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建造历史
在“蓝岭”号两栖指挥舰服役之前,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旗舰也一直是由性能先进的大、中型水面舰只担任。20世纪50年代以来,曾经出任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旗舰的先后有“罗彻斯特”号重型巡洋舰、“新泽西”号战列舰、“海伦娜”号重型巡洋舰、“圣波尔”号重型巡洋舰、“普罗维登斯”号导弹巡洋舰、“俄克拉荷马”号轻型巡洋舰等。这些担任旗舰的军舰都是战斗舰艇,具备直接攻击能力。以战斗舰艇担任旗舰是世界各国海军的普遍做法,但美国海军发现这种做法在作战使用中存在着诸多的不便和困难。
首先,大、中型战斗舰艇往往装备了大量的武器和电子设备,舰面甲板极为拥挤,无法加装完备的通信、指挥、控制装备,各种无线电通信和电子设备同时使用时相互干扰严重,有时甚至造成指挥中断。而战斗舰艇在担任了旗舰之后,实际上也难以完成本来应该承担的作战任务。
其次,随着舰队规模的大型化,作战任务的多样化,作战行动的复杂化,舰队指挥人员需要处理的各种情报的数量空前增多,单靠指挥人员的头脑意志决策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命令。在1963年北约的一次例行的海军联合演习中,一周之内,司令部收到的各类电报就厚达1.8米,指挥人员需要以平均两分钟一份的速度来阅读和处理这些情报,其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非常巨大,指挥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再次,旗舰指挥能力的不足在两栖作战中体现得最为突出,现代大规模两栖作战几乎包含了海军所有的战术行动,旗舰需要指挥和控制空中、海面、水下、陆上多兵种参加复杂的作战行动,一般舰船根本无法胜任。
有鉴于此,美国海军形成了一致的共识:单靠改装提高战斗舰艇的指挥控制能力已无法满足大规模两栖作战的需要,必须建造专用的舰队指挥舰,才能使海军的指挥控制能力实现全面的现代化。
正在干船坞中建造的“蓝岭”号两栖指挥舰
“蓝岭”号两栖指挥舰在海上航行(2009年)
1964年12月,美国海军通过了“蓝岭”号的建造计划。1967年2月27日,美国费城海军造船厂开始建造这一全新的军舰。1969年1月4日,“蓝岭”号下水。1970年11月14日,“蓝岭”号正式服役。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蓝岭”号于1979年10月取代“俄克拉荷马”号轻型巡洋舰,正式成为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旗舰。
“蓝岭”号不同于美国海军以往的任何军舰,它的任务既不是海上作战,也不是作战保障,而是指挥控制。根据这一使命,“蓝岭”号被定义为一个新的舰种——指挥舰。由于美军在制订建造计划时将“蓝岭”号列入了两栖舰艇,同时“蓝岭”号的设计也是重点解决两栖作战的指挥问题,因此,美国海军又将“蓝岭”号称为两栖指挥舰。
“蓝岭”号两栖指挥舰在港口中休整
军乐队在“蓝岭”号两栖指挥舰上演奏
“蓝岭”号两栖指挥舰的船员进行模拟消防训练
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蓝岭”号两栖指挥舰上练习格斗术
“蓝岭”号两栖指挥舰在富士山附近海域航行(2008年)
停泊在港口中的“蓝岭”号两栖指挥舰(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