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你的人生与世界无关
谁说爱哭的人就脆弱
眼睛里那些泪光,能折射出希望;离开了多少无言,才能笑得不卑不亢。
都说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可我觉得做男人也很难,难就难在“男儿有泪不轻弹”。这句明代李开先所作的古语似在告诫男人们应该坚强,不能像女人随时飙泪那么脆弱。但人家李先生明明不是想说这个,人家明明有后招,叫作“只因未到伤心处”。
做人要坚强,这是对的。但这前半句话的槽点在于,爱哭就是脆弱吗?
很多男人都是不哭的,即使在最难过的时候。
我有个哥们儿,特别喜欢他的初恋,但因为太不善于表达情绪,让姑娘没有恋爱的感觉,于是就被分手了。分手后,哥们儿表面上看来格外风平浪静,只是闷头打了两个月游戏。这样的反应让姑娘更坚定了分手无比正确,他就是吨钢筋混凝土!
时隔好几年,姑娘已经跟别人跑到了国外,他才仿佛刚缓过神来对我们说,其实难过得真是要死掉了,拼了老命才压制住眼泪。现在还常常假设,如果当初没那么大老爷们儿,能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去抱大腿哀求原谅,不知道结果会不会有点不一样?
他不知道,其他人也不知道。只是觉得这么憋着会让自己更难受,就像亟须宣泄的山洪,你却非要去堵着它,说不定会有毁灭性的后果。
另外一哥们儿则跟他完全相反。他姓李。但认识的时间久了,我觉得他应该姓林,因为他在我面前哭的次数比女人还多。他好像随时随地都能找到理由泪水长流:和女朋友吵架冷战那是必须悲伤的;辛苦加班赶出来的方案不被老板赏识那也是必须沉痛的;思念家中年迈的双亲眼角是必须湿润的;偶尔瞅到跪在地铁通道里卖尊严求钞票的,同情心也必须是要泛滥的……平常尚且如此,更别提确实很惨的情况了。古诗里说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指的就是他。
李同学的泪腺之发达远在我想象之外,他哭得最厉害的一次,头一回让我见识到什么叫真正的泪崩,什么叫眼泪从指缝里流出。虽然被炒鱿鱼确实是一件很悲情的事。可一则,全球经济危机属于不可抗力,所以他就算被炒也不算很丢脸;二则,他成为德勤的正式员工仅仅只有半年,虽然之前他为进入这间公司已经耗费了三年……往好处想想,其实也没多大事。可李同学鬼哭狼嚎,“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我何必当初!”原来他开始对当年无疾而终的感情追悔莫及。当初为了进“四大”他忙于实习,不得已冷落了刚好上的对象,以致最后惨淡收场。
陪他喝酒的三个人都惆怅不已。看他崩溃成这样,我们心里的担忧越来越深。我们忍不住去想:这哥们儿没事吧!这么脆弱,要是……假如……万一……我们会悔恨终生的啊。于是我们三人商量着,轮流看护他,决定没事儿就到他家里去做三陪——陪吃喝陪聊天陪打游戏。
但很快我们就发现,我们真是想太多了。两天后,这哥们儿就开始正常地刷牙洗脸下楼买生煎,更过分的是,他还给自己办了一张巨贵的男士俊颜馆年卡,说什么要把之前熬夜加班的肾亏都补回来……
虽然后来他忽然消失了几周,让我们有点小紧张,幸好在刷出“前‘四大’员工,某李姓男子不堪失业压力自杀身亡”的网络新闻之前,先刷出了他的微信新状态,原来这家伙继泪崩之后,参加了一个高规格的旅行队,走完了大峡谷。从照片上看,高山草甸、碧海蓝天以及美酒土特产,生活应该是很不错的。我们纷纷松了口气又纷纷叹了口气,看来李同学不仅泪腺很发达,心脏也很强健。
旅行回来的李同学晒成高原红,一笑起来脸上就两坨绯色,心情相当不错,还给我们带了很多牛肉下酒。当我们几乎都要怀疑,不久以前哭到分裂的男人绝对不是这人而是错觉时,幸好他又一次因为另一些悲情或没这么悲情的故事哭起来,把我们从这种错觉中拯救出来。
