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京剧“老生三鼎甲”

徽班进京以后,经过“徽汉合流”,徽班又在演出实践中吸收了昆曲、梆子等戏曲剧种的营养,使自己的演出在实践、融合中不断发展壮大,而逐渐向一个独立的剧种过渡。

据戏曲史学家考证研究,京剧形成的时间还没有一个十分准确的年限。这也恰恰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因为一个剧种的形成,必然由量变向质变过渡,而要在历史中查考到京剧具体在哪一年形成,也不现实,但目前认为京剧的形成是在1840年左右的观点,还是得到了戏曲理论界的普遍认可,也可以说,京剧是在徽班进京五十年后才基本形成的。

然而,这样说却不等于“京剧”这一专有称谓也是在1840年时出现的。“京剧”这个专有名词正式出现,要比京剧实际形成的大致时间晚上三十多年。“京剧”最早出现在清光绪二年(1876年)的上海《申报》上,所以称其为京剧,是因为徽班演出的这个汇集徽戏、汉调、昆曲、梆子等剧种风格特色的新剧种的形成地在北京。在此之前,京剧曾被称为皮簧(黄)、二簧、黄腔、京调、京戏等,后来北京改名为北平,京剧也随之被称为平剧,又因京剧是全国的第一大剧种,几乎遍布中国的每一个省份,所以京剧也有“国剧”的叫法。

既然“京剧”这个名词是在1876年才出现的,何以见得京剧是在1840年左右形成的呢?

在道光二十五年刊本的《都门纪略》中,记录下了三庆班、春台班、四喜班、和春班、嵩祝班、新兴金钰班、大景和班等七个当时在北京有很大声誉的戏班、演员和演出剧目(具体记录此处从略,可参考《中国京剧史》、《京剧发展史略》等)。从这份记录中可以看出,上述七个戏班的演出剧目共七十余出(重复者不计),其中已经出现的《法门寺》、《文昭关》、《让成都》、《定军山》、《碰碑》、《琼林宴》、《探母》、《捉放曹》、《击鼓骂曹》、《打渔杀家》、《南天门》、《清官册》、《祭塔》、《回龙阁》、《芦花河》、《水淹泗州》、《钓金龟》、《阳平关》、《断密涧》、《二进宫》、《铁笼山》、《五台会兄》等成形剧目,仍然在今天的京剧舞台上演出。

这些演出的剧目可以反映出,当时“二簧”和“西皮”不仅已经成为徽班演出中的主要声腔构成,“皮簧合奏”已将“二簧”和“西皮”有机地融合在了一个剧目当中(如《文昭关》、《捉放曹》等)。此外这一时期,“二簧”和“西皮”的曲调在板式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此时如“二簧”中的倒(导)板、慢板、原板、散板以及“反二簧”(如《碰碑》)和“西皮”中的倒(导)板、慢板、原板、二六、快板、散板等板式均已出现。声腔的统一与确立成为京剧作为一个独立剧种产生的标志。

随着声腔艺术的融合与统一,在这一时期,京剧在字韵方面的“十三辙”以及唱念中的“四声”、“上口字”、“尖团字”已初步确立。但除“十三辙”外,涉及京剧音韵的“四声”、“上口字”和“尖团字”还保留着安徽、湖北等不同的地方语言及语音特色,甚至有些还保留着中古音的痕迹。尽管这也是徽、汉融合的结果,但不得不承认,这种来自不同地域字音与字韵的融合成就了京剧独特而又系统、完备的音韵结构。因而,有人把京剧简单地归纳为京字、京音和京韵并不准确。

此外,通过上述剧目还可以看出,在七个戏班所演出的七十余个剧目中(重复者不计),已经出现了老生、小生、正旦、花旦、武旦、老旦、净丑和丑旦等行当,并且随着行当的确立,也出现了第一代京剧演员。

京剧小百科

十三辙:辙也可以理解为韵,在北方说唱中,把字音的韵母按韵母相同或相似的基本原则归纳出的分类,将每一辙中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字命名为该辙的名称,以便演唱、念白时在韵脚上合辙押韵,易读易听,并富于音乐的美感。十三辙包括“发花”、“梭波”、“乜斜”、“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为便于记忆,前人曾把十三辙简化归纳为十三个字的一句话“俏佳人扭捏出房来,东南西北坐”,后人也有将其改为“要学会唱念做打基础功才有根”或其他。

三鼎甲:古代科举制度中状元、榜眼、探花的总称。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三鼎甲,简称鼎甲。

