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外的中国历史常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中国历史之神话篇

1.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三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华文明是三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灿烂果实。产生中华文明的重要因素非黄河和长江莫属。在黄河流域产生的农业文明,因受到历史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不断向长江流域农业文明过渡、发展。长江流域农业文明是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2.一斧开天地——盘古开天辟地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据民间神话传说,古时盘古生在黑暗团中,他不能忍受黑暗,用神斧劈向四方,逐渐使天空高远,大地辽阔。他为不使天地重新合并,继续施展法术。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经过18000多年的努力,盘古变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变得厚实无比。《广博物志》卷九行《五运历年纪》这样记载:“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盘古生前完成开天辟地的伟大业绩,死后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宝藏,成为中华民族崇拜的英雄。

3.创世纪的神人——女娲补天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用黄泥造人,子民安居乐业。后来共工与颛顼争帝位,不胜而头触不周之山,导致天柱折、地维绝、四极废、九州裂,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洪水泛滥,大火蔓延,人民流离失所。女娲不忍人类受灾,在天台山顶堆巨石为炉,取五色土为料,历时九天九夜,炼就了五色巨石将天补好。天是补好了,可是却找不到支撑四极的柱子。情急之下,女娲只好将背负天台山之神鳌的四只足砍下来支撑四极,又将天台山移到东海之滨的琅玡。至今天台山上仍然留有女娲补天台,补天台下有被斩了足的神鳌和补天剩下的五彩石,后人称之为“太阳神石”。从此,天地定位,洪水归道,烈火熄灭,四海宁静。

4.九乌尽死,堕其羽翼——后羿射日

传说后羿生活的时代,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它们一起放出的热量烤焦了大地。森林着火了,烧死了许多人和动物;河流和大海也干涸了,所有的鱼都渴死了;出外觅食的人们被太阳活活地烧死了,人们在火海里挣扎着生存。这时,有个叫后羿的年轻人,他是个神箭手,箭法超群,百发百中。他看到人们生活在苦难中,便拉开了万斤力弓弩,搭上千斤重利箭,射掉了九个太阳。为了避免万物得不到阳光的哺育,他留下了最后一个太阳,从此,这个太阳每天从东方的海边升起,挂在天上,温暖着人间,禾苗得以生长,万物得以生存。

5.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奔月

传说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射日有功,到西王母那里去求来了长生不死之药,交给嫦娥保管。逢蒙听说后前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后羿,嫦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她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后羿团聚。

6.三皇的传说

“三皇”的称谓仅是一种传说。三皇之称初见于《周礼·春官·外史》。在史料上的传述和在民间的传说多种多样(至少有七种),其中最为流行的当属《史记》中所载的李斯之说:即三皇为“天皇”“地皇”“泰皇”,和《古微书》中记载的三皇“伏羲”“神农”“黄帝”。此外,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为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7.五帝的传说

五帝有五说: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宓戏(伏羲)、神农、黄帝、尧、舜;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少昊、颛顼、帝喾、尧、舜;黄帝、少昊、颛顼、喾、尧。其中第三种说法最为流行,意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天神,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另一种解释为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圣王,以第一种与第四种说法较为常见。

8.人神不扰,各得其序——绝地天通

传说蚩尤“带领众神和山精水怪与黄帝作对”之乱后,又殃及地上生民,使得人间恃强凌弱,众者暴寡,酷刑泛滥,杀戮不止。后来,黄帝的继承者颛顼对天地间的秩序进行了一次大整顿。他命“重”(颛顼帝的孙子)两手托天,奋力上举;令“黎”(颛顼帝的孙子)两手按地,尽力下压。于是,天地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以至于除了昆仑天梯,天地间的通道都被隔断。颛顼还命令“重”和“黎”分别掌管天上众神事务及地上神和人的事务。此后,天地间神人不经“重”“黎”许可便不能够随便上天下地了!