李同学飙泪的时候很烦人,但不得不说,他还是给了我很多启发。最突出的一点是,他用实际的生存哲学反驳了爱哭和脆弱的逻辑关系,证明了这两者互为非充分非必要条件——爱哭的人不一定脆弱,他们只是选择了流泪作为脆弱时表达情绪的方式。
我们问过李同学,你为什么那么爱哭。李同学的回答是,大哭就和大笑一样,很爽!难受的情绪会随着眼泪流下来,跟号啕大哭一起消失。女人不是常说,眼泪里的那都是毒素,流流眼泪排排毒,一举两得。
在我看来,能哭,至少代表着愿意去承认脆弱和无助,这比欺骗自己毫无感觉要坚强得多。只有承认,才能面对。很多不愿意承认难过和伤痛的人会有三种表现方式:NO.1,忽视问题,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NO.2,告诉自己,我一点都不难过;NO.3,制造新的问题来掩盖上一个问题。
我不是说脆弱了请一定要哭。
我只是说,如果感到脆弱又想哭,那就哭吧,哭得昏厥也可以——这跟是否坚强没关系。哭完了醒来了就继续上路吧。人生之路漫漫,走过了坎坷曲折,必定会遇到芳草依依。
姑娘麻烦你清醒点,你的世界与他无关
发帖、潜水、围观和补刀,应该是一个网民的基本素养。基于这些素养,当一个女生身着睡袍披头散发地出现在男生宿舍8号楼下,并嘹亮地把“张三,你要是不跟那女的分手,老娘就不活了”重复了八遍后,该楼的某网民很专业地在BBS上直播了整个过程,而很快,这个女生和她的张三就都被扒出来,两人在人人网的ID点击量当即暴增,随之更引发了网民长达数周的热论。
网民们高效地搜索出了事件背景:该女系我校学生,与同校同级的张三从大一开始,已谈了三年恋爱。几个月之前,惨遭男生分手。分手原因是男生移情别恋,爱上了别校的“野花”。然而,该女用情至深,自分手以来,曾数度试图挽回。她表示只要他人回来,自己可以一点也不计较。但是张三去意已决,不多时便和“野花”正式在一起了。该女义愤填膺,不肯放弃,于是出现了8号楼逼宫的一幕。由于张三的拒不回应,女生在楼下吼了很久,严重影响了熟睡中的同学,所以有人偷偷给辅导员打了电话,最后女生就被人给架走了。
其实这件事还有后续:女生被人架走后,在家一哭二闹三上吊,末了玩起了绝食,扬言要是见不到张三就饿死自己。她的家人十分痛心,赶紧跑到学校来求这位张三救救他们那苦命的女儿。于是龟缩多日的张三在辅导员的规劝下,终于现身。
网络传言,该女一见到张三就扑到其怀中,要求他跟“野花”分手。而张三表情很淡漠,回答很坚定:咱都分手了,你能别这样吗?还是吃饭吧。女生的不合作导致谈话从晚上八点僵持到了次日凌晨四点。东方既白时,女生还没消停,而张三已经撑不住了。他说,我好困,我要回家睡觉了。女生厉声大叫:你要是敢走,我就真的饿死自己,让你后悔一辈子!
闻言,张三凄然一笑,说,我已经很后悔了……就在女生以为他要回心转意时,却听到他说,我当时真是疯了才会接受你。
我们学校居然发生了这样的大事件,各路网民纷纷表示不可置信。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高分低能?虽然张三劈腿的确有点不厚道,但对女生,我们叹其不幸,怒其不顾个人形象扰人清梦,但更多的,却是深感无语,她竟然试图用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生命来胁迫别人,真是何其哀。
是的,有些男生或许懦弱,甚至有些冷漠。但说真的,两个人,因为有感觉,从陌生人变成最亲密的人;又因为一方或双方不再有感觉而归回到陌生人。又没有结婚生子,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抚养义务。因此,结束关系后,其中一个人扭头走掉,从此形同陌路,也是很正常的。理论上,任何人都不需要为主动退出一段关系而被对方牵制,他没有这个义务。所以,这样近乎疯狂地想要挽回自己的前任,是多么让人害怕啊。
就像张三最后对前任说的那样,你要想饿就饿吧,我不会拦着你的。
女生觉得很不可思议,如果我真的死了,你不会愧疚吗?
