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病,我只是特立独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自我纠结的分裂型

分裂型人格障碍

陈铁(化名)是某高校的一位数学教授,在学院里担任学科带头人,其对科研领域的贡献有目共睹,后辈们对他无不敬重和钦佩,敬称他为陈老。尽管陈老在科研领域出类拔萃,却不是一个招人喜欢的老师或朋友。

陈老为人沉默寡言,做科学研究之外,他几乎没有其他兴趣。除了到学校教课,陈老每天待在书房里,看书、学习、演算公式、攻克难题,没有什么朋友圈子,也不喜欢人际交往。在生活上,陈老衣着随便,甚至有些邋里邋遢,给人一种古怪、离谱的印象。

年轻时,陈老一心钻到学术研究里,爱读书,偏爱数学原理。由于害羞,他怕在同学面前讲话,一讲话就脸红,见到异性更是手足无措,为此多次错过大好姻缘。30岁过半,他才在家人催促下结了婚。婚后,陈老在生活上的表现令妻子大跌眼镜。他不晓得如何布置家具,也不懂得购买生活用品,由于过分离群索居,陈老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反应不够敏捷,社会适应能力差,衣食住行几乎都要靠妻子的照顾。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分裂型人格障碍在现实生活中比较普遍,心理咨询和医院门诊时常接待这类病患,在人格障碍患者中,分裂型人格障碍占据较高比例,大概有三分之一那么多,其中男性多于女性。分裂型人格障碍者的显著特点是行为怪异,性情多疑,不信任他人,容易妒忌,内心敏感,易怒、自负,常常心怀怨恨。

情绪冷淡、缺乏亲切感,不能表达对他人的温暖、体贴是分类型人格障碍者的常态,对赞扬或批评无动于衷,甚少愉快的情感体验,他们缺乏亲密、信任的人际关系,过分沉湎于幻想,孤僻独处,行为怪异。

如同陈老那般,分裂型人格障碍者对别人的意见漠不关心,但能沉醉于某一领域,做出杰出的成就。总体来说,这类人生活平淡、呆板,很难适应人数众多的场合,也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因此适合人少或者人际交往不那么复杂的工作,比如专业研究、图书管理员等,他们会比大多数人更向往宗教式或隐居式的生活。

有趣的是,这类人的性冷淡是出了名的,男性患者算得上“不近女色”的模范。他们的内心世界广阔,常常想入非非,但是缺乏情感内容,冷漠无情是他们应付环境的方式,当他们不能压抑内心的焦虑和敌意造成的痛苦时,“眼不见为净”是最好的逃避现实的方法。

分裂型人格障碍可以从以下特征鉴别:

关联概念,即毫无根据地把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联系起来,并为此感到惴惴不安。

过度的社会焦虑,当陌生人在场时,表现出极度的焦虑、不安。

奇异的信念和想法,或与文化背景不一致的行为,如着迷于心灵感应、第六感等特异功能。

奇怪的、反常的、特别的行为或外貌,穿着奇特的服饰,外形上不修边幅,行为不合时宜,言行举止不符合习俗。

言语怪异,说话跑题,用词不当,不能清晰地表达内心想法。

不寻常的知觉体验,经常产生错觉、幻觉,能看见不存在的人。

缺乏温情,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的情感关系,即使是至亲的人,也无法表达温暖和体贴。

行为怪异,总是单独行动,除了生活、工作上的必需接触,不会主动与人交往,除了亲属之外,没有亲密的朋友或知己。

以上症状只要满足三项,即可诊断为分裂型人格障碍。

分裂型人格障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精神分裂症,一般人认为,分裂型人格障碍会诱发精神分裂症,只是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有学者证明,多数精神分裂症病人发病之前患有分裂型人格障碍。也有学者发现,一部分分裂型人格障碍者在确诊后的15年、20年里都没有转变为精神分裂症。只能说,分裂型人格障碍与精神分裂症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至于何种联系,尚待证实。