9.逐鹿之战

炎黄会合后,一次著名的大战发生在黄帝和蚩尤之间:蚩尤带兵伐黄帝,两军见于逐鹿。蚩尤有81个兄弟,他们个个兽身人面,铜头铁臂凶猛无比,擅长制造刀、弓弩等各种各样的兵器。黄帝请来龙和其他奇怪的猛兽助战。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令天女女魃,雨止;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黄帝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方,经过许多次激烈的战斗,黄帝先后杀死了蚩尤的81个兄弟,并最终活捉了蚩尤。

10.首德于木,百王之先——伏羲氏

在太古时代,雷泽生雷神,雷泽就是古代的太湖。雷神是人头龙身,只要他一鼓动腹部,就会产生天雷,他住在太古时代的吴西,而吴西就是现在的江苏省淮水、泗水以南地区到浙江省湖州、嘉兴一带。雷神在太湖的旁边留下了巨大的足迹。华胥到太湖游玩时踩到了雷神的巨型足迹,从而感应受孕,不久便生下了伏羲。伏羲落地时便显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样子,为人面蛇身。长大后,他因为超人的能力和智慧,又具备圣德而成为一代明君。

11.尝百草之实,教民食五谷——神农氏

传说神农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见,还能看得见吃进去的东西。那时候,人们经常因乱吃东西而生病,甚至丧命。神农为此决心尝遍百草。据《拾遗记》记载,一天,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飞在天空,掠过神农氏的头顶时,九穗谷掉在地上,神农拾起来埋在了土壤里,后来竟长成一片。他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好吃。于是他教人们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可是,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草药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谁也分不清。神农氏就一样一样地尝,最后选出了稻、黍、稷、麦、菽五谷,所以后人尊他为“五谷爷”“农皇爷”。

12.以石击石,钻木取火——燧人氏

远古人“茹毛饮血”,燧人氏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是人工取火的发明者。在远古蛮荒时期,人们不知道有火,也不知道用火。到了黑夜,四处一片漆黑,野兽的吼叫声此起彼伏,人们蜷缩在一起,又冷又怕。由于没有火,人们只能吃生的食物,经常生病,寿命也很短。燧人氏是新石器初期河套附近一个母系氏族,他们以打猎为生,当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撞时产生火花。燧人氏受到启发,于是发明了钻木取火。燧人氏不仅发明了人工取火,而且最早教人熟食。

13.构木为巢,以避野兽——有巢氏

有巢氏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发明居所的英雄,也称“大巢氏”。上古之世,人们穴居在野外,居无定所,常受野兽侵害。有巢氏教人们构木为巢,在树上建筑房屋,既可挡风遮雨,又能躲避禽兽。人们欣喜无比,纷纷效仿,从此由穴居过渡到巢居。后来,人们拥立这位圣人为王,号“有巢氏”。

14.以人为本,任人唯贤——尧舜禅让

传说黄帝以后,在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出现了尧、舜、禹三个著名的领袖。尧在位70年后,年纪大了,于是召开部落联盟议事会议,讨论继承人的问题。他的儿子丹朱很粗野,好闹事。有人推荐丹朱继位,尧不同意。后来大家都推举舜,说他德才兼备,尧很高兴,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并考验了三年才将帝位禅让给舜。舜在位期间完善了社会管理制度,深受大家爱戴。舜老的时候也仿照尧召开继位人选会议,民主讨论。大家推举禹来做继承人。舜晚年时身体不好,依旧到南方各地去巡视,竟病死在去苍梧(今湖南境内)的途中。舜死后,禹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尧舜“禅让”的历史传说,反映了原始公社的民主制度。

15.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四方部落首领都推荐鲧。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鲧临死前嘱咐儿子“一定要把水治好”。禹新婚仅仅四天,还来不及照顾妻子,便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他带领群众凿开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16.先蚕圣母——嫘祖

《史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神话传说中把她说成养蚕治丝方法的创造者。相传四川省盐亭县嫘祖山的嫘祖穴是嫘祖的出生地。少年嫘祖在摘桑葚时偶然发现桑虫结的黄茧,便摘来含在口中玩耍,由于唾液浸泡加热溶解了胶质,她无意中顺手理出了茧中的丝线。用手一摸,还挺结实,聪明的嫘祖顿生编织蚕丝以代替兽皮、树叶做衣服的念头。后来,嫘祖将野桑蚕变为家养,又发明了一些缫丝的工具。从此,开启了西陵部落衣着文明时代,结束了穿树叶、披兽皮的生活方式。

