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减字木兰花(又名《减兰》《木兰香》)
词谱:双调,上下片各二仄韵转二平韵。44字。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0。[仄]仄[平]平[仄]仄平0。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0。[仄]仄[平]平[仄]仄平0。
例1:减字木兰花·春怨 宋·朱淑真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评:怀念意中人之作。起笔连用了五个“独”字,伤感如此,与她的婚姻不幸有关。
例2:减字木兰花·竞渡 宋·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评:描写端午节划船比赛紧张而又热烈的场面,写得很有气势。
例3:减字木兰花 宋·淮上女
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 山长水远,遮断行人东望眼。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
评:被掳北去的良家女子,血泪控诉了对金人入侵的仇恨,对家乡的热爱。上片前两句以山喻恨,下片以水喻愁,过片则综合山与水,写对故乡的依恋之情。是一首打着时代烙印的好作品。
例4:木兰花令 清·张尔田
繁华催送,人世恍然真一梦。何处笙歌?水殿风来散败荷。 饥乌啄肉,回首都亭三日哭。国破城空,残照千山泪点红。
评:此词写于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繁华催送”,既指时令,又指局势。日寇的铁蹄蹂躏着中国大地。繁华被外力催送,人世恍若一梦。但何处还有人在吹吹唱唱,真似眼前秋风萧瑟、败荷零落的惨状。下片写看到横尸遍野,乌鸦啄肉,不由得失声痛哭。国破城空,犹如残阳西下,千山红遍,泪凝如血。充分表现了爱国之思。
例5:减字木兰花·对镜作 清·李渔
少年作客,不爱巅毛拚早白。待白巅毛,又恨芳春暗里消。 及今归去,犹有数茎留得住。再客二年,雪在人头不在天。
评:对镜见白发的感慨。以景结尾,更有余味不尽之意。
例6:减字木兰花·题郎静山为予七十六岁造像 张大千
坠鞭侧帽,走马长楸年正少。容易秋风,短鬓萧萧一秃翁。 闲情无着,陶写恒防儿辈觉。吾爱今吾,犹有红妆唤老奴。
评:以诙谐笔调抒发了老当益壮、吾爱今吾的潇洒襟怀。
例7:减字木兰花·闻巴黎光复 沈祖棻
花都梦歇,枝上年年啼宇血。还我山河,故国重闻马赛歌。 秦淮旧月,十载空城流水咽。何日东归,父老中原望羽旗。
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巴黎光复联想到南京大屠杀后,十载空城,流水呜咽,表达了盼望抗战胜利的心情。
例8:减字木兰花·西湖抒情(四首录二) 霍松林
流莺百啭,垂老初亲西子面。乍雨还晴,淡抹浓妆总有情。 何妨小住,白傅坡仙吟望处。醉舞东风,夕照山前夕照红。
朝霞红映,一望春波明似镜。湖畔垂杨,携李牵桃照晓妆。 东山日上,一叶渔舟初荡桨。燕舞莺啼,越女如花满白堤。
评:第一首化苏、白古意求新;第二首为西湖晨曲。
例9:减字木兰花·八四年春节抒怀并怀台胞 袁第锐
又传春讯,卅年路远天涯近。抛却闲愁,一派乡思总未休。 江南塞北,唤起离人心里热。早计归航,莫任蹉跎两鬓霜。
评:春节思亲,倍怀台胞,抒发了对祖国早日统一的共同期盼。
例10:减字木兰花·重过纳兰性德墓地 易海云
河湾北去,曾是纳兰埋骨处。几度随巡,犹记夜深千帐灯。 词林圣手,丽句佳篇应不朽。何处招魂?黄叶西风皂甲屯。
评:京西皂甲屯有纳兰墓,过此自忆纳兰词,以其《长相思》名句代之。爱其词,招其魂,结句言尽意不尽。
例11:减字木兰花·题《遗臭碑》 宋河
官肥民瘦,落个骂名千载臭。墨吏当诛,毕竟人间有董狐。 此碑可证,百姓从来心当秤。大倡清廉,应不今年似昔年。
原注:《遗臭碑》即安徽路南县贪官许良安遗臭碑,正文460字,系重点保护文物。民国年间立,现存于县文化馆内。董狐,春秋时晋国史官,能如实秉笔修史,孔子誉为“良史”。
评:此类刺贪词,尚需更一针见血。
例12:减字木兰花·竹 王岐君
一方净土,且看婆娑湘女舞。倩影凭栏,每使池鱼认钓竿。 枝头蕴翠,气候微凋人半醉。处世虚怀,春雨秋风任去来。
评:从竹的婆娑舞姿、凭栏倩影、枝头蕴翠、虚怀劲节,任尔春雨秋风等方面歌咏竹的高风亮节,写得潇洒自如。
说明:本词上下片的末句都应舒缓一些,带着余音绕梁、回旋不尽之意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