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集类
《扬子云集》六卷
汉·扬雄撰。扬雄,字子云,详见《汉书·扬雄传》。
《蔡中郎集》六卷
汉·蔡邕撰。蔡邕,董卓擅权时官拜左中郎将,详见《后汉书·蔡邕传》。“此本为清·雍正中陈留所刊,文与诗共得九十四首”(《总目》卷一四八)。
《孔北海集》一卷
汉·孔融撰。孔融,“孔子二十世孙”,字文举,“幼有异才”,“性好学,博涉多该览”。初辟司徒杨赐府,后辟司空掾,拜中军侯,迁虎贲中郎将。以忤董卓,举为北海相。孔融到郡,“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郑玄、彭璆、邴原等”。后因与曹操积怨成罪,“下狱弃市,时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诛”。而“魏文帝深好融文辞,叹曰:‘扬(雄)班(固)铸也’,募天下有上(孔)融文章者,辄赏以金帛”(《后汉书·孔融传》)。“此本乃明人所掇拾,凡表一篇,教一篇,书十六篇,碑铭一篇,论四篇,诗六篇”。“人既国器,文亦鸿宝,虽阙佚之余,弥可珍也”(《总目》卷一四八)。
《曹子建集》十卷
魏·曹植撰。曹植,字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赋数十万言,善属文”。邺城铜雀台建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曹)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但“任性而行,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使“(曹)植宠日衰”(《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曹植传》)。谢灵运曾赞誉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见南朝宋·无名氏《释常谈·八斗之才》)。此本“凡赋四十四篇,诗七十四篇,杂文九十二篇”,只是“残篇断句错出其间”,“不得谓之善本”(《总目》卷一四八)。
《嵇中散集》十卷
旧本题晋·稚康撰。稚康,字叔夜,家世儒学而好老庄,官拜中散大夫,与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并称“竹林七贤”。因与钟会有隙,被谮于大将军司马昭,遭杀害,年仅四十,实为魏人。是集原为十五卷,至宋仅存十卷,凡诗一卷,文九卷。书中指斥《六经》,“非汤武,而薄周孔”,宣传越名教而任自然。
《陆士龙集》十卷
晋·陆云撰。陆云,陆逊孙,陆抗子,字士龙,六岁能属文,“与兄(陆)机齐名,时称‘二陆’。史谓其文章不及(陆)机,而持论过之。今观集中诸启,其执辞谏净,陈议鲠切,诚近于古之遗直”。“考史称(陆)云所著文词凡三百四十九篇,此仅录二百余篇,似非足本”(《总目》卷一四八)。
《陶渊明集》八卷
晋·陶潜撰。陶潜,陶侃曾孙,字渊明,又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少怀高尚,博学善文,为彭泽令八十余日,郡遣督邮至县,吏谓应束带见之,遂以“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即日解印去职,隐居乡里,酣酒雅咏以终。其诗文集“梁时旧第”今不可考,而此本“黜伪存真,庶几犹为近古焉”(《总目》卷一四八)。
《璿玑图诗读法》一卷
明·康万民撰。“苏蕙织锦回文,古今传为佳话,刘勰《文心雕龙》称:‘回文所兴,道原为始’则齐梁之际尚未见其图,此图及唐·则天皇后《序》均莫知所从来”,“存之为艺林之玩可矣”(《总目》卷一四八)。
《鲍参军集》十卷
南朝宋·鲍照撰。鲍照,字明远,文辞赡逸,擅古乐府,临江王刘子项为荆州刺史,引为前军参军掌书记之任。其诗雅丽,不避危仄,又创七言隔句用韵与中间换韵之法,对后世诗歌颇有影响。是集“《隋书·经籍志》著录十卷,而注曰:‘梁六卷。’然则后人又续增矣”(《总目》卷一四八)。
《谢宣城集》五卷
南齐·谢朓撰。谢眺,字玄晖,少好学,文章清丽,长于五言诗,与谢灵运并称“二谢”,为竟陵王八友之一。郁林王隆昌初,以中书郎一度出为宣城太守。其诗“沈约尝云:‘二百年来无此诗’;钟嵘《诗品》乃称其‘微伤细密,颇在不伦,一章之中自有玉石’,又称其‘善自发端,而末篇多踱’。过毁过誉皆失其真,赵紫芝诗曰:‘辅嗣易行无汉学,元(玄)晖诗变有唐风’,斯于文质升降之间为得其平矣”(《总目》卷一四八)。
《昭明太子集》六卷
梁·萧统撰。萧统,梁武帝长子,字德施,小字维摩,天监元年(公元502年)立为太子,东宫藏书近三万卷,名士并集,讨论篇籍,商榷古今,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所未有,卒谧昭明。《梁书》本传称:“(萧)统有集二十卷”,而此本仅“诗赋一卷,杂文五卷”(《总目》卷一四八)。
《江文通集》四卷
梁·江淹撰。江淹,字文通,历仕宋、齐、梁三朝。文集原本十卷,已佚。“此本乃乾隆戊寅(公元1758年)(江)淹乡人梁宾以汪(士贤)本、张(溥)本参核异同,又益以睢州汤斌家抄本,参互成编”,“较他本为善也”(《总目》卷一四八)。
《何水部集》一卷
梁·何逊撰。何逊,字仲言,“官至水部员外郎,故自唐以来称‘何水部’。王僧儒尝辑(何)逊诗编为八卷”,然“旧本久亡”,“此本为正德丁丑1517年松江张纮所刊,首列逊小传,凡诗九十五首,附载范云、刘孝绰同作拟古二首,联句十三首,末载黄伯思跋”,“经(张)纮刊削,有所去取钦”(《总目》卷一四八)。
《庾开府集笺注》十卷
北周·庾信撰,清吴兆宜注。庾信,字子山,初仕梁,使西魏,留长安,北周时累迁漂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其立身本不足重,其骄偶之文则集六朝之大成,而导四杰之先路,自古迄今屹然为四六宗匠。初在南朝与徐陵齐名”,“至(庾)信北迁以后,阅历既久,学问弥深,所作皆华实相扶,情文兼至,抽黄对白之中颧气舒卷变化自如,则非(徐)陵之所能及矣。《北史》本传称有集二十卷”,“《隋书·经籍志》作二十一卷,皆已久佚”。“近代胡渭始为作注而未成帙,(吴)兆宜采辑其说,复与昆山徐树谷等补缀成编,粗得梗概”。“后钱塘倪璠别为笺注而此本遂不甚行,然其经营创始之功终不可没”(《总目》卷一四八劝。
《庾子山集注》十六卷
清·倪潘撰。“以吴兆宜所笺《庾开府集》合众手以成之,颇伤漏略。乃详考诸史,作《年谱》冠于集首。又旁采博搜,重为注释”,“辨证亦颇精审,不以稍伤芜冗为嫌也”(《总目》卷一四八)。
《徐孝穆集笺注》六卷
陈·徐陵撰,清吴兆宜注。徐陵,字孝穆,“文章绮丽,与庾信齐名,世称徐庾体。《陈书》本传称其:‘缉裁巧密,多有新意,自有陈创业,文檄军书及禅授诏书皆(徐)陵所制,为一代文宗’。”“《隋书·经籍志》载(徐)陵集本三十卷,久佚不传,此本乃后人从《艺文类聚》《文苑英华》诸书内采掇而成”。“其集旧无注释,兆宜既笺《庾信集》,因并(徐)陵集笺之,未及卒业,其同里徐文炳续为补缉以成是编”,“主于捃拾字句,不甚考订史传也,然笺释词藻亦颇足备稽考”(《总目》卷一四八)。
《东皋子集》三卷
唐·王绩撰。王绩,王通弟,字无功,嗜酒,自称五斗先生。隋大业中,为秘书省正字,唐·武德初,待诏门下省,一日给酒一斗,人称斗酒学士。后归隐东皋,号东皋子。原集已佚,“其《醉乡记》为苏轼所称,然他文亦疏野有致;其诗惟《野望》一首为世传诵,然如《石竹咏》意境高古,《薛记室收过庄见寻诗》二十四韵气格遒健,皆能涤初唐俳偶板滞之习,置之开元、天宝,弗能别也”(《总目》卷一四九)。
《寒山子诗集》一卷、附《丰干拾得诗》一卷
“案:寒山子,贞观中天台广兴县僧,居于寒岩,时还往国清寺。丰干、拾得则皆国清寺僧也”(《总目》卷一四九)。
《王子安集》十六卷
唐·王勃撰。王勃,字子安,其祖王通“大业末,弃官归,以著作讲学为业,依《春秋》体例,自获麟后历秦汉至于后魏著纪年之书谓之《元经》,又依《孔子家语》、扬雄《法言》例,为客主对答之说号曰《中说》,皆为儒士所称”。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卒,“门人薛收等相与议谧日文中子”。“(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未及冠应幽素举及第”,“有文集三十卷”(《旧唐书·文苑传上》)。此本“虽非唐宋之旧,而以视别本较为完善矣。(王)勃文为四杰之冠,儒者颇病其浮艳”(《总目》卷一四九)。
《盈川集》十卷、《附录》一卷
唐·杨炯撰。杨炯,“幼聪敏,博学善属文”(《旧唐书·文苑传上》)。显庆四年(公元659年)举神童,待制弘文馆,约如意元年(公元692年)出为盈川令。原集三十卷,今仅存十卷,“凡赋八首,诗三十四首,杂文三十九首”,《附录》为“本传及赠答之文、评论之语”(《总目》卷一四九)。
《卢升集》七卷
唐·卢照邻撰。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博学善属文,初授邓王府典签,(邓)王甚爱重之,曾谓群官曰:‘此即寡人相如也’”。后因患风痹病甚笃,“不堪其苦”,“投颖水而死”(《旧唐书·文苑传上》)。“故平生所作大抵欢寡愁殷,有骚人之遗响,亦遭遇使之然也”。其集原为二十卷,“史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章齐名。杨炯尝谓:‘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张说则曰:‘盈川文如悬河,酌之不竭,优于卢不减王,耻居后信然,愧在前谦也’。今观(卢)照邻之文似不及王、杨、骆三家之宏放,疑(张)说之论为然。然所传篇什独少,未可以一斑概全豹。杜甫均以江河万古许之,似难执残篇断简以强定低昂,况张蔫《朝野金载》亦记是语,而作(卢)照邻谓:‘喜居王后,耻在骆前’。文人品目多一时兴到之言,尤未可据为定论也”(《总目》卷一四九)。
《骆丞集》四卷
唐·骆宾王撰。骆宾王,“少善属文,尤妙于五言诗,常作帝京篇,当时以为绝唱。然落魄无行,好与博徒游,高宗末为长安主簿,坐赃,左迁临海永,快快失意,弃官而去”(《旧唐书·文苑传上》)。后参加反武,代写《讨武盟檄》,武后见之有“宰相安得失此人”之叹。“其集新旧《唐书》皆作十卷”,“此本四卷,盖后人所裒辑”(《总目》卷一四九)。
《陈拾遗集》十卷
唐·陈子昂撰。陈子昂,字伯玉,“家世富豪,(陈)子昂独苦节读书,尤善属文,初为感遇诗三十首,京兆司功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天下文宗矣’”。官至右拾遗,“上疏陈事词皆典美”(《旧唐书·文苑传中》)。“唐初文章不脱陈、隋旧习,(陈)子昂始奋发自为追古作者,韩愈诗云:‘国朝盛文章,(陈)子昂始高蹈’。柳宗元亦谓:‘张说工著述,张九龄善比兴,兼备者(陈)子昂而已’”。“今观其集,惟诸表序犹沿排俪之习,若论事书疏之类实疏朴近古,韩(愈)柳(宗元)之论未为非也”(《总目》卷一四九)。
《张燕公集》二十五卷
唐·张说撰。张说,字道济,又字说之,官至右丞相兼中书令、左丞相,封燕国公。“文章典丽宏赡,当时与苏颜并称,朝廷大述作多出其手,号日‘燕许”,(《总目》卷一四九)。唐玄宗亲为之诏曰:“动惟直道,累闻献替之诚,言则不谀,自得谋酞之体。政令必俟其增损,图书又藉其刊削,才望兼著,理合褒升”。致仕后,“仍令在家修史”。卒后,玄宗“自制神道碑文,御笔赐溢‘文贞’”(《旧唐书·张说传》)。
《曲江集》二十卷
唐·张九龄撰。张九龄,曲江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长安进士,拜校书郎,“玄宗在东宫举天下文藻之士,亲加策问,(张)九龄对策高第,迁右拾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迁中书令兼修国史”。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八月五日,玄宗生日,“百寮上寿多献珍异,唯(张)九龄进《金镜录》五卷,言前古兴衰之道,上赏异之”(《旧唐书·张九龄传》)。“(张)九龄守正嫉邪以道匡弼,称开元贤相,而文章高雅,亦不在燕许诸人下”。“所撰制草,明白切当,多得王言之体”,“多可与史传相参考”(《总目》卷一四九)。
《李北海集》六卷、《附录》一卷
唐·李邕撰。李邕,字太和,“少知名长安”,武则天时,“内史李峤及监察御史张廷硅并荐(李)邕词高行直,堪为谏诤之官,由是召拜左拾遗”。“天宝初为汲郡、北海二太守”(《旧唐书·文苑传中》)。其集“本七十卷,《宋志》已不著录”,“今惟赋五首、诗四首、表十四首,疏状各一首,碑文八首,铭记各一首,神道碑五首,墓志铭一首,盖十不存一”(《总目》卷一四九)。
《李太白集》三十卷
唐·李白撰。李白,字太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好纵酒,“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词,亟召(李)白,(李)白已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余章,帝颇嘉之。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竟以饮酒过度醉死在宣城”(《旧唐书·文苑传下》)。是集“首卷惟载诸序、碑记,二卷以下乃为歌诗二十三卷,杂著六卷”(《总目》卷一四九)。
《分类补注李太白集》三十卷
宋·杨齐贤集注,元·萧士赟删补。“《李太白集》注,宋元人所撰辑者今惟此本行世”,“所辑注文则以‘齐贤曰’,‘士赟曰’互为标题,以别之”。“注中多征引故实兼及意义”(《总目》卷一四九)。
《李太白诗集注》三十六卷
清·王琦撰。“注李(太白)诗者自杨齐贤、萧士赟后,明·林兆珂有《李诗抄述注》十六卷,简陋殊甚,胡震亨驳正旧注,作《李诗通》二十一卷,(王)琦以其尚多漏略,乃重为编次笺释”,“欲补三家之遗阅,故采撩颇富,不免微伤芜杂”,“亦足以资考证”(《总目》卷一四九)。
《九家集注杜诗》三十六卷
宋·郭知达编。杜甫,字子美,少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肃宗时“拜右拾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天宝末诗人,(杜)甫与李白齐名”(《旧唐书·文苑传下》)。“宋人喜言杜诗,而注杜诗者无善本。此书集王侏、宋祁、王安石、黄庭坚、薛梦符、杜田、鲍彪、师尹、赵彦林之注,颇为简要”(《总目》卷一四九)。
《黄氏补注杜诗》三十六卷
宋·黄希“原本,而其子(黄)鹤续成之”。“书首原题《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所列诸家姓氏实止一百五十一人”。“凡原注各称某曰,其补注则称‘希曰’、‘鹤曰’以别之。大旨在于案年编诗,故冠以《年谱辩疑》用为纲领”。“其间牴啎不合者”,“数十条皆为疏于考证,又题与诗皆无明文,不可考其年月者,亦牵合其一字一句强为编排,殊伤穿凿。然其考据精核者,后来注杜诗家亦往往援引为证。故无不攻驳其书而终不能废弃其书焉”(《总目》卷一四九)。
《集千家注杜诗》二十卷
“所采不满百家而题曰‘千家’,盖务夸摭拾之富”,“所集诸家之注真赝错杂,亦多为后来所抨弹。然宋以来注杜诸家鲜有专本传世,遗文、绪论颇赖此书以存”(《总目》卷一四九)。
《杜诗捃》四卷
明·唐元竑撰。唐元竑,字远生,“明亡,不食死,论者以首阳饿夫比之。是编乃其读杜诗时所札记”,“失忠君爱国君子之心,感事忧时风人之旨,杜诗所以高于诸家者,固在于是”(《总目》卷一四九)。
《杜诗详注》二十五卷、《附编》二卷
清·仇兆鳌撰。“乃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兆鳌为编修时所奏进,凡诗注二十三卷,杂文注二卷,后以逸杜、咏杜、补杜、论杜为《附编》上下二卷”,“每诗各分段落,先锉释文义于前,而征引故实列于诗末”,“援据繁富,而无《千家》诸注伪撰故实之陋习”(《总目》卷一四九)。
《王右丞集笺注》二十八卷、《附录》二卷
唐·王维撰,清·赵殿成注。王维,字摩诘,“开元九年(公元721年)进士摧第,事母崔氏以孝闻,与弟(王)缙俱有俊才,博学多艺亦齐名”。“乾元中,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王)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附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旧唐书·文苑传下》)。
《高长侍集》十卷
唐·高适撰。高适,渤海蓨县(河北景县)人,字达夫,一字仲武。“少没落不事生业,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现给,天宝中海内事干进者注意文辞,(高)适年五十始留意诗,十数年之间体格渐变,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已为好事者称诵”。官至“左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旧唐书·高适传》)。其集“凡诗八卷,文二卷”,“第十卷中有《贺安禄山死表》称:‘臣得河南道及诸州煤,皆言逆贼安禄山苦痛而死,手足俱落,眼鼻残坏’。则(安)禄山竟以病死,与史载李猪儿事迥异,盖兵戈云扰,得诸传闻之故也”(《总目》卷一四九)。
《孟浩然集》四卷
唐·孟浩然撰。孟浩然,“隐鹿门山以诗自适,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旧唐书·文苑传下》),以布衣终身。此集“诗乃二百六十二首,较原本多四十五首”(《总目》卷一四九)。
《常建诗》三卷
唐·常建撰。常建,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进士,曾官拜盱胎尉,一生仕宦不得志,殷潘编《河岳英灵集》以其为首。“《唐书·艺文志》载常建诗一卷”,“此本不知何人类而析之”(《总目》卷一四九)。
《储光羲诗》五卷
唐·监察御史储光羲撰。“其诗源出陶潜,质朴之中有古雅之味”(《总目》卷一四九)。
《次山集》十二卷
唐·元结撰。“(元)结性不谐俗,亦往往迹涉诡激,初居商余山自称季,及逃难狩环洞,称椅环子,又或称浪士,或称警臾,为官或称漫郎,颇近于古之狂。然制行高洁而深抱阂时忧国之心,文章戛戛自异,变排偶绮靡之习。杜甫尝和其《春陵行》称其:‘可为天地万物吐气’;晃公武谓其:‘文如古钟磐不谐俗耳’;高似孙谓其:‘文章奇古不蹈袭’。盖唐文在韩愈以前毅然自为者,自(元)结始”(《总目》卷一四九)。
《颜鲁公集》十五卷、《补遗》一卷《年谱》一卷、《附录》一卷
唐·颜真卿撰。颜真卿,字清臣,“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开元中举进士登甲科,事亲以孝闻”。官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因不依附杨国忠,出为平原太守。安禄山叛乱,与从兄颜呆卿坚决抗叛,人朝后,历官工部、吏部尚书、御史大夫,忠良耿直,格尽职守,“军国之事知无不言,为宰相所忌,出为同州刺史”,又被宦官李辅国“奏贬蓬州长史”。代宗即位,“除尚书左丞”,“累进封鲁郡公”。李希烈叛乱,奸相卢祀忌其刚直,设计“奏曰‘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上从之”。颜真卿至许,不受李希烈威逼利诱,“遂缢杀之,年七十七”。“德宗痛悼异常,废朝五日,谧日文忠,复下诏曰:‘君臣之义,生录其功,段厚其礼,况才优匡国,忠至灭身’”。《旧唐书》以其与段季实合传,说:“二君守道段身,为时垂训”(《旧唐书·颜真卿传》)。“(颜)真卿大节炳著史册,而文章典博庄重,亦称其为人”(《总目》卷一四九)。
《宗元集》三卷、附录《玄纲论》一卷、《内丹九章经》一卷
唐·吴摘撰。昊筠,字贞节,“少通经善属文,举进士不第,性高洁不奈流俗,乃人篙山依潘师正为道士,传正一之法,苦心钻仰,乃尽通其术”。“(吴)摘尤善著述”,“所著歌篇传于京师,玄宗闻其名遣使征之,既至与语甚悦,令待诏翰林”。所作“词理宏通,文彩焕发,每制一篇人皆传写,虽李白之放荡,杜甫之壮丽,兼之者其唯(吴)筠乎”(《旧唐书·隐逸传》)。卒后,“弟子私谧曰宗元先生”(《总目》卷一四九)。
《杼山集》十卷
唐·皎然撰。“皎然及贯休、齐己皆以诗名,今观所作,弱于齐己,而雅于贯休”(《总目》卷一四九)。
《刘随州集》十一卷
唐·刘长卿撰。刘长卿,河间人,字文房,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登进士第,德宗初,官至随州刺史。“是集凡诗十卷,文一卷”。“诗号五言长城,大抵研炼深隐,而自有高秀之韵;其文工于造语,亦如其诗,故于盛、中唐之间号为名手。但才地稍弱是其一短”(《总目》卷一四九)。
《韦苏州集》十卷
唐·韦应物撰。韦应物,少游太学,开元、天宝间充宿卫,任侠负气,贞元中官至江州刺史、苏州刺史,卒于苏州。工五言诗,诗风高雅闲淡。
《毗陵集》二十卷
唐·独孤及撰。独孤及,字至之,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人为左拾遗,历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潦州、舒州、常州刺史等,俱有惠政。是集“凡诗三卷,文十七卷”。“考:唐自贞观以后,文士皆沿六朝之体,经开元、天宝,诗格大变,而文格犹袭旧规,元结与(独孤)及始奋起渝除,萧颖士、李华左右之,其后韩(愈)柳(宗元)继起,唐之古文遂蔚然极盛。研雕为朴,数子实居首功。《唐实录》称‘韩愈学独孤及之文’当必有据”(《总目》卷一五〇)。
《萧茂挺文集》一卷
唐·萧颖士撰。萧颖士,字茂挺,“与(李)华同年登进士第”,“聪警绝伦,尝与李华、陆据同游洛南龙门,三入共读路侧古碑,(萧)颖士一阅即能诵之,(李)华再阅,(陆)据三阅方能记之,议者以三人才格高下亦如此”(《旧唐书·文苑传下》)。“其才略志节,皆过于人”,“李邕负一代宿望,而《进芝草表》假手(萧)颖士,则其推挹可知。《唐志》载(萧)颖士《游梁新集》三卷,《文集》十卷”,而此本“仅赋九篇,碟一篇,序五篇,书五篇”(《总目》卷一五〇)。
《李遐叔文集》四卷
唐·李华撰。李华,字遐叔,“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进士摧第,天宝中登朝为监察御史,累转侍御史,礼部、吏部二员外郎”。“善属文”,“尝为鲁山令元德秀墓碑,颜真卿书,李阳冰篆额,后人争模写,号为四绝碑”(《旧唐书·文苑传下》)。其集原本已佚,“文词丝丽,精彩焕发,实可追配古之作者”(《总目》卷一五〇)。
《钱仲文集》十卷
唐·钱起撰。钱起,字仲文,天宝进士,大历时任翰林学士,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集《唐志》作一卷,晃公武《读书志》作二卷,今本十卷殆后人所分”(《总目》卷一五〇)。
《华阳集》三卷,附《顾非熊诗》一卷
唐·顾况撰。顾况,字逋翁,至德进士,为镇海军节度使韩混判官,征为秘书郎、著作郎。晚年隐居茅山,自号华阳真逸,又称悲翁,性诙谐,善画。原集已佚,“此本乃明万历中(顾)况裔孙名(顾)端裒其诗文成三卷,末附(顾)况子(顾)非熊诗十余首”(《总目》卷一五〇)。
《翰苑集》二十二卷
唐·陆贽撰。陆贽,字敬舆,“少孤特立不群,颇勤儒学,年十八登进士第,以博学宏词登科”。任监察御史,“德宗在东宫时素知(陆)赞名,乃召为翰林学士,转祠部员外郎”。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朱泚乱起,随德宗逃难奉天,“一日之内诏书数百,(陆)贽挥翰起草,思如泉注”,读之,“虽武夫悍卒无不挥涕感激”(《旧唐书·陆贽传》)。“宋祁作(陆)贽传赞,称其‘论谏数十百篇,讥陈时病皆本仁义,炳炳如丹青而惜德宗不能尽用”。“盖其文虽多出一时匡救规切之语,而于古往今来政治得失之故无不深切著明,有足为万世龟鉴者,故历代宝重焉。(陆)贽尚有诗文别集十五卷,久佚不传,《全唐诗》所录仅存试帖诗三首及《语林》所载逸句。然经世有用之言,悉具是书”(《总目》卷一五〇)。
《权文公集》十卷
唐·权德舆撰。权德舆,字载之,“四岁能属诗,七岁居父丧以孝闻,十五为文数百篇编为《童蒙集》十卷,名声日大”。“德宗雅闻其名,征为太常博士转左补阙”。累官至刑部尚书,出为山西西道节度使,“谧曰‘文’”。“自贞元至元和三十年间羽仪朝行,性直亮宽恕,动作语言一无外饰,蕴藉风流为时称响。于述作特盛,六经百氏游咏渐渍,其文雅正弘博”,“时入以为宗匠焉”(《旧唐书·权德舆传》)。“尝自纂《制集》五十卷,杨凭序之,其孙(权)宪又编其诗文为五十卷,杨凭嗣复序之。今《制集》已佚,《文集》亦久不传”,此本“仅存《目录》及诗赋十卷”(《总目》卷一五〇)。
《韩集举正》十卷、《外集举正》一卷
宋·方篙卿撰。“后有淳熙己酉(方)篙卿自跋称:‘右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一卷,附录五卷,增考年谱一卷,复次其异同举正十卷’”。昌黎先生韩愈,字退之,昌黎人,“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韩)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所为文,务反近体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后学之士称‘韩文’焉”(《旧唐书·韩愈传》)。是书“名日《举正》,盖因郭京《易举正》之旧,见首篇之自注”(《总目》卷一五〇)。
《原本韩文考异》十卷
宋·朱熹撰。“因韩集诸本互有异同,方篙卿所作《举正》虽参校众本,弃短取长,实则以馆阁本为主,多所依违牵就”,“是以复加考订”,“凡方(篙卿)本之合者存之,其不合者一一详为辨证”(《总目》卷一五〇)。
《别本韩文考异》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
宋·王伯大编。王伯大,字幼学,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进士,淳祐八年(公元1248年)“拜参知政事,以监察御史陈垓论罢,以资政殿学士知建宁府”(《宋史·王伯大传》)。“以朱子《韩文考异》于本集之外别为卷峡,不便寻览,乃重为编次,离析《考异》之文,散于本集各句之下”,“又采洪兴祖《年谱辨证》、樊汝霖《年谱注》、孙汝听《解》、韩醇《解》、祝允《解》为之音释,附于各篇之末”(《总目》卷一五〇)。
《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
宋·魏仲举编。“首列评论、诂训、音释、诸儒名氏一篇,自唐·燕山刘氏迄颖人王氏共一百四十八家,又附以新添集注五十家,补注五十家,广注五十家,释氏二十家,补音二十家,协音十家,正误二十家,考异十家,统计只三百六十八家,不足五百家。而所云新添诸家皆不著名氏,大抵虚构其目,务以炫博,非实有其书”,“然其间”,“凡数十家原书世多失传,犹赖此以获见一二”(《总目》卷一五〇)。
《东雅堂韩昌黎集注》四十卷、《外集》十卷
不著撰人名氏,“考陈景云《韩集点勘》书后曰:‘近代吴中徐氏《东雅堂刊韩集》用宋末廖莹中世彩堂本,其注采建安魏仲举五百家注本为多,间有引他书者仅十之三,复删节朱子单行本散人各条下,皆出(廖)莹中手也’”。“今考此本,前列重校凡例九条,内称庙讳一条,确为宋人之语,(陈)景云之说为可信”(《总目》卷一五〇)。
《韩集点勘》四卷
清·陈景云撰。陈景云,字少章,以母老绝意宦游,大吏以礼敦聘俱不赴,淹贯群书,尤精史学。“取廖莹中世彩堂所注韩集,纠正其误,因汇成编”。“今观所校,考证史传,订正训诂,删繁补阙,较原本实为精密”(《总目》卷一五〇)。
《诂训柳先生文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新编外集》一卷
唐·柳宗元撰,宋·韩醇音释。柳宗元,字子厚,“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榨,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词授校书郎、蓝田尉,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为监察御史”。因参与反宦官集团的“永贞改革”,被贬永州司马,终柳州刺史。“江岑间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柳)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旧唐书·柳宗元传》)。“(韩)醇先作《韩集全解》,及是又注柳文,其书盖与张敦颐《韩柳音辨》同时并出,而详博实过之”(《总目》卷一五〇)。
《增广注释音辩柳集》四十三卷
旧本题宋·童宗说注释,张敦颐音辩,潘纬音义。“书中所注各以‘童云’、‘张云’、‘潘云’别之”。“盖(童)宗说之《注释》、(张)敦颐之《音辩》本各自为书,坊贾合(潘)纬之《音义》刊为一编,故书首不以柳文音义标目,而别题日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也”(《总目》卷一五〇)。
《五百家注音辨柳先生文集》二十一卷、《外集》二卷、《新编外集》一卷《龙城录》二卷《附录》八卷
宋·魏仲举编。“亦不足五百家,书中所引,仅有《集注》,有《补注》,有《音释》,有《解义》及孙氏、童氏、张氏、韩氏诸解。此外罕所征引,又不及韩集之博”((总目》卷一五〇)。
《刘宾客文集》三十卷、《外集》十卷
唐·刘禹锡撰。刘禹锡,字梦得,“贞元九年(公元793年)摧进士第,又登宏词科”,“精于古文,善五言诗,今体文章复多才丽”(《旧唐书·刘禹锡传》)。官拜监察御史,“永贞改革”失败后贬郎州司马,复入朝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太子宾客。“陈振孙《书录解题》称原本四十卷,宋初佚其十卷,宋次道裒其遗诗四百七篇、杂文二十七篇为《外集》,然未必皆十卷所逸也”。“盖其人品与柳宗元同,其古文则恣肆博辨,于昌黎、柳州之外自为轨辙,其诗则含蓄不足而精锐有余,气骨亦在元白上,均可与杜牧相领顽,而诗尤矫出”(《总目》卷一五〇)。
《吕衡州集》十卷
唐·吕温撰。“先诗赋,后杂文”(《总目》卷一五〇)。
《张司业集》八卷
唐·张籍撰。张籍,字文昌,“贞元中登进士第,性诡激,能为古体诗”,“韩愈尤重之”(《旧唐书·张籍传》),“(张)籍以乐府鸣一时,其骨体实在王建上”,“其文惟《文苑英华》载与韩愈二书,余概不见,相其笔力亦在李翱、皇甫湜间”(《总目》卷一五〇),官至国子司业。
《皇甫持正集》六卷
唐·皇甫湜撰。皇甫湜,字持正,元和进士,官至工部郎中。是集收人杂文三十八篇,“其文与李翱同出韩愈,(李)翱得(韩)愈之醇,而(皇甫)湜得(韩)愈之奇崛,其答李生三书,盛气攻辨,又甚于(韩)愈,然如编年、纪传、论孟子荀子言性论,亦未尝不持论平允”(《总目》卷一五〇)。
《李文公集》十八卷
唐·李翱撰。李翱,“凉武昭王之后”,字习之,“幼勤于儒学,博雅好古,为文尚气质”。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登进士第,官至“检校户部尚书、襄州刺史充山南东道节度使,会昌中卒于镇,谧曰‘文’”(《旧唐书·李翱传》)。其“为韩愈姪婿”,“才与学虽皆逊(韩)愈,不能铭铸百氏皆如己出,而立言具有根柢,大抵温厚和平,俯仰中度”,“苏舜钦谓其‘词不逮韩,而理过于柳’,诚为笃论”(《总目》卷一五〇)。
《欧阳行周集》十卷
唐·欧阳詹撰。欧阳詹,字行周,与韩愈、李观同年举进士,皆出陆贽门,其文“实有古格”,“与李观相上下,去(韩)愈甚远”(《总目》卷一五〇)。
《李元宾文编》三卷、《外编》二卷
唐·李观撰。李观,字元宾,“与韩愈、欧阳詹为同年,并以古文相砒砺”,“(陆)希声之《序》称其文:‘不古不今,卓然自作一体’,品题颇当”(《总目》卷一五〇)。
《孟东野集》十卷
唐·孟郊撰。孟郊,字东野,“少隐于篙山称处士”,“性孤僻寡合,韩愈一见以为忘形之契,常称其字曰东野,唱合于文酒之间”(《旧唐书·孟效传》)。其“诗托兴深微,而结体古奥,唐人自韩愈以下莫不推之”(《总目》卷一五〇)。
《长江集》十卷
唐·贾岛撰。贾岛,字闻仙,一作浪仙,自称揭石山人,曾为僧,法名无本,受韩愈赏识还俗,累举进士不第,吟诗讥消,被称为举场“十恶”,文宗时以诽谤罪贬长江主簿。“晃氏称《长江集》十卷,诗三百七十九首,此本共存三百七十八,仅佚其一,盖犹旧本”(《总目》卷一五〇)。
《昌谷集》四卷、《外集》一卷
唐·李贺撰。李贺,宗室郑王之后,字长吉,“家于昌谷”(《总目》卷一五〇),“手笔敏捷,尤长于歌篇,其文思体势如崇岩峭壁,万切崛起,当时文士从而效之,无能仿佛者。其乐府词数十篇,至于云韶乐工无不讽诵。补太常寺协律郎,卒时年二十四”(《旧唐书·李贺传》)。
《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四卷、《外集》一卷
旧本题西泉吴正子笺注,须溪刘辰翁评点。“(吴)正子则不知何许人”,刘辰翁,南宋庐陵人,字会孟,号须溪,以亲老请镰溪书院山长,宋亡不复出。“考:此本以(刘)辰翁之评列于其后,则(吴正子)当为南宋人”。“注李贺诗者”,“要以(吴)正子是注为最古。(李)贺之为诗冥心孤诣,往往出笔墨蹊径之外,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严羽所谓诗有别趣,非关于理者,以品(李)贺诗,最得其似”(《总目》卷一五〇)。
《绛守居园池记注》一卷
唐·樊宗师撰,元·赵仁举、吴师道、许谦注。樊宗师,字绍述,“始末具韩愈所作墓志中。是文乃长庆三年(公元823年)宗师官绛州刺史,即守居构园池自为之记,文僻涩,不可句读”(《总目》卷一五〇)。
《王司马集》八卷
唐·王建撰。王建,字仲初,出身寒微,早年从军塞上,大历进士,终于陕州司马。工乐府歌行,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是集“凡古体二卷,近体六卷”(《总目》卷一五〇)。
《沈下贤集》十二卷
唐·沈亚之撰。沈亚之,字下贤,元和进士,以诗名世,曾从韩愈学古文,精于论辩。是集“凡诗赋一卷,杂文杂记一卷,杂著二卷,记二卷,书二卷,序一卷,策问并对一卷,碑文墓志表一卷,行状祭文一卷”(《总目》卷一五〇)。
《追昔游集》三卷
唐·李绅撰。李绅,字公垂,元和进士,穆宗时召为左拾遗,充翰林学士、中书舍人,与李德裕、元稹并称“三俊”。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以兵部侍郎平章事,封赵郡公,累官中书门下侍郎。是集“皆其未为相时所作”,“诗凡一百一首”(《总目》卷一五〇)。
《会昌一品集》二十卷、《别集》十卷、《外集》四卷
唐·李德裕撰。李德裕事迹已简介,详见《旧唐书·李德裕传》。《会昌一品集》“皆武宗时制诏”,以会昌间人相,官居正一品,故名。《别集》“皆赋诗杂文”,“《外集》四卷即《穷愁志》”,“则迁滴以后间居论史之文”(《总目》卷一五〇)。
《元氏长庆集》六十卷、《补遗》六卷
唐·元祺撰。元祺,后魏昭成皇帝十世孙,字微之,“八岁丧父,其母郑夫人贤明妇人也,家贫为(元)棋自授书教之书学。(元)棋九岁能属文,十五两经摧第二十四,调判入第四等,授秘书省校书郎,二十八应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登第者十八人,(元)棋为第一。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制下除右拾遗,(元)稹性锋锐,见事风生,既居谏垣,不欲碌碌自滞,事无不言,即日上疏论谏职”(《旧唐书·元祺传》)。其与白居易友善,共倡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白居易作(元)祺墓志,称:著文一百卷,题日《元氏长庆集》”,“然原本已阙佚不传”,此本“不知何人所重编”(《总目》卷一五一),包括古诗、伤悼诗、律诗、古乐府、新乐府、赋、策、书、表状、制造、序记、碑志、告祭文等。
《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唐·白居易撰。白居易,字乐天,“幼聪慧绝入,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顾)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白)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白居易)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登进士第,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又登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盔屋尉、集贤校理。其“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雄校至结绶畿甸,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篇时之病,辅政之缺”。“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治)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旧唐书·白居易传》),长庆元年(公元821年)任中书舍人。是集成于长庆年间,故名。
《白香山诗集》四十卷,附录《年谱》二卷
清·汪立名编。“唐·白居易《长庆集》诗文各半,(汪)立名引宋祁之言谓:‘(白)居易长于诗,而他文未能称是’,因刊其诗以成是集”,“即其归老之地,题曰‘香山”,“考证编排特为精密,其所笺释虽不能篇篇皆备,而引据典核”,“特为善本”(《总目》卷一五一)。
《鲍溶诗集》六卷、《外集》一卷
唐·鲍溶撰。虽“后世不甚著”而“当时固绝重之也”(《总目》卷一五一)。
《樊川文集》二十卷、《外集》一卷、《别集》一卷
唐·杜牧撰。杜牧,杜佑孙,字牧之,大和进士,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内供奉、左补阙、史馆修撰、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浩、中书舍人以及黄、池、睦、湖等州刺史。“好读书,工诗,为文尝自负经纬才略”(《旧唐书·杜佑传》),晚年居樊川别业,为区别杜甫称“小杜”。“是集为其甥裴延翰所编”,“平心而论,(杜)牧诗冶荡甚于元白,其风骨则实出元白上,其古文纵横奥衍,多切经世之务”(《总目》卷一五一)。
《姚少监诗集》十卷
唐·姚合撰。姚合,姚崇曾孙,开成末终于秘书少监。“诗家皆谓之姚武功,其诗派亦称武功体,以其早作武功县诗三十首,为世传诵,故相习而不能改也”。“其集在北宋不甚显,至南宋永嘉四灵(徐照、字灵辉;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字灵秀)始奉为宗”(《总目》卷一五一)。
《李义山诗集》三卷
唐·李商隐撰。李商隐,字义山,开成进士,因娶李党河阳节度使王茂元之女,为牛党长期排抑,终身不得志。“能为古文,不喜偶对”,“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谦奠之辞”(《旧唐书·文苑传下》)。“诗与温庭齐名,词皆缛丽。然(温)庭筠多绮罗脂粉之词,而(李)商隐感时伤事尚颇得风人之旨。故蔡宽夫《诗话》载王安石之语,以为唐人能学老杜(杜甫)而得其藩篱者唯(李)商隐一人”(《总目》卷一五一)。
《李义山诗注》三卷、《附录》一卷
清·朱鹤龄撰。朱鹤龄已简介,详见《清史稿·儒林传一》。明末·释道源曾为李商隐诗作注,“然其书征引虽繁,实冗杂寡要,多不得古人之意,(朱)鹤龄删取其什一,补辑其什九,以成是注”,“后来注(李)商隐集者”,“大抵以(朱)鹤龄为蓝本,而补正其阙误”(《总目》卷一五一)。
《李义山文集笺注》十卷
清·徐树谷笺,徐炯注。李商隐“文集皆佚”,“朱鹤龄始裒辑诸书编为五卷,而阅其状之一体”,徐炯又“采撅《文苑英华》所载诸状补之,又补入重阳亭铭一篇,是为今本。(朱)鹤龄原本虽略为诠释而多疏漏,盖犹未竟之稿。(徐)树谷因博考史籍,证验时事,以为之笺;(徐)炯复征其典故训诂,以为之注”(《总目》卷一五一)。
《温飞卿集笺注》九卷
明·曾益撰,顾予咸补辑,其子(顾)嗣立又重订之。温庭摘,字飞卿,“苦心砚席,尤长于诗赋,初至京师人士翕然推重,然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测艳之词,公卿家无赖子弟裴诚、令狐缟之徒相与蒱饮酣醉终日,由是累年不第”(《旧唐书·文苑传下》),郁郁而终。是书“凡中不署名者,(曾)益原注;署‘补’字者,(顾)予咸注;署‘嗣立案’者,则所续注也”(《总目》卷一五一)。
《丁卯集》二卷、《续集》二卷、《续补》一卷、《集外遗诗》一卷
唐·许浑撰。许浑,字用晦,大和进士,曾任监察御史,虞部员外郎,郧州、睦州刺史。“其曰《丁卯集》者,润州有丁卯桥,(许)浑别墅在焉,因以名集”(《总目》卷一五一)。
《文泉子集》一卷
唐·刘蜕撰。刘蜕,字复愚,号文泉子,其“以九流之旨曰‘文’,配以不竭之义日‘泉”,“观其命名之义,自负良厚”。“高彦休《唐闺史》载:(刘)蜕能辨齐桓公盎之伪,其学盖有根柢”(《总目》卷一五一)。
《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
唐·李频撰。李频,姚合之婿,字德新,“累迁建州刺史,卒于官,州民思其德,立庙梨山”。“是编本名《建州刺史集》,后人敬(李)频之神,尊梨山曰‘梨岳’,集亦因之改名”,“凡诗一百九十五首”,“末为附录,则历朝庙祀救书、碑记及刻诗序跋”。“王士祯《居易录》称:‘诗人为神,未有(李)频之显者”,然“其为神则政事之故,非文章之故也”(《总目》卷一五一)。
《李群玉集》三卷、《后集》五卷
唐·李群玉撰。李群玉,字文山,大中八年(公元854年)献诗于朝,授弘文馆校书郎。其诗善写羁旅之情,富于词采。
《孙可之集》十卷
唐·孙樵撰。孙樵,字可之,一字隐之,大中进士,官中书舍人,所作散文刻意求奇,亦有指责时政之论。
《曹祠部集》二卷,附《曹唐诗》一卷
唐·曹邺撰。曹邺,字业之,一作邺之,大中进士,由天平节度使掌书记累迁太常博士、祠部郎中。其诗多抒发不得志之慨,也有反映社会矛盾之作。曹唐,字尧宾,初为道士,后举进士不第,咸通中累为使府从事,自伤不得志作《病马诗》自况,其《织女怀牵牛》诗写天上人间,别具一格。
《麟角集》一卷
唐·王桨撰。“唐代取士科目至多,而所最重者惟进士,其程试诗赋《文苑英华》所收至伙,然诸家或不载于集中”,“其为一集行世,得传于今者惟(王)桑此编。凡律赋四十五篇,又(王)桨八世孙,宋·著作郎(王)蘋于馆阁得(王)棨试诗录附于集,凡二十一篇。题日(麟角》者,盖取《颜氏家训》‘学如牛毛,成如麟角’之义,以及第比登山也”(《总目》卷一五一)。
《皮子文薮》十卷
唐·皮日休撰。皮日休,字逸少,又字袭美,早年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间气布衣、醉吟先生等。咸通进士,历任著作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军为翰林学士,兵败不知所终。“《自序》称:‘咸通丙戌不上第,退归州墅,编次其文,发隆丛萃,繁如薮泽,因名《文毅》',凡二百篇。宋·晃公武谓其:‘尤善篇铭’。今观集中书序、论辨诸作,亦多能原本经术”(《总目》卷一五一)。
《笠泽丛书》四卷、《补遗》一卷、《甫里集》二十卷
唐·陆龟蒙撰,“以其丛脞细碎,故名《丛书》,以甲乙丙丁为次,后又有《补遗》一卷。宋·元符间蜀人樊开始序而梓之”(《总目》卷一五一)。“(陆)龟蒙著作颇富,其载于《笠泽丛书》者卷峡无多,即《松陵集》亦仅倡和之作,不为赅备。宋·宝祐间,叶茵始搜采诸书,得遗篇一百七十一首,合二书所载四百七十一首,共六百五十二首,编为十九卷并附录总为二十卷,林希逸为序”(《总目》卷一五一)。
《咏史诗》二卷
唐·胡曾撰。胡曾,咸通、乾符时先后为剑南、西川节度使路岩、高骄掌书记,晚年终老故土。《咏史诗》“杂咏史事各以地名为题,自共工之不周山,迄于隋之沐水,凡一百五十首”,“追述兴亡,意存劝戒”(《总目》卷一五一)。
《云台编》三卷
唐·郑谷撰。郑谷,字守愚,光启进士,历京兆鄂县尉、右拾遗,终都官郎中。是编“所录诗约三百首。其云《云台编》者,据《自序》称:‘乾宁初,上幸三峰,朝谒多暇,寓止云台道舍,因以所纪编而成之’,盖昭宗幸华州时也。(郑)谷以《鹤鸽》诗得名,至有‘郑鹤鸽’之称,而其诗格调卑下,第七句相呼相唤字尤重复”(《总目》卷一五一)。
《司空表圣文集》十卷
唐·司空图撰。司空图,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咸通十年(公元869年)登进士第,主司王凝于进士中尤奇之”,王凝左授商州刺史,司空图从之为幕僚。人朝为殿中侍御史,表授光禄寺主簿,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召为礼部员外郎,迁礼部郎中。光启元年(公元885年)迁中书舍人、知制浩。后隐居中条山王官谷“与野老同席曾无傲色”(《旧唐书·文苑传下》)。“朱全忠召之,力拒不出,及(朱)全忠僭位,遂不食而死”。“所著诗集别行于世,此十卷乃其文集,即《唐志》所谓《一鸣集》也。其文尚有唐代旧格,无五季猥杂之习”(《总目》卷一五一)。
《韩内翰别集》一卷
唐·韩偓撰。韩偓,字致尧,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龙纪进士,“昭宗时官至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许朱全忠贬淮州司马,再贬荣添尉,徒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公元905年)复故官,(韩)偓恶(朱)全忠逆节不肯入朝,避地人闽,依王审知以卒。(韩)偓为学士时,内预秘谋,外争国是,屡触逆臣之锋,死生患难百折不渝,晚节亦管宁之流亚,实为唐末完人。其诗虽局于风气,浑厚不及前人,而忠愤之气,时时溢于语外”(《总目》卷一五一)。
《唐英歌诗》三卷
唐·吴融撰。吴融,字子华,幼力学,工辞章,求功名二纪,龙纪元年(公元889年),将四十岁才及进士第。“与韩偓同为翰林学士”,“以立身本末论之,(韩)偓心在朝廷力图匡辅,以孱弱文士毅然折逆党之凶锋,其诗所谓‘报国危曾捋虎须’者,实非虚语,纯忠亮节万万非(吴)融所能及;以文章工拙论之,则(吴)融诗音节谐雅犹有中唐之遗风,较(韩)偓为稍胜焉。在天祐诸诗人中,间远不及司空图,沉挚不及罗隐,繁富不及皮日休,奇癖不及周朴。然其余作者实罕与雁行”(《总目》卷一五一)。
《玄英集》八卷
唐·方干撰。方干,字雄飞,人称方三拜、补唇先生,门人私溢玄英先生。“何光远《鉴戎录》称(方)干‘为诗炼句字字无失,咏系风雅体绝物理”'(《总目》卷一五一)。
《唐风集》三卷
唐·杜荀鹤撰。杜荀鹤“(杜)牧之微子也”(《总目》卷一五一)。
《徐正字诗赋》二卷
唐·徐寅撰。徐寅,字昭梦,乾宁进士,授秘书省正字,以善赋闻名中原。
《黄御史集》十卷、《附录》一卷
唐·黄滔撰。黄滔,字文江,乾宁进士,除四门博士,光化四年(公元901年)王审知辟为监察御史里行,充威武军节度使推官,“五审知据有全闽而终守臣节,(黄)滔匡正之力为多”(《总目》卷一五一)。其长于诗文,有贞元、长庆之风,一时称绝。
《罗昭谏集》八卷
唐·罗隐撰。罗隐,原名横,字昭谏,少工诗善文,名重一时,以貌陋应十举不中,诗作多近体,长于咏物咏史,与罗邺、罗虬虬合称“三罗”。
《白莲集》十卷
唐·释齐己撰。齐己,俗名胡得生,佃户之子,七岁能诗,出家大沩山同庆寺,爱其诗者戏呼为“诗囊”,“五言律诗居全集十分之六,虽颇沿武功一派,而风格独遒”(《总目》卷一五一)。
《禅月集》二十五卷、《补遗》一卷
唐·释贯休撰。贯休,字德隐,姓姜氏,其诗文“豪而粗”(《总目》卷一五一)。
《院花集》十卷、《补遗》一卷
唐·韦庄撰。韦庄,字端己,乾宁进士,诗多近体,伤乱感时,怀乡忆旧。《烷花集》词风清丽,长于白描。
《广成集》十二卷
五代十国时蜀,杜光庭撰。杜光庭,字宾圣,号东藏子,应试不第,人天台山修道,前蜀时赐号“广成先生”、“传真天师”。“《宋史·艺文志》载(杜)光庭《广成集》一百卷”,“今此本十二卷,仅表及斋蘸文二体”,“盖残阙之余已非完本”。“(杜)光庭骄偶之文词多赡丽,而多涉其教中荒诞之说,不能悉轨于正。独五季文字阙略,集中所存足与正史互证者尚多。
《骑省集》三十卷
宋·徐铱撰。徐铱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文苑传三》。是集“为其婿吴淑所编”,以其官至散骑常侍,则名其集。“(徐)铱精于小学,所校许慎《说文》至今为六书矩镬,而文章淹雅亦冠一时,《读书志》称其‘文思敏速’,凡有撰述常不喜预作,有欲从其求文者,必戒临事即来请,往往执笔立就,未尝沈思。常曰:‘文速则意思敏壮,缓则体势疏慢’。故其诗流易有余而深警不足”。“盖其才高而学博,故振笔而成,时出名隽也”。而且在当时“见重于世,又不徒以词章也”(《总目》卷一五二)。
《河东集》十五卷、《附录》一卷
宋·柳开撰。柳开,字仲塗,“幼颖异,有胆勇”,“慕韩愈、柳宗元为文,因名肩愈,字绍先。既而改名字,以为能开圣道之塗也。著书自号东郊野夫,又号补亡先生”(《宋史·文苑传二》)。“盛如梓《恕斋丛谈》载(柳)开论文之语曰:‘古文非在词涩言苦令人难读,在于古其理高其意’。王士祯《池北偶谈》讥(柳)开‘能言而不能行’,非过论也”(《总目》卷一五二)。
《咸平集》三十卷
宋·田锡撰。田锡,字表圣,“幼聪悟,好读书属文”。“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进士高第,释褐将作监永、通判宣州,迁著作郎、京西北路转运判官,改左拾遗、直史馆,赐绯鱼。(王)锡好言时务,既居谏官,即上疏献军国要机一、朝廷大体者四”。“疏奏,优诏褒答,赐钱五十万”。“(田)锡日:‘事君之诚,惟恐不竭,矧天植其性,岂为一赏夺邪”。其“耿介寡合,未尝趋权贵之门,居公庭,危坐终日,无懈容。慕魏征、李绛之为人,以尽规献替为己任”。“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冬病卒,年六十四,遗表劝上‘以慈俭守位,以清净化入,居安思危,在治思乱’。上览之恻然,谓宰相李沆曰:‘田锡,直臣也’”(《宋史·田锡传》)。是集“载奏议一卷,书三卷,赋五卷,论三卷,箴铭二卷,诗六卷,颂策笏记表状七卷,制浩表词三卷”。“范仲淹作《墓志》,司马光作《神道碑》,而苏轼序其奏议亦比之贾谊。为之操笔者皆天下伟人,则(田)锡之生平可知也。诗文乃其余事,然亦具有典型,其气体光明磊落如其为人”(《总目》卷一五二)。
《逍遥集》一卷
宋·潘闻撰。潘闻,字逍遥,狂放不羁,太宗时召人朝,赐进士及第,寻以其狂妄追还诏命。其诗寒苦清奇,有孟郊、贾岛之风。
《寇忠悯公诗集》三卷
宋·寇准撰。寇准,字平仲,“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会诏百官言事,而(寇)准极陈利害”,太宗“益器重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化三年(公元992年)“召拜参知政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兵大举攻宋,寇准“为沮众议”,请真宗亲征,“竟成隽功”。卒后“赐谧曰忠悯”(《宋史·寇准传》)。“(寇)准以风节著于时,其诗乃含思悽婉,绰有晚唐之致。然骨韵特高,终非凡艳所可比”(《总目》卷一五二)。
《乖崖集》十二卷、《附录》一卷
宋·张咏撰。张咏,字复之,“少任气,不拘小节,虽贫贱客游,未尝下人”。两莅益州,“为政恩威并用,蜀民畏而爱之”,“天子尝曰:‘(张)咏在蜀,吾无西顾之忧’”(《宋史·张咏传》)。张咏“平日刚方尚气,有岩岩不可犯之节,其文乃疏通平易,不为崭绝之语,其诗亦列名西昆体中”。“特其光明俊伟发于自然,故真气流露无雕章琢句之态耳”(《总目》卷一五二)。
《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七卷
宋·王禹称撰。王禹称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王禹称传》。“尝自次其文,以易笼之,得乾之小畜,因以名集”。“宋承五代之后,文体纤丽,(王)禹称始为古雅简淡之作”。是集“凡赋二卷,诗十一卷,文十七卷”。“陈振孙《书录解题》所载《外集》三百四十首”,而此本诗、文、议论、传、序等“共一百一篇,较原峡仅三分之一”(《总目》卷一五二)。
《南阳集》六卷
宋·赵湘撰。赵湘,字巨源,“进士甲科,历彰武、永兴、昭武三军节度使推官,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知新繁县,以吏最命知商州,徙陇州、兴元府,再迁太常博士”。后“知河南府”,“为集贤院学士”(《宋史·赵湘传》)。是集辑自《永乐大典》。
《武夷新集》二十卷
宋·杨亿撰。杨亿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杨亿传》。是集“凡诗五卷,杂文十五卷”(《总目》卷一五二)。
《和靖诗集》四卷
宋·林逋撰。林道,字君复,“少孤,力学,不为章句。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家贫衣食不足,晏如也。初,放游江淮间,久之归杭州,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既卒,仁宗赐溢和靖先生”(《宋史·隐逸传上》)。“其诗澄澹高逸如其为人”(《总目》卷一五二)。
《穆参军集》三卷,附录《遗事》一卷
宋·穆修撰。穆修,字伯长,大中祥符进士,初为泰州司理参军,以负才寡合,被诬贬池州,后为颖川文学参军,徙蔡州。性刚介,好议论时弊,诋斥权贵。不满五代以后及西昆体的靡丽文风,继柳开之后力主恢复韩愈、柳宗元散文传统。
《晏元献遗文》一卷
宋·晏殊撰。晏殊,字同叔,“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帝召(晏)殊与进士千余入并试廷中,(晏)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其“为翰林学士,迁左庶子。帝每访(晏)殊以事,率用方寸小纸细书,已答奏,辄并稿封上,帝重其慎密”。“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及为相,益进贤才,而(范)仲淹与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溢元献”(《宋史·晏殊传))。
《文庄集》三十六卷
宋·夏辣撰。夏辣,谧文庄,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夏辣传》。“(夏)辣为人无足取,其文章则词藻赡逸,风骨高秀,尚有燕许轨范”。“集中多朝廷典册之文,盖所长特在于是”。“其集本一百卷”,“今已不传”,“兹据《永乐大典》所载兼以他书附益之,尚集诗文三十六卷”(《总目》卷一五二)。
《春卿遗稿》一卷
宋·蒋堂撰。蒋堂,字希鲁,号遂翁,大中祥符进士,在朝敢言事,任地方官,打击豪强,为发运使,不赂京师权贵,以礼部侍郎致仕。好学,工文,是集“题曰‘春卿’,乃举其致仕之官”(《总目》卷一五二)。
《东观集》十卷
宋·魏野撰。魏野,字仲先,筑草堂于陕州之东郊,不求仕进,号草堂居士。诗格清苦,颇类晚唐。
《宋元宪集》四十卷
宋·宋库撰。宋库,溢元宪,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宋库传》。“(宋)摩文章淹雅,可取者多。故(《永乐大典》所载特为繁富,今以类排比,仍可得四十卷,疑当时全部收入也”(《总目》卷一五二)。
《宋景文集》六十二卷、《补遗》二卷、《附录》一卷
宋·宋祁撰。宋祁,谧景文,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宋库传》。其“诗文博奥典雅,具有唐以前格律”。其集或称百卷,或称百五十卷,“兹就《永乐大典》所载汇萃裒次,厘为六十二卷,又旁采诸书,纂成《补遗》二卷,并以轶闻余事各为考证附录于末”(《总目》卷一五二)。
《文恭集》五十卷、《补遗》一卷
宋·胡宿撰。胡宿,字武平,谧文恭,“登第,为扬子尉,县大水,民被溺,令不能救,(胡)宿率公私船活数千人。以荐为馆阁校勘,进集贤校理”。知湖州,“湖学为东南最,(胡)宿之力为多。筑石塘百里,捍水患,民号曰‘胡公塘’,而学者为立生祠”。“其笃行自励,至于富贵常如布衣时”。“为人清谨忠实,内刚外和,群居不哗笑,与人言必思而后对。故临事重慎,不辄发,发亦不可回止”(《宋史·胡宿传》)。“(胡)宿立朝以廉直著,而学问亦极该博”,原集七十卷,“今惟《永乐大典》采人各韵下者裒而录之,计诗文一千五百余首”,“厘为五十卷”,“其《永乐大典》失采而散见于他书者则别加搜集,为《补遗》一卷附之于后焉”(《总目》卷一五二)。
《武溪集》二十卷
宋·余靖撰。余靖,字安道,天圣进士,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为右正言,赞助庆历新政。以使契丹不辱使命,还任知制浩、史馆修撰。嘉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交趾进犯,出任广西体量安抚使,旋以尚书左丞知广州。是集“凡古律诗一百二十,碑志记五十,议论篇揭表五十三,制浩九十八,判五十五,表状启七十五,祭文六”(《总目》卷一五二)。
《安阳集》五十卷
宋·韩琦撰。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风骨秀异,弱冠举进士,名在第二”。官拜右司谏,“时宰相王随、陈尧佐,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在中书罕所建明,(韩)琦连疏其过,四人同日罢。又请停内降,抑侥幸,凡事有不便未尝不言,每以明得失、正纪纲、亲忠直、远邪侫为急,前后七十余疏。王曾为相,谓之曰:‘今言者不激,则多畏顾,何补上德?如君言,可谓切而不迁矣’”。韩琦“天资朴忠,折节下士,无贵贱,礼之如一。尤以奖拔人才为急,傥公论所与,虽意所不悦,亦收用之,故得人为多。选伤群司,皆使奉法循理”。“论者以重厚比周勃,政事如姚崇。其为学士临边,年甫三十,天下已称韩公”。“相三朝,立二帝,厥功大矣”(《宋史·韩琦传》)。虽“生平不以文章名世,而词气典重,敷陈剀切,有垂绅正筋之风”(《总目》卷一五二)。
《文正集》二十卷、《别集》四卷、《补编》五卷
宋·范仲淹撰。范仲淹,溢文正,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范仲淹传》。“(范)仲淹人品事业卓绝一时,本不借文章以传,而贯通经术,明达政体,凡所论著―皆有本之言”。“盖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古之所谓大儒者有体有用不过如此”。是集“凡诗赋五卷,二百六十八首;杂文十五卷,一百六十五首”。“淳熙丙午都阳从事綦焕校正旧刻,又得诗文三十七篇为《遗集》附于后,即今《别集》。其《补编》五卷,则国(清)朝康熙中(范)仲淹裔孙(范)能睿所搜集也”(《总目》卷一五二)。
《河南集》二十七卷
宋·尹沫撰。尹沫,字师鲁,河南人,“与兄(尹)源俱以儒学知名。举进士”,“西北久安,(尹)沫作《叙燕》《息戎》二篇,以为武备不可弛”。“自元昊不庭,(尹)沫未尝不在兵间,故于西事尤练习。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尽当时利害。又欲训士兵代戍卒,以减边费,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宋史·尹珠传》)。“其没也,欧阳修为墓志,韩琦为墓表,而范仲淹为序其集,其为正人君子所重与田锡相等。至所为文章,古峭劲洁,继柳开、穆修之后一挽五季浮靡之习,尤卓然可以自传。邵伯温《闻见录》称:钱惟演守西都,起双桂楼,建临园释,命欧阳修及(尹)沫作记,(欧阳)修文千余言,(尹)沫止五百字,(欧阳)修服其简古”。“盖有宋古文,(欧阳)修为巨擎而(尹)沫实开其先,故所作具有原本。自(欧阳)修文盛行,(尹)沫名转为所掩”(《总目》卷一五二)。
《孙明复小集》一卷
宋·孙复撰。孙复,字明复,“举进士不第,居泰山,学《春秋》”,“石介有名山东,自(石)介以下皆以先生事(孙)复”(《宋史·儒林传二》)。其为文“根柢经术,谨严峭洁,卓然为儒者之言”。“《文献通考》载孙复《睢阳子集》十卷,《宋史·艺文志》亦同”,而此本“仅文十九篇,诗三篇”,“十不存一”(《总目》卷一五二)。
《祖徕集》二十卷
