军队统帅的腐败、自大,及其对战争失败所负有的不可饶恕的责任:部队正在溃败,士兵们在敌军的炮火下成百上千地遭到屠杀,可是元帅却在一群阿谀奉承的将校的簇拥下,专注地玩着台球!战斗的结局、士兵的生命,还比不上一盘台球的胜负来得重要……而在《保卫达拉斯贡》这个别具一格的短篇里,作者对一些法国人华而不实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虚张声势的英雄主义,进行了绝妙的讽刺。此外,都德在其他一些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作品中,深入挖掘了许多主题,描绘了法国民众的各种情感,如:对被占领土的思念(《阿尔萨斯!阿尔萨斯!》),战争造成的痛苦(《在巴黎的农民们》),对侵略者的憎恨(《贝利塞尔的普鲁士兵》),母爱(《母亲》),等等。

法国历史上继普法战争以后的另一个重大事件——巴黎公社,也是都德众多短篇小说的重要题材之一(《公社的阿尔及利亚步兵》、《拉雪兹神父公墓之战》、《小馅饼》等)。但在这个主题上,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作者的观点似乎有失偏颇,他在对事件的描写过程中忽略了深层的政治原因和社会影响,从而导致他对巴黎公社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有评论家说,在都德所有的描写中,巴黎公社及其战士的形象是最为夸张、扭曲的。在他的笔下,公社是无序与混乱的源头,革命者是一群酗酒放纵的乌合之众,他们的战斗则是狂欢与胡闹的借口。正因为如此,在普法战争期间积极参军卫国的都德,不仅拒绝加入公社战士的队伍,而且离开了巴黎,去了他在远郊香普罗赛的住所。都德所表现出的对公社的反感,以及他在作品中对公社片面的描写,遭到了很多作家和批评家的抨击。

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而言,都德和《最后一课》一起,已经熔铸为爱国主义的代码,成为我们精神财富的一个部分。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诞生于普罗旺斯的都德,更是一位擅长描写南方风情的温婉的作家,具有如沈从文一般以哀逝情怀叙写风土的韵致。

事实上,在都德的作品中,对普罗旺斯的描写占据着显而易见的地位;特别是在短篇小说集《磨坊书简》中,作者远离巴黎的喧闹浮华,在美丽的普罗旺斯乡间,用谦卑而静默的心灵感受着这块土地上的一切;他以故乡的人情风物、传说掌故为题材,用充满诗意的笔调,抒发了深厚的乡土感情。在都德的笔下,普罗旺斯的景色是如此的清丽与动人:“一片美丽的松树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从我面前一直绵延到山坡下。天际,阿尔卑斯山勾勒出它峻峭的山脊……万籁俱寂……只是从远方会隐约传来一丝笛音、一声薰衣草丛中的鸟语,或是大路上的一片骡铃……普罗旺斯如此秀丽多姿的美景,只有在阳光下才能得以一见。”(《安家》)在这样如画的风景之中,归居田园、满心甜润的都德又怎能不写出一个又一个风格淡雅、韵味深长的好故事呢?

《繁星》就是一篇展示优美人性的杰作。它描写了一个牧童,爱慕着农庄主人的女儿丝苔法奈特,但只能怀着没有希望的恋情,孤独地待在放牧的高山上;一个偶然的机会,丝苔法奈特来到高山上为他送粮食,突遇山洪暴发而不得不在高山牧场上过夜;牧童怀着纯净的柔情,自持操守,与自己心目中的仙女度过了一个星光灿烂、充满诗意的夜晚。小说婉如一首动人的牧歌,表现了优美自然中的田园生活与爱情,反映出普罗旺斯牧童真挚的情感和纯洁的情操,使整篇小说洋溢着一种清新的气息和高尚的格调。读了《繁星》,也就记住了那个来自普罗旺斯的牧童;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既然有如此美好心灵的牧童,那么养育他的那块普罗旺斯也一定是一块美好的净土!

另一个短篇《科尔尼耶师傅的秘密》,也是都德表现普罗旺斯朴实乡风的名篇。小说描述的是巴黎人在路边开设面粉工厂以后,当地的磨坊纷纷倒闭,原先兴旺的磨坊风车全都被迫停顿下来;但科尔尼耶师傅的磨坊风车却依旧运转不休。原来,他为了捍卫磨坊的荣誉,用生石灰冒充麦子磨成粉,煞费苦心地制造着磨坊依然兴旺的假象。科尔尼耶师傅的苦心却博得了居民的同情,大家又纷纷把麦子送到他的磨坊来,直到他去世。小说在一种哀而不怨的基调上,突出描写了普罗旺斯人淳朴友爱的乡风人情,是一篇对旧日普罗旺斯的清淡的挽歌。

所有这些作品,都染上了都德沉醉田园的微醺的酒意,用诗一般的语言和意境,发掘着普罗旺斯人的性格,关注着他们淳厚、朴实与率真的天性;小说的读者也随着作者的描写坠入甜蜜的梦乡,那里处处呈现着童话似的纯净和牧歌式的天真……

然而,都德让我们领略到的不仅是普罗旺斯的清新、纯朴、美丽、忧伤,还有普罗旺斯人重感情而轻功利的性格。在都德的笔下,出现了不止一个感情浓厚、气质热烈的人物形象。在《阿尔勒城的姑娘》里,主人公让原本是一个“身体结实、眉目开朗”的青年,因为别人的闲言碎语而无法与心爱的姑娘成婚,终日郁郁寡欢、形单影只,虽然他在父母面前强颜欢笑,但终于熬不过感情的煎熬,在一个节日的清晨跳楼自尽。《博凯尔的驿车》讲的则是一位老实的磨刀匠,因娶了一个漂亮放荡的妻子而受尽嘲笑、忍辱负重。这些普罗旺斯人看似软弱,实际上却执着、忠贞,有着南方人特有的奔放性格和热烈情感,即使在他们人性的缺陷与弱点中,也透露出质朴与淳厚的本质。

