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本类药物性味苦寒,清热之中,燥湿力强,故称为清热燥湿药,主要用于湿热证。因其苦降泄热力大,故本类药物多能清热泻火,可用治脏腑火热证。因湿热所侵机体部位的不同,临床症状各有所异。如湿温或暑温夹湿,湿热壅结,气机不畅,则症见身热不扬、胸脘痞闷、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若湿热蕴结脾胃,升降失常,则症见脘腹胀满、呕吐、泻痢;若湿热壅滞大肠,传导失职,则症见泄泻、痢疾、痔疮肿痛;若湿热蕴蒸肝胆,则症见黄疸尿赤、胁肋胀痛、耳肿流脓;若湿热下注,则症见带下色黄,或热淋灼痛;若湿热流注关节,则症见关节红肿热痛;若湿热浸淫肌肤,则可见湿疹、湿疮。上述湿热为患诸病证均属本类药物主治范围。
本类药物苦寒性大,燥湿力强,过服易伐胃伤阴,故一般用量不宜过大。凡脾胃虚寒,津伤阴损者应慎用,必要时可与健胃药或养阴药同用。用本类药物治疗脏腑火热证及痈疽肿毒时,均可配清热泻火药、清热解毒药。
黄芩
黄芩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寒,味苦;归肺、胃、大肠、胆、膀胱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
【临床应用】
1.用于湿温、暑湿及湿热泻痢
黄芩性味苦寒,功能清热燥湿,善清肺胃及大肠之湿热,尤长于清上中焦湿热。治湿温、暑湿证,湿热阻遏气机而致胸闷恶心呕吐、身热不扬、舌苔黄腻者,常配滑石、白豆蔻、通草等药,如《温病条辨》黄芩滑石汤;若配黄连、干姜、半夏等,可治湿热中阻,痞满呕吐,如《伤寒论》半夏泻心汤;若配黄连、葛根等药,可治大肠湿热之泄泻、痢疾,如《伤寒论》葛根黄芩黄连汤。一般用量为5~15g。
2.用于肺热咳嗽
黄芩主入肺经,善清泻肺火及上焦实热,用治肺热壅遏所致咳嗽痰稠,在肺热咳嗽的治疗上尤其擅长。据《本草纲目》记载,李时珍曾病肺热咳嗽,“肤如火燎,每日吐痰碗许,暑月烦渴,寝食几废,六脉浮洪,服遍柴胡、麦冬、荆沥诸药,月余日剧,一味黄芩汤而愈”。故可单用,如《丹溪心法》清金丸;若配苦杏仁、桑白皮、紫苏子,可治肺热咳嗽气喘,如《万病回春》清肺汤;若配法半夏,可治肺热咳嗽痰多,如《袖珍方大全》黄芩半夏丸。一般用量为5~15g。
3.用于清心脑之热
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火热之邪容易蒙蔽清窍,导致神明惑乱。黄芩不仅善清肺热,在心脑有热毒时也是一味良药,临床上如安宫牛黄丸、清开灵等。清开灵注射液就是传统治疗温病的名方安宫牛黄丸删减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醒脑开窍之功,广泛运用于温热疾病的治疗。该药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为中医院急诊科的必备急救中成药物,临床应用甚为广泛。
4.用于血热吐衄
黄芩能清热泻火以凉血止血,可用治火毒炽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等证,常配大黄,如《圣济总录》大黄汤。本品经配伍,也可用治其他出血证,如配地榆、槐花,用治血热便血;配当归,用治崩漏,如《古今医鉴》子芩丸。一般用量为5~15g。
5.用于急黄黄疸
急黄黄疸是由于肝胆火热太盛所致,临床所见黄色如金,病情紧急,发展迅速。临床治疗可选用余师愚所创的清瘟败毒散,此方由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三方化裁而成,用黄连、黄芩、栀子大苦大寒之品,通泄三焦火热毒邪为君,治疗火邪炽盛急黄发热。一般用量为5~15g。
6.用于痈肿疮毒
黄芩有清热泻火、清解热毒的作用,可用治火毒炽盛之痈肿疮毒,常与黄连、黄柏、栀子配伍,如《外台秘要》黄连解毒汤。若治热毒壅滞之痔疮热痛,则常配黄连、大黄、槐花等药。一般用量为5~15g。
7.用于少阳头痛
少阳头痛,痛在少阳经,为偏头痛,由少阳之火上扰头部所致。在《丹溪治法心要》中记载小清空膏,由一味黄芩组成,可治疗少阳头痛。一般用量为5~15g。
8.用于胎动不安
黄芩具清热安胎之功,用治血热胎动不安,可配生地黄、黄柏等药,如《景岳全书》保阴煎;若配白术,可治气虚血热之胎动不安,如《医学入门》芩术汤;若配熟地黄、续断、人参等药,可治肾虚有热之胎动不安,如《景岳全书》泰山磐石散。
9.用于酒渣鼻、痤疮
酒渣鼻和痤疮是皮肤疾病,肺与皮毛相表里,肺经实热亦可导致此病的发生。在《寿世保元》中载有清肺抑火丸治疗此病,主要由黄芩、黄柏、前胡、栀子、桔梗等组成。《外科正宗》还说:“肺风,粉刺,酒皶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酒渣鼻属脾,总兼血热郁滞不散所致,内服枇杷叶丸、黄芩清肺饮。”因此,临床可配伍运用,一般用量为5~15g。