分裂型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和人的早期心理发展有很大关系,研究证明,生物遗传因素也会影响分裂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导致分裂型人格障碍的主要原因是个体不能适应环境。许多病人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进取心,却不幸地遭受挫折、失败、屈辱和落后,自卑、怯懦、胆小等特点逐渐强化、巩固,与他人无法合作,人际关系不融洽,加之来自家长、老师、上司、同辈人的批评、指责,受到环境的压抑、社会观念的影响等,长此以往,自卑、内向、不善与人交往,不了解他人,也不被他人了解。

人格障碍从童年期形成后就会维持终生,各种表现基本稳定,很少改变。迄今为止,并没有特殊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能治愈分裂型人格障碍,幸运的是,分裂型人格障碍中,部分人智力良好,甚至高于常人,在事业上能获得杰出成就,比如一些艺术家、哲学家、科学家。因此,即使患有分裂型人格障碍,也没有必要自惭形秽,要接纳自己,承认自己,无论病态人格或正常人格,没有什么比悦纳自我更重要。有了“我”,才有世界,接纳自己,便是接纳世界、融入世界的开始。

肉体上的不协调

分裂型人格障碍,又称为关闭型人格,或内向型人格。分裂型人格障碍在童年早期已经存在,逐步表现出退缩、孤独、沉默、不爱交往,自己无法体验快乐,对他人也缺乏温情;爱好不多,过分敏感、害羞、胆怯,对表扬和批评反应不良。研究一位分裂型人格障碍者的个人生活史,很容易找到病理特征。

敏德(化名)自小少有笑容,看他童年时的照片,总是侧着脸、歪着头,摆着奇怪的姿势,凝视着远方,整张脸僵僵的,一点笑容都没有。其实,在那张照片之前,敏德已经被大人们看作问题小孩了。小时候,父母非常疼爱他,敏德的心里却觉得空空的,莫名其妙地产生恐惧感,害怕见人,更害怕参加家庭聚会,大人都说他害羞了,其实他是害怕。

在邻居眼里,敏德自小就是一个爱哭的小孩,妈妈也多次提起,只要他哭起来,至少会哭两个小时以上,好像受了莫大的委屈一般,眼泪中掺杂着宣泄不尽的悲伤。堂哥、表哥们常常笑话他,“哭哭啼啼的,像个女孩”。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敏德读中学,那时候,他被父母送入男校,周围全是荷尔蒙迸发的男孩,敏德深刻地意识到,眼泪并不能让他更快适应寄宿生活。

上课时,敏德总是用一双大眼睛出神地看着老师,所有老师都喜欢他,觉得他上课的样子比任何人都专心,可惜考试成绩一出来,才发现他的大眼睛是大而无神,美归美,但是空无一物,专注的眼神不过是他头脑空白的掩饰。父母为他感觉头疼,一度怀疑他有学习障碍。15岁时,敏德一夜之间长高,已经变成了大男孩的样子。他长相一般,身姿不算挺拔,姿态上有些不自信,与人说话时,眼睛不看着对方,而是盯着地面。他说话声音柔和,但是语气生硬,似乎心中有怨恨和不满,带着赌气的口吻。

在联考之前,同学们都进入了激烈的复习阶段,敏德突然消失了三天,没有回家,也没有到教室上课。几天后,敏德回到家里,告诉父母说,他不打算参加考试了,也不准备去学校,他拒绝与人谈心,任谁劝说都没有用处,班主任打电话到家里,也被敏德粗暴地拒绝了。父母担心敏德整天待在家里会变成废人,遂求助于心理健康中心。

在父母眼中,敏德除了上课之外,喜欢一个人独处,在家族中,他和二叔比较投缘,两个人都是内向性格,常常躲在书房里谈天说地。在班主任看来,敏德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学生,虽不善言辞,但是为人和善。他在学业上成绩不佳,但是学习态度很好,从来没有过迟到、旷课,是一个遵守纪律、学习刻苦的学生。唯一的缺点是同学都不太喜欢和他交往,大家在背后戏称他为“怪人”,因为他终日离群独处,说话怪怪的,做事怪怪的,很多人听不懂,而且有些娘娘腔。十四五岁的男孩子每天跑跑跳跳的,充满旺盛的生命能量,只有他特别安静,特别冷漠,不合潮流。