男生点头说,我会的。但我的愧疚只会持续一阵子,肯定不会一辈子。因为一切都是你自找的。
这听起来多么残酷啊,然而这就是现实。他大概想说,你知道我已经不爱你了,你也知道我们不可能在一起了,但你还用生命来威胁我,这样是爱吗?这样是对我好吗?全部都是你自私而已!——没错,对于威胁自己的人,不管对方采取什么方式,人们必定会非常反感。只不过怯懦的人面从腹诽,暴躁的人才揭竿而起。所以即使这个为爱痴狂的女生用自己的幸福做代价,也无法阻止男生和现任快乐地约会下去。
我们的世界当然不是只有冷漠。对于受伤的人,大家或多或少都会给予同情。然而,世界没有责任去满足每个人的每一样心理诉求,它不会为谁的难过而驻足,也不会为谁的悲伤而停步。因为我们,都没那么重要,至少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
地球少了谁都照样转,太阳明天依旧要升起。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有人哭了那么多次,谩骂了那么多回,进出急救室那么多遍,却依然想不明白?在别人说出,以后各走各的吧,还是感觉可以得到回应,所以才在楼下大喊,在家里绝食。说得好听一点,这是在与已经消失的爱情对抗;说得不好听,这无非是向别人求关注、博同情。
当然,没准儿他们都会说,我才不需要谁来拯救,我的人生我做主。
其实那不过是死要面子的伪装。一定是想要得到什么的,比如完整的家庭、恋爱的如意、事业的顺利,然而失败过,所以不开心,但却又没勇气再继续,只能蜷缩起来,用这样那样消极的方式和这些经历对抗。目的?我不敢肯定,也许是想要博取同情,也许是想报复过去。
我真想告诉他们,这是没用的。除了极少的、真正把我们当成心肝宝贝的人,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谁会在意我们的心情好坏、健康与否、坚强或脆弱,或者,活着还是死了。
我父亲曾对我说:“遇到不幸,如果真的需要别人帮忙,大不了豁出去求人。但最好只求一次——真心想要帮助你的人,能帮一把就不需要你说第二次;而不想帮忙的人,就算多说一百次也不过是让人家再找一百次的借口。别像个怨妇似的抓着个人就大倒苦水,如果想要发泄可以找最好的朋友彻底谈一回。也是就一次,因为没人喜欢复读机。”这是他的人生经验。
世界与我无关。这个“我”,包括我,也包括你。有时间指望着别人能停下来关心自己,给出个方法解决问题,或满足那些压在心底的小欲求……还不如学着平静心绪,自我关心,自己更坚强一点。
你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惨,你只是太敏感
我不是个十分敏感的人,不对,应该说十分不敏感。
曾有人喜欢我好几年,我一直把人家去性别化,弄得像自家的亲兄弟姐妹;也曾经有情敌在排练话剧时借着台词骂我,弄得下面一干人挤眉弄眼笑倒一片,结果我半点没听出来,也跟着别人笑得前俯后仰。吃毕业散伙饭的时候有无数个同学说我:“你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很傻缺。”
对此我强烈反驳:Pay attention!这是钝感,不是傻缺。
由于钝感,有时我会被别人说成冷漠。
初中毕业时听到这样惊悚的人格评论,真是吓了一大跳。女同学说我外表热情如火,其实内心冷若冰山。我当时心想,冰山不是用来形容高贵冷艳的吗,比如小龙女什么的——可我显然不是啊。
我问她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她诡秘地笑笑,以为我的着急与仓皇是因为伪装了这么多年被人一朝揭穿的窘迫。她说,其实她住得离我家很近,有好几次在街上都遇到我,但这么多次跟我打招呼,我从来没理睬过她。
我什么时候有不理她了,我怎么完全没印象呢?
虽然我有时在路上遇到个半熟不熟的人,恰好人家又没有看到我,我真的会装作什么都没看见默默地溜过去——因为我确实很懒又很怕麻烦,担心打了招呼又要绷起脸微笑,绷起微笑还要花时间来寒暄,但我还没有懒到失去做人的基本礼貌,特别是人家都站在面前跟我Say Hello了。
所以她跟我打招呼的时候,我一定是真的在看天,出神发呆漫无边际地想着一些漫无边际的事情。而且我近视,虽然不算太严重,但五米开外的人除了最亲近的人之外,我基本上无法凭借动作来识别了。
女同学说,我那时的反应让她心里挺难过的,一度怀疑自己是个不受欢迎的人。
我被这突如其来扣的帽子压得不能喘息,虽然万分委屈,嘴上也只能连连道歉。
不过,后来这种事情多了,我也习惯了,有的人就是这么敏感。
有个做心理咨询师的朋友,说这样敏感的人通常是因为自我价值感很低,特别需要爱和关注。他们敏感,所以善于发现并搜集事物的蛛丝马迹;他们多思,所以也很善于以小见大和无中生有。
朋友说这个心理过程很有意思:我感觉要受到伤害了,所以我先撤,因为这样我就可以保护好自己。他们假设了会被拒绝,于是在被拒绝之前,他会先拒绝别人。
通常这样的人说白了就是自我意识过剩,无论自己想什么,做什么,都希望别人马上能察觉,立刻能理解,并且给出积极和及时的回应。
有一对上情感修复节目的男女嘉宾,他们结婚三年,她觉得他不爱她了,常常一个人蹲在墙角流泪到天明。男嘉宾觉得好冤,说我怎么不爱你了,我不爱你能跟你结婚,不爱你能ID、IC、银行卡通通都给你密码?