10.用于少阳寒热往来
临床上治疗少阳寒热往来证,常遵仲景小柴胡汤,用黄芩和柴胡相配,可清少阳胆经之火,退少阳寒热往来。“柴胡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黄芩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又清肌退热,柴胡最佳,然无黄芩不能凉肌达表;上焦之火,山栀可降,然舍黄芩不能上清头目”。此两药为治疗少阳寒热往来证不可缺少的药对。一般用量为5~15g。
【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诸热黄疸,肠澼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②《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清热,胎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
③《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咳,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痿、乳痈发背,尤祛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瘘、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
【现代研究】 黄芩煎剂在体外对痢疾杆菌、白喉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霍乱弧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黄芩苷、黄芩苷元对豚鼠离体气管过敏性收缩及整体动物过敏性气喘,均有缓解作用,并与麻黄碱有协同作用,能降低小鼠耳毛细血管通透性;本品还有解热、降压、镇静、保肝、利胆、抑制肠管蠕动、降血脂、抗氧化、调节cAMP水平、抗肿瘤等作用;黄芩水提物对前列腺素生物合成有抑制作用。
黄连
黄连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寒,味苦;归心、胃、大肠、肝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临床应用】
1.用于胃肠湿热泄泻
黄连寒降苦燥之性尤强,其清热燥湿之力胜于黄芩、黄柏等功效相近之药物,且尤长于清泄中焦、大肠之湿热,对于湿热泻痢、呕吐之症,历代均作为最为常用之品,特别是对湿热泻痢的治疗,古今临床均视本品为痢疾要药。证轻者,单用即可,如《仁斋直指方》用黄连一味治之;但更常与黄芩、黄柏、白头翁等药配伍,以增强燥湿解毒、清热止痢作用,如《伤寒论》葛根黄芩黄连汤。一般用量为6~15g。
2.用于大肠湿热痢疾
痢疾便下脓血黏液,里急后重,多因湿热壅盛,气血阻滞所致,本品多与枳壳、木香、槟榔等行气药,或当归、赤芍等活血药同用,如《兵部手集方》香连丸,其与木香配伍;《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导气汤,其与黄芩、槟榔、当归等同用,治痢之功效尤为显著。一般用量为6~15g。
3.用于湿热痞满
治湿热蕴结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脘腹痞闷,恶心呕吐,本品亦常与厚朴、紫苏叶、陈皮等燥湿、化湿药和行气药同用,如《霍乱论》连朴饮、《湿热病篇》黄连苏叶汤等。本品对肝、胆、膀胱等湿热亦有效,还可用于湿热引起的黄疸、淋证及湿疹、湿疮等多种湿热病证。一般用量为6~15g。
4.用于心经热盛诸症
黄连对心经热盛所致的多种病证均有较好疗效。治外感热病心经热盛,壮热、烦躁,甚至神昏谵语,本品与连翘、牛黄等清心泻火药或清热解毒药同用,如《外台秘要》引崔氏方黄连解毒汤。治内科杂病之心火亢盛,心烦不眠。
本品有良好的清心泻火之功,临床十分有用,如《仁斋直指方》黄连安神丸,其与朱砂、生甘草同用,主治热扰心神、失眠多梦;若心火亢盛、热盛耗伤阴血所致虚烦不眠、惊悸怔忡,本品常与滋阴养血药同用,如《伤寒论》黄连阿胶汤,其与阿胶、白芍、黄芩等同用;若心火上炎、心肾不交之怔忡无寐,本品常与肉桂同用,如《四科简效方》交泰丸。治心火上炎,口舌生疮,或心热下移小肠之心烦、口疮、小便淋涩疼痛者,可单用,如《医宗金鉴》清新导赤散,其与栀子、木通、竹叶等药同用,主治小儿心热、吐舌、烦躁、小便赤涩。治心火亢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本品常与黄芩、大黄等凉血止血药同用,如《金匮要略》泻心汤。一般用量为6~15g。
5.用于胃经热盛诸症
黄连亦有较强的清胃热作用,可用于胃火炽盛所致的多种病证。治胃火牙痛,牙龈红肿、出血等,常配伍清胃之品,如《外科正宗》清胃散,以之与石膏、升麻等药合用。一般用量为6~15g。
