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生命这出戏(2)
这个苹果不是生来就这样摆在我们面前的。它最初是一粒种子,种在土里,遇到适当的条件,土壤、温度、阳光、雨水等都具足了,在适当的时机,它发芽,慢慢长成小树,开花结果,然后由工人摘下来,由司机运到城市,由商贩卖,我们买回来,洗干净,放到桌上,才有了面前这个苹果。而最初的那粒种子也是由另一个苹果那里来,那个苹果也经历了一番奇妙的由种子到果实的旅行。如此不断往前推,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苹果,来历也可无穷追溯,或远或近地与整个宇宙相关。缺失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不会有此刻面前这个苹果。
世间万物万象,皆相依相待而存在。任何一法,都或远或近地以一切法为缘而生住;一切法,也或远或近地以任何一法为其生住之缘。
佛经云:“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诸法互为缘起,这是佛教一个最基本的原理。
5.缘起,在更深刻的层面上是指万法以妄心而起现
我们不仅误解了事物存在的方式,认为它们是独立、固有存在着,而且还一厢情愿地赋予它们种种特征和定义。
我们说天空是蓝色的,实际并非如此。科学研究发现,太阳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它们的波长各不相同。波长最短的蓝紫光最容易被空气中的微粒散射,天空中便布满了被散射的蓝紫光,而人眼对紫光不如对蓝光敏感,因此我们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但这只是我们觉知的天空,并非天空的原貌。再说天空仅是个概念,找不到一个实在的“天空”,它是虚空经光线、微尘、人的感官、意识等共同作用,得出的一个印象。
同样的水,如果盛在杯子里,我们认为它可饮用;如果是在澡盆里,就认为它是用来洗澡洗衣服的,不会想到要去喝它;如果是在马桶里,哪怕是一只很干净的马桶,你也不会想用那水来解渴或洗澡。在这里,水的用途和属性完全是我们的心理和感受的投射。
两个人在一旁窃窃私语。
你怀疑他们在说你的坏话,这两个人不仅立刻成为你的敌人,而且你认为他们从来就人格低下、肥胖臃肿、丑陋不堪。
两分钟后你经过他们身旁,发现他们谈的完全是与你不相关的另一件事,几乎就在瞬间,他们变得不那么难看了,人格也急剧提升。
后来他们走过来,与你亲切交谈,对你的学识和才华由衷赞叹。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现在变成了两个可爱的人,诚实,谦虚,有品味,而且长得富态大方,透着喜气。
再来说说关于杯子的定义。如果说能用来盛水的容器是杯子,那么澡盆和马桶也能盛水,为何不算杯子?要说小点的才算杯子,碗小也能盛水,但那不是杯子呀。要说杯子是玻璃的,鱼缸也是玻璃的,可那也不是杯子。杯子也有瓷的、不锈钢的、塑料的,有大有小。杯子可以盛水,也可以盛牛奶和沙子,还可以用来打人。但是,能装牛奶、沙子,能当武器打人的都是杯子吗?当然不是。
以此为例,对其他事物也都可以这样试着去寻找其决定性的特征,我们会发现,事实上根本无法绝对地界定事物。
《楞严经》《俱舍论》等诸多经论,对认识都有详尽、深刻的阐述。其内容极其深奥,非轻易能理解、领悟。我想借用大家比较熟悉的现代心理学的一些原理、词汇,作一个最初级、最简单的引述。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参阅相关佛教经论中对认识真正全面、精确的阐述。
人的认识过程首先是感觉,对事物的个别接触,然后是知觉,根据感觉所了知的个别情况,得出一个整体印象。在知觉的基础上,再进行深一步的认识,不仅得到事物的表象,而且了解到事物的规律,从而掌握事物的作用。
眼耳鼻舌身这些感官与神经相连。外境刺激由传入神经传到中枢神经,中枢神经对传递来的信息进行加工,之后由传出神经传递出应作的反应,又立即传入,再加工又传出,如此循环往复,反馈更新。
传入中枢神经的信息经过加工,外境不是被原样不变地反映出来。我们所看到、所听到的,都是经过中枢神经加工后的东西,不完全是外界境象的原状。
认识的过程也是眼耳鼻舌身与意识持续互动的过程。思维需要借助概念,根据概念组织判断和推理活动。概念、判断、推理是思维的三种形式。
概念的成立是经过取舍的。也就是说,经过中枢神经加工后的东西,还要经过二次加工,经过抽象加以概括,把不需要的部分舍去,需要的部分集中起来。比如“灯”这个概念。有各式各样的灯,五花八门。若根据不同点,则无法概括,成立不了灯的概念。只有把不共同的舍掉,取共性,才能成立概念。
概念是我们思想的符号,并非事物本身。问题是,天长日久,我们逐渐忘记了它是符号,以为概念就是事物本身甚至是全部。
认识,即眼耳鼻舌身意的作用,是对世界进行加工,那么在人的认识之外,是否有一个独立的、客观存在的世界呢?