宋·石介撰。石介,字守道,“进士及第”,“笃学有志向,乐善疾恶,喜声名,遇事奋然敢为”。“丁父母忧,耕祖徕山下”,“以《易》教于家,鲁人号(石)介祖徕先生。人为国子监直讲,学者从之甚众,太学繇此益盛”。其“著《唐鉴》以戒奸臣、宦官、宫女,指切当时无所讳忌”。又作《庆历圣德诗》“所称多一时名臣,其言大奸盖斥(夏)辣也。诗且出,孙复曰‘子祸始于此矣’”。卒后,夏辣则“言(石)介诈死北走契丹,请发棺以验”,“众数百保(石)介已死,乃免析棺”(《宋史·儒林传二》)。“石)介深恶五季以后文格卑靡,故集中极推柳开之功”。“王士祯《池北偶谈》称其:‘倔强劲质有唐人风,较胜柳穆二家,而终未脱草昧之气’,亦笃论也”(《总目》卷一五二)。
《蔡忠惠集》三十六卷
宋·蔡襄撰。蔡襄溢忠惠。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蔡襄传》。
《祠部集》三十六卷
宋·强至撰。
《镡津集》二十二卷
宋释·契篙撰。“契篙,姓李氏,字仲灵,藤州镡津人”(《总目》卷一五二)。
《祖英集》二卷
宋释·重显撰。
《苏学士集》十六卷
宋·苏舜钦撰。苏舜钦,苏易简孙,字子美,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进士,为光禄寺主簿、大理寺评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以范仲淹荐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新政失败后,寓居苏州,筑沧浪亭读书其中,寄愤懑于诗文。生平慷慨有大志,诗文风格豪健激昂,多论政及抒写抱负之作。
《苏魏公集》七十二卷
宋·苏颂撰。苏颂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苏颂传》。其“卒赠司空、魏国公”,“平生嗜学”,“文翰之美,单词只字脍炙人口”(《总目》卷一五二)。
《华阳集》六十卷、《附录》十卷
宋·王硅撰。王硅,字禹玉,溢文恭,成都华阳人。“弱岁奇警,出语警人”,“举进士甲科”,“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无所建明,率道谀将顺。当时目为‘三旨相公’,以其上殿进呈,云‘取圣旨’;上可否讫,云‘领圣旨’;退谕禀事者,云‘已得圣旨’也”(《宋史·王珍传》)。虽“人品事业皆无可取,然其文章则博赡琪丽自成一家,计其登翰苑掌文浩者几二十年,朝廷大典策皆出其手,故其多而且工者以骄俪之作为最”(《总目》卷一五二)。
《古灵集》二十五卷
宋·陈襄撰。陈襄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陈襄传》。其“生平最可传者:一在熙宁中劾王安石并极论新法反复陈奏,若目睹后来之弊,其文今具载集中;一在居经筵时,神宗访以人才,遂条上所知司马光、韩维、吕公著、苏颂、孙觉、李常、范纯仁、苏轼、孙沫、王存、顾临、林希、李思忠、傅尧俞、王安国、刘挚、虞太熙、程颖、刘载、薛昌期、张载、苏辙、孔文仲、昊贲、吴恕、林英、孙奕、林旦、邹何、唐炯、郑侠等三十三人,其时或在庶僚,或在滴籍,而一一品题,各肖其真。内惟林希一人后来附合时自隳生平,余则硕学名臣,后先接踵,人伦之鉴可谓罕与等夷。其文今在集中压卷”。是集“为其子(陈)绍夫所编,以(陈)襄居侯官之古灵村,因以名其诗文”(《总目》卷一五二)。
《伐檀集》二卷
宋·黄庶撰。黄庶,黄庭坚之父,字亚夫,“虽魄力不及(黄)庭坚之雄阔,运用古事榕铸剪裁亦不及(黄)庭坚之工巧,而生新矫拔则取径略同,先河后海,其渊源要有自也”(《总目》卷一五二)。
《传家集》八十卷
宋·司马光撰。司马光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司马光传》。是集“凡赋一卷,诗十四卷,杂文五十六卷,题跋、疑孟、史剡共一卷,迁书一卷,壶格、策问、乐词共一卷,志一卷,碑、行状、墓表、哀辞共一卷,祭文一卷。(司马)光大儒名臣固不以词章为重,然即以文论,其气象亦包括诸家,凌跨一代”(《总目》卷一五二)。
《清献集》十卷
宋·赵抃撰。赵抃,字阅道,号知非子,谧清献,景祐进士,仕州县,以治绩召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人称“铁面御史”。是集“诗文各五卷”,“所载多关时事,其劾陈执中、王拱辰疏,皆七、八上,可以知其伉直”,而“其诗谐婉多姿,乃不类其为人”(《总目》卷一五二)。
《旴江集》三十七卷、《年谱》一卷、《外集》三卷
宋·李靓撰。李靓,字泰伯,“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倡立旴江书院,“学者常数十百人”(《宋史·儒林传二》)。皇祐初,范仲淹荐为试太学助教;嘉祐中,任太学说书”。是集“凡诗文杂著三十七卷,前列《年谱》一卷,后以制浩荐章之类为《外集》三卷”。其“文格次欧(阳修)曾(巩),其论治体悉可见于实用”(《总目》卷一五三)。
《金氏文集》二卷
宋·金君卿撰。
《公是集》五十四卷
宋·刘敞撰。刘敞,号公是,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刘敞传》。“叶梦得《避暑录话》称:刘敞集一百七十五卷,据其弟(刘)放所作集序称《公是集》七十五卷”,“《文献通考》亦作七十五卷,则(叶)梦得所记为误矣。原本不传”,“惟《永乐大典》所载颇富,今裒辑排次厘为五十四卷,疑当时重其兄弟之文,全部收人,故所存独多也”。“(刘)敞之谈经虽好与先儒立异,而淹通典籍具有心得”,“其文湛深经术具有本原”(《总目》卷一五三)。
《彭城集》四十卷
宋·刘放撰。刘放,刘敞弟,字贡父,号公非,“与(刘)敞同登科”,“著书百卷,尤邃史学”,“预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专职汉史”。“为人疏俊,不修威仪,喜谐谑,数用以招怨悔,终不能改”(《宋史·刘敞传》)。哲宗时“孙觉、胡宗愈、苏轼、范百禄交荐之,言(刘)放‘博记能文章,政事稗古循吏,身兼数器,守道不回’,乃召拜中书舍人。苏轼草制称其:‘能读典坟邱索之书,习知汉魏晋唐之故’”,“即朱子于元祐诸人,自洛党以外多所不满,而《语录》云:‘贡父文字工于摹仿,学公羊、仪礼亦复称之’,岂非(刘)放学问博洽,词章奥雅,有不可遏抑者乎”。“史载所著诸书有《文集》五十卷”,“今检《永乐大典》所载篇章尚富”,“厘为四十卷,较原书所少不过十之一二”(《总目》卷一五三)。
《邕州小集》一卷
宋·陶弼撰。其“诗书奏十有八卷”,“惟此集一卷尚存”,“载诗仅七十三首”,“盖是集皆在湖南所作,故以邕州为名”(《总目》卷一五三)。
《都官集》十四卷
宋·陈舜俞撰。陈舜俞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张问传》。“其集乃(陈)舜俞段后其婿周开祖所编,凡三十卷”,而“原本久佚”,今仅存十四卷(《总目》卷一五三)。
《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年谱》一卷《附录》二卷
宋·文同撰。文同,字与可,“方口秀眉,以学名世,操韵高洁,自号笑笑先生。善诗文篆隶行草飞白”。“文彦博守成都,奇之”,“司马光、苏轼尤敬重之”。“初举进士,稍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后知陵、洋、湖州(《宋史·文苑传五》)。
《西溪集》十卷
宋·沈遴撰。沈遴,字文通,“以荫为郊社斋郎,举进士,廷唱第一,大臣谓已官者不得先多士,乃以(沈)遴为第二”。其知杭州,“疏隽博达,明于吏治,令行禁止。民或贫不能葬,给以公钱,嫁孤女数百人,倡优养良家子者夺归其父母。善遇僚采,皆甘乐倾尽为之耳目,刺间巷长短,纤悉必知,事来立断”。丁母优,“既葬,庐墓下,服未竟而卒,年四十,世咨惜之”(《宋史·沈遴传》)。沈遴以文学致身,以吏事精敏,其知制浩时所撰词命大都庄重温厚,有古人典质之风,诗亦清俊流逸。
《郧溪集》三十卷
宋·郑懈撰。郑懈,字毅夫,“少负俊材,词章豪伟峭整,流辈莫敢望。进士第一,通判陈州,人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浩”。英宗时,知荆南,判三班院。神宗初拜翰林学士,为王安石所恶,出为侍读学士、知杭州,又徙青州,五十一岁卒。“家贫子弱,其枢藁殡僧室十余年,滕甫为安州,乃克葬”(《宋史·郑懈传》)。原集久佚,此本自《永乐大典》辑出,其文议论剀切,盖源于韩愈。
《钱塘集》十四卷
宋·韦骤,字子骏,钱塘人。其诗不规模唐人,颇有自然之趣;杂文多安雅有法,表启尤工,其精丽流逸,已开南宋一派。是集原十六卷,已佚前两卷。
《净德集》三十八卷
宋·吕陶撰。吕陶,字元钧,号净德,皇祐进士,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举制科,为蜀州通判,知彭州。哲宗即位,摧殿中侍御史,“秉性抗直,遇事敢言,所陈多切国家大计”,“其深识远虑,亦不在范祖禹下。故其所上奏议,类皆畅达剀切,洞悉事机。蒋堂以贾谊比之,良非虚誉。其余诗文亦多典雅可观”(《总目》卷一五三)。《宋史·艺文志》载吕陶集六十卷,久无传本,此本乃自《永乐大典》辑出。
《冯安岳集》十二卷
宋·冯山撰。其“诗文本三十卷,所存者惟诗十二卷”(《总目》卷一五三)。
《元丰类稿》五十卷
宋·曾巩撰。曾巩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曾巩传》。是集编于宋神宗元丰年间,故名。凡诗八卷,文四十二卷。“韩维撰(曾)巩神道碑,又载有《续稿》四十卷、《外集》十卷,《宋史》本传亦同。南渡后,《续稿》《外集》已散佚不传”,“今所存者惟此五十卷”(《总目》卷一五三)。
《龙学文集》十六卷
宋·祖无择撰。祖无择,字择之,少从穆修学古文,又从孙复受《春秋》,景祐进士。“历官龙图阁学士”,“著作颇富,南渡后仅存十之二三”,“虽流传者少,而掇拾散亡,精华犹未尽佚”(《总目》卷一五三)。
《宛陵集》六十卷、《附录》一卷
宋·梅尧臣撰。梅尧臣,字圣俞,宣城人,宣城古名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工诗,以深远古淡为意,间出奇巧”。“有人得西南夷布弓衣,其织文乃(梅)尧臣诗也,名重于时如此”(《宋史·文苑传五》)。“曾敏行《独醒杂志》载王曙知河南日,(梅)尧臣为县主簿,袖所为诗文呈览。(王)曙谓其诗‘有晋(南朝)宋遗风,自杜子美没后二百余年,不见此作’”。“欧阳修崛起为雄,力复古格”,“佐(欧阳)修以变文体者尹沫,佐(欧阳)修以变诗体者则(梅)尧臣也”(《总目》卷一五三)。梅尧臣诗外稿而内腴,不易学,故苏轼、黄庭坚崛起之后传其派者渐少。
《忠肃集》二十卷
宋·刘挚撰。刘挚,字萃老,谧忠肃,永静东光人。“嘉祐中,摧甲科,历冀州南宫令”,“与信都令李冲、清河令黄萃皆以治行闻,人称河朔三令”。其“性峭直,有气节,通达明锐,触机辄发,不为利怵威诱。自初辅政至为相,修严宪法,辨白邪正,专以人物处心,孤立一意,不受谒请,子弟亲戚人官,皆令赴锉部以格调选,未尝以干朝廷”。“好嗜书,自幼至老未尝释卷”,“教子孙先行实,后文艺”(《宋史·刘挚传》)。“终以见温群小,贬死荒裔”。“其《文集》四十卷,见于《宋史·艺文志》,久无传本”,此本自《永乐大典》辑出,“共得文二百八十五首,诗四百四十三首”,“厘为二十卷,而仍以刘安世原序冠于首”(《总目》卷一五三)。
《无为集》十五卷
宋·杨杰撰。杨杰,字次公,无为人,自号“无为子”,“少有名于时,举进士,元丰中官太常者数任,一时礼乐之事皆预讨论”。“元祐中,为礼部员外郎,出知润州,除两浙提点刑狱”,“有《文集》二十余卷”(《宋史·文苑传五》)。而“南渡以后湮而不传”,“绍兴癸亥知无为军赵士聚”,“积两岁之力,搜求编次,使得复传至今”,“凡赋二卷,诗五卷,文八卷”,“其表彰之功固亦不可尽没耳”(《总目》卷一五三)。
《王魏公集》八卷
宋·王安礼撰。王安礼,王安石弟,字和甫,“早登科”,“以为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迁直集贤院,出知润州、湖州,召为开封府判官。尝偕尹奏事,既退,独留访以天下事,帝甚乡纳。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进知制浩”。“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事至立断,前滞讼不得其情,及具按而未论者几万人,(王)安礼剖决,未三月,三狱院及畿、赤十九邑囚系皆空。书揭于府前,辽使过而见之,叹息夸异。帝闻之,喜日:‘昔秦内史廖从容沮豆,以夺由余之谋,今(王)安礼能勤吏事,骇动殊邻,于古无愧矣’。特升一阶”。“(王)安礼伟风仪,论议明辨,常以经纶自任,而阔略细谨”。《宋史》论日:“(王)安礼为政,有足称者”(《宋史·王安礼传》)。而“(王)安礼封魏公,史所不载,惟田昼所撰《王和甫家传》有云:‘累勋至上柱国,爵魏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实封五百户’。盖宋世每遇郊恩辄赐群臣勋封,名号冗滥,故史不尽载”。“其集本二十卷”,“盖自明中叶以后已佚不存,今从《永乐大典》散见各韵者,裒辑汇编,厘为八卷。其中内外制草颇典重可观,叙事之文亦具有法度”(《总目》卷一五三)。
《范太史集》五十五卷
宋·范祖禹撰。范祖禹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范镇传》。“(范)祖禹平生论谏不下数十万言。其在迩英守经据正,号‘讲官第一’,史称其‘开陈治道,区别邪正,辨释事宜,平易明白,洞见底蕴’。故本传载所上疏至十五六篇,而集中章奏尤多,类皆湛深经术,练达事务,深有裨于献纳。惟其中论合祭天地一事”,“诚不免于贤者之过。然大端伉直,持论切当,要自无愧于醇儒,固不以一瑕掩也。当时以贾谊、陆赞比之,良亦庶几云”(《总目》卷一五三)。
《潞公集》四十卷
宋·文彦博撰。文彦博,字宽夫,“及进士第,知翼城县,通判绛州,为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使”。“迁天章阁侍制、都转运使,连进龙图阁、枢密直学士、知秦州,改益州”,“以河阳三城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封潞国公,改镇保平、判大名府。又改镇成德,迁尚书左仆射、判太原府,俄复镇保平、判河南”。“人为枢密使、剑南西川节度使”。“逮事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名闻四夷”,“立朝端重,顾盼有威,远人来朝,仰望风采,其德望固足以折冲,御侮于千里之表矣”。“虽穷极富贵,而平居接物谦下,尊德乐善,如恐不及”,“享高寿”,“卒年九十二”,“谧曰忠烈”(《宋史·文彦博传》)。是集“凡赋颂二卷,诗六卷,论一卷,表启一卷,序一卷,碑记墓志一卷,杂文一卷,自十四卷以后则皆奏议札子之文”。“(文)彦博不以诗名,而风格秀逸,情文相生,王士祯称其‘婉丽浓妩,绝似西昆’,尝掇其佳句载之《池北偶谈》。其文章不事雕饰,而议论通达,卓然经济之言。奏札下多注年月,亦可与正史相参考”(《总目》卷一五三)。
《击壤集》二十卷
宋·邵雍撰。邵雍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道学传一》。《三才图会》“以木为二壤,前广后锐,形如履,先置一壤于地,遥于三四十步外,以手中壤掷之,中者为上,谓之击壤”。“北宋鄙唐人不知道,于是以论理为本,以修词为末,而诗格于是乎大变,此集其尤著者也。朱国祯《涌幢小品》日:‘佛语衍为《寒山诗》,儒者衍为《击壤集》’”。邵雍“其人品率以光明豁达为宗,其文章亦以平实坦易为主”,其诗“源亦出白居易,而晚年绝意世事,不复以文字为长,意所欲言自抒胸臆,原脱然于诗法之外”(《总目》卷一五三)。
《都阳集》十二卷
宋·彭汝砺撰。彭汝砺,字器资,饶州鄱阳人,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进士,历官“权兵、刑二部侍郎”,“进权吏部尚书。言者谓尝附会刘挚,以宝文阁直学士知成都府,未行,章数上,又降侍制,知江州”,“至郡数月而病卒。其遗表略云:‘土地已有余,愿抚以仁;财用非不饶,愿节以礼。佞人初若可悦,而其患在后;忠言初若可恶,而其利甚博”'。其“读书为文,志在大者;言动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必尽诚敬”。“少时师事桐庐倪天隐,既死,并其母妻葬之,且衣食其女。同年宋涣死,经理其后,不啻如子”。“所著《易义》《诗义》《诗文》凡五十卷”(《宋史·彭汝砺传》)。“《宋史·艺文志》:《都阳集》四十卷。今《易义》《诗义》已不传,此本乃其诗集,亦止十二卷”,而诗笔“谐婉可讽”(《总目》卷一五三)。
《曲阜集》四卷
宋·曾肇撰。曾肇,曾巩、曾布之弟,字子开,举进士,“天资仁厚,而容貌端严,自少力学,博览经传,为文温润有法”。“以儒者而有能力之才”,“更十一州,类多善政”。曾布为相,曾肇居外,“移书告之曰‘兄方得君,当引用善人,翊正道’”。“谧曰文昭”(《宋史·曾巩传》)。“(曾)肇《行状》载所著《曲阜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奏议》十二卷,《迩英进故事》一卷,《元祐外制集》十二卷,《庚辰外制集》三卷,《内制集》五卷,《尚书讲义》八卷,《曾氏图谱》一卷”。“明初原集尚存,其后乃渐散佚”。“康熙中,其裔孙(曾)俨等取所存奏议,益以诏制、碑表诸逸篇,掇拾编次,别为此集。前三卷皆诗文,后一卷则附录也。”“其制浩亦尔雅典则,得训词之体,虽深厚不及其兄(曾)巩,而渊露温纯,犹能不失家法”(《总目》卷一五三)。
《周元公集》九卷
宋·周敦颐撰。周敦颐,字茂权,“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周)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熙宁初,知郴州。用(赵)扑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病险远,亦缓视徐按”。“(赵)扑再镇蜀,将奏用之,未及而卒,年五十七”。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界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檄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载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其“博学力行,著《太极图》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又著《通书》四十卷,发明《太极》之蕴”。“嘉定十三年(公元1220年)赐溢日元公,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封汝南伯,从祀孔子庙庭”(《宋史·道学传一》)。
《南阳集》三十卷、《附录》一卷
宋·韩维撰。韩维,字持国,“神宗封淮阳郡王、颖王,(韩)维皆为记室参军,王每事咨访,(韩)维悉心以对,至拜起进趋之容皆陈其节。尝与论天下事,语及功名,(韩)维曰:‘圣人功名,因事始见,不可有功名之心’。王拱手称善”。“颖王为皇太子,兼右庶子”,“除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后,“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韩维请郡,“帝曰:‘卿东宫旧人,当留以辅政’。对曰:‘使臣言得行,贤于富贵;若缘攀附旧恩以进,非臣之愿也’。遂出襄州,改许州”。“熙宁)七年二月,召为学士承旨”(《宋史·韩维传》)。韩维“尝封南阳郡公,故以名集”,“凡诗十四卷,内制一卷,外制三卷,王邸记室二卷,奏议五卷,表章杂文碑志各一卷,手简歌词共一卷,附录一卷”(《总目》卷一五三)。
《节孝集》三十卷、《附录》一卷
宋·徐绩撰。徐绩,字仲车,“以父名(徐)石,终身不用石器,行遇石则避而不践”。“母亡,水浆不人口者七日,悲恸呕血,庐墓三年,卧苫枕块,衰续不去体,雪夜伏墓侧,哭不绝声。翰林吕漆过其庐适闻之,为泣下曰:‘使鬼神有知,亦垂涕也’”。“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赐节孝处士”(《宋史·卓行传》)。“(徐)绩受业胡缓门下,渊源笃实”。“陈振孙《书录解题》引苏轼之言,称其诗文‘怪而放,如玉川子’。今观其集,往往纵逸自如,不可绳以格律,(苏)轼所论者诚然”(《总目》卷一五三)。
《文忠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
宋·欧阳修撰。欧阳修,溢文忠,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欧阳修传》。其诗文有《别集》《四六集》《奏议》《内外制集》《从谏集》之类,皆他人掇拾所编,各自流传,唯《居士集》五十卷为所自定。此集为周必大参互诸本而成,特为精善。
《欧阳文粹》二十卷
宋·陈亮编。“录公文凡一百三十篇。案:欧阳修著作浩繁,(陈)亮所选不及十之一二,似不足尽其所长”(《总目》卷一五三)。
《乐全集》四十卷、《附录》一卷
宋·张方平撰。张方平,字安道,自号乐全居士,溢文定。“少颖悟绝伦,家贫无书,从人假三史,旬日即归之,曰‘吾已得其详矣’。凡书一阅不再读,宋绶、蔡齐以为天下奇才”。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举茂才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又中贤良方正,选迁著作佐郎,通判睦州”。西夏人侵,上《平戎十策》“宰相吕夷简善其策,而不果行”。“命直集贤院,俄知谏院”。“知制浩,权知开封府”。“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仁宗“以丰财省费访群臣,(张)方平既条对,又独上数千言,大略以为:‘祥符以来,务为姑息,渐失祖宗之旧。取士、任子、磨勘、迁补之法坏,命将养兵皆非旧律。国用既窘,则政出多门,大商豪民乘隙射利,而茶盐香馨之法乱。此治忽盛衰之本,不可以不急’。帝览对甚悦,且大用,会判官杨仪得罪,坐与交出知滁州”(《宋史·张方平传》)。“故集中论事诸文无不豪爽畅达,洞如龟鉴”。是集“凡诗四卷,颂一卷,蜀荛论十卷,杂论二卷,对策一卷,论事九卷,表状三卷,书一卷,笺启一卷,记序一卷,杂著一卷,祭文碑志六卷”(《总目》卷一五三)。
《忠宣文集》二十卷、《奏议》二卷
《遗文》一卷、《附录》一卷、《补编》一卷
宋·范纯仁撰。范纯仁,范仲淹次子,字尧夫,“资警悟,八岁能讲所授书,以父任为太常寺太祝,中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进士,调知武进县,以远亲不赴’”。“(范)仲淹没,始出仕,以著作郎知襄阳县。兄(范)纯祐有心疾,奉之如父,药膳居服,皆躬亲时节之。贾昌朝守北都,请参幕府,以兄辞。宋痒荐试馆职,谢曰‘辈毅之下,非兄养疾地也’。富弼责之”,“卒不就”。“兄死,葬洛阳”。“治平中摧江东转运判官,召为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范)纯仁在位,务以博大开上意,忠笃革士风”。“凡所荐引人材,必以天下公论,其人不知自(范)纯仁出。或日:‘为宰相,岂可不牢笼天下士,使知出于门下”。“(范)纯仁曰:‘但朝廷进用不失正人,何必知出于我邪”。晚年“乞归许养疾,徽宗不得已许之”。“亲族有请教者,(范)纯仁曰:‘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其人书于坐隅”。“建中靖国改元之旦(公元1101年),受家人贺,明日熟寐而卒,年七十五”,“谧曰忠宣,御书碑额曰‘世济忠直之碑’”(《宋史·范纯仁传》)。
《嘉祐集》十六卷、《附录》二卷
宋·苏洵撰。苏洵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文苑传五》。是集成于嘉祐年间,故名。
《临川集》一百卷
宋·王安石撰。王安石,抚州临川人,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王安石传》。王安石之作甚伙,“然此百卷之内,精华具在”(《总目》卷一五三)。
《王荆公诗注》五十卷
宋·李壁撰。王安石,封荆国公。李壁,李煮子,字季章,号雁湖居士,又号石林,第进士,累迁至权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附合权奸,以致丧师辱国,实堕其家声,其人殊不足重,而笺释之功足裨后学”(《总目》卷一五三)。
《广陵集》三十卷、《拾遗》一卷
宋·王令撰。王令,初字钟美,改字逢原,少孤贫,随其叔(王)祖乙居广陵。王安石推重其人品文章,为之延誉。诗风奇崛,富于现实性。是集“凡诗赋十八卷,文十二卷。拾遗一卷,墓志事状及交游投赠追思之作皆附焉”(《总目》卷一五三)。
《东坡全集》一百五十卷
宋·苏轼撰。苏轼,自号东坡居士,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苏轼传》。“考:(苏)轼集在宋世原非一本”,“此本乃国(清)朝蔡士英所刊,盖据旧刻重订,世所通行”(《总目》卷一五四)。
《东坡诗集注》三十二卷
旧本题宋·王十朋撰,“殆必一时书肆所为,借(王)十朋之名以行耳”,而“疏陋者不过十之五,未可全废”(《总目》卷一五四)。
《施注苏诗》四十二卷、《东坡年谱》一卷、《王注正讹》一卷、《苏诗续补遗》二卷
宋·施元之注,“(施)元之子(施)宿又为补缀”,“传本颇稀”,“康熙乙卯,宋荦官江苏巡抚,始得残本于藏书家”,“属武进邵长衡补其阙卷,(邵)长蘅撰《王注正讹》一卷,又订定王宗樱《年谱》一卷,冠于集首。其注则仅补八卷,以病未能卒业,更倩高邮李必恒续成三十五卷、三十六卷、三十九卷、四十卷。(宋)荦又撅拾遗诗为施氏所未收者,得四百余首,别属钱塘冯景注之,重为刊版”(《总目》卷一五四)。
《补注东坡编年诗》五十卷
清·查慎行撰。查慎行事迹已简介,详见《清史稿·文苑传一》。“初,宋荦刻《施注苏诗》急遽成书,颇伤潦草,又旧注黴黯字迹多难辨识,邵长蘅等惮于寻绎,往往臆改其文,或竟删除以灭迹,并存者亦失其真。(查)慎行是编,凡(邵)长蘅等所窜乱者并勘验原书一一厘正,又于施注所未及者悉搜采诸书以补之。其间编年错乱及以他诗涵人者,悉考订重编”。“虽卷峡浩博,不免抵啎”,“其他讹漏之处为近时冯应榴合注本所校补者亦复不少,然考核地理,订正年月,引据时事,元元本本,无不具有条理”。“现行苏诗之注,以此本居最。区区小失,固不足为累也”(《总目》卷一五四)。
《栾城集》五十卷、《亲城后集》二十四卷、《架城三集》十卷、《应诏集》十二卷
宋·苏辙撰。苏辙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苏辙传》。“其《正集》乃为尚书左丞时所辑,皆元祐以前之作;《后集》则自元祐九年(公元1094年)至崇宁四年所作;《三集》则自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至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所作;《应诏集》则所集策论及应试诸作”(《总目》卷一五四)。
《山谷内集》三十卷、《外集》十四卷、《别集》二十卷、《词》一卷、《简尺》二卷、《年谱》三卷
宋·黄庭坚撰,《年谱》黄庭坚之孙黄誉撰。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成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李)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性笃孝,母疾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其“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杜)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来、晃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而(黄)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黄)庭坚配(苏)轼,故称‘苏黄’。(苏)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瑕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也如此”(《宋史·文苑传六》)。黄誉,字子耕,从学于朱子,朱子于元祐诸人诋二苏而不诋(黄)庭坚,(黄)管之故也”。《黄庭坚集》“所自定者皆已不存,其存者:一日《内集》,(黄)庭坚之甥洪炎所编”,“一曰《外集》,李彤所编”,“一曰《别集》即(黄)誉所编”(《总目》卷一五四)。
《山谷内集注》二十卷、《外集注》十七卷、《别集注》二卷
宋·任渊注《内集》,史容注《外集》,史容之孙史季温注《别集》,“以成完书”,“是三集者,皆赖注本以传耳”。“注本之善,不在字句之细琐,而在考核出处时事。任注《内集》,史注《外集》其大纲皆系于目录各条之下,使读者考其岁月,知其遭遇,因以推求作诗之本旨”(《总目》卷一五四)。
《后山集》二十四卷
宋·陈师道撰。陈师道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文苑传六》。是集“凡诗七百六十五篇,编为八卷;文一百七十一篇,编为九卷;谈丛编四卷;诗话、理究、长短句各一卷”(《总目》卷一五四)。
《后山诗注》十二卷
宋·陈师道撰,任渊注。“(陈)师道诗得自苦吟,运思幽僻,猝不易明”,“(任)渊生南北宋间,去元祐诸人不远,佚文遗迹往往而存,即同时所与周旋者亦一一能知始末,故所注排比年月,钩稽事实,多能得作者本意”(《总目》卷一五四)。
《宛邱集》七十六卷
宋·张未撰。张来,字文潜,“幼颖异,十三岁能为文,十七时作《函关赋》已传人口。游学于陈,学官苏辙爱之,因得从(苏)轼游,(苏)轼亦深知之,称其文‘汪汪冲澹,有一倡三叹之声’”。“作诗晚岁益务平淡,效白居易体,而乐府效张籍”(《宋史·文苑传六》)。“《文献通考》作《柯山集》一百卷,兹集少二十四卷”,“亦足见(张)未著作之大略矣”(《总目》卷一五四)。
《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
宋·秦观撰。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少豪隽,慷慨益于文词,举进士不第,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元祐初,(苏)轼以贤良方正荐于朝,除太学博士,校正秘书省书籍。迁正字,而复为兼国史院编修官”。“长于议论,文丽而思深”(《宋史·文苑传六》),“与弟(秦)魏、(秦)靓皆知名,而(秦)观集独存”(《总目》卷一五四)。
《济南集》八卷
宋·李瘾撰。李瘾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文苑传六》。其“才气横溢”,“文章条畅曲折,辩而中理,大略与苏轼相近”。“《文献通考》载(李)鹿《济南集》二十卷”,“《永乐大典》修于明初,其时原集尚存,所收颇伙”(《总目》卷一五四)。此本辑自《永乐大典》。
《参寥子集》十二卷
宋僧·道潜撰。道潜,俗姓陈,本名昙潜,苏轼为改今名,字参寥,赐号妙总大师。自幼出家,于内外典无所不窥,能文章,尤喜为诗,为苏轼称赞。
《宝晋英光集》八卷
宋·米芾撰。米芾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文苑传六》。“其集于南渡之后,业已散佚。绍定壬辰,岳珂官润州时,既葺(米)芾祠,因摭其遗文为一编”。“考:‘宝晋’乃(米)芾斋名,‘英光’乃(米)芾堂名,合二名以名一书,古无是例”。盖“初名《宝晋集》,后人以英光堂帖补之,改立此名钦”。“(米)芾以书画名,而文章亦颇不俗”,“岳珂《序》,引《思陵翰墨志》曰:‘(米)芾之诗文语无蹈袭,出风烟之上”,(《总目》卷一五四)。
《石门文字禅》三十卷
宋僧·惠洪撰。
《青山集》三十卷、《续集》七卷
宋·郭祥正撰。郭祥正,字功父,“少有诗声,梅尧臣方擅名一时,见而叹曰:‘天才如此,真(李)太白后身也’,举进士”。晚年弃官“隐于县青山”(《宋史》卷一五四)。
《画墁集》八卷
宋·张舜民撰。张舜民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张舜民传》。“晃公武称其文‘豪纵有理致,最刻意于诗’。晚作乐府百余篇,《自序》云:‘年逾耳顺方敢言诗,百世之后必有知音’,其自矜重如此”。“文献通考》载(张)舜民《画漫集》一百卷”“秦议十卷”,而“自明以来久佚不传”,此本自《永乐大典》录出,“虽不及什之一二,然零现断璧,倍觉可珍”(《总目》卷一五四)。
《陶山集》十四卷
宋·陆佃撰。陆佃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陆佃传》。“此集据《书录解题》本二十卷,岁久散佚,今以《永乐大典》所载,裒为十四卷”(《总目》卷一五四)。
《倚松老人集》二卷
宋·饶节撰。饶节,字德操,“祝发为浮屠,更名如璧、挂锡、灵隐,晚主襄阳之天宁寺,尝作偈云:‘间携经卷倚松立,试问客从何处来’,遂号倚松道人”。“陆游《老学庵笔记》亦称为当时诗僧第一。《宋史·艺文志》载《倚松集》十四卷,今止存抄本二卷”(《总目》卷一五四)。
《长兴集》十九卷
宋·沈括撰。沈括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沈构传》。“(沈)括博闻强记,一时罕有其匹。所作《笔谈》于天文、算术、音律、医卜之术,皆能发明考证,洞悉源流。而在当时乃不甚以文章著,然学有根柢,所作亦宏赡淹雅,具有典则。其四六、表启尤凝重不桃,有古作者之遗范”。“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沈)括集》四十一卷”,“惜流传既久,篇峡脱佚,闭卷一至卷十二,又闭卷三十一,又阙卷三十三至四十一,共二十二卷”(《总目》卷一五四)。
《西塘集》十卷
宋·郑侠撰。郑侠,字介夫,号一拂居士,治平进士,调光州司法参军,素为王安石所重,秩满人京,对王安石新法不便。“其集本二十卷,明季重刊,叶向高更为删汰,存奏疏、杂文八卷,诗一卷,附本传、谧议、祠记等为一卷”。“王士祯《居易录》称其文似石介,而无其怒张叫呶之习,古诗在白居易、孟郊之间”(《总目》卷一五四)。
《云巢编》十卷
宋·沈辽撰。沈辽,沈构弟,字壑达,“幼挺拔不群,长而好学尚友,傲睨一世”,“受知王安石,(王)安石与诗,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因事下狱夺官,流池州,“筑室于齐山之上,名曰云巢”。“追悔平生不自贵重,悉谢弃少习,杜门隐几,虽笔砚亦埃尘竟日,间作为文章,雄奇峭丽,尤长于诗”(《宋史·沈遴传》)。与沈构、沈括称沈氏三先生。“(沈)辽《墓志》称所著《云巢编》二十卷,今此本乃高布载人《吴兴三沈集》者,所存仅十卷”(《总目》卷一五四)。
《景迁生集》二十卷
宋·晃说之撰。晃说之慕司马光为人,自号景迁生,“博极群籍,尤长经术,著书数十种,靖康中兵燹不存,其孙(晃)子健访辑遗文,编为十二卷,又续广为二十卷”,“其中辨证经史,多极精当”(《总目》卷一五四)。
《鸡肋集》七十卷
宋·晃补之撰。晃补之,字无咎,“才气飘逸,嗜学不倦”,“举进士,试开封及礼部别院,皆第一”(《宋史·文苑传六》)。“自少为文即能追步屈(原)、宋(玉)、班(固)、扬(雄),下逮韩愈、柳宗元之作,促驾力鞭务与之齐而后已”。“今观其集,古文波斓壮阔,与苏氏父子相驰骤,诸体诗俱风骨高赛,一往俊迈,并驾于张(宋)秦(观)之间,亦未知孰为先后”(《总目》卷一五四)。
《乐圃余稿》十卷、《附录》一卷
宋·朱长文撰。朱长文,字伯原,“筑室乐圃坊,著书阅古,吴人化其贤”(《宋史·文苑传六》)。其“著述甚富,所撰诗词赋辨、表章、杂说一百卷”,“南渡后尽燬于兵,其从孙知汉阳军思裒集遗文,得诗百六十有三,记五,序六,启七,墓志五,杂文六,重为编次类为十卷。又以墓铭表传为附录一卷”,“以非《乐圃集》之全本,故名之曰‘余稿’”。“(朱)长文在南北宋间与徐绩齐名,然(徐)绩之学问主精研事理,(朱)长文之学问主博考古今;(徐)绩之文章多怪伟骇俗,(朱)长文之文章多平易近人”(《总目》卷一五五)。
《龙云集》三十二卷
宋·刘弇弇撰。刘弇,字伟明,“儿时警颖,日诵万余言,登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进士第,继中博学宏词科”。徽宗时官至“著作郎、实录院检讨官”(《宋史·文苑传六》)。“是集名龙云者,《书录解题》谓‘龙云’,安福乡名,(刘)弇所居也。其文不拘一格,大都气体宏整,词致敷腴。周必大作是集《序》,谓其‘醺经饫史吞吐百氏,为足继欧阳修之后,而上接韩文’。则推许未免溢分”(《总目》卷一五五)。
《云溪居士集》三十卷
宋·华镇撰。华镇,字安仁,“原集本一百卷”,而“明以来是集无传本”,此本自《永乐大典》辑出。“楼熠序其集曰:‘精深典赡,遒丽逸发”'(《总目》卷一五五)。
《演山集》六十卷
宋·黄裳撰。黄裳,字文叔,乾道进士,“诗文俱骨力坚劲,不为委靡之音”(《总目》卷一五五)。
《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
宋·李之仪撰。李之仪,字端叔,元丰进士,南迁后自号姑溪居士。“在元祐、熙宁间,文章与张未、秦观相上下,王明清《挥尘后录》称其:‘尺牍最工’。然他作亦皆神锋俊逸,往往具苏轼之一体”(《总目》卷一五五)。
《涌水集》十六卷
宋·李复撰。李复,字履中,学者称濡水先生,元丰进士,累官中大夫集英殿修撰。主张“元气”为万物之本,提出“动静之理,一体而未尝离,静中有动,虽动而静在其中”(《濡水集》卷六)。反对谶纬及象数学。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在秦州抗金殉难。而“事迹不见于《宋史》”,此集“本四十卷”,“今从《永乐大典》裒辑编缀厘为十六卷,著之于录,既以发潜德之幽光,且以补史传之阙略焉”(《总目》卷一五五)。
《学易集》八卷
宋·刘跂撰。刘跂,刘挚子,字斯立,《宋史》仅说他“能文章,遭党事,为官拓落,家居避祸以寿终”(《宋史·刘挚传》),而晃说之作《(刘)跂墓志》”,“所叙生平梗概颇为详悉。(晃)说之又称:(刘)跂晚作学易堂,乡人称为学易先生”。“绍圣初,(刘)挚以党籍窜新州,卒于滴所。建中靖国初,(刘)跂伏阅吁冤,得复官昭雪,世称其孝”。“所作古文,类简劲有法度;诗则多似陈师道体”。“吕祖谦奉诏修《文鉴》多取(刘)跂作”,“以文章而论,亦北宋末年卓然一作者矣”。“其集原本二十卷”,今从《永乐大典》录出,“尚可得什之六七”(《总目》卷一五五)。
《道乡集》四十卷
宋·邹浩撰。邹浩,字志完,自号道乡居士,元丰进士,历州县教授,迁右正言,进中书舍人,迁吏、兵部侍郎。是集“凡诗十四卷,文二十六卷”,而“李纲尝为之序,此本失载”(《总目》卷一五五)。
《游鹰山集》四卷
宋·游醉撰。游醉,字定夫,学者称瘾山先生,“与兄(游)醇以文行知名,所交皆天下士。程颐见之京师,谓其资可以进道。程颜兴扶沟学,招使肄业,尽弃其学而学焉。第进士”,“近臣荐其贤,召为太学録,迁博士,以奉亲不便,求知河清县。范纯仁守颖昌府,辟府教授。(范)纯仁人相,复为博士”(《宋史·道学传二》)。“杨时《龟山集》有(游)醉《墓志铭》称其著作有《中庸义》一卷,《易说》一卷,《诗二南义》一卷,《论语》《孟子》杂解各一卷,《文集》十卷”。“此本首以《论语杂解》《中庸义》《孟子杂解》为一卷;次以《易说》《诗二南义》为一卷;次以《师语》《师训》为一卷;次以文七篇、诗十三首,附以《墓志》《年谱》为一卷”。“盖后人掇拾重编”,“非完书也”(《总目》卷一五五)。
《西台集》二十卷
宋·毕仲游撰。毕仲游,毕士安曾孙,字公叔,与兄“(毕)仲衍同登第”,“元祐初为军器卫尉永,召试学士院,同策问者九人,乃黄庭坚、张未、晃补之辈,苏轼异其文,摧为第一,加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出提点河东路刑狱”。“太原铜器名天下,独不市一物,惧人以为矫也,且行,买二茶七而去。(韩)缜曰:‘如(毕)公叔,可谓其清矣’”。“(毕)仲游为文,切于事理而有根柢,不为浮夸诡诞、戏弄不庄之语”(《宋史·毕士安传》)。“终于西京留司御史台”,苏轼“称其‘学贯经史,才通世务,文章精丽,议论有余’。原状具见《东坡集》中。今观其著作大都雄伟博辩,有珠泉万解之致,与(苏)轼文轨辙最近”。“《东都事略》但称(毕)仲游有集行世,不详卷数。《宋史·艺文志》作五十卷,而晃公武《读书志》则称《西台集》二十卷,所纪卷目多寡互殊,传本亦久绝于世,今从《永乐大典》各韵中搜辑排比,诗文各体俱全,似已戡所遗阅,特未能足五十卷之数。然《宋志》荒谬,多不可凭,疑五字为传写之误”(《总目》卷一五五)。
《乐静集》三十卷
宋·李昭纪撰。李昭纪,字成季,“少与晃补之齐名,为苏轼所知,摧进士第,徐州教授。”“人党籍中,居闲十五年,自号乐静先生,寓意法书、图画、贮于十囊,命日‘燕游十友’,为之《序》,以为‘与今之人友,或趋附而陷于祸,吾宁与十者友,久益有味也”,(《宋史·李昭纪传》)。“其孤介自守,不汲汲自进如是。故其胸度夷旷,发为文章皆光明俊伟无依阿澳沼之态,亦无嚣呼愤戾之气”。“此本凡诗四卷,徐州十事一卷,记一卷,传序一卷,杂文二卷,书二卷,表三卷,启状七卷,疏一卷,青铜疏文一卷,僧疏一卷,进卷二卷,试馆职策一卷,碑志行状三卷”(《总目》卷一五五)。
《北湖集》五卷
宋·吴则礼撰,原本三十卷,此本自《永乐大典》辑出,诗三百余首,长短句二十余首,杂文三十余首。“诗格峭拔,力求推陈出新,虽间涉颓唐而逸趣环生,正复不烦绳削;近体好为生拗,笔力纵横,愈臻遒上;杂文虽寥寥数首,而法律严密,具有典型”(《总目》卷一五五)。
《溪堂集》十卷
宋·谢逸撰。谢逸,字无逸,自号溪堂,博学工文词,屡举进士不第,与弟谢薖并称“二谢”,皆老死布衣。“所著文集二十卷,诗集五卷,补遗二卷,诗余一卷,尤称繁富”,而“久佚不传”,“今从《永乐大典》所载裒集缀辑,尚得诗文数百篇”,“厘为十卷”(《总目》卷一五五)。
《竹友集》十卷
宋·谢薖撰。“凡诗四卷,律诗三卷,杂文三卷”(《总目》卷一五五)。
《日涉园集》十卷
宋·李彭撰。“《书录解题》作十卷,世无传本,今检《永乐大典》所载(李)彭诗颇多,抄撮编次共得七百二十余首,诸体咸备”,“仍厘为十卷”(《总目》卷一五五)。
《灌园集》二十卷
宋·吕南公撰。吕南公,字次儒,“于书无所不读,于文不肯缀缉陈言。熙宁中,士方推崇马融、王肃、许慎之业,剽掠补拆临摹之艺大行,(吕)南公不能逐时好,一试礼闽不偶,退筑室灌园,不复以进取为意。益著书,且借史笔以褒善贬恶,遂以‘褒斧’名所居斋”(《宋史·文苑传六》)。“其覃精禅思,以力追秦汉,要亦毅然不惑于俗学者也”。其集原本“久佚”,“今据《永乐大略》所载”,“厘为二十卷”(《总目》卷一五五)。
《庆湖遗老集》九卷
宋·贺铸撰。贺铸,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长七尺,面铁色,眉目耸拔,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博学强记,工语言,深婉丽密,如次组绣,尤长于度曲,掇拾人所弃遗,少加隐括,皆为新奇”。“娶宗女”。“所为词章,往往传播在人口”(《宋史·文苑传五》)。“其诗自元祐己卯以前凡九卷,自制序文,是为《前集》;己卯以后者为《后集》,合前后集共二十卷”。“今《后集》已佚,惟《前集》仅存”。“(贺)铸以填词名家”,“诗亦工致修洁,时有逸气,格虽不高,而无宋人悍犷之习”(《总目》卷一五五)。
《擒文堂集》十五卷、《附录》一卷
宋·慕容彦逢撰。“(慕容)彦逢才藻富赡,当绍圣初设宏词科实首中其选,后受知徽宗,列禁近官侍从者十有五年,惟多以献媚贡谀,荧惑主听”。是集从《永乐大典》辑出“厘为诗二卷,杂文十三卷,而以谧议、墓志铭别为一卷附之”(《总目》卷一五五)。
《襄陵集》十二卷
宋·许翰撰。许翰,襄邑人,字篙老,元祐进士,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召为给事中,以言事落职,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复官,除翰林学士,迁御史中函,同知枢密院事,因议论不合朝廷旨意去官。高宗即位,拜尚书右永兼权门下侍郎,极论李纲忠义不可罢,高宗不纳,求去,遂落职。“生平正直之节,终始不挠。今所上章奏具在集中,其劲气凛然,犹可想见”。“所著有《论语解》《春秋传》诸书,盖颇究心于经术,故发为文章,具有源本”。“陈振孙《书录解题》称《襄陵集》二十四卷,其本久佚,今据《永乐大典》”,“厘为十二卷”(《总目》卷一五五)。
《东堂集》十卷
宋·毛涝撰。“毛涝尝知武康县,县有东堂,故以名集”。“其素行儇薄,反复不常,至为妇人女子所讥,人品殊不足重”。然“其诗有风发泉涌之致,颇为豪放不羁;文亦大气盘礴,汪洋恣肆,与李瘾足以对垒,在北宋末,要足以自成一家”。是集为“诗四卷,文六卷”(《总目》卷一五五)。
《浮沚集》八卷
宋·周行己撰。周行己,字恭叔,学者称浮沈先生,元祐进士,元丰间与许景衡、刘安节、刘安上、戴述、赵霄、张烽、沈躬行、蒋元中同游太学,号称“永嘉九先生”。惟他与许景衡亲见程颐得其所传,为永嘉最早传播洛学者之一。“陈振孙《书录解题》称其为太学博士”,“载《浮沚先生集》十六卷,《后集》三卷。《宋史·艺文志》载《周行己集》十九卷”,“而又别出《周博士集》十卷”。“万历《温州府志》称《(周)行己集》凡三十卷”。“考:(陈)振孙之祖母即(周)行己第三女,(陈)振孙所记当必不误”。其集失传,“今从《永乐大典》所载搜罗排比共得八卷”,“尚足见其大凡”(《总目》卷一五五)。
《刘给事集》五卷
宋·刘安上撰。刘安上,字元礼,与从兄刘安节同受业于程颐之门,号称“二刘”,绍圣进士,官至给事中。“据薛嘉言作《(刘)安上行状》称其有诗五百首,制浩杂文三十卷,篇峡颇富。然,焦竑《国史·经籍志》载《刘安上集》实止五卷与此本合。盖兵毁之余后人掇拾而成,非其原本矣”(《总目》卷一五五)。
《刘左史集》四卷
宋·刘安节撰。刘安节,字元承,元符进士,官至左史。“前有留元刚《序》,标题虽称《刘左史集》”,却“只言其气节而无一字及文集,莫知其详”(《总目》卷一五五)。
《竹隐畸士集》二十卷
宋·赵鼎臣撰。赵鼎臣,字承之,自号苇溪翁,其诗“工巧流丽”,杂文“刻意研练,古雅可观”。其集“本百二十卷”,惜“久经失传,谨就《永乐大典》各韵中搜采汇辑,勒成二十卷,诸体具备,蔚然可观”(《总目》卷一五五)。
《唐子西集》二十四卷
宋·唐庚撰。唐庚,字子西,绍圣进士,徽宗时,为宗子博士,通世务,善诗文。是集“凡诗十卷,文十二卷,文末缀以《三国杂事》二卷”(《总目》卷一五五)。
《洪龟父集》二卷
宋·洪朋撰。洪朋,黄庭坚之甥,字龟父,两举进士不第,终身布衣,与弟洪刍、洪炎、洪羽俱才名,号“四洪”。“《豫章续志》载黄庭坚之言曰:‘(洪)龟父笔力扛鼎,他日不患无文章垂世’”。其落笔成文,“诗则最为当代所推重”,刘克庄《后村诗话》称“(洪)龟父警句往往为前人所未道”。惜年仅三十八而卒。原集久佚,“今采掇《永乐大典》分体排比,厘为上下二卷”(《总目》卷一五五)。
《跨鳌集》三十卷
宋·李新撰。李新,字元应,“早登进士第,刘泾尝荐于苏轼,命赋墨竹,口占一绝立就”。“作《武侯论》谓其当结魏以图存,所以阴解和金之辱也,无非趋附新局,以冀迁除”。“惟其诗气格开朗,无南渡后调晰之音”。其集“本五十卷,今散见《永乐大典》者裒合编次,尚得三十卷”(《总目》卷一五五)。
《忠悯集》三卷
宋·李若水撰。李若水,原名李若冰,字清卿,“上舍登第,调元城尉、平阳府司录。试学官第一,济南教授,除太学博士”。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钦宗将遣使至金国,议以赋人赎三镇,诏举可使者,(李)若水在选中。召对赐今名,迁著作佐郎”,“改吏部侍郎”。二年,随钦宗至金营,金已议立张邦昌,“逼帝易服,(李)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绝不食”。金人劝其“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区冀得一归数’,(李)若水叱之曰:‘吾不复顾家矣!忠臣事君有死无二’”。“又骂不绝口,监军者挝破其唇,噀血骂愈切,至以裂颈断舌而死,年三十五”。“高宗即位,下诏曰:‘(李)若水忠义之节,无与比伦,达于朕闻,为之涕泣’,特赠观文阁学士,谧曰忠悯”(《宋史·忠义传一》)。“其诗具有风度,而不气格;其文光明磊落,肖其为人”。“今原集不传,兹就《永乐大典》中所散见者掇拾编次,厘为三卷,以建炎时浩词三道附录于后”,“残篇断简,固皦然与日月争光也”(《总目》卷一五五)。
《忠肃集》三卷
宋·傅察撰。傅察,字公晦,“年十八,登进士第,蔡京在相位,闻其名,遣子(蔡)鲦往见,将妻以女,拒弗答”。“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十月,接伴金国贺正旦使。是时,金将渝盟,而朝廷未之知也。(傅)察至燕,闻金人人寇,或劝毋邃行,(傅)察曰:‘受使以出,闻难而止,若君命何’,遂至韩城镇”(《宋史·忠义传一》),“不屈死”。“此本称《忠肃公集》,则乾道中所赠谧,而其孙(傅)伯寿裒集遗文时所题也。周必大《序》称:‘文务体要,词约而理尽;诗尤温纯该贯,间作次韵,愈多愈工’。史亦称其文‘温丽有体裁’。今观其诗,古体学韩不成,近体亦乏深致,文则皆表启俪偶之词,不出当时应酬之格,而请东封、颂西封以及青铜、疏文、祝文,尤宣政间道教盛行,随俗所作,皆不足为典要。(周)必大所云,盖曲徇其孙之请,而史又沿(周)必大之文。然(傅)察使不辱命,抗节陨身,人品可传,则文章亦重。(周)必大所序在谈艺为曲笔,以名教论之虽谓之直道可矣”(《总目》卷一五五)。
《宗忠简集》八卷
宋·宗泽撰。宗泽,字汝霖,“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直,置末甲”。“调衢州龙游令,民未知学,(宗)泽为建库序,设师儒,讲论经术,风俗一变,自此摧科者相继”。“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宗)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到职即“缮城壁,浚煌池,治器械,募义勇,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京城危急,“康王再使金,行至磁”,被其劝止。金人虏徽、钦二帝北行,康王“即帝位于南京”。气宗)泽人见,涕泅交颐,陈兴复大计。时与李纲同人对,相见论国事,慷慨流涕,(李)纲奇之”。“改知青州,时年六十九矣”。为“再造王室”,“当躬冒矢石为诸将先,得捐躯报国恩足矣”。“开封尹阅,李纲言绥复旧都,非(宗)泽不可,寻徙知开封府”。“(宗)泽威声日著,北方闻其名,常尊惮之”。其“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黄)潜善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诸将人问疾,(宗)泽矍然曰:‘吾以二帝蒙尘,积愤至此。汝等能歼敌,则我死无恨’。众皆流涕曰:‘敢不尽力’。诸将出,(宗)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宗)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都人号恸。遗表犹赞上还京。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谧忠简”(《宋史·宗泽传》)。宗泽“孤忠耿耿,精贯三光。其奏札规画时势,详明恳切,当时狙于和议,不用其言,亦竟无收拾其文者”。“是编自一卷至六卷皆札子、状疏、诗文、杂体。七卷、八卷,为遗事、附录,皆后人纪(宗)泽事实及浩敖、铭记之类也”,“散亡已多矣”(《总目》卷一五六)。
《龟山集》四十二卷
宋·杨时撰。杨时,字中立,“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颖与弟程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杨)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程)颖于颖昌,相得甚欢。其归也,(程)颖送之日:‘吾道南矣’。四年而(程)颖死,(杨)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杨)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程)颐,(程)颐偶琪坐,(杨)时与游醉侍立不去,(程)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其“杜门不仕者十年,久之,知浏阳、余杭、萧山三县,皆有惠政,民思之不忘。张舜民在谏垣,荐之,得荆州教授。(杨)时安于州县,未尝求闻达,而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朱熹、张拭之学得于程氏之正,其源委脉络皆出于(杨)时”(《宋史·道学传二》)。是集凡书、奏、表、札、讲义、经解、史论、启、记、序、跋各一卷,语录四卷,答问二卷,辩二卷,书七卷,杂论一卷,哀辞祭文一卷,状述一卷,志铭八卷,诗五卷。“其说一行,而讲学之风遂炽”。“南宋一代之儒风与一代朝论,实皆传(杨)时之绪余”(《总目》卷一五六,《龟山集》条案语)。
《梁溪集》一百八十卷、《附录》六卷
宋·李纲撰。李纲,字伯纪,“登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进士第”。钦宗即位,“召对延和殿,上迎谓(李)纲曰:‘联顷在东宫,见卿论水灾疏,今尚能诵之’。李邺使金议割地,(李)纲奏:‘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钦宗嘉纳”。先后授以兵部侍郎、尚书右丛、亲征行营使。“(李)纲治守战之具,不数日而毕。敌兵攻城,(李)纲身督战,募壮士缒城而下,斩酋长十余人,杀其众数千人。金人知有备,又闻上已内禅,乃退”。由于“姚平仲勇而寡谋,急于要功”,夜袭金营失败。“金使来,宰相李邦彦语之日:‘用兵乃李纲、姚平仲,非朝廷意’,遂罢(李)纲,以蔡懋代之。太学生陈东等诣阙上书,明(李)纲无罪。军民不期而集者数十万,呼声动地,恚不得报,至杀伤内侍。帝亟召(李)纲”,“命(李)纲复为尚书右永,充京城四壁防御使”。“(李)纲负天下之望,以一身用捨为社稷生民安危。虽身或不用,用有不久,而其忠诚义气凛然动乎远迩”(《宋史·李纲传》)。“此本赋四卷,诗二十八卷,杂文一百三十八卷。而以《靖康传信录》三卷、《建炎进退志》四卷、《建炎时政记》三卷,俱编人集中。又以年谱、行状之类六卷附焉”。“(李)纲人品经济炳然史册,固不待言。即以其诗文而言,亦雄深雅健,磊落光明,非寻常文人所及。徒以喜谈佛理,故南宋诸儒不肯称之,然如颜真卿精忠劲节与日月争光,固不能以书《西京多宝塔碑》,作《抚州麻姑坛记》遂减其文章之价也”(《总目》卷一五六)。
《初寮集》八卷
宋·王安中撰。王安中,字履道,号初寮,“徽宗尝宴睿漠殿,命(王)安中赋诗百韵以纪其事,诗成,赏叹不已,令大书于殿屏,凡侍臣皆以副本赐之。其见重如此”。“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拜尚书右丞,三年改左永”(《宋史·王安中传》)。其“奔兢无耻,更为小人之尤”,“误国之罪,尤为深重。然其诗文丰润凝重,颇不类其人,四六诸作尤为雅丽”。其集“久佚不见,今从《永乐大典》采掇裒次,尚得诗文数百篇”,“仍以李邴、周必大、周紫芝原序三篇冠于卷首,以存其旧焉”(《总目》卷一五六)。
《横塘集》二十卷
宋·许景衡撰。许景衡,字少伊,登元祐九年(公元1094年)进士第。“是时王黼、蔡枚用事”,“逐之”。“钦宗即位,以左正言召,旋改太常少卿兼太子谕德,迁中书舍人。侍御史李光、正言程瑀以鲠亮忤执政斥,(许)景衡为辨白,坐落予祠”。高宗时“除御史中丞”。其“得程颐之学,志虑忠纯,议论不与时俯仰”,“黄潜善等素恶其异己”,使其遭“斥逐而死”。“既没,高宗思之曰:‘联自即位以来,执政忠直,遇事敢言,惟许景衡”(《宋史·许景衡传》)。“其文章坦白光明,粹然一出于正”。是集原为三十卷,“传本久绝”,此本辑自《永乐大典》“厘为二十卷”(《总目》卷一五六)。
《西渡集》二卷、《补遗》一卷
宋·洪炎撰。洪炎,字玉父,受诗法于舅黄庭坚“诗酷似其舅”,“今全集岿然独完”(《总目》卷一五六)。
《老圃集》二卷
宋·洪刍撰。洪刍,洪炎兄,字驹父。
《丹阳集》二十四卷
宋·葛胜仲撰。葛胜仲,字鲁卿,“为太府少卿时能拒盛章之援引,知汝州时能拒李彦之括敛,知湖州时能拒朱勔之求白雀、濡鹅,其气节甚伟。历典诸州,皆有干略”。“宦绩亦足以自传,本不尽以文章重,即以文章论之,在南北宋间,亦褒然一作者也”。“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居父丧,尽阅释氏《大藏经》,故所著作往往阐明佛理”(《总目》卷一五六)。
《毗陵集》十五卷
宋·张守撰。张守,字全真,字子固,常州晋陵人,“家贫无书,从人假借,过目辄不忘。登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进士第,中词学兼茂科,除详定《九域图志》编修官。建炎初为监察御史,“上防淮渡江利害六事”,主张恢复中原,反对画江自守。曾除参知政事,又兼权枢密院事,知绍兴府、建康府。“所为文,具有体干,而论列国家大事,是非利害如指诸掌,卓有经世之才,尤非儒生泥古者所可及”。“所著《毗陵集》见于陈振孙《书录解题》者五十卷,其本久佚”,“今从《永乐大典》各韵中搜辑编缀”,“厘为十五卷”(《总目》卷一五六)。
《浮溪集》三十六卷、《浮溪文粹》十五卷
宋·汪藻撰。汪藻,字彦章,崇宁进士,任著作佐郎。高宗时,累官翰林学士、龙图阁直学士,知湖州。奉命编次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至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诏旨,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上之,共六百六十五卷。其后历任左中大夫、显漠阁学士,知徽州,徙宣州,被诬夺职。“学问博赡,为南渡后词臣冠冕。其集见于晃公武《读书志》者仅十卷,陈振孙《书录解题》始载有《浮溪集》六十卷,而赵希弁《读书后志》又增《狠稿外集》一卷,《龙溪文集》六十卷,共一百二十一卷,《宋史·艺文志》并著于录”。其后“亡佚不存”,“今检《永乐大典》所载”,“依类分排,其《永乐大典》失载者,即从《文粹》参校补正,考辨异同,厘为三十六卷,庶操瓤之士尚得以考见其大略焉”(《总目》卷一五六)。“所载仅诗文八十五篇,朱能尽窥全豹”(《总目》卷一五六)。
《庄简集》十八卷
宋·李光撰。李光,字泰发,谧庄简,“童稚不戏弄”,“亲丧,哀毁如成人”。“登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进士第”,“知平江府常熟县,朱勔勔父(朱)冲倚势暴横,(李)光械治其家僮”。南宋时除参知政事,“(秦)桧议撤淮南守备,夺诸将兵权,(李)光极言戎狄狼子野心,和不可恃,备不可撤。(秦)桧恶之”。又对高宗说:“观(秦)桧之意,是欲壅蔽陛下耳目,盗弄国权,怀奸误国,不可不察”。随后求去,“论文考史,怡然自适,年逾八十,笔力精健”(《宋史·李光传》)。其集已佚,“今从《永乐大典》中掇采编次,共诗四百二十五首,词十三首,杂文二百六十五首,厘为十八卷”(《总目》卷一五六)。
《忠正德文集》十卷
宋·赵鼎撰。赵鼎,字元镇,号得全居士。“生四岁而孤,母樊教之,通经史百家之书,登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进士第,对策斥章惇误国”。“金人陷太原,朝廷议割三镇地,(赵)鼎日:‘祖宗之地不可以与人,何庸议’”。高宗时,“两为相”,“以政事先后及人才所当召用者,条而置之座右,次第奏行之”,“荐范冲为翊善,朱震为赞读,朝论谓二人极天下之选”。又“荐胡寅、魏砼、晏敦复、潘良贵、吕本中、张致远等数十人分布朝列”。而终为秦桧所倾,一贬再贬,最后移吉阳军(今海南三亚西北),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不食而死”,“天下闻而悲之”。“论中兴贤相,以(赵)鼎为称首云”,“孝宗即位,谧忠简,赠太傅、追封丰国公。高宗柑庙,以(赵)鼎配享庙庭”(《宋史·赵鼎传》)。“(赵)鼎南渡名臣屹然重望,气节学术彪炳史书”。“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赵)鼎监修神、哲二宗实录成,高宗亲书‘忠正德文’四字赐之,因以名集”。“史称其‘为文浑然天成’,‘凡军国机事,多其视草,有奏疏、诗文二百余篇’。《绍兴正论》、陈振孙《书录解题》皆作十卷。今久佚不传,仅就《永乐大典》散见各条,案时事先后分类裒缀,得奏议六十四篇,骄体十四篇,古今体诗二百七十四首,诗余二十五首,笔录七篇。又据《历代名臣奏议》增补十二篇,仍厘为十卷”,“与《宋史》所称二百余篇不符,疑其集本三百余篇,传刻《宋史》者或偶误三字为二字钦”(《总目》卷一五六)。