台下笑场,主持人女嘉宾问:“那你觉得他不爱你的表现是啥呢?”
女嘉宾也委屈:“他在家陪我看电视,十回有八回打瞌睡;出去逛街试衣服,问他意见就只知道说你穿什么都好看,不用想就知道他在走神……”
男嘉宾惊愕:“不说你好看,那你希望我怎么说?说你是个死肥婆?”
他是个地道的“码农”。每天在公司勤奋地写代码,脑子里飘荡的全是各种程序的命令,回到家累得要死,反应迟钝很正常。但他有时间真的都在陪着她,他不觉得那些“欧巴”有什么看点,尿点和困点倒是很多,所以常常在不知所云中梦周公。至于压马路购物,以他的审美确实给不出什么意见,因为他真的觉得每件都挺好的呀。
这样有什么错吗?他不明白她为什么觉得受到了伤害。见着她哭,大半时间不知道她在哭什么,他总觉得女人就是比较敏感,大概生理期又快到了,从来不曾想过,原来自己回答慢一拍也会让她失落,神经缺少感触也能走上离婚的道路。
主持人一针见血地对女嘉宾说:“我认为你丈夫没变,他还是爱你,还是个朴素的男青年。问题是你,如果不能忍,为什么一开始要接受他?”
女人说不出来。
节目中的情感导师分析说,女人还是个心思细腻的姑娘,男人却不是那个还在恋爱状态的小伙——他的荷尔蒙已经正常了,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对已经变成老婆的女友那么敏感,因为他把她当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都会经历这个阶段。普通人不会特别在乎它,感到很正常,也就过去了。而特别敏感的人,这个细微的变化就会成为情变的节点。他们会觉得对方伤害了自己,人生惨淡无比,其实这时候别人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所以,我们有时真不是自己太惨,而是心理太敏感。不仅仅是情感,生活里其他一些不如意的际遇也是如此。
善感没什么不好。有颗善感的心能体察到人间很多细微的美丽,从而产生更丰富的情绪。但多愁善感就不好了。太敏感有点像严重过敏,人生处处都是过敏源,碰到点什么都觉得身体不适。
在不安分的世界,做不安分的自己
这是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个最疯狂的年代。
我极好的朋友Q刚辞掉银行的工作去读欧洲管理学院。问她为什么,答,想去游学两年——这真勇敢。实际上她辞掉的也不是她第一份工作,记得她上一份工作是电子芯片的销售,而她大学的专业是环境学——水专业。所以我对伊的评价一直是:技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
据她说,这是个贵族学校。
我从上到下打量了她一下:“那您申请成功了是为了说明啥?”
她的回答相当高冷:“Diversity。”
大致了解一下他们那群人的聊天内容,觉得这大概确实是个贵族学校。
有人说,我刚在巴黎的郊外租下的古堡自带赛马场,大家要不要周末来玩?
有人说,最近全球经济真低迷,去年才入账一百四十万——美金。立刻就有人回复,那还真是挺少的啊。
Q问:“您看我要不要省两个月零用买套Prada最新款装一装?”
我认真想了想这个问题,觉得还是歇了吧,其实无论她穿什么,从她在学校旁边合租公寓的行为,人家立刻就可以判断她的屌丝身份。
没多久,Q告诉我,她有个同学退学了。上海人。
那人曾试图结束自己的生命。他花了大价钱购买了一种稀有气体,吸入后不到三十秒,人就无痛无呼吸,面部表情也不会变狰狞,总之十分高级。听了以后,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这都要炫富吗?”
