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装甲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一战坦克战战例

(一)索姆河战役

1916年6月24日至11月中旬进行的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双方共伤亡约134万人。在这次战役中,日后的陆战之王——坦克初次登上历史舞台。

协约国发动索姆河战役的目的是突破德军防御,以便转入运动战,同时减轻凡尔登方面德军对法军的压力。当时战线由南向北,在亚眠以东50多千米的地方穿过索姆河。德军在该地区构筑了号称“最坚强”的防线。德军主要阵地有坑道工事,阵地前面有多层铁丝网。守军为德军第2集团军,防线正面宽58千米,其第一线为9个师,预备队4个师,后来兵力增加到67个师。

英、法方面原计划由法军担任主攻,但因凡尔登战役动用了法军大量兵力,改以英军为主攻。英、法方面最初投入兵力为39个师(战役过程中增加到86个师),其中英军25个师,以第4集团军为主,第3集团军为辅,在索姆河北岸的卡尔诺以北地区进攻;法军第6集团军14个师,跨索姆河在英军右侧进攻。英、法军炮兵和空军都占优势。英、法方面采取对有限目标逐次攻击战法,企图通过消耗德军兵力达到突破的目的。英、法方面为协调两军行动,规定每次进攻到达线不能自行超越。

从6月24日起,英、法军进行了7天的炮火准备。7月1日早晨7点半,步兵在炮火支援下发起进攻。当天法军和主攻方向上的英军都突破了德军第一道防线,但英军左翼则毫无进展。英军以密集队形前进,遭到德军机枪和炮兵火力的严重杀伤,第一天即伤亡近6万人。7月3日,英军右翼和法军突破了德军第二道防线。德军利用对方进攻的间歇,迅速调集兵力,加强纵深防御,并在一些地段上实施反击。英、法军于7月中下旬再度发起进攻,南岸法军突破了第三道防线,但未能发展为战役突破。9月3日,英军32个师、法军26个师第三次发起进攻,截至12日向德军纵深只推进了2~4千米。

9月15日,英军第一次使用新式兵器——坦克(一共出动49辆,运抵途中有31辆陷入泥坑或出现故障,最终只有18辆参战),配合步兵进攻,推进了4~5千米,但英军坦克也损失了一半。这是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坦克,对守备方的德国步兵产生了心理震慑,使他们放弃阵地不战自退。但由于坦克的技术与装备尚未完善,加上战线宽广,仍然没有达到打开突破口的作战目标。战术层级的运用成功并未能引导作战胜利。在9月下旬和11月的进攻中,英军又两次使用坦克,但数量较少,收效不大,倒让德军开始学习如何对付敌方这个庞然巨物。

进入秋季后,气候开始恶化,物资日渐枯竭,战斗渐渐平息,到了11月完全停止。英、法军未达到突破德军防线的目的,但牵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进一步削弱了德军实力。此外,这场战役促使其他强权国家开始装备坦克等类型的阵地突破用重型器械,并发展反制兵器,带动并启发了各国军工业的蓬勃发展。

(二)康布雷战役

1917年9月,协约国在法国、比利时边境面临德军强大的压力。英国第三集团军司令宾爵士奉命发动一次进攻,把德军从法比边境引开。宾爵士采纳参谋长富勒的建议,决定动用装甲部队,发起一次坦克战。

图2-6 索姆河战役是一战中最大规模的堑壕战

由于当时的坦克在泥沼中行进困难,富勒开始寻找能大量部署坦克的干燥战场,他找到了康布雷。康布雷位于法国西北部,南面的土地开阔平坦,地形非常适合坦克机动。而且德军在康布雷的兵力不到两个团。为了达到奇袭的效果,直到康布雷战役开始前两个星期,英军才开始集结。直到攻击开始前两天,士兵还不知道要使用坦克。英军的保密工作让德军对此一无所知。