《东窗集》十六卷
宋·张扩撰。张扩,“摧左史”,“掌外制”,“本因秦桧得进,故假草制以贡媚。其为人殊不足道”,而“词采清丽,斐然可观”。“《宋志》载《东窗集》四十卷,而陈振孙《书录解题》不著于录,则在宋末已不甚传”。“‘惟《永乐大典》尚多录其诗文”,“厘为十六卷”(《总目》卷一五六)。
《忠惠集》十卷、《附录》一卷
宋·翟汝文撰。翟汝文,字公巽,“登进士第,以亲老不调者十年”,“召拜中书舍人,外制典雅,一时称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除参知政事、同提举修政局”。“性刚不为(秦)桧屈,对案相诟,至目(秦)桧为‘浊气’”,终“罢去而卒”。其“风度翘楚,好古博雅,精于篆箱”(《宋史·翟汝文传》)。“忠惠者,其没后门人所私谧也”。其集“见于《宋史·艺文志》者三十卷”,“今从《永乐大典》各韵中掇拾排比,编为十卷,以存其梗概”(《总目》卷一五六)。
《松隐文集》三十九卷
宋·曹勋撰。曹勋,字公显,靖康中“除武义大夫,从徽宗北迁”,奉命“自燕山遁归”;后“金送(宣仁)太后至临安,命(曹)勋充接伴使”(《宋史·曹勋传》)。“故其诗文,多可以考见时事”(《总目》卷一五六)。
《石林居士建康集》八卷
宋·叶梦得撰。叶梦得,号石林居士,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文苑传七》。
《简斋集》十六卷
宋·陈与义撰。陈与义,字去非,“简斋其号也”(《总目》卷一五六)。
《北山小集》四十卷
宋·程俱撰。程俱,字致道,“建炎中,为太常少卿,知秀州。会车驾临幸,赐对,(程)俱言:‘陛下德日新,政日举,赏罚施置,仰当天意,俯合人心,则赵氏安而社樱固;不然,则宗社危而天下乱,其间盖不容鬓’。高宗嘉纳之”。“绍兴初,始置秘书省,召(程)俱为少监”。“论国家之患,在于论事者不敢尽情,当事者不敢任责’”。“(程)俱在掖垣,命令下有不安于心者,必反复言之,不少畏避。其为文典雅阂奥,为世所称”(《宋史·文苑传七》)。“是集凡诗十一卷,赋及杂文二十九卷”,“诸札俱在集中,其抗论不阿之状,读之犹可以想见”(《总目》卷一五六)。
《福溪居士集》十二卷
宋·刘才邵撰。刘才邵,字美中,“气和貌恭”,“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上舍释褐”,“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中宏词科”。高宗时为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帝称其能文,时宰忌之,出知漳州,即城东开渠十有四”,“溉田数千顷,民甚德之”(《宋史·刘才邵传》)。“槛溪居士,其自号也”。“据周必大《序》,原本盖二十二卷”,“谨就《永乐大典》所载裒辑编次,厘为诗三卷,内外制四卷,杂文五卷”。“其诗源出苏氏,故才气颇为纵横,其杂文亦多驯雅,而制浩诸作尤有体裁。其他所纪朝廷典故与《宋史》往往异同”,“皆可据以订讹补阂”(《总目》卷一五六)。
《筠溪集》二十四卷
宋·李弥逊撰。李弥逊,字似之,“弱冠以上舍登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第”。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迁起居郎,“自政和末以上封事得贬,垂二十年,及复居是职,直前论事,鲠切如初”。十二年(公元1142年)“族言者论(李)弥逊与赵鼎、王庶、曾开四人同沮和议。于是(李)弥逊落职”(《宋史·李弥逊传》)。是集“前有楼钥《序》,称其归隐西山十六年,不复有仕宦意,咏诗自娱,笔力愈伟”。“盖其人其文俱卓然足以自立者也”。“摘溪者,其归连江时所居之地,(李)弥逊以自号,因以名集”(《总目》卷一五六)。
《华阳集》四十卷
宋·张纲撰。张纲,字彦正,自号华阳老人,谧章简,“人太学,以上舍及第”,官著作佐郎,进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除给事中,“引年致仕,秦桧用事久,(张)纲卧家二十年”。“(秦)桧死,召为吏部侍郎兼侍讲”,“历陈文王用人,寓意规戒,上曰:‘久不闻博雅之言,今日所讲析理精详,深启朕心’”。后除参知政事。“(张)纲书坐右曰:‘以直行己,以正立朝,以静退高天下’,其笃守如此”(《宋史·张纲传》)。“(张)纲健于为文,每一落纸,都人辄传播,遭建炎兵毁,什不存一”。是集“凡文三十三卷,诗五卷,词一卷,后附行状一卷。诗文典雅丽则,讲筵所进故事,因事纳忠,亦皆剀切”(《总目》卷一五六)。
《忠穆集》八卷
宋·吕颐浩撰。吕颐浩,字元直,元祐进士,“有胆略,善鞍马弓剑,当国步艰难之际,人倚之为重”。徽宗末,任河北都转运使。高宗即位,知扬州,改江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江宁府。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苗傅、刘正彦逼高宗避位时,倡议勤王。高宗复辟以之“守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兼御营使,改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罢相。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复与秦桧分任左右相,次年力倾秦桧,“独秉政”,“屡请兴师复中原”。然挟私用人,排斥李纲、赵鼎等抗战派,未能有所作为。绍兴三年再罢相,历任地方官,卒后“封秦国公,谧忠穆”(《宋史·吕颐浩传》)。是集“凡十五卷”,而“旧本久佚,惟《永乐大典》颇散见其遗篇,裒而辑之,尚得文一百三十七首,诗词五十八首”(《总目》卷一五六)。
《紫微集》三十六卷
宋·张嵲撰。张嵲,字巨山,“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上舍选中第”,“为政颇尚严酷”(《宋史·文苑传七》)。“因附(秦)桧得进”(《总目》卷一五六)。
《苕溪集》五十五卷
宋·刘一止撰。刘一止,字行简,“居琐阅百余日,缴奏不已,用事者始忌”。为人“冲澹寡欲,尝诲其子曰:‘吾平生通塞,听于自然,唯机械不生,故方寸自有乐地’。博学无不通,为文不事纤刻,制浩坦明有体,书诏一日数十辄办,尝言‘训浩者,赏善罚恶词也。岂过情溢美,怒邻骂坐之为哉”,(《宋史·刘一止传》)。“盖亦守正不阿之士。其没也,韩元吉为作《行状》,称其文章推本经术,出人韩柳,不效世俗,纤巧刻琢,虽演违宏博而关键严备。其为诗寓意高远,自成一家。吕本中、陈与义读之曰:‘语不自人间来也’。是其著作亦盛为当代所推矣”(《总目》卷一五六)。
《东牟集》十四卷
宋·王洋撰。“《宋史·艺文志》列其目为二十九卷,而(周)必大原《序》实作三十卷,则《宋史》为误”。是本自《永乐大典》辑出,“得古今体诗七百首,杂文三百五十余首。其诗极意镂刻”,“颇不为边幅所拘,文章以温雅见长,所撰内外制词,尤有典则”(《总目》卷一五六)。
《相山集》三十卷
宋·王之道撰。王之道,字彦酞,“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与兄(王)之义、弟(王)之深同登进士第,尝自号相山居士”。是集从《永乐大典》辑出,“仍可得三十卷”(《总目》卷一五六)。
《三余集》四卷
“其集名‘三余’,当取三国董遇‘三余读书’之意”。“今据《永乐大典》所存,编为赋诗二卷,杂文二卷”(《总目》卷一五六)。
《大隐集》十卷
宋·李正民撰。“见于《宋史·艺文志》者三十卷”。“今据《永乐大典》”,“厘为文六卷,诗四卷”(《总目》卷一五六)。
《龟溪集》十二卷
宋·沈与求撰。沈与求,字必先,“登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进士第”。“历御史三院,知无不言,前后几四百奏,其言切直”。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出知镇江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复以吏部尚书召,除参知政事”。“五年兼权知枢密院事”,次年“罢,出知明州”。“溢忠敏”(《宋史·沈与求传》)。其奏疏“今所存十之三四,类多深中时弊”(《总目》卷一五七)。
《栟榈集》十六卷
宋·邓肃撰。邓肃,字志宏,号栟桐,“少警敏能文,美风仪,善谈论。李纲见而奇之,相倡和,为忘年交”。“人太学,所与游皆天下名士。时东南贡花石纲,(邓)肃作诗十一章,言守令搜求扰民,用事者见之,屏出学”。“钦宗嗣位,召对便殿,补承务郎”。“张邦昌嗜位,(邓)肃义不屈,奔赴南京,摧左正言”。“在谏垣,遇事感激,不三月凡抗二十疏,言皆切至,上多采纳”(《宋史·邓肃传》)。其“遗文三十卷,诗附集中”,今本“仅诗一卷,词一卷,文十四卷”,“殆散佚不完”(《总目》卷一五七)。
《默成文集》八卷
宋·潘良贵撰。潘良贵,字义荣,一字子贱,号默成居士。“以上舍释褐为辟雍博士,迁秘书郎。时宰相蔡京与其子(蔡)枚方以爵禄钩知名士,(潘)良贵屹然特立,亲故数为(蔡)京致愿交意,(潘)良贵正色谢绝”。“王黼、张邦昌俱欲妻以女,拒之”。“高宗即位,召为左司谏”,“黄潜善、汪伯彦恶其言,改工部。(潘)良贵以不得其言,求去,主管明道宫”。其“刚介清苦,壮志一节”,“谏疏多焚稿,仅存杂著十五卷”(《宋史·潘良贵传》)。潘良贵“学术醇正,侃直不阿”,“朱子亦称其刚毅近仁”,而此本“仅文二十首,诗二十七首,词一首,皆掇拾于散亡之余,粗存梗概”(《总目》卷一五七)。
《都阳集》四卷
宋·洪皓撰。洪皓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洪皓传》。其“大节凛然,昭映今古”。“传称(洪)皓有文集五十卷,而《书录解题》作十卷”,此本从《永乐大典》辑出,乃“诗集也”(《总目》卷一五七)。
《澹斋集》十八卷
宋·李流谦撰。“焦竑《国史·经籍志》、黄虞攫《千顷堂书目》俱载有《澹斋集》八、十一卷”,今“就《永乐大典》所载,抄撮编次厘为十八卷”(《总目》卷一五七)。
《灊山集》三卷
宋·朱翌撰。“《宋史·艺文志》作四十五卷,诗三卷”,“今文集已不可见,诗集亦无传本,惟《永乐大典》所收篇什尚多,谨裒而集之,厘为三卷以还其原目”(《总目》卷一五七)。
《云溪集》十二卷
宋·郭印撰。郭印“诗数百篇,散见《永乐大典》各韵中,皆曰《云溪集》”。“云溪乃其别墅之名,今据《永乐大典》所载,分体编辑,厘为十二卷。其诗才地稍弱,未能自出机杆,而清词隽语瓣香实在眉山”(《总目》卷一五七)。
《卢溪集》五十卷
宋·王庭硅撰。王庭硅,字民瞻,号卢溪先生。政和进士,绍兴中,胡铱上书乞斩秦桧,贬吉阳军,他独以诗送行,“有‘痴儿不了公家事,男子须为天下奇’语”。绍兴十九年(公元1149年),坐汕谤停官,辰州编管。孝宗召对内殿,除国子主簿、直敷文阁。“年九十三乃卒”,“平生著作颇富”,“今皆散佚,惟此集犹传,凡古近体诗二十五卷,杂文二十五卷”。“读其所作,矫然伉厉之气时流露于笔墨间”(《总目》卷一五七)。
《屏山集》二十卷
宋·刘子晕撰。刘子翚,字彦冲,学者称屏山先生。“妻死不再娶,事继母吕氏及兄(刘)子羽尽孝友。(刘)子羽之子(刘)洪,幼英敏嗜学,(刘)子翚教之不懈,(刘)洪卒有立”(《宋史·儒林传四》)。“集中谈理之文辨析明快,曲折尽意”,“论事之文洞悉时势,亦无于阔之见”。“古诗风格高秀,不袭陈固,惟七言近体宗派颇杂江西”(《总目》卷一五七)。
《北海集》四十六卷、《附录》三卷
宋·綦崇礼撰。綦崇礼,字叔厚,“高密人,后徙潍之北海”。“幼颖迈,十岁能作邑人墓铭”。高宗时,“御笔除翰林学士。自靖康后,从官以御笔除拜自此始”。“尝进唐太宗录刺史姓名于屏风故事,曰:‘连千里之封得一良守,则千里之民安;环百里之境得一良令,则百里之民说。牧民之吏咸得其良,则治功成矣。苟能效当时之事,以守令姓名详列于屏,简在帝心,则人知尽心职业’。再人翰林凡五年,所撰诏命数百篇,文简意明,不私美,不寄怨,深得代言之体”。“楼钥尝叙其文,以为气格浑然天成,一旦当书命之任,明白洞达,虽武夫远人晓然知上意所在云”(《宋史·綦崇礼传》)。“宋史·艺文志》《书录解题》俱载(蔡)崇礼《北海集》六十卷。世久失传”。“今检《永乐大典》载(綦)崇礼诗文颇多,中惟制浩最富”。“据今所得睹者已足见词藻之精丽,不必全璧也”(《总目》卷一五七)。
《鸿庆居士集》四十二卷、《内简尺犊编注》十卷
宋·孙魏撰。孙魏,字仲益,大观进士,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中词科。历国子司业、侍御史,迁翰林学士,注京破,受金人女乐,为钦宗草降表。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知平江府以扰民夺职,四年,复徽猷阁侍制。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知临安府,以盗用军钱除名,提举鸿庆宫,归隐太湖二十余年。他早期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卣,谤毁岳飞。“怙恶不悛,当时已人人鄙之。然(孙)魏所为诗文颇工,尤长于四六。与汪藻、洪迈、周必大声价相埒。(周)必大作集序,称其‘名章隽句,晚而愈精’,亦所谓孔雀虽有毒,不能掩文章也。流传艺苑已数百年,今亦姑录存之,而具列其秽迹于右”,“亦足为文士之炯戒焉”(《总目》卷一五七)。宋·孙魏撰。“其门人李祖尧编,并为之注”(《总目》卷一五七)。
《篙庵集》六卷
宋·李处权撰。李处权,“(李)淑曾孙”,“家富典籍”,“承其世学,标新领异,别出以清隽之思于诗,颇为深造”,“老而弥工”(《总目》卷一五七)。
《藏海居士集》二卷
宋·吴可撰。“散见《永乐大典》中”(《总目》卷一五七)。
《豫章文集》十七卷
宋·罗从彦撰。罗从彦,字仲素,谧文质。“闻同郡杨时得河南程氏学,慨然慕之,及(杨)时为萧山令,遂徒步往学焉”。“(杨)时弟子千余人,无及(罗)从彦者”。尝曰:“士之立朝,要以正直忠厚为本。正直则朝廷无过矣,忠厚则天下无磋怨。一于正直而不忠厚,则渐人于刻;一于忠厚而不正直,则流人于懦”(《宋史·道学传二》)。“以宋儒称(罗)从彦为豫章先生,因以名集”(《总目》卷一五七)。
《和靖集》八卷
宋·尹焊撰。尹焊,字彦明,“少师程颐”,“终身不就举”。“与河南张绎同时。(张)绎以高识,(尹)焊以笃行。(程)颐没,(尹)焊聚徒洛中,非吊丧问疾不出户,士大夫宗仰之”。“当是时,学于程颐之门者固多君子,然求质直弘毅实体力行,若(尹)焊者鲜。(程)颐尝以‘鲁’许之,且曰:‘我死,而不失其正者尹氏子也”,(《宋史·道学传二》)。是集“凡奏札三卷,诗文三卷。其壁帖一卷,乃(尹)焊手书圣贤治气养心之要,帖之屋壁以警惕后人,录之成峡;又师说一卷,则(尹)烨平日之绪论,而其门人王时敏所编也”(《总目》卷一五七)。
《王著作集》八卷
宋·王蘋撰。“一卷为传道支派图;二卷为札子、杂文十余篇;三卷以下为像赞、题跋及门人私志语录之类”(《总目》卷一五七)。
《郴江百咏》一卷
宋·阮阅撰。乃“其宣和中知郴州时作也。其诗多人论宗,盖宋代风气如是”(《总目》卷一五七)。
《双溪集》十五卷
宋·苏箱撰。苏箱,苏辙孙,苏迟子。“(苏)轼、(苏)辙之为伟人,不仅以文章为重,其立身本末,俱不愧古贤”。而苏箱“小人反复,有愧于乃祖实多。特其诗文雄快疏畅,以词华而论,终为尚有典型”(《总目》卷一五七)。
《少阳集》十卷
宋·陈东撰。陈东,字少阳,“早有隽声,椒傥负气,不戚戚于贫贱。蔡京、王黼方用事,人莫敢指言,独(陈)东无所隐讳”。“以贡人太学。钦宗即位,率其徒伏阙上书论‘⋯⋯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言极愤切”。“李邦彦议与金和,李纲及种师道主战,(李)邦彦因小失利罢(李)纲而割三镇,(陈)东复率诸生伏宣德门下上书”,“军民从者数万。书闻,传旨慰谕者旁午,众莫肯去,方舁登闻鼓挝坏之,喧声震地”,直至“诏(李)纲人,复领行营,遣抚谕,乃稍引去”。高宗即位后,被召至南京,适李纲复罢又上书,终与布衣欧阳澈同时被杀,年四十二,“李酞赎其尸瘗之”。“(陈)东初未识(李)纲,特以国故,至为之死,识与不识皆为流涕”(《宋史·忠义传十》)。“其气节自不可及”,“故南宋以来儒者以忠义予之,而遗文亦至今传述焉”。是集“前五卷皆(陈)东遗文,后五卷则本传、行状及他书论赞也”(《总目》卷一五七)。
《欧阳澈撰集》七卷
宋·欧阳澈撰。欧阳澈,字德明,“年少美须眉,善谈世事,尚气大言,慷慨不少屈,而忧国阂时,出于天性”(《宋史·忠义传十》)。“建炎初徒步行在,伏阙上书,请诛澎替善、汪伯彦,与陈东俱论死。后高宗悔之,追赠秘阁修撰”(《总目》卷一五七)。
《东溪集》二卷、《附录》一卷
宋·高登撰。高登,字彦先,“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度。宣和间,为太学生”,两次与陈东同上书。“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簿。宪董弅闻其名,檄漱六郡狱,复命兼贺州学事。学故有田舍,法罢归买马司,(高)登请复其旧”,“守不能夺,卒从之”。“满秩,士民丐留不获,相率馈金五十万,不告姓名,白于守曰:‘高君贫无以养,愿太守劝其咸受’。(高)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授静江府古县令”,拒绝为秦桧父建祠,“(秦)桧闻震怒,坐以前事,取旨编管容州”。“(高)登滴居,授徒以给,家事一不介意,惟闻朝廷所行事小失,则颦整不乐,大失则恸哭随之。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宋史·高登传》)。其“遗集,《文献通考》作二十卷,《书录解题》及《宋史·艺文志》俱云十二卷”。此本“仅分上下二卷。书疏、论议、辨说等作共二十篇,诗三十一首,赞五首,篇铭二十六首,词十二首,启二首。末有《附录》一卷,则朱子褒录奏状、祠堂记两篇及言行录十条”。“亡佚者虽多,而读其遗篇尚想见忠义之概”(《总目》卷一五七)。
《岳武穆遗文》一卷
宋·岳飞撰。岳飞,字鹏举,“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武)吴(起)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百。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从军后成为抗金名将。“诸将多行剽掠,惟(岳)飞军秋毫无所犯”。岳飞“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曰:‘仁、智、信、勇、严,阅一不可’”。“帝札曰:‘设施之方,一以委卿,腾不遥度’”。而郾城大捷后,“进军朱仙镇,距注京四十五里”,“指日渡河”。岳飞“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却“一日奉十二金字牌”,强令班师。“岳)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废于一日’。(岳)飞班师,民遮马恸哭”。“和议既决”,逮岳飞,“(秦)桧手书小纸传狱,即报(岳)飞死,时年三十九”。“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谧武穆,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追封鄂王”(《宋史·岳飞传》)。“陈振孙《书录解题》载《岳武穆集》十卷,今已失传。此遗文一卷,乃明·徐阶所编,凡上书一篇,札十六篇,奏二篇,状二篇,表一篇,檄一篇,跋一篇,盟文一篇,题识三篇,诗四篇,词二篇”。“则其佚篇盖不可禅数。史称万俟高白秦桧,簿录(岳)飞家,取当时御札藏之以灭迹,则奏议之文同遭毁弃,固势有所必然矣”(《总目》卷一五八)。
《茶山集》八卷
宋·曾几撰。曾几,字吉甫,“幼有识度,事亲孝,母死,蔬食十五年。人太学有声”。“靖康初,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即位,改提举湖北,徙广西运判、江西提刑,又改浙西”。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其“兄(曾)开为礼部侍郎,与秦桧力争和议,(秦)桧怒,(曾)开去,(曾)几亦罢”,寓居上饶茶山寺七年,自号茶山居士。秦桧死,复官,“三仕岑表,家无南物,人称其廉”。“为文纯正雅健,诗尤工”(《宋史·曾几传》)。“后(曾)几之学传于陆游加以研练,面目略殊,遂为南渡之大宗”。“《墓志》称有《文集》三十卷”,“《书录解题》与《宋史·艺文志》均作十五卷,是当时已佚其半”。“兹从《永乐大典》中搜采编辑勒为八卷,凡得古今体五百五十八首”,“残膏剩馥,要足沽丐无穷也”(《总目》卷一五八)。
《雪溪集》五卷
宋·王锉撰。王铚,字性之,人称雪溪先生。绍兴初,官迪功郎,权枢密院编修官,因纂集《祖宗兵制》受到高宗赏识。晚年遭秦桧摈斥避地剡溪山中。此“乃其诗集”。“(王)锤以博洽名,乃集中《白头吟序》不引《西京杂记》而引吴兢《乐府解题》已迷其本(案《西京杂记》虽为伪书,然在吴兢之前,即(吴)兢说所自出)。又称《宋志》载文君诗云云。不知《宋书·乐志》白头吟实作古词,不作文君。此亦千虑之一失,信乎考证之难也”(《总目》卷一五八)。
《卢川归来集》十卷、《附录》一卷
宋·张元千撰。张元干,字仲宗,自号真隐山人,又曰卢川老隐。南渡后,秦桧当权,耻与奸佞同朝,弃官归。“诗格颇遒”,“其集今有抄本”,“及考《永乐大典》所载,则所佚诸篇厘然具在”。“抄本末有《幽岩尊祖录》一卷”,“中多元祐名臣之笔,亦仍其旧第并附录焉”(《总目》卷一五八)。
《东莱诗集》二十卷
宋·吕本中撰。吕本中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吕本中传》。“此本有诗无文。惟其草《赵鼎迁右仆射制词》所云:‘合晋楚之成,不若尊王而贱伯;散牛李之党,未如明是而去非’之语,以秦桧恶之,载于《日历》尚为世所传诵,其他文则泯没久矣”(《总目》卷一五八)。
《澹庵文集》六卷
宋·胡锉撰。胡锉,字邦衡,谧忠简。“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高宗策士淮海,(胡)锉因御题问‘治道本天,天道本民’,答云:‘汤、武听民而兴,桀、纣听天而亡。今陛下起干戈锋摘间,外乱内江,而策臣数十条,皆质之天,不听于民’。又谓:‘今宰相非晏殊,枢密、参政非韩琦、杜衍、范仲淹’。策万余言,高宗见而异之,将冠之多士,有忌其直者,移置第五”(《宋史·胡锉传》)。其以“抗疏诋和议,滴吉阳军。孝宗即位,特召还摧用”。“(胡)锉师萧楚,明于《春秋》,故集中嘉言谠论多本春秋义例,于南渡大政多所补救”。“本传称(胡)锉集凡百卷,今所存者仅文五卷,诗一卷”(《总目》卷一五八)。
《五峰集》五卷
宋·胡宏撰。胡宏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儒林传五》。是集“凡诗一百六首为一卷,《皇王大纪论》八十余条为一卷,经义三种为一卷”。“所上高宗封事,割切详尽,《宋史》已采人本传;其《易外传》皆以史论经;《论语指南》乃取黄祖舜、沈大廉二家之说折衷之;《释疑孟》则辨司马光《疑孟》之误,议论俱极醇。又有《与秦桧书》,自乞为岳麓书院山长。盖(秦)桧与(胡)宏父(胡)安国交契最深,故极力汲引之。(胡)宏能萧然自远,蝉退于权利之外,其书词婉而意严,视其师杨时委曲以就蔡京者,可谓青出于蓝而冰寒于水矣”(《总目》卷一五八)。
《斐然集》三十卷
宋·胡寅撰。胡寅,胡安国侄而养为己子,宣和进士。“父子兄弟笃信程氏之学,(胡)寅尤以气节著”。“兄弟三人并力拒不人其(秦)党,(胡)寅更忤之,至流窜”。秦桧死,复官。“其立身亦具有始末者,其文亦何可废也”(《总目》卷一五八)。
《邓绅伯集》二卷
宋·邓深撰。邓深,字资通,别号大隐,“《大隐居士诗集》即此集别名”(《总目》卷一五八)。此本出自《永乐大典》。
《北山集》三十卷
宋·郑刚中撰。郑刚中,字亨仲,号北山。“登进士甲科,累官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郑)刚中由秦桧荐于朝,(秦)桧主和议,(郑)刚中不敢言”。后来“威震巴蜀”,秦桧怒其“专擅”,设计限制,“由是有隙”。“(郑)刚中语人曰:‘孤危之迹,独赖上知之耳’。(秦)桧闻愈怒,遂罢”(《宋史·郑刚中传》)。“其诗则出于南北宋间,犹及见前辈典型。方回作是集跋,称其‘文简古,诗峭健’。其品题则颇不谬云”(《总目》卷一五八)。
《浮山集》十卷
宋·仲并撰。“《宋史·艺文志》载(仲)并《浮山集》十六卷”,“旧本久佚”,“今据《永乐大典》所载,排次订正,辑成十卷”(《总目》卷一五八)。
《横浦集》二十卷
宋·张九成撰。张九成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张九成传》。是集“凡赋诗四卷,杂文十六卷”(《总目》卷一五八)。
《湖山集》十卷
宋·吴芾撰。昊芾,字明可,“举进士第,迁秘书正字,与秦桧旧故,至是(秦)桧已专政,(吴)芾退然如未尝识”。“前后守六郡,各因其俗为宽猛,吏莫容奸,民怀惠利”。“尝曰:‘视官物当如己物,视公事当如私事,与其得罪于百姓,宁得罪于上官’”。“与陈俊卿俱以刚直见忌”,“中书舍人阎安中为孝宗言二臣之去,非国之福”。其“晚退闲者十有四年,自号湖山居士”,“为文豪健俊整”(《宋史·昊芾传》)。是集“原本亡佚,无从核定,今据《永乐大典》散见各韵者采辑编订,厘为十卷”(《总目》卷一五八)。
《文定集》二十四卷
宋·汪应辰撰。汪应辰,字圣锡,“幼凝重,异常童,五岁知读书,属对应声,语警人,多识奇字”。“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进士第一人,年甫十八。御策以吏道、民力、兵势为问,(汪)应辰答以为治之要,以至诚为本,在人主反求而已。上览其对,意其为老成之士,及唱第,乃年少子,引见者掖而前,上甚异之”。“初名(汪)洋,与姓字若有语病,特改赐应辰。上欲即除馆职,赵鼎言:‘且令历外任,养成其材’乃授镇东军签判”。其“接物温逊,遇事特立不回,流落岭峤十有七年。(秦)桧死,始还朝,刚方正直,敢言不避”。“在朝多革弊事,中贵人皆侧目”。“尝释克己之私如用兵克敌,《易》惩忿窒欲,《书》刚制于酒,惩窒、刚制皆克胜义,可不常省察乎?其义理之精如此”(《宋史·汪应辰传》)。“《宋史·艺文志》载其集五十卷”,“宏(弘)治中,程敏政于内阁得其本,以卷峡繁重,不能尽录,乃摘抄其要”,“今考《永乐大典》所载,为程(敏政)本不载者几十之四五”。“互相比较,除其重复,增所未备,勒为二十四卷”,“其精华亦约略具于是矣”(《总目》卷一五八)。
《缙云文集》四卷
宋·冯时行撰。冯时行,字当可,“尝居县北缙云山授徒,因以名号。《宋志》载其文集本五十五卷,岁久散佚。明嘉靖中,重庆推官李玺始访得旧抄残本编为四卷”。“四川通志》称其与曾开、朱篙等共斥和议,忤秦桧坐贬,今读其诗文,忠义之气隐然可见”(《总目》卷一五八)。
《篙山居士集》四十五卷
宋·晃公溯撰。晃公溯,“(晃)公武之弟”(《总目》卷一五八)。
《默堂集》二十二卷
宋·陈渊撰。陈渊,字知默,“尝牓所居之室曰默堂,其门人沈度编次诗文,因以名集,凡文十二卷,诗十卷”(《总目》卷一五八)。
《知稼翁集》二卷
宋·黄公度撰。“《书录解题》载《(黄)公度集》十一卷”,“别有(黄)公度《知稼翁词》一卷”。“此本为天启乙丑其裔孙(黄)崇翰所刊”,“分上下二卷”(《总目》卷一五八)。
《唯室集》四卷、《附录》一卷
宋·陈长方撰。“《朱子语录》于同时学者多举其字,惟于(陈)长方则称日‘唯室先生’”。是集“原本凡十四卷,又唐缘原序称其家所刊凡二百篇。今掇拾残阅,仅得文五十五篇,诗三十九首,勒为四卷。而以他人所作铭状、记序附录其后,以备稽考”(《总目》卷一五八)。
《汉滨集》十六卷
宋·王之望撰。王之望,字瞻叔,“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登进士第”。“有文艺干略,当秦桧时,落落不合,或谓其有守。绍兴末年,力附和议,与(汤)思退相表里,专以割地啖敌为得计,地割而敌势益张,(王)之望迄以此废焉”(《宋史·王之望传》)。是集“焦竑《经籍志》作六十卷”,“今从《永乐大典》中采撮裒缀”,“厘为十六卷”(《总目》卷一五八)。
《香溪集》二十二卷
宋·范浚撰。
《郑忠肃奏议遗集》二卷
宋·郑兴裔撰。郑兴裔,原名郑兴宗,字光锡,谧忠肃。“是集所录多奏疏表状,其记序辨跋诸杂著间附数篇”。其中,“如镯缗、禁改钞、论折帛钱诸奏,所列绍兴间一切弊政,皆《宋史·食货志》及《文献通考》所未载,亦足补史志之阙”(《总目》卷一五八)。是条案语说:“此编虽以奏议为名,实则裒辑杂文共为一集,故录之别集类中”。
《云庄集》五卷
宋·曾协撰。曾协,曾肇孙,字同季。是集“其亡已久,今捃拾《永乐大典》所载,以类编次,尚得五卷,又得傅伯寿《序》一篇,亦并录之”(《总目》卷一五八)。
《竹轩杂著》六卷
宋·林季仲撰。“(林)季仲在绍兴中实负清流重望,故集中札子虽所存无几,而多力持正论,深切时弊之言”。是集“本十五卷,世久失传”,“今从《永乐大典》中搜辑编缀,厘为诗二卷,文四卷”(《总目》卷一五八)。
《拙斋文集》二十卷
宋·林之奇撰。林之奇,自号拙斋,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儒林传三》。是集“凡记问二卷”,“诗一卷,杂文十七卷。末附吕祖谦祭文及李橺所为哀词,姚同所为行实”(《总目》卷一五八)。
《于湖集》四十卷
宋·张孝祥撰。张孝祥,字安国,“读书一过目不忘,下笔顷刻数千言”,“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廷试第一”。“除知抚州,年未三十,莅事精确,老于州县者所不及”。“知潭州,为政简易,时以威济之,湖南遂以无事”,“以疾卒”,“年三十八”,“孝宗惜之,有用才不尽之叹”(《宋史·张孝祥传》)。“《程史》载王阮之语,称其‘平日气吐虹霓’,陈振孙亦称其‘天下超逸’云”(《总目》卷一五八)。
《太仓梯米集》七十卷
宋·周紫芝撰。周紫芝,字少隐。“是集乐府诗四十三卷,文二十七卷”。“集中《闷题》一首注云:‘壬戌岁始得官,时年六十一’。是(周)紫芝通籍馆阁业已暮年”。其“时宰生日乐府四首,又时宰生日乐府三首,又时宰生日乐府七首,又时宰生日诗三十绝句,又时宰生日五言古诗六首,皆为秦桧而作”。“又《大宋中兴颂》一篇,亦归美于(秦)桧,称为元臣良弼”,“殊为老而无耻,贻站汗青”(《总目》卷一五八)。
《夹潦遗稿》三卷
宋·郑樵撰。郑樵,学者称夹潦先生,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儒林传六》。“(郑)樵锐于著述,尝上书自陈,称所作已成者四十一种,未成者八种,当时颇以博洽著,而未尝以文章名。其集自陈振孙以下亦皆不著录”。此本“上卷,古近体诗五十六首;中卷,记一篇,论一篇,书二篇;下卷,书三篇。其诗不甚修饰,而萧散无俗韵,其文混漾恣肆,多类唐·李观、孙樵、刘蜕,在宋人为别调。其献皇帝书,自誉甚至;上宰相书,上礼部书,益放言纵论,排斥古人,秦汉来著述之家,无一书能当其意”。“其量殊嫌浅狭。然南北宋间记诵之富,考证之勤,实未有过于(郑)樵者。其高自位置,亦非尽无因也”(《总目》卷一五九)。
《鄮峰真隐漫录》五十卷
宋·史浩撰。史浩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史浩传》。是集,“凡诗五卷,杂文三十九卷,词曲四卷。末二卷为童子须知,分三十章,所言皆治家修身之道,而谐以韵语,乃录之家塾以训子孙者”(《总目》卷一五九)。
《燕堂诗稿》一卷
宋·赵公豫撰。“卷首有《传》一篇”,“称(赵)公豫所著《燕堂类稿》原本十六卷,诏浩表策多为时传诵,其诗因属对不甚工切”。“是(赵)公豫止优于文,而诗则非擅长”。“今读其诗,虽吐属未工,而直写胸臆,要自落落不凡。《传》又称:(赵)公豫居官廉正,常言‘吾求为良吏,不求为健吏’,去任之日,挈壶浆攀辕者甚众。是其政绩不愧于古之循吏”(《总目》卷一五九)。
《海陵集》二十三卷、《外集》一卷
宋·周麟之撰。周麟之,字茂振,泰州海陵人,绍兴进士。是集“前有淳熙癸卯周必大《序》,亦称其子(周)淮裒遗稿得二十三卷,盖犹旧帙。《序》称其久官于朝,故其诗文因事而作者少,集中内外制词殆居其半。今观其集,非惟赠答唱和寥寥无几,即奏议、奏札亦多不关军国大计。盖其拜笔禁庭,坐跻通显,与王硅约略相似。而文章娴雅亦犹有北宋馆阁之余风”。“别有《外集》一卷,其中使金诸诗称绍兴已卯。考徐梦萃《三朝北盟会编》,称绍兴二十九年(公元1159年)周麟之为告启使,盖以韦太后事而行,时金国方谋南伐”。“《二老堂诗话》又载(周)麟之使金,金主爱之,享以牛鱼”,“则当时必有所取悦于金者”。“考《宋志》亦无《外集》之目,殆其子讳其削稿,后人又掇拾附存钦”(《总目》卷一五九)。
《竹洲集》二十卷,附《棣华杂著》一卷
宋·吴儆撰。“集首有端平乙未,敷文阁学士程泌《序》,称其‘文峭直而纤余,严洁而平澹,质而非俚,华而不雕”(《总目》卷一五九)。
《高峰文集》十二卷
宋·廖刚撰。廖刚,字用中,号高峰,崇宁进士,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拜御史中丞。金人叛盟,因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为秦桧所衔,后以徽献阁直学士、提举毫州明道宫致仕。
《鄂州小集》六卷、《附录》一卷
宋·罗愿撰。“淳熙甲辰(罗)愿由知剑南改鄂州,乙巳卒于官”。“(罗)愿父(罗)汝楫助秦桧以害岳飞,犯天下之公怒,而(罗)愿学问该博,文章高雅,乃卓然有以自立,不为父恶之所掩”。“其《淳安社坛记》朱子亦谓不如;其《尔雅翼》后有方回跋日:‘(方)回闻之先君子,南渡后有先秦、西汉风,惟罗鄂州一人’”。“朱子当南宋初,方回当南宋末,其推重如出一辙,知一代作者,于(罗)愿无异词矣”(《总目》卷一五九)。
《艾轩集》九卷、《附录》一卷
宋·林光朝撰。林光朝,郑侠婿,字谦之,隆兴进士,历官秘书省正字兼国史编修、著作佐郎兼礼部郎官、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中书舍人等。学通六经百氏,不喜著书,教授学生惟以口授,注重使其内心理解,尝谓:“道之本体全在于太虚。六经既发明之,后世注解已涉支离,若复增加,道愈远矣”(《宋元学案》卷四)。是伊洛学在东南最早倡导者,人称南先生,学者称艾轩先生。“既没后,其族孙(林)同叔裒其遗文为十卷,陈毖序之。后其外孙方之泰搜求遗逸,辑为二十卷刻于都阳,刘克庄序之”。明“正德辛巳,(林)光朝乡人郑岳择其优者九卷附以遗事一卷,题曰《艾轩文选》是为今本”(《总目》卷一五九)。
《晦庵集》一百卷、《续集》五卷、《别集》七卷
宋·朱熹撰。晦庵,朱子讲学之所,人称晦庵先生。晦庵正集为其子(朱)在编,《别集》为余师鲁编,《续集》不知何人所编。
《梁溪遗稿》一卷
宋·尤袤撰。“《宋史·(尤)袤传》载所著《遂初小稿》六十卷,内外制三十卷。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梁溪集》五十卷,今并久佚”。“国(清)朝康熙中,翰林院侍讲长洲尤侗自以为(尤)袤后人,因裒辑遗诗编为此本,盖百分仅存其一矣”。“方回尝作《(尤)袤诗跋》称:‘中兴以来,言诗必曰:尤、杨、范、陆’”。“则(尤)袤在当时本与杨万里、陆游、范成大并驾齐驱”。“即今所存诸诗观之,残章断简尚足与三家抗行”(《总目》卷一五九)。
《文忠集》二百卷
宋·周必大撰。周必大,溢文忠,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周必大传》。是集“即史所称《平园集》者是也”(《总目》卷一五九)。
《雪山集》十六卷
宋·王质撰。王质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王质传》。“史称其尝著论五十篇,言历代君臣谓之《朴论》,今止存汉高帝、文帝、五代梁末帝、周世宗四篇。(王)质自序《西征丛记》云:自丁亥至庚寅,得诗一百三十有九,词五十有一,记十,序六,铭二。又于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作退文,有六悔六变。《永乐大典》所载乃总题曰《雪山集》不可辨识”。“今搜罗排次,共得十六卷。其诗文有岁月可稽者各加考证附于其下,虽残阙之余,十存四五,其生平出处与文章宗旨,尚可见其梗概焉”(《总目》卷一五九)。
《方舟集》二十四卷
宋·李石撰。“考邓椿《画继》称其出主石室(案:此指由太学博士黜为成都学官时),就学者如云。闽越之士万里而来,刻石题诸生名几千人,蜀学之盛,古今鲜俪”。“书录解题》载《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自明以来绝无传本,今从《永乐大典》采掇“编为诗五卷,词一卷,文十二卷”。其门人刘伯龙所编《方舟先生集》“别为六卷,附之于后”(《总目》卷一五九)。
《纲山集》八卷
宋·林亦之撰。林亦之,林光朝弟子,字学可,号月渔。
《东莱集》四十卷
宋·吕祖谦撰。吕祖谦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儒林传四》。是集包括:文集十五卷,家范、尺牍之类十六卷,程文之类五卷,年谱、遗事三卷,拾遗一卷。“(吕)祖谦于《诗》《书》《春秋》皆多究古义,于十七史皆有详节,故词多根柢,不涉游谈。所撰文章关键于体格源流具有心解,故诸体虽豪迈骏发,而不失作者典型,亦无语录为文之习”(《总目》卷一五九)。
《止斋文集》五十一卷、《附录》一卷
宋·陈傅良撰。陈傅良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儒林传四》。是集“为门人曹叔远所编”,“凡乾道以前之少作尽削不存,其去取特为精审”。《附录》一卷,包括墓志、行状和杂文八篇。“陈傅良虽与讲学者游,而不涉植党之私曲相附和,亦不涉争名之见显立异同,在宋儒之中可称笃。故集中多切于实用之文,而密栗坚峭自然高雅”(《总目》卷一五九)。
《格斋四六》一卷
宋·王子俊撰。王子俊,字材臣,“所著有《史论》《师友绪言》《三松类稿》诸书,俱已不传。此编原题曰《格斋三松集》,疑即《类稿》中之一种,散佚仅存者”。“杨万里尝谓其史论有(司马)迁(班)固之风,古文有韩(愈)柳(宗元)之则,诗有苏(轼)黄(庭坚)之味。至于四六踵六一,东坡之步武超然绝尘”。“今其他文湮没不传,无由证所评之确否,但就此一卷而论,其典雅流丽,亦复斐然可观”(《总目》卷一五九)。
《梅溪集》五十四卷
宋·王十朋撰。王十朋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王十朋传》。是集“凡奏议五卷,而冠以廷试策,前集二十卷,后集二十九卷而附以汪应辰所作墓志”。“(王)十朋立朝刚直为当代伟人。(汪)应辰称:‘其文专尚理致,不为浮虚靡丽之词;其论事章疏意之所至,展发倾尽无所回隐,尤条瞥明白’。(刘)洪称:‘其诗浑厚质直,恳恻条畅如其为人’。今观全集,淳淳穆穆有元祐之遗风,二人所言良非溢美”(《总目》卷一五九)。
《香山集》十六卷
宋·喻良能撰。喻良能,字叔奇,“其兄(喻)良倚、弟(喻)良弼,亦俱以古文词有声于时,集中所称伯寿兄、季直弟者是也”。所作“俱久佚不传”,“独《永乐大典》所录古今体诗尚多,核其格律大都抒写如志,不屑屑为稀章绘句之词”。与杨万里诗格“约略相近,特不及(杨)万里之博大耳”。香山乃其“所居山名,盖以地名其集云”(《总目》卷一五九)。
《宫教集》十二卷
宋·崔敦礼撰。“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有《(崔)敦礼集》二十卷,其本久佚”,“惟《永乐大典》载有(崔)敦礼《宫教集》,其诗文篇峡尚富”(《总目》卷一五九)。
《蒙隐集》二卷
宋·陈棣撰。“原集之佚已久,其卷峡多少不可复考”,“谨从《永乐大典》所载按体区分,厘为上下二卷,以略存梗概焉”(《总目》卷一五九)。
《倪石陵书》一卷
宋·倪朴撰。倪朴,字文卿,“居于石陵村”。“(吴)师道称其:‘究悉用兵,攻守险要,尤精地理’。所著《舆地会元志》四十卷,今不传,传者仅此集。前载吴(师道)宋(镰)二传,次拟上高宗书,又书札八篇,书唐史诸传七篇,辨一篇。大抵古健有法”。“此本则明嘉靖丙戌麻城毛凤韶所辑,其不日集而日书者,(毛)凤韶《自序》谓以上高宗书为主,举所重云”(《总目》卷一五九)。
《乐轩集》八卷
宋·陈藻撰。陈藻,字元洁,“乐轩其自号也”(《总目》卷一五九)。
《定庵类稿》四卷
宋·卫博撰。“凡表札笺启序记书疏之类,无所不备,而什九皆为他人属草者”(《总目》卷一五九)。
《澹轩集》八卷
宋·李吕撰。李吕,字滨老,“今观其诗文虽多近朴直,少波澜回复之趣,不能成家,然明白坦易,往往有关于劝戒,不失儒者之言”。是集原本十五卷,“然世无传本”,此本辑自《永乐大典》,“为诗三卷,诗余一卷,杂文四卷。周必大《墓志》一首亦附之卷末”(《总目》卷一五九)。
《攻愧集》一百十二卷
宋·楼钥撰。楼钥,字大防,溢宣献,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试南宫”,“考官胡锉称之曰:‘此翰林才也’”。“(韩)侂胄尝副(楼)钥为馆伴,以(楼)钥不附己,深嗛之。(韩)侂胄诛,诏起(楼)钥为翰林学士,迁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时(楼)钥年过七十,精敏绝人,词头下,立进草,院吏惊诧”。其“文辞精博,自号攻愧主人”(《宋史·楼钥传》)。“(楼)钥居官持正有守,而学问赅博,文章淹雅,尤多为世所传述”(《总目》卷一五九)。
《尊白堂集》六卷
宋·虞祷撰。虞祷,字寿老,“慕白居易之为人,以‘尊白’名堂,并以名集”。“据陈贵谊原序,集本二十四卷,今从《永乐大典》中采掇裒次,厘为诗四卷、文二卷”(《总目》卷一五九)。
《东塘集》二十卷
宋·袁说友撰。袁说友“学问淹博,留心典籍,官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程遇孙等八人辑蜀中诗文,自西汉迄于淳熙,为《成都文类》五十卷,深有表章文献之功”。“今据《永乐大典》所载,搜罗排纂得诗七卷,文十二卷,又《家传》一篇”(《总目》卷一五九)。
《义丰集》一卷
宋·王阮撰。王阮,字南卿,曾祖王韶、祖王厚、父王彦傅“皆有功”,“常自称将种,辞辩奋发,四坐莫能屈”。“绍熙中,知濠州,请复曹玮方田,修种世衡射法,日讲守备,与边民亲访北境事宜。终(王)阮在涂,金不敢南侵。改知杭州,韩侂胄宿闻(王)阮名,特命人奏,将诱以美官,夜遣密客诣(王)阮”,王阮“拂衣出关”,“(韩)侂胄闻知大怒,批旨予祠。(王)阮于是归隐庐山”(《宋史·王阮传》)。
《涉斋集》十八卷
“案:《涉斋集》,《永乐大典》原题许纶撰”,实际“当为(许)及之所撰”(《总目》卷一五九)。许及之,字深甫,“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进士”,“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事兼参政”(《宋史·许及之传》)。
《斋铅刀编》三十二卷
宋·周孚撰。“周孚七岁通《春秋》,为诗初学陈师道,进而学黄庭坚,俱能得其遗矩”(《总目》卷一五九)。
《乾道稿》一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
宋·赵蕃撰。赵蕃,字昌父,号章泉,溢文节。“性宽平,与人乐易而刚介不可夺”,为“辰州司理参军,与郡守争狱罢,人以(赵)蕃为直”。“受学于刘清之,刘清之守衡州”,“至衡而(刘)清之罢,(赵)蕃即丐祠,从(刘)清之归。其后真德秀书之《国史》曰:‘(赵)蕃于师友之际盖如此,肯负国乎’”。“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既毫,犹虞末路之难,命所居曰‘难斋’”。“(刘)宰之言曰:‘文献之家,典型之彦,岿然独存,犹有以系学者之望者,(赵)蕃一人而已”,(《宋史·文苑传七》)。其集“世无传本,而《永乐大典》所收颇富,并为采掇编次”,“共二十六卷,而以(赵)蕃本传及刘宰所作《墓表》附录于后”(《总目》卷一六〇)。
《双溪集》二十七卷
宋·王炎撰。王炎,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能诗文,与朱熹交谊笃挚,历潭州教授,知湖州,官至军器少监。所著“总题曰《双溪类稿》,今已不传,惟诗文集仅存”,“凡赋乐府一卷,诗词九卷,文十七卷”。“其诗文博雅精深,亦具有根柢”(《总目》卷一六〇)。
《止堂集》二十卷
宋·彭龟年撰。彭龟年,字子寿,“七岁而孤,事母尽孝。性颖异,读书能解大义,及长,得程氏《易》读之,至忘寝食。从朱熹、张拭质疑,而学益明”。“登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进士第”,“连三请对,不获命”,至“伏地扣额久不已,血溃甃甓。光宗曰:‘素知卿忠直,欲何言’”,“(彭)龟年言:‘陛下屡许臣,一人宫则又不然。内外不通,臣实痛心’。同知枢密院余端礼曰:‘扣额龙墀,曲致忠恳,臣子至此,为得已邪’,上云:‘知之’”。彭龟年“学识正大,议论简直,善恶是非辨析甚严,其爱君忧国之忱,先见之识,敢言之气,皆人所难”(《宋史·彭龟年传》)。“集中所存奏疏札子尚五十五篇,敷陈明确,多关于国家大计”,“严气正性凛然犹可想见”。“生平虽不以文章名,而恳恻之忱与刚劲之气浩然直达,语不求工而自工”。“《宋史·艺文志》载其集四十七卷,世久失传,今从《永乐大典》所载,益以《历代名臣奏议》所录,共得文二百二十三首,诗二百二十首,依类编次,厘为二十卷”(《总目》卷一六〇)。
《缘督集》二十卷
宋·曾丰撰。“元·元统间,(曾)丰五世孙(曾)德安购其遗集得四十卷,翰林学士虞集为之序,谓其‘气刚而义严,辞直而理胜,有得于《易》之奇,《诗》之葩”,(《总目》卷一六〇)。此本辑自《永乐大典》。
《象山集》二十八卷、《外集》四卷、《附录》四卷
宋·陆九渊撰。陆九渊,字子静,号象山翁,谧文安。“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寝食。及总角,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登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进士第。至行在,士争从之游,言论感发,闻而兴起者甚众。教人不用学规,有小过,言中其情,或至流汗。有怀于中而不能自晓者,为之条析其故,悉如其心”。“门人杨简、袁燮、叙璘、沈焕能传其学云”(《宋史·儒林传四》)。是集“为其子(陆)持之所编”,“前十七卷为书,十八卷为表奏,十九卷为纪,二十卷为序赠,二十一卷至二十四卷为杂著,二十五卷为诗,二十六卷为癸文,二十七卷、二十八卷为墓志、墓竭、墓表。《外集》四卷皆程试之文,末为谧议、行状,则吴杰所续人。其语录四卷”,“附集末以成陆氏全书”(《总目》卷一六〇)。
《慈湖遗书》十八卷、《续集》二卷
宋·杨简撰。杨简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杨简传》。其筑室慈湖(德润湖),学者称慈湖先生。“此本自六卷以前为杂文及诗。七卷至十六卷为家记,皆杂录论经史治道之说,如语录之体。十七卷记先训。十八卷乃钱时《行状》及真德秀《跋》。又编杂文一卷及《孔子间居解》一卷于后,谓之《续集》”(《总目》卷一六〇)。
《絜斋集》二十四卷
宋·袁燮撰。袁燮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袁燮传》。学者称之絜斋先生。“(袁)燮《絜斋集》二十六卷,后集十三卷”,“《永乐大典》采掇颇多”,“今裒集编次得文二百四十八首,诗一百七十六首,大抵淳朴质直不事雕绘,而真气流溢颇近自然”,“勒成二十四卷而以(袁)燮子(袁)甫所作《序》一篇附之”(《总目》卷一六〇)。
《舒文靖集》二卷
宋·舒璘撰。舒璘,沈焕友,字元质,一字元宾,“朱熹、吕祖谦讲学于婺,(舒)璘徒步往谒之,以书告其家曰:‘敝床疏席,总是佳趣;栉风沐雨,反为美境’”。“举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进士”,“为徽州教授,徽习顿异。《诗》《礼》久不预贡士,学几无传,(舒)璘作《诗礼讲义解》,家传人习,自是其学寝盛。丞相留正称(舒)璘为当今第一教官”。“舒)璘乐于教人,尝日:‘师道尊严,(舒)璘不如叔晦(沈焕,字叔晦),若启迪后进,则(舒)璘不敢多逊’。袁燮谓(舒)璘‘笃实不欺,无豪发矫伪’。杨简谓(舒)璘‘孝友忠实,道心融明’。楼钥谓‘(舒)璘之于人,如熙然之阳春’。淳祐中,特溢文靖”(《宋史·沈焕传》)。其“终身未挂一朝籍,故集中无章奏之文”,“然观集中《与陈仓札子》《论常平义仓茶盐保长之法》深切时弊”,“亦非短于经世者也”(《总目》卷一六〇)。
《云庄集》十二卷
宋·刘熔撰。刘熔,字晦伯,学者称云庄先生,谧文简。“与弟(刘)韬仲受教于朱熹、吕祖谦。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举进士”。“召人奏事,首论:‘公道明,则人心自一,朝廷自尊,虽危可安也;公道废,则人心自二,朝廷自轻,虽安易危也’。帝嘉奖”(《宋史·刘熔传》)。“其《上史弥远书》论用人听言之道,及《宋史》载《便民五事》《论贡举五弊》诸疏,尤为有用之言。今书载集中,而《五事》《五弊》疏,集无其文,则所阙失不少”(《总目》卷一六〇)。
《定斋集》二十卷
宋·蔡戡撰。蔡戡,蔡襄四世孙,字定夫。“凌迪知《万姓统谱》载:(蔡)教持节五羊,代输敷银,民甚便之。为湖南宪,有定乱功。为京兆尹,岁涝朵艰,亟请发察,民赖以济,其叙述颇详”。是集“本四十卷”,“今据《永乐大典》所载,搜采汇集,并集《历代名臣奏议》得朱载者二十篇,互相订正,厘为二十卷”。“集中所上奏札,条列明确,类皆侃直忠亮,为经世有用之言”。“惜史不载其生平”,“今幸遗集复彰”,“以补《宋史》之阅漏焉”(《总目》卷一六〇)。
《九华集》二十五卷、《附录》一卷
宋·员兴宗撰。“其集见于焦竑《国史·经籍志》者本五十卷,乃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其孙(员)荣祖所编”,“今检勘《永乐大典》所录摭拾诠次,厘为诗六卷,杂文十五卷。又《论语解》《老子解略》《西陲笔略》并《绍兴采石大战始末》各一卷。而原集所载同时祭文可以互证(员)兴宗始末者,则别为一卷附之于后”(《总目》卷一六〇)。
《野处类稿》二卷
宋·洪迈撰。洪迈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洪皓传》。“《宋史·艺文志》载(洪)迈《野处狠稿》一百四卷,《琼野录》三卷。而陈振孙《书录解题》只载有此集二卷,且云:‘前集未见’,则当时传播已稀”,“零硅断璧,未尝不足珍惜也”(《总目》卷一六〇)。
《盘洲集》八十卷
宋·洪适撰。洪适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洪皓传》。“许及之撰《(洪)适行状》称有文集一百卷藏于家,周必大撰(洪)适《神道碑》则称其论著为四方传诵,有《盘洲集》八十卷。则(许)及之所称乃其家藏之旧稿,(周)必大所称乃其行世之刊本”。“(洪)适以词科起家,工于俪偶”。“内外诸制,亦皆长于润色,藻思绮句层见垒出”,“至于记序志传之文,亦尚存元祐之法度,尤南宋铮铮者矣”(《总目》卷一六〇)。
《应斋杂著》六卷
宋·赵善括撰。赵善括,“宗室表》载此名为太宗第四子(赵)元份六代孙”。是集《宋志》不载,其原本卷峡不可考,今从《永乐大典》所载裒为六卷”。“宋人奏议与浮文妨要动至万言,往往晦蚀其本意,(赵)善括所上诸札简洁切当,得论事之要”(《总目》卷一六〇)。
《芸庵类稿》六卷
宋·李洪撰。李洪,李正民之子,其诗“虽骨干未坚,而神思清超,时露警秀,七言律诗尤为工稳,足以嗣响(李)正民。是集“原本二十卷”,今从《永乐大典》辑出,“仅得诗词三百九十余首,文三十首”,“厘为五卷”,“而以杂文一卷附之”(《总目》卷一六〇)。
《浪语集》三十五卷
宋·薛季宣撰。薛季宣,字士龙,六岁而孤,从伯父薛弼宦游,“及见渡江诸老,闻中兴经理大略。喜从老校、退卒语,得岳(飞)韩(世忠)诸将兵间事甚悉。年十七,起从荆南帅辟书写机宜文字,获事袁溉。(袁)溉尝从程颐学,尽以其学授之”(《宋史·儒林传四》)。其“学问最为淹雅,自六经、诸史、天官、地理、兵农、乐律、乡遂、司马之法,以至于隐书、小说、名物、象数之细,靡不搜采研贯。故其持论明晰,考古详核,不必依傍先儒余绪,而立说精确,卓然自成一家。于诗则颇工七言,极踔厉纵横之致。惜其年止四十,得寿不永,又覃思考证不甚专心于词翰,故遗稿止此。然即所存者观之,其精深阂肆已足陵跨余子矣”(《总目》卷一六〇)。
《石湖诗集》三十四卷
宋·范成大撰。范成大,号石湖居士,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范成大传》。此本“乃于全集之中独摘其诗别行”。“范成大在南宋中叶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尤)袤集久佚,今所传者仅尤侗所辑之一卷,篇什寥寥,未足定其优劣。今以杨、陆二集相较,其才调之健不及(杨)万里,而亦无(杨)万里之粗豪;气象之阔不及(陆)游,而亦无(陆)游之案日”。“自官新安掾以后,骨力乃以渐遒,盖追溯苏(轼)黄(庭坚)遗法,而约以婉峭,自成一家,伯仲于杨、陆之间,固亦宜也”(《总目》卷一六〇)。
《诚斋集》一百三十三卷
宋·杨万里撰。杨万里,号诚斋,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儒林传三》。“(杨)万里立朝多大节”,“然其生平乃特以诗擅名”。“周必大尝跋其诗曰:‘诚斋大篇短句,七步而成,一字不改,皆扫千军,倒三峡,穿天心,出月胁之语。至于状物、姿态、写人情意,则铺叙纤悉,曲尽其妙。笔端右口,句中有眼云云’。是亦细大不捐,雅俗并陈之一证也。南宋诗集传于今者,惟(杨)万里及陆游最富”。“以诗品论,(杨)万里不及(陆)游之锻炼工细;以人品论,则(杨)万里调乎远矣”(《总目》卷一六〇)。
《剑南诗稿》八十五卷
宋·陆游撰。陆游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陆游传》。陆游留蜀十载,乐其风土,“孝宗念其久外,趣召东下,然心未尝一日忘蜀也。是以题其平生所为诗卷曰《剑南诗稿》”。“夫(陆)游之才情繁富,触手成吟,利钝互陈,诚所不免”(《总目》卷一六〇)。
《渭南文集》五十卷、《逸稿》二卷
宋·陆游撰。“(陆)游晚封渭南伯,故以名集”。“凡表笺二卷,札子二卷,奏状一卷,启七卷,书一卷,序二卷,碑一卷,记五卷,杂文十卷,墓志、墓表、圹记、塔铭九卷,祭文、哀辞二卷,天彭牡丹谱、致语共为一卷,人蜀记六卷,词二卷”。“(陆)游以诗名一代,而文不甚著”。“《逸稿》二卷,为毛晋所补辑”,“盖非(陆)游之本意,然足见愧词曲笔,虽自刊除,而流传记载,有求于泯没而不得者,是亦足以为戒矣”(《总目》卷一六〇)。
《放翁诗选前集》十卷、《后集》八卷,附《别集》一卷
宋·罗椅、刘长翁撰。“所选陆游诗也”(《总目》卷一六〇)。
《金陵百咏》一卷
宋·曾极撰。曾极,字景建,“此乃其咏建康故迹之作,皆七言绝句凡一百首。词旨悲壮,有磊落不羁之气”,“大抵皆以南渡君臣画江自守无志中原而作”(《总目》卷一六〇)。
《颐庵居士集》二卷
宋·刘应时撰。“前有陆游、杨万里二序。(陆)游《序》称其诗为范致能所赏”。“(杨)万里《序》以王安石拟之。(王)安石诗虽铭炼有痕,不及苏(轼)黄(庭坚)诸人吐言天拔,而根柢深厚,气象自殊,究非(刘)应时之所及。许之未免太过”。“然(刘)应时诗虽格力稍薄,不能与(陆)游等并驾,而往来于诸人之间,耳擩目染,终有典型”(《总目》卷一六〇)。
《水心集》二十九卷
宋·叶适撰。叶适,世称水心先生,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儒林传四》。“文章雄赡,才气奔逸,在南渡卓然为一大宗。其碑版之作,简质厚重,尤可追配作者。(叶)适尝自言:‘譬如人家筋客,虽或金银器照座,然不免出于假借。惟自家罗列者,即仅甆缶瓦杯,然都是自家物色’。其命意如此,故能脱化盯畦,独运杆轴。韩愈所谓文必己出者,殆于无泰”(《总目》卷一六〇)。
《南湖集》十卷
宋·张错撰。张铁,张俊之后,字功父,字时可,号约斋。周密作《武林旧事》称:“(张)铁卜筑南湖,名其轩曰桂隐,园池声伎服玩之丽,甲于天下”。“是其席祖父富贵之余,湖山歌舞,极意奢华,亦未免过于豪纵。然其诗学则颇为精深”。“杨万里《诚斋诗话》谓其:‘写物之工,绝似晚唐’”。“其集久佚不传”,“今检《永乐大典》各韵中,收人(张)铁诗尚多”,“厘为诗九卷,词一卷,用存其略”(《总目》卷一六〇)。
《南涧甲乙稿》二十二卷
宋·韩元吉撰。韩元吉,韩维四世孙,字无咎,自号南涧翁。“《朱子语类》云:‘无咎诗作著者侭和平,有中原之旧,无南方调晰之音’。诚定评也。集本七十卷,又自编其词为《焦尾集》一卷,《文献通考》并著录,岁久散佚,今从《永乐大典》所载,总裒为诗七卷,词一卷,文十四卷”(《总目》卷一六〇)。
《自鸣集》六卷
宋·章甫撰。章甫,字冠之,自号易足居士,其集传本久绝,“今检《永乐大典》所收《自鸣集》诗句颇多,其格律虽稍近江湖一派,而骨力苍秀,亦具有研锻之功”(《总目》卷一六〇)。
《客亭类稿》十五卷
宋·杨冠卿撰。杨冠卿,字梦锡,“才华清隽,四六尤流丽浑雅”(《总目》卷一六〇)。
《石屏集》六卷
宋·戴复古撰。戴复古,字式之,一生不仕。“所居有石屏山,因以名号,遂以名集。卷首载其父(戴)敏诗十首。盖(戴)复古幼孤,勉承家学”,“诗笔俊爽,极为作者所推。姚镛跋其诗,称其:‘天资不费斧凿处,大似高三十五辈,晚唐诸子当让一面’。方回跋其诗,亦称其‘清健轻快,自成一家’。虽皆不免稍过其实,要其精思研刻,实自能独辟盯畦”(《总目》卷一六一)。
《莲峰集》十卷
宋·史尧弼撰。史尧弼,字唐英,“天姿卓绝,其诗纵横排宕,摆脱恒蹊;其论策诸篇明白晓畅,斓翻不穷,亦有不可羁勒之气”。“焦竑《国史·经籍志》载(史)尧弼《莲峰集》三十卷,而世间亦无传本”,“谨从《永乐大典》中掇拾裒辑,厘为十卷”(《总目》卷一六一)。
《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
宋·陈造撰。陈造,字唐卿,“遭宋不兢,事多齟龋,自以为无补于世,置之江湖乃宜,遂号江湖长翁”。“元·申屠翻为作墓志,称其:‘于诲诱则良师,于抚字则循吏,身笃操修,道兼体用”,(《总目》卷一六一)。
《烛湖集》二十卷、《附编》二卷
宋·孙应时撰。孙应时,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史弥远受业于(孙)应时,集中与(史)弥远诸书,皆深相规戒,迫(史)弥远柄国,独超然自远,无所假借,甘沦一倅而终,其人品尤不可及矣”。“据(孙)应时诗中自序,盖尝应刘克庄之求,手编其稿为五十卷”,“年久散佚,久无传本”,“兹从《永乐大典》所载,排纂成编,惟经史论残阙特甚,仅存一篇。其余则约略篇数殆已十得八九,以卷帙繁重,分二十卷。仍附编其父(孙)介及兄(孙)应求、(孙)应符诗,并录(孙)应时父子志传、行状、子(孙)祖开补官省札诸篇,为上下二卷”(《总目》卷一六一)。
《昌谷集》二十二卷
宋·曹彦约撰。曹彦约,字简甫,淳熙进士,摄汉阳军事,以救援安陆,大败金兵,就知汉阳军。理宗即位,摧兵部侍郎兼国史院同修撰,荐李心传为史官。累官宝章阁学士、知常德府。昌谷,“其所居地名也”。其“人侍讲筵,亦能禅心启沃”,而“文集湮没不显”。“今考《永乐大典》载(曹)彦约诗文颇多,大都通达政体,可见施行;所论兵事利害,尤确凿有识”(《总目》卷一六一)。
《省斋集》十卷
宋·廖行之撰。廖行之,字天民,“据田奇所作《行状》称其生平‘内行修饰,留心经济,人仕亦多著循绩’”。“文章大抵屏除藻绘,务以质朴为宗”,“词意笃实,切近事理”。是集“原本十卷”,《永乐大典》“似当日全部收人,谨排次审订,仍析为十卷”。“其原跋十七通、行状、墓铭等三首,仍附于后,以备考核”(《总目》卷一六一)。
《南轩集》四十四卷
宋·张拭撰。张拭,号南轩,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道学传三》。其“与朱子交最善,集中与朱子书凡七十有三首,又有答问四篇”,“足以见醇儒心术光明洞达,无一毫党同伐异之私”(《总目》卷一六一)。
《勉斋集》四十卷
宋·黄干撰。黄干,字直卿,号勉斋,谧文肃。受其于朱熹,“自见(朱)熹,夜不没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朱熹“遂以其子妻(黄)干”。“宁宗即位,(朱)熹命(黄)干奉表,补将作郎,锉中,授迪功郎,监台州酒务。丁母忧,学者从之讲学于墓庐甚众”。为官“所至以重库序,先教养”,晚年“归里,弟子日盛”(《宋史·道学传四》)。“是集讲义经说三卷,杂文三十六卷,诗一卷”。“文章大致质直,不事雕饰,虽笔力未为挺拔而气体醇实,要不失为儒者之言焉”(《总目》卷一六一)。
