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岁月无痕,沧桑有迹
一本反映下洋浦村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的书籍与大家见面了,这是全体村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要事。
村史从下洋浦村开始有人居住的那天写起,一直写到今天,即1891年至2015年,涵盖124年的历史,分11个篇章,叙述了村庄演变的过程。具体可分为五块内容。
一是第一至第三篇,说的是村庄形成的初始阶段,讲述当时人们艰难困苦的生活,分“落地生根”“艰难跋涉”“靠海吃海”三个部分。读后使人感慨万千,尤其是与今天的现实生活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二是第四至第六篇,反映的是文化生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内容,也分“轶闻遗事”“口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个章节。尽管当时的村民们全是文盲,但通过口耳相传,以口头文学为主要表现形式,留下了许多文化成就。
三是第七至第九篇,反映了村民们在共产党领导下,发扬主人翁精神,团结协力,向着同一个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村民们碰到挫折不灰心,遇到困难不退缩,遭受失败不动摇。经过几十年的拼搏,下洋浦村终于获得回报,于2013年被宁波市评为“全面小康村”,是新浦镇第一个迈入宁波市全面小康行列的村庄。
四是由第十篇独自组成的一个章节,主题是认真构建和谐社会。村民们在创建物质文明的同时,不忘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通过探索,村委会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重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干群关系,二是党群关系,三是新老村民之间的关系,四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章立制,村委会组织新老村民普法学习,理清了上述几个关系,并落实到行动中,从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村里出现了社会安定,家庭和睦,干群、党群关系融洽,新老村民如一家人的可喜景象。
最后一篇是儿女争晖。全篇又分成“奉献集”“闪光集”“雨露集”“传统集”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奉献集讲的是众人为办村公益事业捐款的事,参与人员有200多人次,其中有本村村民,也有慈溪各界人士,还有外来打工者。
雨露集记述的是各级政府及各级领导对村庄建设的支持和对村民的关怀。如果没有各级政府、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洋浦村不可能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闪光集叙述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村里的干部群众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从各个领域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其中有村干部,也有普通村民;有奋斗几十年的耄耋老者,也有胸怀大志、永不自满的后起之秀,彰显出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可喜局面。
传统集说的是下洋浦的儿女是好样的,胸怀报国大志,每当风云突变、需要青年人担当重任的时候,他们不惜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地走上从军路,把青春献给国防事业。有的人因公负伤,有的人积劳成疾,有的人甚至为此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此外,村史还有四个特色。
一是村史的写作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写史书与写小说不同,需用事实说话,不能随意进行艺术加工。然而缺少风花雪月、儿女情长的描述,往往使文章缺少趣味性,读来乏味。但编者在遵循史实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以散文形式写村史,使村史增添了可读性。如,赏纪田投奔三五支队与母亲告别一段写道:“临别时向母亲告别,一步一回头,走了十多米后见母亲一脸茫然若失的样子,忽然又跑了回来,双膝跪在娘的面前,磕了个头,随后起身向海晏庙方向走去……”这样的文字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比“赏纪田告别母亲参加了三五支队”这样简单地平铺直叙要生动得多,且又没离开史实情理。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二是村史选材粗细结合,从细微处入手,又注重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相结合。如讲到移民形成村落一节时,先交代移民的缘由:清政府被甲午战火烧得摇摇欲坠,造成社会持续动荡,游民如云。这样一衬托,告诉人们如果国家不强大、社会不稳定,普通百姓就会遭殃。讲到村里的青年人纷纷报名参军、保卫祖囯时,前面交代了当时的大环境: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时;1958年两门(金门、厦门)军队对峙,用隆隆炮火“交谈”时;1962年蒋介石企图反攻大陆,我百万雄师云集东南沿海时;1969年珍宝岛上空硝烟弥漫时……这样一衬托,不仅写明了青年人应征入伍这件事,也写出了应征青年临危受命、勇于担当的思想境界。
三是组成村史的材料较充实,编者在编辑前重视相关资料的收集,走访包括已迁居外乡镇的八九十岁的老人有20多人次;查阅了众多市、镇、村保存的不同时期的档案资料,说不清共有多少万字,就资料重量来说就有26斤之多,从中筛选出了有代表性的事件。且有些资料是弥足珍贵的,如村庄形成初始阶段的9户原始村民,不但有名有姓,还有来此落脚时的具体时间及来自何处。资料能交代得如此清楚,实在不易。
四是村史是由下洋浦人自己书写的。主编是土生土长的下洋浦村人、一位已退休十多年的古稀老人。他曾说,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把村史抓紧写成,再过几年,以前发生过的许多事就要被彻底遗忘了。凭着这种历史责任感,他不分日夜,奋笔疾书,忙碌了两年多。
历史是一面镜子,只有了解昨天,才能懂得和珍惜今天,懂得今天更是为了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愿下洋浦的村民们进一步发扬爱国爱乡、爱村爱民的传统,齐心合力,为建设美好的家园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争取早日把村庄真正建设成社会和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乡风文明、人民安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每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只要尽了力,我们就会无愧于先人、无愧于子孙,也无愧于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
下洋浦村党支部书记 冯先焕
村民委员会主任 沈宝惠
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