除了对普法战争和普罗旺斯的描写,都德还写了一批以作家文人的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塞甘先生的山羊》叙述了一头温和而漂亮的小山羊,酷爱自由,不满足于后园的青草,偷逃到附近的小山上漫游,最终成为野狼的美餐。作品看似是一首天真烂漫、精致隽永的童话,但作者以塞甘先生的山羊为前车之鉴,指出诗人若只顾献身于对美和诗韵的追求,而不着眼于现实利益,就会落到衣衫褴褛、饥肠辘辘的境地。另一篇作品《最后一本书》,描写一个作家在伏案写作时瘁然离开人世,他不幸未能看到凝聚着自己心血的最后一部著作的出版,且死后还要遭受卑鄙小人的掠夺。两篇小说,实际上是以沉痛的心情,揭示了文人的悲惨处境。

都德的短篇小说还有另一个引人注意的题材,即对宗教的讽刺。他的《三场小弥撒》以幽默的笔调,细致地描写了圣诞夜一个乡间教堂的弥撒场面,神甫为了赶快享用圣诞佳肴,急不可耐地草草做完了三场弥撒;庄严的仪式、神圣的经书、虔诚的祈祷,与善男信女们急切贪馋的丑态形成了滑稽可笑的对照,表现出作者绝妙的讽刺才华。《尊敬的戈歇神甫的药酒》则与《三场小弥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傻头傻脑的戈歇神甫原先一直是众人嘲讽的对象,只因掌握着使修道院发财致富的药酒配方,而得到包括院长在内的所有人的尊重,不仅不用去教堂做晚祷,而且全修道院的教士都要代他祈祷,为他酗酒的罪孽请求宽恕。对于这些荒唐可笑的人物,作者的讽刺却显得温和肯切,倘若当事人自己看了也会忍俊不禁。

特色

都德的短篇小说的主要特色之一,首先在于作品的选材。都德大部分作品所讲述的故事,都是他本人的亲身经历。在他的小说里,无论是普法战争、巴黎公社,还是普罗旺斯,您都找不到浩瀚激荡的历史画卷,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豪情壮举,更没有离奇古怪的故事主题,甚至连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都很难看到。他只是在这里采撷一点自己的亲眼所见,在那里收集一些自己的亲耳所闻,加上自己的真切感受,便赋予了那些最为平淡、最不起眼的事物以感人的力量和无比的价值,反映出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创作功底。左拉曾经评论说,都德短篇小说的素材“任何人都能俯首拾起,因为它们普通得遍地都是。但是,您首先必须想到弯下腰去拾起它们,然后还要有足够的才华,敢于将这些连麻雀都看不见的微小琐屑转化为艺术。”事实上,都德在文学理论上,对左拉的许多自然主义的创作观点是表示赞同的;但是,在创作实践中,他却并不是像自然主义作家那样,纯粹客观地记录人们的活动,无动于衷地描写社会现实。他往往以自己熟悉的小人物为描写对象,以亲切而略带幽默的眼光观察他们,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某些有独特意味的东西,又以平易自然的风格加以表现,并把自己的深切感情注入字里行间。因此,他的作品往往带有一种柔和的诗意和动人的魅力,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他自己的欢乐、忧郁、愤怒和眼泪。

都德短篇小说的另一个特色,是不以故事情节而以韵味取胜。作者较少表现事件纵向的发展与起伏,而经常着力描写若干横向的场景。许多作品的主体部分都是被集中加以描写的生活画面,而且线条简明,色彩清淡,结构自由,从而使他的小说带有一种散文或随笔的特色。即使有一部分作品可称得上是典型的小说或者故事,但大多故事性并不强,情节平淡无奇,绝少戏剧效果,完全是平凡的生活现象。然而,所有这些情节都是作者取自于生活、提炼于生活,而且其中的内涵和意义又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掘,所以有着较高的典型性和动人的情趣。

都德作品的这两大特色,充分说明他是一个富有诗人气质的小说家,而不是一个擅长叙述的“讲故事的人”;他有着观察与想象的禀赋,但他的感受更加敏锐细致,即使对那些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通的细节,也会有不同寻常的微妙体会。正因为他的这些感受都来自于自己的心灵,所以他的每一篇小说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他的感情、心绪和情愫,成为贯穿于作品始终的气势,将散文化的感觉描述凝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作品具有一种述之于心的力量。

都德在作品中描写自己感受的方式既柔和、又温存。在他的艺术视野里,很少有刀光剑影和尖锐的矛盾;他以亲切的眼光看待现实与人生,因而他笔下的人物几乎都沐浴着他的温情,即使他在贬斥某一人物时,也带着几分宽厚,嘲讽中往往隐含着幽默与温和。美与善的事物,与都德敏锐细致的感情是相通的,作者善于从这些事物中汲取美与善的精髓,使他的作品具有美仑美奂的诗意。

都德这种柔和幽默的风格、嘲讽现实的眼光,以及亲切动人的艺术力量博得了许多读者的喜爱。他的创作,真实与诗情、欢笑与泪痕、怒焰与悲苦,统统交汇并泻,构成他区别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独特风格。为此,我们特意在都德主要的两个短篇小说集《磨坊书简》和《星期一故事集》中,精选了四十八篇不同主题的作品,使我们可以再次领略作者的妙笔,感受心灵的震撼。

本书的翻译工作由两位译者共同完成:选自《星期一故事集》的三十三个短篇共十余万字由陈伟译出,选自《磨坊书简》的十五个短篇共五万余字由李沁译出。

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