Q说,那是个官二代。本来有点躁郁症,他老爸落了水,他的精神压力太大终于撑不过去了。两人对着话筒一阵唏嘘。
我们和世界上大多数人一样,身处在和平岁月,享受着从未有过的丰裕物质和顶尖科技带来的各种便利。不用担心吃不饱饭穿不暖衣,拥有着便捷的市政设施,同时接收着快速而过载的信息,甚至还能够期盼平均寿命的极大提升,以及越来越触手可及的民主与自由——这是最好的年代。
但同时,拜金世界观下的各种扭曲的生活态度、科技文明高度发展带来的各种负面因素、精神文明缺失造成的生命意义的集体失落感,以及近来越发激进的极端分子和恐怖势力,都在侵蚀着我们的幸福生活——这又是一个如此疯狂的年代。
世界变得太快,信息太混乱,不安、迷茫,大概是很多人都曾经或正在体验的感受。我和朋友一样,置身于这洪流中,时感无力。既不能适应,也无法改变,想要安静地做个淡淡的美少年或美中年真的太难了。就连走在大街上,最正常的出行,似乎都不能确定自己的安全。
去年二月同事去云南出差,回来没两三天,就发生了昆明火车站砍杀事件。大家围着他感叹:“你走大运了!”
接着马航失联。一个师弟的新婚妻子不幸正好上了那架飞机,两人刚结婚就人鬼殊途。
夏天,埃博拉霍乱。几个被外派到西非工作的校友每天都在QQ群里乱叫:“如果我们不幸挂了,拜托你们照顾我们的家人!”留在国内的人也是乱叫:“我们周围也没见多安全,要是我们不幸中枪或坐公交车爆炸了,你们回来拿到巨额的出国补贴也要帮忙照顾我们的家人!”
看看,在世界平稳的大环境里,也不总是那么安静,也难以保证百分百的安全。期望着绝对的岁月静好一世安,显然并不客观。但我们总能自由去想象:“还好,也没那么糟。”然后我们可以撑下去,遇到小事、大事、天下事时继续生活,这就是乐观和希望。
我之所以能跟Q保持那么多年友谊,都是由于她的好心态。
她不是一个安分而稳定的存在,她给自己找很多事儿:一会儿改行,一会儿读书,一会儿去做志愿者……总之非常能折腾。
她很能接受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并且处之泰然。她能穿着几十块的淘宝棉麻衫和贵族同学上游艇嗨皮,一边看人身着比基尼使尽浑身解数逗小开们高兴,一边把劲爆的场景做成GIF放到微信上供我们娱乐。
她在印度遇上黑公交,差点贞洁不保,居然跑回来乐呵呵地说她得救了,印度人民真友好!我问她:“你难道没有留下阴影吗,比如亲密恐惧症之类的?”她指着心脏的位置说:“当然有,而且很严重。那天真被吓死了!但现在好多了。”
像她这样,挺好。在不安分的世界,做不安分的自己,并且,保持一颗相对安定的心。
别让拖延害了你
拖延症不是什么新事物,我所有的亲戚朋友身上几乎都有。
X说要考CPA说了很多次,却每回都拖着不肯去报名;T明明有一整本试卷还没动笔,却悠哉地和他的小女友在甜品店腻歪;而我呢,To Do List上列了八百个包罗万象的计划,涵盖了学习进修、休闲娱乐、世界旅行等各种领域,却总是和现在不靠谱的航班一样,一再晚点。
是的,我们都懒入骨髓没得治了。虽然“天空飘着七个字,一天到晚尽是事”,但我们仍是“泡着温泉看着表,舒服一秒是一秒”。太懒确实是拖延症大规模爆发的重要原因,但应该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我不是在为自己开脱,因为我有KK这个最好的证明。
KK是我导师高先生手下的男博,也是学院里唯一既没有怀孕,也没有休学,却读了快七年才毕业的博士。七年,也是醉了。这漫长岁月导致高先生在学院里的面子都丢大发了,说到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其实KK一点都不笨。想想看,能直接本硕博连读,导师还是高先生,资质必定是很不错的。只是他在写论文这条道路上,有着非比寻常的拖延精神,才令开题晚了一学期又一学期。
延毕三年,这家伙得懒成什么样啊?