《北溪大全集》五十卷、《外集》一卷
宋·陈淳撰。陈淳,字安卿,朱熹授其业,“门人有疑问不合者,则称(陈)淳善问。后十年,(陈)淳复往见(朱)熹,陈其所得,时(朱)熹已寝疾,语之曰:‘如公所学,已见本原,所阙者下学之功尔’。自是所闻皆要切语,凡三月而(朱)熹卒。(陈)淳追思师训,痛自裁抑,无书不读,无物不格,日积月累,义理贯通,洞见条绪”。“名播天下,世虽不用,而忧时论事,感慨动人,郡守以下皆礼重之,时造其庐而请焉”(《宋史·道学传四》)。其“诗文皆如语录,然(陈)淳于朱门弟子之中,最为笃实,故发为文章,亦多质朴真挚,无所修饰”。“末有《外集》一卷,载奠祭文、志铭、叙述五篇”(《总目》卷一六一)。
《山房集》九卷
宋·周南撰。周南,字南仲。“《宋史·艺文志》有周南《山房集》五卷,陈振孙《书录解题》则称周氏《山房集》二十卷,《后集》二十卷。卷目多寡迥异,今检《永乐大典》所载,有题《山房集》者,亦有题《山房后稿》者,与陈氏著录之本合,知《宋志》五卷之目,乃传写脱讹,不足为据”。今从《永乐大典》辑出,“厘为《前集》八卷,《后稿》一卷,以略存其旧。(周)南长于四六,以俊逸流丽见称;制浩诸篇,尤得训词之体”(《总目》卷一六一)。
《橘山四六》二十卷
宋·李廷忠撰。李廷忠,字居厚,号橘山,“名位不显,故集中启札为多,大抵候问酬谢之作”。“北宋四六,大都以典重渊雅为宗,南渡末流,渐流纤弱。(李)廷忠生当淳熙、绍熙之间,正风会将变之时,故所作体格稍卑,往往好博务新,转伤繁冗。然织组尚为工稳,其佳处要不可掩”(《总目》卷一六一)。
《后乐集》二十卷
宋·卫泾撰。卫泾,字清叔,淳熙进士,韩侂胄用事,隐居十年。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参与谋诛韩侂胄胄,事成,除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后为丛相史弥远所忌,罢知潭州。“(卫)泾初号拙斋居士,改西园居士,后筑堂成,取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语,题之曰:‘后乐堂’,遂以自号,并名其集。原本凡七十卷,乃其子(卫)樵所编”。“今从《永乐大典》中裒辑编次,厘为二十卷。卫氏在宋世以文学知名”,“(卫)泾所作大都和平温雅,具有体裁。归有光《震川集》称其‘文章议论,有补当世’”。“在当时可称正人,特其执政未久,《宋史》又佚而不传,其大节几就湮没,幸而遗文复显,犹得据以见其任履之大略”,“补史文所未及焉”(《总目》卷一六一)。
《竹斋诗集》三卷、《附录》一卷
宋·裘万顷撰。裘万顷,字元量,“与胡桐原、万澹庵、徐竹堂往来倡和,号为四杰。今三人俱已湮没,惟(裘)万顷集存”,“凡诗三卷,末一卷附录浩救志铭”。“其诗虽风骨未高,而清婉有余,不染江湖之滥派”(《总目》卷一六一)。
《华亭百咏》一卷
宋·许尚撰。许尚,自号和光老人,华亭人。是编“取华亭古迹,每事为一绝句。题下各为注。然百篇之中,无注者凡二十九,而其中多有非注不明者”。“所注虽简略”,“亦尚足备志乘之参考”(《总目》卷一六一)。
《梅山续稿》十七卷
宋·姜特立撰。姜特立,字邦杰,“恃光宗藩邸之旧,颇揽权势,屡为廷臣所纠,其人殊不足道”。“然论其诗格,则意境特为超旷,往往自然流露,不事雕琢”(《总目》卷一六一)。
《信天巢遗稿》一卷,附《林湖遗稿》一卷
《江村遗稿》一卷、《疏寮小集》一卷
宋·高翥撰。高翥,字九万,号菊磵,“有《菊磵集》二十卷,久佚不传。至国(清)朝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其裔孙(高)士奇于徐乾学家宋椠书中采得遗诗一百九首,益以家藏二十二首,又于他集中得十三首,续得朱彝尊宋刻《江湖集》所载四十七首。删除重复,共得诗一百八十九首刻之,题曰《信天巢遗稿》。信天巢者,(高)翥所以名其居也”。“后附《林湖遗稿》一卷,为(高)翥侄(高)鹏飞,字南仲者所撰。又附《江村遗稿》则(高)翥父(高)选,字叔迈之诗”。“最后附高似孙《疏寮小集》一卷”(《总目》卷一六一)。
《性善堂稿》十五卷
宋·度正撰。度正,字周卿,“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进士。历官为国子监永,时士大夫无贤愚,皆策李全必反而不敢言,(度)正独上疏极言之,且献毙(李)全之策有三,其言鲠亮激切”。官“权礼部侍郎兼侍右郎官,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迁礼部侍郎”(《宋史·度正传》)。其“游于朱子之门,文章质实,大都原本经济,不为流连光景之语。其条奏便民诸疏,不下万余言,指陈利弊,明晰剀切”。“诗品虽不甚高,而词意畅达,颇与朱子格律相近”。“《宋史》本传载(度)正有《性善堂集》而不著卷数,赵希弁《读书附志》始列其目,凡十五卷”,“今从《永乐大典》中采撮裒次,以类排纂,仍析为十五卷”(《总目》卷一六二)。
《漫堂文集》三十六卷
宋·刘宰撰。刘宰,字平国,谧文清。“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举进士,调江宁尉”,“缘事出郊,与吏卒同疏食水饮。去官,惟筐藏主簿赵师秀酬倡诗而已。调真州司法,诏仕者非伪学,不读周惇颐、程颐等书,才得考试,(刘)宰喟然曰:‘平生所学者何?首可断,此状不可得’。卒弗与”。其“刚大正直,明敏仁恕,施惠乡邦,其烈实多”。“隐居三十年,平生无嗜好,惟书靡所不读,既竭日力,犹坐以待,虽博考训注,而自得之为贵”(《宋史·刘宰传》)。“文章淳古质直,不事藻饰,而自然畅达。其漫塘一赋,尤为世所传诵”(《总目》卷一六二)。
《克斋集》十七卷
宋·陈文蔚撰。陈文蔚,字才乡,“师事朱子”,“笃信谨守,传其师说”。“其诗虽颇拙俚,不及朱子远甚;其文皆明白淳实,有朱子之遗”(《总目》卷一六二)。
《芳兰轩集》一卷
宋·徐照撰。徐照,字道晖,一字灵晖,号山民,“与徐玑、翁卷、赵师秀号曰‘永嘉四灵’。(徐)照即四灵之首也”。好游山水,探幽胜,“叶适作(徐)照《墓志》称:其诗数百,琢思尤奇,皆横绝欲起,冰悬雪跨,使读者变掉谬慄,肯首吟叹,不能自已。然无异语,皆人所知也,人不能道耳,所以推奖之者甚至”(《总目》卷一六二)。
《二撤亭集》一卷
宋·徐玑撰。徐矶,字文渊,一字致中,号灵渊。历建安簿、龙溪永、武当令,改长泰令,未赴而卒。诗宗晚唐·贾岛、姚合,亦善书法。
《西岩集》一卷
宋·翁卷撰。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登淳祐三年(公元1243年)乡荐,终身布衣。“叶适序其诗,称为‘自吐情情,靡所依傍’。刘克庄《后村集》亦有赠(翁)卷诗云:‘非止擅唐风,尤于选体工,有时千载事,只在一联中”,(《总目》卷一六二)。
《清苑斋集》一卷
宋·赵师秀撰。赵师秀,“太祖八世孙”,字紫芝,号灵秀,绍熙进士,浮沉州县,终于高安推官。“其诗主于野逸清瘦,以矫江西之失,而开(亢)(天)宝遗风则不复沿溯也”(《总目》卷一六二)。
《瓜庐诗》一卷
宋·薛师石撰。薛师石,字景石,“筑屋会昌湖西,题曰‘瓜庐’”。“卷首有赵汝回《序》,称其‘每与四灵聚吟,独主古淡,融狭为广,夷镂为素,神悟意到,自然清空”,(《总目》卷一六二)。
《洛水集》三十卷
宋·程泌撰。程珌珌,字怀古,“十岁咏冰,语出惊人”。举“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权吏部尚书,拜翰林学士、知制浩”(《宋史·程泌传》)。“以先世居洛州,因自号治水遗民”,“立朝以经济自任,诗词皆不甚擅长”。其集“本六十卷”,“此本乃崇祯乙巳其裔孙(程)致远所刻,仅三十卷”(《总目》卷一六二)。
《龙川文集》三十卷
宋·陈亮撰。陈亮,婺州永康人,字同父,学者称龙川先生。“生而目光有芒,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隆兴初,与金人约和,天下忻然幸得苏息,独(陈)亮持不可。要州方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人不报。已而退修于家,学者多归之,益力学著书者十年”。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复诣阙上书,极论时事,反对和议,力主抗金,却“屡遭大狱,归家益厉志读书,所学益博”。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光宗策进士,问以礼乐刑政之要,(陈)亮以君道师道对”,“御笔摧第一”,“授金书建康府判官厅公事。未至官,一夕,卒”。其“与人言必本于君臣父子之义,虽为布衣,荐士恐弗及”(《宋史·儒林传六》)。“(陈)亮与朱子友善”,“罗大经《鹤林玉露》记朱子告(陈)亮之言曰:‘凡真正大英雄,须是战战兢兢从薄冰上履过去’。盖戒其气之锐也”。“今观集中所载大抵议论之文为多。其才辨纵横,不可控勒,似天下无足当其意者,使其得志,未必不如赵括、马谡狂躁偾辕。但就其文而论,则所谓开拓万古之心胸,推倒一时之豪杰者,殆非尽妄。与朱子各行其志,而始终爱重其人,知当时必有取也”。其集“凡四十卷”,“已多阙佚”(《总目》卷一六二)。
《龙洲集》十四卷、《附录》二卷
宋·刘过撰。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岳珂《程史》记(刘)过始末颇详”,“盖亦陈亮之流”。“其诗文亦多粗豪抗厉,不甚协于雅音,特以跌宕纵横,才气坌溢,要非醒靛者所及”。“集凡十四卷,后附宋以来诸人所题诗文二卷”(《总目》卷一六二)。
《鹤山全集》一百九卷
宋·魏了翁撰。魏了翁,号鹤山,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儒林传七》。“南宋之衰,学派变为门户,诗派变为江湖,(魏)了翁容于其间,独以穷经学古,自成一家”。“所作醇正有法,而纤徐宕折,出乎自然,绝不染江湖游士叫嚣狂诞之风,亦不染讲学诸儒空疏拘腐之病。在南宋中叶可谓悠然于流俗外矣”。其“诗文极富,本各自为集。此本乃后人裒合诸本,共次为一编”(《总目》卷一六二)。
《西山文集》五十五卷
宋·真德秀撰。真德秀,号西山,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儒林传七》。是集“疑其阙佚尚多”。“(真)德秀生朱子之乡,故力崇朱子之绪论,其编《文章正宗》持论严刻,于古人不贷尺寸。而集中诸作,吹嘘释老之焰者不一而足,有不止韩愈《罗池庙碑》为刘昫所讥与大颠诸书为朱子所撩者。白璧微瑕,固不必持门户之见,曲为隐讳。然其他著作,要不失为儒者之言,亦不必竟以一眚掩也”(《总目》卷一六二)。
《方泉集》四卷
宋·周文璞撰。周文璞,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江湖派中人也。是集凡赋一卷,诗三卷”(《总目》卷一六二)。
《东山诗选》二卷
宋·葛元承撰。“散见《永乐大典》中”(《总目》卷一六二)。
《白石诗集》一卷,附《诗说》一卷
宋·姜夔撰。姜夔,字尧章,所居与白石洞为邻,自号白石道人,“以精思独造为宗”,“今观其诗,运思精密而风格高秀,诚有拔于宋人之外者,傲视诸家有以也”。是集“殆非完本”。“《诗说》一卷,仅二十七则”,“亦可以见(姜)夔于斯事所得深也”(《总目》卷一六二)。
《野谷诗稿》六卷
宋·赵汝隧撰。赵汝隧,太宗八世孙,字明翁。“王士祯《池北偶谈》载黄虞樱尝抄宋人小集二十八家,(王)士祯手抄姜夔、周弼、邓林三家,余摘录佳句者十九家,以(赵)汝隧为首。所录凡五言二十联,七言一联。称其‘五言律时有佳句,七言俚俗,歌行漫无音节顿挫”,(《总目》卷一六二)。
《平斋文集》三十二卷
宋·洪咨夔撰。洪咨夔,号平斋,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洪咨夔传》。“是集经筵进讲及制浩之文居多,诗歌杂著仅十之三。(洪)咨夔官御史时忠言谠论,力陈时弊”,“而集中不录其奏疏,或避人焚草之意钦”(《总目》卷一六二)。
《蒙斋集》十八卷
宋·袁甫撰。袁甫,袁燮之子,号蒙斋,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袁甫传》。“(袁)甫承其家学,具有渊源,历官所至惟汲汲以兴利除害为事,凡有奏请,凿然可见诸施行,其在徽州所上便民诸条,迄今利赖”。“至于遇朝廷大事,侃侃直陈,尤为切中家要”。“焦竑《国史·经籍志》载(袁)甫《蒙斋集》四十卷”(《总目》卷一六二)。此本辑自《永乐大典》。
《康范诗集》一卷、《附录》三卷
宋·汪晫撰。汪晫,“私溢之曰康范”,所作“亡于兵火,惟诗词草本仅存”,“又有附录外集,载诸名贤与其先世酬唱题赠之作,皆后人续集也”(《总目》卷一六二)。
《清献集》二十卷
宋·杜范撰。杜范,字成之,号立斋,溢清献。“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举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差知宁国府,明年至郡,适大旱,(杜)范即以便宜发常平粟,又劝寓公富人有积粟者发之,民赖以安”。“四年,还朝”,上疏抨击朝政“无一事之不弊,无一弊之不极”。“淳祐二年(公元1242年)摧同签书枢密院事。(杜)范既人都堂,凡行事有得失,除授有是非,悉抗言无隐情”。“四年,迁同知枢密院事”,“拜右丞相”,“帝亲书‘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忠益’赐之”(《宋史·杜范传》)。“杜范有公辅之才,正色立朝,讥论鲠切”,“虽在位未久而没,不能大有所匡正,然奏疏之见于集者,大都悱恻恳到,足以征其忠爱之忱矣”。“史载(杜)范所著古律诗五卷,今此本四卷;又杂文六卷,今此本亦四卷;又奏稿十卷,今此本十卷;又多书札一卷。又外制三卷、进故事五卷、经筵讲义三卷,今此本俱不载。而有行状、本传、祠记等一卷列于卷首,共为二十卷。盖后人重辑之本,非其旧矣”(《总目》卷一六二)。
《鹤林集》四十卷
宋·吴泳撰。昊泳,字叔永,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进士,累官著作郎,时暂兼权直舍人院,主张“合内修外攘为一事”。京城火灾,指出:“酷莫酷于吏也,而频岁横征,则猛于火矣。”“迁秘书少监,兼权中书舍人,寻迁起居舍人兼权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又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权刑部尚书兼修玉煤,以宝章阁直学士知宁国府,提举太平兴国宫,进宝章阁学士,差知温州”。赴官途中“闻温州饥,至处州,乞锡租科降,救饿者四万八千有奇,放夏税一十二万有奇,秋苗二万八千有奇,病者复与之药。事闻,赐衣带鞍马”(《宋史·吴泳传》)。是集辑自《永乐大典》,“可见其著作之富”。吴泳“正色昌言”,“可谓古之遗直”。“本传所载诸疏,简略未详”,“实可补史所未备”(《总目》卷一六二)。
《东涧集》十四卷
宋·许应龙撰。许应龙,字恭甫,“原书卷目已不可考”,“惟《永乐大典》颇散见其诗文,抄撮排缀,各体粗备,而制浩一类尤繁”,“典雅严重实能得代言之体”。“当时宰执将帅侍从诸臣姓名官爵迁转拜罢,纪传所未详者,犹可借以征信,于考史尤为有裨”(《总目》卷一六二)。
《方是间居士小稿》二卷
宋·刘学箕撰。刘学箕,刘粉曾孙,刘子翚孙,刘㻫子,字习之,“间居不仕,自号种春子,家饶池馆,有堂曰‘方是间’,故又号方士间居士。是编上卷古今体诗一百七十一首;下卷赋及杂文二十七首,长短句三十八首”。“刘淮《序》称其:‘笔力豪放,诗摩香山之垒,词拍稼轩之肩’。今观集中诗词”,“(刘)淮所论者不诬”(《总目》卷一六二)。
《翠微南征录》十一卷
宋·华岳撰。华岳,字子西,别号翠微,“为武学生,轻财好侠”。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上书北伐,请诛韩侂胄,人狱。韩侂胄诛,复学,登嘉定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又谋去丞相史弥远,被发觉,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宋史·忠义传十》)。“其集名南征者,皆其窜建宁时所作”。“第一卷开禧元年上皇帝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语最抗直。余诗十卷,率粗豪使气”。“盖陈东一流人”(《总目》卷一六二)。
《院川集》十卷
宋·戴栩撰。戴栩,字文子,嘉定进士,为太学博士,终太常博士。“按:(戴)栩有绝句云:‘近来万境心如洗,笑改斜川作烷川’,盖其罢官后所自号也,因以名集”。“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所著《烷川集》十八卷”,“外间无传本,今从《永乐大典》采掇编次,厘为十卷”(《总目》卷一六二)。
《渔墅类稿》八卷
宋·陈元晋撰。“《江西志》称:‘(陈)元晋嗜学好义,为德于乡人者甚多,历官所至俱著政绩’”。“尝建渔墅书院,因以名集”。“焦竑《经籍志》载(陈)元晋《渔墅类稿》十卷,诸家悉不著录。今检《永乐大典》中尚存杂文八十余首,各体诗一百一十余首,谨以类编辑,厘为八卷”(《总目》卷一六二)。
《沧州尘缶编》十四卷
宋·程公许撰。程公许,字季与,一字希颖。“少知孝敬,大母侯(氏)疾,(程)公许不交睫者数月”,“既卒,哀毁逾制”。“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举进士”。“知崇宁县,踢预借,免抑配,人甚德之”。“金人犯间中,制置使桂如渊遁,三川震动,朝廷摧李埴代之,辟(程)公许通判施州,行户房公事。当兵将奔溃之后,(程)公许尽力佐之,节浮费,疏利原,民不增赋而用自足”。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迁秘书少监,历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礼部侍郎至权刑部尚书。“冲澹寡欲,晚年惟一僮侍,食无重味,一裘至十数年不易”(《宋史·程公许传》)。“在朝镜直敢言,不避权悻,屡为群小漪龁,不安其位而去,当时推其风节。初不以文采见长,然所作才气磅礴,风发泉涌,往往下笔不能自休”。他作“皆散佚不传,惟《永乐大典》载有(程)公许诗文,题日《沧州尘缶编》,又有(程)公许《自序》一篇”,“盖(程)公许为秘书少监时所自编也”。“大抵直抒胸臆,畅所欲言,虽不以锻炼为工,而词旨昌明,议论切实,终为有道之言”(《总目》卷一六二)。
《安晚堂诗集》七卷
宋·郑清之撰。郑清之,字德源,号安晚,谧忠定。“嘉泰二年(公元1209年)人太学,十年,登进士第”。参与史弥远拥立理宗,宝庆六年(公元1233年)史弥远死后,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召还真德秀、魏了翁、崔与之、李埴、徐侨、赵汝谈、尤焴、游似、洪咨夔、王遂、李宗勉、杜范、徐清臾、袁甫、李韶,时号‘小元祐’。大者相继为宰辅,惟(崔)与之终始辞不至,遗逸如刘宰、赵蕃皆见族异”。“(郑)清之不好立异,汤巾尝论事侵(郑)清之,及(郑)清之再相,(汤)巾求去,(郑)清之日:‘己欲作君子,使谁为小人’,力挽留之。徐清臾尝论列(郑)清之,乃引之共政”。“端平之间,召用正人,(郑)清之之力也”(《宋史·郑清之传》)。是集“本六十卷,宋时刻于临安,此本所存仅第六卷至第十二卷,但有诗无文”。郑清之“在南宋中叶犹属良臣,不但其诗为足重,固不容以残阙废之”(《总目》卷一六二)。
《四六标准》四十卷
宋·李刘撰。明·孙云翼笺释。“(李)刘平生无他事可述,惟以俪语为专门”。“此本乃其门人罗逢吉所编”,“题曰《标准》,盖门弟子尊师之词也。凡分七十一目,共一千九十六首。自六代以来,笺启即多骄偶,然其时文体皆然,非以是别为一格也。至宋而岁时通候,仕宦迁除吉凶庆吊无一事不用启,无一人不用启。其启必以四六,遂于四六之内别有专门”。“(李)刘之所作,颇为隶事亲切,措词明畅,在彼法之中犹为寸有所长”。“至(孙)云翼之注芜杂特甚,然亦有足备考证者”(《总目》卷一六三)。
《筒窗集》十卷
宋·陈看卿撰。“考: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云:叶适汲引后进,以文字之传朱有所属,晚得(陈)看卿,即倾倒付属之”,“其后才十数年,世上文字日益衰落,而(陈)者卿卓然为学者所宗”。“《读书附志》载所著《贫窗初集》三十卷,《续集》三十八卷。此本辑自《永乐大典》,共得文一百三十一篇,诗三十八篇”,“录为十卷”,“叶适、吴子良《序》《跋》及(陈)耆卿自序仍录置前后”(《总目》卷一六三)。
《友林乙稿》一卷
宋·史弥宁撰。史弥宁,史浩从子,字安卿。“此本犹宋时旧刊,楷法颇为工致,凡录诗一百七十首”(《总目》卷一六三)。
《方壶存稿》八卷
宋·汪萃撰。汪筝,字叔耕,“嘉定间以布衣上封事,不用,退而筑室柳溪之上,囿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是编第一卷为书辨序说颂,第二卷为赋歌行,第三卷至第七卷为古今体诗,第八卷为诗余。附录李以申所撰《传》及交游往来书,前有程泌、孙嵘臾、王应麟三序,后有宇文十朋、史唐卿、刘次皋、汪循四跋”。“汪循《跋》乃称:‘先生著述多不存,存者此耳,故谓之存稿”,(《总目》卷一六三)。
《铁庵集》三十七卷
宋·方大踪撰。方大踪,号壶山。“《宋季三朝政要》载:理宗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方)大踪为右正言,上疏极论济王之冤”,“盖亦塞谔敢言之士。故其奏疏多能疏通畅达,切中时弊,经义亦颇有可观”。此本乃“散亡之余,已非全峡矣”(《总目》卷一六三)。
《壶山四六》一卷
不著撰人名氏。“考:南宋文士号壶山者有四”,“惟(方)大踪曾任闽漕”,“似当(方)大踪所作”。“收人八十余首”,“以其属对亲切,工于翦裁,当南宋骄体中尚为佳手”(《总目》卷一六三)。
《默斋遗稿》二卷
宋·游九言撰。游九言,字诚之。此本“凡诗一卷,四六一卷”。“其《义灵庙迎享送神曲序》记台州司户滕膺拒方腊之乱甚详,亦足以补史之闺也”(《总目》卷一六三)。
《履斋集》四卷
宋·吴潜撰。吴潜,字毅夫,“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进士第一”(《宋史·吴潜传》)。“官至参知政事、右丞相兼枢密使,进左丞相,封许国公”。是集“凡诗一卷、诗余一卷、杂文二卷,盖裒辑而成,非其原本”(《总目》卷一六三)。
《痕轩集》十六卷
宋·王迈撰。王迈,字实之,“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进士”,“以学问词章发身,尤练世务”。“夺势家冒占田数百亩以还民”。“李宗勉尝论(王)迈,然(王)迈评近世宰辅至(李)宗勉,必日:‘贤相’。徐清臾与(王)迈有违言,(王)迈应诏,谓(徐)清臾‘有人望,可用’,世服其公云”。“淳祐改元,通判吉州。右正言江万里袖疏榻前曰:‘(王)迈之才可惜,不即召,将有老不及之叹”,(《宋史·王迈传》)。“所著文集,《宋史·艺文志》不著录”,“今以《永乐大典》所载,兼采他书所引附益之,共得文一百七十一首,诗四百四十三首,诗余五首”,“多昌明俊伟,类其为人”(《总目》卷一六三)。
《东野农歌集》五卷
宋·戴炳撰。戴炳,石屏居士戴复古之孙,字景明,号东野,“少工吟咏,为(戴)复古所称,有‘不学晚唐体,曾开大雅音’之句”。是集“凡百有余篇”,“可以称足本矣”(《总目》卷一六三)。
《敝帚稿略》八卷
宋·包恢撰。包恢,字宏父,“嘉定十三年(公元1220年)举进士”。“历仕所至,破豪猾,去奸吏,治蛊狱,课盆盐,理银欠,政声赫然”。“侍其父疾,涤灌拚除之役不用僮仆。年八十有七,临终,举卢怀慎卧箫穷约事戒诸子敛以深衣,作书别亲戚而后卒”,“溢文肃”(《宋史·包恢传》)。“平生不以文名,史传亦绝不及其著作”。“今从《永乐大典》”辑出,“共得文七十余首,诗八十余首”,“大都疏通畅达,沛然有余。其奏札诸篇亦剀切详明,得敷奏之体。虽附合权奸,不免负其所学,置人而论其文,固亦不失儒者之言矣”(《总目》卷一六三)。
《清正存稿》六卷、《附录》一卷
宋·徐鹿卿撰。徐鹿卿,字德夫,号泉谷,谧清正。“博通经史,以文学名于乡,后进争师宗之。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廷试进士,有司第其对居二。详定官以其直抑之,犹置第十。调南安军学教授。张九成尝以直道滴居,(徐)鹿卿撩其言行刻诸学以训”。其“居家孝友,喜怒不形,恩怨俱泯,宗族乡党,各得欢心。居官廉约清峻,毫发不妄取,一庐仅庇风雨”(《宋史·徐鹿卿传》)。“纯忠亮节,无愧古人”,所著“今俱散佚。此本乃明·万历中,其十二世孙(徐)鉴巡按福建,于家乘中搜辑刊行者也”(《总目》卷一六三)。
《寒松阁集》三卷
宋·詹初撰。詹初,字以元,“以荐人太学为学录,尝上《乞辨邪正疏》忤韩侂胄,罢归。所居曰流塘里,故其诗文名《流塘集》”,“据其子(詹)阳《跋》称旧有二十一卷,燬于火。(詹)阳于族人处乞得残本,归而藏之”。“又有其十六世孙(詹)景凤、十七世孙(詹)璧二《跋》,称嘉靖戊午,(詹)景凤等始锡于木,因其读书之处,改名曰《寒松阁集》”(《总目》卷一六三)。
《沧浪集》二卷
宋·严羽撰。严羽,字仪卿,一字丹邱,自号沧浪速客,与同族严参、严仁并有才名,世称“三严”。精于论诗,反对苏轼、黄庭坚以来诗风与时尚之晚唐体,主张以盛唐为师,创以禅喻诗之说,“今惟以诗二卷,著录于别集类”(《总目》卷一六三)。
《冷然斋集》八卷
宋·苏洞撰。苏洞,苏颂四世孙,字召臾,“从学于(陆)游,诗法流传渊源有自。故其所作皆能镌刻淬辣,自出清新,在江湖诗派中可谓卓然特出,其金陵杂咏多至二百首,尤为出奇无穷”(《总目》卷一六三)。
《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八卷、《续稿后》十二卷
宋·李曾伯撰。李曾伯,丞相李邦彦之孙,字长儒,号可斋。官“淮东制置使兼淮西制置使,诏军事便宜行。(李)曾伯疏奏三事:答天心,重地势,协人谋。又言‘边铜贵于广积,将材贵于素储,赏与不可以不精,战士不可以不恤’”。“加华文阁侍制,又加宝章阁直学士,进权兵部尚书”(《宋史·李曾伯传》)。“李邦彦庸材具位,时有浪子之称,而(李)曾伯则能以事功显”,“为南渡以后名臣。集中多奏疏表状之文,大抵深明时势,究悉物情,多可以见诸施用,惟诗词才气纵横,颇不人格”(《总目》卷一六三)。
《后村集》五十卷
宋·刘克庄撰。刘克庄,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初受业真德秀”,对南宋政权妥协苟安深致不满,关心恢复与民生疾苦,为理宗所赏识,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中书舍人,却“晚节不终”,“年八十失身于贾似道”。其《贺贾相启》《贺贾太师复相启》《再贺平章启》“諛词馅语,连章累牍”,“较陆游南园二记犹存规戒之旨者,抑又甚焉”(《总目》卷一六三)。
《涧泉集》二十卷
宋·韩波撰。韩波与同时赵蕃号章泉有诗名,并称“二泉”。其“制行清高,恬于荣利,一意以吟咏为事”。但“诗文湮没已久,今检《永乐大典》所载,凡得诗二千四百余首,词七十九首,编为二十卷。又得制词一首,铭二首,亦并附焉”(《总目》卷一六三)。
《矩山存稿》五卷
宋·徐经孙撰。徐经孙,字中立,号矩山,“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进士”,“清慎有守,卒以争公田迁贾似道去国,君子称之”(《宋史·徐经孙传》)。其“奏疏诸篇,或指陈时弊,或弹劾权奸,皆敷陈剀切,辞旨凛然”。“惟诗笔俚浅,实非所长”(《总目》卷一六三)。
《雪牌集》二卷、《附录》一卷
宋·孙梦观撰。孙梦观,字守叔,号雪牌。“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进士”,“知宁国府,踢道减赋,无算,泛人者尽籍以公帑。户部遣官督赋,急若星火,阖郡皇骇,莫知为计。(孙)梦观曰:‘吾宁委官以去,毋宁病民以留’。力丐祠,且将以府印煤所遣官,所遣官闻之夜遁。他日(孙)梦观去宁国,人言之为之流涕”。其“退然若不胜衣,然义所当为,奋往直前;其居败室数间间间,布衣蔬食,而重名节云”(《宋史·孙梦观传》)。“集凡二卷:曰奏议,日故事。其志赞谦文为附录一卷。故事者,征引古书于前,而附列议论于后,更番进御,因事纳规”。“其奏议”,“皆切直激昂,洞达时务”(《总目》卷一六三)。
《庸斋集》六卷
宋·赵汝腾撰。赵汝腾,太宗七世孙,字茂实,号庸斋,“生朱子之乡,故沿溯余波,颇能讲学”(《总目》卷一六四)。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兼修国史、实录院修撰。兼直学士院,拜翰林学士兼知制浩,兼侍讲”(《宋史?赵汝腾传》)。是集辑自《永乐大典》。
《文溪存稿》二十卷
宋·李昂英撰。李昂英,字俊明,溢忠简,“文溪,其退居之地也”。是集“凡奏稿杂文一百二十二篇,诗词一百二十五首”,“其文质实简劲,如其为人”(《总目》卷一六四)。
《彝斋文编》四卷
宋·赵孟坚撰。赵孟坚,太祖十一世孙,字子固,号彝斋,“好学工书,喜藏名迹,时人比之米芾”。是集辑自《永乐大典》,“剩璧零硅风流未泯,亦足与书画并传不朽”(《总目》卷一六四)。
《张氏拙轩集》六卷
宋·张侃撰。张侃,字直夫,“事迹不见于史乘”,此本辑自《永乐大典》,以“其集久佚仅存,实为世所未睹”(《总目》卷一六四)。
《灵岩集》十卷
宋·唐士耻撰。唐士耻,金华人,金华有灵岩山,山有灵岩寺。此本辑自《永乐大典》。“考:高宗立词科,凡十二题:制、诏、浩、表、露、布、檄、篇、铭、记、赞、颂、序。内杂出六题,分为三场,每场体制一古一今。(唐)士耻所作,盖即备词科之用也”(《总目》卷一六四)。
《玉楮集》八卷
宋·岳珂撰。“凡三百八十五首,其编年起理宗嘉熙戊戌,迄于庚子”。“名曰玉楮,盖取列子‘刻玉为楮叶,三年而成之’意也”。“虽时伤浅露,少诗人一唱三叹之致,而轩爽磊落,气格亦有可观”(《总目》卷一六四)。
《梅野集》十二卷
宋·徐元杰撰。徐元杰,字仁伯,谧忠悯,“幼颖悟,诵书日数千言,每冥思精索”,“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进士及第”。知南剑州,“郡有延平书院,率郡博士会诸生亲为讲说。民讼,率呼至以理化诲,多感悦而去。输苗听其自概,阖郡德之。丁母忧去官,众遮道跪留。既免丧,授侍左郎官”,“帝亦察其忠亮”(《宋史·徐元杰传》)。徐元杰“侃直敢言,不避权势,当史篙之起复,(徐)元杰攻之甚力,卒寝成命。后(徐)元杰以暴疾卒,人皆以为(史)篙之毒之,台谏及太学生徒俱为上疏讼冤,诏置狱追勘,乞不能白”。其集“本二十五卷,世久失传,今从《永乐大典》采辑编次,厘为杂文十一卷,诗词一卷”(《总目》卷一六四)。
《耻堂存稿》八卷
宋·高斯得撰。高斯得,字不妄,“少从李坤臣学,(李)坤臣替,(高)斯得左右扶持之”。“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举进士”。“度宗即位召为秘书监”,“摧起居舍人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兼侍讲。进读之际,每于天命去留之际,人心得失之因,前代治乱之故,祖宗基业之难,必反复陈之”(《宋史·高斯得传》)。其“立朝窖谔尽言,惟以培养国脉,博击奸邪为志。本传载所论奏凡十余事,多当时切要,今集中仅存奏议十篇,与本传相较已不能无所遗脱”。“虽登政府,不得大行其志,悯时忧国之念一概托之于诗。虽其抒写胸臆,间伤率易,押韵亦时有出人,而感怀书事,要自有白氏讽谕之遗”,“亦足称诗史矣”。此本辑自《永乐大典》,凡“文五卷,诗三卷,用存其概”(《总目》卷一六四)。
《秋崖集》四十卷
宋·方岳撰。方岳,字巨山,号秋崖,绍定进士,历南康军及滁州教授、太学正、宗学博士等。淳祐中,知南康军,后知袁州,先后忤贾似道、丁大全,被劾罢官。性刚正,诗与刘克庄奇名。“其集世有两本”,“谨删除重复,以类合编,并成一集,勒为四十卷”(《总目》卷一六四)。
《芸隐横舟稿》一卷、《芸隐倦游稿》一卷
宋·施枢撰。施枢,字知言,“芸隐其号也”(《总目》卷一六四)。
《蒙川遗稿》四卷
宋·刘黻撰。刘献,字声伯,号质翁,“年三十四,以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试人太学,侪辈已翕然称之。时丁大全为台属,劾奏丛相董愧,迫逐去国,将夺其位。(刘)献率同舍生伏阅上书,大概言朝廷进退大臣,须当以礼。书上,忤执政,送南安军安置,归别其母解氏,解氏日:‘为臣死忠,以直被贬,分也’”。“及(丁)大全贬,(刘)献还太学。未几,侍御史陈垓诬劾程公许,右正言蔡荣诬劾黄之纯,二公罢去,六馆相顾失色,(刘)献又率诸生上书”鸣不平。理宗游幸无度,上疏说:“天下有道,人主以忧勤而忘逸乐;天下无道,人主以逸乐而忘忧勤”。“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拜监察御史”,上书度宗反对滥降内批说:“天下事当与天下共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授集英殿修撰,沿海制置、知庆元府事。建济民庄,以济士民之急,资贡士春官之费,备郡庠耆耆老缓急之需”。九年(公元1273年)“试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兼中书舍人,兼修玉煤,兼侍读”(《宋史·刘献传》)。“二王航海,刘献追从人广,至罗浮而卒,溢忠肃”。所著“航海时挟以自随,遂散落不存”。此本乃“诗文残稿”,其诗“淳古淡泊,虽限于风会,格律未纯,而人品既高,神思自别”(《总目》卷一六四)。
《雪矶丛稿》五卷
宋·乐雷发撰。乐雷发,字声远,累举不第,“宝祐元年(公元1253年)其门人姚勉登科,上疏请以让(乐)雷发,理宗诏亲试,对选举八事,赐特科第一人,然竟不仕以终。居于雪矶,自号雪玑先生,因以名其诗稿。(乐)雷发人品颇高,而集中有《谒易拔山斋诗》,乃结契于苏师旦之党,殊不可解”(《总目》卷一六四)。
《北磵集》十卷
宋·释居简撰。居简,字敬臾,“潼川王氏子,嘉熙中救住净慈光寺,因寓北硝日久,故以名集。其集诗文各为一编,此则皆其所作杂文也”(《总目》卷一六四)。
《西塍集》一卷
宋·宋伯仁撰。宋伯仁,字器之。其“《寓西马塍诗》题下注云:‘嘉熙丁酉五月二十一日寓京遭热,侨居西马塍’。其日《西塍》,盖由于是”(《总目》卷一六四)。
《梅屋集》五卷
宋·许桨撰。许桨,字忱夫,“嘉熙中居于秦溪,自号梅屋,因以名集”(《总目》卷一六四)。
《潜山集》十二卷
宋·释文晌撰。文晌,“生平游历略见于所作《旧游一百十韵诗》中”。“集中独吟之作十之九,倡和之作十之一。所倡和者”,“皆一时高人文士”(《总目》卷一六四)。
《孝诗》一卷
宋·林同撰。林同,字子真,号空斋,“与弟(林)合俱有隐操。后元兵至福州抗节死”。是集“皆撩古今孝事,每一事为五言绝句一首,亦间有两事合脉一首。凡圣人之孝十首,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仙佛之孝十首,异域之孝十首,物类之孝十首”。“大旨主于敦伤人伦,感发天性,未可以其词旨陈腐弃之。况其人始以孝著,终以忠闻。虽零篇断什,犹当珍惜,是固不仅以文章论矣”(《总目》卷一六四)。
《字溪集》十一卷、《附录》一卷
宋·阳枋撰。阳枋,字宗骥,“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以名号”,“年八十一卒”。“黄虞樱《千顷堂书目》则称其集为十二卷,久无传本,今检勘《永乐大典》所载,裒而集之,附以其子所作《年谱》《行状》,仍析为十二卷”。集中“《与税与权论启蒙小传》一篇,乃暮年所作,尤见其革擎力学,至老不衰”(《总目》卷一六四)。
《勿斋集》二卷
宋·杨至质撰。杨至质,道士,字休文,号勿斋。“是集皆四六书启,多与一时当事酬答之作”。“宋末启札之文,多喜配合经史成语,澳泊生硬,又喜参文句,往往冗长萎弱,唐以前旧格荡然。(杨)至质所作,虽边幅少狭,而对偶工致,吐属雅洁,犹有樊南《甲乙集》之遗,正未可以方外轻之矣”(《总目》卷一六四)。
《巽斋文集》二十七卷
宋·欧阳守道撰。欧阳守道,字公权,初名巽,字迁父,吉州人。“少孤贫,无师,自力于学。里人聘为子弟师,主人瞷其每食舍肉,密归遗母,为设二器驰送,乃肯肉食,邻媪儿无不叹息感动。年朱三十,翕然以德行为乡郡儒宗”。“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举进士”,“唱名,徐俨夫为第一,(徐)俨夫握(欧阳)守道起日:‘吾愧出君上矣,君文未尝不在我上也’”。“(江)万里作白鹭书院,首致(欧阳)守道为诸生讲说。湖南转运副使吴子良聘(欧阳)守道为岳麓书院副山长,(欧阳)守道初升讲,发明孟氏正人心、承三圣之说,学者悦服”。“(江)万里人为国子祭酒,荐为史馆检阅,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迁著作佐郎兼崇政殿说书兼权都官郎官。迁著作郎,卒,家无一钱”。《宋史》论曰:“欧阳守道,庐陵之醇儒也”(《宋史·欧阳守道传》)。“是编分甲乙丙丁戊五集”。“《吉州人文纪略》又称:‘文天祥、刘辰翁皆(欧阳)守道门人’,即(欧阳)守道益可知矣”(《总目》卷一六四)。
《雪坡文集》五十卷
宋·姚勉撰。姚勉,字述之。“此本为其从子(姚)龙起所编,凡奏对笺策七卷,讲义二卷,赋一卷,诗十一卷,杂文二十九卷。(姚)勉受业于乐雷发,诗法颇有渊源,虽微涉粗豪,然落落有气。文亦颇媕雅可观,无宋末语录之俚语”(《总目》卷一六四)。
《文山集》二十一卷、《文信公集杜诗》四卷
宋·文天祥撰。文天祥,号文山,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文天祥传》。“(文)天祥平生大节照耀古今,而著作亦极雄赡,如长江、大河浩瀚无际。其廷试对策及上理宗诸书持论剀直,尤不愧忠肝如铁石之目”。“不独忠义贯于一时,亦斯文间气之发见也。平生有《文山随笔》数十大册,常以自随,遭难后尽失之。元贞、大德间,其乡人搜访编为《前集》三十二卷,《后集》七卷”,而“明初其本散佚,尹凤歧从内阁得之,重加编次为诗文十七卷”,“《指南前录》一卷,《后录》一卷”,“《纪年录》一卷”。“惟《集杜诗》以世久单行,未经收人”(《总目》卷一六四)。文天祥,封信国公,是集又名《文山诗史》,“盖被执赴燕后于狱中所作”,“诗凡二百篇,皆五言二韵,专集杜句而成。每篇之首悉有标目次第,而题下叙述时事,于国家沦丧之由,生平阅历之境及忠臣义士之周旋患难者,一一详志其实。颠末聚然,不愧《诗史》之目”(《总目》卷一六四)。
《叠山集》五卷
宋·谢枋得撰。谢枋得,字君直,“为人豪爽。每观书,五行俱下,一览终身不忘。性好直言,一与人论古今治乱国家事,必掀髯抵几,跳跃自奋,以忠义自任。徐霖称其:‘如惊鹤摩霄,不可笼势’”。“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抗元兵败后隐于山中,“天下既定,遂居闽中”。“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集贤学士程文海荐宋臣二十二人,以(谢)杭得为首,辞不起”。“福建行省参政魏天祐见时方以求材为急,欲荐(谢)杭得为功”,“强之而北”,“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四月至京师”,“终不食而死”。《宋史》论曰“谢枋得嵚崎以全臣节”,“宋末之卓然者也”(《宋史·谢枋得传》)。“(谢)杭得忠孝大节,炳著史册。《却聘》一书流传不朽,虽乡塾童孺皆诵而习之。而其他文章亦博大昌明,具有法度,不愧有本之言”(《总目》卷一六四)。
《本堂集》九十四卷
宋·陈著撰。陈著,字子微,号本堂。“是集凡诗三十四卷,词五卷,杂文五十五卷”。“宋代著作获存于今者,自周必大、楼钥、朱子、陆游、杨万里外,卷峡浩博无如斯集”(《总目》卷一六四)。
《泣阳端平诗隽》四卷
宋·周弼撰。周弼,“汝阳人”(《总目》卷一六四)。
《庸斋续集》三十卷
宋·林希逸撰。“《宋史·艺文志》载(林)希逸有《鬳斋前集》六十卷,久佚不存。惟此续集谓之《竹溪十一稿》者尚有传本,即此三十卷也”。共包括:诗、杂著、少作、记、序、跋、四六、省题诗、挽诗、祭文、墓志、行状、学记“十三类”(《总目》卷一六四)。
《鲁斋集》二十卷
宋·王柏撰。王柏“好妄逞私臆,窜改古经。诗三百篇重为删定,《书》之周浩、殷盘,皆昌言排击,无所忌惮,殊不可以为训”(《总目》卷一六四)。
《须溪集》十卷、《须溪四景诗集》四卷
宋·刘辰翁撰。刘辰翁,字会孟,“须溪,其所居地名也”。“其门生王梦应作祭文,至称‘韩(愈)欧(阳修)后,惟先生卓然秦汉巨笔’。然(刘)辰翁论诗评文,往往意取尖新,太伤桃巧”。“《须溪集》明人见者甚罕”,“今检《永乐大典》”,“厘为十卷”。“四景诗则原属单行之本,今仍各著于录,故不复采人云”(《总目》卷一六五)。“考晋(南朝)宋以前,无以古人诗句为题者,沈约始有《江篱生幽渚诗》,以陆机《塘上行》句为题,是齐、梁后例也。沿及唐宋科举,始专以古句命题。其程试之作,唐莫详于《文苑英华》,宋莫详于《万宝诗山》,大抵刻画为工,转相效仿。(刘)辰翁生于宋末,故是集以四时写景之句命题。春景凡六十三题,诗七十二首;夏景凡三十二题,诗三十五首;秋景凡四十题,诗四十四首;冬景十六题,诗如题数。所作皆气韵生动,无推排涂饰之习,在程试诗中最为高格”(《总目》卷一六五)。
《苇航漫游稿》四卷
宋·胡仲弓撰。其“《雪中杂兴诗》有‘不被功名缚,江湖得散行’之句,知被斥以后,浪迹以终,故以苇航漫游名稿”(《总目》卷一六五)。
《兰皋集》三卷
宋·吴杨畴撰。吴杨畴,字元伦,“四岁而孤,刻志于学”。“咸淳间,南康守叶闻聘主白鹿书院,辞不肯赴。盖笃实潜修之士,不欲以聚徒讲学,嚣竞俘名也。性喜艺兰,自号兰皋子,因以名集,殆亦寓无人自芳之意”(《总目》卷一六五)。
《嘉禾百咏》一卷
宋·张尧同撰。“宋世文人学士歌咏其土风之胜者,往往以夸多斗靡为工”,“故(张)尧同所咏嘉兴山川古迹,亦以百篇概之”。“其词虽不甚工,而自吴越以来嘉兴典故,颇可得其梗概”,“于地志考据要亦不为无助矣”(《总目》卷一六五)。
《柳塘外集》四卷
宋·释道璨撰。道璨,字无文,姓陶氏。“释氏以佛典为内学,以儒书为外学也”。是集“凡诗一卷,铭记一卷,序文疏书一卷,塔铭墓志圹志祭文一卷”(《总目》卷一六五)。
《碧梧玩芳集》二十四卷
宋·马廷莺撰。马廷莺,字翔中,“甘贫力学,既冠,里人聘为童子师,遇有酒食撰,则念母藜藿不给,为之不下咽。登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进士第”。“宝祐三年(公元1255年)迁太学录,召试馆职”,“(马)廷莺试策言:强君德,重相权,收直臣,防近习”。景定二年(公元1261年)进著作佐郎兼右司,迁将作少监。次年,“论贡举三事:严乡里之举,重台省之复试,访山林之遗逸”。“四年,摧起居舍人兼太子右庶子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人奏言:‘太史必当谨书灾异。愿陛下翕受敷施,以壮人才之精神;虚心容纳,以植人言之骨干。念邦本而以公灭私,严边备而思患豫防’”。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同知枢密院事兼提举编修《经武要略》。人奏言:培命脉,植根本,崇宽大,行仁厚。又言:‘恢大度以优容,虚圣心而延泞,推内恕而假借,忍难行而听纳,则情无不达,理无不尽,奸人破胆,直士吐气,天下事尚可为也’。五年,进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进右永相兼枢密使”(《宋史·马廷莺传》)。马廷莺在“理宗末年,又居两制,朝廷大著作多出其手,其他诗文亦皆典瞻秀润,盎然有卷轴之味”。“似集为其子(马)端临所编矣。其曰碧梧玩芳者,(马)廷莺家有碧梧精舍,晚年又自号玩芳病臾,因以为名也。自明以来,外间绝无传本,惟《永乐大典》所收,颇存梗概”(《总目》卷一六五)。
《四明文献集》五卷
宋·王应麟撰。王应麟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儒林传八》。“所著《深宁集》本一百卷”,“散佚久矣”。“此本乃明·鄞县郑真、陈朝辅所辑《四明文献》之一种,故一人之作冒总集之名也。通一百七十余篇,制浩居十之七”,“所载事迹,多足与史传相证”(《总目》卷一六五)。
《覆敲集》六卷
宋·赵必撰。赵必,太宗十世孙,字玉渊,自号秋晓。“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与父(赵)崇油同登进士”。“人元后隐居温塘村。是集诗二卷,长短句一卷,杂文二卷,附录一卷”(《总目》卷一六五)。
《间风集》十二卷
宋·舒岳祥撰。舒岳祥,字舜侯,“宋亡不仕,教授乡里以终”。所著“凡二百二十卷,今多散佚”,“检《永乐大典》中所载(舒)岳祥诗文”,“依类裒辑,厘为诗九卷,杂文三卷,仍其总名,以《间风集》名之”(《总目》卷一六五)。
《北游集》一卷
宋·汪梦斗撰。汪梦斗,号杏山。“宋亡后,尚书谢昌言荐(汪)梦斗于元世祖,特召赴京,卒不受官,放还。是集乃其北游纪行之作”(《总目》卷一六五)。
《秋堂集》三卷
宋·柴望撰。“其诗有《道州台衣集》《咏史诗》《西凉鼓吹》诸编,俱佚不存。此本乃后人杂裒而成”(《总目》卷一六五)。
《蛟峰文集》八卷、《外集》四卷
宋·方逢辰撰。方逢辰,初名梦魁,字君杨,“登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进士第一,理宗改赐今名”。是集“前七卷为(方)逢辰诗文,末一卷附以其弟(方)逢振所作”。《外集》四卷“凡(方)逢辰历官浩救及酬赠诗文皆在焉”(《总目》卷一六五)。
《秋声集》六卷
宋·卫宗武撰。卫宗武,字淇父。“焦竑《国史·经籍志》载《秋声集》八卷”,“今从《永乐大典》中采辑编次,得诗词四卷,序记志铭一卷,杂著一卷,以略存其概”(《总目》卷一六五)。
《牟氏陵阳集》二十四卷
宋·牟巘撰。牟巘,字献之,“世居陵山之阳”故“以凌阳名集”。“以韩驹先有是名,故此集冠以牟氏,用相别焉”。“凡诗六卷,杂文十八卷”,“王士祯《居易录》称‘其诗有坡谷门风,杂文皆典实详雅’。今观所作,知(王)士祯之论不诬”(《总目》卷一六五)。
《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
宋·汪元量撰。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度宗时以善琴供奉掖庭。宋亡,随三宫人燕,久之为黄冠南归,往来匡庐、彭盆间”。“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诸事皆可据以征信”。“黄虞樱《千顷堂书目》载《湖山类稿》十三卷,《水云词》三卷,久失流传,此本为刘辰所选”(《总目》卷一六五)。
《昧发集》十卷、《稀发遗集》二卷、《遗集补》一卷附《天地间集》一卷《西台恸哭记注》一卷《冬青引注》一卷
宋·谢翱撰。谢翱,字皋羽,一字皋父,晚号宋累,又号烯发子。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元兵南下,文天祥渡海至福建,传檄勤王,遂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文天祥兵败被俘,他脱身潜伏民间。元·僧人杨琏真伽发掘宋陵,他与友人唐珏等密收诸陵遗骨,葬于兰亭附近,种冬青树为记,有《冬青引别玉潜(唐珏字)》一诗纪其事。后尝过富春江,登严子陵钓台,祭奠文天祥,有《登西台恸哭记》传世。“南宋之末,文体卑弱,独(谢)翱诗文桀傲有奇气,而节概亦卓然可观”。是集“末附《天地间集》皆(谢)翱所录宋末故臣遗老之诗”。“又元·张丁《西合恸哭记注》并诸家跋语为一卷,又注《冬青引》及诸家考证唐理、林景熙事为一卷”,“今亦并录存之,庶与集中诸作可以互相考证焉”(《总目》卷一六五)。
《潜斋文集》十一卷,附《铁牛翁遗稿》一卷
宋·何梦桂撰。何梦桂,字岩臾,别号潜斋,“此集凡遗诗三卷,词及试策一卷,杂文七卷。诗颇学白居易体,殊不擅长,”;“文则颇援引证佐,有博辨自喜之意”。“末附《铁牛翁遗稿》一卷。铁牛翁,(何)梦桂族孙,元时不仕,存诗四十余首,赋一首。诗颇奇伟,气格在(何)梦桂上云”(《总目》卷一六五)。
《梅岩文集》十卷
宋·胡次焱撰。胡次焱,字济鼎,号梅岩,晚号余学。“其始祖本唐宗室,五代时育于胡氏,因冒姓胡”。此本“凡赋诗杂文八卷,冠以雪梅赋,盖著其心。九卷以下,皆附录同时赠答往来之作”(《总目》卷一六五)。
《四如集》五卷
宋·黄仲元撰。“黄)仲元原集实合讲义、杂文共为二十一卷。今讲义已别本单行,不人集内。此本只文四卷,附录一卷”,“非其旧矣”。“黄仲元在宋末讲学诸家特为笃实,其出处亦均合道义。故其文章不事驰骋,而自有端厚朴直之气”(《总目》卷一六五)。
《林霏山集》五卷
宋·林景熙撰。林景熙,一作林景曦,字德阳,号霏山。“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太学释褐,官礼部架阁,转从政郎,宋亡不仕。会札木扬喇勒智(原作杨琏真伽,今改正)发宋诸陵,以遗骨建镇南塔,(林)景熙以计易真骨葬之,其忠义憾动百世”。“此本乃明·天顺癸未其乡人监察御史吕洪所编,以章祖程所注诗集併为三卷,增以元音所录《读文山集诗》一篇,又捃撩遗文得记十四篇,传一篇,文一篇,序十三篇,墓志六篇,铭一篇,厘为二卷”,“总题曰《林霏山集》”(《总目》卷一六五)。
《勿轩集》八卷
宋·熊禾撰。熊禾,初名鉌,字去非,号勿轩,“宋亡不仕,教授乡里以终”。“是书凡《易学图传》二卷,《春秋通义》一卷,《四书标题》一卷,诗文三卷,补遗一卷”(《总目》卷一六五)。
《古梅吟稿》六卷
宋·吴龙翰撰。吴龙翰,字式贤,“以荐授编校国史院、实录院文字”。“家有老梅,因以古梅为号,尝为之赋,并以名集”。其为“讲求神仙炉火之术者,殆亦俞碗之流亚钦。然诗则工于(俞)碗多矣”(《总目》卷一六五)。
《佩韦斋文集》十六卷
宋·俞德邻撰。“熊禾《序》称其平生诗文多不留稿,其子(俞)庸裒集仅得诗文五百二十二首,厘为十六卷”。“(俞)德邻诗恬澹夷猫,自然深远,在宋末诸人中特为高雅”(《总目》卷一六五)。
《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西湖百咏》二卷
宋·董嗣呆撰。“以诗中自志岁月出处考之,《庐山集》乃其于宋理宗景定二、三年间(公元1261年、1262年)榷茶九江富池时所作,《英溪集》则为武康令时所作”(《总目》卷一六五)。(《西湖百咏》)“上卷四十九题,下卷五十一题”(《总目》卷一六五)。
《则堂集》六卷
宋·家铱翁撰。家铱翁,号则堂,事迹已简介,详见《宋史·家铱翁传》。原集久佚,是本辑自《永乐大典》,“厘为文四卷,诗词二卷”。“其词意真朴,文不掩质,亦异乎南宋末年纤诡繁碎之格,尚为多有可取”(《总目》卷一六五)。
《富山遗稿》十卷
宋·方夔撰。方夔,字时佐,“屡举不第,退居富山之麓,扁其堂曰缘猜,自号知非子,尝著《汉论》十卷,《富山懒稿》三十卷。后刊版散佚,其裔孙(方)世德等裒集其诗辑为是编”。“商格尝称其诗:‘纤徐浑厚,弗事雕琢,可见其冲雅之操’。周煊亦称其:‘发之声律,不为体裁音节之所拘’。盖(方)夔遇兴挥毫颇乏研炼,故(商)格等云然。要其情致缠绵,机趣活泼,自有不衫不履之致”(《总目》卷一六五)。
《真山民集》一卷
宋·真山民撰。真山民“宋末窜迹隐沦,以所至好题咏,因传于世”(《总目》卷一六五)。
《百正集》三卷
宋·连文凤撰。连文凤,字百正,号应山。是本辑自《永乐大典》,“大抵清切流丽,自抒性灵”(《总目》卷一六五)。
《月洞吟》一卷
宋·王锐撰。王铁,字介翁,“尝官县尉,宋亡以后,弃印绶归隐湖山,扁其所居为月洞,因以名其所著之诗”。此本“诗仅七十余首”(《总目》卷一六五)。
《伯牙琴》一卷
宋·邓牧撰。邓牧,字牧心,“宋亡不仕,至元己亥人洞霄,止于超然馆,沉介石为营,白鹿山房居之,后无疾而逝。(邓)牧与谢翱、周密等友善,二人皆抗节邂迹者。尝为(谢)翱作传,为(周)密作《蜡屐集序》”。“是集为(邓)牧所自编,皆滔滔清辨,而不失修洁,非晚宋诸人所及。前有自序,后有自跋,以‘知音难遇’,故以伯牙琴为名。《跋》称诗文六十余篇,此本惟文二十四篇,拼《序》《跋》为二十六。盖佚诗一卷也”(《总目》卷一六五)。
《存雅堂遗稿》五卷
宋·方凤撰。方凤,字韶卿,一字景山,“宋亡,遁归,隐于仙华山。同里义乌令吴渭辟家塾敬事之”。“其门人柳贯辑其遗诗三百八十篇,厘为九卷”。其本已散佚,“国(清)朝顺治甲午,其里人张隧乃博搜诸书,掇拾残剩,汇为此编,凡诗七十三首,文十二首,《金华洞行记》一篇,附以(方)凤子(方)稽梓诗十六首,文五首。(方)凤志节可称,所作文章亦肮脏磊落,不屑为庸腐之语”(《总目》卷一六五)。
《吾汶稿》十卷
宋·王炎午撰。王炎午,初名应梅,字鼎翁,“宋末为太学生,咸淳间文天祥募兵勤王,(王)炎午杖策谒之,留人幕府,旋以母老辞归。文天祥被执北上,(王)炎午为文(天祥)生祭之,励以必死,尤世所称。人元后终身不出,因所居汉源里,名其稿曰《吾汉》,以示不仕异代之义。其稿凡文九卷,附录一卷”。“(王)炎午大节不亏,而文章不甚著名”。“然要以人重,不当仅求之词藻间”(《总目》卷一六五)。
《在轩集》一卷
宋·黄公绍撰。黄公绍,字直翁,“尝取胡安国‘心要在腔子里’语,名所居曰‘在轩’,因以名集。然所载仅文三十九篇,诗余二十八首。其文三十九篇之中,为儒言者六篇,而为佛氏疏榜之语者乃三十三篇。殆原本散佚,后人掇拾遗稿,以僧徒重其笔墨藏弆为荣,故所收特多钦”(《总目》卷一六五)。
《紫岩诗选》三卷
宋·于石撰。于石,字介翁,“宋亡不仕,因所居自号紫岩,晚徙城中更号两熟,《浙江通志》载人《文苑传》中,又载人《隐逸传》中,盖二者均所不愧,不可偏举,故两见也”。是集乃“门人吴师道选,仅古今体诗二百首”,“皆其中年以后之诗”,“殆意求精汰,故少作皆不录钦”(《总目》卷一六五)。
《九华诗选》一卷
宋·陈岩撰。陈岩,字清隐,“人元遂隐居不仕,筑室于所居高阳河,日啸歌其内,出则遍游九华之胜,至一处则作一诗纪之,名《九华诗集》”。而原集已“兵燬不全”。此本“皆七言绝句,凡咏名胜者二百七首,咏物产者三首”。“九华山自唐以李白得名,诗家多有题咏,而取泉石洞壑之胜遍加品目,实莫备于是编。其诗亦俱萧洒出尘,绝去畦通,有高人逸士风格,不仅足供山志采择而已”(《总目》卷一六五)。
《宁极斋稿》一卷,附《慎独里遗稿》一卷
宋·陈深撰,“其诗仅存此本而已”(《总目》卷一六五)。
《仁山集》六卷
宋·金履祥撰。金履祥,因居仁山之下,学者称之仁山先生,事迹已简介,详见《元史·儒学传一》。“(金)履祥受学于王柏,(王)柏受学于何基,(何)基受学于黄干,号为得朱子之传。其诗仿佛《击壤集》,不及朱子远甚”。“至其杂文”,“醇洁有法,不失为儒者之言。盖(金)履祥于经史之学研究颇深,故其言有物,终与空谈性命者异”(《总目》卷一六五)。
《自堂存稿》四卷
宋·陈杰撰,“其诗虽源出江西,而风姿峭茜,颇参以古湖、剑南格调”(《总目》卷一六五)。
附录:《心泉学诗稿》六卷
宋·蒲寿成撰。此本辑自《永乐大典》。
《拙轩集》六卷
金·王寂撰。王寂,字元老。原集散佚,“惟《永乐大典》所载(王)寂诗文尚多”,“而各体具存”。“(王)寂诗境清刻镍露,有戛戛独造之风,古文博大疏畅,在大定、明昌间卓然不愧为作者”(《总目》卷一六六)。
《涤水集》二十卷
金·赵秉文撰。赵秉文,磁州涤阳人,字周臣,晚号闲闲老人。大定进士,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浩,除翰林侍讲学士,转侍读、知集贤院。后为礼部尚书,兼官如故。“元好问《中州集》称其‘自幼至老,未尝一日废书’”。考订、研究诸经诸子之作达九种四十一卷,而“今皆未见,惟此集存”(《总目》卷一六六)。
《潭南遗老集》四十五卷
金·王若虚撰。王若虚,字从之,自号慵夫,“金亡后,微服归里,自称滤南遗老”,所著“惟此集存耳。此本凡《五经辨惑》二卷,《论语辨惑》五卷,《孟子辨惑》一卷,《史记辨惑》十一卷,《诸史辨惑》二卷,《新唐书辨》三卷,《君事实辨》二卷,《臣事实辨》三卷,《议论辨惑》一卷,《著述辨惑》一卷,《杂辨》一卷,《谬误杂辨》一卷,《文辨》四卷,《诗话》三卷,杂文及诗五卷”。“金、元之间,学有根柢者实无人出(王)若虚右。昊澄称其:‘博学卓识,见之所到,不苟于众’,亦可谓不虚美哉”(《总目》卷一六六)。
《庄靖集》十卷
金·李俊民撰。李俊民,字用章,“南迁后,隐于篙山,自号鹤鸣道人。元世祖以安车召见,仍乞还山。卒,赐谧庄靖先生。集凡诗七卷,文三卷”。“(李)俊民抗志遯荒,于出处之际能洁其身”。“所作诗,类多幽忧激烈之音,系念宗邦,寄怀深远,不徒以清新奇崛为工。文格冲澹和平,具有高致,亦复似其为人。虽博大不及元好问,抑亦其亚矣”(《总目》卷一六六)。
《遗山集》四十卷、《附录》一卷
金·元好问撰。元好问,字裕之,“登兴定五年(公元1221年)进士,历内乡令,天兴中除左司都事,转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是集凡诗十四卷,文二十六卷”。“元好问才雄学赡,金、元之际,屹然为文章大宗。所撰《中州集》意在以诗存史”。所作“兴象深邃,风格遒上”。“古文绳尺严密,众体悉备,而碑版志铭诸作,尤具有法度”。“晚年尝以史笔自任,构野史亭,采金源君臣遗言往行,裒辑纪录至百余万言。今《壬辰杂编》诸书虽已无传,而元人纂修《金史》多本所著。故于三(宋、辽、金)史中独称完善。亦可知其著作之有裨实用矣”(《总目》卷一六六)。
《湛然居士集》十四卷
元·耶律楚材撰。耶律楚材,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金·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字晋卿,号湛然居士,谧文正。“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者”。“(元)太祖定燕,闻其名召见之。(耶律)楚材身长八尺,美髯宏声,帝伟之”,“遂呼(耶律)楚材曰:‘吾图撒合理’,而不名。吾图撒合理,盖国语长髯人也”。“夏人常八斤,以善造弓,见知于帝,因每自矜曰:‘国家方用武,耶律儒者何用’。(耶律)楚材曰:‘治弓尚须用弓匠,为天下者岂可不用治天下匠耶’。帝闻之甚喜,日见亲用”。太宗即位,助定君臣礼仪。“近臣别迭等言:‘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耶律)楚材曰:‘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铁冶、山泽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何谓无补哉’。帝日:‘卿试为朕行之’。乃奏立燕京等十路征收课税使”,“即日拜中书令,事无巨细,皆先白之”(《元史·耶律楚材传》)。“是集所载诗为多,惟第八卷、第十三卷、第十四卷,稍以书序碑记错杂其中”,“不敌诗之三四”,“或经国之暇惟以吟咏寄意,未尝留意于文笔也”。“今观其诗,语皆本色,惟意所如,不以研炼为工。虽时时出人内典,而大旨必归于风教”(《总目》卷一六六)。
《藏春集》六卷
元·刘秉忠撰。刘秉忠,字仲晦,自号藏春散人。“生而风骨秀异,志气英爽不羁”,“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论天下事如指诸掌”。“世祖在潜邸”,“大爱之”,“留于藩邸”。“上书:‘君之所任,在内莫大乎相,相以领百官,化万民;在外莫大乎将,将以统三军,安四域。内外相济,国之急务,必先之也’。‘新君即位之后,可立朝省,以为政本,其余百官,不在员多,惟在得人焉耳’。‘天子以天下为家,兆民为子,国之不足,取于民,民之不足取于国,相须如鱼水。有国者,置府库,设仓察,亦为助民;民有身者,营产业,辟田野,亦为资国用也’。‘鲜寡孤独废疾者,宜设孤老院,给衣粮以为养’。‘君子不以言废人,不以人废言,大开言路,所以成天下、安兆民也’。世祖嘉纳焉”。“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世祖即位,问以治天下之大经、养民之良法,(刘)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于是下诏建元纪岁,立中书省、宣抚司。朝廷旧臣、山林遗逸之士,咸见录用,文物架然一新”(《元史·刘秉忠传》)。“其所著文集,见于本传者十卷,今只六卷”,“前五卷为各体诗,末一卷为附录浩救志文、行状,而不及所著杂文”,“盖文已佚而仅存其诗”。“史称其诗:‘萧散闲澹,类其为人”,(《总目》卷一六六)。
《淮阳集》一卷,附录《诗余》一卷
元·张弘范撰。张弘范,张柔第九子,字仲畴,谧献武。“善马架,颇能为歌诗”。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永相伯颜伐宋”,“(张)弘范为前锋”,“长驱至建康”。十五年“获宋永相文天祥”。次年灭宋,“瘴病疾作”而卒,“年四十三”((元史·张弘范传》)。其“以元勋世胄,宣力疆场,用余力从事于吟咏”,“遗诗一百二十篇,词三十余篇”(《总目》卷一六六)。
《陵川集》三十九卷、《附录》一卷
元·郝经撰。郝经,陵川人,事迹已简介,详见《元史·郝经传》。“其生平大节,炳耀古今”。所作“深切著明,深见阎奥”,“于经术尤深”。“其文雅健雄深,无宋末肤廓之习;其诗亦神思深秀,天骨挺拔,与其师元好问可以雁行,不但以忠义著也”(《总目》卷一六六)。
《归田类稿》二十四卷