6.用于肝经热盛诸症
黄连有清泻肝火作用,可用于肝热所致的多种病证。用治肝经火旺,肝火犯胃所致的胁肋胀痛、呕吐吞酸,常与长于止痛、止呕药配伍,如《丹溪心法》左金丸,以之与吴茱萸同用;治肝热目赤疼痛,内服与外用均可。一般用量为6~15g。
7.用于热毒痈疽疔疖
黄连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其功力甚于黄芩、黄柏,为治外科热毒证的常用之品,可内服,如《外科正宗》黄连救苦汤,以之与金银花、黄芩、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同用。亦多局部外用,如《医宗金鉴》黄连膏,以之与黄柏等药制为软膏,外涂患处。另外,黄连的清热解毒功效,还可用于烧伤、烫伤,红肿灼痛者。一般用量为6~15g,外用适量。
8.用于消渴
黄连善清胃火而用治胃火炽盛,消谷善饥之消渴证,常配麦冬,如《普济方》治消渴丸;或配黄柏,以增强泻火之力,如《圣济总录》黄柏丸;若配生地黄,可用治肾阴不足,心胃火旺之消渴,如《外台秘要》黄连丸。近代中医家仝小林教授以重剂(30g以上)治疗糖尿病取得良好效果,对于重剂黄连败胃的预防,在其复方中加用干姜或生姜,防止其苦寒伤脾胃。一般用量为6~15g。
9.用于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黄连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取之制为软膏外敷,可治皮肤湿疹、湿疮。取之浸汁涂患处,可治耳道流脓等。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本品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易伤阴津,阴虚津伤者慎用。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肠澼下痢,妇人阴中肿痛。”
②《珍珠囊》:“其用有六:泻心火,一也;去中焦湿热,二也;诸疮必用,三也;去风湿,四也;治赤眼暴发,五也;止中部见血,六也。”
③《本草正义》:“黄连大苦大寒,苦燥湿,寒胜热,能泄降一切有余之湿火,而心、脾、肝、肾之热,胆、胃、大小肠之火,无不治之。上以清风火之目病,中以平肝胃之呕吐,下以通腹痛之滞下,皆燥湿清热之效也。又苦先入心,清涤血热,故血家诸病,如吐衄溲血、便血淋浊、痔漏崩带等证及痈疡斑疹丹毒,并皆仰给于此。”
【现代研究】 本品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及除宋内痢疾杆菌以外的痢疾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肺炎杆菌、白喉杆菌、枯草杆菌、百日咳杆菌、鼠疫杆菌、布氏杆菌、结核杆菌也有抗菌作用;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作用较差;所含小檗碱小剂量时能兴奋心脏,增强其收缩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大剂量时抑制心脏,减弱其收缩;小檗碱可减少蟾蜍心率,对兔、豚鼠、大鼠离体心房有兴奋作用并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有利胆、抑制胃液分泌、抗腹泻等作用,小剂量对小鼠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有加强作用,大剂量则对其抑制过程有加强作用,有抗急性炎症、抗癌、抑制组织代谢等作用;小檗碱和四氢小檗碱能降低心肌耗氧量;黄连及其提取成分有抗溃疡作用,
黄柏
黄柏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寒,味苦;归心、胃、大肠、肝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临床应用】
1.用于湿热带下、热淋
黄柏苦寒沉降,长于清泻下焦湿热。治湿热带下所致的妇女带下黄浊秽臭、阴痒、阴肿等,常配山药、芡实、车前子等药,如《傅青主女科》易黄汤;若治湿热下注膀胱,小便短赤热痛,常配萆薢、茯苓、车前子等药,如《医学心悟》萆薢分清饮。一般用量为6~15g。
2.用于湿热泻痢
黄柏清热燥湿之中,善除大肠湿热以治泻痢,如常与清热燥湿、解毒药配伍,如常与白头翁、黄连、秦皮等药同用,如《伤寒论》白头翁汤。若配栀子,可治湿热郁蒸之黄疸,如栀子柏皮汤(《伤寒论》)。一般用量为6~15g。
3.用于湿热黄疸
湿热黄疸以目黄、身黄、小便黄、胁肋胀痛等为特征。其病机是由于湿热内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所致。治疗方法很多,而清热利湿为其主要治疗方法。用黄柏清热燥湿,配伍茵陈、田基黄、鸡骨草等利湿退黄药物同用可收疏肝、利胆、退黄疗效。一般用量为6~15g。
