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应对变局
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之一是要“通古今之变”,也就是通晓从古到今的变化。
毫无疑问,从春秋战国到秦朝到汉初,都是时局变动很大的时期,个人的生存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
在那些关键的时刻,历史上的关键人物如何做出关键性的决定?这是司马迁想要探讨的课题,也是司马迁之后两千多年来世人想要了解的问题。
这一册的人物故事,主要是根据《史记》“列传”的第十九篇到第三十二篇加以编写。主要人物有:范雎、蔡泽、蔺相如、廉颇、赵奢、赵括、李牧、田单、鲁仲连、吕不韦、豫让、聂政、荆轲、李斯、赵高和韩信。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知名的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要面对的时代变局,也在各自所处的环境里有过非比寻常的作为。他们或为公,或为私;或为义,或为利;有人成功,有人失败。但无论结果如何,他们的事迹都对我们有启发和借鉴意见。
太史公评价历史人物,不以成败论英雄,却相当重视事情的成败原因。
秦昭王听说赵惠文王获得至宝和氏璧,于是骗赵王要以十五座城池做交换。赵王明知其中有诈,却碍于秦国强大的威势,不得不答应。正当赵国君臣为此束手无策时,蔺相如自愿担任护璧使者,前去秦国。
蔺相如做了这样的打算:秦王要是遵守承诺,就把和氏璧留在秦国;秦王要是不守承诺,就把和氏璧带回赵国。对策虽然很简单,但实行的过程惊险万分,因为蔺相如身在秦廷,面对的是拥有百万甲兵的秦王,只要秦王手指一捏,蔺相如便会立刻成为齑粉。
蔺相如不怕强权,宁可与璧玉俱碎,也要维护国家的最严,最终保住了和氏璧,并且全身而退。
同样的,在渑池之会,蔺相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存心想欺压赵国的秦国占不了半点便宜。
蔺相如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定。太史公赞美他的智慧,更佩服他的勇气,指出蔺相如是将自己的性命豁出去才会这么做。
赵国国君不像臣子蔺相如那么聪明。赵惠文王之后的赵成王中了敌人的反间计,又不听别人劝阻,在关键时刻做了错误的决定,派遣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去替代良将廉颇的帅位,以致在长平之战中损失了四十五万人。
赵国的国力从此一蹶不振。作为屏障的赵国抵挡不住秦国,崤山以东的其余五个国家自然就岌岌可危了。
战国末期,各国面对强秦的压迫,力求自保。燕太子丹派出死士荆轲去刺杀秦王。司马迁将这段刺杀的经过写得活灵活现,让人读来犹如身临其境。
后人读这段历史,常感叹荆轲行刺不成是因为剑术不精,但我们如果仔细思索,就会发现最该为此项计划失败负责的是燕太子丹。
第一,燕太子丹太贪心,命荆轲先挟持秦王,要他在秦王不肯签下归还所侵之地的约定之后,才能杀秦王。如此贪心的要求,延误了荆轲刺杀的良机,从而导致了失败。
第二,燕太子丹太心急,不等荆轲合作无间的远方朋友来到,就改派虚有其表的少年秦舞阳当荆轲的助手,急着催他们上路。结果,秦舞阳在秦王面前一直发抖,让秦王有了戒备之心。行动组织不够完善,失败自然难免。
燕太子丹完全没有掌握刺杀计划的关键所在,害得荆轲成为错误决策下的牺牲品。
我们读《史记》的故事,除了了解司马迁等古人对于事件的看法,还可以运用现代的观点去解读。因此吕不韦帮助秦公子子楚立为太子,期望自己在太子登基后获得莫大的利益,可视为是一种“风险投资”;而鲁仲连“义不帝秦”的行径,则让我们看到了“说服的艺术”。
至于田单复国的故事更值得一提,因为那是以“创新求变”来应对变局。
创新与创造有别。创造是造出一个过去所没有的事物来,而创新是改造旧有的事物,赋予其新的功能。
田单在复国计划最后阶段所使用的“火牛阵”,就是一种创新。他在牛的角上、身上和尾巴进行加工,把普通的牛变成活生生的武器。田单倘若不采用奇袭的方法,怎么打得过比齐军强大的燕军呢?田单深知自己在关键时刻该有的作为,所以他的成功是有道理的。
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充满智慧的书。事实上,中国有许多古籍都像《史记》一样充满智慧,只是对现代人来说,存在着因时空因素所造成的隔阂。要是在读法上也能创新,用不同的观点来诠释古代的人和事物,那么这些古书就不至于在时间的洪流里淹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