其实KK一点都不懒,相反他是高先生男博中最勤奋的一个: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起床,上网看英文文献,八点钟吃完早饭驱车——当然是自行车——去图书馆查资料,下午在研究室待到晚上才走。期间帮高先生完成了无数的教学PPT、项目CAD,还有策划得很经典的课题。在高先生获得全国教学奖这件事上,实在是功不可没。
KK聚萤积雪、刺股读书,独独对篇十万字的论文一拖再拖。又有人要问,难道他就不排排时间计划表吗?他当然排了!这张表详细地写上了所有的重要结点:第一年六月开题,第二年一月完成初稿,三月完成二稿,五月定稿……如果每个结点都能按时完成,那么就是四年毕业也完全可行。然而我们又知道,但凡是计划,能完成百分之三十已经相当不错了,何况KK会把两个结点之间的间隔延长到离谱的程度。
说到写论文,具体操作过程是这样的:只要论文有新进展,我们都要先给高先生过目,让他指导一番。之后,按照他的意见再修改。然而KK呢,和高先生约了以后,则会找各种理由把这个时间往后推一推,然后再推一推。结果积少成多、滴水穿石,就这么推了三年……
推迟的代价是惨烈的。这三年除了把青春推成皱纹,顺便还把自己的女朋友推成了别人的老婆。
“防火、防盗、防师兄”,所以KK的女友是小他两届的师妹。师妹读硕,如果时间合适,两人正好一起毕业。但由于KK拖得太久,师妹都在国贸工作了,他还在北四环吃食堂。
师妹问他:“我们结婚吧?”
KK回答:“又没房子又没车,结哪门子婚啊。”
师妹怒了:“那你就快点毕业去挣钱啊,还真想建筑十年、激情一生吗?”
KK猛点头:“业,是一定要毕的!婚,也是一定要结的!”
壮志豪情的结果是他还是没有毕业。师妹很绝望,和他分手后立刻嫁了工作时认识的客户。KK非常难过,但为时已晚。他说,不是没想过会是这种结果……既然早已预见,为什么就不能为了爱情克服拖延?
事实上,每一次,当KK定下和导师高先生讨论的时间节点,最初都是很轻松的,因为一般有三十天的间隔。初期他会很努力看文献、查资料,但随着时间越来越近,他就开始越来越焦虑。有时候焦虑到手足无措,还得吃安眠药才能入睡。然而越是焦虑,他就越写不出东西,最后往往到见面的前一天文档还是空白的。这时他只好弱弱地打着白旗向导师求援:“爷,要不咱改个时间?”
然而,我不是很明白,因为高先生的好脾气全院闻名,就是我们把论文写成了一坨屎,他也会慈眉善目地帮我们梳理脉络修正文字,所以他不应该焦虑啊。
很久以后,我又认识了很多人,刷了很多微博,读了很多闲书,再想起KK时,终于拐弯抹角地得出了结论——就是前头我说的,导致拖延的终极原因——不确定。
对于KK,那些时间节点与其说是让他完成某项工作的闹钟,不如说是一种特殊的保护膜,让他可以暂时待在“现在”的维度不去思考将来。这个时间到来前,他感到安全并能很从容地生活。而随着时间不断推进,这层保护膜越来越弱,未来将要揭开神秘的面纱,所以他开始焦虑。反过来,这种焦虑又促使他去把这个时间点顺延下去,以获得新的安全感。
KK不懒,他对论文做的准备可以用万全来形容,他的文献搜集和读书笔记也都作为历届硕博的范本。所以我猜,他的拖延除开一点点的完美主义,主要是因为太焦虑了。也许他只是不确定假如按时去跟导师讨论会发生什么——自己之前的工作会被全盘否定吗?导师会提很难搞的要求吗?初定的选题会面临从根本上修改一下的命运吗?会吗?会吗?在未来抵达之前,这些答案总是不确定。而这样的不确定,就像躲在暗处窥探并伺机偷袭的劫匪,使身在明处的KK陷入巨大的恐惧之中。
据说,这也是人类的一种心理保护机制。我们的神经结构需要确定的对象,对应的反射弧才能顺利形成。而不确定等同于无对象,因此神经没办法对此做出反应。为了保护反射的结构,神经只能自我攻击。
为了摆脱这种束手无策,人类曾求助于神学、科学还有哲学。这第一种对KK是无效的,因为他是无神论者;第二种被证明是没用的,因为“测不准原理”;而第三种,我想,KK显然也没涉猎过,否则怎么会读个博士读了七年呢?
关于是不是要克服拖延,如果是第一种原因,也就是懒造成的,那就只能靠自我督促来改善,方法很多,例如跟朋友或家人对赌,等你几次下来把钱包输空之后,你的拖延症一般会得到很好的改善,这是我身边无数学霸校友的亲身经验谈。
如果是第二种原因,建议大家都好好地去对待这个问题。不能控制对不确定性的焦虑,不仅仅会导致拖延,也许还会导致毁三观的各种症发生,比如成功恐惧症、金钱恐惧症、爱无能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