4.用于湿热脚气、痿症
黄柏有清泄下焦湿热之功,用治湿热下注所致脚气肿痛、痿症,常配苍术、牛膝,如《医学心悟》三妙丸。若配知母、熟地黄、龟甲等药,可治阴虚火旺之痿症,如《丹溪心法》虎潜丸。一般用量为6~15g。
5.用于阴虚火旺证
黄柏长于入肾经退虚热,降火以坚阴,故尤宜用于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遗精等症,且常与知母在退虚热、降火坚阴方面相须为用。阴虚火旺证乃肾中真阴不足者,尚须配伍滋阴药以治本,如《丹溪心法》大补阴丸,以之与熟地黄、龟甲等药同用。一般用量为6~15g。
6.用于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黄柏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泻火解毒,用治疮疡肿毒,内服、外用均可,如《外台秘要》黄连解毒汤,以本品配黄芩、黄连、栀子煎服,又如《痈疽神验秘方》二黄散,以本品配大黄为末,醋调外搽;治湿疹瘙痒,可配荆芥、苦参、白鲜皮等煎服;亦可配煅石膏等份为末,外撒或油调搽患处,如《青囊秘传》石黄散。一般用量为6~15g,外用适量。
7.用于男性精液不化症
男性精液不化症在男性不育中较为多见,主要是肾虚湿热蕴阻下焦,热灼津液,而致精液黏稠不化。临床早期多为湿热下注、熏灼精液,症见尿频尿急、尿黄赤浑浊、阴茎中热灼、阴囊潮湿、舌红苔黄腻等;后期则多以阴虚火旺、热灼精液为主,症见阳事易举、性欲亢奋,伴夜寐梦遗、腰酸膝软、尿不尽或小便滴沥、头晕耳鸣、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舌红少苔等。但无论是由于湿热还是虚热引起的均可使用黄柏,由湿热引起者,黄柏能清热燥湿,由虚热引起者,黄柏能入肾经退虚热以坚阴,故多在辨证处方中加用黄柏6~15。
8.用于消渴症
消渴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其病机为内热伤阴、消谷耗津而发病,可见本病的特点是“阴虚热淫”。因此滋阴清热为其主治方法,黄柏既滋阴又清热,用于消渴症常与知母、石斛、麦冬等清热滋阴之品配伍。一般用量为6~15g。
【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忌用。
【古籍摘录】
①《神农本草经》:“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利,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
②《珍珠囊》:“黄柏之用有六:泻膀胱火,一也;利小便结,二也;除下焦湿肿,三也;痢疾先见血,四也;脐中痛,五也;补肾不足,壮骨髓,六也。”
③《长沙药解》:“黄柏,泄己土之湿热,清乙木之郁蒸,调热利下重,理黄疸、腹满、伤寒。”
【现代研究】 本品具有与黄连相似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致病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某些皮肤真菌、钩端螺旋体、乙肝表面抗原也有抑制作用;所含药根碱具有与小檗碱相似的正性肌力和抗心律失常作用;黄柏提取物有降压、抗溃疡、镇静、肌松、降血糖及促进小鼠抗体生成等作用。
龙胆
龙胆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寒,味苦;归肝、胆、胃、膀胱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临床应用】
1.用于清热燥湿
龙胆味苦燥湿,性寒沉降,可引火下行,故其燥湿力强,尤可清下焦湿热。龙胆常与燥湿药,如苦参、黄柏等相伍为用,其功效更著,方如龙胆泻肝汤、当归龙荟丸,用于治疗湿热引起的阴肿阴痒、带下、带状疱疹、湿疹等症。一般用量3~10g。
2.用于利湿退黄
龙胆其性清利,能导湿下行。《本草图经》曰:“古方治疸多用之。”说明龙胆在治疗黄疸时运用广泛。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龙胆散,龙胆配麦冬、升麻、栀子等治疗热病黄疸之热渴、额上汗出、手足热、小便赤涩。临床还用其配伍茵陈、郁金、田基黄等加强清热燥湿、利胆退黄、行气止痛之功效。一般用量3~10g。
3.用于清热通淋
《本草求真》曰:“龙胆草专入肝、胆,兼入膀胱、肾。”龙胆性寒味苦,又入膀胱经,故亦能清膀胱经湿热,可配伍木通、车前子达清热利尿通淋之功效,治疗小便热涩淋痛。病程短、湿热下注者可采用龙胆合八正散加减,加强其利尿通淋的功效;病程长、湿热阴虚者可用知柏地黄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一般用量3~10g。
4.用于清肝明目
