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是什么?从哪里来的?有什么用?讨论大数据难免要围绕着这些问题展开。但至今,对这些基本问题还没有什么共识达成。当然,这也没有严重影响大数据的发展。在什么领域里阻力小、见效快、收益大,这些领域里的大数据创新就数量多、影响大。
微观派愿意就具体的技术问题讨论大数据,例如数据大了怎么存储最好,数据种类多了如何统一,数据增长快了怎么能比较省钱地应对。
中观派愿意讨论利用大数据的好处,例如如何通过数据挖掘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营收,如何利用用户行为数据增加产品和服务的针对性。
宏观派愿意讨论大数据对社会的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响,例如大数据如何威胁个人隐私、企业利益和国家安全。
三者一致的地方在于都认为大数据是个可以控制、可以利用、可以取舍的技术现象。对大数据,用也好,不用也好,用一部分舍弃一部分也好。总之,大数据只是一种工具。
但万一不仅仅如此呢?
如果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正在快速地被人类数据化,存储在计算机里,流动于互联网中,万物皆数,万物互联,那么就会形成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数据世界。人类在数据世界里完成的社会行为在比例上不断增加,在内容上不断丰富,那么,该如何理解这种变化呢?
如果不断增多的人类制造物都开始采用数据化生产方式,新的原材料开始用数据化的方式生成,新的需求通过数据化的方式获得,商业销售和货币交换都以数据化的方式进行,那么,大数据还只是网络业少数人讨论的技术问题吗?
如果社会管理、国家安全、公共卫生和交通、教育和医疗都在迅速采用数据化的方式,那么,一个社会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大数据现象,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大数据浪潮的冲击?
如果社会交往、新闻资讯、文化娱乐、思想传播都更主要地通过数据化形式进行,那么,是抗拒或封杀这样的传播方式还是努力去适应这样的传播方式?
如果人们居住的房屋、驾驶的车辆、使用的器具、穿戴的衣物都变成数据化终端,那么,人类该怎样去适应这样的生活方式,该形成怎样的社会习俗?
仅仅把大数据看作一种技术现象、经济现象、社会现象或政治现象是不够的。从个人层面讲,轻视大数据就容易在各种生活选择中不知所措,诸如上学、就业、居家、社交都有可能陷入困境。从企业层面讲,看不到大数据的趋势,轻视各行各业走向数据化的趋势,以为随便做做就算互联网+了,都可能是首先被淘汰被取代的企业。从社会层面讲,文化、道德、习俗如果比较保守,比较内向,比较排外,那就会在大数据浪潮面前不知所措,消极被动地应对危机。从国家层面讲,如果抓不住大数据的机遇,消极抵抗大数据浪潮,就会像许多处于农业社会的国家面对工业革命的冲击却错失良机,再想赶超就需要数百年的努力。
大数据是一种世界观,大数据是一种历史观,大数据是一种价值观,大数据是一种方法论。大数据其中的技术问题自有专业人士应对,商业问题自有企业家们操心,但由此引发的社会文化、道德、习俗的变迁,国家兴衰与全球范围的竞争,每个人都很难不去面对,不去思考,不去选择。
如果把人类走向信息化社会的努力分为三个阶段或三个时代的话,可以分为计算机时代、互联网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理由在于不同时代的驱动力不同。计算机解决的是数据计算问题,互联网解决的是数据传输问题,大数据则是在此基础上直奔主题,用数据化的方式解决人类生存发展的各种问题。
苏联解体后专家们统计,美国与苏联相比,20世纪80年代末计算机拥有量是25比1。当苏联还痴迷于原子弹、航母、导弹、坦克的数量时,却不知道或不理解人类已经开始走向信息化社会了,一个国家的国力已经不再仅仅以军事力量去衡量,而更主要的是以信息生产能力去衡量。
和苏联相仿,中国几乎完全错过了计算机时代,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才急起直追。今天虽然在计算机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还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基本上算是齐头并进了。在互联网兴起时,中国落后美国10年以上。但同样感谢改革开放的国策,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奋起,今天也算是第二互联网大国。在2010年左右世界开始进入大数据时代,中国第一次有了和发达国家同时出发的历史机遇。但是,种种迹象表明,中国走向大数据时代的决心不那么大,步伐不那么快,基础性建设不那么多。如果蹉跎十来年,就又会与发达国家拉开整整一个时代的差距。
所以,认识大数据,思考大数据,努力大数据,就应该成为此时此刻的一个重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