治疗师在和敏德面对面接触、观察其与父母的相处后,结合父母、班主任的叙述,逐渐了解了敏德的大概性格:他感情冷漠,对许多事情无动于衷,大多数时间里沉默寡言,不爱交际,也没有朋友,日常活动以自我为中心,爱幻想、爱静思,但是思维缺乏逻辑性,可初步诊断为人格障碍分裂型。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俗话说,相由心生,相与“表情”相对应,一个人有着怎样的内在情绪,就有着怎样的面部表情。一个人的性格、气质会支配情绪状态,悲观的人常常皱着眉头,爱生气的人喜欢嘟着嘴,开朗热情的人则眼睛明亮,内心充满怨恨的人表情凝重……有着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相貌。相应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也会反映在身体姿态上。

典型的分裂型人格障碍者有着区别于他人的特殊体形,比如身材修长(被拉长的感觉)、身体部位不对称、手脚冰凉、眼神空洞,从整体来看,给人一种不协调、不对称的感觉。不对称体现在上下不对称、左右不对称和前后不对称,比如肩膀一高一低,两腿一长一短。有的人脖子特别长,有的人四肢特别长,也有的人脊椎是弯曲的,眼睛大而空洞,眼神中透着惊恐。分裂型人格障碍者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主要是因为身体能量的阻塞,心理能量的变化影响了身体形态。

分不清的分裂型

志伟(化名)是在家人的超级保护中长大的,从小到大,家财万贯的父母什么都替他想好,一一替他安排好。父母为了让他结交优质朋友,特意搬到了富人区居住,还为他选择最好的寄宿学校,自小接受国际教育,连志伟在学校交往的每一个朋友,他的父亲都会派人调查对方的家庭背景、父母职业和个人品质,生怕志伟交友不慎,误入歧途。

旁观者一眼就看出来,父母的爱已经变成了一个金丝鸟笼,志伟则变成了笼子里的金丝雀。志伟的父母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爱是一个“牢笼”,但志伟的确被一个“笼子”罩住了,他根本没有办法飞走。果不其然,志伟一离开家就出现了精神问题。他厌学、逃课,和同学相处困难,沉迷电子游戏,多门功课不及格,一个学期没有结束,志伟就办理了休学,不得不回家休养。

志伟在家里休养了半年,他每天上网、看电视,接受心理治疗。有一天,志伟突然对父母提出,他想要应征入伍,退伍后再继续学业。父母担心志伟在部队里吃苦,上上下下打点了许多环节,没想到,志伟在部队里的表现非常好,没有犯病,更没有拖连队的后腿。两年后,他考取了军械学校,开始与同学谈恋爱,毕业后,志伟在父亲的帮助下进入地方的公安部门工作,并很快结婚。

志伟一家人都在为他的转变感到庆幸,但好景不长。志伟的女儿出生后,要养老婆又要养孩子,加上工作上的烦心事,他的心理压力变大,旧病很快复发,工作上得过且过,对生活缺乏热情,若不是上头催着,他几乎不会主动做事。如果外出喝醉了酒,志伟就四处游荡,不回家,也不去上班,家人百般劝说,他才肯回家。反反复复地出走、折腾、折磨人,妻子终于受不了了,在女儿2岁那年选择了离婚。

离婚后,志伟搬到父母家,和两位老人一起生活,可他的症状变得更严重了。他反复无常地离家出走,工作上一遇到问题就开始抑郁、多疑,向周围人发火。志伟到医院就诊,精神科医生诊断为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在接受药物治疗,但是症状改善不明显。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从志伟的病情表现来看,起病后症状明显,一度不治而愈,自愈后的状态比起病之前还要好,从病情变化来看,志伟的症状并不符合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可以肯定,精神科医生将其诊断为单纯型精神分裂型是错误的,那是一个误诊。

志伟自小被父母的金丝鸟笼困扰着,一方面因为父母的爱能量太大,压抑了他的本性;另一方面因为他的内心存在冲突,自我力量弱小,缺乏安全感。成年之后,志伟依然活在父母的翅膀之下,遇到压力时,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焦虑、逃避、行为异常、过度敏感、多疑等,症状严重时,其表现便容易和精神分裂症相混淆。从种种迹象来看,志伟并非患有精神分裂症,而是人格障碍。