京剧是在不断的融合、演进、发展和变化中得以形成的,因此,当京剧作为一个独立的剧种演出时,多是由徽班中的徽戏和汉调演员经过渡而成为第一代京剧演员的。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咸丰末年,京剧舞台上出现了对后世影响至深的最杰出的三位京剧演员,他们分别是程长庚、余三胜和张二奎,人们把他们称为京剧“老生三鼎甲”或“老生三杰”。

程长庚(1811——1880),原名程椿,谱名程闻檄,字玉珊,乳名长庚,成名后寓所名为四箴堂。安徽潜山人。程长庚出科于徽班,曾接受过系统正规的科班训练,文武昆乱不挡,唱念做打俱佳。因程长庚本是徽籍,又出身徽班,演唱中也带有明显的安徽乡音,故程长庚有“徽派老生”、“徽班领袖”之称,在“老生三鼎甲”中,他对京剧乃至后世的影响也最大。

程长庚戏画像,《群英会》中饰鲁肃

京剧小百科

文武昆乱不挡:指京剧演员戏路宽广,才能全面,不论以唱功为主的文戏,还是以武功为主的武戏,不论是昆曲,还是乱弹(旧时把京剧等昆曲以外的戏曲剧种称为乱弹),无所不能,而且在演出时无不具有相当的艺术质量。

四功五法:戏曲表演中的术语。四功是指唱、念、做、打四项基本功,是戏曲舞台上不可缺少的表演手段。五法一般是指手、眼、身、法、步,即其中每一项都有其严格规范的训练方法。近年来,各界对“四功五法”的提法又有进一步的探讨,但并无定论,故在此不做介绍。

程长庚于道光年间入京搭班三庆班,他初登北京剧坛,声誉一般,后刻苦钻研三年,又向前辈同行求教,艺事大进。据说,在一次堂会戏上露演《文昭关》,声腔激昂,神情动人,由此声名大振,在道光二十五年前后,已成为三庆班的首席老生和领班人,同行均尊称其为“大老板”。

程长庚精于唱功,嗓音条件尤为出众,他的嗓音内行话称之为“脑后音”,讲求字正腔圆,少有花哨,因而沉雄爽朗。据说他在舞台上演出能始终以“乙字调”(等于今天所说的A调)演唱,且嗓音洪亮、“穿云裂石”、“余音绕梁”、“沉雄之致”,足见他的演唱艺术非常精湛。他在演唱上,除了具有优越的天赋条件,还能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他在徽戏的演唱风格中,又能吸收、借鉴昆曲、京腔、汉调的演唱技巧,并且能做到声情交融、声情并茂。在表演上,他十分善于体察人物的性格、身份,注重表现人物的气质与神采,做功身段遵循老徽班演法,绝不稍逾规矩,沉稳凝重。

京剧小百科

堂会戏:是明清至民国以来,戏曲演出中的一种既特殊又重要的演剧形式。由个人出资,邀集一个或几个戏班中的若干著名演员、艺人,在年节或喜寿日在私宅、饭庄、会馆、戏园为自家作专场演出,以此招待亲友。堂会戏的演出剧目及演员则由出资方与戏班协商而定,堂会戏上的演出剧目、演员阵容及搭配,有时是在营业演出中难得一见的。有时出资方自己也会在堂会上粉墨登场,或与艺人同台。堂会戏演出的收入,往往高于艺人日常营业演出数倍,有的甚至可能高于营业演出5~10倍。

科班:旧时培养戏曲演员的场所,科班兴起于明代,清末民初随着近代戏曲的兴起,又相继出现了一批专门培养童年演员的科班,其性质与今天的戏曲学校有相似之处,但旧时科班没有文化课教学内容,并且一直沿用体罚教育模式。所谓“科班出身”,是指经过正规培养、训练的戏曲演员。

由于是科班出身,接受过系统、扎实的专业训练,所以他能演的剧目十分丰富,不仅老生本工的角色,而且武生戏、净角戏也都能演。程长庚的擅演剧目有《群英会》、《战樊城》、《文昭关》、《鱼肠剑》、《捉放曹》、《取成都》、《龙虎斗》、《镇潭州》、《让成都》、《举鼎观画》、《状元谱》、《天水关》和昆曲《钗训大审》等。因演出《群英会》曾有“活鲁肃”之誉。

据说,程长庚的“老爷戏”,曾受前辈艺人米应先的指点,因而,做派着重神威端庄,如他所演的《临江会》、《战长沙》、《华容道》等都非常出色。程长庚虽然擅演剧目很多,但他对演出剧目的选择却极为严格,凡是他认为不合情理或与历史太无根据的戏如《战北原》、《空城计》、《武家坡》、《回龙阁》、《算粮》、《大登殿》等,他都坚决不演。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京剧故事大多本来就与历史真实有着较大的出入,程长庚所以不演上述剧目,更可能是他本人惯于演出“端凝肃穆”的正剧,却不擅长这类兼有噱头、风趣的剧目表演,故而藏拙回避不演,对此说法或备一说。

