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战略协同概述
2.3.1 战略协同的内涵
协同学(Synergetics)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合作的科学”(science of cooperation)。从词源上分析,“syn”表示“together”,意思是在一起引起的协调和合作,“ergitics”表示“working”,意思是组织结构和功能。合在一起意思就是系统中的质变是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发生改变引起的。
协同学的创始人是德国理论物理学教授哈肯,哈肯(1984)在他创立的激光理论基础之上继续开拓到其他自然现象,并吸收控制论、信息论及诸学科营养,经过探索、类比和归纳而发现“互不相干的现象之间有相互一致之点”,由此奠定协同学理论的思想基础。运用这种类比的方法,哈肯从横的方面研究了各个学科中不同系统的临界现象的共同特征,采用了平衡相变理论中的序参量概念里描述系统内部无序或有序矛盾的转化。哈肯在他的《协同学导论》中也提出:协同概念早就在社会学和经济学的领域内被讨论。并提出协同学理论体系的三个硬核:不稳定原理、支配原理和序参量原理,由此构成了协同学的核心,这三个原理描述了系统从稳定到不稳定,再到新稳定的演化过程,也就是协同导致有序。
协同学把系统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各个层次可以各自视为平衡态,相邻层次之间的参量可视为连续,自组织行为产生在这些层次之间。在序参量支配下形成子系统之间的协同运动,是系统走上有序以及形成演化序列的原因。协同学的建立使人们对各种具体系统的分散性认识变为更为统一和普遍的认识,也使得不同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更为清楚和直观。协同学研究对象都是巨系统,任何一个巨系统,如果组分互不合作,其整体必定是无序的;相反,如果组分协同行动,互补互惠,就能够形成系统涌动性,发挥整体效应。
随着系统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管理界也逐渐接受了协同的观点,20世纪60年代,安索夫(H. I. Ansoff)在《公司战略》一书中首次提出协同概念,分析了战略协同将主体功能区多元化业务有机联系的原理,从而使主体功能区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和优势实现战略目标。安索夫提出的战略协同指相对于各独立的组成部分进行简单的加总而形成的业务表现而言,群体业务的业绩表现要大于简单加总的表现。自安索夫提出这一概念以来,协同理念一直是西方大型主体功能区在制定多元化发展战略、策划主体功能区并购与重组、成立跨国联盟或建立合资主体功能区时所遵循的一个最重要的基本原则。
安索夫对协同的解释比较强调它的经济学含义,亦即取得有形和无形利益的潜在机会以及这种潜在机会与公司能力之间的紧密关系。伊丹提出公司的战略应寻求在五个领域中的配合,其中的三个外部领域是指用户、竞争和技术,两个内部领域是指资源和组织。他心中的协同是一种发挥资源最大效能的方法。他把资源划分为实体资产和隐形资产两大类。加里哈默和普拉哈拉德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指出,公司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所在是培养出专属于自己、不能被对手仿效,也没有现成替代物可以取而代之的资源、技能或竞争能力。这种核心竞争理论是对协同理论的拓展和延伸。德国Bochuln大学的Friedrich Trautwein教授通过调研发现,经理们几乎总是以潜在的协同效应来解释他们的兼并行为,而且许多管理文章中的建议也大多基于这样的假设,即只有产生协同效应的兼并才是合理的。但他同时发现,在实践中几乎没有什么兼并真正产生了协同。哈佛商学院的教授罗莎贝丝莫斯坎特在所写的《寻求并实现协同》中认为协同是多元化公司创造价值的唯一途径,因此后创业型公司必须保证这种创造价值的方式畅行无阻。为此公司的下属企业之间必须具有足够的相关性,只有这样每个企业才能为公司这个集体做出贡献。要做到这一点,有时必须要进行重组或是重新界定公司的业务重点。相关性也意味着要创造适当的环境条件,使企业合作蓬勃地发展起来,并由此产生协同效益。
英国著名学者和战略专家安得鲁坎贝尔在总结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出版了《战略协同》一书,该书结合大量战略管理案例探讨了战略协同的理论和实践,可行性较强。坎贝尔分四个部分阐述战略协同,第一部分诠释了协同的内涵,列举了协同效应的实例,探讨了协同与能力之间的关联,并借用伊丹广之的理论阐述战略与资源之间的关联性,指出协同是一种隐形资产并讨论了企业群战略的协同问题。识别协同机会是一件非常复杂并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坎贝尔在第二部分中探讨了协同机会的识别。书中提出了一些评价协同机会的标准,总结了几种适用于不同情形的框架,有的适用于分析现有业务中存在的机会,有的适用于收购兼并,有的则适用于跨国公司。第三部分阐述了协同效益问题,指出了实现协同的三个必备条件:第一,公司最高领导必须对发现和实现协同具有信心和决心;第二,激励和奖励团队合作,而不是单纯地依据个人或企业自身的表现来确定;第三,公司里的人员必须相互认识了解和沟通。“建立核心技能”是坎贝尔根据在Ashridge战略管理中心对分权式公司内的技能共享所做的一个研究项目的成果而提出的。坎贝尔对分权式公司管理核心技能的方式,尤其是对公司总部在企业间传播关键知识时的角色以及建立和传播核心技能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第四部分深入分析了在特定的条件下,哪些协同是可行的,哪些协同是不可行的,这部分所选择的文章重点各不相同,分别涉及多元化战略、联盟、收购中的整合以及对国际化生产制造的协调管理等,但是它们的结论却有惊人的一致性,即经理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对特定机会及其实现方式的深入分析上,而不应该放在宽泛的协同概念上;在协同对象以及协同方式等方面的细节问题通常是基层职员最为熟悉;协同过程应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必须要对自己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有一个十分清楚的认识。坎贝尔在最近出版的一本关于协同的新书《协同:企业间联接经常失败的原因及对策》中,和他的同事Michael Goold提出了一种观点,管理协同失败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公司总部的经理们在理解把握协同战略时出现的思维偏差。而且他们认为,这种偏差主要是受安索夫、坎特和巴特利特等人的影响而形成的。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公司总部的经理们总是去追求虚幻的东西,此外他们也经常忽视失败的风险。