龙胆苦寒降泻,入肝经,肝开窍于目,与目关系密切,故龙胆可用于治疗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肿痛等症。龙胆虽以下行、向内为主,但通过炮制和适当配伍也具有上行、向外的作用趋势。《医学启源》曰:“以柴胡为主,酒胆草为使,治眼疾中必用之药也。治黄目赤肿,睛胀,胬肉高起,痛不可忍。”说明酒浸龙胆配伍柴胡治疗风热目赤肿痛、胬肉翳障,能起到清肝明目的功效。一般用量3~10g。
5.用于清肝宁肺
龙胆性寒味苦,苦可燥湿,寒能泻热,主入肝经,泻肝火。然肝属木,肺属金,由于肝火过旺,耗灼肺阴,出现干咳、胸胁疼痛、心烦、口苦、目赤,甚或咯血等,均属肝木化火而加剧肺金病证的变化。若肝火不降,则肺金难安。龙胆可清肝宁肺,对于肝木刑金,痰热内蕴之咳嗽者,常以龙胆为主,图其本。如以龙胆为主药,配伍海蛤壳合千金苇茎汤治疗小儿顿咳因肝火犯肺,痰热内壅者疗效显著。一般用量3~10g。
6.用于解毒利咽
龙胆除味苦性寒外,《主治秘要》曰其:“味苦辛。”辛能散,可消散肿毒。《本草汇言》记载:“龙胆治咽喉肿痛。”说明龙胆具有解毒利咽的功效,故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如藏药十味龙胆花颗粒就是以龙胆为主药组成,具有疏风清热、解毒利咽、止咳化痰的作用;又如《圣济总录》之龙胆膏,方用龙胆配伍明矾、乳香治疗咽喉肿痛、缠喉风等。一般用量3~10g。
7.用于开胃进食
龙胆大剂量使用易伤胃气,但小剂量使用(小于5g)却能开胃助食。它的这一功用以张锡钝的《医学衷中参西录》说得最详:“龙胆草,味苦微酸,为胃家正药。其苦也,能降胃气,坚胃质,其酸也,能补益胃中酸汁,消化饮食。凡胃热气逆,胃汁短少,不能食者,服之可以开胃进食。”基于这一功用,在治疗各类慢性胃炎时,在辨证用药的同时加用小剂量龙胆可收到满意的临床疗效。加用龙胆能短期内减轻胃炎患者的嘈杂、胃脘胀满、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一般用量2~5g。
8.用于实证耳鸣
《本草正》曰:“龙胆草,乃足厥阴、少阳之正药,大能泻火,但引以佐使,则诸火皆治。”龙胆苦寒入肝胆经,泻肝胆实火是其主要功效。肝胆相表里,胆经通于耳,足少阳胆经循行于耳周外,耳部外周疾病多由胆经热邪引起。因此,龙胆清其胆经实热而达通窍之效,如《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之当归龙荟丸治疗肝胆实火之耳鸣耳聋。一般用量3~10g。
9.用于清肠杀虫
《履巉岩本草》曰:“龙胆草治酒毒便血,肠风下血。”《神农本草经》亦记载龙胆能“杀蛊毒”,蛊为寄生虫所引起的病症,无湿则虫无以生。苦寒之龙胆可清胃肠湿热,湿热除,蛊毒自平。故龙胆可用于治疗蛔虫攻心、吐清水,其代表方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贯众散,龙胆配伍贯众、鹤虱、狼毒等共达杀虫止吐之效。一般用量3~10g。
10.用于小儿盗汗
《医学衷中参西录》有关于龙胆“味苦微酸”的论述,酸能收,故可敛虚热,治疗热证汗出。《杨氏家藏方》曰:“龙胆草为细末,用猪胆汁加温酒少许调服可治疗伤寒汗后盗汗不止或妇人、小儿一切盗汗。”方如龙胆汤。又如《得配本草》曰:“配防风,治小儿盗汗……拌猪胆汁,治病后盗汗。”说明龙胆治疗小儿盗汗疗效较好。小儿盗汗以过食甘肥、积滞不化、脾胃郁热夹肝火上蒸迫液外泄的入睡即汗、头汗淋漓多见。龙胆既能清肝火、降胃热,治其本,又因其味酸,能收敛止汗以治其标。一般用量2~5g。
11.用于小儿疳积
据《日华子本草》言龙胆能“治客杵、疳气……”及《药品化义》“胆草专泻肝胆之火……惊痫邪气,小儿疳积,凡属肝经热邪为患,用之神妙”的记载,临床在治疗小儿疳积时运用龙胆确有良效。疳积之证虚实夹杂,脾胃虚弱与食滞不化、肝胃郁热兼存,在治疗小儿疳积时选加龙胆一味,不仅能开胃运胃,且能清泄肝胃郁热,一举而两得。有人言龙胆为治疗疳积的要药,其言可信。用量一般以2~5g为宜。
12.用于凉心定惊
《药性论》曰:“龙胆草主小儿惊痫入心,壮热骨热,痈肿;治时疾热黄,口疮。”其味苦性寒,苦主泻热,故可用于肝经热盛、热扰心神者。如《小儿药证直诀》中的凉惊丸,龙胆与牛黄、钩藤、黄连等同用,可清肝泻火、开窍凉心,用于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手足抽搐、痰涎壅盛、牙关紧闭等症。一般用量2~6g。
【使用注意】 脾胃寒者不宜用,阴虚津伤者慎用。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
②《珍珠囊》:“去目中黄及睛赤肿胀,胬肉高起,痛不可忍。”
③《药品化义》:“胆草专泻肝胆之火,主治目痛颈痛,两胁疼痛,惊痫邪气,小儿疳积,凡属肝经热邪为患,用之神妙。其气味厚重而沉下,善清下焦湿热,若囊痈、便毒、下疳及小便涩滞,男子阳挺肿胀,或光亮出脓,或茎中痒痛,女人因癃作痛,或发痒生疮,以此入龙胆泻肝汤治之,皆苦寒胜热之力也。”