1917年11月20日早晨6点20分,378辆坦克和5个军的英国士兵在1000门大炮的支持下,对不到两个团的德军发动了进攻。

战役中,英军采用了坦克突破堑壕的新战术。坦克以3辆为一个战斗单元,第一辆坦克突破德军的铁丝网工事后,并不急于突破堑壕,而是迅速转向,平行于堑壕机动,以侧面的机枪为后继坦克做掩护;接着,第二辆坦克沿着第一辆坦克开辟的道路进入第一道堑壕和第二道堑壕的中间地带,对两边的敌军进行射击;随后,第三辆坦克也如法炮制,对第三道堑壕里的德军进行攻击。根据这一战术,步兵也被分为三拨:一拨紧跟坦克,对堑壕里的敌军进行清除;第二拨负责填埋壕沟,为坦克前进铺平道路;第三拨则负责警戒。如此这般,坦克与步兵的攻势如潮水一般,循环向前推进,绵延不绝。

这一战术的采用让英军坦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康布雷战役第一天,英军就向纵深推进了10千米,俘获了7500名德军。这是开战3年来英国人在西线推进最快最远的一次。但是,英军指挥官没能及时扩大战果。德国援军赶到后发起猛烈反攻,收复了英军占领的所有土地。

康布雷战役是大规模使用坦克的第一个范例,对于军事学术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步兵与坦克协同动作原则和对坦克防御原则的形成,以及精密法决定开始诸元的炮兵射击方法的产生,均与这次战役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次战役被后人公认为是合同战术(多兵种协同作战)形成的重要实战标志。

(三)亚眠会战

图2-7 康布雷战役中的英国“马克”Ⅳ坦克越过德军战壕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到第5个年头,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已经相当吃力。1918年夏天,协约国准备发动总攻,作战的突破口选在德军防线的亚眠。英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家一共出动了21个师、2000多门火炮、1000多架飞机。而在亚眠地区驻守的德军虽然从番号看也有10多个师,但严重不满员,火炮不到1000门,飞机只有300架。

此外,协约国还调集了近600辆坦克和装甲车辆。坦克这种新式武器,自1916年在索姆河首次使用,当时只有10多辆,1917年的康布雷会战则出动了近400辆,取得较大战果。如今,协约国首脑又把坦克作为撕开德军防线的利器。

1918年8月8日凌晨,亚眠一带起了大雾。浓雾中,2000多门火炮齐鸣,几百辆坦克率领十万步兵,排山倒海向德军防线冲去。当时,坦克还被局限为步兵的掩护。即便如此,浓雾中出现的坦克依然给德军带来了巨大压力。坦克装备的轻型火炮和机枪并没有杀伤多少德军,但许多坦克不惧枪弹,势不可挡冲来的气势却让德军胆战心惊,纷纷逃跑。协约国军进展顺利,第一天就突破了德军正面防线,歼灭和俘虏德军28000人,自己仅损失12000人,不过参战的坦克也被炮火击毁了109辆。

战斗中,协约国将军曾想用坦克和骑兵配合作战,事实证明这是个败笔。因为当时骑兵的速度比坦克快,但面临机枪扫射时,骑兵又不敢跟着坦克上前。在战斗中,这两个不同兵种根本无法配合。

协约国在8月8日取得巨大战果后,继续投入兵力巩固和扩大占领地,但因坦克损耗较大,进攻力度也渐渐减弱。到8月13日,亚眠会战结束,协约国以损失4万多人的代价,歼灭和俘虏德军7万多人,给予德军沉重打击,也让德军的整个防线动摇,士气更加低落。德国参谋总长鲁登道夫将8月8日称为“德军最不幸的日子”。

随后,协约国军又发动了多次攻击,最终使德国在11月11日签署停火协议。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这其中,亚眠的坦克战无疑是压垮骆驼的一根重要稻草。

图2-8 亚眠会战,英法联军歼灭和俘虏德军7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