其实,人格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有许多重叠的症状,在做出诊断时,首先应深入地了解病人,综合考虑病理表现、病程和发病周期等多种因素后,谨慎地做出判断。在治疗时,需制订一个长远的治疗计划,用心理治疗或家庭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以化解病人的内心冲突、增强自我力量、提高其安全感为主要目的。

简单来说,人格障碍是疾病,但不足以令人避之不及,精神分裂症无疑是病态的,丧失现实感、难以分清楚现实与幻觉,亦失去处理个人事务、社会事务的能力。可以这样理解,人格障碍者在独处、不与社会接触时,并不会表现出太大问题,精神分裂症患者却始终以异常状态存在。

在欧洲一些国家,如德国、英国,精神病学家认为人格障碍与神经症有着某些密切的联系。被诊断为神经症的人,其病症表现有人格障碍的特征,在人格障碍者身上,也有神经症的特征,两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共患的概率非常高,误诊的概率也非常高,诊断时,分裂型人格障碍有可能与神经症混淆。

二者之间如果说有差别,应该从病程特点来区分。人格障碍,包括分裂型人格障碍,都是从早年即开始并且持续一生的,伴有社会适应障碍,但是神经症是在人格形成之后发展起来的,神经症病人能够适应社会环境。不过,当表演型人格障碍与癔症并存,或强迫性人格障碍与强迫性神经症并存时,诊断就会变得非常棘手。

对大众来说,分裂型人格障碍最容易被误认为人格分裂,即多重人格障碍。很多人倾向于将这两者混为一谈,实际上是没有厘清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分裂型人格与人格分裂。虽然都有“人格”“分裂”这样的字眼,但二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若是把人格分裂换成多重人格障碍,理解起来会轻松许多。

很多人动不动就说自己“我好像抑郁了”,也有很多人“标榜”自己说“我快要人格分裂了”,当作流行语说说就算了,抑郁或人格分裂都不是什么好玩儿的东西。分裂型人格障碍者,总体来说非常淡漠、冷酷,在人际关系上存在问题。多重人格比分裂型人格障碍更少见,也更恐怖。

在人格障碍分类中,多重人格是比较特别的一种。定义上,多重人格是一种心因性身份的障碍,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障碍,它还有一个非常学术的名字,叫作解离性身份障碍。由情感上的创伤或者孩童时期性虐待导致的心理创伤引起,当事人无法承受过重的心理打击,分裂出另一个人格掩饰痛苦的记忆,保护自己。临床上,多重人格障碍不多且很难界定,当一个人的人格能够独立存在,并且与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人格并存,病人的主人格是非常脆弱的,对精神科医师来说,多重人格是很棘手的个案,治疗起来非常困难。

在多重人格治疗史上,第一个获得公众关注的病人叫玛丽·雷诺兹,她是一位出生在英国的女子,一生经历了奇妙的患病经历。玛丽于1785年出生在英格兰,幼年时期,她忧郁、害羞,有着虔诚的宗教信仰,喜欢祈祷和冥想,在19岁之前,玛丽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

19岁那年的某一天,她突然双目失明,也听不到声音,如此3个月后,经过了一次长达20个小时的睡眠,玛丽如同从梦中醒来,眼睛看得见了,耳朵听得见了,所有身体机能都恢复了正常,但是她完全不记得之前发生的事,也不记得之前学过的东西。她像重新活过一样,从头开始学习阅读、计算和写作,诡异的是,她的笔迹发生了变化,性情也发生了变化。5个星期后,玛丽又开始沉睡,等她再次醒来,之前的记忆又丢掉了,她的人生从头开始,16年后,她又变回了19岁那个玛丽,并且带着那个性格一直活到61岁。

多重人格中,拿双重人格来说,主人格并不知道其他人格的存在,或者这样说,人格之间是不可能知道彼此存在的。当其他人格出现时,主人格会出现暂时的失忆,主人格重新出现时,他(她)并不会记得其他人格做的任何事情。如果你觉得身体里住着另一个人,长久陪伴着你,寂寞时和他(她)聊天,伤心时向他(她)哭诉,还时不时地召唤他(她),“你怎么还没出现啊?”不要胡思乱想了,不过是心理暗示罢了。