【现代研究】 龙胆水浸剂对石膏样毛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也有抑制作用;所含龙胆苦苷有抗炎、保肝及抗疟原虫作用;龙胆碱有镇静、肌松作用,大剂量龙胆碱有降压作用,并能抑制心脏、减缓心率;龙胆有抑制抗体生成及健胃作用。
苦参
苦参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寒,味苦;归肝、胆、胃、大肠、膀胱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杀虫、利尿。
【临床应用】
1.用于湿热泻痢
苦参苦寒之性较强,既能清热燥湿,又兼能利尿,可使湿热之邪外出,故对湿热病证较为有效,且应用较广。治湿热蕴结胃与大肠,下痢脓血,或泄泻腹痛,单用有效,但更宜与黄连等清热燥湿、解毒药,或木香等行气药同用,如《奇方类编》香参丸。一般用量5~15g。
2.用于湿热黄疸
苦参清热燥湿,可用于湿热黄疸,常配伍茵陈、田基黄、栀子等清热退黄之品;亦可配伍其他清泻湿热、利胆退黄药,如《肘后备急方》用苦参与龙胆、牛胆汁同用。一般用量5~15g。
3.用于湿热蕴结之小便不利
苦参既能清热,又能利尿,可用治湿热蕴结之小便不利、灼热涩痛,常配石韦、车前子、栀子等药。一般用量5~15g。
4.用于湿热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
苦参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杀虫止痒,为治湿热所致带下症及某些皮肤病的常用药。若治湿热带下、阴肿阴痒,可配蛇床子、鹤虱等药,煎水熏洗。若治湿疹、湿疮,单用煎水外洗有效,或配黄柏、蛇床子煎水外洗;治皮肤瘙痒,可配皂角、荆芥等药,如《鸡峰普济方》参角丸;若配防风、蝉蜕、荆芥等药,可治风疹瘙痒,如《外科正宗》消风散;若治疥癣,可配花椒煎汤外搽,如《外科证治全书》参椒汤,或配硫黄、枯矾制成软膏外涂。外用适量。
5.用于止血
苦参炒制后可缓其苦寒之性,又可入血分,《外科大成》之苦参地黄丸即用炒苦参配酒浸地黄,蜂蜜为丸,白滚汤或酒送下,专治湿热下注所致痔疼痛、痔漏出血、肠风或酒毒下血等出血。一般用量5~15g。
6.用于丹毒
丹毒又名火丹、天火,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因患部皮肤红如涂丹,热如火灼,故名。发无定处者名赤游丹,发于头部者名抱头火丹,发于小腿者名流火。发于上者多为风热化火,发于下者多为湿热化火。治用苦参研粉适量,加浓绿茶汁调成糊状,外敷局部红肿处,每日2次。药面用薄膜覆盖以助药力渗透组织,范围根据疮面大小而定,有较好的退热消肿止痛之功。外用适量。
7.用于哮喘
哮喘多由于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所致,临床治疗一般分为寒哮和热哮两类。苦参尤其适合于治疗哮喘之热证者。热哮多由于素食肥甘厚味酸咸之品,积痰蒸热,上干于肺,阻于气道而成,而苦参则清热燥湿,以解脾之所困,为长久之功而设。常可配伍桑白皮、杏仁等清热化痰、降气平喘之品而有快速止哮之功。一般用量5~15g。
8.用于癥瘕积聚
《神农本草经》说苦参主“癥瘕积聚”,《圣济总录》之人参丸、千金丸方等均用苦参治久癖块聚、心腹胀满、寒瘀宿滞、饮食不消;破血丸配苦参治妇人腹中血结、月候不调等,取其破腹积聚之功。近年来,国内使用苦参治疗癌症,如上海中医药大学治肺癌之经验方“肺二方”即有苦参;江西中医学院《中医文摘汇编》之肠癌汤中,以苦参配地黄、诃子、菱角、柿霜等。一般用量5~15g,对于癌症晚期正气虚弱,脾胃运化无力时不宜使用或小量应用。
9.用于心律失常
苦参用于心律失常(主要是心房颤动、频发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近几年药理研究证实而运用到临床的。中医学认为,过速性心律失常多由于气阴两虚、热瘀互结所致。因此,加用苦参符合“热者寒之”的辨证用药原则。有临床家认为苦参在治疗心律失常中,剂量的选择十分重要。若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剂量宜在20~30g,此量虽为常规剂量的2~3倍,但临床应用并未见不良反应。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忌用,反藜芦。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心腹气结,癥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
②《本草纲目》:“治肠风泻血,并热痢。”
③《本草正义》:“苦参,大苦大寒,退热泄降,荡涤湿火,其功效与芩、连、龙胆皆相近,而苦参之苦愈甚,其燥尤烈,故能杀湿热所生之虫,较之芩、连力量益烈。近人乃不敢以入煎剂,盖不特畏其苦味难服,亦嫌其峻厉而避之也。然毒风恶癞,非此不除,今人但以为洗疮之用,恐未免因噎而废食耳。”