现代社会的人都知道分子、原子,知道看似坚实的物体实际是一堆分子、原子、乃至更微小的各种粒子在那儿运动,我们却能把一堆堆相互独立、彼此间有缝隙、间隔的微粒,看成铁板一块、坚实存在的物体。
如果物理世界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那么同样的基本粒子为什么会构成五花八门、形态不同的物质?原子的不同特性从何而来?
“色”包括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波、场等,色分析到最后是虚空。正如我们能把一堆零散的微粒看成坚实的物体,在同样的分别念的作用下,我们也能从无中妄见各式各样的显现。就像眼睛疲劳时,能无由地在虚空中看见花纹。
这空花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依妄心而显现。所谓缘起,在更深刻的层面上,是指万法以妄心而起现。
妄心生起必然同时有见分和相分。见分指了别、能认识,相分指相状、所认识。相分包括:
一、人们通常认为的客观存在的世界,这个“客观世界”实际是无始以来反复薰习而成的坚固妄想。有共业的众生会有共同的妄想。
二、在此坚固妄想之上,由个业造就的眼耳鼻舌身意对之进行加工,得出个业的境象。
由此可知,一方面并没有离开“能认识”而独立客观存在的“所认识”,另一方面,也没有离开“所认识”而单独存在的“能认识”。能与所是一体的,互为缘起,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是截然分开的两回事。
6.空性见与持戒
《中论》颂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即中道义。”
事物依因缘而生住,其概念、定义、各种特性,只是我们的虚妄分别,因此不必等到事物消亡了,才说明它原本是空的,事物成住的时候就是空。
佛说“空”,并不是说一切断灭,并不否定世间万象多姿多彩。譬如水中月影,我们的确能看见月亮,而水中的确没有月亮。水月的显现和水月的空互不排斥。
万花筒里的图案若实实在在、一开始就在那儿,则只能有一幅图案,不会有层出不穷的新花样。同理,一切事物若固有、恒常,那么任何变化都不可能发生,一切就是僵死的。正因为事物不是那样,才有了大千世界千姿百态。
空性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事物是空性的表达。
没有不是空性的事物,也没有离开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空性,正如没有离开水而独立存在的“湿”,没有离开糖而独立存在的“甜”。
进一步说,不仅事物的究竟本质是空,事物显现的当体即是空,如梦中的山水人物。
感受、思想、意识也是这样,本质为空,没有独立恒常的自体,随因缘而有千变万化的显现,虽有显现,当体即空。
空性的见解有力地帮助我们削弱实执,从而减少烦恼,同时也让我们对因果律有了更深的了解。可以说,对空性的了解越深,对因果的信心就越大,取舍因果就越谨慎。《大般若经》云:“若了知一切法如空性,乃畏业及业相成熟之见,方是正法也。”
没有既定不变的命运,没有恒常存在的状态,当下身心活动的每一个取舍,都是因是缘,都参与塑造着自与他、现在未来、今生来世。没有理由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我们的概念、判断、推理乃至感觉、知觉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绪和成见的影响,像贪婪、嗔恨、傲慢这样的负面情绪,不仅伤害身心,而且使我们的认识远远地偏离事物的真相。
止息了烦恼,才能清除认识上的粗大障碍,所以仅仅靠阅读或听闻,很难真正了解、体验空性,一定要有实际的修行,切实对治烦恼,见地才能日益清晰稳固。
佛在《圆觉经》中说:“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但当精进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嗔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
现在很多人学佛,只想“开悟”,不想断烦恼;或者未证谓证,一身烦恼,而做出高深自在的样子,好像没有烦恼。
佛陀早就提出了告诫,末法时期的人,福报智慧浅薄,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的“开悟”,那样只是增加了知识和傲慢,对自我的执著反倒更强烈了。应该精进地降伏贪嗔痴慢等烦恼,相续调柔了,修行才能有所进益,才能树立坚定的正确的见地。
善知识指点提携,也只是帮助廓清我们错误的知见,修行还是要靠自己亲历亲为,烦恼还是要靠自己去降伏。自心烦恼不伏,妄念颠倒,“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
开发智慧,首先需要定,一步一步清除掉内心的干扰、杂念。没有定作为基础,一颗心恒时处于散乱攀缘当中,即便生起一点点智慧,也是力量极其微弱,犹如风中之烛,无法驱除愚痴黑暗。
定分为止和观。止,偏向于不起分别,专注一境;观,是通过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以分别止分别。止观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如果单修止,不修观,容易堕入无想定,空心静坐,一坐千年也还是在痴心里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