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实战
两星期的培训课终于结束了,全班同学都跃跃欲试,渴望实战的来临。我们在元旦假期之后返回了芝加哥,来到了杰克逊大街上与期货交易所大楼并肩而立的保险大厦。大厦8层的一个巨大的办公室就是我们的工作间,我们每人都分到了一张桌子。
这些桌子成对排列,共有6对,每一对之间都有6英尺(1英尺约合0.304 8米)的间隔。我们都有机会挑选桌子,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选择谁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与我们并肩作战。每一张桌子上都有一部单独连线的直拨电话。
海龟们每个星期都会拿到一张表,上面列明了我们所参与的每一个市场中每100万美元的交易账户所对应的合约交易量。不过,为了简化交易过程,里奇和比尔要求我们在每一个市场中都使用同样大小的头寸单位:3份合约。对我们所交易的每一种合约,我们的最大头寸规模都是4个单位,也就是12份合约。这大致上与一个5万~10万美元的账户相对应。
我们对自己的账户有完全的支配权,可以做任何我们想做的交易,只要我们能说明每一笔交易的原因,并大致上遵循我们的系统。我们在第一个月里都要写自己的日志,在里面注明每一笔交易的原因。我的记录大多都是这类风格:“在400美元时买入,因为根据系统2来看,这是一个60日突破。”
新年伊始,1984年2月份的民用燃料油的价格就从0.80美元上涨到了0.84美元,于是我遵照系统的要求买入了3份合约。这笔交易立即赢利,而我在短短几天内就买足了12份合约的上限。在接下来的几天内,我们的“交易室”内充斥着买入命令和欢声笑语:民用燃料油的价格在不到一星期内就蹿升到了0.98美元。
那个年代还没有电脑自动打印的价格走势图一说。我们只能看《期货观察》(Commodities Perspective)上的图表,这是一份小报,当月交易活跃的期货合约大多都有走势图登出。由于这些图表每星期才更新一次,我们在每一个交易日结束后还得用铅笔在上面补充新的走势。
但说到2月份的民用燃料油合约,这个方法就不太管用了,因为这些合约还有两个星期就要到期,《期货观察》不再报道它们。问题在于我们只能用老图表,而老图表上的最高价只有0.90美元左右,因为上一年的最高点也不过是0.89美元。这意味着最新价格成了名副其实的“表外”信息。情急之下,我把上个星期的旧图表上没有价格信息的空白处剪下来一块,接到了这张图的上方,算是续上了一段。最终,我所记录的价格走势比原来的图高出了12英寸(1英寸约合2.54厘米)。
就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件令我吃惊的事。事实上,这件事直到今天还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是唯一一个买足12份合约的海龟。其他海龟都因为某种无法解释的原因而没有遵守里奇和比尔所传授的系统。
为什么?因为他们害怕出师不利?因为2月份的民用燃料油合约还有几个星期就要到期?还是仅仅因为他们偏好更保守的交易风格?我不知道。但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都上了同我一模一样的培训课,但却没有一个在2月份的民用燃料油上满仓?(我们都用“满仓”这个词来形容买足4个头寸单位的情况。)
里奇和比尔一遍又一遍地提醒我们不要错过趋势,但仅仅过了几个星期,许多海龟就在一个大趋势面前坐失良机。如果我们用来交易的是一个正常的100万美元账户,我们的一个头寸单位应该是18份合约,而不是3份合约,这意味着我能在这次交易中赚到50万美元,也就是50%的利润。
就在我发现我是唯一一个满仓的海龟后,市场动荡了几天。民用燃料油从每股0.98美元左右的高位下跌到了每股0.94美元,每份合约下跌大约1200美元。在市场连续下调两天后,我又注意到了另一件有趣的事。
根据里奇和比尔的培训,当市场短期下调时,正确的做法明显是持仓等待,听凭利润下降。我就是这么做的:在价格下跌的过程中,我始终持有全部12份合约。在几天之内,我的利润就从5万美元下降到了3.5万美元。但其他几个也持有大头寸的海龟并没有这么做,当目睹利润快速蒸发后,他们匆匆忙忙地清仓退出了。
接下来,市场复苏了。第二天,价格继续上扬。很快,市场就突破了前期每股0.98美元的高点,一路攀升到了每股1.05美元。就在合约到期前的一两天,市场升到了顶峰。
这时候,戴尔从里奇的办公室里给我打来电话,告诉我里奇可不想真的去提货,于是我在每股1.03美元的价格将12份合约全部出手,距离2月份合约的1.053美元的最高价只有咫尺之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会因为一期合约即将到期就退出。我们只是将头寸转向下一期合约,也就是退出当月就要到期的头寸,转而持有下一个月的头寸。但这一次的情况有所不同,因为这次趋势仅限于1984年2月份的合约,没有滚动交易的理由。这也意味着我只有盯住2月份的合约才能抓住这次趋势。
图3-1就是1984年2月份民用燃料油合约的价格走势,以及我在海龟们遇到的这第一个大趋势中的进入和退出点。
图3-1 海龟们的第一个趋势
这次交易结束后,我的账户获利78000美元。就因为我坚持了我们所学习的方法,我得到了回报,赢利几乎是其他任何一个海龟的3倍之多。几个像我一样持有大头寸的海龟全部在上一次回调的最低点退出,最终错过了这波趋势的整整一半。至于那些根本没有参与这次交易的海龟,自然是一无所获。
是否赢利与赢利多少与掌握的知识毫无关系,完全是情绪和心理因素造成的。对我来说,这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我们所学习的内容完全一样,但我在一月份的回报率是其他海龟的3倍以上。他们都是非常聪明的人,而且师从于那个时代最著名的交易者。他们中的几个人将在几年之后跨入世界顶尖交易者的行列,但在一开始的那个实习期内,他们并没有执行我们的策略。
在此后的岁月中,我无数次地体会到情绪和心理优势才是成功交易的首要因素。这一次是我第一次领略这种理念,也是我第一次在实践中见证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