元·张养浩撰。张养浩事迹己简介,详见《元史·张养浩传》。“是编乃其诗文也”,原集四十卷,“惟明季有刻本二十七卷,尚存于世,既多漏略,编次亦失伦类。今据为本,而别采《永乐大典》所载,删其重复,补其遗阙,得杂文八十八首,赋三首,诗四百六十三首”,“厘为二十四卷”。“(张)养浩为元代名臣,不以词翰工拙为重轻,然读其集如陈时政诸疏,风采凛然”。“即以文论,亦未尝不卓然可传矣”(《总目》卷一六六)。
《白云集》三卷
元·释英撰。释英,“唐诗人厉元之后也”,字存实,号“白云上人”(《总目》卷一六六)。
《稼村类稿》三十卷
元·王义山撰。“以(王)义山退老东湖之上,扁读书之室曰:‘稼村’,因以名集。凡各体诗三卷,杂文二十七卷。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总目》卷一六六)。
《桐江续集》三十七卷
元·方回撰。“所撰有《虚谷集》,今未见。此《桐江续集》,皆其元时罢官后作”(《总目》卷一六六)。
《野趣有声画》二卷
元·杨公远撰。杨公远,字叔明,“人元以后,干谒当路,颂扬德政之诗,不一而足。其未出仕,当由梯进无媒”(《总目》卷一六六)。
《月屋漫稿》一卷
元·黄庚撰。黄庚,字星甫,“人元未仕”,“尝客山阴王英孙家,试越中诗社”,“为第一”,“今评语与原诗并在集中,盖甚为当时所推重”(《总目》卷一六六)。
《剡源集》三十卷
元·戴表元撰。戴表元,字帅初,一字曾伯,“七岁,学古诗文多奇语”。受业王应麟、舒岳祥,宋·咸淳中“登进士乙科”。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年已六十余,执政者荐于朝,起家拜信州教授”(《元史·儒学传二》)。“顾嗣立《元诗选·小传》称:‘宋季文章气萎尔,而词骸骸,帅初慨然以振起斯文为己任。其学博而肆,其文清深雅洁,化朽腐为神奇,间事摹画,而隅角不露,尤自秘重,不妄许与。至元、大德间,东南之士以文章大家名重一时,帅初一人而已’。今观其诗文,信(顾)嗣立所论不诬”(《总目》卷一六六)。
《剩语》二卷
“是集散见于《永乐大典》中”(《总目》卷一六六)。
《养蒙集》十卷
元·张伯淳撰。张伯淳,字师道,“少举童子科”,后“举进士”,授杭州路儒学教授。后人朝“授翰林直学士,进阶奉训大夫,谒告以归。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即家拜翰林侍讲学士”(《元史·张伯淳传》)。是集凡“文六卷,诗三卷,词一卷”。邓文原称其“为文耻尚钩棘,而春容纤余,铿乎如金石之交奏”(《总目》卷一六六)。
《墙东类稿》二十卷
元·陆文圭撰。陆文圭,字子方,“幼而颖悟,读书过目成诵,终身不忘。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亡隐居城东,学者称之曰墙东先生”。“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为人“刚明超迈,以奇气自负。于地理考核甚详,凡天下郡县沿革、人物土产,悉能默记,如指诸掌”(《元史·儒学传二》)。“今核所作,史言不谬”。是集“本二十卷”,“今从《永乐大典》中搜采遗佚共得文三百余篇,诗词六百余篇,仍依原目厘为二十卷”(《总目》卷一六六)。
《青山集》八卷
元·赵文撰。赵文,字仪可,号青山,“尝自言:‘行事使人皆可知,可见者,为君子行;为文使人读之可晓,考之有证者,为君子之言’。今观其诗文,皆自抒胸臆,绝无粉饰,亦可谓自践其言矣”(《总目》卷一六六)。是集原本三十一卷,此本辑自《永乐大典》。
《桂隐文集》四卷、《诗集》四卷
元·刘洗撰。刘洗,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知自树立。年十二,作为科场律赋论策之文,蔚然有老成气象”。“既冠,重厚醇雅,素以师道自居,教学者有法,声誉日隆”。“为文根柢《六经》,蹦踩诸子百家,融液今古,而不露其踔厉风发之状。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元史·儒学传二》)。“盖其文章宗旨,主于自出机轴,而不以摹拟字句为古。欧阳元《序》亦称其文:‘温柔敦厚似欧,明辨雄隽似苏’。至论其妙:‘非相师,非不相师’。盖深得(刘)洗之用意”(《总目》卷一六六)。
《水云村稿》十五卷
元·刘埙撰。“(刘)埙才力雄放,尤长于四六”。是集“原目二十卷,而所存止十五卷。自十六卷以下有录无书”,“皆青词、祝文无关体要之作,其存佚无足轻重,则虽阙犹不阔矣”(《总目》卷一六六)。
《巴西文集》一卷
元·邓文原撰。邓文原,字善之,一字匪石,谧文肃,绵州人,随父流寓钱塘,自称巴西,不忘其本。“年十五,通《春秋》”,“内严外恕,家贫而行廉”(《元史·邓文原传》)。尝官杭州路儒学正、崇德教授、国子监司业、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祭酒、翰林侍讲学士等。“所作皆温醇典雅”,“当大德、延祐之世,独以词林普旧主持风气”,“元之文章于是时为极盛,(邓)文原实有独导之功”。此本“盖出后人摘选,非其完峡”(《总目》卷一六六)。
《屏岩小稿》一卷
元·张观光撰。“诗多穷途之感,盖不遇之士”(《总目》卷一六六)。
《玉斗山人集》三卷
南宋·王奕撰。(《总目》卷一六六)。
《谷响集》三卷
元·释善住撰。
《竹素山房诗集》三卷
元·吾邱衍撰。“此其所著诗集,而附以杂文二篇。其诗颇效李贺体,不能尽脱元人窠日。然胸次既高,神韵自别,往往于盯畦之外,逸致横生”(《总目》卷一六六)。
《紫山大全集》二十六卷
元·胡祇道撰。胡祇道,字绍闻,溢文靖,“少孤,既长读书,见知于名流”。官太原路治中,“以最闻”;济宁路总管,“以最称”。“升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所至抑豪右,扶寡弱,以敦教化,以厉士风”(《元史·胡祇道传》)。是集原本六十七卷,“今据《永乐大典》所载,裒合成编,厘为赋、诗、诗余七卷,文十二卷,杂著四卷,语余三卷”。“大抵学问出于宋儒,以笃实为宗,而务求明体达用,不屑为空虚之谈。诗文自抒胸臆,无所依仿,亦无所雕饰,惟以理明词达为主”(《总目》卷一六六)。
《松乡文集》十卷
元·任士林撰。任士林,字叔宝,号松乡,“以文章知名”(《元史·儒学传二》)。“是集所录碑志居多”(《总目》卷一六六)。
《松雪斋集》十卷、《外集》一卷
元·赵孟俯撰。赵孟俯,“宋太祖子秦王(赵)德芳之后也”,字子昂,谧文敏。“幼聪敏,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宋亡居家,益自力于学”。“以程钜夫荐,起家为郎,及(程)钜夫为翰林承旨求致仕去,(赵)孟俯代之”。仁宗“眷之甚厚,以字呼之而不名”。“所著有《尚书注》,有《琴原》《乐原》,得律吕不传之妙;诗文清邃奇逸,读之,使人有飘飘出尘之想。篆、箱、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其画山水、木石、花竹、人马,尤精致。前史官杨载称:‘(赵)孟俯之才颇为书画所掩,知其书画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人以为知云”(《元史·赵孟俯传》)。“赵孟俯以宋朝皇族改节事元”,“晚年亦不免于自悔”。“然论其才艺,则风流文采冠绝当时,不但翰墨为元代第一,即其文章,揖让于虞、杨、范、揭之间,不甚出其后也”(《总目》卷一六六)。
《吴文正集》一百卷
元·昊澄撰。吴澄,谧文正,事迹已简介,详见《元史·昊澄传》。“揭溪斯撰《神道碑》,首称‘皇元受命,天降真儒,北有许衡,南有昊澄’”。“当时盖以二人为南北学者之宗。然(许)衡之学主于笃实以化人,(吴)澄之学主于著作以立教”。“(许)衡之文明白质朴,达意而止;(吴)澄则词华典雅,往往斐然可观。据其文章而论,(吴)澄其尤彬彬乎”(《总目》卷一六六)。
《金渊集》六卷、《山村遗集》一卷
元·仇远撰。仇远,字仁近,一日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曰山村民。“在宋·咸淳间即以诗名,至元中尝为漂阳教授”,“诗格高雅”,“张翥、张羽以诗名于元代者皆出其门”(《总目》卷一六六)。“(仇)远所撰《金渊集》皆官漂阳日所作,故取投金濑书以为名”,“此集之诗皆不作于漂阳”(《总目》卷一六六)。
《湛渊集》一卷
元·白诞撰。白诞在宋末即与仇远齐名,时称“仇白”。“成化《杭州府志》载(白)诞《湛渊集》八卷”,“今已久佚”,此本“凡赋二首,诗六十三首,文六首。冠以戴表元《序》,而附以宋镰所作《墓志》”(《总目》卷一六六)。
《牧潜集》七卷
元·释圆至撰。圆至,字牧潜,号天隐,“遍历荆襄吴越,禅理外颇能读书,又刻意为古文,笔力崭然,多可观者”。“自六代以来,僧能诗者多,而能古文者,不过三、五人。圆至独以文见,亦缁流中卓然者。都穆《南潦诗话》尝称圆至工于古文,词尤清婉”(《总目》卷一六六)。
《小亨集》六卷
元·杨宏道撰。杨宏道,字叔能。“综其生平,流离南北,窃禄苟全,其出处之际盖不足道。然其诗则在当时最为有名”。是集原本十五卷,“今从《永乐大典》中搜辑厘为诗五卷,文一卷”(《总目》卷一六六)。
《还山遗稿》二卷、《附录》一卷
元·杨灸撰。杨奂,字焕然,号紫阳先生,谧文宪。“博览强记,作文务去陈言,以蹈袭古人为耻。朝廷诸老,皆折行辈与之交”。“家无十金之业,而喜周人之急,虽力不赡,犹勉强为之。人有片善,则委曲称奖,唯恐其名不闻;或小过失,必尽言劝止,不计其怨怒也”(《元史·杨奂传》)。任官十年,告老辞职。是集“旧本不传,无由考定。此本乃明·嘉靖初南阳宋廷佐所辑,掇拾残剩,故名之曰《遗稿》。凡文一卷,诗一卷,冠以《考岁略》,又附录传志、题咏之类为一卷,并各以采自某书,得自某人及石刻今在某所注于下”。其“诗文皆光明俊伟,有中原文献之遗”(《总目》卷一六六)。
《鲁斋遗书》八卷、《附录》二卷
元·许衡撰。许衡事迹已简介,“鲁,(许)衡居魏时所署斋名也”(《元史·许衡传》)。是编“前二卷为语录。第三卷为《小学大义直解》《大学要略》《大学直解》。第四卷分上下,上为《中庸直解》,下为《读易私言》《读文献公碟》《著说》及《阴阳消长》一篇。第五卷为奏疏。第六卷亦分上下,上为杂著,下为书状。第七卷、第八卷为诗、乐府。《附录》二卷,则像赞、浩救之类及后人题识之文。其书为后人所裒辑”,“非(许)衡本意,然(许)衡平生议论宗旨,亦颇赖此编以存”(《总目》卷一六六少。
《静修集》三十卷
元·刘因撰。刘因自号静修,事迹已简介,详见《元史·刘因传》。“其文遒健排翼,迥在许衡之上,而醇正乃不减于(许)衡”。“今考其论诗有曰:‘魏晋而降,诗学日盛,曹刘陶谢,其至者也;隋唐而降,诗学日变,变而得正,李杜韩,其至者也;(五代)周宋而降,诗学日弱,弱而复强,欧苏黄,其至者也云云’。所见深悉源流,故其诗风格高迈,而比兴深微,闯然升作者之堂”(《总目》卷一六六)。
《青崖集》五卷
元·魏初撰。魏初,字太初,号青崖,官至待御史。“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元史·魏初传》)。“其学本出元好问”,“在世祖时,始以经史进读,旋历谏职,遇事敢言,于开国规模多有裨益”。是集辑自《永乐大典》,“奏议一门,皆详识岁月”,“史所未载者,类皆当时要务,切中事情。今幸遗集仅存,犹足以补史阙,固不徒以文章贵矣”(《总目》卷一六六)。
《养吾斋集》三十二卷
元·刘将孙撰。刘将孙,刘辰翁子,字尚友,“擩染家学,颇习父风”,“吴澄为作集序,谓其:‘浩瀚演违,自成为尚友之文,如苏洵之有苏轼’。曾以立《序》则谓:‘渊源所自,淹贯古今’”。“原集体四十卷”,“今据《永乐大典》所载,辑为三十二卷,以备文章之一格”(《总目》卷一六六)。
《存悔斋稿》一卷、《补遗》一卷
元·龚浦撰。龚浦,字子敬,“以江浙儒学副提举致仕”。“诗格伉爽,颇能自出清新,在元人诸集中,犹为独开生面”(《总目》卷一六六)。
《双溪醉隐集》八卷
元·耶律铸撰。耶律铸,耶律楚材之子,字成仲,溢文忠。“幼聪敏,善属文,尤工骑谢。(耶律)楚材薨,嗣领中书省事,时年二十三”。“宪宗征蜀,诏(耶律)铸领侍卫晓果以从,屡出奇计。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拜中书左丞相”(《元史·耶律楚材传》)。其“早从征伐,足迹涉历,多西北极远之区,故所述塞外地理典故,往往详核”。“后三人中书,定法令,制雅乐,多所裨赞。经济不愧其父,文章亦具有父风”(《总目》卷一六六)。其集久佚不传,此本辑自《永乐大典》。
《东庵集》四卷
元·滕安上撰。滕安上,字仲礼,“束脩自好之士也”。是集原本十五卷,“今从《永乐大典》中裒集编次,得诗二百余篇,分为四卷。其诗格以朴劲为主,不免稍失之粗犷,而笔力健举,七言古诗尤有开阖拾宕之致”(《总目》卷一六六)。
《白云集》四卷
元·许谦撰。许谦,时称白云先生,事迹已简介,详见《元史·儒学传一》。“是集乃正统丁卯金台李伸得残编于其祖妣王氏家,皆(许)谦草稿。(李)伸始编次成书,非出于(许)谦所自定,故体例舛驳如是也”((总目》卷一六六)。
《畏斋集》六卷
元·程端礼撰。“散见《永乐大典》中者尚得诗文百余篇,谨依类编次,厘为六卷。其学以朱子为宗,故作《孙叔会诗序》云:‘诗至七言而衰,律而坏,词而绝,自朱子出而古诗遗意复见’”。“此一家之私言,非千古之通论也”(《总目》卷一六六)。
《默庵集》五卷
元·安熙撰。安熙,字敬仲,号默庵,“简靓和易,务为下学之功”,“平实切密,可谓善学朱氏者”。“家居教授垂数十年,四方之来学者多所成就”(《元史·儒学传一》)。其“所学一以(刘)因为宗,其门人苏天爵辑其诗文”,原本十卷,“此本仅存五卷”(《总目》卷一六六)。
《云峰集》十卷
元·胡炳文撰。胡炳文,自号云峰,事迹已简介,详见《元史·儒学传一》。是集“原本盖二十卷”,“此本凡杂文七卷,附以赋四篇,歌词一篇;诗一卷,附以词三首;附录二卷,则本传、行状及赠答题咏诗文也”(《总目》卷一六六)。
《秋涧集》一百卷
元·王恽撰。王恽,号秋涧,事迹已简介,详见《元史·王恽传》。“文章源出元好问,故其波斓意度皆不失前人矩镬。诗篇笔力坚浑,亦能嗣响其师,有关时政者尤为疏畅详明,燎如指掌”。“集凡诗文七十七卷。又《承华事略》二卷,乃裕宗在东宫时所撰进,裕宗深重其书,令诸皇孙传观焉。《中堂事纪》三卷”,“于时政缀录极详,可补史阙。《乌台笔补》十卷,乃为监察御史时所辑御史台故事。《玉堂嘉话》八卷”,“乃追记在翰林日所闻见者,凡文章得失,典制沿革,皆汇而录之”(《总目》卷一六六)。
《牧庵文集》三十八卷
元·姚隧撰。姚隧,姚枢之从子,字端甫,号牧庵。“凡三使蜀,皆称职。(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除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司副使,录囚延安,逮系洼误,皆纵释之,人服其明决。调山南湖北道,按部澄州,兴学赈民,孜孜如弗及。二十三年,自湖北奉旨趋朝。明年,为翰林直学士”。“(姚)隧之学,有得于许衡,由穷理致知,反躬实践,为世名儒。为文简肆该洽,豪而不宕,刚而不厉,春容盛大,有西汉风,宋末弊习为之一变”(《元史·姚隧传》)。“(姚)隧虽受学于许衡,而文章过(许)衡远甚”。“国(清)初黄宗羲选《明文案》其《序》亦云:‘唐之韩柳,宋之欧曾,金之元好问,元之虞集、姚隧,其文皆非有明一代作者所能及’。则皆异代论定,其语如出一辙”。是集原本五十卷,此本从《永乐大典》辑出,“诸体皆工,而碑志诸篇叙述详赡,尤多补《元史》之阙”(《总目》卷一六六)。
《雪楼集》三十卷
元·程矩失撰。程钜夫,名文海,“避武宗庙讳,以字行”,谧文献。“叔父(程)飞卿仕宋,通判建昌,世祖时,以城降,(程)钜夫人为质子,授宣武将军、管军千户”。世祖见而“大奇之”,“谓近臣日:‘朕观此人相貌,已应贵显;听其言论,诚聪明大识者也。可置之翰林’”。“寻进翰林修撰,屡迁集贤直学士,兼秘书少监。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奏陈五事:一曰取会江南仕籍,二曰通南北之选,三曰立考功历,四曰置贪赃籍,五曰给江南官吏俸。朝廷多行之”。“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见帝,首陈‘兴建国学,乞遣使江南搜访遗逸;御史台、按察司,并宜参用南北之人’。帝嘉纳之”(《元史·程钜夫传》)。“(程)柜夫宏才博学,被遇四朝,忠亮鲠直,为时名臣。文章亦春容大雅,有北宋馆阁遗风,”;“诗亦磊落俊伟,具有气格。近体稍肤廓,当由不耐研思之故。古诗落落自将,七言尤多遒警”。“所著《玉堂集类稿》《奏议存稿》及诗文、杂著本各自为部,其子(程)大本合辑为四十五卷”。“此本併作三十卷,乃至正癸卯其曾孙(程)沿重编”。“雪楼者,郑州有白雪楼,(程)钜夫尝以名所寓,故世即以是称之”(《总目》卷一六六)。
《曹文贞诗集》十卷《后录》一卷
元·曹伯启撰。曹伯启,字士开,谧文贞,济宁砀山人。“弱冠,从东平李谦游,笃于问学”。“性庄肃,奉身清约,在中台,所奖借名士尤多;为侍读学士,考试国子,首取吕思诚、姚绂。云南金事范震言宰臣欺上阁下,不报,范(震)饮恨死,(曹)伯启具其事,书于太史。真州知州吕世英以刚直获罪,(曹)伯启白其枉,进摧风宪。其好彰善率类此”。“砀人贤之,表其所居为曹公里”(《元史·曹伯启传》)。“是集一名《汉泉漫稿》”,“《后录》一卷为曹鉴奉救所撰碑及像赞、祭文、哀词、挽章”(《总目》卷一六六)。
《芳谷集》二卷
元·徐明善撰。徐明善,字志友,号芳谷。是集“凡文一百二十篇”,“颇谈性理,而平正笃实,大致犹为雅洁”(《总目》卷一六六)。
《观光稿》一卷、《交州稿》一卷、《玉堂稿》一卷
《附录》一卷
元·陈孚撰。陈孚,字刚中,“至元中,(陈)孚以布衣上《大一统赋》,江浙行省为转闻于朝,署上蔡书院山长,考满,谒选京师”。“除建德路总管府治中,再迁治中衢州,所至多著善政”。“特授奉直大夫、台州路总管府治中”。“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诏遣奉使宣抚循行诸道。时台州旱,民饥,道瑾相望,江浙行省檄浙东元帅脱欢察儿发粟娠济,而脱欢察儿怙势立威,不恤民隐,驱胁有司,动置重刑。(陈)孚日:‘使吾民日至擎死不救者,脱欢察儿也’。遂诣宣抚使,诉其不法蠢民事一十九条,宣抚使按实,坐其罪。命有司亟发仓娠饥,民赖以全活者众,而(陈)孚亦以此致疾,卒于家,年六十四”。“陈)孚天材过人,性任侠不羁,其为诗文,大抵任意即成,不事雕研”(《元史·儒学传二》)。其“观光、交州二稿,皆纪道路所经山川古迹”;“《玉堂稿》多春容谐雅,讽讽乎治世之音”;“附录》一卷,皆载谕安南诏、安南谢罪表及(陈)孚与安南诸书”(《总目》卷一六六)。
《陈秋岩诗集》二卷
“案:《陈秋岩集》散见《永乐大典》中,然不著其名,亦不著时代。考焦竑《国史·经籍志》,有陈宜甫《秋岩集》,当即其人”。“其诗大抵源出元白,虽运意遣词少深刻奇警之致,而平正通达,语无格碍,要不失为雅音也”(《总目》卷一六六)。
《兰轩集》十六卷
元·王旭撰。王旭,字景初,“今以集中诗文考之,盖(王)旭家贫力学,教授四方”。其集“焦竑《经籍志》则作二十卷,今从《永乐大典》采掇排比,尚得十六卷”(《总目》卷一六六)。
《玉井樵唱》三卷
元·尹廷高撰。尹廷高,字仲明,别号六峰。“其诗气格不高,而神思清隽,尚能不染俗氛”(《总目》卷一六七)。
《清容居士集》五十卷
元·袁确撰。袁桶事迹已简介,详见《元史·袁桶传》。“(袁)桶少从戴表元、王应麟、舒岳祥诸遗老游,学问渊源具有所自。其在朝践历清华,再人集贤,八登翰苑,凡朝廷制册、勋臣碑版多出其手。故文章博硕伟丽,有盛世之音,尤练习掌故,长于考据”。“其诗格俊迈高华,造语亦多工炼,卓然能自成一家。盖(袁)桶本国家文献之遗,又当大德、延祐间为元治极盛之际,故其著作宏富,气象光昌,蔚为承平雅颂之声。文采风流,遂为虞、杨、范、揭等先路之导。其承前启后,称一代文章之钜公,良无愧矣”(《总目》卷一六七)。
《此山集》四卷
元·周权撰。周权,字衡之,号此山。“尝游京师,以诗贽翰林学士袁桶,(袁)确深重之,荐为馆职竟报罢,然诗名日起,唱和日多”。“是集为陈旅所选”,“别择特精”,“欧阳元(玄)《序》称其:‘无险劲之词,而有深长之味;无轻靡之习,而有春容之风’。今观其诗,(欧阳)元(玄)所称尤为知言矣”(《总目》卷一六七)。
《申斋集》十五卷
元·刘岳申撰。刘岳申,字高仲,“文宗法韩、苏,故其乞遒上,无南宋卑冗之习。《豫章人物志》称所作:‘简约峻洁’,殆非虚语。至集中碑志之作居十之四五,尤可据以考证史事。如《文天祥传》比《宋史》所载为详。《夏贵墓志》称其出奇计立战功甚悉,而(夏)贵之失节偷生绝不为讳”。“其文品之矜贵可知也”(《总目》卷一六七)。
《霞外诗集》十卷
元·马臻撰。马臻,字志道,号虚中,“所作皆神骨秀赛,风力遒上,琅琅有金石之音,虽不能具金鳷擎海,香象渡河之力,而亦不类酸寒细碎,虫吟草间”(《总目》卷一六七)。
《西岩集》二十卷
元·张之翰撰。张之翰,字周卿,“《松江府志》载:‘(张)之翰,至元末自翰林侍讲学士知松江府事,有古循吏之风’”。“生平著述甚富,晚号西岩老人,故以西岩名集。其诗清新宕逸,有苏轼、黄庭坚之遗风,文亦颇具唐宋旧格。其集据《松江府志》所载本三十卷,今于《永乐大典》搜采缀辑,分体编次,厘为二十卷”(《总目》卷一六七)。
《蒲室集》十五卷
元·释大沂撰。大沂,字笑隐,南昌陈氏子。“居杭之凤山,迁中天竺,又主建康集庆寺。是集诗六卷,文九卷”(《总目》卷一六七)。
《弁山小隐吟录》二卷
元·黄珍撰。黄珍,宋·黄震之曾孙,字伯成,“清苦力学,无所不通。周游西湖,乐吴兴山林,因卜居弁山”。是集“多劝戒之词,其上者有元结遗意,次者亦近乎白居易。虽宏阔深厚不能及二人,要于俗音嘈礸之中读之如听古钟磐矣”(《总目》卷一六七)。
《续轩渠集》十卷、《附录》一卷
元·洪希文撰。洪希文,字汝质,号去华,“尝官训导”。其父洪岩虎,字德章,号吾圃,“宋末尝为教谕”,“诗名《轩渠集》,故(洪)希文集以续名”。“凡诗三百六十九首,词三十三首,杂文十八首”。“《附录》一卷,则其父(洪)岩虎诗也”(《总目》卷一六七)。
《定宇集》十六卷、《别集》一卷
元·陈栋撰。陈栋所居堂曰定宇,事迹已简介,详见《元史·儒学传一》。是集“凡文十五卷,诗及诗余一卷。《别集》一卷,则附录序记志状之类。(陈)栋生朱子之乡,故力崇朱子之学,集中如《澄潭赞》曰:‘惟千载心秋月寒水,儒释同处我闻朱子”,(《总目》卷一六七)。
《民斋诗集》十四卷
元·侯克中撰。侯克中,字正卿。是集“律体最多,而七言律尤伙。卷一卷二皆咏经史之作”。“其诗颇近击壤一派,多涉理路,而抒情赋景之作亦时有足资讽咏者。昔唐汝询幼而失明,长而能诗,姑蔑一集明人诧为古所未有,而不知(侯)克中已在前”。“又(唐)汝询能注唐诗解,而(侯)克中乃能诂经,是所学又在(唐)汝询上矣”(《总目》卷一六七)。
《知非堂稿》六卷
元·何中撰。“《自序》称:有《知非堂稿》十七卷,《外稿》十六卷”。“此集仅六卷”,“而名章隽句一一具存钦。诗集之富,唐无若白居易,宋无若陆游、杨万里,而珠砾并存,往往使后人以多为憾。是编佳制具存而芜词较少,可谓刊糟粕而存精华,且即非足本亦不必以不完为歉矣”(《总目》卷一六七)。
《云林集》六卷、《附录》一卷
元·贡奎撰。贡奎,字仲章。所著“凡百二十卷,明·永乐间征人秘府,家无副本,遂绝不传,唯《云林小稿》宋镰所序者尚存其曾孙(贡)兰家。洪熙中,福州陈垲复序而传之。宏(弘)治间,其裔孙(贡)元礼复采诸书所载(贡)奎诗及遗文二篇,附益成编,是为今本。(贡)奎诗格在虞、杨、范、揭之间,为元人巨擎”(《总目》卷一六七)。
《梅花字字香前集》一卷、《后集》一卷
元·郭豫亨撰。郭豫亨,自号梅岩野人,“其书名盖取宋·晏殊词‘唱得红梅字字香’句也。《离骚》遍撷香草独不及梅,六代及唐渐有赋咏,而偶然寄意,视之亦与诸花等。自北宋林道诸人递相矜重‘暗香疏影,半树横枝’之句,作者始别立品题。南宋以来,遂以咏梅为诗家一大公案,江湖诗人无论爱梅与否,无不借梅以自重,凡别号及斋馆之名,多带梅字以求附于雅人”。“(郭)豫亨在至大中,距南宋之末不远,故亦染山人之积习,前后二集咏梅七律至二百首”(《总目》卷一六七)。
《中庵集》二十卷
元·刘敏中撰。刘敏中,字端甫,谧文简。“幼卓异不凡”,“尝与同侪各言其志,曰:‘自幼至老,相见而无愧色,乃吾志也’”。尝官监察御史、燕南肃政廉访副使、国子司业、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监祭酒等。“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诏遣宣抚使巡行诸道,(刘)敏中出使辽东、山北诸郡,守令恃贵幸暴者,一绳以法”。武宗即位,召(刘)敏中至上京,庶政多所更定”,官至翰林学士奉旨。“平生,身不怀币,口不论钱;义不苟进,进必有所匡救,援据今古,雍容不迫。每以时事为忧,或郁而弗伸,则戚形于色,中夜叹息,至泪湿枕席。为文辞,理备辞明”(《元史·刘敏中传》)。是集原为二十五卷,今从《永乐大典》辑出,“尚可得二十卷”,“诗文率平正通达,无钩章棘句之习,在元人中亦元明善、马祖常之亚”。“《元史》仓猝成书,疏脱实多”,“是集之存,并可订史传之讹异,不徒贵其文章矣”(《总目》卷一六七)。
《王文忠集》六卷
元·王结撰。王结,字仪伯,谧文忠。“生而聪颖”,“尝从太史董朴受经,深于性命道德之蕴,故其措之事业,见之文章,皆悉有所本”。“年二十余,游京师,上执政书,陈时政八事,曰:立经筵以养君德,行仁政以结民心,育英材以备贡举,择守令以正锉衡,敬贤士以厉名节,革冗官以正职制,辨章程以定民志,务农桑以厚民生。其言剀切纯正,皆治国之大经大法”。正治二年(公元1322年)“参议中书省事。时拜柱为丞相,(王)结言:‘为相之道,当正己以正君,正君以正天下;除恶不可犹豫,犹豫恐生它变;服用不可奢僭,奢僭则害及于身’。丞相是其言。未几,除吏部尚书”。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拜翰林学士、资善大夫、知制浩同修国史”。“立言制行,皆法古人”,“及卒,公卿唁于朝,士大夫吊于家,曰‘正人亡矣”'(《元史·王结传》)。是集原本十五卷,今辑自《永乐大典》,“尚得诗一百三十四首,诗余十三首,编为三卷。又杂文九首为一卷,问答五首为一卷,《善俗要义》三十二条为一卷,共成六卷。(王)结为元代名臣,张硅称其‘非圣贤之书不读,非仁义之言不谈’。今观是集,殆非虚语。诗多古体,大抵春容和平,无钩棘之态。文亦明白畅达,不涉雕华”。“《善俗要义》乃(王)结为顺德路总管时所作,以化导间里,凡教养之法纤悉必备。虽琐事常谈,而委曲剀切,谋画周密,如慈父兄之训子弟,循吏之仁爱之意蔼然具见,于言表尤足以见其政事之大凡。统观所作,所谓词必轨于正理,学必切于实用也。固不与文章之士争词采之工拙矣”(《总目》卷一六七)。
《静春堂集》四卷
元·袁易撰。袁易,字通甫,“筑堂曰静春,聚书万卷,手自校定。或棹舟载笔床、茶灶、古器,游于江湖。赵孟俯尝为画卧雪图,称(袁)易与龚浦、郭麟孙为吴中三君子”(《总目》卷一六七)。
《惟实集》四卷、《外集》一卷
元·刘鹦撰。刘鹦,字楚奇,“抗节死,其事甚烈”,“近邵远平作《元史类编》始为补人《忠义传》”。“其称《惟实集》者,盖本其祖训以‘诗道贵实’之语也”。其文“体裁高秀,风骨遒实,有卓然可传者乎。《外集》一卷,皆前人序记挽诗”,“以补史之阙漏焉”(《总目》卷一六七)。
《勤斋集》八卷
元·萧撰。萧,字惟斗,号勤斋。“读书南山者三十年”,“博极群书,天文、地理、律历、算数,靡不研究。侯均谓:‘元有天下百年,惟萧维斗为识字人’。学者及其门受业者甚众”。“乡人有自城中暮归者,遇寇,欲加害,诡言‘吾萧先生也’,寇惊愕释去”。其“制行甚高,真履实践”,“为文辞,立意精深,言近而指远”,“称为一代醇儒”。“卒年七十八,赐溢贞敏”(《元史·儒学传一》)。其“诗文多散佚,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苏天爵官西台始裒辑其遗稿,得文八十篇,诗二百六十首,乐府二十八篇,分为十五卷,官为刊版于淮东”,而“自明以来刊版久佚”,此本辑自《永乐大典》,“得文四十二首,诗二百六十一首,词四首,厘为八卷”。“今考其文,气格虽不甚高,而质实简洁,往往有关名教。其《辞儒学提举书》及《辞免祭酒司业》等状,尤可见其出处进退之大节。诗非所长,而陶冶性灵,绝去纤稼流派,亦足规其志趣之高焉”(《总目》卷一六七)。
《石田集》十五卷
元·马祖常撰。马祖常,字伯庸,谧文贞。“七岁知学,得钱即以市书。十岁时,见烛欲烧屋,解衣沃水以灭火,咸磋异之”。“既长,益笃于学”。“延祐初,科举法行,乡贡、会试皆中第一,廷试为第二人。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奸臣铁木迭儿为永相,威权自恣”,“既死,乃除翰林侍制”,又“除礼部尚书”,“两知贡举,一为读卷官,时称得人”。“立朝既久,多所建明”。“工于文章,宏赡而精核,务去陈言,专以先秦两汉为法,而自成一家之言。尤致力于诗,圆密清丽,大篇短章无不可传者”。“文宗尝驻辞龙虎台,(马)祖常应制赋诗,尤被叹赏,谓中原硕儒唯(马)祖常云”(《元史·马祖常传》)。“是集凡诗赋五卷,文十卷。名石田者,以所居有石田山房也”(《总目》卷一六七)。
《集庵集》十五卷
元·同恕撰。同恕,字宽甫,“家世业儒,同居二百口,无间言”。“仁宗践阼,即其家拜国子司业,阶儒林郎,使三召,不起。陕西行台侍御史赵世延,请即奉元置鲁斋书院,中书奏(同)恕领教事,制可之。先后来学者殆千数”。其“教人曲为开导,使得趣向之正”。“家无澹石之储,而聚书数万卷,扁其所居曰矩庵”(《元史·儒学传一》)。其集“本三十卷”,此本辑自《永乐大典》,“厘为文十卷,诗五卷”,“不事粉饰,而于淳厚敦朴之中,时露峻洁峭厉之气”。“集中志状诸作,多有可与金、元正史相参订者”(《总目》卷一六七)。
《道园学古录》五十卷
元·虞集撰。虞集事迹已简介,其“弘才博识,无施不宜,一时大典册咸出其手”。“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或随事规谏,出不语人,谏或不人,归家悒悒不乐”。“学虽博洽,而究极本原,研精探微,心解神契,其经纬弥纶之妙,一寓于文”。“平生为文万篇,稿存者十之二三”(《元史·虞集传》)。“此集凡分四编:曰在朝稿,曰应制稿,曰归田稿,曰方外稿。其中诗稿又别名《芝亭永言》”(《总目》卷一六七)。
《道园遗稿》六卷
元·虞集撰。“其从孙(虞)堪编。盖以补《道园学古录》之遗也,凡古律诗七百四十一首,附以乐府”(《总目》卷一六七)。
《杨仲弘集》八卷
元·杨载撰。杨载,字仲弘。“少孤,博涉群书,为文有跌宕气”,“赵孟俯在翰林,得(杨)载所为文,极推重之。由是,(杨)载之文名,隐然动京师,凡所撰述,人多传诵之。其文章一以气为主,博而敏,直而不肆,自成一家言。而于诗尤有法,尝语学者曰:‘诗当取材于汉、魏,而音节则以唐为宗’。自其诗出,一洗宋季之陋”(《元史·儒学传二》)。“元代诗人世推虞、杨、范、揭”。“(杨)载生于诗道弊坏之后,穷极而变,乃复其始,风规雅赡,雍雍有元祐之遗音,史之所称固非溢美。故清思不及范撑,秀韵不及揭溪斯,权奇飞动尤不及虞集,而四家并称,终无作色,盖以此也”(《总目》卷一六七)。
《范德机诗集》七卷
元·范榨撰。范榨,字亨父,一字德机。“早孤,母熊氏守志不他适,长而教之。(范)榨天资颖异,所诵读,辄记忆,虽灌然清寒若不胜衣,于流俗中克自树立,无苟贱意。居则固穷守节,竭力以养亲;出则假阴阳之技,以给旅食;耽诗工文,用力精深”。“吴澄以道学自任,少许可,尝曰:‘若(范)亨父,可谓特立独行之士矣’。为文志其墓,以东汉君子拟之”(《元史·虞集传》附)。“所著有《燕然稿》《东方稿》《豫章稿》《侯官稿》《江夏稿》《百丈稿》,凡十二卷。此本七卷,不知何人所拼”。“揭溪妗序其集曰:虞伯生(虞集)称(范)德机‘如唐临晋帖,终未逼真’。改评之日:范德机诗如秋空行云,晴雷卷雨,纵横变化,出人无朕。又如空山道者,辟谷学仙,瘦骨峻增,神气自若。又如豪鹰掠野,独鹤咩群,四顾无人,一碧万里云云。(揭)溪斯之语,虽务反虞集之评,未免形容过当。然(范)榨诗格实高,其机抒亦多自运,未尝规规刻画古人,固未可以‘唐临晋帖’一语据为完论矣”(《总目》卷一六七)。
《文安集》十四卷
元·揭溪斯撰。揭溪斯,字曼硕,溢文安。“幼贫,读书尤刻苦,昼夜不少懈,父子自为师友,由是贯通百氏,早有文名。大德间间间,稍出游湘汉,湖南帅赵淇,雅号知人,见之惊曰:‘他日翰苑名流也’”。果“三人翰林,朝廷之事,台阁之仪,靡不闲习,集贤学士王约谓:‘与(揭)傒斯谈治道,大起人意,授之以政,当无施不可’”。“诏修辽、金、宋三史,(揭)溪斯与为总裁官,丞相问:‘修史以何为本?’日:‘用人为本,有学问文章而不知史事者,不可与;有学问文章知史事而心术不正者,不可与。用人之道,又当以心术为本也’。且与僚属言:‘欲求作史之法,须求作史之意。古人作史,虽小善必录,小恶必记。不然,何以示惩劝’”。其“少处穷约,事亲菽水粗具而必得其欢心,暨有禄人,衣食稍逾于前,辄愀然曰:‘吾亲未尝享是也’。故平生清俭,至老不渝。友于兄弟,终始无间言。立朝虽居散地,而急于荐士,扬人之善惟恐不及,而闻吏之贪墨病民者,则尤不曲为之掩覆也。为文章,叙事严整,语简而当,诗尤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大典册及元勋茂德当得铭辞者,必以命焉。殊方绝域,咸慕其名,得其文者,莫不以为荣云”(《元史·揭溪斯传》)。“此本凡诗四卷,又《续集》二卷,制表书序记碑志杂文八卷”。揭溪斯与虞集“虽契好最深,而甲乙间乃两不相下。考:杨维祯《竹枝词序》曰:‘揭曼硕文章居虞(集)之次,如欧之有苏、曾’。其殆定论乎”(《总目》卷一六七)。
《翠寒集》一卷
元·宋无撰。宋无,字子虚。“统观其集,七言古体纯学李贺、温庭摘,时有隽语”(《总目》卷一六七)。
《桧亭集》九卷
元·丁复撰。丁复,字仲容。其诗“不事雕琢,而意趣超忽,自然俊逸”。“称《桧亭》者,盖以所居有双桧,(丁)复哦诗其下,因以为名”(《总目》卷一六七)。
《伊滨集》二十四卷
元·王沂撰。王沂,字思鲁,“历跻馆阁,多居文字之职,庙堂著作多出其手”(《总目》卷一六七)。
《渊颖集》十二卷、《附录》一卷
元·吴莱撰。昊莱,字立夫。“天资绝伦,七岁能属文,凡书一经目,辄成诵。尝往族父家,日易《汉书》一帙以去,族父迫扣之,(吴)莱琅然而诵,不遗一字,三易他编皆如之,众惊以为神”(《元史·黄沼传》附)。他博极群书,于制度沿革、阴阳律历、兵谋术数、山经地志及字学族谱之属,尤为精通。延祐中,以《春秋》贡于乡,不第,隐居深袅山中,四方之士慕其名,多负笈从之游。“其门下金华宋镰等私溢为渊颖先生”。其“与黄沿、柳贯并受业于宋·方凤,再传而为宋镰,遂开明代文章之派”。“遗稿甚伙,(宋)镰为摘其有关学术议论之大者,编为斯本,青田刘基序之。碑文、谧议一卷,别为附录”。“王士祯《论诗绝句》有曰:‘铁崖乐府气淋漓,渊颖歌行格侭奇,耳食纷纷说开宝,几人眼见宋元诗’。实举以配杨维祯,而其所选七言古诗,乃录(吴)莱而不录(杨)维祯。盖(杨)维祯为词人之诗,(吴)莱则诗人之诗,恃气纵横,与覃思冶炼门户固殊”。而“黄沿称其文‘崭绝雄深,类秦汉间人’未免溢量”(《总目》卷一六七)。
《黄文献集》十卷
元·黄沿撰。黄潜,谧文献,与柳贯、昊莱皆浦阳人,事迹已简介,详见《元史·黄沼传》。“其文原本经术,应绳引墨,动中法度。学者承其指授,多所成就。宋镰、王祎皆尝受业焉”。是集原有两本,分别为二十五卷、二十三卷。此本“虽残阅不完,尚可见(黄)潜之崖略也”(《总目》卷一六七)。
《圭斋集》十五卷、《附录》一卷
元·欧阳玄撰。欧阳玄,字原功,号圭斋,谧日文,“经史百家,靡不研究,伊、洛诸儒源委尤为淹贯”(《元史·欧阳玄传》)。“三仕成均,两为祭酒,六人翰林,三拜承旨,凡朝廷高文典册多出其手”。“明·宋镰《序》谓原集一百余册,皆燬于兵,惟存辛卯至丁酉七年之作二十四卷,其孙(欧阳)祐持编录之”。“此本诗赋四卷,文十一卷,附录一卷,题宗孙(欧阳)铭镛编集,又非(欧阳)祐持之旧矣”。“孔齐《至正直记》曰:‘欧阳元(玄)作文必询其实事而书,未尝代世俗夸诞,时人谓文法不及虞集、揭溪斯、黄沼,而事实不妄则过之”(《总目》卷一六七)。
《侍制集》二十卷、《附录》一卷
元·柳贯撰。柳贯,字道传,“尝受性理之学于兰溪金履祥,必见诸躬行,自幼至老,好学不倦”。“作文沉郁春容,涵肆演违,人多传诵之。始用察举为江山县儒学教谕,仕至翰林侍制,与(黄)潜及临川虞集、豫章揭溪斯齐名,人号为儒林四杰”(《元史·黄活传》附)。“文章原本经术,精湛阂肆,与金华黄沿相上下,墓表今在黄沿集中”,“所记较史为详,尚可考(柳)贯之始末”(《总目》卷一六七)。
《闲居丛稿》二十六卷
元·蒲道源撰。蒲道源,字得之,号顺斋,“恬于仕官,大抵闲居之日为多,故其子(蒲)机裒辑遗文,题曰《闲居丛稿》。凡诗八卷,杂文、乐府十八卷。诗文俱平实显易,不尚华藻”(《总目》卷一六七)。
《所安遗集》一卷
元·陈泰撰。陈泰,字志同,别号所安。“其著作亦未成集,至其曾孙(陈)朴始裒辑以成此编,故曰《遗稿》”。“陈)泰与欧阳元(玄)同举于乡,以《天马赋》得荐。考官批其卷曰:‘气骨苍古,音节悠然,天门洞开,天马可以自见矣’。今赋与批词俱载集首”(《总目》卷一六七)。
《至正集》八十一卷、《圭塘小稿》十三卷、《别集》二卷、《续集》一卷、《附录》一卷
元·许有壬撰。许有壬,字可用,谧文忠。“幼颖悟,读书一目五行,尝阅衡州净居院碑,文近千言,一览辄背诵无遗”。“摧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进士第,授同知辽州事”,“右族贪虐者惩之,冤狱虽有成案,皆平翻而释其罪,州遂大治”。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转江南行台监察御史”,“凡势官豪民,人畏之如虎狼者,(许)有壬悉擒治以法,部门肃然”(《元史·许有壬传》)。“立朝五十年,三人政府,于国家大事侃侃不阿,多有可纪。文章亦雄浑阂肆,餍切事理,不为空言,称元代馆阁钜手。所著《至正集》本一百卷”,段后“沦佚无传”,“此本不知何时复出,而尚阙其十九卷”(《总目》卷一六七)。“《小稿》为(许)有壬所自辑,至正庚子,其弟(许)有孚录而序之,所谓《至正集》而不具录者也。迫(许)有壬既段,集本散亡,而(许)有孚所携此本独存,因重加编次得诗文二百四十三首,厘为十三卷。又辑尝寄(许)有孚诗文八十一篇,猴献可所收《文过集》及林虑记游诗文九十三篇,为《别集》二卷。其残编断简,得于倚兴野人家者,为《外集》一卷”。“成化己丑,其五世孙南康知府(许)容”,“以家乘载志文、祭文及(许)有孚等倡和之作,编为《续集》一卷,附之于末”。“其后《至正集》复出于世,而阅佚未全,今以两书相较,虽大略相同,亦互有出人”,“并著于录,以备参证焉”(《总目》卷一六七)。
《礼部集》二十卷、《附录》一卷
元·吴师道撰。吴师道以礼部郎中致仕,事迹已简介,详见《元史·儒学传二》。是集“凡诗九卷,文十一卷”。“(吴)师道少与许谦同师金履祥”,“经术颇深”,“于史事亦颇有考证,又与黄沿、柳贯、吴莱相与往来倡和,故诗文具有法度”(《总目》卷一六七)。
《积斋集》五卷
元·程端学撰。程端学事迹已简介,详见《元史·儒学传二》。其文集“惟《永渊阁书目》有之,今检《永乐大典》各韵中,尚颇散见一二”,“谨掇拾残剩,厘为诗一卷,文四卷,以备元人之一家。(程)端学之说《春秋》勇于信心,而轻于疑古,颇不免偏执胶固之弊。然人品端谨,学术亦醇,固其文结构缜密,颇有阂深肃括之风。故曹安又记其会试经义策冠场,考官白宰相日:‘此卷非三十年学问不能成’”。“盖根柢既深,以理胜而不以词胜,故与雕章绘句者异焉”(《总目》卷一六七)。
《燕石集》十五卷
元·宋纲撰。宋纲,字显夫,“博览群籍,与兄(宋)本后先人馆阁,并有集行世,时人以大宋、小宋拟之。(宋)纲集为其侄太常奉礼郎(宋)珊所编。凡诗十卷,文五卷。首载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御史台咨浙江行中书省刊行咨呈一道,欧阳元(玄)、苏天爵、许有壬、吕思诚、危素五序;末附溢议、墓志、祭文、挽诗,又有洪武中何之权、吕荧二跋”(《总目》卷一六七)。
《秋声集》四卷
元·黄镇成撰。是集原本十卷,此本仅存四卷。“(黄)镇成盖遭逢乱世,有匡时之志而不能行”,“故诗多忧时感事之语”(《总目》卷一六七)。
《雁门集》三卷、《集外诗》一卷
元·萨都拉撰。萨都拉,蒙古人,字天杨,号直斋,“以世勋镇云代,居于雁门”(《总目》卷一六七)。
《杏亭摘稿》一卷
元·洪焱祖撰。洪焱祖,字潜夫,“其所居有银杏树、大百围”,故“以杏亭自号,因以名集”(《总目》卷一六七)。
《安雅堂集》十三卷
元·陈旅撰。陈旅,字众仲,“先世素以儒学称”。其“不以生业为务,惟笃志于学”,“翰林侍讲学士虞集见其所为文,慨然叹曰:‘此所谓我老将休,付子斯文者矣’。即延至馆中,朝夕以道义学问相讲习,自谓得(陈)旅之助为多”。“(陈)旅于文自先秦以来,至唐宋诸大家,无所不究,故其文典雅峻洁,必求合于古作者,不徙以徇世好而已”(《元史·儒学传二》)。
《傅与砺诗文集》二十卷
元·傅若金撰。傅若金,字汝砺,“揭溪斯为改字与砺”。“曹安《谰言长语》记其少年家酷贫,以织席为生,又改业为针工,后有所激,乃读书,诗文遂脍炙人口。用以勉人自砺,则亦奇士也。其诗法授以同郡范榨”(《总目》卷一六七)。
《瓢泉吟稿》五卷
元·朱晞颜撰。朱晞颜,字景渊。此本“据《永乐大典》所载,抄撮编次,厘为诗二卷,诗余一卷,文二卷”(《总目》卷一六七)。
《筠轩集》十三卷
元·唐元撰。唐元,字长儒,“始终皆当元盛时,故所作多和平温厚之音”。所著“几七千篇,分为五十卷”,“此本仅诗稿八卷,文稿五卷,殊非其旧”(《总目》卷一六七)。
《俟庵集》三十卷
元·李存撰。李存,字明远,“从上饶陈立太传陆九渊之学”,论文“皆陆氏义也”。“诗文皆平正醇雅,不露主角,悴然有儒者之意。是集为其子(李)卓所编,凡诗十一卷,文十九卷”(《总目》卷一六七)。
《滋溪文稿》三十卷
元·苏天爵撰。苏天爵事迹已简介,“学者因其所居,称之为滋溪先生”(《元史·苏天爵传》)。“所作有《诗稿》七卷,《文稿》三十卷”。《诗稿》“今未见其本”。“(苏)天爵少从学于安熙”,“词华淹雅,根柢深厚,蔚然称元代作者。其波斓意度,往往出人于欧、苏,突过其师远甚。至其序事之作,说明典核,尤有法度。集中碑版几至百有余篇,于元代制度、人物、史传阙略者多可借以考见。《元史》本传称其‘身任一代文献之寄’,亦非溢美”(《总目》卷一六七)。
《青阳集》四卷
元·余阅撰。余阙,色目人,字廷心,一字天心,谧忠宣。“少丧父,授徒以养母。与吴澄弟子张恒游,文学日进”。“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赐进士第,授同知泗州事,为政严明,宿吏皆惮之。俄召人,应奉翰林文字,转中书刑部主事。以不阿权贵,弃官归。寻以修辽、金、宋三史召,复人翰林,为修撰”,“迁翰林侍制”。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行中书省于淮东改宣抚司为都元帅府”,以“(余)阅为副使,金都元帅府事,分兵守庆阳”,“俄升都元帅”。“号令严信,与下同甘苦,然稍有违令即斩以徇。(余)阅尝病不视事,将士皆领天求以身代,(余)阙闻强衣冠而出。当出战,矢石乱下如雨,士以盾蔽(余)闭,(余)闭却之曰:‘汝辈亦有命,何蔽我为’。故人争用命”。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陈友谅陷城,“引刀自刭,堕清水塘中”(《元史·余闭传》)。“(余)闺以文学致身,于《五经》皆有传注,篆隶亦精致可传”。“其诗以汉魏为宗,优柔沉涵,于元人中别为一格”。“后(余)阅竟以忠义显”。“文章虽(余)阅之余事,而心声所发,识度自殊,亦足胡其生平者矣”(《总目》卷一六七)。
《鲸背吟集》一卷
(旧本题)元·朱晞颜撰。“其末章云:‘早知鲸背推敲险,悔不来时只跨牛’,因名《鲸背吟》”(《总目》卷一六七)。
《近光集》三卷、《雇从诗》一卷
元·周伯琦撰。周伯琦事迹已简介,详见《元史·周伯琦传》。其“文章淹雅”,“《近光集》中述朝廷典制为多,可以备掌故;《扈从诗》中记边塞闻见为详,可以考风土”。“溯元季之遗闻者,此二集与杨允孚《滦京百咏》亦略具其梗概矣”(《总目》卷一六七)。
《经济文集》六卷
元·李士瞻撰。李士瞻,字彦闻,“为参知政事,改枢密副使,拜翰林学士承旨,封楚国公,以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卒。《元史》不为立传,惟(《顺帝本纪》载: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枢密副使李士瞻上疏极言时政,凡二十事,具列其目,大抵当时急务。盖亦谠直之士也”。是集“所载往来简札至七十余通,几居全集之半,虽多一时酬答之作,而当时朝政之姑息,兵事之乘方,藩臣之跋扈,多可借以考见。其弥缝匡救,委曲周旋,拳拳忧国之忱,亦不在所上时政疏下。《元史》于顺帝时事,最称疏略,存此一集,深足为考证之助”(《总目》卷一六七)。
《纯白斋类稿》二十卷、《附录》二卷
元·胡助撰。胡助,字履信,一字古愚,是集原本三十卷,历久残阅,“明·正德中,其六世孙(胡)准掇拾散佚,重编此本,仅存赋一卷,诗十六卷,杂文三卷。又附录当时投赠诗文二卷”(《总目》卷一六七)。
《圭峰集》二卷
元·卢琦撰。卢琦,字希韩,号立斋,“登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进士第。十二年,稍迁至永春县尹,始至,赈饥谨,止横敛,均赋役,减口盐一百余引,竭包银榷铁之无征者。已而讼息民安,乃新学宫,延师儒,课子弟,月书季考,文风翕然”。“时兵戈四起,列郡皆淘沟不宁,独永春晏然,无异承平时”(《元史·良吏传二》)。“圭峰,其所居地”,“名列良吏,可不借诗而传,即以诗论,其清词雅韵亦不在陈旅、萨都拉下”(《总目》卷一六七)。
《蜕庵集》五卷
元·张翥撰。张翥,字仲举,号蜕庵。“少时,负其才隽,豪放不羁,好跋踘,不以家业屑其意,其父以为忧”。一旦翻然改正,“乃谢客,闭门读书,昼夜不暂辍”。先后受学于李存、仇远,“遂以诗文知名一时”,“学者及门甚众”。与修三史,史成“迁翰林,历直学士、侍讲学士,乃以侍讲兼祭酒”。“勤于诱掖后进,绝去崖岸,不徒以师道自尊,用是学者乐亲炙之”(《元史·张翥传》)。“王士祯《居易录》日:‘蜕庵,元末大家,古今诗皆有法度。无论子昂、伯庸辈,即范德机、揭曼硕,未知伯仲何如’。其论当矣”。“史称翥稿不传”,“此本乃朱彝尊所藏明初释·大杆手抄本”,“非全本也”(《总目》卷一六七)。
《五峰集》六卷
元·李孝光撰。李孝光,字季和,“少博学,笃志复古,隐居雁荡山五峰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闻”。其“以文章负名当世,其文一取法古人,而不趋时尚,非先秦、两汉语,弗以措辞。有文集二十卷”(《元史·儒学传二》)。“此编乃宏(弘)治甲子怀远钱呆为乐清令,访求遗稿”,“不分卷峡,但以各体分编”。“今定以乐府、四言诗为一卷,五、七言古诗为一卷,五言律诗为一卷,七言律诗为一卷,绝句为一卷,杂文为一卷”。“元诗绮靡者多,(李)孝光独风骨遒上,力欲排突古人,乐府、古体皆刻意奋厉,不作庸音。近体五言疏秀有唐调,七言颇出人江西派中,而俊伟之气自不可遏”。“杂文凡二十首,皆矫矫无凡语。杨维祯作《陈樵集序》,举元代作者四人,以(李)孝光与姚隧、吴澄、虞集并称,亦不虚美”(《总目》卷一六七)。
《野处集》四卷
元·邵亨贞撰。邵亨贞,字复孺,其“诗、词二选世已无传,惟此本独存,共杂文六十八首。(邵)亨贞终于儒官,足迹又不出乡里,故无雄篇巨制以发其奇气,而文章大致清快,步伐井然,犹能守先民遗矩者”(《总目》卷一六七)。
《梦观集》五卷
元·释大圭撰。大圭,字恒白,姓廖氏,“至正间居泉州之紫云寺。其集本二十四卷”。“所谓梦法、梦偈、梦事者皆宗门语录,不当列之集中,其杂文亦多青词、疏引,不出释门之本色,皆无所取。惟其诗气骨磊落,无元代纤秋之习,亦无宋末江湖蔬笋之气”。今“惟录古今体诗编为五卷。沙砾既捐,精华斯露”(《总目》卷一六七)。
《金台集》二卷
元·纳新撰。纳新,“天才宏秀,去元好问为近。虽晚年内登翰林外参戎幕,而仕进非所汲汲,惟以游览唱酬为事,故气格轩翥,无世俗狠琐之态”(《总目》卷一六七)。
《子渊集》六卷
元·张仲深撰。张仲深,字子渊,是集“散见《永乐大典》中”(《总目》卷一六七),乃其诗集。
《午溪集》十卷
元·陈锰撰。陈锰,字伯铢。
《药房樵唱》三卷、《附录》一卷
元·吴景奎撰。吴景奎,字文可。
《栲佬山人集》三卷
元·岑安卿撰。岑安卿,字静能,“所居近栲佬峰,故以自号。志行高洁,穷隘以终。其诗有云:‘老成愧苟得,童稚羞无官’。又云:‘人观所为主,结交慎攀援’。足见其坚苦自立之意”(《总目》卷一六七)。
《梅花道人遗墨》二卷
元·吴镇撰。吴镇,字仲圭,自号梅花道人,“以画传,初不以文章见重,而抗怀孤往,穷饿不移。胸次既高,吐属自能拔俗。旧无专集,此本题曰《遗墨》,乃其乡人钱粟捃拾题画之作荟萃成编”。“(昊)镇画深自矜重,不肯轻为人作,后来假名求售,赝迹颇多”。“(钱)粟皆一例编载,未免失之决择。然伪本虽多,真迹亦在,披沙简金,往往见宝”(《总目》卷一六八)。
《玩斋集》十卷、《拾遗》一卷
元·贡师泰撰。贡师泰,字泰甫,“除绍兴路总管府推官,郡有疑狱,悉为详漱而剖决之”,“治行为诸郡第一”。“历翰林待制、国子司业,摧礼部郎中,再迁吏部,拜监察御史。自世祖以后,省台之职,南人斥不用,及是始复旧制,于是南士复得居省台自(贡)师泰始,时论以为得人”(《元史·贡师泰传》)。“(贡)师泰本以政事传,而少承其父(贡)奎家学,又从吴澄受业,复与虞集、揭溪斯游,故文章亦具有源本。其在元末足以凌厉一时,诗格尤为高雅,虞、杨、范、揭之后可谓挺然晚秀矣”。是集原本“今未之见。明·天顺间,宁国守会稽沈性重加搜辑,得诗六百五十三首,厘为十卷,又《拾遗》一卷,其年谱之类别为一卷附之,是为今本”(《总目》卷一六八)。
《羽庭集》六卷
元·刘仁本撰。刘仁本,字德元,“从(方)国珍”,“(方)国珍兵败,(刘)仁本被擒,抗节不挠,至鞭背溃烂而死”。其“学问淹雅,工于吟咏”,“所作皆清隽绝俗,不染尘氛。其序记诸篇述方国珍与察罕通使及岁漕大都诸事,多记传所不载,亦可补史阙”。是集“原本久佚”,此本辑自《永乐大典》,“厘为诗四卷,文二卷”(《总目》卷一六八)。
《不系舟渔集》十五卷
元·陈高撰。陈高,字子上,自号不系舟渔者,“文格颇雅洁”,“五言古体源出陶潜,近体律诗格从杜甫,面目稍别而神思不远,亦元季之铮铮昔矣”(《总目》卷一六八)。
《居竹轩集》四卷
元·成廷硅撰。成廷洼,字原常,一字原章,又字礼执,“好学不求仕进,惟以吟咏自娱,奉母居市窿,植竹庭院间,颇有山林意趣,因扁其燕息之所日居竹轩”。“其诗音律体制多得法于(张)翥,而声价亦与(张)翥相亚”。“刘钦称:‘(成)廷硅五言务自然,不事雕判;七言最为工深,合唐人之体’。今观其七言古诗亦颇遒丽,惟五言古诗竟无一篇,似不应全卷”(《总目》卷一六八)。
《句曲外史集》三卷、《补遗》三卷、《集外诗》一卷
元·张羽撰。张羽,字来仪,号附凤,元末居吴兴,任安定书院山长,文章简洁,长于赋诗。
《侨吴集》十二卷
元·郑元祐撰。郑元祐,“家本遂昌,徙于钱塘,而流寓平江凡四十年,为时最久,故其集名以《侨吴》,实则杭州所作亦在其内,盖从其多者言之也”。此本“凡文六卷,诗六卷”(《总目》卷一六八)。
《咏物诗》一卷
元·谢宗可撰。“昔屈原颂桔,荀况赋蚕,咏物之作萌于是,然特赋家流耳。汉武之天马,班固之白雄宝鼎,亦皆因事抒文,非主于刻画一物。其托物寄怀见于诗篇者,蔡邕咏庭前石榴其始见也。沿及六朝,此风渐盛”,“唐宋两朝则作者蔚起,不可以屈指计矣”。“(谢)宗可是编,凡一百六首,皆七言律诗”。“瞿宗吉《归田诗话》曰:‘谢宗可百咏诗,世多传诵,除走马灯、莲叶舟、混堂、睡燕数篇难得全首佳者’。其说信然,然四诗亦非高作”(《总目》卷一六八)。
《鹿皮子集》四卷
元·陈樵撰。陈樵,字居采,“至正间,遭乱不仕,遁居圁谷,每衣鹿皮,因自号鹿皮子。考所作《北山别业诗》三十八首,备水石花竹之趣,则亦顾阿瑛、倪攒之流,非穷乡苦寒之士也”(《总目》卷一六八)。
《林外野言》二卷
元·郭翼撰。“(郭)翼学问博洽,既老不得志,偃赛学官,惟刻意于诗古文,尝自号东郭生,又称野翁,而名所著集曰《林外野言》。今所传凡二卷”,“疑或后人重编,故多所舛漏”,“要其笔力挺劲,绝无懦响,在元季诗人中可谓矫特出者矣”(《总目》卷一六八)。
《傲轩吟稿》一卷
元·胡天游撰。胡天游,名乘龙,以字行,号松竹主人,又号傲轩。“当元季之乱,隐居不仕”,“今观所作,大都悲壮激烈而颇病粗豪”,“然长歌慷慨之中能发乎情,止乎礼义,身处末季,倦倦然,想见太平,犹有诗人忠厚之遗”(《总目》卷一六八)。
《师山文集》八卷、《遗文》五卷、《附录》一卷
元·郑玉撰。郑玉,字子美,“幼敏悟嗜学,既长,覃思《六经》,尤邃于《春秋》。绝意仕进,而勤于教,学者门人受业者众,所居至不能容。学者相与即地构师山书院以处之”。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大明兵人徽州”,“具衣冠,北向再拜,自缢而死”(《元史·忠义传》)。“《自序》谓:‘韩柳欧苏,涂天下之耳目,置斯民于无闻之地。道之不明,文章障之;道之不行,文章尼之’。其《与洪君实书》又力诋唐·皇甫湜,其言殊妄。汪克宽作《(郑)玉行状》称:‘其文以正大刚直之气,发为雄浑警拔之词,感慨顿挫,简洁纯粹。然纪事朴实,不为雕镂锻炼,跌宕怪神之作;出人马迁、班固,而根之以《六经》之至理’。其推尊亦太过。然(郑)玉学术本醇,(汪)克宽所谓‘大抵主于正道,扶世教者’,其论不诬。其文皆雅洁不支,欧阳元(玄)所谓‘严而有法者’,亦为不愧”(《总目》卷一六八)。
《友石山人遗稿》一卷
元·王翰撰。王翰,字用文。“其《绝命诗》云:‘昔在潮阳我欲死,宗嗣如丝我无子,彼时我死作忠臣,覆祀绝宗良可耻。今日辟书亲到门,丁男屋下三人存,寸刃在手顾不惜,一死了却君亲恩’。盖(王)翰于死生之际明决如此,亦可见其志之素定也”。“此本乃其子(王)称所辑,凡诸体诗八十四首,前有陈仲述《序》,后附志铭表词等七篇,皆吴海所作也”(《总目》卷一六八)。
《闻过斋集》八卷
元·吴海撰。吴海,字朝宗,“元季以学行称”,“为文严整典雅,一归诸理,后学咸宗仰之”(《明史·隐逸传》)。“明·洪武初,守臣欲荐于朝,力辞得免,既而征诸史局,亦力辞不赴”。“初,(吴)海与永福王翰善。元亡之后,(吴)海以(王)翰尝仕元,劝以死节,而自抚其遗孤,教之成立,即(王)称是也”。“其题曰‘闻过斋’者,(吴)海平生虚怀乐善,有规过,欣然立改,尝以‘闻过’名其斋,(王)称因以名其集云”(《总目》卷一六八)。
《学言诗稿》六卷
元·昊当撰。吴当,吴澄之孙,字伯尚,“幼承祖训,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侍其祖至京,补国子生。久之,(吴)澄既捐馆,四方学子从(昊)澄游者,悉就(吴)当卒业焉”。以荐任国子助教,“勤讲解,严肄习,诸生皆乐从之。会诏修辽、金、宋三史,(吴)当预编纂。书成,除翰林修撰”。其后尝官国子博士、国子司业、翰林侍制、监察御史、礼部郎中、翰林直学士,“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陈友谅陷江西诸郡,“(吴)当乃戴黄冠,著道士服,杜门不出,日以著书为事。(陈)友谅遣人辟之,(吴)当卧床不食,以死自誓,乃舁载之舟,送江州,拘留一年终不为屈”(《元史·昊当传》)。“(陈)友谅灭乃免。洪武初复迫致之,见(明)太祖,长揖不拜,竟得放归,隐居吉水之谷坪,完节以终”。“有元遗老,(吴)当其最矫矫乎!其诗风格遒健,忠义之气凛凛如生,亦元季之翘楚”(《总目》卷一六八)。
《北郭集》六卷、《补遗》一卷
元·许恕撰。许恕,字如心,“会天下已乱,乃遁迹卖药于海上,与山僧野人为侣,善自晦匿,罕相识者,故征召不及,至洪武甲寅乃卒”。其诗“格力颇遒,往往意境沉郁,而音节高朗,无元季靡靡之音”,“中多愁苦之词”,“盖遭逢丧乱,故哀怨独深”(《总目》卷一六八)。
《玉筒集》十卷
元·张宪撰。张宪,字思廉。“元末文人最盛,其以词学知名者又有张宪”(《明史·文苑传一》)。其“家玉筒山,因以为号,少负才不羁,晚为张士诚所招,署太尉参谋,稍迁枢密院都事。元亡后,变姓名,寄食僧寺以没”。其“学诗于杨维祯,(杨)维祯许其独能古乐府。今集中乐府琴操凡五卷,皆颇得(杨)维祯之体。其他感时怀古诸作,类多磊落肮脏,豪气坌涌。诗末间附评语,盖亦(杨)维祯所点定也”(《总目》卷一六八)。
《青村遗稿》一卷
元·金涓撰。金涓,字德源,“尝受经于许谦,又学文章于黄沼”,“明初州郡辟召,亦坚拒不起,竟教授乡里以终”。其集“兵燹不存,嘉靖中其六世孙(金)魁始掇拾散亡,编为此本”。“以所存无几,非(金)涓手定之原集,故题曰《遗稿》”(《总目》卷一六八)。
《丁鹤年集》一卷
元·丁鹤年撰。丁鹤年,“回回人”,“至正壬辰武昌被兵,(丁)鹤年年十八,奉母走镇江,母段盐酪不人口者五年”,“自以家世仕元,不忘故国,顺帝北遁后饮泣赋诗情词悽恻,晚学浮屠法庐居父墓,以永乐中卒”(《明史·文苑传一》)。“(丁)鹤年,字亦曰鹤年,盖用孟浩然字浩然例也”。“既绝意于功名,惟覃思吟咏,故所得颇深,尤长于五七言近体,往往沉郁顿挫,逼近古人,无元季纤靡之习”(《总目》卷一六八)。
《贞素斋集》八卷、《附录》一卷、《北庄遗稿》一卷
元·舒顿撰。舒顺,字道原,元时辟为贵池教谕,后“归隐山中,明兴,屡召不出,名所居日贞素斋,著自守之志”。所著“今皆不传。此本乃嘉靖中其曾孙(舒)旭、元(玄)孙(舒)孔昭等所辑”,“文章颇有法律,诗则纵横排宕,不尚纤巧织组之习,七言古体尤为擅长。卷首有(舒)頔《自序》及自作《小传》,均以陶潜自比,而其文多颂明功德”。“(舒)顺不忘旧国之恩,为出处之正;不掩新朝之美,亦是非之功”。“《附录》一卷,载俞希鲁、唐仲实等所作铭记数篇。《北庄遗稿》一卷,则(舒)顺弟(舒)远逊遗诗,亦(舒)孔昭等所采人”(《总目》卷一六八)。
《一山文集》九卷
元·李继本撰。李继本,名延兴,以字行。“诗文俊伟疏达,能不失前人规范,长歌纵横磊落,尤为擅长”(《总目》卷一六八)。
《江月松风集》十二卷
元·钱维善撰。钱维善,字思复,自号心白道人。“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省试罗刹江赋,时锁院三千人独(钱)维善据枚乘七发辨钱塘江为曲江,由是得传名号曲江居士,官副提举,张士诚居吴遂不仕”(《明史·文苑传一》)。是集“前有陈旅《序》称其‘妥适清茜,娓娓乎有唐人流风’。品题颇当”(《总目》卷一六八)。
《龟巢集》十七卷
元·谢应芳撰。谢应芳,字子兰,“自幼笃志好学,潜心性理,以道义名节自励,元·至正初隐白鹤溪上,构小室颜曰龟巢,因以为号。郡辟教乡校子弟先质后文,诸生皆循循雅伤,疾异端惑世”。明初“徙居芳茂山一室,萧然晏如也”。“年益高,学行益韵,达官缙绅过郡者必访于其庐。(谢)应芳布衣韦带与之抗礼,议论必关世教,切民隐,而导善之志不衰。诗文雅丽蕴借,而所自得者理学为深。卒年九十七”(《明史·儒林传一》)。是集“一卷为赋,二卷至五卷为诗,六卷至十一卷为杂文,十二卷为诗余,十三卷至十五卷又为杂文,十六卷、十七卷又为诗。编次颇为无绪,疑后人传写乱其旧策”(《总目》卷一六八)。
《石初集》十卷、《附录》一卷
元·周霆震撰。周霆震,字亨远,“以先世居石门田西,自号石田子初,省其文则日石初”。“亲见元代之盛,又亲见元代之亡,故其诗忧时伤乱,感愤至深”。“昔汪元量《水云集》,论者以为宋末之诗史;(周)霆震此集,其亦元末之诗史钦”(《总目》卷一六八)。
《山窗余稿》一卷
元·甘复撰。甘复,字克敬,其“诗源出于张翥,虽不及(张)翥才力富健,诸体兼备,而风怀澄澹,意境翛然。五言古体绰有韦柳之遗,其格韵乃似在(张)翥上。盖才有所偏长,诣有所独至也”。其“著作散佚”,而此本“虽零篇断简,所剩无多,而诗格文笔,一一高洁”(《总目》卷一六八)。
《梧溪集》七卷
元·王逢撰。王逢,字原吉,“自称席帽山人”(《明史·文苑传一》)。“少学诗于陈汉卿,得虞集之传,才气宏敞而不失谨严。集中载宋元之际忠孝节义之事甚备,每作《小序》以标其崖略,足补史传所未及”(《总目》卷一六八)。
《吾吾类稿》三卷
元·吴皋撰。“(吴)皋工于韵语,所作大都以朴澹为主,不涉元末桃巧纤靡之习”。是集辑自《永乐大典》,“共得诗一百二十余首,厘为三卷。其杂文十余首亦附于后,备考核焉”(《总目》卷一六八)。
《樵云独唱》六卷
元·叶容撰。叶容,字景南,“志行高洁,结庐城山东隅,名其地曰云顶,自号云顶天民。是集乃其孙(叶)雍所编。前有《自序》谓:‘薪桂老而云山高寒,音调古而岩谷绝响’。故名曰《樵云独唱》”(《总目》卷一六八)。
《桐山老农文集》四卷
元·鲁贞撰。鲁贞,字起元,自号桐山老农。“是集凡文三卷,诗一卷”(《总目》卷一六八)。
《静思集》十卷
元·郭钰撰。郭钮,字彦章,“生平大抵转侧兵戈,流漓道路,目击时事陆危之状,故见诸吟咏者,每多愁苦之词。如《悲庐凌》《悲武昌》诸篇,慷慨激昂,于元末盗贼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尤足裨史传之阅”(《总目》卷一六八)。
《九灵山房集》三十卷、《补编》二卷
元·戴良撰。戴良,字叔能,“世居金华九灵山下,自号九灵山人”,“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明史·文苑传一》)。“尝学文于柳贯、黄沼、吴莱,学诗于余闭”,“诗风骨高秀,回出一时,睹怀宗国,慷慨激烈,发为吟咏,多磊落抑塞之音”(《总目》卷一六八)。
《滦京杂咏》一卷
元·杨允孚撰,“其诗凡一百八首,题曰百咏,盖举成数;其日滦京者,以滦河通上都城南,故元时已有此称。诗中所记元一代避暑行幸之典,多史所未详”(《总目》卷一六八)。
《云阳集》十卷
元·李祁撰。李祁,字一初,别号希蘧,“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进士,除应奉翰林文字,改授婺源州同知,迁江浙儒学副提举,以母忧解职,会天下已乱,遂隐永新山中。元亡,自称不二心老人,年七十余乃卒。(李)祁为诗冲融和平,自合节度,文章亦雅洁有法。其初登第也,元制以汉人、南人为左榜,蒙古、色目人为右榜。(李)祁为左榜第二人,其右榜第三人则余阅也”。“昔宋理宗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榜得文天祥为状元,又得陆秀夫、谢杭得二人。是榜得李黼(事迹见《元史·忠义传二》)为状元,而又得(李)祁与(余)阙二人。(李)黼不愧文天祥,(余)阅不愧陆秀夫,而(李)祁亦不愧谢枋得。是二榜者,后先辉映,亦可云科名之盛事矣”(《总目》卷一六八)。