2.3.2 战略协同的相关研究
对政府战略协同的研究源于政府战略管理,政府战略管理是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是近年来公共管理学科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分支领域。在这个领域,有大量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对于公共部门来讲,战略管理研究范式的引入,使得公共管理研究领域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低层和中层管理拓展到高层管理,从而提供了一个更加完整的研究公共部门管理的框架。然而,由于兴起的时间不长,这个分支领域依目前的现状来说,尚未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研究角度也呈多样化趋势。Paul C.Nutt和Robert W.Backoff的Strategic Managementof Publicand Third Sector Organizations是美国较早出版的系统论述公共和第三部门战略管理的著作之一。该书较系统、全面地探讨了公共和第三部门战略管理的概念、理论、方法及技术。另一本著作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Mark H. Moore的Creating Public Value:Strategic Managementin Government。该书主要回答了公共部门的管理者应该怎样根据所处的环境来思考和行动,以创造公共价值。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处在学科建设和理论体系构建阶段,主要著作有陈振明主编的《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该书主要从公共部门组织的战略管理系统及其运行角度来研究,借鉴了国外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以及一般战略管理的理论框架及主要内容。总的来看,这个领域的研究目前仍侧重于理论体系的构建,对于战略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种种具体问题,特别是战略协同的绩效评价和管理机制还未进行深入的探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实践需求的提高和相应研究的深入,必将会出现大量的理论成果。
目前和主体功能区相关的战略协同度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主体功能区管理领域。比如陈继祥(2000)从战略协同的角度探讨了合作的基础,并指出合作可以为建立主体功能区的竞争优势,保持行业中有序的竞争提供坚实的支撑。潘开灵(2006)提出管理协同机制主要包括管理协同形成机制、管理协同机制和管理协同约束机制等三大机制。张东生(2006)提出了一套基于母子公司战略协同的子公司战略制定的思路与方法,并给出了一种功能与业务组合的关系矩阵作为确定子公司业务组合的方法,把子公司的功能划分为两个方面,通过明确子公司应具备的功能,确定其相应的业务组合。张浩(2009)以主体功能区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以主体功能区战略协同机制研究为主线,运用协同学和混沌理论研究了主体功能区战略协同机制的优化。徐唏(2011)基于战略协同理论,分析海西战略背景下三地行业协会互动协作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并结合政府间关系理论分析现今三地行业协会互动的不足及成因,进而从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构建行业组织联盟、强化协会治理制度设计等方面提出促进三地行业协会有效互动的对策建议。刘钰劼(2011)基于协同理论,从宏观层面分析国内现有体育产业功能区形成与发展的背景与意义、基础条件、共同特征,探索其发展的主要模式,针对功能区内各部门协调可持续发展及外部良性循环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而国内还有一些学者对于战略协同的研究则是着眼于企业发展和管理的角度,从母子公司、跨国公司、多元化、企业群、供应链等角度开展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王深等在《企业战略协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总结了企业战略协同中存在的问题,如缺乏对自身资源充足性的了解,没有正确估计战略协同的预期收益,忽视了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匹配关系,盲目重组追求高效率等。项益鸣在《基于信息技术需求分类的战略协同方法研究》中根据Mc Farlan的战略方格和Henderson的战略协同模型,在四种战略协同观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产业对IT需求不同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战略协同方法,该方法基于信息技术需求分类,强调环境和技术变化动态性,指出了IT使用处于工厂型、转变型和战略型的企业具体的战略协同方法。翁君奕在《面向动态完全竞争构建多维协同组合战略》中提出在技术进步和收入增长效应足够大的情况下,传统上认定不会出现完全竞争的差别产品最终也会出现每个企业都按边际成本定价的动态完全竞争。笔者认为,多维协同组合战略管理的关键是引入介观视野。