【现代研究】 本品对心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苦参、苦参碱、苦参黄酮均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苦参注射液对乌头碱所致心律失常,作用较快而持久,并有降压作用;其煎剂对结核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多种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还有利尿、抗炎、抗过敏、镇静、平喘、祛痰、升高白细胞、抗肿瘤等作用。
秦皮
秦皮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寒,味苦;归肝、大肠、胆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临床应用】
1.用于湿热泻痢、带下
秦皮性苦寒而收涩,功能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故可用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常配白头翁、黄连、黄柏等药,如《伤寒论》白头翁汤;若治湿热下注之带下,可配牡丹皮、当归。一般用量为6~12g。
2.用于肝热或风热引起的目赤肿痛
目赤肿痛为多种眼部疾病的一个急性症状。古代文献根据发病原因、症状急重和流行性,又称“风热眼”“暴风客热”“天行赤眼”等。该病多因外感风热时邪侵袭目窍,郁而不宣,或因肝胆火盛,循经上扰,以致经脉闭阻,血壅气滞,骤然发生。临床除目赤肿痛外,可见羞明、流泪、哆多、发热或口苦、烦热、便秘等症,用秦皮治疗目赤肿痛常收到良好效果。如《药性论》曰(此药)“平,主明目,去肝中久热,两目赤肿疼痛,风泪不止……皮一升,水煎,澄清冷,洗赤眼极效。”又如《眼科龙木论》记载:“单味秦皮,具有祛风清热、解毒明目作用。若配秦艽、防风等用,可治肝经风热、目赤生翳,如秦皮汤。”《河北中药手册》中也提到“治麦粒肿,大便干燥:秦皮二钱,大黄一钱。水煎服。孕妇忌服”。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秦皮中的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秦皮苷和秦皮素均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一般用量为6~12g。
3.用于肝热或风热引起的目生翳膜
目生翳膜,临床主要指黑睛生翳,俗称黑眼生疮症,是外障眼病中常见而又严重的眼病,其致盲率居外障眼病之首。本病多因外感风热伤及黑睛,或风热外邪入里化热,或素有肝经伏火,内外合邪,以致肝胆火炽,上炎于目,灼伤黑睛所致。治疗多以祛风清热、清肝泻火、退翳明目为主。秦皮既能泻肝火,又能明目退翳,可单用煎水洗眼,或配栀子、淡竹叶煎服,往往收到满意疗效。
4.用于湿热引起的眼赤烂
眼赤烂,临床主要指眼弦赤烂,又名风弦赤烂,多因脾胃湿热,外感风邪所致。其特点是睑缘红赤溃烂,痒痛时作,类似于现代医学之溃疡性睑缘炎。秦皮的主要功效为清热燥湿、收涩明目,临床可单用或与其他药物合用。如来源于《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一的秦皮汤洗眼方(以秦皮一两,玉竹一两,甘草一两半,细辛一两,栀子仁一两,苦竹叶两握,印成盐一分)主治眼赤烂及眼痒急赤涩。又如《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记载的秦皮散(以秦皮、滑石、黄连各等份)治小儿风毒赤眼、痛痒涩皱、多泪羞明。
5.用于男子不育
北京著名中医男科专家王琦教授善用秦皮治疗男科疾病。王老认为,白头翁汤之用秦皮,清热解毒疗下痢,尽人皆知。然其生精种子之功,却不被今人所道。《名医别录》谓:“秦皮,主治男子少精,妇人带下。”《本草纲目》云:“治男子少精,益精有子,皆取其涩而补也。”男性不育症的传统认识多责乎肾之阴阳精气不足,虽不止于肾,亦不离于肾。而王老据多年临床实践和认识,明确提出现代男性不育症的主要病机为“肾虚夹湿热瘀毒虫”,病性属“实多虚少”,认为环境污染、生殖系统感染及饮食结构等生活方式的变化,使湿热、痰湿、瘀血的产生机会大大提高。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秦皮有抗菌、抗炎和抗过敏作用。故王老认为,感染性、免疫性等湿热瘀毒内蕴之不育症,选用秦皮最为中的。临床常与车前子、丹参等配伍使用,疗效显著。常用量10~15g,虚证忌之。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忌用。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除热,目中青翳白膜。”