塞兹摩尔的故事

阿威(化名)今年27岁,几年前开始,他患上了头疼的毛病,时不时疼一会儿,疼过一阵儿便恢复正常。近来,阿威的病情恶化,头疼病一天发作两次,一次要疼上小半天,最奇怪的是,阿威从来不记得自己头疼时做过的事情。

在听过他头疼发作时所做的事后,阿威不禁吓得一身冷汗。妻子之前对他说过,他发病时追着她和两个女儿满屋子跑,有一次还拿起了菜刀,若不是妻子拼命呼救,女儿的小命恐怕早没了。还有一次,阿威跑到街上和人打架,差点把一个小青年给掐死。阿威每次都不相信妻子的说法,他平日里性情温和,从不与人争吵,怎么可能突然变身暴力狂,还差点杀人呢?直到妻子在家里安装了摄像机,偷偷把他大骂女儿的画面拍下来,阿威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在医院观察期间,医生发现,阿威头疼时完全变了一个人,其言行、举止都发生了变化。除了平日里儒雅、冷静、理智且能有效控制自己情绪的那个阿威,还有一个心狠手辣的暴徒藏在他的身体里,最可怜的是,阿威完全不知道这位兄弟的存在,也不知道他“背着”阿威做了那么多伤害别人的事——跑出去与人打架,对孩子大吼大叫,拿着菜刀追着老婆、孩子的都是阿威分裂出来的人格。为了区别阿威的主人格,医生称呼他为小威。

阿威的主人格是一个外强中干的男人,表面上温和平静,实际上他在忍耐、退让,压抑内心的真实需求。从小到大,阿威一直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高年级的小混混在放学路上拦着他、打他,抢他的零花钱和文具,威胁他不可以告诉老师、家长,也不可以报警,阿威胆小怕事,果真从来没有向家人提起过。成年后,阿威知礼懂事,发脾气时显得凶悍却不敢较真,遇到严肃问题,他又逃避、退缩,胆小怕事,和老婆吵架后,他都会一个人躲起来偷偷地大哭。

小威则与阿威的主人格完全不同,应该说,恰恰相反。小威宛如一个有着强悍作风的大块头,擅长打架,还能占到上风。与人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心狠手辣,极具武力和控制力。与人相处时,他的情绪是敌对的、充满怨恨的,好像全世界都与他为敌一般。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上文中,我们比较过分裂型人格障碍和人格分裂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二者根本是两回事。在大众视野里,人格分裂要比分裂型人格障碍更熟悉,毕竟多重人格在创作故事方面更有噱头,更容易抓人眼球。诸多电影角色的原型是来自现实的,现实生活中的故事甚至比电影还要精彩,比如塞兹摩尔的故事。

克里斯汀·塞兹摩尔是人格分裂案例中最经典的一个。塞兹摩尔的幼年经历非常坎坷,一次恐怖的死亡经历和两次留下致命心灵创伤的意外事件为塞兹摩尔埋下了人格分裂的祸根。塞兹摩尔因为头疼难忍去看医生,结果意外发现了其他人格。

后来,塞兹摩尔的故事被改编为电影《三面夏娃》,这个故事为演员乔安娜·伍德沃德带来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桂冠。在《三面夏娃》这部电影之后,塞兹摩尔本人写了两本自传体小说。塞兹摩尔在小说中自称,她的体内至少具有20个不同的人格。此后,人格分裂这一病症逐渐被公众熟悉,好莱坞电影也走出一条以精神疾病为线索的剧情路线。塞兹摩尔的个案和记录资料如今保存在杜克大学的图书馆,成为人格分裂研究史上的宝贵资料。

20世纪,与塞兹摩尔同样知名的多重人格案例是希贝尔·多赛特,她的故事被写成了畅销书《希贝尔:一个具有16个分裂人格的女人》,一度广为人知。多赛特的早年生活经历可以用“悲惨”来形容,她的母亲患有精神病,父亲却无力保护她,和母亲独处时,多赛特经历了非人的虐待,导致她把人格分裂成了十几个,让分裂出来的人格承受她无法承受的苦难。