介观是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观测尺度,即侧重观察各个微观部分之间关联关系的研究角度。介观层面的观察有助于发现互补性并建立多维协同组合战略体系。笔者进一步提出在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互动中开展的所有经营活动划分为平台界面、客户界面、伙伴界面、内部构造、顶板界面等类别。各种可能的介观商务模式的组合效应将为企业发现互补性和实现多维协同组合战略提供可行路径。高晶等在《基于战略柔性的企业集团协同机制研究》中提出可将企业集团视为一个复杂系统,从系统要素构成、系统结构及其功能相互耦合的视角,建立基于战略柔性的企业集团系统内部协同与内外协同模型,并提出基于协同效应的企业集团持续竞争优势的实现途径。高晶等在另一篇文章《基于协同效应的企业集团竞争战略研究》中将企业集团系统的协同机制分为内外协同和内部协同。所谓内外协同是指企业集团与外界的互动适应过程,即企业集团对外界变化的反应和把握能力;而内部协同主要是增强组成企业集团复杂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的匹配,使之实现效应最优和系统的整体柔性。
其实,以协同学为出发点的管理理论研究正处于研究开始或萌芽阶段,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结构框架,公开发表的专著和文章较少。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崔鲁光学者认为在具有协同性质的企业中,序参量支配着企业各子系统的行为,序参量之间的协同合作与竞争,决定着企业组织系统由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进程。企业系统内部的随机涨落是推动企业转变的决定性因素。运用协同理论可以为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活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范正认学者则从具体层面上应用协同学的自组织理论探讨了企业核心能力的演化规律,研究企业内部各要素能力子系统是如何通过协同作用促成核心能力的形成、演化与发展,进而带动整个企业系统的有序演化与成长。他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独特能力的组合群,是在企业内部各基本能力维度之间协同互动的基础上产生、发展和巩固的。他认为企业内部有四大基本能力维度:科学技术维、企业管理维、企业文化维、企业组织形式维。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用自组织运动方程对企业内部上述能力维的各自状态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描述,推导出核心能力是企业系统序参量,它决定其他基本能力子系统的行为,主宰着企业系统的整体演化过程。学者高超在《企业集团战略协同的关联因素分析》中从序参量的角度分析企业集团战略协同的关联因素,指出战略协同首先要对企业集团整体的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提出把企业集团有形关联和无形关联、竞争关联理解为一种能力和资源,对于企业集团内部关联和外部关联进行业务组合过程,也就是企业集团战略协同的过程,这种关联因素的组合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集团的战略协同。学者李忱等在《企业经营战略协同机制分析》中首先阐述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实际上就是设计和建构企业这一系统所包含的多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机制,以实现预期的最佳共同作用效果的过程;然后揭示出经营战略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序参量,支配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分析了作为序参量的企业经营战略对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要支配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协同效应。
综上所述,当前对战略协同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对战略协同的研究主要还集中在概念阶段,对于如何在企业运用的研究很少,这也是一个一直困扰学术界的大难题,虽然有很好的协同效应的概念,但是对于如何具体运用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仍然没有足够多的成功案例,人们也试图解释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够获得协同效应,而有的企业却不能,但是到最后仍然得不出统一的结论;其次,现有的实证研究对多元化和并购能否带来真正的战略协同效应尚没有统一的结论,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企业实施战略协同的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条件。由于大多数人都认为多元化和并购能够实现企业的高速增长,能够带来期望的协同效应,但是实证研究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大部分的多元化和并购不仅没有带来协同效应,反而会损害公司的主业,这就非常有必要重新审视企业实施战略协同的条件。
从以上的文献综述我们不难看出,关于战略协同的研究绝大部分集中在企业的战略协同方面,少数关于政府战略协同的研究则多集中在主体功能区战略协同方面,且处于定性研究层面,实证研究较少。本书将借鉴战略协同学的理论和方法,用于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协调问题的研究,研究该区域发展战略系统的协调性和战略系统协同演化的机制,并通过实证分析,从政府战略管理的视角解决区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