《南湖集》七卷
元·贡性之撰。贡性之,贡师泰之族子,字友初,“元季以胄子除簿尉,后补闽省理官。洪武初,征录(贡)师泰后人,大臣以(贡)性之荐,(贡)性之避居山阴,更名悦,躬耕自给以终其身。其集名南湖,虽仍以宣城祖居为目,实则没于浙东,终未归也”。“贡钦作是集《序》曰:‘会稽王元章善画梅,得其画者无贡南湖题诗则不贵重’。故集中多咏梅诗。尝题绝句云:‘王郎胸次亦清奇,尽写孤山雪后枝,老我江南无俗事,为渠日日赋新诗’。又云:‘王郎日日写梅花,写遍杭州百万家,向我题诗如索债,诗成赢得世人夸’。其他题画之作尤多。盖人品既高,故得题词则缣素为之增价,有不全击乎诗者”(《总目》卷一六八)。
《佩玉斋类稿》十卷
元·杨翮撰。杨翻,杨刚中之子,字文举,“为时名宿,所学具有原本,当代胜流多与之游。(杨)翮承其家训,益锨厉为古文辞。观虞集、杨维祯等所作《序》,皆俨然以父执白居,则其指授提撕必为亲切。故其文章格律多得自师友见闻,意态波斓,能不失先民矩镬。虽边幅未广,酝酿未深,而法度谨严,视无所师承徒以才气驰骋者,则相去远矣”(《总目》卷一六八)。
《清阴阁集》十二卷
元·倪攒撰。倪琐,字元镇,“家雄于赀,工诗善书画,四方名士日至其门,所居有阁日清阴,幽迥绝尘,藏书数千卷,皆手自勘定。古鼎、法书、名琴、奇画陈列左右”。“至正初海内无事,忽散其赀给亲故人,咸怪之。未几兵兴,富家悉被祸,而(倪)琐扁舟著笠往来震泽三柳间,独不罗患”(《明史·隐逸传》)。
《玉山璞稿》一卷
元·顾瑛撰。顾瑛,字仲瑛,“少轻财结客,年三十始折节读书,与天下胜流唱和”。“年四十即以家产付其子(顾)元臣,卜筑玉山草堂,池馆声伎,图画器玩,甲于天下。风流文采,倾倒一时”。“尝自题其画像曰:‘儒衣僧帽道人鞋,天下青山骨可埋,若说旧时豪侠兴,五陵衣马洛阳街’。纪其实也”(《总目》卷一六八)。
《麟原文集》二十四卷
元·王礼撰。王礼,字子尚,后更字子让,“工于文章,著述甚富”,“惟是编尚存,分前后两集,各十二卷”(《总目》卷一六八)。
《来鹤亭诗》八卷、《补遗》一卷
元·吕诚撰。吕诚,字敬夫,“工于吟咏,诗格清丽”。“尝于园林蓄一鹤,后有鹤自来为伍,因筑来鹤亭,并以名其诗集”,而“诗已多所散佚,非其原本”(《总目》卷一六八)。
《云松巢集》三卷
元·朱希晦撰。朱希晦,“至正末隐居瑶州,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游咏雁山之中,称雁山三老”。是集“原序所称,未为笃论矣”(《总目》卷一六八)。
《环谷集》八卷
元·汪克宽撰。汪克宽事迹已简介,详见《明史·儒林传一》。“其平生以聚徒讲学为业,本不留意于文章,谈艺之家亦未有以文章称(汪)克宽者,然其学以朱子为宗,故其文皆持论谨严,敷词明达,无支离迁隆之习。诗仅存十余首,虽亦镰洛风雅之派,而其中七言古诗数首,造语新警,乃颇近温庭摘、李贺之格”(《总目》卷一六八)。
《性情集》六卷
元·周巽撰。“以诸条参互考之,(周)粪为其名,而矍泉、粪亨乃其号与字也”。是集辑自《永乐大典》“诗格不高,颇乏沉郁顿挫之致,然其抒怀写景亦颇近自然,要自不失雅则,集以‘性情’为名,其所尚盖可知也”(《总目》卷一六八)。
《花溪集》三卷
元·沈梦麟撰。沈梦麟,字原昭。是集“凡诗文四百二十四篇。(沈)梦麟与赵孟俯为姻家,传其诗法,七言律体最工,时称沈八句。刘基早与之游,尝寄赠曰:‘杜陵老去诗千首,陶令归来酒一蹲’。其文其人具见于是矣”(《总目》卷一六八)。
《樗隐集》六卷
元·胡行简撰。胡行简,字居敬。是集辑自《永乐大典》,“文章以冲和淡雅为宗,虽波澜未阔,而能确守法度,不为支离冗赘之词”(《总目》卷一六八)。
《东山存稿》七卷、《附录》一卷
元·赵汸撰。赵汸筑东山精舍,读书著述其中,其事迹已简介,详见《明史·儒林传一》。“有元一代经述莫深于黄泽,文律莫精于虞集。(赵)汸经术出于(黄)泽,文律得于(虞)集,其渊源所自皆天下第一。故其议论有根柢,而波斓意度均有典型,在元季亦翘然独出。诗词不甚留意,然往往颇近元祐体,无雕镂繁碎之态”(《总目》卷一六八)。
《东维子集》三十卷、《附录》一卷
元·杨维祯撰。杨维祯,字廉夫,号东维子。“少时日记书数千言,父(杨)宏,筑楼铁崖山中,绕楼植梅百株,聚书数万卷,去其梯俾诵读楼上者五年,因自号铁崖。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成进士”,为天台尹,转建德路总管府推官,擢擢江西儒学提举。元末避兵富春山,又徙居钱塘,张士诚据平江,屡召不赴。“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太祖召诸儒纂礼乐书,以(杨)维祯前朝老文学”,“赐安车诣阅廷,留百有一十日,所纂叙例略定,即乞骸骨,帝成其志,仍给安车还山”,“抵家卒,年七十五。(杨)维祯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明史·文苑传一》)。“此编乃录文二十八卷;诗仅两卷,又以六篇杂文足之。盖以文为主,诗特附行耳”。“今观所传诸集,诗歌、乐府出人于卢同、李贺之间,奇奇怪怪溢为牛鬼蛇神者诚所不免。至其文则文从字顺,无所谓翦红刻翠以为涂饰,警牙棘口以为古奥者也。观其句读疑似之处,必旁注一句字,使读者无所歧误”。“陶宗仪《辍耕录》载(杨)维祯《辨统论》一篇,大旨谓元继宋统而不继辽、金”。“盖(杨)维祯虽反颜吠主,罪甚扬雄,而其言可采,则不以其人废之”(《总目》卷一六八)。
《铁崖古乐府》十卷、《乐府补》六卷
元·杨维祯撰,门人吴复编。“(杨)维祯以乐府擅名,此其全峡也。乐府始于汉武,后遂以官署之名为文章之名。其初,《郊祀》等歌依律制诗,横吹诸曲,采诗协律,与古诗原不甚分。后乃声调迥殊,与诗异路,或拟旧谱,或制新题,辗转日增,体裁百出,大抵奇矫始于鲍照,变化极于李白,别出蹊径歧于李贺。元之季年,多效温庭筠体,柔媚旖旎全类小词。(杨)维祯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根柢于青莲、昌谷,纵横排奡,自辟盯畦,其高者或突过古人,其下者亦多堕人魔趣。故文采照映一时,而弹射者亦复四起。然其中如《拟白头吟》一篇曰:‘买妾千黄金,许身不许心,使君自有妇,夜夜白头吟’,与三百篇风人之旨亦复何异。特其才务驰骋,意务新异,不免滋末流之弊,是其一短耳”(《总目》卷一六八)。
《复古诗集》六卷、《丽则遗音》四卷
元·杨维祯撰。“所载皆琴操、宫词、治春、游仙、香奁之作,而古乐府亦杂厕其间。乃其门人章琬所编,以其体皆时俗所置而不为,故以复古为名”(《总目》卷一六八)。“为赋三十有二首,皆其应举时私拟程试之作”(《总目》卷一六八)。
《夷白斋稿》三十五卷《外集》一卷
元·陈基撰。陈基,字敬初,“少与兄(陈)聚受业于义乌黄沿,从(黄)沿游京师,授经筵检讨,尝为人草谏章,力陈顺帝并后之失”。人昊,张士诚称王,“(陈)基独谏止”。明初,“召修《元史》赐金而还”(《明史·文苑传一》)。“寓舍有夷白斋,故以名其稿,凡《内集》诗十一卷,文二十四卷;《外集》诗文合一卷”(《总目》卷一六八)。
《庸庵集》十四卷
元·宋禧撰。宋禧,初名元禧,字无逸,号庸庵。“洪武初,召修《元史》,所撰《外国传》自高丽以下悉出其手,书成不受职,乞还山”。“黄虞樱《千顷堂书目》载《庸庵文集》三十卷,又《庸庵诗集》十卷”,“维《永乐大典》各韵内诗文并载,尚具梗概”(《总目》卷一六八)。
《可闲老人集》四卷
元·张显撰。张星,字光弼,自号一笑居士,“元末弃官不仕;张士诚招礼之,不屈;明太祖征之至京,悯其老,更号可闲老人,放浪山水,年八十三乃卒”。“其诗才气纵逸,往往随笔酬答,或不免颓唐。然如《五王行春图》《歌风台》诸作皆苍莽雄肆,有沉郁悲凉之概;《天宝宫词》《辈下曲》《宫中词》诸作,不独咏古之工,且足备史乘所未载”(《总目》卷一六八)。
《石门集》七卷
元·梁寅撰。梁寅事迹已简介,详见《明史·儒林传一》。“文理极醇雅,而持论多有根柢”,“诗格尤春容澹远,规仿陶韦。惟《河源》一记,过信笃什所传,其谬与潘昂霄相类,盖儒生拘限旧闻,故承讹袭误”(《总目》卷一六八)。
《玉筒集》九卷
元·邓雅撰。邓雅,字伯言。
《明太祖文集》二十卷
明·巡按直隶督学姚士观、南京户部督储主事沈缺全校刊。明太祖,朱氏,名元璋,字国瑞,“谧曰高皇帝,庙号太祖”。“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测11。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年十七”,“旱蝗大饥疫”,“父母兄相继殁,贫不能克葬”,“人皇觉寺为僧”。元末,豪杰四起,二十四岁投郭子兴,气郭)子兴奇其状貌,留为亲兵,战辄胜”。“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他总结经验说:“张)士诚恃富,(陈)友谅恃强,联无所恃,惟不嗜杀人,布信义行节俭,与卿等同心共济”(《明史·高祖纪》)。是集“分十八类:日诏,曰制,曰浩,曰书,曰救命,曰策问,曰救问,曰论,曰乐章,曰乐歌,曰文,曰碑,日记,日序,日说,日杂著,曰祭文,日诗”(《总目》卷一六九)。
《宋学士全集》三十六卷、《宋景镰未刻集》二卷
明·宋镰撰。宋镰,字景镰,号潜溪,又号玄真子。“幼英敏强记”,“性诚谨”,“元·至正中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辞不行,人龙门山著书逾十余年”。明初,召至应天任江南儒学提举,授太子经。寻改起居注,与刘基常侍朱元璋左右,备顾问。尝对朱元璋说:“得天下以人心为本,人心不固,虽金帛充物将焉用之”,朱元璋“称善”。“傅太子先后十余年,凡一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至有关政教及前代兴亡事,必拱手日当如是,不当如彼。皇太子每敛容嘉纳,言必称师父云”。“(宋)镰状貌丰伟,美须髯,视近而明,一黍能作数字。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为文醇深演违,与古作者并,在朝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朝会、宴享、律历、衣冠之制,四裔贡赋、赏劳之仪,旁及元勋巨卿碑记刻石之辞,咸以委(宋)镰,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明史·宋镰传》)。“元末文章,以昊莱、柳贯、黄沼为一朝之后劲。(宋)镰初从(昊)莱学,既又学于(柳)贯与(黄)沿,其受授具有源流。又早从闻人梦吉讲贯《五经》,其学问亦具有根抵”。与刘基文章相较,“(宋)镰文雍容浑穆,如天闲良骥,鱼鱼雅雅,自中节度。(刘)基文神锋四出,如千金骏足,飞腾飘瞥,蓦涧注坡。虽皆极天下之选,而以德以力,则略有间矣。方孝儒受业于(宋)镰,努力继之,然较其品格,亦终如苏之与欧。盖(刘)基讲经世之略,所学不及(宋)镰醇。方孝儒自命太高,意气太盛,所养不及(宋)镰之悴也”(《总目》卷一六九)。“(宋)镰集重刻于嘉靖中,行世已久。此本乃国(清)朝顺治乙未(宋)镰裔孙(宋)实颖得文征明家所藏旧稿以示金坛蒋超,(蒋)超择今本未载者得三十八篇,编为此集,以补其遗”(《总目》卷一六九)。
《诚意伯文集》二十卷
明·刘基撰。刘基,字伯温,“幼颖异,其师郑复初谓其父(刘)煽日:‘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门矣’。元·至顺间举进士,除永安永,有廉直声”。“博通经史,于书无所不窥,尤精象纬之学”,“文章笔昌而奇,与宋镰并为一代之宗”。后弃官归,隐居著书,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被朱元璋召之应天,“陈时务十二策,太祖大喜,筑礼贤馆以处,(刘)基等宠礼甚至”。“每召(刘)基辄屏人密语,移时(刘)基亦自谓不世遇,知无不言,遇急难勇气奋发,计画立定,人莫能测。暇则敷陈王道,帝每恭己以听,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曰‘吾(张)子房也”,(《明史·刘基传》)。吴元年(公元1367年)任太史令,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授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刘)基遭兴运,参预帷幄,秘计深谋,多所裨赞,世遂谬谓为前知,凡谶纬术数之说,一切附会于(刘)基,神怪谬妄,无所不至,方技家递相荧惑,百无一真,惟此一集尚真出(刘)基手。其诗沉郁顿挫,自成一家,足与高放相抗;其文阂深肃括,亦宋镰、王稀之亚。杨守陈《序》谓:‘子房之策不见词章,元(玄)龄之文仅辨符檄,未见树开国之勋业而兼传世之文章,可谓千古人豪’。斯言允矣!大抵其学问智略如耶律楚材、刘秉忠,而文章则非二人所及也”(《总目》卷一六九)。
《凤池吟稿》十卷
明·汪广洋撰。汪广洋,字朝宗,“少师余阅,淹通经史,善篆隶,工为歌诗,为人宽和自守”。“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李善长病,中书无官,召(汪)广洋为右丞”,“及李善长以病去位,遂以(汪)广洋为右丞相”而“无所建白”,“大负爱立之初”(《明史·汪广洋传》)。于胡维庸“隐忍依违,不能发其奸状,卒以党诛。盖巧宦而适巧败”。“是集大都清刚典重,一洗元人纤媚之习”。学问文章“虽当时为宋镰诸人盛名所掩,世不甚称,然观其遗作,究不愧一代开国之音也”(《总目》卷一六九)。
《陶学士集》二十卷
明·陶安撰。陶安,字主敬,“少敏悟,博涉经史,尤长于《易》。元·至正初举浙江乡试,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昊元年(公元1367年)初置翰林院,首召(陶)安为学士”。“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命知制浩兼修国史。帝尝御东阁与(陶)安及章溢等论前代兴亡本末,(陶)安言:‘丧乱之源出于骄侈’。帝曰:‘居高位者易骄,处佚乐者易侈。骄则善言不人,而过不闻;侈则善道不立,而行不顾。如此者未有不亡,卿言甚当。又论学术,(陶)安曰:‘道不明,邪说害之也’。帝曰:‘邪说害道,犹美味之悦口,美色之眩目。邪说不去,则正道不兴,天下何以治’。(陶)安顿首日:‘陛下所言可谓深探其本矣”,(《明史·陶安传》)。是集,诗词赋共为十卷,“文亦十卷,而送人之序引居其半,或以(陶)安文章宿望,人得其赠言以为荣,故求之者多邪”。“(陶)安声价亚于宋镰,然学术深醇,其词皆平正典实,有先正遗风”(《总目》卷一六九)。
《西隐集》十卷
明·宋钠撰。宋钠,字仲敏,“性持重,学问该博,至正中举进士,任盐山尹,弃官归。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征儒士十八人编礼乐诸书,(宋)讷讷11与焉,事竣不仕,归久之,用四辅官杜教荐授国子助教,以说经为学者所宗。十五年超迁翰林学士,命撰《宣圣庙碑》称旨,赏赉甚厚,改文渊阁大学士”。“未久迁祭酒,时功臣子弟皆就学,及岁贡士尝数千人,(宋)钠为严立学规,终日端坐讲解无虚暑夜恒止学舍。十八年复开进士科,取士四百七十有奇,由太学者三分之二,再策士亦如之。帝大悦,制词褒美”(《明史·宋钠传》)。“(宋)钠领成均胄子之任,师道严正,为一时典型。文章亦浑厚醇雅,其奉救制《太学碑》,极为太祖所赏”。是集“前四卷为赋、诗,后六卷为杂文,附以明太祖手敖四道及《白云茅屋赋》二篇,记一篇。白云茅屋者,(宋)钠所筑别墅之名也”(《总目》卷一六九)。
《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
明·王祎撰。王祎,谧忠文,“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太祖取婺州召见之,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镰耳。学问之博卿不如(宋)镰,才思之雄(宋)镰不如卿”(《明史·忠义传一》)。其“师黄潜,友宋镰,学有渊源,故其文醇朴宏肆,有宋人轨范。(宋)镰《序》称其文凡三变:‘初年所作,幅程广而运化宏;壮年出游之后,气象益以沉雄;暨四十以后,乃浑然天成,条理不爽’。可谓知(王)稀之深矣。郑缓《井观琐言》称其文‘精密而气弱’,非笃论也”(《总目》卷一六九)。
《翠屏集》四卷
明·张以宁撰。张以宁事迹已简介,详见《明史·文苑传一》,“其文神锋隽利,稍乏浑涵深厚之气。其诗五言古体,意境清逸,七言古体亦遒警。《徐泰诗谈》称(张)以宁诗:‘高雅俊逸,超绝畦珍,如翠屏千初,可望而不可跻’。虽推挹稍过,然亦几乎近似矣”(《总目》卷一六九)。
《说学斋稿》四卷、《云林集》二卷
明·危素撰。危素,字太朴,“少通《五经》,游昊澄、范榨门。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用大臣荐授经筵检讨,预修宋、辽、金三史,注《尔雅》”,官至参知政事、翰林学士承旨。“为人侃直,数有建白,敢任事”。明兵人大都,“乃趋所居报恩寺人并,寺僧大梓力挽起之曰:‘国史非公莫知,公死是死国史也’。(危)素遂止兵迫史库”,“《元实录》得无失。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授翰林侍讲学士,数访以元兴亡之故,且诏撰《皇陵碑文》皆称旨”(《明史·文苑传一》)。“危素晚节不终,为世僇笑”,“而文章则欧、虞、黄、柳之后,屹为大宗”。是集本五十卷,“此本乃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归有光从吴氏得(危)素手稿传抄”(《总目》卷一六九)。“(危)素家居临川,相近有云林山,尝读书其上”。是集“皆在元代所作之诗”,“气格雄伟,风骨遒上,足以陵栋一时。就诗论诗,要不能不推为元季一作者矣”(《总目》卷一六九)。
《白云集》七卷
明·唐桂芳撰。唐桂芳,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钟晦《(唐)桂芳行状》称其文:‘一以气为主’”。“所作容与透违,绝无警牙晦涩之习。诗亦清谐婉丽,颇合雅音。集中《重修兴安府孔子庙记》称:‘龙凤元年(公元1355年),大丞相统军下太平,克应天。六年冬,金事黄公行郡兴安,重建府学’。又《赠汪德元序》称:‘大永相吴国公’。又《黄宪金唱酬诗》称:‘大永相位蒙宰之明年’。案:龙凤乃韩林儿年号,大丞相即明太祖。盖明兴时实假伪宋号令,故用其纪年。徽州改兴安府在丁酉年,见《明史·地理志》。其为蒙宰事则《明史》不载,盖必(韩)林儿所加官而其后讳之。此亦可以证史也”(《总目》卷一六九)。
《登州集》二十三卷
明·林弼撰。林弼,字元凯,“尝与王廉同使安南,以却烬金为太祖所器。生平著作有《梅雪斋稿》《使安南集》。是集总名登州,盖江为一编,总题以所终之官也。凡诗七卷,文十六卷”。“盖明初闽南以明经学古擅名文苑者,(林)弼实为之冠也”(《总目》卷一六九)。
《搓翁诗集》八卷
明·刘篙撰。刘篙,初名楚,字子高,“家贫力学,寒无炉火手较裂而抄录不辍”。“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举经明行修改今名”。官北平按察副使,“轻刑,省事,招集流亡,民咸复业。立文天祥祠于学宫之侧,勒石学门,示州县勿以徭役累”。为胡维庸所恶,贬滴。“(胡)维庸诛,征拜礼部侍郎,未几摧吏部尚书”。致仕后征拜国子司业,临终“犹强坐训诸生”,“无一语及家事”(《明史·刘篙传》)。刘篙“七岁能赋诗,及长,日课一篇”。“其在官舍,孤灯讽诵,夜分不休,盖一生耽嗜吟咏,至为刻苦。故徐泰《诗谈》称其‘冬岑孤松,老而愈秀’”。“史称:‘(刘)篙善为诗,豫章人宗之,为江西派’。大抵以清和婉约之音提导后进,迫杨士奇等嗣起,复变为台阁博大之体。久之遂浸成冗漫。北地信阳乃乘其弊而力排之,遂分正嘉之门户。然(刘)篙诗正平典雅,实不失为正声,固不能以末流放失,併咎创始之人矣”(《总目》卷一六九)。
《东皋录》三卷
明释·妙声撰。“妙声,字九皋,吴县人”(《总目》卷一六九)。
《覆敲集》七卷、《附录》一卷
明·朱同撰。朱同,朱升之子,字大同,自号紫阳山樵。是集“凡诗三卷,多元末之作,爽朗有格;文四卷,议论纯摔,不愧儒者之言”(《总目》卷一六九)。
《柘轩集》四卷
明·凌云翰撰。凌云翰,字彦种,“其诗华而不为靡,驰骋而不离乎规”(《总目》卷一六九)。
《白云稿》五卷
明·朱右撰。朱右,字伯贤,自号邹阳子。“所著《白云稿》本十卷,今世所传仅存五卷,杂文之后仅有琴操而无诗”。“(朱)右为文不矫语秦汉,惟以唐宋为宗。尝选韩、柳、欧阳、曾、王、三苏为《八先生文集》,八家之目实权兴于此,其格律渊源,悉出于是。故所作类多修洁自好,不为枝蔓之词,亦不为艰深之语。虽谨守规程,罕能变化,未免意言并尽”(《总目》卷一六九)。
《密庵集》八卷
明·谢肃撰。谢肃,字原功。是集原本十卷,“惟《永乐大典》中所收(谢)肃诗文颇多”。其“学问渊源实出(贡)师泰”。“故所作古文词格律具有法程。其在《潍州寄人》一诗载所与同征修《礼书》者有张绅、杨翮等十人之名,为《明史·礼志》所未及。又《送行人蔡天英颁琉球国王印宝》一诗,考之《明史·外国传》但有赐中山、山南、山北三王镀金银印一事,而不言曾遣行人。凡此之类,于考史尤有所裨益”(《总目》卷一六九)。
《清江诗集》十卷《文集》三十一卷
明·贝琼撰。贝琼,字廷据,一名阙,字廷臣。“性坦率笃志好学”,“洪武初聘修《元史》”,“举国子助教”,“尝慨古乐不作,为《大韶赋》以见志”,“与(张)美和、(聂)铱齐名,时称成均三助”(《明史·宋钠传》附)。“虽出于(杨)维祯之门,而学其所长,不学其所短,宗旨颇不相袭。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谓其诗:‘爽熟类汪广洋,整丽似刘基,圆秀胜林鸿,清空近袁凯,风华亚高启,朗净过张羽,繁缛愈孙蒉,足以领袖一时’。乡曲之言未免过实,然其诗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虽不能兼有诸人之胜,而驰骤于诸人之间,实固无所多让。其文亦冲融和雅,有一唱三叹之音”(《总目》卷一六九)。
《苏平仲集》十六卷
明·苏伯衡撰。苏伯衡,“宋·门下侍郎(苏)辙之裔也”,字平仲,“警敏绝伦,博洽群籍,为古文有声”(《明史·文苑传一》)。“(宋)镰以翰林学士承旨致仕,荐(苏)伯衡自代,称其‘文词蔚赡有法’,殆非虚美”(《总目》卷一六九)。
《胡仲子集》十卷
明·胡翰撰。胡翰,字仲子,一字仲申。是集“凡文九卷,诗一卷”。“(胡)翰少从吴师道及昊莱学古文,复登同邑许谦之门。今观其文章多得二吴遗法,而持论多切世用,与(许)谦座谈诚敬小殊”。“朱彝尊《静志居诗话》曰:‘金华承黄文献沼、柳文肃贯、吴贞文莱之后,多以古文词鸣,诗非所好。以诗论,吾必以(胡)仲申为巨擎焉”(《总目》卷一六九)。
《始丰稿》十四卷
明·徐一夔撰。徐一夔,字大章,“工文,与义乌王稀善”。元末任福建建宁府儒学教授,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诏纂《礼书》,徐一夔“与焉。明年书成,将续修《元史》,(王)祎方为总裁官,以(徐)一夔荐”。徐一夔鉴于元朝所留史料不足,预料所修《元史》“恐事未必核也,言未必驯也,首尾未必穿贯也”,“遂不至”(《明史·文苑传一》)。“据《千顷堂书目》载:(徐)一夔《始丰类稿》十五卷,此本所佚不过诗一卷耳。其文皆谨严有法度”,“又多资考证,不但其文之工也”(《总目》卷一六九)。
《王常宗集》四卷、《补遗》一卷、《续补遗》一卷
明·王彝撰。王彝,字常宗,“洪武初,以布衣召修《元史》,赐金币遣还,寻选人翰林,以母老乞归养,自号妫雄子”(《总目》卷一六九)。
《白石山房逸稿》二卷
明·张孟兼撰。张孟兼,名丁,以字行。“太祖与刘基论一时文人,(刘)基称宋镰第一而己其次,又其次即(张)孟兼。今虽不睹全集,而即二卷以观,其诗文温雅清丽,具有体裁,而龙藻虎步之气,亦隐然不可遏抑。接迹二人,良足骚驾。(刘)基虽一时之论,即以为定评可矣”(《总目》卷一六九)。
《沧螺集》六卷
明·孙作撰。孙作,字大雅,一字次知,“为文醇正典雅,动有据依”,“元季挚家避兵于吴,尽弃他物,独载书两麓”,(《明史·文苑传一》)。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聘修《大明日历》,授翰林编修,官至国子司业。“是集诗一卷,文五卷”。“其诗力追黄庭坚”,“然才力不及(黄)庭坚之富,铭铸陶冶亦不及(黄)庭坚之深,虽颇拔俗而未能造古;至于文则磊落奇伟,而隐有程度,卓然足以自传”(《总目》卷一六九)。
《临安集》六卷
明·钱宰撰。钱宰,字子予,一字伯均,“学有原本,在元末已称宿儒”。“其诗吐辞清拔,寓意高远,刻意古调,不屑为艳仄之体。徐泰《诗谈》譬以‘霜晓鲸音,自然洪亮’。古文虽非所擅长,而谨守法度,亦无卑冗之习”。气钱)宰本浙东人,集以临安名者,盖自以为吴越武肃王十四世孙,从其旧贯也”(《总目》卷一六九)。
《尚纲斋集》五卷
明·童冀撰。童冀,字中州,“在明初与宋镰、张羽、姚广孝相唱和,词意清刚,不染元季绮靡之习,虽名不甚著,而在一时作者之中固亦足相羽翼也”(《总目》卷一六九)。
《考古文集》二卷
明·赵撝谦撰。赵撝谦事迹已简介,详见《明史·文苑传一》。其“以小学名家,不甚以文章著”。此本所录诗十余篇,古文五十余篇,“又仅存残剩,朱必得其精华,而意度波斓,颇存古法”,“是则学有原本之故也”(《总目》卷一六九)。
《刘彦炳集》九卷
明·刘炳撰。刘炳,字彦炳,“亦才识之士,故诗格伉爽挺拔,类其为人”(《总目》卷一六九)。
《蓝山集》六卷
明·蓝仁撰。蓝仁,字静之,“弟(蓝)智,字明之”,“元时,清江杜本隐武夷崇尚古学,(蓝)仁兄弟俱往之,授以四明任士林诗法,遂谢科举,一意为诗”(《明史·文苑传一》)。是集辑自《永乐大典》,“(蓝)仁诗规摹唐调,而时时流人中晚”,“闽中诗派,明一代皆祖十子,而不知(蓝)仁兄弟为之开先,遂没创始之功,非公论也”((总目》卷一六九)。
《蓝涧集》六卷
明·蓝智撰。蓝智,“其字诸书皆作明之,而《永乐大典》独题性之。当时去明初未远,必有所据,疑作明之者误也”。“(蓝)智集原目已不可考”,“惟《永乐大典》各韵中所收尚伙,搜辑裒缀,共得古今体三百余首”。“(蓝)智诗清新婉约,足以肩随其兄。五言结体高雅翛然尘外,虽雄快不足,而隽逸有余;七言顿挫浏亮,亦无失唐人矩镬。与蓝山一集卓然可称二雄”(《总目》卷一六九)。
《大全集》十八卷
明·高启撰。高启,字季迪,自号青邱子。“博学工诗”,以荐“召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复命教授诸王三年”。“尝赋诗有所讽刺,帝嗛之未发”,“因发,怒,腰斩于市,年三十九岁。明初昊下多诗人,(高)启与杨基、张羽、徐责称四杰,以配唐·王、杨、卢、骆云”(《明史·文苑传一》)。高启所作“凡二千余首,自选定为《缶鸣集》凡九百余首”,“至景泰初,徐庸掇拾遗佚,合为一编,题曰《大全集》”。“(高)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振元末纤秾缛丽之习而返之于古,(高)启实为有力”(《总目》卷一六九)。
《亮藻集》五卷
明·高启撰。“唐时为古文者主于矫俗体,故成家者蔚为钜制,不成家者则流于僻涩;宋时为古文者主于宗先正,故欧、苏、王、曾而后沿及元,成家者不能尽辟门户,不成家者亦具有典型。(高)启诗才富健工于摹古,为一代巨擎,而古文不甚著名,然生于元末距宋未远,犹有前辈规度,非洪(熙)宣(德)以后渐为肤廓冗杳,号台阁体者所及”(《总目》卷一六九)。
《眉庵集》十二卷
明·杨基撰。杨基,字孟载,“九岁能背诵《六经》,及长著书十万余言,名曰《论鉴》”。“杨维祯客吴中,以诗自豪,(杨)基于座上赋《铁笛歌》,(杨)维祯惊喜与俱东,语从游者曰:‘吾在昊又得一铁矣,若曹就之学,优于老铁学也”,(《明史·文苑传一》)。“其诗颇沿元季秋纤之习”(《总目》卷一六九)。
《静居集》四卷
明·张羽撰。张羽,字来仪,后更字附凤,“文章精洁有法,尤长于诗”,“领乡荐为安定书院山长”,“征授太常司丛,太祖重其文”,“坐事”,“投龙江以死”(《明史·文苑传一》)。是集“仅录其诗,而文则未之及也”(《总目》卷一六九)。
《北郭集》六卷
明·徐贲撰。徐贲,字幼文,“工诗,善画山水”,“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被荐至京。九年春,奉使晋冀有所廉访,暨还,检其案惟纪行诗数首,太祖悦,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又改刑部主事,迁广西参议,以政绩卓异摧河南左布政使,大军征眺眠道其境,坐稿劳不时下狱痪死”(《明史·文苑传一》)。“盖其天性端谨,不逾规矩。故其诗才气不及高、杨、张,而法律谨严,字句熨贴,长篇短什,并首尾温丽,于三家别为一格”(《总目》卷一六九)。
《鸣盛集》四卷
明·林鸿撰。林鸿,字子羽。“洪武初以人才荐授将乐县训导,历礼部精膳司员外郎,性脱落不善仕,年未四十自免归”(《明史·文苑传二》)。“明初,闽中善诗者有长乐:陈亮、高廷礼,闽县:王恭、唐泰、郑定、王褒、周元,永福:王称,侯官:黄元,而(林)鸿为之冠,号十才子。其论诗惟主唐音,所作以格调胜,为晋安诗派之祖”(《总目》卷一六九)。
《白云樵唱集》四卷、《附录》一卷
明·王恭撰。王恭,字安中,“自称皆山樵者”。“成祖时,以儒士荐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其诗凡三集:一日《凤台清啸》,乃官翰林以后作;此集及《草泽狂歌》,则皆未仕以前所作”。其“历官未久”,“本耽山野,此集又作于田居之日,故吐言清拔,不染俗尘”(《总目》卷一六九)。
《草泽狂歌》五卷
明·王恭撰。“案:(王)恭所作三集,《凤台清啸》已不传”,此集“大致与《白云樵唱》相近,而中年所作情思较深”(《总目》卷一六九)。
《半轩集》十四卷
明·王行撰。王行,字止仲,“幼随父依卖药徐翁家”,“(徐)翁大异之,稗尽读家所有书,遂淹贯经史百家言”(《明史·文苑传一》)。“性喜谈兵,当元末两浙兵起时,尝默坐筹其胜负,与所亲言之,恒百不失一二,益以自负”。“其文往往踔厉风发,纵横排奡,极其意所驰骋,而不能悉归之醇正,颇肖其为人。诗格亦清刚肃爽,在北郭十子(王行、高启、徐贲、高逊志、唐肃、宋克、余尧臣、张羽、吕敏、陈则)之中与高启称为勍敌。就文论文,不能不推一代奇才也”(《总目》卷一六九)。
《西庵集》九卷
明·孙姜撰。孙英,字仲衍,“以尝为蓝玉题画,坐(蓝)玉党论死”。其“著述甚富”,段后“诸书散佚”,“是编诗八卷,文一卷”。“(孙)蒉当元季绮靡之余,其诗独卓然有古格,虽神骨隽异不及高启,而要非林鸿诸人所及”(《总目》卷一六九)。
《南村诗集》四卷
明·陶宗仪撰。陶宗仪事迹已简介,详见《明史·文苑传一》。“观集中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皇太孙即位诗曰:‘老臣作舞南村底,笑对儿孙两鬃霜’,则(陶)宗仪臣明,原不自讳”。其诗“格力遒健,实虞、杨、范、揭之后劲,非元末靡靡之音。其在明初固屹然一巨攀矣”(《总目》卷一六九)。
《望云集》五卷
明·郭奎撰。郭奎,字子章,“从余阅学治经,(余)闺亟称之”,“朱文正开大都督府于南昌,命(郭)奎参其军事”(《明史·文苑传一》)。“当干戈扰攘之际,仗剑从军备尝险阻,苍凉激楚一发于诗。五言古体原本汉魏,颇得遗意,七言古体时近李白,五言律体纯为唐调,七言律体稍杂宋音,绝句则在唐宋之间。元末明初可云挺出,赵汸、宋镰皆为之序,推崇甚至,良不诬矣”(《总目》卷一六九)。
《蜘窍集》十卷
明·管时敏撰。管时敏,初名钠,以字行。“学诗于杨维祯,而不蹈袭(杨)维祯之体”。“筑室黄屯山,命日全庵,而名其集曰‘酬窍’,盖取韩愈石鼎联句语也”。“所作春容淡雅,多近唐音。张汝弼作《董纪集序》历数淞江诗人,独谓(管)时敏诗‘清丽优柔,足与袁凯方驾’。盖不诬也”(《总目》卷一六九)。
《西郊笑端集》二卷
明·董纪撰。董纪,字良史,更字述夫,“授江西按察使金事,未几告归,筑西郊草堂以居,因即以名集”。其诗“平易朴实,视袁凯诸人稍为不逮”(《总目》卷一六九)。
《草阁集》六卷、《拾遗》一卷、《文集》一卷,附《筠谷诗》一卷
明·李星撰。李星,字宗表,号草阁。其诗“才力雄赡,古体长篇大柢清刚隽上,矫矫不群,近体亦草荦无凡语,虽为高、杨、张、徐诸人盛名所掩,实则并驾中原,未定孰居先后也”。《筠谷诗》乃其子李辕所撰,“以卷峡无多,附其父后”(《总目》卷一六九)。
《樗庵类稿》二卷
明·郑潜撰。郑潜,字彦昭,“程敏政《新安文献志》载其始末甚详”。“虽起家掾吏,而天资绝异,其诗词意轩爽,有玉山朗朗之致,视元末纤秋之格特为俊逸”。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擂庵类稿》二卷,今从《永乐大典》裒辑得古体诗五十首,近体诗一百四十六首,拼原序三篇,仍可编为二卷,计所遗亦无几矣”(《总目》卷一六九)。
《春草斋集》十卷《附录》一卷
明·乌斯道撰。乌斯道,字继善,“与兄(乌)本良俱有学行”。“(乌)斯道工古文兼精书法”,“被荐授石龙知县,调永新,坐事滴役定远,放还卒”(《明史·文苑传一》)。其诗“寄托深远,吐属清华,能铲涤元人繁缛之弊。文亦雅令,不为剑拔弩张之状,夷犹淡宕,颇近自然”(《总目》卷一六九)。
《耕学斋诗集》十二卷、《可传集》一卷
明·袁华撰。袁华,字子英。“(杨)维祯弟子也”,“此集凡古体诗七卷,近体诗五卷”。“明之初年,作者林立,(袁)华为诸家盛名所掩,故人与诗皆不甚著,实则衔华佩实具有典型”(《总目》卷一六九)。“今以其为杨维祯所手定,去取颇严,故一取其备,一取其精,与全集并著于录焉”(《总目》卷一六九)。
《强斋集》十卷
明·殷奎撰。殷奎,字孝章,号强斋。是集“诗文杂著凡九卷,又益以其交游赠答诗文暨行实、墓志共为十卷”(《总目》卷一六九)。
《海桑集》十卷
明·陈漠撰。陈漠,字一德,“其诗集、文集各五卷,为其甥杨士奇所编”(《总目》卷一六九)。
《畦乐诗集》一卷
明·梁兰撰。梁兰,字庭秀,又字不移,“田居不仕,故以畦乐为号。于杨士奇为姻家,(杨)士奇尝从之学诗。此集即(杨)士奇所编”。“原目列古今体诗二百三十四首,而五言诗中注阙七首,实二百二十七首”(《总目》卷一六九)。
《竹斋集》三卷、《续集》一卷、《附录》一卷
明·王冕撰。王冕,字元章。“幼贫,父使牧牛,窃人学舍听诸生诵书,暮乃返,亡其半,父怒挞之,已而复然其母曰:‘儿痴如此,易不听其所为’。(王)冕因去依僧寺,夜坐佛膝上映长明灯读书。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称通儒。(韩)性卒,门人事(王)冕如(韩)性”。“天下将乱,携妻擎隐九里山,树梅千株,桃杏半之,自号梅花屋主。善画梅,求者踵至,以幅长短为得米之差”(《明史·文苑传一》)。“(王)冕天下纵逸,其诗多排奡遒劲之气,不可拘以常格。然高视阔步,落落独行,无杨维祯等诡俊纤仄之习,在元明之间要为作者。集中无绝句,惟画梅乃以绝句题之,《续集》所收皆自题画梅诗”(《总目》卷一六九)。
《独醉亭集》三卷
明·史谨撰。史谨,字公谨,“其诗不涉元季缛靡之习,亦不涉宋季酸腐之调,平正通达,而神采自然高秀,在明初可为一家”(《总目》卷一六九)。
《海里集》四卷、《集外诗》一卷
明·袁凯撰。袁凯,字景文,“博学有才辩,议论飚发,往往屈座人”。“工诗,有盛名,性诙谐,自号海臾,背戴乌巾,倒骑黑牛游行九峰间,好事者至绘为图。初,在杨维祯座,客出所赋白燕诗,(袁)凯微笑,别出一篇以献,(杨)维祯大惊,赏遍示座客,人遂呼袁白燕云”(《明史·文苑传一》)。“李梦阳《序》则谓:‘《白燕诗》最下最传,其高者顾不传’。今检校全集,(李)梦阳之说良是。何景明《序》谓:‘明初诗人以(袁)凯为冠’。盖(袁)凯古体多学《文选》,近体多学杜甫,与(何)景明持论颇符,故有此语。未免无以位置高启诸人,故论者不以为然。然使(袁)凯驰骋于高启诸人之间,亦各有长短,互相胜负。居其上则未能,居其下似亦未甘也”(《总目》卷一六九)。
《荣进集》四卷
明·吴伯宗撰。吴伯宗,名祐,以字行。“为人温厚,然内刚不苟”。“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廷试第一”。“胡维庸用事,欲人附己,(吴)伯宗不为屈,(胡)维庸衔之,坐事滴居凤阳,上书论时政,因言(胡)维庸专恣不法,不宜独任,久之必为国患。辞甚恺切,帝得奏召还,赐衣钞奉使安南称旨,除国子助教”。“十五年进武英殿大学士”(《明史·吴伯宗传》)。“风节棱棱,殊不可及。所著有《南宫集》《使交集》《成均集》共二十卷,又《玉堂集》四卷”。此本“疑原集散佚,后人掇拾残剩,合为一编也”。“诗文皆雍容典雅,有开国之规模。明代台阁之体,胚胎于此”(《总目》卷一六九)。
《梁园寓稿》九卷
明·王翰撰。王翰,字时举,“始抗骄王,终殉国难,其立身具有始末,发为文章,率具刚劲之气,故古体往往有质直语。然自抒性情,无元人秾纤之习。七言古体,声调亦颇高朗”(《总目》卷一六九)。
《自怡集》一卷
明·刘琏撰。刘琏,刘基之子,字孟藻,“为胡维庸所胁,堕井死”。“今观其诗,惟七言律诗颇涉流利圆美,不出元末之格,然仅三首,盖非所喜作。至于五言古体居集中之太半,皆词旨高雅,而运思深挚,殆于驾两宋而上之,以继犁眉诸集,可谓不愧其父”(《总目》卷一六九)。
《斗南老人集》六卷
明·胡奎撰。胡奎,字虚白,自号斗南老人。是集“凡诗一千九百余首”,“不事雕饰,往往有自然之致。(朱)彝尊谓其‘功力既深,格调未免太熟,诵之若古人集中所已有者’。其言诚不为过。然春雍和雅,其长处亦不可掩”(《总目》卷一六九)。
《希澹园诗》三卷
明·虞堪撰。虞堪,字克用,一字胜白。“相传(虞)堪没后,所遗翰墨尚数筐,其子孙不读书,漫置屋中,久而亡之,则其散佚者固亦多矣”。其“诗多题画之作”,“古体气格颇高,近体亦音节谐婉。惟七言律诗刻意欲效黄庭坚,而才力浅薄,终不相近”(《总目》卷一六九)。
《鹅湖集》六卷
明·龚敩撰。龚教,字文达,以名儒称,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荐春官,历官国子司业、祭酒。“盖亦穷经笃学之士也”。“今惟《永乐大典》尚颇载其诗文。诗虽多沿元季余波,而清婉谐畅,亦自琅琅可诵;文则原本经术,结构谨严,实能不愧于作者”(《总目》卷一六九)。
《荥阳外史集》七十卷
明·郑真撰。郑真,字千之,“成化《四明郡志》称其‘研穷六籍,尤长于《春秋》’”。“初与金华宋镰声价相捋,尝与(宋)镰共作《裴中存堂记》,(郑)真文先成,(宋)镰为之阁笔。后(宋)镰致位通显,黼献庙廊,(郑)真偃赛卑棲,以学官没世”。“原集百卷,明代已佚其三十卷”。“今观所作,虽不能与(宋)镰并惊词坛,而义有根柢,词有规度,与(宋)镰实可肩随。未可以名位升沉,定文章之优劣也”(《总目》卷一六九)。
《全室外集》九卷、《续集》一卷
明僧·宗泐撰。宗锄,字季潭,“虽托迹缁流,而笃好儒术,故其诗风骨高赛,可抗行于作者之间。徐一夔作是集《序》称其‘如霜晨老鹤,声闻九皋,清庙朱弦,曲终三叹’”。“是编题曰‘外集’,盖释氏以佛经为内学,故诗文为外”(《总目》卷一六九)。
《规泉集》四卷
明·张宇初撰。张宇初,张道陵四十三世孙,字子瘩。其父张正常“元时赐天师”,明太祖“改授正一嗣教真人,赐银印秩视二品”。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张宇初袭掌道教,“建文时坐不法夺印浩,成祖即位复之”(《明史·方伎传》)。“其人品颇不纯粹,然文章乃斐然可观”。“朱彝尊《明诗综》称其集二十卷,诗居其半”,而“此本皆所作杂文”(《总目》卷一七〇)。
《唐愚士诗》二卷 附《会稽怀古诗》一卷
明·唐之淳撰。唐之淳,字愚士,“其诗虽未经简汰,金砾并存,而气格质实”,“塞外诸作山川物产尤足以资考核”。“《会稽怀古诗》一卷乃其少作,凡五言古诗三十首,题下各有小序”,“其中如舜庙不取地志耕象之说,禹庙不取禹穴藏书之说,皆为有识”(《总目》卷一七〇)。
《继志斋集》十二卷《附录》一卷
明·王绅撰。王绅,王祎之仲子,字仲缙,气王)纬死时年十三,鞠于兄(王)绶,事母兄尽孝友。长博学,受业宋镰,(宋)镰器之曰:‘吾友不亡矣’”。“建文时用荐召为国子博士,预修《太祖实录》”(《明史·忠义传一·王祎传》附)。“(王)绅,名父之子,又师承有自,其文演违丰蔚,不失家法,诗亦有陶韦风致”。“在洪武、建文之时,卓然自为一家。不但行谊之高也,名其斋曰‘继志’,可谓无忝所生矣”(《总目》卷一七〇)。
《练中丞集》二卷
明·练子宁撰。练子宁,名安,以字行,号松月居士。其父“(练)伯尚工诗,洪武初官起居注,以直言17外任”。练子宁“英迈不群”,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以贡士廷试对策,力言‘天之生材有限,陛下忍以区区小故纵无穷之诛,何以为治?’太祖善其意,摧一甲第二,授翰林修撰”。官“吏部左待郎以贤否进退为己任,多所建白。未几拜御史大夫,燕师起,李景隆北征屡败召还,(练)子宁从朝中执数罪请诛之,不听,愤激叩首,大呼曰‘坏陛下事者此贼也!臣备员执法不能为朝廷除卖国奸,死有余罪,即陛下赦(李)景隆,必无赦臣,因大哭求死,帝为之罢朝”。“燕王即位,缚(练)子宁至,语不逊,碟死”(《明史·练子宁传》)。“(练)子宁一代伟人,人争依托,因而影撰者有之,然终不以伪废其真也”(《总目》卷一七〇)。
《逊志斋集》二十四卷
明·方孝儒撰。方孝儒,字希直,一字希古,“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乡人目为小韩子,长从宋镰学,(宋)镰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先辈胡翰、苏伯衡亦自谓弗如”。“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方)孝儒皆为总裁”。“燕兵人,帝自焚”,“(方)孝儒被执下狱”。成祖召见,“授笔札日:‘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方)孝儒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碟诸市”(《明史·方孝儒传》)。是集“原本凡三十卷,拾遗十卷,乃黄孔昭、谢铎所编。此本併为二十四卷,则正德中顾璘守台州时所重刻也”。“凡杂著八卷,书三卷,序三卷,记三卷,题跋一卷,赞一卷,古体诗一卷,祭文、诛、哀辞一卷,行状、传一卷,碑表志一卷,近体诗一卷”。“(方)孝儒学术醇正,而文章纵横豪放,颇出人于东坡、龙川之间”。“郑缓《井观琐言》称其‘志高气锐,而词锋浩然,足以发之’”。“燕王篡位之初,齐(泰)黄(子澄)诸人为所切齿,即委蛇求活,亦势不能存。若(方)孝儒则深欲借其声名,碑草诏以欺天下,使稍稍迁就,未必不接迹三杨,而致命成仁,遂湛十族而不悔。语其气节,可谓贯金石动天地矣。文以人重,则斯集固悬日月,不可磨灭之书也”(《总目》卷一七〇)。
《贞白遗稿》十卷 附《显忠录》二卷
明·程通撰。程通,字彦亨,斋名贞白,“尝上书太祖,乞除其祖戍籍,词甚哀,竟获请,已授辽(王)府纪善。燕兵起,从(辽)王泛海归京师,上封事数千言,陈御备策,进左长史”(《明史·程通传》)。“永乐初,锦衣卫都督纪纲发其事,诏械(程)通诣京师与二子俱论死”。“所著凡百余卷,悉毁于官”,“嘉靖中党禁渐弛,其从孙(程)长等乃搜访佚篇,裒为六卷,附以辽王并同时诸人赠言及行状、小传等篇别为四卷。天启中,其裔孙(程)枢及子(程)应阶又集前后建祠、请谧之文,为《显忠录》二卷附缀于后,即此本也。初,(程)通以祖(程)平久戍,陈情乞赐还乡,人称其孝;及建文中遭逢国难,上防御封事而卒以是死,人称其忠”。是集“虽所存无多,而大节凛然,有不仅以词章论者,固宜与方、练诸集并传不朽矣”(《总目》卷一七〇)。
《静学文集》一卷
明·王叔英撰。王叔英,名原采,以字行。“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以荐为仙居训导,改德安教授,迁汉阳知县,多惠政”。“建文时召为翰林修撰。上《资治八策》曰:务问学,谨好恶,辨邪正,纳谏诤,审才否,慎刑罚,明利害,定法制,皆援证古今可见之行事。又曰:‘太祖除奸剔秽,抑强锄梗,如医去病,如农去草。去病急或伤体肤,去草严或伤禾稼,病去则宜调变其血气,草去则宜培养根苗’。帝嘉纳之。燕兵至淮,奉诏募兵,行至广德,京城不守”,“知事不可为,沐浴更衣冠,书绝命词藏衣据间自经于元妙观银杏树下”(《明史·王叔英传》)。“今观是集,大抵皆规抚昌黎,稍失之拘而简朴有度,非漫无裁制者比”。“前有黄绾所为《传》称其‘文章有原本,知时达势,为用世之儒’。盖不诬云”(《总目》卷一七〇)。
《刍荛集》六卷
明·周是修撰。周是修,名德,以字行,“外和内刚,志操卓荦,非其义一介不苟得也。尝曰:‘忠臣不计得失,故言无不直;烈女不虑死生,故行无不果’。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其学自经史百家阴阳医卜靡不通究。为文援笔立就,而雅赡条达”。官衡王府纪善,“预翰林纂修,好荐士陈说国家大计。燕兵渡淮与萧用道上书折斥用事者。用事者怒共挫折之,(周)是修屹不为动。京城失守”,“具衣冠为赞系衣带间,人应天府学拜先师毕,囱经于尊经阁,年四十九”(《明史·周是修传》)。是集“凡诗三卷,赋及杂文共三卷。大抵风骨棱棱,溢于楮墨,望而知为忠臣义士之文”(《总目》卷一七〇)。
《巽隐集》四卷
明·程本立撰。程本立,程颐之后,字原道,号巽隐。“少有大志,读书不事章句”。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征人翰林,预修《太祖实录》”。“燕兵人,自缢死”(《明史·程本立传》)。“是集诗二卷,文二卷”,“不但节义为足重,即以词采而论,位置于明初作者之间,亦无愧色矣”(《总目》卷一七〇)。
《易斋集》二卷
明·刘曝撰。刘曝,刘基次子,字仲曝,“弱冠通诸经”,“论说英侃,喜谈兵。初,温州贼叶丁香叛,延安侯唐顺宗讨之,决策于(刘)爆,破贼还,称(刘)爆才略。帝喜曰:‘(刘)璟,真(刘)伯温儿矣’”。“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命袭父爵,(刘)曝言有长兄(刘琏)子(刘)鹿在,帝大喜,命(刘)瘾袭封,以(刘)曝为阁门使,且谕之曰:‘考宋制,阁门使即仪礼司,朕欲汝日夕左右,以宣达为职,不特礼仪也’。帝临朝出侍,班百官奏事有阙遗者,随时纠正”。“成祖即位,召(刘)璨,称疾不至,逮人京犹称殿下,且云:‘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下狱自经死”(《明史·刘基传》)。“而诗文伤于粗率,颇逊其父”((总目》卷一七〇)。
《野古集》三卷
明·龚诩撰。龚诩,字大章,“守金川门,燕王篡位,(龚)诩变姓名遁归,卖药授徒以自给。正统己未巡抚周忱荐为松江学官,不就。又荐为太仓学官,亦不就。尝语都御史吴钠曰:‘(龚)诩仕无害于义,但恐负当日城门一恸耳’。成化己丑始卒,年八十八”。“要其性情深挚,直抒胸臆,律以选声,雕章琢句,诚不能与文士争工,律以纲常名教之旨,则不合于风人者甚少矣”。“案:练子宁以下诸人,据其通籍之年盖有在解缙诸人之后者。然一则死革除之祸,效死于故君;一则迎靖难之师,贡媚于新主。薰获同器,于义未安,故分别编之使各从其类。至龚诩卒于成化己丑,更远于(解)缙等之后,今亦升列于(解)缙前,用以昭名教是非千秋论定,纤青拖紫之荣,竟不能与荷戟老兵争此一纸之先后也”(《总目》卷一七〇)。
《文毅集》十六卷
明·解缙撰。解缙事迹已简介,详见《明史·解缙传》。“所著有《白云稿》《东山集》《太平奏疏》等书,段后多散佚,天顺初,金城黄谏始辑遗文为三十卷,后亦渐湮”。此本仅十六卷。“(解)缙才气放逸,下笔不能自休,当时有才子之目,迄今委巷流传其少年夙慧诸事,率多鄙诞不经,故李东阳《怀麓堂诗话》谓其‘诗无全稿,真伪相半’。盖出于后人窜乱者为多。然其中佳句间存,亦复不减作者”。“成祖修《永乐大典》,(解)缙实为总裁官,果用分韵编类之法勒为巨峡。一切遗文坠简竟赖以传于今日”,“即以功在典籍而论,其著作亦宜存录,可不必铢铢两两而绳之也”(《总目》卷一七〇)。
《虚舟集》五卷
明·王称撰。王称,王翰之子,字孟扬。“王翰仕元抗节死,(王)称方九岁,父友吴海抚教之。洪武中领乡荐人国学陈情养母,母段庐墓六年”。其“学博才雄,最为解缙所重”(《明史·文苑传二》)。二人“才气学问约略相似”,“然(解)缙诗颇伤剽直,(王)称诗恬和要雅殆为胜之”。“成祖即位征至京师,授国史院检讨,充《永乐大典》副总裁。后坐(解)缙党”,“同被谗谐以死”(《总目》卷一七〇)。
《王舍人诗集》五卷
明·王绂撰。王绂,字孟端,别号友石生,又号九龙山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久之除中书舍人”(《明史·文苑传二》)。“其诗虽结体稍弱,而清雅有余”(《总目》卷一七〇)。
《泊庵集》十六卷
明·梁潜撰。梁潜,字用之,“文格清隽,而兼有纵横浩瀚之气”,“此本有文无诗”,“旧本久佚矣”(《总目》卷一七〇)。
《毅斋诗文集》八卷、《附录》一卷
明·王洪撰。王洪,字希范,“八岁能文,十八成进士,授吏部给事中,改翰林检讨,偕(王)称等与修《永乐大典》”。王称“自负无辈行,独推让同官王洪”(《明史·文苑传二》)。王洪“杂文皆朴雅,骄体亦工;诗尤具有唐格,而不为林鸿、高柄之钩摹。其《序文》《序书》二篇,立论具见根柢。其序《胡俨诗集》谓:“至元·天历间,虞、杨、范、揭各鸣一时之盛,及其衰也,学者以粗豪为壮,以兴新为奇,语言纤薄,音律帖滞。论元宋之弊,至为切中,则(王)洪之所见高出当日远矣”(《总目》卷一七〇)。
《颐庵文选》二卷
明·胡俨撰。胡俨,字若思,“少嗜学,于天文、地理、律历、医卜,无不究览。洪武中,以举人授华亭教谕,能以师道自任”。“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荐授桐城知县,凿桐城水溉田为民利”。“明初罢丞相,分事权于六部,成祖始命儒臣直文渊阁预机务,沿及仁宣,而阁臣日重,实行丞相事”。胡俨“以解缙荐授翰林检讨,与(解)缙等俱直文渊阁”。“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九月拜国子监祭酒,遂不预机务”。“当是时,海内混一垂五十年,帝方内兴礼乐,外怀要荒,公卿大夫彬彬多文学之士,(胡)俨馆阁宿儒,朝廷大著作多出其手。重修《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居国学二十余年,以身率教,动有师法”(《明史·胡俨传》)。“词旨高迈,寄托深远,与三杨之和平安雅者气象稍殊。文章则得法于熊钊,(熊)钊学于虞集,授受渊源相承有自,故其气格高老,律度谨严,可以追从作者,卓然为明初之一家。《明史·艺文志》载《颐庵集》本三十卷,此集诗文各止一卷,乃后人选本,非真全峡,然尝鼎一脔亦足以知其概矣”(《总目》卷一七〇)。
《青城山人集》八卷
明·王遂撰。王隧,字汝玉,“少从杨维祯学,尝应制撰《神龟赋》,(王)遂第一,解缙次之。其文采当为世所重,然所著诗稿散佚”。此本仅八卷。“《静志居诗话》称其诗‘不费冥索,斤斤唐人之调’”。“今观其诗,音节色泽皆合古格,诚有拟议而不能变化者”(《总目》卷一七〇)。
《东里全集》九十七卷、《别集》四卷
明·杨士奇撰。杨士奇事迹已简介,详见《明史·杨士奇传》。“明初三杨并称,而(杨)士奇文章特优,制浩、碑版多出其手”。是集“以其搜罗较富,往往有足备考核者”(《总目》卷一七〇)。
《杨文敏集》二十五卷
明·杨荣撰。杨荣,初名子荣,字勉仁,谧文敏。“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初人京,(杨)荣迎谒马首曰:‘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成祖遽趣驾谒陵。自是遂受知,既即位,简入文渊阁为更名(杨)荣。同直七人,(杨)荣最少,警敏”。“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与金幼孜俱进翰林学士”,“或谓(杨)荣处国家大事不愧唐·姚崇”(《明史·杨荣传》)。气杨)荣当明全盛之日,历时四朝,恩礼始终无间,儒生遭遇可谓至荣。故发为文章,具有富贵福泽之气。应制诸作讽讽雅音,其他诗亦皆雍容平易,肖其为人。虽无深湛幽渺之思,纵横驰骤之才,足以震耀一世”(《总目》卷一七〇)。
《省愆集》二卷
明·黄淮撰。黄淮,字宗豫,谧文简,“性明果,达于治体”。“举洪武末进士,授中书舍人,成祖即位召对称旨,命与解缙常立御榻左备顾问,或至夜分帝就寝,犹赐坐榻前语,机密重务悉预闻。既而与(解)缙等六人并直文渊阁,改翰林编修,进侍读”。成祖北巡,留京辅太子监国,因太子遣使迎驾迟,“帝重入高煦潜悉征东宫官属,下诏狱,(黄)淮及杨博、金问皆坐系十年。仁宗即位复官,寻摧为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与杨荣、金幼孜、杨士奇同掌内制”(《明史·黄淮传》)。“遭遇之隆几与三杨相埒。其文章春容安雅,亦与三杨体格略同。此集乃其系狱时所作,故以‘省愆’为名。当患难幽忧之日,而和平温厚,无所怨尤,可谓不失风人之旨”(《总目》卷一七〇)。
《金文靖集》十卷
明·金幼孜撰。金幼孜,名善,以字行,谧文靖。“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改翰林检讨,与解缙等同直文渊阁,迁侍讲”,“简易静默,宽裕有容,眷遇虽隆而处益谦,名其宴居之室曰退庵”(《明史·金幼孜传》)。是集“诗文多应制之作”(《总目》卷一七〇)。
《夏忠靖集》六卷、《附录》一卷
明·夏原吉撰。夏原吉,字维喆,谧忠靖。“早孤力学养母,以乡荐人太学,选人禁中,书制浩,诸生或喧笑,(夏)原吉危坐俨然,太祖铜而异之,摧户部主事,曹务丛脞处之悉有条理,尚书郁新甚重之”。“建文初擢户部右侍郎”,成祖即位“与赛义同进尚书”。“(赛)义秉锉政,(夏)原吉管度支,皆二十七年,名位先于三杨。仁宣之世外兼台省,内参馆阁,与三杨同心辅政。(赛)义善谋,(杨)荣善断,而(夏)原吉与(杨)士奇尤持大体,有古大臣风烈”(《明史·夏原吉传》)。“以政事著,不以文章著”(《总目》卷一七〇)。
《抑庵集》十三卷、《后集》三十七卷
明·王直撰。王直,字行俭,溢文端。“幼而端重,家贫力学,举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进士,改庶吉士,与曾桨、王英等二十八人同读书文渊阁,帝善其文,召人内阁稗属草,寻修撰”。历事仁宗、宣宗,累迁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进礼部侍郎,八年(公元1443年)为吏部尚书。“为人方面修髯,仪观甚伟,性严重不苟言笑”。“在翰林二十余年,稽古、代言、编纂、纪注之事多出其手,与金溪、王英齐名,人称‘二王’。以居地目(王)直曰‘东王’,(王)英日‘西王’”;“为尚书十四年,年益高名德日益重”(《明史·王直传》)。“奉职公允,亦称名臣,诗文典雅纯正,有宋元之遗风”(《总目》卷一七〇)。
《运畏漫稿》七卷
明·李昌祺撰。李昌棋,名祯,以字行。“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进士,选庶吉士,预修《永乐大典》,僻书疑事,人多就质”(《明史·李昌棋传》)。“其诗清新华赡,音节自然”(《总目》卷一七〇)。
《古廉集》十一卷、《附录》一卷
明·李时勉撰。李时勉,名懋,以字行,谧文毅改忠文。“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进士”,“与修《太祖实录》授刑部主事,复与重修《实录》书成改翰林侍读。性刚鲠,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修《成祖实录》成,迁侍读学士”。“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以《宣宗实录》成,进学士掌院事兼经筵官。六年代贝泰为祭酒”。其“为祭酒六年,列格致诚正四号,训励甚切,崇廉耻,抑奔兢,别贤否,示劝惩。诸生贫不能婚葬者,节省餐钱为赡给,督令读书,灯火达旦,吟诵声不绝,人才盛于昔时。始太祖以宋钠为祭酒最有名,其后宁化张显宗申明学规,人比之(宋)钠,而胡俨当成祖之世尤称人师,然以直节重望为士类所依归者莫如(李)时勉”(《明史·李时勉传》)。“至其为文则平易通达,不露圭角,多蔼然仁义之言”。“其所著作,以当代重其为人,脱稿多为人持去,故所存者无多。此集乃成化中其门人戴难所编,其长孙长乐知县(李)容所刻,拼以墓志传赞之类附于末焉”(《总目》卷一七〇)。
《梧冈集》八卷
明·唐文凤撰。唐文凤,字子仪,号梦鹤,“与祖(唐)元、父(唐)桂芳,俱以文学擅名”。其诗文“丰缛深厚,刊落浮华,能不失其家法”。“此编所存者止诗四卷、文四卷,不逮十之三四”(《总目》卷一七〇)。
《曹月川集》一卷
明·曹端撰。曹端,字正夫,学者称月川先生,私谧静修。“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官霍州学正,“修明圣学,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知府郭晨问政,(曹)端曰:‘其公廉乎?公则民不敢谩,廉则吏不敢欺’。(郭)晨拜受”。其卒,“诸生服心丧三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明史·儒林传一》)。“诗皆《击壤集》派,殊不人格;文亦质直朴素,不以章句为工。然人品既已醇正,学问又复笃实,直抒所见,皆根理要,固未可绳以音律,求以藻采”(《总目》卷一七〇)。
《薛文清集》二十四卷
明·薛煊撰。薛煊,溢文清,事迹已简介,详见《明史·儒林传一》。“是集为其门人关西张鼎所编”,“共得诗文一千七百篇,厘为二十四卷。(张)鼎自为《序》,引朱子赞程子‘布帛之文’,‘寂粟之味’二语为比,殆无愧词”。“明代醇儒(薛)煊为第一,而其文章雅正,具有典型,绝不以俚词破格;其诗如玩一斋之类,亦间涉理格,而大致冲澹高秀,吐言天拔,往往有陶韦之风。盖有德、有言,(薛)煊足当之”(《总目》卷一七〇)。
《两溪文集》二十四卷
明·刘球撰。刘球,字廷振,谧忠悯,“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进士,居家读书十年,从学者甚众,授礼部主事。胡淡荐侍经筵,与修《宣宗实录》,改翰林侍讲”(《明史·刘球传》)。“是编皆其所作杂文”。“当王振盛时,侯伯公卿惴惴趋风恐后,而(刘)球以一文弱词臣仗大义以与之抗,至死屹不少挠”,“是其刚毅之气,互生死而不可磨灭”(《总目》卷一七〇)。
《于忠肃集》十三卷
明·于谦撰。于谦,字廷益,号节庵,谧忠肃。自幼仰慕文天祥,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中进士,历任山西道监察御史、江西巡按御史等职,以廉干著闻。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升任兵部右侍郎兼都御史,巡抚山西、河南十九年,“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边疆防务紧急,调回京城任兵部左侍郎。次年,瓦刺族也先大举寇边,宦官王振挟持英宗亲征。在土木堡英宗被俘,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一怒锤死,也先挟英宗人窥京师,于谦升任兵部尚书,提出“社樱为重,君为轻”的口号,拥邱王朱祁钮为景帝,积极备战,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也先乞和,放回英宗。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景帝病重,总兵石亨、宦官曹吉祥发动夺门之变,拥英宗复辟,以谋逆罪处死于谦,抄其家,发现“家无余赀,萧然仅书籍耳”。于谦死后,国防又陷废弛,边警频传,恭顺侯吴瑾说:“使于谦在,当不令寇至此”,英宗“默然”(《明史·于谦传》)。于谦祠墓与岳飞祠墓俱在杭州西湖岸边,清代诗人袁枚写下“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的诗句。“倪岳作《(于)谦神道碑》称(于)谦‘平生著述甚多’”。“段后遗稿已多散佚”,“此本前有奏议十卷”,“后次以诗一卷、杂文一卷,附录一卷”。“(于)谦遭逢厄运,独抱孤忠,忧国忘家,计安社樱,其大节炳垂竹帛。本不借文字以传,然集中所载奏疏明白洞达,切中事机,较史传首尾完整,尤足规其经世之略。至其诗风格遒上,兴象深远,虽志存开济,未尝于吟咏求工,而品格乃转出文士上,亦足见其才无施不可矣”(《总目》卷一七〇)。
《兰庭集》二卷
明·谢晋撰。谢晋,字孔昭,“工画山水,尝自戏为谢叠山”,“传序》谓:‘姑苏之诗莫盛于杨孟载、高季迪,而(谢)孔昭得二君之旨趣”,(《总目》卷一七〇)。
《古穰集》三十卷