多赛特的主人格麻木迟钝,有被剥夺的感觉,而且不知道其他人格的存在。尽管在母亲那里受到了无数痛苦,她却不肯责怪母亲,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这也是医生始终无法治愈她的症结所在。后来,医生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让多赛特说出对母亲的真实感受,“我希望她死掉,我要把她杀死”,把对母亲的怨恨表达出来,多赛特的病很快就痊愈了,分裂出来的人格先后消失,只剩下一个完整的人格。

不同案例出现后,医学家们开始分析人格分裂的原因。最开始,有人认为人格分裂的原因是癫痫病,也有人认为由于大脑左右半球的分裂导致了多重意识的产生,不过这些理论都被后人一一推翻。

关注人类童年期的弗洛伊德则认为人格分裂和童年期创伤有关系。后精神分析时代,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弗洛伊德的正确性。在后续的精神分析治疗中,治疗师都会把多重人格障碍与来访者童年期受虐待的经历联系起来。失忆症图画治疗、记忆碎片融合等治疗方法成为后人理解、治疗人格分裂病人的模板。

人格分裂者在临床治疗上是一个难题,在司法判决上亦是一个困境。众所周知,一个重度精神病人在失去自知力的情况下犯的罪会被酌情量刑或宣判无罪,曾经人格分裂者在犯罪时也因其处于精神异常的状态被宣判无罪,最著名的便是人称“比利”的威廉·密雷根。

比利因为多起强奸罪被起诉,庭审时,他一脸无知地否认自己做过的事,经过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学家的会诊,这个证据确凿的案子以嫌疑人无罪释放结案。有了这个先例,就有人钻法律的空子,试图以精神疾病为由逃避法律制裁。美国一位名叫肯尼斯·比安奇的杀人犯就用了这种方法,接受催眠时,他突然蹦出了第二人格,承认自己是残暴的连环杀手,不过他的演技没有骗过精神科专家,比安奇的阴谋被识破了。

人格分裂只能改变人的心理,不能改变人的客观条件,比如身高、体型、发色、瞳孔颜色等。人格分裂后,一般会有两个人格,比如《搏击俱乐部》中的泰勒和杰克,其实是一体两面,有时会有三个,比如《三面夏娃》中的夏娃,她有三重人格,也有少数人在十几个或几十个人格之间转换身份。

艺术源于生活,电影永远没有现实生活富有戏剧性,现实生活中,人格分裂者非常善变,甚至比川剧变脸还要离谱。人格与人格之间可能在性别、年龄、性取向、字迹上呈现出差异,比如一下子从左撇子变成了右撇子,甚至主人格使用一种语言,其他人格使用另一种语言。

尽管精神分析流派对童年经验的过分重视不受研究心理科学的心理学家待见,但是每一位人格分裂者都自陈童年时期有过严重的创伤体验,比如性虐待、身体虐待、暴力伤害、目睹亲人死亡等。儿童在承受无法承受的痛苦、无力和绝望时,无法从外界获得支持,亦无法逃脱,就幻想着自己变成了另一个人,以逃避令人窒息的痛苦记忆。

如何区分真正的人格分裂和伪装的人格分裂呢?除了精神分析师使用的专业方法,外行人也可以使用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装病的人急于显示自己的症状,而真正的病人并不希望他人过多知晓,试图掩盖自己的症状。

说句题外话,人格分裂与精神分裂症也有一些共同点,不过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障碍。二者都存在幻听,但是人格分裂者的幻听来源于内部,是一个自己与另一个自己的对话,病人会主动压制这种声音;精神分裂症病人听到的是天外之音,他们认为所听之音是真的,实际上它们并不存在。

如今,人们对人格分裂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至少在精神诊断标准中,人们可以根据一条一条清晰的条目对人格分裂做出诊断,不过,人们对人格分裂的研究还在继续,真正导致人格分裂悲剧的原因还等待人们揭秘。

如果你有兴趣了解人格分裂,可以以这类题材的电影作为参考。今天的电影已经把心理学元素用到滥,但不乏经典名作,如《搏击俱乐部》《三面夏娃》《精神病人》《致命ID》等。电视剧的编剧们在没有题材可写时,也喜欢拿心理变态、人格分裂开涮,比如日剧《脑神探》,美剧《别对我说谎》中都有拿人格分裂做噱头来吸引观众的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