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需求和动机
著名的宝洁公司成立于1837年,也就是说,到2017年,宝洁公司已经运营了180年之久,是全球顶级的快消品公司。
宝洁公司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很多人对此很好奇,宝洁公司曾经总结过自己的六项核心优势,其中最核心的一项就是:对消费者的理解(其他五项分别是创新、品牌建设、规模、走向市场、生产)。
宝洁公司对此的总结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对消费者需求的正确理解是商业的起点。把市场需求理解对了,商业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而相反,对市场需求理解不对,或者出现了错位,要么从开始就注定失败,要么要用后期很高的成本去弥补(这也是不少中国公司过于依赖销售的原因所在,因为对市场需求的理解出现了错位,难以做到完全的产品驱动,就要依靠销售队伍的拼搏去弥补这个错位)。
因此,学好营销的第一课,就是理解好需要、需求和动机。
有的朋友可能会感到奇怪,强调对需求的理解并不少见,为什么要细致地区分出需要、需求和动机?这三者有不同吗?做这么细致的区分是否有必要?
首先,要肯定地说这三者有共通之处,它们都能影响甚至决定人的行为。
在第3版序言里我说过,一切商业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这里我要补充另一句话,成功的商业,都极好地镶嵌在人的行为里(关于“镶嵌”见本书后文),而不是反过来,天真地要求用户或客户适应你的模式、产品和服务。
有的创业企业,创业者曾经有过辉煌的背景,比如学历高、上过名校或者在500强的大企业工作过,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做出的产品服务就是最好的,就应该受到市场的热捧。但一旦真的杀入市场,接受真刀实枪的检验时,往往不尽如人意,这是因为把上面所讲的逻辑弄颠倒了。
所以,我们要谦虚一点,无论你过去的背景多么强大,都要尊敬并充分理解市场这位变化无常、高深莫测的终极裁判!用时髦的话说,就是“市场虐我千百遍,我待市场如初恋”。
因此,深刻地理解用户或者客户的行为,尤其正确地理解影响和决定他们行为的因素很关键,而大多数用户和客户的行为,首先就源自他们的需要、需求和动机。
在表1-1中,我们对比了这三者的区别。
表1-1
首先说需要,在这三者中,需要是最根本的,需求和动机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追溯回需要。
需要是与生俱来的,此外还难以被创造,也难以定价。比如,我们有呼吸空气的需要,有进食的需要,有喝水的需要等。非但有这些需要,而且这些需要还保持着稳定的频次(关于频次见本书后文),比较持久,一旦频次被打乱,就会对我们的生活质量形成极大的影响。大家可以想想,如果我们有一个小时不能呼吸,或者有半年不能吃饭,情况会是如何的糟糕?
以需要为基石的商业模式比较容易生存,勤劳地操持一家小饭馆你就能够赚到钱,因为每天人们都要吃饭,一日三餐必不可少,需要总是在那里。此外,针对需要的市场规模往往很大,在这样的市场里面容易诞生“巨人”,淘宝和京东能做得很大,首先是基于我们每个人都有购物的需要,并且频次比较稳定,一旦这些需要汇集起来会成为一个不可估量的市场。
需求则不然,它不见得是与生俱来的,比如,我们有喝水的需要,却没有喝可乐的需要,没有了可乐,我们一样能生活。喝可乐是一种“需求”,是被“营造”出来的。
Marketing曾经被翻译为“行销”,这种“务实的观点”认为,只有不辞辛劳地四处奔波,才能把东西销售出去;后来被翻译为“营销”,即把“需求营造”出来再销售。“营销”这种译法显然更准确。
在今天产能过剩的时代,就更加需要营销的思维。如果你在沙漠里遇到一个干渴难忍的人,只要你有水,马上就可以卖一个好价钱。在那个时候,消费者对水的“需要”更加强烈。但如果在一个熙熙攘攘的集市里,你想把饮料卖给消费者,就不是把水壶提起来让他看见那么简单了,你需要灌输给他更多的观念,比如卫生、保健、提神等,这个“需求”要营造得非常好,才能让他忘掉眼前数百种包装各异的饮料而毫不犹豫地为你掏钱。
人们的需求频次是不稳定的,在一个时间里,他们可能会对你的产品狂热地需要,但热劲一过,就会把你忘到九霄云外。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公司要在营销上常年投入巨大的营销费用。
需求“寄生”在需要上,因此基石大,如果“营造”得好,同样可以产生巨无霸。可口可乐就是范例,它定义了一个新品类(关于品类见本书后文),营造出来人们对可乐的需求,并把相当数量的需求握在了手里。
但我们要知道,如果没有人们对水的这一基本需要,可乐的商业逻辑也是不成立的。这也再次说明,商业可以创造需求,需求可以定价,但商业难以创造需要。
相比于需要和需求,动机就要复杂得多。比如,为什么上班族会在早上9点之前赶到公司?是因为他们有这个需要或者需求吗?当然不是,无论出于需要还是需求,大多数上班族的追求是能在暖暖的被窝里睡到日上三竿,但为什么现在他们要早早起床,9点之前就赶到公司呢?
这是因为公司有迟到惩罚制度,如果晚于9点到公司就算作迟到,迟到的人会因此被罚款,迟到次数多的人可能还会被开除。所以,虽然有躺在暖暖的被窝里睡大觉的需要和需求,但上班族还是会不辞辛劳地早早爬起来上班,所以说迟到惩罚制度给了他们一个早于9点赶到公司的动机。
动机常常不是出自本能(与之形成对照的是需要大多数出自本能),它来源于外在的诱因,或者是人们脑海里的观念和想法,这些观念和想法往往是社会习得的,和本能没有直接的关系。
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需要和需求都没有正向或负向之说,但动机可以分为正向动机和负向动机。为了让上班族能在早上9点之前赶到公司,公司的制度也可以设为奖励制度,即给予能在9点之前赶到公司的人奖励。但几乎没有公司这样做,绝大多数公司设立的都是惩罚制度,这是因为往往负向动机更能有效地改变人们的行为,而且常常还显得经济。
既然需求都谈不上稳定的频次,动机就更不可能了。和需求不太一样的地方是,动机的频次表现得更加不稳定,往往需要“触发”。你不是每次都要看到可乐的广告才要买可乐的,对可乐的需求会有相当长时间的持久性,不需要每次都有广告来触发。但如果公司取消了迟到惩罚制度,一旦缺少这个“触发点”,八成你就不会有9点赶到公司的动机了。
今天的很多商业模式,包括NGO的运营模式,常常是基于需要、需求和动机的混合体。基于需要的市场往往比基于需求的市场更加庞大,基于需求的市场又比基于动机的市场更庞大。聪明而富有实力的商业巨头,早早就在基于需要的市场和基于需求的市场做了布局,除非有颠覆性的技术出现或者有政策变动的因素,否则后来者很难在这样的市场上大有作为。今天的竞争,已经越来越转移到基于动机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