程长庚除了是一位优秀,并且对京剧艺术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京剧演员外,还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戏班管理者。程长庚执掌三庆班多年,排演了如36本《三国志》和24本《龙门阵》等连台本戏,还担任精忠庙会首多年。执掌三庆班期间,程长庚还积极培养青年,像后来京剧“老生新三鼎甲”中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以及杨月楼等无不得到程的教益,此外,票界的周子衡学程成就很好。程长庚还改革剧场陋习,废除了“站台”等旧时陋习,并且不让观众在演唱时“叫好”,也不许观众在演出时在台下吸烟,否则立即停止演出。程在晚年还积极兴办三庆科班(又名四箴堂科班),遍请名师,培养京剧人才,像后来京剧名宿张淇林、钱金福、陈德霖等均出自该科班。程长庚卒于光绪五年农历十二月十三日,时为公元1880年1月24日。

京剧小百科

站台:是指在演出开始以前,男性旦角演员必须站在舞台上,供台下观众欣赏,若遇达官富豪为之欢愉,演员还要陪其玩乐。站台不仅是当时一种扭曲并超出戏曲欣赏范畴的行为,更是有损戏曲演员人格的一种陋习。

余三胜(1802—1866),本名开龙,字启云,湖北罗田人。出身湖北汉调戏班,原为汉调末角演员,道光初年入京后,搭“四大徽班”之一的四喜班,在道光二十五年前,已是四喜班的首席老生和领班人。因余三胜是湖北人,最初又是汉调演员,所以人们又把余三胜称为“汉派老生”。

余三胜泥像,人物为《黄鹤楼》中的刘备

在“徽汉合流”之前的徽班中,虽然徽戏里也有二簧腔调,但腔调平直,缺乏旋律和韵味,然而,出身汉调戏班的余三胜,嗓音醇厚、声调优美。他在汉调皮簧和徽戏二黄腔调的基础上,充分吸收昆曲、梆子等剧种的声腔艺术,创造出抑扬婉转、流畅动听的京剧唱腔,因此,当时余三胜以擅唱“花腔”著称。所谓“花腔”,主要是指唱腔的旋律丰富、多变。余三胜在京剧唱腔的创造,主要在于丰富和加强了京剧唱腔的旋律,进而打破了之前徽班演唱“时尚黄腔喊如雷”的局面。据记载,京剧中的二簧反调,如《碰碑》、《乌盆记》、《朱痕记》等剧中的反二黄唱腔,均始创于余三胜。

余三胜在京剧的唱腔革新中,还将汉戏的语言特色与北京的语言特点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既能使北京观众听懂,又不失京剧具有徽汉地域风格特点的字音和声调,从而,使“湖广音”、“尖团字”和“上口字”成为京剧的主要音韵基础,后世集京剧老生之大成者的“梨园汤武”、“名伶大王”谭鑫培,在很多唱腔方面均受到余三胜的影响。

余三胜所擅演的有《四郎探母》、《定军山》、《秦琼卖马》、《战樊城》、《鱼肠剑》、《击鼓骂曹》、《捉放曹》、《碰碑》、《琼林宴》、《朱痕记》、《乌盆记》、《摘缨会》等。以这些剧目在今天的京剧演出情况来看,余三胜绝非是仅靠唱功且以“花腔”取胜的京剧演员,若非唱、做兼长,恐怕很难胜任上述中如《四郎探母》、《定军山》、《秦琼卖马》、《战樊城》、《琼林宴》等些唱做并重的剧目。

天津泥塑艺人张明山曾塑造过余三胜饰《黄鹤楼》中刘备泥塑一座,形神兼备。源于时代因素,余三胜没有留下任何图像资料,后人也只能通过这座泥塑的照片,得以领略余三胜的风貌。

相传,余三胜熟读《杨家将》,又是编词编腔的行家里手。一次余三胜与名旦胡喜禄演《四郎探母》,余三胜饰演杨延辉,胡喜禄饰铁镜公主,但开演时间到了,胡却因故迟到误场。余三胜从容上场,为了拖延时间,等待胡喜禄上场,余三胜在把唱段中只有的四个“我好比”唱词唱完后,在“我好比潜水龙困在沙滩”之后,又即兴编词加唱了“我好比中秋月乌云遮掩”、“我好比东流水一去不还”等七十四句“我好比”的唱腔,直到后台管事示意胡喜禄已化装来到台口,才按照戏中的原词继续往下唱“想当年沙滩会一场血战”。一场在今天视之为演出事故的风波,凭借余三胜的机智和沉着就这样化险为夷。事后,有人问余三胜:“如果胡喜禄还不来,您怎么办?”余答:“我的‘我好比’八十句为度,若喜禄还不到,我就改唱功为念白,历叙天波府的家事,可以整整说上半天!”