明·李贤撰。李贤,字原德,溢文达,“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成进士”。“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二月上《正本十策》曰:‘勤圣学,顾篇警,戒嗜欲,绝玩好,慎举措,崇节俭,畏天变,勉贵近,振士风,结民心’。帝善之,命翰林写置左右备省览。又陈车战火器之利,帝颇采纳。是冬摧兵部右侍郎转户部。也先数贡马,(李)贤谓辈金帛以强寇自弊非策,因陈《边备废驰状》,于谦请下其章厉诸将。转吏部采古二十二君行事可法者,曰《鉴古录》上之。英宗复辟命兼翰林学士,入直文渊阁,与徐有贞同预机务,未几,进尚书。(李)贤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帝深眷之”。“自三杨以来得君无如(李)贤者”(《明史·李贤传》)。此集“多记载时事,亦有足备史乘参核者”(《总目》卷一七〇)。
《武功集》五卷
明·徐有贞撰。徐有贞,字元玉,初名理,“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为人短小精悍,多智数,喜功名,凡天官、地理、兵法、水利、阴阳、方术之书无不谙究”。正统时任侍讲,土木堡之变后建议南迁获恶名,遂改名。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以左金都御史主治黄河,开渠筑闸,因功进左副都御史。参与夺门之变,英宗复位“命(徐)有贞兼学士,入内阁参预机务。明年加兵部尚书”,“封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掌文渊阁事,赐号奉天翊卫推诚宣力守正文官,禄千一百石,世锦衣指挥使给浩券。(徐)有贞遂诬少保于谦、大学士王文杀之,内阁诸臣斥逐略尽,陈循素有德于(徐)有贞,亦弗救也。事权尽归(徐)有贞,中外咸侧目”(《明史·徐有祯传》)。徐有贞“顷险躁进,每欲以智数立功名”,“其文奇气坌涌,而学问足以济其辨”,“学问之不醇于是可见,才气之不可及亦于是可见”(《总目》卷一七〇)。
《倪文僖集》三十二卷
明·倪谦撰。倪谦,倪岳之父,“终南京礼部尚书,谧文僖”(《明史·倪岳传》)。“其文步骤谨严,朴而不俚,简而不陋”,“未可以声价之重轻为文章之优劣也”(《总目》卷一七〇)。
《襄毅文集》十五卷
明·韩雍撰。韩雍,字永熙,谧襄毅,“正统十年(公元1442年)进士,授御史,负气果敢,以才略称”。“年甫三十赫然有才望,所规画措置咸可为后法”(《明史·韩雍传》)。“虽威行两广,以武略雄一世”,“而英多磊落之气时时发见于文章”(《总目》卷一七〇)。
《白沙集》九卷
明·陈献章撰。陈献章,字公甫,谧文恭,“举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乡试,再上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学,居半载归,读书穷日夜不辍,筑阳春台静坐其中,数年无户外迹。久之复游太学,祭酒邢让(陈献章)试和杨时《此日不再得》诗一篇,惊日:‘龟山不如也’。扬言于朝,以为真儒复出,由是名震京师”。“(陈)献章之学,以静为主,其教学者但令端坐,澄于静中,养出端倪”(《明史·儒林传二》)。“颇近于禅,至今毁誉参半”(《总目》卷一七〇)。
《类博稿》十卷、《附录》二卷
明·岳正撰。岳正,字季方,“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会试第一,赐进士及第,授编修,进左赞善。天顺初改修撰,教小内侍书。阁臣徐有贞、李贤下狱,帝既用吕原预政,顷之薛煊又致仕,帝谋代者,王翱以(岳)正荐,遂召见文华殿。(岳)正长身,美须髯,帝遥见色喜,既登陛连称善”。“问年几何,家安在,何年进士,(岳)正具以对,复大喜曰:‘尔年正强,仕吾北人,又吾所取士,今用尔内阁其尽力辅佐联’。(岳)正顿首受命”。其“博学能文章,高自相许,气屹屹不能下人,在内阁才二十八日勇事敢言,使殿论奏至唾溅帝衣”(《明史·岳正传》)。“天顺复辟以后,夺门诸臣挟功骄恣,帝心畏之而不敢遽图。(岳)正以书生支撑其间,欲设计以离曹吉祥、石亨之交,事不能成,反为所中,至于窜滴濒死。其策虽疏,其志要为忠荩。及群奸继败,又隘于李贤之媢嫉,沦落以终,姜桂之性,始终不改。嘉靖初追赠太常寺卿,制词有云:‘嫉邪已甚,受谤寝深,左滴南荒,再编西戍。既而逆臣伏领,正士赐环,拟阶卿曹,庶金言之允协,出分符守,竟直道之难容’。纪其实也。其文章亦天真烂漫,落落自将。史称其所草《承天门灾谕廷臣诏》‘剀切感人,举朝传诵’。足见其一斑矣”。是集“凡诗二卷,杂文八卷。又《附录》二卷,前一卷载诸人志铭传赞等作,后一卷则(李)东阳以叶盛所作志铭多所隐讳,为(岳)正补《传》也”。“正统、成化以后,台阁之体渐成啴缓之音,惟(岳)正文风格峭劲,如其为人。(李)东阳受学于(岳)正,又娶(岳)正女,其《怀麓堂集》亦称一代词宗。然雍容有余,气骨终不逮(岳)正也。所谓言者心之声欤”(《总目》卷一七〇)。
《平桥稿》十八卷
明·郑文康撰。郑文康,字时又,号介庵。“平桥,其所居地也”。“《江西通志·文苑传》称:‘(郑)文康登正统戊辰进士,以父母继亡,遂绝意仕进,居家枕籍经史,操觚顷刻千言,稿成辄为人持去,其存者有《平桥稿》十八卷’。即此本也”。“凡诗五卷,文十三卷。其诗意主劝惩,词皆质直”,“温柔敦厚,蔼然可挹,要不失为风人之遗。文章亦不屑以修词为工,而质朴之中自中绳墨,较诗为尤胜”(《总目》卷一七〇)。
《竹岩诗集》一卷、《文集》一卷、《补遗》一卷
明·柯潜撰。柯潜,字孟时,号竹岩,“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举进士第一”。“邃于文学,性高介,为学士时即院中后圃构清风亭,凿池莳芙蓉,植二柏于后堂。人称其亭为柯亭,柏为学士柏。院中有井,学士刘定之所浚也。柯亭刘井,翰林中以为美谈云”(《明史·柯潜传》)。“其诗冲澹清婉,不落蹊径;文亦峻整有法度”(《总目》卷一七〇)。
《彭惠安集》十卷、《附录》一卷
明·彭韶撰。彭韶,字凤仪,谧惠安,“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进士”。“孝宗即位,召为刑部右侍郎”,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改吏部,与尚书王恕甄人才,核功实,仕路为清”。“四年秋代何乔新为刑部尚书”,“莅部三年昌言正色,秉节无私,与王恕及(何)乔新称‘三大老’,而为贵戚近习所疾”(《明史·彭韶传》)。“其文虽沿台阁之体,而醇深雅正,具有根柢”,“风节虽不借文章以传,然文章亦足以不朽”(《总目》卷一七〇)。
《清风亭稿》七卷
明·童轩撰。“第一卷为骚赋,自第二卷至七卷皆诗”,“其人品本为高洁,其诗亦雅淡绝俗”(《总目》卷一七〇)。
《方舟集》二十六卷 附《读史录》四卷
明·张宁撰。张宁,字靖之,“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出为汀州知府以简静为治,期年善政具举。(张)宁才高负志节,善章奏,声称籍甚,英宗尝欲重用之不果,久居谏垣不为大臣所喜,既出守益郁郁不得志,以病免归。家居三十年,言者屡荐,终不复召”(《明史·张宁传》)。“今观其奏疏诸篇,伟言正论通达国体,不愧其名。他文亦磊落有气,诗则颇杂浮声,然无醒靛萎弱之态”(《总目》卷一七〇)。
《重编琼台会稿》二十四卷
明·邱濬撰。邱濬,字仲深,谧文庄,琼山人。“幼孤,母李氏教之读书过目成诵。家贫无书,尝走数百里必得乃已。举乡试第一,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邱)濬既官翰林见闻益广,尤熟国家典故,以经济自负”。先后“进侍讲”,“摧学士,迁国子监祭酒”,“进礼部尚书掌詹士府事”。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加太子太保,寻命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尚书入内阁者自(邱)濬始”。且“廉介,所居邸第极漱隘,四十年不易。性嗜学,既老,右目失明犹披览不辍,议论好矫激,闻者骇愕”(《明史·邱濬传》)。“其文集世不一本”,《重编会稿》“虽不及《类稿》《会稿》之完备,而简汰颇严,精华具在,足以括(邱)濬之著作矣”。“(邱)濬相业无可称”,“然记诵淹洽,冠绝一时,故其文章尔雅,终胜于游谈无根者流”(《总目》卷一七〇)。
《谦斋文录》四卷
明·徐溥撰。徐溥,字时用,谧文靖,“性凝重有度”,“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进士及第,授编修。宪宗时摧左庶子,再迁太常卿兼学士。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拜礼部右侍郎,寻转左,久之改吏部。孝宗嗣位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旋进礼部尚书。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刘吉罢,(徐)溥为首辅”(《明史·徐溥传》)。“于孝宗时在内阁十二年,与刘健、谢迁等协力辅治,不立异同。然于事有不可者,侃侃力争,多所匡正”。“孝宗时,朝廷清暇,海内小康,论者谓(徐)溥等襄赞之力为多。今集中奏议尚存,其指事陈言,委曲恳至,具见老成忧国之忱”。“至其他作,则颇多应俗之文,结体嫌平衍”。“文章不如器重,当时已有公论”(《总目》卷一七〇)。
《椒邱文集》四十四卷
明·何乔新撰。何乔新,字廷秀,溢文肃,“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进士”,“性廉介”(《明史·何乔新传》)。“历仕中外,多著政绩。又气节刚方,为万安、刘叶所排,故迄不得大用”。“然核其立朝始末,岳岳怀方,在成化、宏(弘)治之间不能不谓之名臣也”。“(何)乔新不以文章名,而所作详明剀切,直抒胸臆,学问经济实具见于斯。史称其‘博览群书,闻异书辄借抄,积三万余峡,皆手自校雌,著述甚富’,则有本之言,固与格腹高谈者异矣”(《总目》卷一七〇)。
《石田诗选》十卷
明·沈周撰。“分天文、时令等三十一类,盖仿宋人分类杜诗之例”。“(沈)周以画名一代,诗非所留意,又晚年画境弥高,颓然天放,方圆自造,惟意所如,诗亦挥洒淋漓,自写天趣,盖不以字句取工”。“故所作亦不雕不琢,自然拔俗,寄兴于盯畦之外,可以意会而不可加之以绳削”(《总目》卷一七〇)。
《东园文集》十三卷、《续编》一卷
明·郑纪撰。郑纪,字廷纲,别号东园。“是集前四卷为经筵讲章及奏议,后九卷为杂文,《续编》一卷,凡文二十一篇”。“(郑)纪人翰林后归卧屏山读书二十余年,生平为文无构思,无易稿”,“今观集内所载诸奏疏皆恺挚详明,切中时政。诸体文亦多属有关世教之言。《续编》内有归田咨目十条,皆兢兢以礼法自持。盖其人品端谨,亦有足重者焉”(《总目》卷一七〇)。
《怀麓堂集》一百卷
明·李东阳撰。李东阳,字宾之,溢文正。“四岁能作径尺书,景帝召之甚喜,抱置膝上赐果钞后,两召讲《尚书》大义称旨,命人京学。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年十八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历官左庶子兼侍讲学士,太常少卿,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入内阁专典浩救”,“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进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事父(李)淳有孝行,初官翰林时常饮酒至夜深,父不就寝,忍寒待其归,自此终身不夜饮于外。为文典雅流丽,朝廷大著作多出其手”,“自明兴以来宰臣以文章领袖缙绅者杨士奇后(李)东阳而已”。“罢政居家请诗文书篆者填塞户限”(《明史·李东阳传》)。此集“凡诗稿二十卷,文稿三十卷,诗后稿十卷,文后稿三十卷,又杂稿十卷”。“(李)东阳依阿刘瑾,人品事业均无足深论。其文章则究为明代一大宗。自李东阳、何景明崛起宏(弘)正之间,倡复古学,于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其才学足以笼罩一世,天下响然从之”(《总目》卷一七〇)。
《清谿漫稿》二十四卷
明·倪岳撰。倪岳,字舜咨,“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成化中历侍讲学士直讲东宫,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摧礼部右侍郎仍直讲筵,弘治初改左侍郎。(倪)岳好学,文章敏捷,博综经世之务,尚书耿裕方正持大体,至礼文制度率待(倪)岳而决。六年(公元1493年)(耿)裕改吏部,(倪)岳乃代为尚书”。后改吏部尚书,“严绝请托,不徇名誉,锉政称平”。“(倪)岳状貌魁岸,风采严峻,善断大事,每盈廷聚议决以片言,闻者悦服”,“溢文毅”,“明世父子官翰林,俱谧‘文’自(倪)岳始”(《明史·倪岳传》)。“今集中疏议共五十九篇”,“所言简切明达,得告君之体,颇有北宋诸贤奏议遗风,他文亦浩瀚流转”,“虽不以文名,而乘时发抒,类皆经世有本之言,如布帛菽粟之切于日用”(《总目》卷一七〇)。
《康斋文集》十二卷
明·吴与弼撰。吴与弼,字子傅,“年十九见《伊洛渊源图》慨然响慕,遂罢举子业,尽读四子、五经、洛闽诸录,不下楼者数年。中岁家益贫,躬亲耕稼,非其义一介不取四方学者,约己分,少饮食,教诲不倦”。多次被荐不赴,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明英宗“赐玺书,资礼币,征(吴)与弼赴阙”,“帝眷遇良厚,而(昊)与弼辞益力”,终被“送还”(《明史·儒林传一》)。是集“分为诗七卷,奏疏、书、杂著一卷,序一卷,记一卷,日录一卷,跋、赞、铭、启、墓志、墓表、祭文一卷”。“(吴)与弼之学,实能兼采朱、陆之长,而刻苦自立。其及门弟子陈献章得其静观涵养,遂开白沙之宗;胡居仁得其笃志力行,遂启余干之学。有明一代两派递传,其功未可以尽没。其诗文亦皆淳实近理,无后来混漾恣肆之谈”(《总目》卷一七〇)。
《楼居杂著》一卷、《野航诗稿》一卷《野航文稿》一卷、《附录》一卷
明·朱存理撰。朱存理,字性甫,号野航。《楼居杂著》“为当时原峡,凡题跋二十二篇,引一篇,逸事一篇,记二篇,尺牍二篇,募疏二篇”。《诗稿》《文稿》为其族孙“(朱)观潜采掇诗书而成”。《附录》“杂录(朱)存理逸事及诸家诗文为(朱)存理而作者,而以(朱)观潜跋终焉”。气朱)存理嗜古,精赏鉴。杂著中如《题云林子诗后》《跋席上腐谈》《跋夷白斋稿》《跋夷白斋拾遗》《书杨铁崖遗文》《书吾氏类集》《跋鸣鹤余音后》诸篇,皆足以考证诸书之始末。诗文则散佚之余,不足以尽所长”(《总目》卷一七〇)。
《一峰集》十卷
明·罗伦撰。罗伦,字彝正,别号一峰。“五岁随母入园,果落众兢取,(罗)伦独赐而后受。家贫樵牧挟书诵不辍,及为诸生,志圣贤学”。“知府张煊悯其贫,周之粟,谢不受”。“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廷试对策万余言,直斥时弊,名震都下,摧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为人刚正,严于律己,义所在毅然必为,于富贵名利泊如也”(《明史·罗伦传》)。“今览其文,刚毅之气形于楮墨,诗亦磊耐不凡,虽执义过坚,时或失于迁阔,又喜排叠先儒传注成语,少淘汰之功,或失于繁冗,然亦多心得之言”(《总目》卷一七一)。
《签墩集》九十三卷
明·程敏政撰。程敏政,字克勤,号草墩。“罗绮以神童荐,英宗召试悦之,诏读书翰林院,给察撰,学士李贤、彭时咸爱重之,(李)贤以女妻焉。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进士及第,授编修,历左谕德,直讲东宫。翰林中,学问该博称(程)敏政,文章古雅称李东阳,性行真纯称陈音,各为一时冠”(《明史·文苑传二》)。“(程)敏政学问淹通,著作具有根柢”,“特以生于朱子之乡,又自称为程子之裔,故于汉儒、宋儒判如冰炭,于蜀党、洛党亦争若寇仇。门户之见既深,徇其私心,遂往往伤于偏驳”。“集中征引故实,恃其淹博,不加详检,舛误者固多,其考证精当者亦时有可取,要一时之硕学未可尽以芜杂废也”(《总目》卷一七一)。
《枫山集》四卷、《附录》一卷
明·章懋撰。章懋,字德懋,“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会试第一,成进士,改庶吉士,明年冬授编修”(《明史·章懋传》)。“初在词垣,以直谏著名”,“未免矫激太过,然其意要不失于持正,故君子犹有取焉。至其平生清节,矫矫过人,可谓耿介拔俗之操。其讲学格守前贤,弗逾尺寸,不屑为浮夸表暴之谈,在明代诸儒尤为淳实”(《总目》卷一七一)。
《庄定山集》十卷
明·庄昶撰。庄昶,字孔旸,“自幼豪迈不群,嗜古博学,举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检讨”,“丁父忧哀毁丧,除不复出,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学者称定山先生”(《明史·庄昶传》)。“世颇推其气节,惟癖于讲学,故其文多阐《太极图》之义,其诗亦全作《击攘集》之体,又颇为世所嗤点”(《总目》卷一七一)。
《未轩文集》十二卷、《补遗》二卷、《附录》一卷
明·黄仲昭撰。黄仲昭,名潜,以字行,号未轩。“性端谨,年十五六即有志正学,登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与章懋、庄昶同以直谏被杖滴”(《明史·黄仲昭传》)。“当时有翰林三君子之目。后(章)懋与(庄)昶并以聚徒讲学为事,而(黄)仲昭刻意纪述”。“三人气节相同,居官清介相同,文章质实亦略相同”。“林瀚作《(黄)仲昭墓志》称其:‘文章浑厚典重,无艰深警晓之语’。郑岳《莆阳文献》亦称其有《未轩集》若干卷,‘文词典雅’。今观其集,虽尚沿当日平实之格,而人品既高自无鄙语,领顽于作者之间,正不以坦坦易为嫌矣”(《总目》卷一七一)。
《医阁集》九卷
明·贺钦撰。贺钦,字克恭,“少好学,读《近思录》有悟,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以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明史·儒林传二》)。此编“前三卷为言行录;四卷至七卷为存稿,皆杂文;第八卷为奏稿;第九卷为诗稿”。“以(贺)钦常读书医间山,自号医间山人,因以名集。(贺)钦之学出于陈献章,然(陈)献章之学主静悟,(贺)钦之学则期于反身实践,能补直其师之偏”(《总目》卷一七一)。
《翠渠摘稿》七卷、《补遗》一卷
明·周瑛撰。“乃其门人林近龙所选录,故曰《摘稿》。郑岳撰《(周)瑛传》称其:‘文章浑成雅健,诗格调高古’”。“末附说三篇,序一篇,诗十八首,共为一卷,乃康熙戊子其七世孙(周)维镶于家乘中抄出,以补《摘稿》所遗者。然冠以郑岳所撰《传》,其八世孙(周)成又于雍正壬子求得(周)瑛自撰志铭补录于后,又列于题跋之中,均乖编次之体”(《总目》卷一七一)。
《家藏集》七十七卷
明·吴宽撰。昊宽,字原博,号鲍庵,溢文定。“以文行有声诸生间,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会试、廷试皆第一,授修撰。侍孝宗东宫秩满进左谕德,孝宗即位以旧学迁左庶子,预修《宪宗实录》,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擢吏部右侍郎,丁继母忧,吏部员缺命虚位待之,服满还任转左”。“十六年(公元1503年)进礼部尚书,余如故”。“词臣望重者(吴)宽为最,谢迁次之,(谢)迁既入阁尝为刘健言欲引(吴)宽共政,(刘)健固不从。他日又曰:‘吴公科策、年齿、闻望皆先于(谢)迁,(谢)迁实自愧,岂有私于吴公耶’。及(谢)迁引退举(吴)宽自代,亦不果用,中外皆为之惜,而吴宽甚安之曰:‘吾初望不及此也”,(《明史·吴宽传》)。其“学有根柢,为当时馆阁钜手,平生学宗苏氏,字法亦酷肖(苏)东坡,缣素流传,赏鉴家至今藏弆。诗亦和平恬雅,有鸣莺佩玉之风”(《总目》卷一七一)。
《归田稿》八卷
明·谢迁撰。谢迁,字于乔,谧文正,“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乡试第一,明年举进士,复第一,授修撰”。任讲官“讲务积诚开帝意”,“敷词详切,帝数称善。进少詹事兼侍讲学士”。“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诏同李东阳入内阁参预机务,(谢)迁居忧力辞,服除始拜命,进詹事兼官如故。皇太子出阁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上疏劝太子亲贤远佞,勤学问,戒逸豫,帝嘉之”。“(谢)迁仪观俊伟,秉节直亮,与刘健、李东阳同辅政,而(谢)迁见事明敏,善持论,时人为之语曰:‘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天下称贤相”,(《明史·谢迁传》)。“其文集全稿嘉靖中楼乱被燬,此集乃其致仕以后及再召时所作,自题曰《归田稿》,以授其子(谢)正者也”。“老臣忧国退不忘君,读此一编已足以知其忠悃矣”(《总目》卷一七一)。
《震泽集》三十六卷
明·王鉴撰。王鳌事迹已简介,曾上言:“宜仿前代制科,如博学宏词之类以收异材,六年一举,尤异者授以清要之职,有官者加秩,数年之后士类灌磨必以通经学古为高,脱去謏闻之陋”。“数典乡试程,文魁一代,取士尚经术,险诡者一切屏去,弘正间文体为之一变”(《明史·王鉴传》)。“则(王)警之所学可知矣”。其“以制义名一代”,“古文亦湛深经术,典雅遒洁,有唐宋遗风”,“时文工而古文亦工也”(《总目》卷一七一)。
《郁洲遗稿》十卷
明·梁储撰。梁储,字叔厚,号厚斋,晚号郁洲。“受业陈献章,举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会试第一,选庶吉士,授编修,寻兼司经局校书。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进侍讲,改洗马侍武宗于东宫”。“(刘)瑾诛,以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人参机务,屡加少傅、太子太傅,进建极殿。(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杨廷和遭丧去,(梁)储为首辅”(《明史·梁储传》)。“是集其子(梁)次挹所编,初名《郁洲集》,香山黄佐为之序。后其孙(梁)孜官中书舍人,从内阁录其奏疏补入其中,厘为十卷,故名《郁洲遗稿》,即此本也”。“(梁)储历事三朝,当武宗末造,正机阻不宁之时,乃能岳岳怀方,弥缝匡救,集中所载奏疏”,“无非倦倦忠爱之忱,虽辞乏华腴,而义存规谏,亦可云古之遗直矣”(《总目》卷一七一)。
《见素文集》二十八卷、《奏疏》七卷、《续集》十二卷
明·林俊撰。林俊,字待用,号见素,晚号云庄,谧贞肃。“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进士,除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性侃直,不随俗浮,湛事涉权贵,尚书林聪辄属(林)俊治之”(《明史·林俊传》)。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云南副使,世宗即位官至刑部尚书。“始以纠权珰远滴,及抚江右则抗逆藩,抚西蜀则平巨寇,为宏(弘)正间名臣,晚年再起龈眼持正,卒以不附合张瑰、桂粤致段,后削籍葬以士礼,尤见后凋之节”。“为文体裁不一,大都奇崛博奥不沿袭台阁之派;其诗多学山谷、后山两家,颇多隐涩之词,而气味颇能远俗”。奏疏“无不委曲详尽,通达事机,平生经略,此足见其大凡矣”。“别有《征西集》凡诗歌二百二篇,跋二篇,赋一篇,书二十二篇,祭文二十四篇,序四篇,记五篇”(《总目》卷一七一)。
《古城集》六卷、《补遗》一卷
明·张吉撰。张吉,字克修,号翼斋,又曰默庵,“晚乃自称曰古城”。“是编第一卷为三朝奏议,第二卷为陆学订疑,第三卷为贞观小断,第四卷为文略,第五卷、第六卷为诗,末有《补遗》皆杂文”。“(张)吉当其时,犹兢兢守先民矩镬。高明不及王守仁,而笃实则胜之;才雄学富不及李梦阳、何景明,而平正通达则胜之。且为工部主事时,则尽言直谏忤武宗滴官;为广西布政使时,又以不肯纳络刘瑾贬秩;而为肇庆府同知时,力持公议掊击柳曝,愿与都御史秦纮同逮,卒白其冤,尤人情所难。以刚正之气发为文章,固不与雕章绘句同日而论矣”(《总目》卷一七一)。
《虚斋集》五卷
明·蔡清撰。蔡清事迹已简介,详见《明史·儒林传二》。“(蔡)清学以穷理为主,笃守朱子之说”。“然其《易经蒙引》于朱子之解意有未晏者,亦多所驳正,不为苟合。是其识解通达,与诸儒之党同伐异者有殊。故其文章亦淳厚朴直,言皆有物。虽不以藻采见长,而布棉菽粟之言,殊非雕文刻镂者所可及也”(《总目》卷一七一)。
《容春堂前集》二十卷、《后集》十四卷、《续集》十八卷、《别集》九卷
明·邵宝撰,“(邵)宝举乡试出李东阳门,故其诗文矩度皆宗法(李)东阳,(李)东阳于其诗文亦极推奖”。“其诗清和澹泊,尤能抒写性灵。顾元庆《夷白斋诗话》极称其《乞归终养上疏不允》一篇,谓其‘感动激发,最为海内传诵’,盖其真挚不可及云”(《总目》卷一七一)。
《罗圭峰文集》三十卷
明·罗纪撰。罗纪,字景鸣,人称圭峰先生。“以气节重一时,其《乞定宗社大计》二疏及《上李东阳书》,皆言人之难言。其文规模韩愈,戛戛独造,多抑掩其意,迁折其词,使人思之于言外”,“而磊落嵚崎,有意作态,不能如韩文之浑噩,亦缘于是。殆性耽孤僻,有所偏诣与。然在明人之中,亦可谓为其难者矣。明制以翰林教习宦官,谓之内馆,据(罗)纪所作《白江墓碑》盖尝充是任者,故集中诗文为宦官作者颇多”(《总目》卷一七一)。
《吴文肃公摘稿》四卷
明·吴俨撰。昊俨,字克温,谧文肃。“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明史·吴俨传》)。“主顺天乡试,以‘为臣不易’命题,为刘瑾所怒,以飞语罢去。(刘)瑾诛,乃复进用”。“其集初藏于家,至万历甲申,其孙(吴)士遇始刊版,同邑王升、武进庄煦及其仲孙(吴)达可为删而存之,故名《摘稿》”。“其才其学虽不及李东阳之宏富,而文章局度春容,诗格亦复娴雅,往往因题寓意,不似当时台阁派沿为肤廓。虽名不甚著,要与(李)东阳肩随,亦足相羽翼也”(《总目》卷一七一)。
《熊峰集》十卷
明·石珐撰。石珐,字邦彦,号熊峰,谧文隐改文介。“与兄(石)珍同举成化末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孝宗末始进修撰。正德改元摧南京待读学士,历两京祭酒,迁南京吏部右侍郎”。“世宗立,代王琼为吏部尚书。自群小窍柄,锉政混浊,(石)珐刚方谢请托,诸犯清议者多见黜,时望大孚”。“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五月,诏以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人参机务”,却因议大礼忤帝意,六年罢官归。“自(石)珐及杨廷和、蒋冕、毛纪以强谏罢政,迄嘉靖季密勿大臣无进逆耳之言者矣”(《明史·石珐传》)。石珐“出李东阳之门,(李)东阳每称后进可托以柄斯文者,惟(石)珐一人”。“虽才学皆逊(李)东阳,而湜湜持正,不趋时好,亦可谓坚立之士矣”(《总目》卷一七一)。
《立斋遗文》五卷
明·郑智撰。郑智,字汝愚。此本“凡奏疏一卷,杂文三卷,诗一卷,附录一卷”。“(郑)智疏劾权奸,直声动天下,然君国之间,缠绵笃挚,至死不忘,无一毫怨尤之意”。“故诗文多发于至性,不假修饰之功”,“真气流溢,其感人者固在文字外矣”(《总目》卷一七一)。
《西村集》八卷、《附录》一卷
明·史鉴撰。史鉴,字明古,号西村,“隐居不仕”,而“留心经世之务”。“王恕巡抚江南时,闻其名延见之,访以时政,(史)鉴指陈利病,(王)恕深服其才,以为可以当一面。所著诗四卷,文四卷”,“以墓表及诸人哀挽之诗附于后”。“其文究悉物情,练达时势,多关于国计民生,而于吴中水利言之尤详。第五卷皆明初诸人列传,叙次简明,疑其欲为野史而未就也。其诗亦落落无俗韵,惟古诗不知古音,所注叶韵多谬误。文中祭徐有贞文及文后跋一篇,以私恩之故为力辨夺门一事,未免曲笔耳”(《总目》卷一七一)。
《胡文敬公集》三卷
明·胡居仁撰。胡居仁事迹已简介,“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从祀孔庙,复追谧文敬”(《明史·儒林传一》)。“从吴与弼游,而醇正笃实乃过其师远甚”。“是集乃其门人余祐网罗散佚而成,虽中多少作”,然“皆粹然儒者之言”(《总目》卷一七一)。
《小鸣稿》十卷
明·秦王朱诚泳撰。朱诚泳,太祖五世孙,号宾竹道入,谧日简。“性孝友恭谨,尝铭冠服以自警”,于秦地“建正学书院,又旁建小学,择军校子弟秀慧者延儒生教之,亲临课试,王府护卫得人学自(朱)诚泳始。所著有《经进小鸣集》”(《明史·诸王传·太祖诸子一》)。“纪善强晨校刻其诗,嘉靖初王孙定、王维焯表上之,诏送史馆,史称‘经进’盖由于此。此本不题‘经进’字,盖刻在前而进在后也。自卷一至卷八皆诗,卷九为杂文,卷十为《恩赐胜览录》”。“其诗古体清浅而质朴,近体谐婉可诵,七绝尤为擅长”,“往往有晚唐格意”(《总目》卷一七一)。
《方简肃文集》十卷
明·方良永撰。方良永,字寿卿,谧简肃。“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进士,督逋两广峻却馈遗,为布政使刘大夏所器,还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摧广东金事”。“正德初,父丧除待锉阙下”,因不拜刘瑾,刘瑾怒,“欲假海南杀人事中之,刑部郎中周敏力持乃不坐。(刘)瑾诛,起湖广副使,寻摧广西按察使,发巡按御史朱志荣罪至滴戍,迁山东右布政使,旋调浙东转左。钱宁以钞二万粥于浙”。“(钱)宁方得志,公卿台谏无敢出一语,(方)良永以外僚讼言诛之,闻者震谏。(方)良永念母老,恐中祸三疏乞休去。世宗即位,中外交荐拜右副都御史”。“(方)良永侍父疾衣不解带者三月,母病(方)良永年六十余矣,手进汤药无少怠,居倚庐哀毁称纯孝焉”(《明史·方良永传》)。其“诸疏具在集中,进退颇为不苟;其文信笔挥洒,虽不刻意求工,而和平坦易,不事钩棘”(《总目》卷一七一)。
《怀星堂集》三十卷
明·祝允明撰。祝允明,字希哲,“生而枝指,故自号枝山,又号枝指。生五岁作径尺字,九岁能诗,稍长博览群集,文章有奇气,当筵疾书思若涌泉,尤工书法,名动海内,好酒色”。“所著有诗文集六十卷,他杂著百余卷”(《明史·文苑传二》)。此集“凡诗八卷,杂文二十二卷。(祝)允明与同郡唐寅并以任诞为世指目,(唐)寅以画名,(祝)允明以书名,文章均其余事。(唐)寅诗颓唐浅率,老益潦倒”。“(祝)允明诗取材颇富,造语颇妍,下撷晚唐,上薄六代,往往得其一体。其文亦萧洒自如,不甚倚门傍户,虽无江山万里之钜观,而一邱一壑时复有致”(《总目》卷一七一)。
《整庵存稿》二十卷
明·罗钦顺撰。罗钦顺事迹已简介,详见《明史·儒林传一》。“其弟(罗)钦蔼作《仪训录》尝称(罗)钦顺于应酬文字辞谢居多,下笔稿成未尝自是。旧稿盈筒,晚年手自芟存余悉焚去,谓二子曰:‘此等文字世间不少,慎勿出以示人,姑留可也’云云。其志趣可以想见”(《总目》卷一七一)。
《东江家藏集》四十二卷
明·顾清撰。顾清,字士廉,谧文僖。“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以名节进侍读”。“正德初刘瑾窃权”,“衔之”,“降编修”,“调外任”。“刘)瑾诛,还侍读,摧侍读学士掌院事,寻迁少詹事,充经筵日讲官,进礼部右侍郎,时澄己为尚书,(顾)清协恭守职,前后请建储宫、罢巡幸疏凡十数上”(《明史·顾清传》)。是集“皆(顾)清晚年所自编,故体例颇为精审”。“其诗清新婉丽,天趣盎然;文章简练醇雅,自娴法律。当时何、李崛兴,文体将变,(顾)清独力守先民之矩镬,虽波斓气焰未能极椒奇伟丽之观,要不谓之正声不可也”(《总目》卷一七一)。
《空同集》六十六卷
明·李梦阳撰。李梦阳,字天赐,改字献吉,“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举陕西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迁郎中”。“十八年应诏上书陈二病、三害、六渐凡五千余言,极论得失”。“武宗立,刘瑾等八虎用事”,与尚书韩文上疏请除之,刘瑾“下(李)梦阳狱,将杀之,康海为说(刘)瑾乃免。(刘)瑾诛,起故官迁江西提举副使”。出试南康,诣白鹿洞书院,进诸生讲明经学。迁刑部官,因忤上司,去职闲居,以诗文自娱。“自号空同子,名震海内”。“才思雄鹜,卓然以复古自命,弘治时宰相李东阳主文柄,天下翕然宗之,(李)梦阳独讥其萎弱,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非是者弗道。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等,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皆卑视一世,而(李)梦阳尤甚”(《明史·文苑传二》)。“明自洪武以来,运当开国,多昌明博大之音。成化以后,安享太平,多台阁雍容之作,愈久愈弊,陈陈相因,遂至惮缓冗沓千篇一律。(李)梦阳振起痰痹,使天下复知有古书,不可谓之无功,而盛气矜心,矫枉过直”。“平心而论,其诗才力富健,实足以笼罩一时,而古体必汉魏,近体必盛唐,句拟字摹,食古不化,亦往往有之,所谓武库之兵利钝杂陈者也。其文则故作警牙,以艰深文其浅易,明人与其诗并重,未免休于盛名”(《总目》卷一七一)。
《山斋集》二十四卷
明·郑岳撰。郑岳,字汝华,“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改刑部主事”(《明史·郑岳传》),官至右副都御史、大理寺卿、兵部侍郎。所著“因雕本燹燬”,“十未能存二三”,是本“凡诗七卷,文十七卷”。“柯维骥《莆阳志》称其所作诗文‘俱畅达蕴藉’,朱彝尊《明诗综》引谢山子之言,亦称其诗‘深于讽谕之体’。其天性孤介,非惟与小人相忤,即君子亦不苟合也,其文章落落远俗固亦有由焉”(《总目》卷一七一)。
《浮湘集》四卷、《山中集》四卷、《凭几集》五卷《续集》二卷、《息园存稿诗》十四卷、《文》九卷、《缓锄集》一卷
明·顾磷撰。顾磷,字华玉,“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进士”,历官“所至有声”。“既归构息园大治幸舍居客”。其“少负才名”,“与同里陈沂、王韦号金陵三俊,其后宝应朱应登继起,称四大家。(顾)磷诗矩镬唐人,以风调胜,(王)韦婉丽多致,颇失纤弱,(陈)沂与(王)韦同调,(朱)应登才思泉涌落笔千言。然(顾)磷、(朱)应登羽翼李梦阳,而(王)韦、(陈)沂则颇持异论”(《明史·文苑传二》)。是编乃顾磷“诗文全集”,“附录曰《缓恸集》,官工部侍郎时哭其亡女之作”。“今观其集远挹晋安之波,近骚信阳之乘,在正嘉间固不失为第二流之首也”(《总目》卷一七一)。
《华泉集》十四卷
明·边贡撰。边贡,字庭实,号华泉。“年二十举于乡,第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进士,除太常博士,摧兵科给事中”,官至南京户部尚书。气边)贡早负才名,美风姿,所交悉海内名士”(《明史·文苑传二》)。“今考其诗,才力雄健,不及李梦阳、何景明善于用长,意境清远不及徐祯卿、薛蕙善于用短,而夷犹于诸人之间以不战为胜,无凭陵一世之名,而时过事移日久论定,亦不甚受后人排陆”(《总目》卷一七一)。
《刘清惠集》十二卷
明·刘麟撰。刘麟,字元瑞,一字子振,谧清惠。“绩学能文,与顾磷、徐祯卿称江东三才子,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成进士。言官庞淬等下狱,(刘)麟偕同年生陆昆抗疏救,除刑部主事,进员外郎,录囚畿内平反三百九十余人。正德初进郎中,出为绍兴府知府,刘瑾衔(刘)麟不渴谢甫五月摭前录囚细故罢为民。士民醛金赐不受,为建小祠以配汉·刘宠。因寓湖州,与吴琬、施侃、孙一元、龙霓为湖南五隐。(刘)瑾诛,起补西安”,官至“大理卿,拜工部尚书”。“(刘)麟清修直节,当官不挠,居工部为朝廷惜财谨费”,而“群小愈怨”,“仅逾年而罢,居郊外南坦赋诗自娱”(《明史·刘麟传》)。“是集凡诗二卷,奏疏、杂文九卷,附录一卷”。“朱凤翔为之序称:‘其文出人秦汉,诗则骚骚韦杜’,固未免太过;至称其‘标格高入云霄,胸中无一毫介蒂,故所发皆盎然天趣,读之足消鄙吝’,则得其实矣。是亦文章关乎人品之验也”(《总目》卷一七一)。
《东田遗稿》二卷
明·张羽撰。张羽,字凤举,“是集诗文各一卷”。“(张)羽为御史抗疏劾刘瑾,直声震朝野,集中疏札文虽不多,皆切中时弊,方正之概犹凛然可见。诗亦规摹盛唐,不落纤巧之习”。“而(张)羽之澹静峭直又出天性,虽其博大富健不及李东阳诸人,排奡钜丽亦不及李梦阳诸人,而不为旧调之肤廓,亦不为新声之涂饰,肖心而出务达所见而止,在诸作者中亦可以自为一队矣”(《总目》卷一七一)。
《沙溪集》二十三卷
明·孙绪撰。孙绪,字诚甫,号沙溪。“是集文八卷,赋一卷,杂著一卷,无用闲谈六卷,诗七卷。其文沉著有健气,其《无用闲谈》有曰:‘文章与时高下,人之才力亦各不同。今人不能为秦汉战国,犹秦汉战国不能为六经也。世之文士,尺寸步骤影响摹拟,晦涩险深破碎难读云云’。其意盖为李梦阳发,可以想见其趋向矣”(《总目》卷一七一)。
《王文成全书》三十八卷
明·王守仁撰。王守仁,字伯安,学者称阳明先生,谧文成。“娠十四月而生”,初名(王)云,“五岁不能言”,后改今名。“年十五访客居庸、山海关时阑出塞,纵观山川形势。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进士”。“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王守仁官兵部主事“抗章救,(刘)瑾怒,廷杖四十,滴贵州龙场释永。龙场万山丛薄苗撩杂居,(王)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王)守仁”。王守仁“天姿异敏”,“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刘)瑾诛,量移庐陵知县,人数迁南京刑部主事”。“兵部尚书王琼素奇(王)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摧右金都御史”,以战功“拜(王)守仁南京兵部尚书”,“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新建伯”,“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王)守仁者也”(《明·王守仁传》)。“是书前编语录三卷”;“次文录五卷”;“别录十卷,为奏疏、公移之类;外集七卷,为诗集、杂文;续编六卷,则文录所遗搜辑续刊者”。“皆(王)守仁段后,(钱)德洪所编次。后附以《年谱》五卷,《世德记》二卷,亦(钱)德洪与王畿等所纂集也”。“王)守仁勋业气节卓然见诸施行,而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也”(《总目》卷一七一)。
《双溪集》八卷
明·杭淮撰。杭淮,字东卿,“与兄(杭)济并负诗名”,“其诗格清体健”,“不高谈古调,亦不沿袭陈言,颇谐中道”(《总目》卷一七一)。
《对山集》十卷
明·康海撰。康海,别号对山,事迹已简介,详见《明史·文苑传二》。“以救李梦阳失身刘瑾,(刘)瑾败坐废,遂放浪自恣”,“文章不复精思,诗尤颓纵”。“明人论(康)海集者是非不一,要以俞汝成‘文过于诗’语,为不易之评。其拟《廷臣论宁夏事状》及《铸钱论》诸篇尤颇切时弊,崔铣、吕榕皆以司马迁比之,诚为太过。然其逸气往来翛然自异,固在李梦阳等割剥秦汉者上也”(《总目》卷一七一)。
《柏斋集》十一卷
明·何塘撰。何塘,字粹夫,号柏斋,“年七岁见家有佛像抗言请去之,十九读许衡、薛瑄遗书辄欣然忘寝食。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成进士,选庶吉士,阁试克己复礼为仁论”,“宿学咸服焉”。官修撰,“不为(刘)瑾所容,乃累疏致仕,后(刘)瑾诛复官”(《明史·儒林传一》)。是集“文十卷,诗一卷”。“(何)塘笃行励志,其论学一以格致为宗”,“当时东南学者多宗王守仁良知之说,而(何)塘独以躬行为本,不以讲学自名,然论其笃实乃在讲学诸家上。至如均徭、均粮、论兵诸篇究心世务,皆能深中时弊,尤非空谈三代迁疏无用者比。虽文体朴质,不斤斤于格律法度间,而有体有用不支不曼,与雕章绘句之学固又当别论矣”(《总目》卷一七一)。
《竹涧集》八卷、《竹涧奏议》四卷
明·潘希曾撰。潘希曾,字仲鲁。是集“首载诗四卷,次杂文四卷,次奏议四卷,而以墓志小传之类附录于末”。“(潘)希曾官兵科给事中时奏夺太熙汪直义男官爵,复因灾异陈八事,皆直指近悻无所避忌,及奉使湖广贵州计处边储又以不赂刘瑾矫旨下狱拷讯除名。(刘)瑾诛起官,复抗疏争太素殿、天鹅房诸役,俱著直声。今观集中章奏,语皆剀切真挚,不为粉饰而深中事理,不愧其名。其平时虽不以文章著,而直抒胸臆沛然有余,亦其刚正之气有不可掩遏者钦。又(潘)希曾治河绩最著,《小传》称其别有《治河录》今已不传,然集中条议修筑诸疏措置规模犹见一二,是尤切于实用之文,足以资后来考证者矣”(《总目》卷一七一)。
《大复集》三十八卷
明·何景明撰。何景明,字仲默,号大复山人,又号白坡。“八岁能诗古文,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举于乡,年方十五,宗藩贵人争遣人负视,所至聚观若堵。十五年(公元1502年)第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为刘瑾排挤罢官。“(刘)瑾诛,用李东阳荐起旧秩,直内阁制救房。李梦阳下狱,众莫敢为直,(何)景明上书吏部尚书杨一清救之”。“其教诸生专以经术世务遴秀者于正学书院亲为说经,不用诸家训诂,士始知有经学。嘉靖初引疾归,未几卒,年三十有九。(何)景明志操耿介,尚气节,鄙荣利,与(李)梦阳并有国士风”(《明史·文苑传二》)。“是集凡赋三卷,诗二十六卷,文九卷,传志行状之属附录于末”。“正嘉之间,(何)景明与李梦阳俱倡为复古之学,天下翕然从之,文体一变。然二人天分各殊,取径稍异,故集中与(李)梦阳论诗诸书反复诘难,眼然两不相下。平心而论,摹拟蹊径二人之所短略同,至(李)梦阳雄迈之气与(何)景明谐雅之音亦各有所长,正不妨离之双美,不必更分左右袒也。(何)景明于七言古体深崇四杰转韵之格,见所作《明月篇·序》中。王士祯论诗绝句有日:‘接跡风人明月篇,何郎妙语本从天,王杨卢骆当诗体,莫逐刀圭误后贤’,颇不以(何)景明为然”。气王)士祯所论,以防浮艳涂饰之弊则可,必以(何)景明之论足误后人则不免惩羹而吹斋矣”(《总目》卷一七一)。
《洹词》十二卷
明·崔铣撰。崔铣事迹已简介,详见《明史·儒林传一》。“是集题曰《沮词》,以(崔)铣家安阳境有沮水故也。一卷、二卷日馆集,三卷曰退集,四卷曰雍集,五卷至十卷日休集,十一卷、十二卷曰三仕集,皆编年排次,不分体裁,杂著笔记亦参错于其间。(崔)铣力排王守仁之学,谓其不当舍良能而谈良知,故持论行己一归笃实。其争大礼,劾张瑰、桂粤风节表表,亦不愧其言。所作政议十篇,准今酌古,无儒生迁阔之习。他若漫记十条可以补《宋史》之未备,讹传两则可以靖明代浮言,而岳飞论一篇,称(岳)飞之急宜奉诏班师,尤识大体。盖不以文章著,而文章自可传”(《总目》卷一七一)。
《庄渠遗书》十二卷
明·魏校撰。魏校,字子才,“其先本李姓,居苏州葑门之庄渠,因自号庄渠。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进士”。“直行己意无所徇”,嘉靖中“累迁国子祭酒、太常卿”。“私淑胡居仁主敬之学,而贯通诸儒之说,择执尤精”(《明史·儒林传一》)。“欲行《周礼》于后世,其说颇为迁阔,所著《六书精蕴》欲以古篆改小篆,而所列古篆又多杜撰,尤为纰缪。然(魏)校见闻较博,学术亦醇,故是集文律谨严,不失雅正,考据亦具有根柢,无忝于儒者之言”(《总目》卷一七一)。
《俨山集》一百卷、《续集》十卷
明·陆深撰。陆深,字子渊,文裕,“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进士二甲第一,选庶吉士,授编修。刘瑾嫉翰林官亢悉改外,(陆)深得南京主事,(刘)瑾诛复职,历国子司业、祭酒,充经筵讲官”。“世宗南巡,(陆)深掌行在翰林印”。“少与徐祯卿切磨,为文章有名,工书仿李邕、赵孟俯,赏鉴博雅为词臣冠,然颇据傲,人以此少之”(《明史·文苑传二》)。今观其集,虽篇章繁富,而大抵根抵学问,切近事理,非徒斗靡夸多”(《总目》卷一七一)。
《迪功集》六卷 附《谈艺录》一卷
明·徐祯卿撰。徐祯卿,字昌谷,“资颖特,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进士”,“少与祝允明、唐寅、文征明齐名,号吴中四才子。其为诗喜白居易、刘禹锡,既登第与李梦阳、何景明游,悔少作,改而趋汉魏盛唐”。“卒年二十有三。(徐)祯卿体瘦神清,诗铭练精警,为昊中诗人之冠。年虽不永,名满士林”(《明史·文苑传二》)。“其平生论诗宗旨,见于《谈艺录》及《与李梦阳第一书》”(《总目》卷一七一)。
《郑少谷集》二十五卷
明·郑善夫撰。郑善夫,字继之,“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进士,遭内外艰,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始为户部主事,榷税许墅以清操闻时,刘瑾虽诛璧悻用事,(郑)善夫愤之告归,筑草堂金鳌峰下,为迟清亭读书其中,曰:‘俟天下之清也’。寡文游,日晏未炊欣然自得。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武宗南巡偕同列切谏,杖于廷,罚跪五日,(郑)善夫更为疏草置怀中,属其仆曰:‘死即上之’。幸不死,叹日:‘时事若此,尚可腼颜就列哉”,(《明史·文苑传二》)。“其诗规模杜甫,多忧时感事之作”。其“《论诗》五言云:‘大哉杜少陵,苦心良在斯,末流但叫噪,古意漫莫知,凤鸟空中鸣,众禽反见嗤’。观其抒论,知其不谐于俗也”(《总目》卷一七一)。
《太白山人漫稿》八卷
明·孙一元撰。孙一元,字太初。“王世贞《题(孙)一元墓诗》曰:‘死不必孙与子,生不必父与祖;突作凭陵千古人,依然寂寞一杯土’。盖其踪迹诡异,当时即莫之详也。尝栖太白之巅,故称太白山人”。“才地超轶,其诗排翼凌厉,往往多悲壮激越之音”(《总目》卷一七一)。
《苑洛集》二十二卷
明·韩邦奇撰。韩邦奇事迹已简介,详见《明史·韩邦奇传》。“记问淹通,凡天官、地理、律吕、数术、兵法之属,无不博览精思,得其要领,故其征引之富,议论之核,一一具见根柢,不同掇拾浮华。至《见闻考随录》所纪朝廷典故,颇为详备”(《总目》卷一七一)。
《东洲初稿》十四卷
明·夏良胜撰。夏良胜,字于中,“少为督学副使蔡清所知,日:‘异日必为良臣,当无胜子者’,遂名(夏)良胜。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明史·夏良胜传》)。“两以直谏滴,风节凛然,其诗无意求工,而皆岳岳有直气”(《总目》卷一七一)。
《升庵集》八十一卷
明·杨慎撰。杨慎事迹已简介,详见《明史·杨慎传》。是集“凡赋及杂文十一卷,诗二十九卷,又杂记四十一卷”。“杨慎以博洽冠一时,其诗含吐六朝,于明代独立门户;文虽不及诗,然犹存古法,贤于何、李诸家窒塞艰涩不可句读者”。“至于论说考证,往往恃其强识不及检核原书,至多疏舛。又恃气求胜,每说有窒碍辄造古书以实之,遂为陈耀文等所诟病,致纠纷而不可解”(《总目》卷一七二)。
《东岩集》六卷
明·夏尚朴撰。夏尚朴,字敦夫,号东岩。“正嘉之际,学问渐歧,而(夏)尚朴独格守先儒不为高论,可谓笃实之士矣”(《总目》卷一七二)。
《滚溪草堂稿》五十八卷
明·孙承恩撰。孙承恩,字贞父。是集“七卷以前为疏表、讲章,皆进呈之作;八卷以后为赋、诗、词曲;二十七卷以后为杂文”。“(孙)承恩于嘉靖之初以庶子充经筵讲官”,“及官礼部时,斋宫设蘸,(孙)承恩独不肯黄冠,遂乞致仕,较之严篙诸人青词自媚者人品卓然不同。其文章亦纯正恬雅,有明初作者之遗”(《总目》卷一七二)。
《方斋诗文集》十卷
明·林文俊撰。林文俊,字汝英,号方斋。此本“凡疏表、序文、杂著九卷,诗一卷。史称其‘文章醇雅’,今观其诗亦从容恬适,不事雕琢”(《总目》卷一七二)。
《考功集》十卷
明·薛蕙撰。薛蕙,字君采,“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律,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考功郎中”。“貌瘦气清,特己峻洁,于书无所不读,学者重其学行,称为西原先生”(《明史·薛蕙传》)。“正嘉之际文体初新,北地、信阳声华方盛,(薛)蕙诗独以清削婉约介乎其间。古体上挹晋(南朝)宋。近体旁涉钱郎。核其遗编,虽亦议拟多而变化少,然当其自得,觉笔墨之外别有微情,非生吞汉魏活剥盛唐者比。其戏成五绝句取何景明之俊逸,而病李梦阳之粗豪,所尚略可见矣。又(薛)蕙与湛若水俱与严篙同年,严篙权极盛之时,(湛)若水年已垂毫,不逸为(严)篙作《铃山堂集序》,反复推颂盛德颇为之累。(薛)蕙初亦爱(严)篙文采,颇相酬答,迫其柄国之后即薄其为人,不相闻问,凡旧时倡和亦悉削其稿。故全集十卷无一字与(严)篙相关。人品之高迥出流辈,其诗格蔚然孤秀,实有自来”(《总目》卷一七二)。
《云村文集》十四卷
明·许相卿撰。许相卿,字伯台,号云村,正德进士,世宗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谏名。然任职三年所言皆不听,遂谢病归,居家著述。“是集为(许)相卿所自定,简择颇精”。“今观其诗,大抵近体居多,五言有大历之调,七言出人于陈师道、陈与义间,可谓自知之审矣。章疏切实,杂文体裁雅洁亦多有道之言”。“其归田后《与王子扬书》称:‘时虑更切,不敢以归为幸,乃今传闻日骇,事势日危,旦夕念北如昔思南’。其倦倦君国之意,视所谓‘去国一身轻似叶,高名千古重于山’者,相去盖不啻倍蓰也”(《总目》卷一七二)。
《小山类稿》二十卷
明·张岳撰。张岳,字维乔,溢襄惠,“自幼好学,以大儒自期,登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进士”。“博览工文章,经术湛深,不喜王守仁学,以程朱为宗”(《明史·张岳传》)。“以议礼忤张瑰,继忤夏言,忤严篙父子,而卒得以功名终,若有天幸。然其刚正之操天下推之,集中奏议”,“虽文义朴直,而经济大业亦可据以考见”(《总目》卷一七二)。
《梦泽集》二十三卷
明·王廷陈撰。王廷陈,字稚钦,“少年高第,以恃才傲物,致放废终身,其器量殊为浅狭,至其诗意警语圆,轩然出俗,则不得不称为一时之秀”(《总目》卷一七二)。
《泰泉集》十卷
明·黄佐撰。黄佐,字才伯,“举乡试第一,世宗嗣位始成进士”。与王守仁“论知行合一之旨,数相辨难,(王)守仁亦称其直谅”。其学“以程朱为宗,惟理气之说独持一论”(《明史·文苑传三》)。“少以奇隽知名,及官翰林,明习掌故,博综今古,生平著述至二百六十余卷,在明人之中学问最有根柢,文章衔华佩实,亦足以雄视一时”(《总目》卷一七二)。
《甫田集》三十五卷、《附录》一卷
明·文征明撰。文征明,原名璧,以字行,后改字征仲,号衡山居士。其父文林,官温州知府,“卒,吏民酵千金为赙,(文)征明年十六悉却之,吏民修故却金亭以配前守”。“(文)征明幼不慧,稍长颖异挺发,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皆父友也。又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辈相切劘,名日益著。其为人和而介”,“宁王宸潦慕其名贻书币聘之,辞病不赴。正德末,巡抚李充嗣荐之,会(文)征明亦以岁贡生诣吏部试,奏授翰林院待诏。世宗立,预修《武宗实录》侍经筵”。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乞归益力,乃获致仕”。“四方乞诗文书画者接踵于道,而富贵人不易得片楮,尤不肯与王府及中人,曰:‘此法所禁也”,(《明史·文征明传》)。“是集凡诗十五卷,文二十卷。附录《行略》一卷,其仲子(文)嘉所述也。(文)征明与沈周皆以书画名,亦并能诗。(沈)周诗挥洒淋漓,但自写其天趣如云容水态,不可限以方圆;(文)征明诗则雅伤之中时饶逸韵”(《总目》卷一七二)。
《西村诗集》二卷、《补遗》一卷
明·朱朴撰。朱朴,字元素,“闭户苦吟,不假借嘘枯吹生之力。其人品已高,其诗品苕苕物表,固亦理之自然矣”(《总目》卷一七二)。
《天马山房遗稿》八卷
明·朱浙撰。朱浙,字必东,号损岩,“举乡试第一,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成进士,明年春与同县马明衡并授御史”(《明史·朱浙传》)。“会兴国太后诞节,诏命妇朝贺,而慈寿太后诞节转不命妇朝贺,(朱)浙上疏争之,廷杖斥归,终于家”。“其诗文不事铅华,独抒怀抱。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其诗无俗韵,诵之想见其人”(《总目》卷一七二)。
《苏门集》八卷
明·高叔嗣撰。高叔嗣,字子业,号苏门山人。“年十六作《申情赋》几万言,见者惊异,十八举于乡,第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进士,授工部主事改吏部,历稽勋郎中,出为山西左参政,断疑狱十二事,人称为神。迁湖广按察使,卒官,年三十有七。(高)叔嗣少受知邑人李梦阳,及京吏部与三原马理、武城王道同署,以文艺相磨切。其为诗清新婉约,虽为(李)梦阳所知,不宗其说。陈束序其《苏门集》谓:‘有应物之冲澹,兼曲江之沉雄,体王孟之清适,具高岑之悲壮’。王世贞则曰:‘(高)子业诗如高山鼓琴,沉思忽往,木叶尽脱,石气自青。又如卫洗马言愁,憔悴婉笃令人心折’。而蔡汝南至推为本朝第一”(《明史·文苑传三》)。“是集凡诗四卷,文四卷”(《总目》卷一七二)。
《愚谷集》十卷
明·李舜臣撰。李舜臣,字茂钦,号愚谷。“是集诗四卷:曰《部署稿》,曰《金陵稿》,曰《江西稿》,曰《归田稿》;文六卷”。“诗格雅伤而颇窘于边幅,所长所短皆在于斯。文皆古质而稍觉有意谨严,或铲削太过”(《总目》卷一七二)。
《遵岩集》二十五卷
明·王慎中撰。王慎中,字道思,“初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四岁能诗,十八举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寻改礼部祠祭司”(《明史·文苑传三》)。“正嘉之际,北地、信阳声华籍甚,教天下无读唐以后书,然七子之学得于诗者较深,得于文者颇浅,故其诗能自成家,而古文则钩章棘句剽袭秦汉之面貌,遂成伪体。史称:‘(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久乃变而从之。壮年废弃,益力于文,演违详赡,卓然成家,与唐顺之齐名,天下称之日王唐”,(《总目》卷一七二)。
《陆子余集》八卷
明·陆聚撰。陆架,字子余,一字浚明,号贞山。“少谒同里王鉴,(王)鉴异之曰:‘此子必以文名天下’。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成进士,选庶吉士,七试皆第一”,“得工科给事中,劲挺敢言”(《明史·陆聚传》),“以劾张瑰、桂粤,偃赛终身,然亦缘是息意邱园,研心经史,学问具有根柢”。“徐时行《序》称:‘其出人左氏、司马迁,无论魏晋,。彭年《序》以为:‘专法马(司马迁)班(固),雄深雅健,东汉诸家所不及’。推奖颇为太过。至黄宗羲《明文海》云:‘(陆)贞山秀美平顺,不起波斓,得之王文洛居多,乃欧阳氏之支流’。平心而论,当之无愧色矣”(《总目》卷一七二)。
《念庵集》二十二卷
明·罗洪先撰。罗洪先,字达夫,号念庵、石莲居士。嘉靖进士,历官翰林院修撰、左春坊左赞善,以议预定东宫朝仪忤旨罢归,绝意仕进,辟室石莲洞授徒讲学。博学多才,于天文、地理、礼乐、典章、经济等皆有所得,卒谧文庄,私谧文恭(《总目》卷一七二)。
《皇甫司勋集》六十卷
明·皇甫汸撰。其诗文诸集“晚年手自删削,定为赋一卷,诗三十二卷,杂文二十七卷,冠以集原一篇”,“在明中叶不失为第二流人”(《总目》卷一七二)。
《杨忠介集》十三卷、《附录》三卷
明·杨爵撰。杨爵,字伯珍,谧忠介。“年二十始读书,家贫燃薪代烛,耕陇上辄挟册以诵”,“从同郡韩邦奇游,遂以学行名,登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进士,授行人”,“摧御史,以母老乞归养,母丧庐墓,冬月笋生,推车粪田,妻饿于傍,见者不知其御史也。服阅起故官,帝经年不视朝,岁频旱,日夕建斋蘸,修雷坛,屡兴工作,方士陶仲文加宫保,而太仆卿杨最谏死”。杨爵“抚膺太息,中宵不能寐”,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上书极谏曰:‘今天下大势如人衰病已极腹心,百骸莫不受患,即欲拯之无措手地方,且奔竞成俗,贿赂公行,遇灾变而不忧,非祥瑞而称贺,谗韬面諛流为欺网,士风人心颓坏极矣”,被下诏狱,“桎桔加严,饮食屡绝”,仍泰然处之,“所著《周易辨说》《中庸解》则狱中作也”(《明史·杨爵传》)。二十六年十一月被释,居家二年而卒。“是编第一卷为奏议,二卷为序、碑记,三卷为传,四卷为书,五卷为家书,六卷为语录,七卷为祭文、志铭、杂著,八卷至十二卷则诗。世宗时斋蘸方兴,士大夫率以青词取媚,而(杨)爵独据理直谏”,“其忠爱悱恻至今如见。家书二十五则,谆谆以忠孝颤其子孙,未尝一言及私。语录皆不为高论,而笃实明白,真悴然儒者之言”(《总目》卷一七二)。
《荆川集》十二卷
明·唐顺之撰。唐顺之,号荆川,事迹已简介,详见《明史·唐顺之传》。其“学问渊博,留心经济,自天文、地理、乐律、兵法以至勾股、壬奇之术无不精研,深欲以功名见于世,虽晚年再出,当御之任,不能大有所树立,其究也仍以文章传。然考索既深,议论具有根柢”,“在明中叶屹然为一大宗”(《总目》卷一七二)。
《皇甫少元集》二十六卷、《外集》十卷
明·皇甫津撰。皇甫津,字子安。“是集凡赋一卷,诗十九卷,文六卷。又(皇甫)津没之后,其子(皇甫)枢等裒辑剩稿,得诗八卷,赋及杂文二卷编为《外集》。古文非(皇甫)津之刻意,亦不擅长,其诗则宪章汉魏,取材六朝,古体多于近体,五言多于七言。其持论谓:‘王宋反元习之靡,而不能不病于声;李何矫一时之弊,而不能不泥其迹’,可谓笃论”(《总目》卷一七二)。
《瑶石山人稿》十六卷
明·黎民表撰,“(黄)佐弟子多以行业自伤,而梁有誉、欧大任、黎民表诗名最著”。黎民表,字维敬,“举乡试久不第授,翰林孔目迁吏部司务执政知其能文,用为制救房中书,供事内阁加官至参议”(《明史·文苑传三》)。“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谓(黎)民表诗:‘读之似质闷,而实沉著坚韧’”。“虽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煌、赵用贤同列续五子,而终非四人所及也”(《总目》卷一七二)。
《南行集》四卷、《东游集》二卷、《北观集》四卷、《中山集》十卷
明·邱云霄撰。邱云霄,字凌汉,号止山。“案:朱彝尊《明诗综》载:(邱)云霄所著名《止斋集》,又引徐梦阳评,称其诗‘雅澹劲古,景真情得’。今读之信然,要之不肯蹈袭前人,异乎七子派者也”(《总目》卷一七二)。
《洞麓堂集》十卷
明·尹台撰。“凡文六卷,诗四卷。元标《序》称其‘诗数百首力推唐雅,制疏书序记铭状表数百篇,出人汉宋,阐绎名理不屑绮语’。虽乡曲之词例非溢美,今核其所作尚不尽诬云”(《总目》卷一七二)。
《张庄禧文集》五卷
明·张永明撰。张永明,字钟诚,溢庄僖。“其文平实质朴,不尚雕华,而多有用之言。其为给事中时,劾严篙交通郭勋,朋比渔利,闻者震谏。为河南巡抚时,伊王典筷肆虐一方,势横甚,所司稍挠之辄中以酞,莫敢谁何,(张)永明亦抗疏劾之,卒伸国法。其风节有足多者,则发为文章固与无物之言异矣”(《总目》卷一七二)。
《贝茨集》五卷、《补遗》一卷、《文集》八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遗稿》一卷
明·王立道撰。王立道,字懋中,“其诗虽微嫌婉弱,而冲容淡宕,不为奇险之语,犹有中唐钱刘之遗。文则纵横自喜,颇于眉山为近。其《论文书》有云:‘兵无常形,以正胜者十九;文无常体,以奇善者十一。盘浩之文则六经之什一耳,效而似者犹未可为常,而况其万不类也哉’。其言深中当时北地诸人摹仿周秦之弊,即其所为文可识矣”(《总目》卷一七二)。
《青霞集》十一卷、《年谱》一卷
明·沈炼撰。沈炼,字纯甫,“官锦衣卫经历,疏论俺答请贡事并劾严篙,廷杖滴戍,复为严党路顺构人蔚州妖人阎浩案中弃市,天下冤之”。“是编文三卷,赋一卷,诗三卷,论草兵说尺牍四卷,合十一卷”。“其文章劲健有气,诗亦郁勃磊落,肖其为人。以词藻论,虽不及《铃山堂集》之工,然(严)篙集至使天下不欲读,当时为作集序者,如湛若水诸人至以为文章之站,而诵(沈)炼集者至今肃然起敬。此则流芳遗臭,视所自为;人心是非之公,有不知然而然矣”(《总目》卷一七二)。
《沧溟集》三十卷、《年谱》一卷