②《本草纲目》:“梣皮,色清气寒,味苦性涩,乃是厥阴肝、少阳胆经药也。故治目病、惊痫,取其平木也;治下痢、崩带,取其收涩也;又能治男子少精、益精有子,皆取其涩而有补也。”
【现代研究】 本品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七叶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链球菌、奈瑟双球菌有抑制作用;秦皮乙素对卡他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也有抑制作用;所含秦皮乙素、七叶苷及秦皮苷均有抗炎作用;秦皮乙素有镇静、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秦皮苷有利尿、促进尿酸排泄等作用;七叶树苷亦有镇静、祛痰、促进尿酸排泄等作用。
白鲜皮
白鲜皮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寒,味苦;归脾、胃、膀胱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临床应用】
1.用于湿热疮毒、湿疹、疥癣
白鲜皮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祛风止痒之功。常用治湿热疮毒、肌肤溃烂、黄水淋漓者,可配苍术、苦参、连翘等药;治湿疹、风疹、疥癣,又配苦参、防风、地肤子等药,煎汤内服、外洗。
《药性论》:“治一切热毒恶风、风疮疥癣赤烂……”《本草纲目》:“白鲜皮气寒善行,味苦性燥,是太阳、阳明经去湿热药也。”白鲜皮为皮肤科常用药物,有内达关节、外行皮肤、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之功效,可治疗荨麻疹、扁平疣、足癣、湿疹等慢性、顽固性皮肤病。白鲜皮可治疗妇科常见的外阴及阴道炎症,常以白鲜皮复方煎水熏洗或坐浴的治疗方法以清热燥湿、止痒杀菌。唯用量宜大,最少用至30g方能显效。
尚德俊所编《实用中医外科学》中记载白鲜皮饮组成:白鲜皮15g,金银花、生地黄、赤芍、丹参各15g,黄芩、蝉蜕、当归、苍术、荆芥、防风各8g,甘草6g。方中白鲜皮味苦性寒,归脾、胃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祛风止痒作用,为君药;金银花、黄芩清热解毒,荆芥、防风、苍术、蝉蜕祛风止痒,上六味药为臣药;热邪波及血分致血热,故皮疹红色,以生地黄、赤芍、丹参凉血活血,当归甘辛性温,补血活血,佐制白鲜皮等苦寒之品,以免伤正,且有扶正祛邪之意,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相辅相成,标本兼治,具有清热除湿、祛风止痒的作用,适用于神经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玫瑰糠疹、脂溢性皮炎等多种皮肤病。
2.湿热黄疸,风湿热痹
白鲜皮善清热燥湿,可治湿热蕴蒸之黄疸、尿赤,常配茵陈等药,如《圣济总录》茵陈汤;取其既能清热燥湿,又能祛风通痹,可治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者,常配苍术、黄柏、薏苡仁等药。一般用量为10~20g。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用。
【古籍摘录】
①《神农本草经》:“主头风,黄疸,咳逆,淋沥,女子阴中肿痛,湿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
②《药性论》:“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主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等。”
③《本草纲目》:“白鲜皮,气寒善行,味苦性燥,入足太阴、阳明经,去湿热药也。兼入手太阴、阳明,为诸黄、风痹要药。世医止施之疮科,浅矣!”
【现代研究】 本品水浸剂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孢癣菌、铁锈色小芽孢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等多种致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有解热作用;白鲜碱对家兔和豚鼠子宫平滑肌有强力收缩作用,小剂量白鲜碱对离体蛙心有兴奋作用,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明显的收缩作用;本品挥发油在体外有抗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