张二奎(1814—1864),原名张士元,字子英,成名后寓所名为“忠恕堂”。一般认为他是直隶衡水人(今河北省衡水市)。

张二奎幼年随先辈经商入京,曾入私塾读书。二十多岁时,张二奎进入工部都水做经承,因酷爱京剧且嗓音洪亮,经常以票友的身份到和春班义务演唱,后因触犯朝廷“凡在朝任职者,不得粉墨演剧”的规定而被革职。二十四岁时,他因生计而“下海”演出,方取艺名张二奎,从此成为职业京剧演员。

张二奎体貌轩昂、仪表英伟,更有一副“字字坚实,颠扑不破”的好嗓子,所以,在他“下海”后先搭和春班,一登台演出便备受观众瞩目,从此声名大噪。此后,张二奎又搭四喜班,不久成为了班里的首席老生演员和领班人。咸丰初年,张二奎离开四喜班,与大奎官(刘万义)共同组建双奎班。张二奎的横空出世,使得他在北京剧坛的声誉一度超过余三胜和程长庚,所以,他在程长庚之前就曾被推选为“精忠庙”会首,由此可见,张二奎在当时北京戏曲界的影响。

张二奎传(载《菊部丛刊》)

相传,张二奎扮相雍容华贵、端庄豪气,这使他擅长扮演帝王贵胄一类的老生角色。所以,他素以演老生王帽戏而驰名剧坛,尤为难得的是,票友出身的他,还兼演短打武生戏。他在演唱、念白的声腔字音上,充分吸收了北京的语音特点,多用北京字音(内行称之为“怯音”),一改徽调、昆曲、汉调等地域性语音,迎合了北方(特别是北京)观众的欣赏习惯,给人以吐字清晰,行腔朴素自然、朴实无华的感受,因此,赢得了大量年轻观众的追捧,这也是当时盛传“年少争传张二奎”的重要原因。张二奎还创造了重气喷字的唱法,这也是梆子腔的演唱特点,如《打金枝》中唱到“把王催”就属这类唱法,听来干净利落,给人以痛快淋漓的艺术感受。时人咏谓:“四喜一句‘把王催’,三庆长庚也皱眉。怜他春台余三胜,《捉放》完时饶《碰碑》。”一作:“四喜来个张二奎,三庆长庚皱皱眉。和春段二不上座,急得三胜唱两回。”由此,可知张二奎当时受戏曲观众欢迎的程度。

京剧小百科

票友:相传清代八旗子弟凭清廷所发“龙票”,为清廷宣传,赴各地演唱子弟书却不取报酬。后来票友一词逐渐演变为喜爱演唱、演戏却不以专业演戏为业的爱好者。但也有人认为,只有参加票房活动的爱好者才能称为票友。

票房:指戏曲、曲艺爱好者经常聚会、清唱、演戏的组织和场所。

下海:戏曲界把非职业演员(或票友)转为职业演员称为“下海”。

张二奎的常演剧目有《金水桥》、《打金枝》、《取成都》、《取荥阳》、《大登殿》、《回龙阁》、《桑园会》、《四郎探母》、《牧羊卷》、《捉放曹》、《五雷阵》、《恶虎村》等。因他开创的老生流派在字音上大量吸收京音,故而,由他创立的老生流派被称为“京派”或“奎派”。

张二奎的弟子传人有同治年间著名武生俞菊笙、杨月楼,俞、杨二人曾有“忠恕堂文武双璧”之称。此外,在唱法上私淑“奎派”者还有许荫棠、韦九峰、周春奎、刘景然等。原来,戏曲界一直认为张二奎卒于咸丰十年(1860年),近年,经学者王政尧教授考证得出张二奎是在同治三年(1864年)才故去的。

程长庚、余三胜和张二奎分别根据各自不同的艺术经历与演唱特长,在京剧形成初期形成了京剧中徽、汉、京三个具有不同地域风格的艺术流派,因此,他们创立的流派既被称为徽派、汉派和京派,又被称为“程派”、“余派”和“奎派”,这三位艺术家在改革徽戏、汉调,融合昆曲、梆子,最终促成京剧发生、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在京剧形成初期,北京戏曲舞台上出色的京剧演员并不止这三位,还有卢胜奎、王九龄、薛印轩等知名老生演员,他们对京剧艺术的发展同样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