明·李攀龙撰。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九岁而孤,家贫自奋于学”。“举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稍迁顺德知府有善政,上官交荐摧陕西提学副使”,“念母思归遂谢病”。“既归构白雪楼,名日益高,宾客造门率谢不见,大吏至亦然,以是得简傲声”。气李)攀龙之始官刑曹也,与淮州李开芳、临清谢棒、孝丰吴维岳辈倡诗社,王世贞初释褐,李开芳引人社遂与(李)攀龙定交。明年(李)开芳出为外吏,又二年宗臣、梁有誉人,是为五子。未几,徐中行、吴国伦亦至,乃改称七子”(《明史·文苑传三》)。“是集凡诗十四卷,文十六卷,附录志传表沫之文一卷。明代文章自前后七子而大变,前七子以李梦阳为冠,何景明附翼之。后七子以(李)攀龙为冠,王世贞应和之,后(李)攀龙先逝,而(王)世贞名位日昌,声气日广,著述日富,坛站遂跻(李)攀龙上,然尊北地,排长沙,绪前七子之焰者,(李)攀龙实首倡也。殷士澹作《(李)攀龙墓志》称:‘文自西汉以来,诗自天宝以下,若为其毫素污者辄不忍为,故所作一字一句摹拟古人,骤然读之班驳陆离如见秦汉17人,高华伟丽如见天宝间人也’。至万历间,公安袁宏道兄弟始以赝古诋之,天启中临川艾南英排之尤力。今观其集,古乐府割剥字句诚不免剽窃之讥,诸体诗亦亮节较多微情差少,杂文更有意洁屈其词塗饰其字诚不免如诸家所讥。然(李)攀龙资地本高,记诵亦博,其才力富健,凌轿一时,实有不可磨灭者,汰其肤廓,撷其英华,固亦豪杰之士,誉者过情,毁者亦太甚矣”(《总目》卷一七二)。
《山海漫谈》三卷、《附录》二卷
明·任环撰。任环,字应乾,号复庵。是集“凡文二卷,诗词一卷。其复两卷则所附谕、祭文、本传、墓志及诸家题咏诗文也。(任)环御楼颇著奇绩,当时皆以为赏薄不足酬劳。其遗集久散,其子孙搜求辑录,所得不及什一,仍名《山海漫谈》从其初也”。“就其存者论之,古文皆崭崭有笔力,且高简有法度”;“诗如‘搓泛星河秋作客,剑横沧海夜谈兵’之类间有可观,而冗俗多,则其后人编次失于删汰之过。然(任)环之为人无愧忠孝,亦不以韵语绳之矣”(《总目》卷一七二)。
《杨忠悯集》三卷、《附录》一卷
明·杨继盛撰。杨继盛,字仲芳,号椒山,溢忠悯。“七岁失母,庶母嫉,使牧牛”,“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刻厉,举乡试,卒业国子监,徐阶亟赏之,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登进士,授南京吏部主事,从尚书韩邦奇游,覃思律吕之学,手制十二律吹之声毕和,(韩)邦奇大喜,尽以所学授之,(杨)继盛名益著,召改兵部员外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以劾大将军仇鸯贬为狄道典史。次年仇莺败,摧至兵部武选员外郎,因疏劾严篙下狱,受酷刑,“遂以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十月朔弃西市,年四十,临刑赋诗曰:‘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下忠魂补’。天下相与涕泣传诵之”(《明史·杨继盛传》)。“杨)继盛以经济气节自许,不屑于文字,后人重其人品,掇拾成编”,“凡奏疏一卷,杂文一卷,诗一卷,行状、碑记别为一卷附焉”。“其论马市、劾严篙二疏,史传限于体裁仅存大略,集乃其全文,披肝沥胆,伉直之气如生。自作《年谱》一篇,学问入品具见本末,尤史传所不能详。遗嘱一篇,作于临命前一夕,墨迹至今世守,仓卒之际数千言无一字塗乙,尤足见其所养,词虽质朴而忠孝之意油然,尤足以感动百世”(《总目》卷一七二)。
《宾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续稿》一百七卷
明·王世贞撰。王世贞,别号弇州山人,事迹已简介,详见《明史·文苑传三》。“其曰四部者,赋部、诗部、文部、说部也”。正稿“皆(王)世贞为郧阳巡抚时所自刊。《续稿》但有赋、诗、文三部,而无说部,则(王)世贞致仕后手裒晚岁之作以授其少子(王)士骏,至崇祯中其孙始刊之。考:自古文集之富,未有过于(王)世贞者,其摹秦仿汉与七子门径相同,而博综典籍谙习掌故则后七子不及,前七子亦不及,无论广、续诸子也。惟其早年自命太高,求名太急,虚骄恃气,持论遂至一偏;又负其渊博,或不暇检点,贻议者口实。故其盛也,推之者遍天下;及其衰也,攻击者亦遍天下。平心而论,自李梦阳之说出,而学者剽窃班马李杜;自(王)世贞之集出,学者遂剽窃(王)世贞。故艾南英《天傭子集》有曰:‘后生小子不必读书,不必作文,但架上有前后四部稿每遇应酬顷刻裁割,便可成篇,骤读之无不浓丽鲜华,绚烂夺目,细案之一腐套耳云云’。其指陈流弊可谓切矣。然(王)世贞才学富赡,规模终大,譬诸五都列肆,百货具陈,真伪骄罗,良楷淆杂,而名材環宝亦未尝不错出其中。知末流之失可矣,以末流之失而尽废(王)世贞之集则非通论也”(《总目》卷一七二)。
《读书后》八卷
明·王世贞撰。“为(王)世贞《四部稿》及《续稿》所未载,遂至散佚。其侄(王)士骥得残本于卖杨者,乃录而刊之,名日《附集》。后昊江许恭又采《四部稿》中书后之文为一卷,《续稿》中读佛经之文为一卷,读道经之文为二卷,拼为八卷重刻之”。“(王)世贞此书则九十五篇之中,为跋语者四十二,为史论者五十三”。“杂论古书而究非杂著,非日录之比,无类可附,今仍著录集部焉”((总目》卷一七二)。
《方麓集》十六卷
明·王樵撰。王樵,字明远,溢恭简,“举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右侍郎、右都御史,“恬澹诚悫,温然长者,邃经学,《易》《书》《春秋》皆有纂述”(《明史·王樵传》)。“此本凡诗文十四卷,又《戊申笔记》一卷,《紫薇堂札记》一卷”。“《江南通志》称其:‘性素简默,至谈经则娓娓不倦,故文章具有根柢’”。“其诗虽不能自癖门径,而冲和恬澹,要亦不失雅言”(《总目》卷一七二)。
《存家诗稿》八卷
明·杨巍撰。杨巍,字伯谦,号梦山。“扬历中外,居官有能声”。“天分超卓,自然拔俗,故能不染埃尘,独发清音。王士祯《池北偶谈》称其五言:‘简古得陶体,为明人所少”,(《总目》卷一七二)。
《海壑吟稿》十一卷
明·赵完璧撰。赵完璧,字全卿,号云壑,晚号海壑。“是集诗五卷,文五卷,其第一卷为《目录》人之卷数,盖唐以前例,《经典释文》尚然也。王三杨序其集谓:‘嘉靖间,笠宦司城,抗职忤权奸与杨椒山同厄’”。“其狱中与杨继盛倡和诸诗有:‘辛苦不妨淹日月,授书喜有汉良臣’等句。(杨)继盛死西市,(赵)完璧作杨烈妇词以哀之,有小雅怨诽之遗,可谓志节之士矣。其诗多触事起兴,亦与有明末造矫激取名者有殊”(《总目》卷一七二)。
《伐檀斋集》十二卷
明·张元凯撰。张元凯,字左虞,“其诗大抵推陈出新,不袭案臼,而风骨遒上,伉壮自喜,每渊渊有金石声”(《总目》卷一七二)。
《备忘集》十卷
明·海瑞撰。海瑞,字汝贤,一字应麟,号刚峰,谧忠介,回族。“举乡试人都即伏阅上《平黎策》,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土,识者壮之。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摧户部主事”,时世宗迷信道教,荒废朝政,“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则表贺。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无敢言时政者”。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海瑞预购一棺冒死上《治安疏》,被下狱。未几,世宗服方士丹药死,获释起用,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金都御史,严惩贪污,平反冤狱,有“海青天”之称。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卒于任上。“金都御史王用汲人视葛帏敝籝,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醛金为敛,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酪而哭者百里不绝”(《明史·海瑞传》)。其“生平学问,以刚为主”,所上《治安疏》“戆直无隐,触怒世宗,下诏狱,然世宗复阅其疏,亦感动太息,至拟之于比干”。“孤忠介节,实人所难能”。“平日虽不以文名,而所作劲气直达侃侃而谈,有凛然不可犯之概”(《总目》卷一七二)。
《石洞集》十八卷
明·叶春及撰。叶春及,字化甫,“为学宗陈献章”,“所著政书井然有条。朱彝尊称其诗宗杜陵,不落程邵门户,故音节亦殊清亮;文章差近平直,而亦明畅”(《总目》卷一七二)。
《宗子相集》十五卷
明·宗臣撰。宗臣,字子相,“由刑部主事调考功谢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起故官移文选,进稽勋员外郎,严篙恶之,出为福建参议”,“迁提学副使卒官,士民皆哭”(《明史·文苑传三》),“年仅三十有六”。“(李)攀龙、徐中行、吴国伦、梁有誉及(宗)臣有前五子之称”。“其诗跌宕俊逸,颇能取法青莲,而意境未深,间伤浅俗”,“然天才婉秀,吐属风流,究无剽剟填砌之习,本质犹未尽漓也”(《总目》卷一七二)。
《衡庐精舍藏稿》三十卷、《续稿》十一卷
明·胡直撰。胡直“家泰和,东距衡山不千里,北距庐山不千里,故取二山之名,名其书室,因以名集”。“其学一以姚江为宗”,“文章亦颇笃实近理,未至王学末流之诞放”(《总目》卷一七二)。
《薜荔园集》四卷
明·佘翔撰。佘翔,字宗汉,号凤台。“其诗以雄丽高峭为宗,声调气格颇近七子”,“然人品颇高,故诗有清致,不全为七子之肤廓”(《总目》卷一七二)。
《郭鲲昆溟集》四卷
明·郭谏臣撰。郭谏臣,字子忠,“为袁州推官时,愤严篙父子乱政,乃密籍严世藩奸逆不道事,因御史林润上之,(严)世藩遂伏法,及转吏部主事,迁员外郎,数上书论列时事,语多切直”。“生平抗直,不愧其名与字,而诗乃婉约闲雅,有范成大、陆游之遗”。是集“凡诗六百七十一首,又附奏疏二篇”(《总目》卷一七二)。
《亦玉堂稿》十卷
明·沈鲤撰。沈鲤,字仲化,谧文端,“嘉靖中举乡试”,“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成进士,改庶士,授检讨”。“神宗在东宫,(沈)鲤为讲官”,“即位用宫寮,恩进编修,旋进左赞善,每直讲举止端雅,所陈说独契帝心,帝亟称之”。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摧侍讲学士,再迁礼部右侍郎,寻改吏部,进左侍郎,屏绝私交,好推毅贤士不使知。十二年冬,拜礼部尚书”。“(沈)鲤素鲡亮,其在部持典礼多所建白”(《明史·沈鲤传》)。“在神宗时,立朝侃直称为名臣,晚人政府毅然特立与沈一贯相齟龄,(沈)一贯借妖书事以顷之,几至不免,然天下知为正人也。虽沮于奸邪,不获尽究其用,而集中所载如《谏止矿税》一疏,实国脉民生之所系,其功甚伟”。是集“有文无诗,盖已非原稿之旧矣”。“惟《亦玉堂》之名颇不可解,推求其意,盖(沈)鲤尝为翰林掌院学士,归里之后欲以廊庙山林视为一致,若曰此亦玉堂云尔。然考沈括《梦溪笔谈》称唐翰林院在禁中,乃人主燕居之所,玉堂、承明、金銮殿皆在其间。则玉堂乃宫殿之名,非私家所可称,(沈)鲤则考之未审也”(《总目》卷一七二)。
《温恭毅公集》三十卷
明·温纯撰。温纯,字景文,谧恭毅。“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进士”,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以大理卿改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巡抚浙江,人为户部左侍郎,进右副都御史督仓场,母忧去,起南京吏部尚书,召拜工部尚书,父老乞养归,终丧召为左都御史”。“矿税使四出,有司逮系累累,(温)纯极论其害”。“清白奉公,五主南北考察,澄汰悉当,肃百僚,振风纪,时称名臣”(《明史·温纯传》)。“可谓毅然自立,不负君国”,“其奏疏皆切中情事,字句或失之太质,而明白晓畅,易于观览,盖期于指陈利弊,初不以文字为工,其他序记铭传诸体则多雅伤可诵。诗凡八卷大抵沿溯七子之派而稍失之粗,尺牍五卷亦多关时政,末一卷为理学六十一则皆论学语录,大旨以程朱为本,不宗姚江,而亦不甚驳姚江,盖(温)纯一生惟以国是为己任,所争者不在此也”(《总目》卷一七二)。
《震川文集》三十卷、《别集》十卷
明·归有光撰。归有光,人称震川先生,事迹已简介,详见《明史·文苑传三》。是编“首经解,终祭文,凡二十四体;《别集》首论策,终古今体诗,凡十有一体。初,太仓王世贞传北地、信阳之说,以秦汉之文倡率天下,无不靡然从风,相与剽剟古人,求附坛站。(归)有光独抱唐宋诸家遗集,与二三弟子讲授于荒江老屋之间,毅然与之抗衡”。“盖所持者正,虽以(王)世贞之高名盛气终无以夺之。自明季以来,学者知由韩、柳、欧、苏、沿泪以溯秦汉者,(归)有光有力焉”(《总目》卷一七二)。
《四溟集》十卷
明·谢棒撰。谢棒,字茂秦,“眇一目,年十六作乐府商调,少年争歌之,已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李攀龙、王世贞辈结诗社,(谢)棒为长,(李)攀龙次之。及(李)攀龙名大炽,(谢)棒与论生平,颇相镌责。(李)攀龙遂贻书绝交,(王)世贞辈右(李)攀龙力相排挤,削其名于七子之列”。然“当七子结社之始,尚论有唐诸家各有所重。(谢)榛日:‘取李杜十四家最胜者,熟读之以会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得此三要则浩乎浑论,不必塑滴仙而画少陵也’。诸人心师其言,厥后虽合力摈(谢)棒,其称诗指要实自(谢)棒发也”(《明史·文苑传三》)。谢棒“虽终身布衣,而声重一代”,“其诗亦不失为作者,七子交口诋诃乃一时恩怨之词,故不足据为定论矣”(《总目》卷一七二)。
《蠛蠓集》五卷
明·卢榕撰。卢榕,字少梗,“家素封,输赀为国子监生,博闻强记,落笔数千言,为人所弛好使酒骂座”,“骚赋最为王世贞所称,诗亦豪放如其为人”(《明史·文苑传三》)。其“负才忤县令,(县)令诬以杀人,榜掠论死,淹系数年,临清谢棒走京师为称冤,适县令已罢,平湖陆光祖代之,乃平反其狱,得不死”。是集“凡杂文二卷,赋一卷,诗二卷。前有《自序》称:‘蠛蠓者,酿鸡也,取其洁于自奉,介于自守,不如蚊蚋之侵秽强淡。又以事系狱,类蠛燎之隘燕吭,罹蛛网振其言而暗暗者,故以名集”(《总目》卷一七二)。
《少室山房类稿》一百二十卷
明·胡应麟撰。胡应麟,字元瑞,号少室山人,“幼能诗,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举于乡,久不第,筑室山中,构书四万余卷,手自编次,多所撰者。携诗谒(王)世贞,(王)世贞喜而激赏之,归益自负,所著诗薮二十卷,大抵奉(王)世贞《扈言》为律令而敷衍其说,谓‘诗家之有(王)世贞,集大成之尼父也’,其贡谀如此”(《明史·文苑传三》)。“(胡)应麟借王世贞以得名,与李维祯、屠隆、魏允中、赵用贤称末五子”。“后之诋七子者遂并(胡)应麟而斥之”,“而其集终不可磨灭,非惟天姿绝异,笼罩诸家,亦由其学问淹通,足以济其桀傲,故根柢深固,虽败而不至亡也”(《总目》卷一七二)。
《谷城山馆诗集》二十卷
明·于慎行撰。于慎行,字无垢,谧文定。“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成进士”,“万历初,《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台”,“尝讲罢,帝出御府图画令讲官分题。(于)慎行不善书,诗成署人书之,具以实对,帝悦尝大书‘责难陈善’四字赐之,词林传为盛事”。“(于)慎行学有原委,贯穿百家,神宗时词馆中以(于)慎行及临朐冯琦文学为一时冠”(《明史·于慎行传》)。“其诗典雅和平,自饶清韵”,“矫枉而不过直,抑尤难也”(《总目》卷一七二)。
《宗伯集》十卷
明·孙继皋撰。孙继皋,字以德,“追赠礼部尚书,此编题曰《宗伯集》,从其所赠官也。凡杂文九卷,诗一卷”。“多应制及酬赠之作”(《总目》卷一七二)。
《临皋文集》四卷
明·杨寅秋撰。杨寅秋,字义叔,号临皋,“经济有足取者,其文章在当时不著名”,“然(杨)寅秋为杨士奇裔孙,故家典型,流风余韵犹有存者,故所作大抵和平典雅,有明初前车之风,奏议尤委曲尽致”(《总目》卷一七二)。
《淡然轩集》八卷
明·余继登撰。余继登,字世用,溢文格,“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与修《会典》成,进修撰,直讲经筵,寻进右中允充日讲官。时经筵久辍,侍臣无所纳忠,(余)继登与同官冯琦共进《通鉴讲义》傅以时政缺失,历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充正史副总裁已,摧詹事掌翰林院”。“进礼部右侍郎,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以左侍郎摄部事”,“旋摧本部尚书”。“朴直慎密,寡言笑,当大事言议侃侃,居家廉约。学士曾朝节尝过其里,蓬篙满径,及病革视之拥粗布衾羊霭覆足而已。幼子应诸生试,夫人请为一言终不可”(《明史·余继登传》)。“是集分奏疏二卷,序记三卷,志铭及杂文二卷,诗一卷”。“(余)继登当神宗朝,以灾异屡见,上疏极陈”,“语皆切中时弊,其疏具在集中。诗文则应酬之作,未免失于刊削,然大抵平正淳实,无万历中桃薄之习,亦尚不失典型”(《总目》卷一七二)。
《泾皋藏稿》二十二卷
明·顾宪成撰。顾宪成,字叔时,溢端文,“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举乡试第一,八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改吏部主事”,“补泉州推官,举公廉第一,摧吏部考功主事,历员外郎”,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迁文选郎中”。次年忤旨削籍归。“(顾)宪成姿性绝人,幼即有志圣学,暨削籍里居益覃精研究,力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邑故有东林书院,宋·杨时讲道处也,(顾)宪成与弟(顾)允成倡修之”,“学者称泾阳先生。当是时,士大失抱道忤时者率退处东野闻风响附,学舍不能容”。“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之名大著”(《明史·顾宪成传》)。“论者谓:‘攻东林者多小人,而东林不必皆君子’,亦公评也。足见聚徒立说其流弊不可胜穷,非儒者阴修之正轨矣。惟(顾)宪成持身端洁,恬于名利,且立朝大节多有可观,其论说亦颇醇正,未尝挟私见以乱是非”(《总目》卷一七二)。
《小辨斋偶存》八卷 附《事定录》三卷
明·顾允成撰。顾允成,字季时,“性耿介,厉名节,举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会试,十四年始赴殿试”,以对策语侵郑妃,“置末第。会南畿督学御史德清人房寰连疏诋都御史海瑞,(顾)允成不胜愤,偕同年生彭遵古、诸寿贤抗疏劾之”,“夺三人冠带还家”(《明史·顾允成传》)。讲学东林,为“东林八君子”之一。“(顾)允成文皆论诗讲学之语,书简居十之九,直抒胸臆,不事修饰;诗为击壤集派,亦不人格。然大节凛然,其对策、奏疏皆真气流溢,发于忠爱之诚,其不朽千古者固在此,不在彼也”。“末附《事定录》三卷,为沈思孝所为墓志铭,高存之所为《行状》及(顾)宪成所为《行状》”(《总目》卷一七二)。
《高子遗书》十二卷、《附录》一卷
明·高攀龙撰。高攀龙事迹已简介,详见《明史·高攀龙传》。是集分:语、札记、经说辨赞、备仪、语录、诗、疏揭问、书、序、碑传记谱训、志表状祭文、题跋杂书十二类。《附录》为志状年谱。“其讲学之语类多切近笃实,阐发周密,诗意冲澹,文格清遒,亦均无明末纤诡之习。盖(高)攀龙虽亦聚徒讲学,不免渐染于风尚,然严气正性卓然自立,实非标榜门户之流。故立朝大节不愧古人,发为文章亦不事词藻,而品格自高”(《总目》卷一七二)。
《冯少墟集》二十二卷
明·冯从吾撰。冯从吾,字仲好,号少墟,溢恭定,“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御史,巡视中城阉人修刺谒拒却之。礼科给事中胡汝宁倾邪狡猾累劾不去,(冯)从吾发其奸遂调外”。“二十年正月抗章”,“削籍”。“(冯)从吾生而纯鼓,长志镰洛之学,受业许孚远,罢官归杜门谢客,取先正格言体验身心,造诣益邃。家居二十五年,光宗践柞起尚宝卿,进太仆少卿”,“俄改大理”,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摧左金都御史,甫两月进左副都御史”(《明史·冯从吾传》)。后遭魏忠贤党羽诬陷削籍归。是集“自卷一至卷十二皆语录,卷十三至卷十八皆诗文,卷十九至卷二十为族谱家乘,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二为关学编”。“其中讲学之作主于明理,论事之作主于达意,不复以辞采为工,然有物之言笃实且明”(《总目》卷一七二)。
《石隐园藏稿》八卷
明·毕自严撰。毕自严,字景曾,“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进士,除松江推官,年少有才干,征授刑部主事”。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以右金都御史巡抚天津,专伤海防,“军由是可用”。五年任南京户部尚书,许魏忠贤引疾归。“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召拜户部尚书”(《明史·毕自严传》)。“(毕)自严总国计时,外则辽沈连兵,封疆已整而军铜日增;内则东林、阉党水火纷呶哄然置社樱而争门户。(毕)自严支拄其间前后六年,综核敏练为天下所推。孙廷锉为作墓志,称其有《石隐藏稿》八卷,奏议一百三十卷。其奏议今未见,独此集存,凡诗一卷,文七卷。前有高衔《序》,称其七言近体分沧溟华泉之座,又作《二序》拟其文于韩苏,拟其四六于徐庾。虽乡曲之言未免稍溢,而以经济兼文章则(毕)自严要不愧也”(《总目》卷一七二)。
《抑节堂集》十四卷
明·曹于汁撰。曹于汁,字自梁,“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淮安推官,以治行高第授吏科给事中”。“移疾归,光宗立,始以太常少卿召,至则改大理少卿,迁左金都御史,佐赵南星京察,事竣进左副都御史。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秋,吏部缺右侍郎,廷推冯从吾,以(曹)于汴副。中旨特用(曹)于汁,(曹)于沐以(冯)从吾名位先己,义不可越,四辞不得遂引疾归”。“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召拜左都御史,振举宪规,约救僚吏,台中肃然。明年京察力汰匪类,(魏)忠贤余党几尽,仕路为清”。其“笃志正学,操履摔白,立朝正色不阿,崇奖名教,有古大臣风”(《明史·曹于汁传》)“是集文十一卷,诗三卷”。“(高)攀龙《序》谓其:‘文足以定群嚣,明学术;诗足以畅天机,流性蕴’。(冯)从吾《序》谓其:‘非沽沽以文章名家,而操瓤自豪之士无不退避三舍”,(《总目》卷一七二)。
《愿学集》八卷
明·邹元标撰。邹元标,字尔瞻,号南皋,溢忠介。“九岁通《五经》”,“弱冠从(胡)直游,即有志为学,举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进士,观政刑部,张居正夺情,(邹)元标抗疏切谏”,“(张)居正大怒,亦廷杖八十,滴戍都匀卫,卫在万山中,夷撩与居,(邹)元标处之怡然,益究心理学,学以大进”。“滴居六年,(张)居正段召拜吏科给事中,首陈:培圣德、亲臣工、肃宪纪、崇儒行、伤抚臣五事。寻劾罢礼部尚书徐学漠、南京户部尚书张士佩”(《明史·邹元标传》)。后以直忤帝归,筑仁文书院讲学几三十年。“其学亦(王)阳明支派,而规矩准绳持之甚严,不堕二王流弊”。“此本凡诗一卷,文七卷”(《总目》卷一七二)。
《刘蕺山集》十七卷
明·刘宗周撰。刘宗周,号敲山,事迹已简介,详见《明史·刘宗周传》。“(刘)宗周虽源出良知,而能以慎独为宗,以敦行为本,临段犹以诚敬诲弟子,其学问特为笃实。东林一派始以务为高名,继乃酿成朋党,小人君子杂糅难分,门户之祸延及朝廷,驯至于宗社沦亡,势犹未已。(刘)宗周虽亦周旋其间,而特躬刚正,忧国如家,不染植党争雄之习。立朝之日虽少,所陈奏”,“皆切中当时利弊,一厄于魏忠贤,再厄于温体仁,终厄于马士英,而姜桂之性介然不改,卒以首阳一饿日月争光,在有明末叶可称皦皦完人”(《总目》卷一七二)。
《学古绪言》二十五卷
明·娄坚撰。娄坚,字子柔。“经明行修,乡里推为大师”(《明史·文苑传四》),“与唐时升、程嘉隧号练川三老,又与(唐)时升、(程)嘉隧及李流芳号嘉定四先生。然(程)嘉隧以依附钱谦益得名,本非端士,核其所作与三人兼葭倚玉未可同称。三人之中,(唐)时升、(李)流芳虽均得(归)有光之传,而能融会师说以成一家言者,又当以(娄)坚为冠”。“其文沿溯八家,而剿袭其面貌,和平安雅,能以真朴胜人”(《总目》卷一七二)。
《檀园集》十二卷
明·李流芳撰。李流芳,字长蘅,“工诗善书尤精绘事”(《明史·文苑传四》)。“三上公车不第,因魏忠贤乱政,遂绝意进取,筑檀园读书其中。是编凡古今体诗六卷,杂文四卷,题画跋二卷。虽才地稍弱”,“独格守先正之典型,步步趋趋,词归雅洁”(《总目》卷一七二)。
《忠介烬余集》三卷
明·周顺昌撰。周顺昌,字景文,号要洲,“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进士”,“为人刚方贞介,疾恶如仇”(《明史·周顺昌传》)。“以忤魏宗贤,为所罹织逮治拷掠,杀之于狱,崇祯初追谧忠介”。“(周)顺昌被逮时筐衍著作颇多,仓卒间为友人投火灭迹,后其子(周)茂兰遇片纸只字必摹而勒之石,至其孙(周)靖复从戚友家搜录成集,故名《烬余》。凡三卷,一卷为纪事公移,二卷为尺牍,三卷为杂文及诗,而以寻声谱附焉”。“(周)顺昌气节盖世,本不以文章见长”,“然其隐忧国事,崇尚名俭,忠愤激发之气,时流露于楮墨间”(《总目》卷一七二)。
《范文忠集》十二卷
明·范景文撰。范景文,字梦章,谧文忠。“幼负器识,登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进士,授东昌推官,以名节自励,苞直无敢及其门,岁大饥尽心振救阖郡赖之。用治行高等摧吏部稽勋主事,历文选员外郎署选事,泰昌时郡贤登进,(范)景文力为多。寻乞假去,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二月起文选郎中,魏忠贤暨魏广微中外用事,(范)景文同乡不一诣其门,亦不附东林,孤立行意而已。尝言:‘天地人才当为天地惜之,朝廷名器当为朝廷守之,天下万世是非公论当与天下万世共之’。时以为名言”(《明史·范景文传》)。“(范)景文为庄烈帝所知,人阁未五十日而都城沦破,卒能从容蹈义,大节炳然。至生平历官所至,亦多引绳切墨,持正不阿”。“今观集中摄锉、副锉诸稿所载奏议大抵剀切详明,切中时弊;而抚豫、出镇等稿所载诸疏于兴利除害之方规画不遗余力,虽遭时艰棘,弗获尽用,而经世之才实可具胡其崖略,是又不独以义烈见重矣”(《总目》卷一七二)。
《幔亭诗集》十五卷
明·徐规撰。徐短,字惟和,“负才淹赛,肆力诗歌,大抵圭桌唐人,而不为割裂短灯之学”(《总目》卷一七二)。
《孙白谷集》六卷
明·孙传庭撰。孙传庭,字百雅,号白谷,“仪表顶硕,沉毅多筹略。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成进士,授永城知县,以才调商邱。天启初,擢吏部验封主事,屡迁稽勋郎中”,以避魏忠贤党乞归。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因陕西巡抚甘学阔镇压农民军不力,“秦之士大夫哗于朝,乃推边才用(孙)传庭,以九年三月代之”。十六年,终被李自成战败于潼关,“跃马大呼而段于阵”。“(孙)传庭死,而明亡矣”(《明史·孙传庭传》)。是集“自一卷至三卷为奏疏,卷四为杂著,卷五为诗,卷六为内传、外传”(《总目》卷一七二)。
《集玉山房稿》十卷
明·葛昕撰。葛昕,字幼林,号龙池,“其风节颇侃侃不阿,其文亦疏爽骏快,无殡娿崛醒之气,肖其为人”(《总目》卷一七二)。
《宋布衣集》三卷
明·宋登春撰。宋登春,字应元,“狂诞之士也”,“少能诗善画,年二十余即弃家远游,足迹几遍天下,晚乃依其兄子居江陵之天鹅池,因自号鹅池生”。“文章简直可匹卢榕《蠛蠓集》,而奇古之趣胜之,其论诗先性情而后文词,故所作平易自然而颇乏深意,然五言颇淡远可诵,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以贾岛、李洞为比,亦庶几拟于其伦矣”(《总目》卷一七二)。
《忠肃集》三卷
明·卢象升撰。卢象升,字建斗,号九台,谧忠肃,“白哲而瘤膊,独骨负殊力,举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员外郎稍迁大名知府。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京师戒严募万人人卫,明年进右参政兼副使整伤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兵备,号天雄军。又明年举治行卓异进按察使,治兵如故。(卢)象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能治军”。“为学不事章句,居官勤劳倍下吏,夜刻烛鸡鸣盛栉得一机要披起立行之,暇即角射箭衔花五十步外发必中。爱才惜下,如不及三赐剑未尝戮一偏裨”。十一年晋兵部尚书,抗清于巨鹿,孤军无援,“魔兵疾战,吹声动天,自辰迄朱,炮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而死,“时年三十九”(《明史·卢象升传》)。“盖未暇专力文艺,故诗、古文多不人格,然读其军中家书、尺牍,忠孝悱恻,使人感动,无意为文而能文者莫加焉。虽谓之载道之文可也”(《总目》卷一七二)。
《倪文贞集》十七卷、《续编》三卷《奏疏》十二卷、《讲编》四卷、《诗集》四卷
明·倪元璐撰。倪元璐,清溢文贞,事迹已简介,详见《明史·倪元璐传》。“少师邹元标,长从刘宗周、黄道周游,均以古文相期许,而尤留心于经济,故其擎画设施钩考兵食皆可见诸施行,非经生空浮议者可比。其诗文虽不脱北地、弇州之旧格,至其奏疏则详明剀切,多军国大计、兴亡治乱之所关,尤为当世所推重”(《总目》卷一七二)。
《凌忠介集》六卷
明·凌义渠撰。凌义渠,字骏甫,清溢忠介。“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进士,除行人,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授礼科给事中,知无不言”。“居谏垣九年建白多,吏科给事中刘安行恶之,以年例出(凌)义渠福建参政,寻迁按察使,转山东右布政使,所至有清操。召拜南京光禄寺卿,署应天尹事,十六年(公元1643年)人为大理卿”。李自成攻破北京,“首触柱血被面”,被救下,又“自系奋身吭而死”(《明史·凌义渠传》)。气凌)义渠少以制义知名,清新婉约,极为世所传诵。服官后,以清操直节受知庄烈帝,于文章不甚留意。此集凡诗四卷,文二卷”,“中间不载奏疏一门”,“则编次时亦不免有所脱遗”(《总目》卷一七二)。
《茅簷集》八卷
明·魏学淞撰。魏学淞,字子敬,“好学工文有至性”。其父魏大中,忤阉被逮,毙于狱中。魏学淞万计营救不得,“恸几绝扶榜归,晨夕号泣,遂病,家人以浆进,辄魔去曰:‘诏狱中谁半夜进一浆者’,竟号泣死。崇祯初有司以状闻,诏族为孝子”(《明史·魏大中传》)。“然(魏)学淞尚有老母,而为无益之死,或颇疑其过中”(《总目》卷一七二)。
《申忠悯诗集》六卷
明·申佳允撰。申佳允,字孔嘉,“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进士,授仪封知县”,“以才调祀县”,“进太仆丞”(《明史·申佳允传》)。“甲申殉‘流寇’难,世祖章皇帝赐谧忠悯”,“其气节亦震耀千古”,“不敢复以诗格绳之”(《总目》卷一七二)。
《陶庵全集》二十二卷
明·陶淳耀撰,“(陶)淳耀湛深经术,刻意学古”,“文章和平温厚,矩镬先民;诗亦浑雅天成,绝无懦响。此本为文七卷,补遗一卷,诗八卷,诗补遗一卷,吾师录一卷,自监录四卷”(《总目》卷一七二)。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一百七十六卷
清·康熙皇帝撰。康熙皇帝,名玄烨,溢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庙号圣祖。“论曰:圣祖仁孝性成智勇天赐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清史稿·圣祖纪》)。
《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三十卷、《御制乐善堂文集定本》三十卷
清·雍正皇帝撰。雍正皇帝,名溉祯,溢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庙号世宗。“论日:圣祖政尚宽仁,世宗以严明继之,论者比于汉之文景,独孔怀之谊疑于未笃然,淮南暴伉有自取之咎,不尽出于文景之寡恩也。帝研求治道,尤患下吏之疲困,有近臣言州县所人多宜厘剔,斥之曰:‘尔未为州县恶知州县之难至哉言乎’,可谓知政要矣”(《清史稿·世宗纪》)。“雍正庚戌之秋,尝订《乐善堂文抄》,乾隆丁巳取《文抄》所载存十之三,益以雍正乙卯以前续著十之七汇为《乐善堂文集》颁示海内,词林艺圃弦诵相闻。至是,以初刻卷帙稍繁,复指授溥等校阅删订,并省去制义一卷,定为此本”(《总目》卷一七三)。
《御制文初集》三十卷、《二集》四十四卷、《御制诗初集》四十八卷、《二集》一百卷、《三集》一百十二卷、《四集》一百十二卷
清·乾隆皇帝撰。乾隆皇帝,名弘历,谧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庙号高宗。“论曰:高宗运际那隆,励精图治,开疆拓宇,四征不庭,撰文奋武于斯为盛,享柞之久同符圣祖,而寿考则逾之,自三代以后未尝有也。惟毫期倦勤蔽于权悻上累日月之明,为之叹息焉”(《清史稿·高宗纪》)。是编《初集》“凡五百七十余篇,为十九门”,《二集》“凡四百一十余篇,为二十三门”,皆“亲御丹素所成,其浩救碑记之属,词臣恭拟代言者不与焉”。“古代帝王著作”,“或出追记,或出依托,未必亲所撰录也。两汉以后,诸帝王惟梁武帝有诗赋集,又有文集,其余亦无有专以文传者。然武帝文集不过十卷,未为甚富”,而乾隆皇帝则“学搜文海,题咏繁富,亘古所无”(《总目》卷一七三)。“皆合古今体诗,编年为次”“已刻者凡四集”,“统合三万三千九百五十余首。甲辰以后朱剞劂宣布者,尚不知其数焉”,“自古吟咏之富,未有过于我皇上者”(《总目》卷一七三)。
《梅村集》四十卷
清·吴伟业撰。吴伟业,字骏公,“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进士”,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用两江总督马国柱荐诏至京,侍郎孙承泽、大学士冯锉相继论荐,授秘书院侍讲”。“学问博瞻,或从质经史疑义及朝章国故,无不洞悉原委,诗文工丽蔚为一时之冠”。“临段顾言:‘吾一生遭际万事忧危,无一时一境不历艰苦,死后敛以僧装,葬我邓尉灵岩之侧,坟前立一圆石,题曰诗人昊梅村之墓,勿起祠堂,勿乞铭’。闻其言者皆悲之”(《清史稿·文苑传一》)。“此集凡诗十八卷,诗余二卷,文二十卷。其少作大抵才华艳发,吐纳风流,有藻思绮合清丽芊眠之致。及乎遭逢丧乱,阅历兴亡,激楚苍凉,风骨弥为遒上。暮年萧瑟,论者以庾信方之。其中歌行一体尤为擅长,格律本乎四杰,而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韵协宫商,感均顽艳,一时尤为绝调”(《总目》卷一七三)。
《汤子遗书》十卷、《附录》一卷
清·汤斌撰。汤斌,字孔伯,号荆现,又号潜庵,谧文正。“(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国史院检讨”,官至礼部、工部尚书。“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从祀孔子庙”(《清史稿·汤斌传》)。“(汤)斌在国初与陆陇其俱号醇儒,(陆)陇其之学笃守程朱,其攻击陆王不遗余力;(汤)斌之学源出容城孙奇逢,其根柢在姚江,而能持新安、金熟之平,大旨主于刻励实行,以讲求实用,无王学杳冥放荡之弊,故二人异趣而同归”。“其著作之富虽不及陆陇其,而有体有用则(汤)斌尤通达于治体云”(《总目》卷一七三)。
《兼济堂文集》二十卷
清·魏裔介撰。魏裔介,字石生,号贞庵、昆林,溢文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进士,选庶吉士,四年授工科给事中”。“十四年(公元1657年)迁左都御史,上谕之曰:‘联摧用汝,非繇人荐达’,(魏)裔介益感奋,尽所欲言”。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拜保和殿大学士。其“居言路最久,疏至百余上”。“家居十六年躬课稼穑。循行叶陌,人不知其为故相也”(《清史稿·魏裔介传》)。“是编奏疏三卷,序六卷,书牍二卷,传志二卷,祭文、论二卷,杂著二卷,乐府古今体诗三卷,附《年谱》一卷”。“(魏)裔介立朝颇著风节,其陈奏多关国家大体,诗文醇雅,亦不失为儒者之言”(《总目》卷一七三)。
《学余堂文集》二十八卷、《诗集》五十卷、《外集》二卷
清·施闰章撰。施闰章,字尚白,号愚山,“祖(施)宏献以儒学著”,“江南言家法者推施氏。(施)闰章少孤,事叔父如父,从沈寿民游,博综群书,善诗古文辞。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以员外郎试高等,擢擢山东学政,崇儒默浮,有冰鉴之誉”。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召试鸿博授翰林院侍讲”,“二十二年转侍读”。“(施)闰章之学以体仁为本,置义赡族,好扶掖后进,为文意朴而气静,诗与宋碗齐名,王士祯爱其五言诗,为作《摘句图》”(《清史稿·文苑传一》)。“(施)闰章尝语(王)士祯门人曰:‘尔师诗如华严楼阁,弹指即见;吾诗如作室者叙镍木石,一一就平地筑起’,(王)士祯亦记于《居易录》”。“浮华者浪子,吀号者粗人,窟痔者浅,凝肥者俗,风云月露铺张满眼,识者见之直一叶空纸耳,故君子以言有物。观其持论,其宗旨可见矣”(《总目》卷一七三)。
《忠贞集》十卷
清·范承漠撰。范承漠,范文程之子,字数公,号螺山,谧忠贞。“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进士,选庶吉士,授弘文院编修,累迁秘书院学士。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授浙江巡抚”,“九年摧福建总督”。耿精忠叛,“(耿)精忠之徒露刃相协,(范)承漠挺身前,骂不绝口,(耿)精忠拘之土室加以桎桔,绝粒十日不得死”,“为诗文以桴炭画壁上”(《清史稿·范承漠传》)。“抗节死”,“所作画壁诗,石门昊震方尝刻之《说铃》中为世传诵。是编乃其全集”,“所上奏议大都明白敷畅,多有关国计之言;诗文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嚼龈裂毗之状,至今犹可想见”(《总目》卷一七三)。
《林蕙堂集》二十六卷
清·吴绮撰。吴绮,字园次,“追步李商隐,才地视(陈)维篙为弱,而秀逸特甚”。“知湖州府有吏能,人谓其多凤力,尚风节,饶风趣,称为三风太守”。“词最有名,妇孺皆能习之,以有‘把酒祝东风,种出双红豆’之句,又称红豆词人”(《清史稿·文苑传一》)。是集“一卷至十二卷为四六”,“十三卷至二十二卷为诗”,“二十三卷至二十五卷为诗余”,“二十六卷则以所作南曲附焉”。“国(清)初以四六名者,推(吴)绮及宜兴陈维篙二人,均原出徐庾。(陈)维篙泛滥于初唐四杰,以雄博见长;(吴)绮则出人于樊南诸集,以秀逸擅胜”,“异曲同工,未易定其甲乙。其诗才华富艳,瓣香在玉溪、樊川之间。诗余亦颇擅名”(《总目》卷一七三)。
《精华录》十卷
清·王士祯撰。王士祯事迹已简介,详见《清史稿·王士祯传》。“(王)士祯谈诗大抵源出严羽,以神韵为宗。其在扬州作论诗绝句三十首,前二十八首品藻古人,末二首为(王)士祯自述”,“平生大指具在矣”。“国(清)朝之有(王)士祯,亦如宋有苏轼,元有虞集,明有高启”(《总目》卷一七三)。
《尧峰文抄》五十卷
清·江碗撰。江碗,字苕文,晚居尧峰,因以自号。“少孤,自奋于学,锐意为古文辞,于《易》《诗》《春秋》《三礼·丧服》咸有发明”(《清史稿·文苑传一》)。“学术既深,轨辙复正,其言大抵原本六经”。“气体浩瀚,疏通畅达,颇近南宋诸家”,而“性狷急,动见人过,交游罕善其终者,又好诋诃,见文章必摘其瑕颧”,“故恒不满人,亦恒不满于人”(《总目》卷一七三)。
《午亭文编》五十卷
清·陈廷敬撰。陈廷敬,字子端,号说岩,谧文贞。“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进士”,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11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充经筵讲官,改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其后尝官左都御史,工部、户部、吏部尚书,“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初以赐石榴子诗受知圣祖,后进所著诗集,上称其‘清雅醇厚’赐诗题卷端”(《清史稿·陈廷敬传》)。“(陈)廷敬有‘午亭山村在阳城’,因《水经注》载沁水逸午壁亭而名,因以名集。凡诗二十卷,杂著四卷,经解四卷,奏疏序记及各体文二十卷,杜律诗话二卷。(陈)廷敬论诗宗杜甫,不为流连光景之词,颇不与王士祯相合,而(王)士祯甚奇其诗;所为古文,虽江碗性好排诋论文少所许可,亦甚重之”(《总目》卷一七三)。
《读书斋偶存稿》四卷
清·叶方蔼撰。叶方蔼,字子吉,溢文敏。“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一甲三名进士”,“以文章受知世祖”。“事圣祖直内廷眷遇优渥”,而为人“廉谨,其卒以板扉为卧榻,支以四瓮,布帐多补缀,无以为敛,见者以为难能”(《清史稿·叶方蔼传》)。是集乃“在朝及告归时所作,不分体不编年”,“篇什虽少,而一一皆为精华”(《总目》卷一七三)。
《松桂堂全集》三十七卷、《延露词》三卷、《南淮集》三卷
清·彭孙通撰。彭孙道,字骏孙,“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进士,授中书,素工词章,与王士祯齐名,号日彭王。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开博学宏儒科”,“明年三月朔召试太和殿,发赋、诗题各一”,“天子亲摧(彭)孙通一等一名”,“历官吏部侍郎充经筵讲官”,“年七十致仕归,御书松桂堂额赐之,遂以名其集”(《清史稿·彭孙道传》)。“文章声价纸贵一时,今观是集,才学富赡,词采精华,馆阁诸作尤瑰玮绝特,知独邀甄拔,领袖群才,不偶然也”(《总目》卷一七三)。
《曝书亭集》八十卷、《附录》一卷
清·朱彝尊撰。朱彝尊事迹已简介,详见《清史稿·文苑传一》。此集凡赋一卷,诗二十二卷,词七卷,杂文五十卷。“赵执信《谈龙录》论国(清)朝之诗,以(朱)彝尊及王士祯为大家。谓王(士祯)之才高而学足以副之,朱(彝尊)之学博而才足以运之;及论其失,则曰朱贪多,王爱好,亦公论也。惟暮年老笔纵横天真烂漫,惟意所造颇乏翦裁。然晚景颓唐杜陵不免,亦不能苛论(朱)彝尊矣。至所作古文率皆渊雅,良由茹涵既富,故根柢盘深。其题跋诸作订讹辨异,本本元元,实跨黄伯思、楼钥之上。盖以诗论与王士祯分途各鹜,未定孰先;以文而论则(王)渔洋文略固不免瞪乎后耳”(《总目》卷一七三)。
《政书》八卷
清·于成龙撰。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谧清端。“明·崇祯间副榜贡生,(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谒选授广西罗城知县,年四十五矣。罗城,居万山中,盛瘴病,猖撞犷悍,初隶版籍,方兵后遍地棒莽,县中居民仅六户,无城郭解舍。(于)成龙到官,召吏民柑循之,申明保甲,盗发即时捕治,请于上官谳实即处决,民安其居,邻猖岁来杀掠,(于)成龙集乡兵将捣其巢,猖惧誓不敢犯,罗山境民益得尽力耕耘。居罗山七年,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碟上官请宽猖役,疏磋引建学宫,创设养济院,凡所当兴罢者次第举行,县大治。总督卢兴祖等荐卓异,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迁四川合州知州”。官至两江总督,卒于任。于成龙“历官未尝携家属,卒时将军都统及僚吏人视,惟筒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康熙皇帝“谕大学士等曰:‘联博采舆评咸称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清史稿·于成龙传》)。“是集皆其历仕所纪”。其“以清节著名,而起家令牧,至两膺节钺安民敢盗诸政绩亦皆绰有成算,其经济颇有足传,今观是书其平生规画犹可见其本末也”(《总目》卷一七三)。
《愚庵小集》十五卷
清·朱鹤龄撰。朱鹤龄事迹已简介,详见《清史稿·儒林传一》。“此集凡赋一卷,诸体诗五卷,杂著、文九卷,末附传家质言十三则。(朱)鹤龄始专力于词赋,自顾炎武颤以本原之学,始研思经义,于汉唐注疏皆能爬梳抉摘,独出心裁,故所作文章亦悉能典雅醇实,不蹈剽窃摹拟之习。其邺鄘卫三国、禹贡、三江、震泽、太湖、嶓家、汉源诸辨,多有裨于考证。尝笺注杜甫、李商隐诗集,故所作韵语颇出人二家之间,而寄兴清远能不自掩其神韵”(《总目》卷一七三)。
《抱犊山房集》六卷
清·秸永仁撰。嵇永仁,字留山,别号抱犊山农。“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耿精忠作乱,(秸)永仁在总督范承漠幕,同被拘击,(范)承漠遇害,(嵇)永仁亦死难”。“是集前三卷:曰《吉吉吟》,皆其陷狱时与(范)承漠及同难诸人唱和诗;日《和泪谱》,则为同难诸人所作小传也。第四卷曰《葭秋集》,第五卷曰《竹林集》,第六卷附录同难会稽王龙光、华亭沈天成二人之诗文。其子(嵇)曾摘编次付梓并以浩救及谕、祭文等弁于卷首。(嵇)永仁以诸生佐幕尚未授官而抗节残身义不从逆,可以愧刘秉政等于九泉。其所为诗文皆缕述当时实事,狱中不得笔墨以炭屑画于四壁,闽人重其人品录而传之,得存于世。今诵其词奕奕然犹有生气,与(范)承漠画壁诸诗同为忠臣孝子之言,争光日月,不但以文章论矣”(《总目》卷一七三)。
《文端集》四十六卷
清·张英撰。张英,字敦复,溢文端。“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进士”,“累迁侍读学士,十六年圣祖命择词臣谆谨有学者日侍左右,设南书房命(张)英人直,赐第西安门内,词臣赐居紫城自此始。时方讨三藩,军书旁午,上日御乾清门听政,后即幸懋勤殿与儒臣讲论经义,(张)英率辰人暮出,退或复宣召辍食趋宫门,慎密格勤,上益器之,幸南苑及巡行四方必以(张)英从,一时制浩多出其手”。“二十八年摧工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仍管詹事府,调礼部兼官如故”。“三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张)英性和易,不务表曝,有所荐举不使其人知,所居无赫赫名,在讲筵民生利病四方水旱无不言,圣祖尝语:‘执政张英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清史稿·张英传》)。张英“答笔雍容极儒臣之荣遇,矢音赓唱篇什最多,其间鼓吹升平,黼献廊庙,无不典雅和平。至于言情赋景之作又多清微淡远,抒写情灵。台阁、山林二体古难兼擅,(张)英乃兼而有之。其散体诸文称心而出,不事粉饰,虽未能直追古人,而原本经术,词旨温厚,亦无忝于作者焉”(《总目》卷一七三)。
《西河文集》一百七十九卷
清·毛奇龄撰。毛奇龄,学者据郡望称西河先生,事迹已简介,详见《清史稿·儒林传二》。“(毛)奇龄著作之富甲于近代,段后其门人子侄编为《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四部,凡四百余卷”。“此本为康熙庚子其门人蒋枢所编,但分经集、文集二部”。“(毛)奇龄之文,纵横博辨,傲睨一世,与其经说相表里,不古不今自成一格,不可以绳尺求之。然议论多所发明,亦不可废;其诗又次于文,不免伤于猥杂,而要亦我用我法不屑随人趋者,以余事观之可矣”(《总目》卷一七三)。
《陈检讨四六》二十卷
清·陈维篙撰。陈维篙,字其年,“天才绝艳”,“尝由沐人都与朱彝尊合刻一稿名《朱陈村词》流传至禁中,蒙赐问时以为荣。逾五十始举鸿博授检讨,修《明史》,在馆四年病卒。(陈)维篙清瘦多须海内称陈髯生,平生无疾言遽色,友爱诸弟,甚游公卿间,慎密随事匡正,故人乐近之”(《清史稿·文苑传一》)。“国(清)朝以四六名者,初有(陈)维篙及吴绮,次则章藻功《思绮堂集》亦颇见称于世,然(吴)绮才地稍弱于(陈)维篙,(章)藻功欲以新巧胜二家,又遁为别调”。“平心而论,要当以(陈)维篙为冠”。其“才力富健,风骨浑成,在诸家之中独不失六朝、四杰之旧格”(《总目》卷一七三)。
《莲洋诗抄》十卷
清·吴雯撰。吴雯,字天章,“少朗悟,记览甚博,尤长于诗”,“著《莲洋集》诗体峻洁有其乡人元好问之风,据《名山记》莲洋村在华岳下,取以名集”(《清史稿·文苑传一》)。“刑部尚书王士祯为墓志,称初见其诗有‘泉绕汉祠外,雪明秦树根,浓云湿西岭,春泥沽条桑,至今尧峰上,犹见尧时日’诸句,吟讽不绝于口”。“赵执信《怀旧诗序》亦称(吴)雯‘拙于时艺,困踱场屋,体貌粗丑,衣冠垢敝,或经岁不盟浴,人咸笑之,然诗才特超妙”(《总目》卷一七三)。
《张文贞集》十二卷
清·张玉书撰。张玉书,字素存,溢文贞,“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左庶子,充日讲起居注官,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以进讲称旨加詹事衔。二十年摧内阁学士充经筵讲官,寻迁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二十九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五十年从幸热河,甫至疾作遂卒,年七十,上深惜之,亲挽诗”(《清史稿·张玉书传》)。是集包括:赋、颂、表、笺、疏、议、书、考、说、序、跋、记、纪事、赞、策问、纪功碑、墓碑、神道碑、墓志铭等,“大抵皆春容典雅,讽讽乎盛世之音。其托诺山、狼居晋山二碑叙述圣武神功皆为详赡,足以昭示万世。其纪平定江南事,纪灭闯献‘二贼’事,纪三路进师下云南事,纪平水西事及外国纪皆端绪详明,得诸耳闻目见足以彰开国之鸿烈。纪顺治间乐章及钱、粮、户口三篇,皆足资掌故;而纪陕西殉难官事一篇,亦足与史传相参”。“其余碑志亦多国初将相事迹,可备考核”(《总目》卷一七三)。
《西破类稿》三十九卷
清·宋荦撰。宋荦,字牧仲,官江宁巡抚,“在江苏三遇上南巡,嘉(宋)荦居官安静,迭蒙赏赉以(宋)荦年逾七十,书福寿字赐”。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摧吏部尚书,四十七年以老乞罢,濒行赐以诗”(《清史稿·宋牵传》)。“(宋)荦虽以任子人官,不由科目,而淹通典籍练习掌故,诗文亦为当代所推,名亚于新城王士祯”,“其序、记、奏议等作亦皆流畅条达,有眉山轨度”(《总目》卷一七三)。
《铁庐集》三卷、《外集》二卷、《后集》一卷
清·潘天成撰。潘天成,字杨畴,《漂阳志》载其幼与父母避仇相失,年十五乞食行求,遇于江西界,百计迎归,傭贩以养,备极艰苦,以其间读书讲业,竟为积学。年七十四汔穷饿以死。“盖笃志苦行之士也”。“学问源出姚江,以养心为体,以经世为用。其诗文皆抒所欲言,不甚人格,然行谊者文章之本,纲常者风教之源,(潘)天成出自寒门,终身贫贱,而天性真挚,人品高洁,类古所谓独行者。其精神坚苦,足以自传其文,故没嗣绝而人至今重之”(《总目》卷一七三)。
《湛园集》八卷
清·姜宸英撰。姜宸英事迹已简介,详见《清史稿·文苑传一》。其“少习古文,年七十始得第,绩学勤苦,用力颇深”(《总目》卷一七三)。
《古灌堂集》三十六卷,附《黔书》、二卷《长河志籍考》十卷
清·田雯撰。田雯,字紫纶,号山姜,德州人。“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进士,授中书,先是中书以货郎充,是年始改用进士,遂为例”。“累迁工部郎中督江南学政,所取士多异才”。官至“刑部侍郎调户部,以疾归”(《清史稿·文苑传一》)。“是集凡文二十二卷,诗十四卷。当康熙中,王士祯负海内重名,文士无不依附门墙,求假借其余论,惟(田)雯与任邱庞垲不相辨难,亦不相结纳。(庞)垲《丛碧山房集》格律谨严,而才地稍弱;(田)雯则天恣高迈,记诵亦博,负其纵横排奡之气,欲以奇丽驾(王)士祯上,故诗文皆组织繁富,铔炼刻苦,不肯规规作常语。赵执信《谈龙录》尝议其诗中无人,然偏师驰突,终能自成一队,谈艺者弗能废也。附载《黔书》二卷,其为贵州巡抚时作;又《长河志籍考》十卷,德州古广川地,《隋书》避炀帝讳,改长河也”(《总目》卷一七三)。
《榕村集》四十卷
清·李光地撰。李光地,号榕村,事迹已简介,详见《清史稿·李光地传)》。“(李)光地所长在于理学、经术,文章非所究心,然即以文章而论,亦大抵宏深肃括,不雕琢而自工”。“数十年来屹然为儒林巨擎,实以学问胜,不以词华胜也”(《总目》卷一七三)。
《三鱼堂文集》十二卷、《外集》六卷、《附录》一卷
清·陆陇其撰。陆陇其事迹已简介,详见《清史稿·陆陇其传》。是集为其门人侯锉所编,包括:杂著,书,尺牍,序,记,墓志铭,圹记,传等。《外集》为奏议,条陈,表策,申请,公移,诗等。《附录》为其行状之类。“(陆)陇其学问深醇,操履醇正,即率尔操瓤之作其不合于道者固已鲜矣”。“其两为县尹,一为谏官,政绩亦卓卓可纪,盖体用兼优之学”。“夫诗歌非(陆)陇其所长,列之《外集》可也”,“而(侯)锉等乃以奏议、公牍,确然见诸行事者别为外集”,“尊空言而薄实政,是岂(陆)陇其之旨乎”(《总目》卷一七三)。
《因园集》十三卷
清·赵执信撰。赵执信,字仲符,“从祖(赵)进美官福建按察使,诗名甚著,(赵)执信承其家学,自少即工吟咏”(《清史稿·文苑传一》)。是编包括十三集,“集各一卷以存其旧,不复以篇页多寡为分也”。“(赵)执信娶王士祯之甥女,初相契重,相传以求作《观海集序》(王)士祯屡失其期,遂渐相诟厉,仇隙终身”,“互相排击”。“平心而论,王(士祯)以神韵缥缈为宗,赵(执信)以思路铲刻为主。王之规模阔于赵,而流弊伤于肤廓;赵之才力锐于王,而末派病于纤小。使两家互救其短,乃可以各见所长”(《总目》卷一七三)。
《怀清堂集》二十卷
清·汤右曾撰。汤右曾,字西崖,“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进士”,官至翰林院掌院学士,吏部侍郎,“少工诗,清远鲜润,其后师事王士祯称人室,使贵州后风格益进,铔链澄汰,神韵冷然”(《清史稿·汤右曾传》)。“论者称浙中诗派,前推竹垞,后推西崖,两家之间莫有能越之者。今观二家之集,朱彝尊学问有余,而才力又足以运掉,故能榕铸变化,惟意所如;(汤)右曾才足肩随,而根柢深厚则未免稍逊,齐驱并驾似未易言,然亦近人之卓然挺出者也”(《总目》卷一七三)。
《二希堂文集》十二卷
清·蔡世远撰。蔡世远,字闻之,溢文勤,“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进士”,“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特召授编修,直上书房,侍诸皇子读,寻迁侍讲,四年迁右庶子再迁侍讲学士,五年迁少詹事,再迁内阁学士,六年迁礼部侍郎”(《清史稿·蔡世远传》)。“是编乃其所作杂文”,“《目录》之后有其门人宁化雷铁附跋,称其堂所以名二希者,(蔡)世远尝自作《记》,言学问未敢望朱文公,庶真希元乎;事业未敢望诸葛武侯,庶几其范希文乎。其务以古贤自期,见于是矣”。“今观其文,溯源于六经,阐发周程张朱之理,而运以韩柳欧苏之法度。所谓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发之为文章者”(《总目》卷一七三)。
《敬业堂集》五十卷
清·查慎行撰。查慎行事迹已简介,详见《清史稿·文苑传一》。“是编裒集其平生之诗,随所游历各为一集”。“自古喜立集名以杨万里为最多,(查)慎行此集随笔立名殆数倍之,其中有以二十四首为一集者,殊伤烦碎,然亦征其无时无地不以诗为事矣。集首载王士祯原序,称黄宗羲比其诗于陆游。(王)士祯则谓:‘奇创之才(查)慎行逊(陆)游,绵至之思(陆)游逊(查)慎行’。又称其‘五七言古体有陈师道、元好问之风’。今观(查)慎行近体实出剑南,但(陆)游善写景,(查)慎行善抒情;(陆)游善隶书,(查)慎行善运意。故长短互形,(王)士祯所评良允”(《总目》卷一七三)。
《望溪集》八卷
清·方苞撰。方苞,号望溪,事迹已简介,详见《清史稿·方苞传》。“(方)苞于经学研究较深,集中说经之文最多,大抵指事类情,有所阐发。其古文则以法度为主,尝谓:‘周秦以前文之法义无一不备,唐宋以后步趋绳尺而犹不能无过差’。是以所作,上规《史(记)》《汉(书)》,下仿韩(愈)、欧(阳修),不肯少轶于规矩之外。虽大体雅洁,而变化太少,终不能绝去盯畦自辟门户。然其所论古人矩度与为文之道,颇能沉潜反复而得其用意之所以然。虽蹊径未除而源流极正,近时为八家之文者以(方)苞为不失旧轨焉”(《总目》卷一七三)。
《存砚楼文集》十六卷
清·储大文撰。储大文,字六雅,“初以制艺名,归田后乃潜心古学,尤究心于地理,故全集十六卷而论形势者居七卷,凡山川阻隘边关隘塞靡不详究”。“当年进退攻守之要,成败得失之由,皆口讲而指画之”。“国(清)朝百有余年惟阎若球明于沿革,(储)大文详于险易”。“惟边塞以外,如西域诸部,蜀激各番验之往往不合,盖当道路未通,异域传闻图经不备,不能及今日”,“得诸目睹之真,势使之然,固不足怪耳。其他杂文间有隶事大繁之失,而征引典博,终胜空疏”(《总目》卷一七三)。
《香屑集》十八卷
清·黄之隽撰。黄之隽,字石牧,号吾堂,“是编皆集唐人之句为香奁诗,凡古今体九百三十余首。前有《自序》亦集唐人文句为之,凡二千六百余言”。“集句为诗始晋·傅咸”。“有唐一代无格不备”,“(黄)之隽是编虽取诸家之成句,而对偶工整,意义通贯,排比联络,浑若天成,且惟第二卷无题五言长律中重用杜甫二句,陆龟蒙二句,余虽钜篇亦每人惟取一句,不相重复,且有叠韵不已,至于倒押前韵而一一如自己出,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足见“记诵之博,运用之巧”(《总目》卷一七三)。
《鹿洲初集》二十卷
清·蓝鼎元撰。蓝鼎元,字鹿洲,事迹已简介,详见《清史稿·循吏传二》。“蓝鼎元喜讲学,尤喜讲经济,于时事最为留心。集中如论闽粤黔诸省形势及征剿台湾事宜,皆言之凿得诸阅历,非纸上谈兵。至于所叙忠孝节烈诸事亦点染生动,足裨风教”(《总目》卷一七三)。
《樊榭山房集》二十卷
清·厉鹊撰。厉鹊事迹已简介,详见《清史稿·文苑传二》。“是集因所居取唐·皮日休句,题曰樊榭山房,是以为名。平生博洽群书,尤熟于宋事,尝撰《宋诗纪事》一百卷,《南宋院画录》八卷,《东城杂记》二卷,又与同社作《南宋杂事诗》七卷,皆考证详明,足以传后。其诗则吐属娴雅,有修洁自喜之致,绝不染南宋江湖末派。虽才力富健,尚未能与朱彝尊等抗行,而恬吟密咏绰有余思,视国(清)初西冷十子则翛然远矣”(《总目》卷一七三)。
《果堂集》十二卷
清·沈彤撰。沈彤,字果堂,事迹已简介,详见《清史稿·儒林传二》。“(沈)彤博究古籍,精于考据”,“集虽不尚词华,而颇足羽翼经传。其实学有足取者,与文章家又别论矣”(《总目》卷一七三)。
《松泉文集》二十卷、《诗集》二十六卷
清·汪由敦撰。汪由敦,字师茗,号谨堂,又号松泉居士,溢文端。“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进士,选庶吉士,父丧以纂《明史》命在馆守制,丧终三迁内阁学士,直上书房”,“累迁工部尚书,调刑部兼署左都御史”,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命在军机处行走”。“(汪)由敦笃内行,记诵尤淹博,文章典重有体,内直几三十年以恭谨受上知”(《清史稿·汪由敦传》)。“晚年遗稿颇伙,未及编次,其子工部右待郎臣汪承需谨加排次,都为二集”,“缮本进呈,复蒙特贲宸章,曲加评鹭,嘉诗篇之雅正,许文律之清醇,御藻亲摘,光垂不巧”(《总目》卷一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