17.娥皇女英泪洒斑竹

娥皇、女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尧帝的两个女儿,也称“皇英”。尧帝晚年时将其首领的位置禅让给舜,并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为妻。舜执政39年以后,曾到长江一带巡视,不幸死在苍梧之野,葬于九嶷山上。娥皇、女英闻此噩耗,一路寻觅到九嶷山,泪如雨下,眼泪渗进了竹子里,凄婉动人的“湘妃斑竹”就此诞生。舜死后,娥皇、女英痛不欲生,便跳入波涛滚滚的湘江,化为湘江女神,人称“湘君”(娥皇)、“湘妃”(女英)或“湘夫人”。

18.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山海经》记述了一则故事:上古时期炎帝最疼爱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爪子,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便叫此鸟为“精卫”。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了报仇,去西山衔来石子和树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海里,想要把东海填平。后世人们也常常以“精卫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从事的艰巨卓越的事业。为了纪念她,人们在东海边上立了个古迹,叫做“精卫誓水处”。

19.中华民族的象征——龙

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灵异神物,亦乃万兽之首。传说其虎须鬣尾、身长若蛇、有鳞似鱼、有角仿鹿、有爪似鹰,能走亦能飞,能大能小,能隐能现,能翻江倒海、吞风吐雾、兴云降雨。前人将龙分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关于龙的起源,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考证,人们认为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因而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

20.送子神兽——麒麟

麒麟也是中国四大神兽之一。它有牛尾、鱼鳞,足为偶蹄或五趾,角上覆盖着软毛,一般为白色,是毛类动物之长。麒麟一般为家庭的象征。在民间艺术中,常常有一个小孩骑在麒麟上,站在云彩中,并且小孩手中会拿着一朵莲花,表示连生贵子。另外麒麟不踏任何活物,甚至连小草在内,所以它与头顶上的角一起被视为美德的象征,当有明君出现时,就会伴有麒麟出现。孔子曾说:“麟之至为明王也。”麒麟在人们的画中表示一种良好的祝愿。

21.非晨露不饮,非嫩竹不食——凤凰

我国的学者认为凤凰起源于风神,因为“凤”字起源于“风”字。有的则认为凤代表男性,凰代表女性。有的学者将凤凰看做是“阳鸟”,与南方有着联系。同时它的身体据说象征着人的五种美德:头代表德;翅代表义;脊为礼;胸为仁;肚象征信。在中国神话中,凤凰为百鸟之王。一般龙是作为皇家最有权威天子的象征,凤凰就与龙相配而处于女性的角色,故而皇帝穿龙袍,皇后戴凤冠。

22.权衡三界,统御万灵——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是道教中最高级的神明之一,地位在三清尊神之下,但是神权最大,是三清之化身。他乃三才主宰,总执天道,掌天地人之均轴。传说农历正月初九为玉帝诞辰,道教宫观要举行金箓醮仪,称“玉皇会”,参加醮仪的道士和道教信徒都要祭拜玉皇大帝,行“斋天”大礼,以祈福延寿。

23.女仙之宗,养育万物——西王母

根据古书《山海经》的描写:“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意思是说:西王母的外形像人,却有豹子一样的尾巴,老虎一般的牙齿,很善于长呼短啸,头发蓬松,顶戴盔甲,是替天展现威猛严厉及降临五种灾害的神祇。)她住在“昆仑之丘”的绝顶之上,有三只叫做“青鸟”的巨型猛禽,每天为她叼来食物和用品。也有学者认为,历史上西王母确有其人,可能是一位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女首领。

24.阴功济物,玄德动天——东王公

东王公,又称“木公”“青提帝君”“东华帝君”。究其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楚地信仰东皇太一神,又称“东君”,即为神化了的太阳神(太阳星君),此为东王公之前身,原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男神。道教创立后,将东王公纳入神系,称其主阳和之气,理于东方,亦号王公焉。

25.人生在世,乐生而畏死——神仙和长生不老

中国神话传说中神仙指经过不断修炼、不断领悟,心灵境界达到某一种超脱的状态,肉体得到了升华,具有一定的道、一定的超能力、一定的神位的人。中国的神仙主要是由佛教与道教组成的。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无形无象,而又生育天地万物。道散则为气,聚则为神。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神仙以济世度人为宗旨。道教以长生不老为仙人的标志。道教中又有专门炼丹服药(包括炼内丹)的流派,目的也是为了长生不老。

26.高真所据,仙王所理——洞天

洞天,道教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洞天就是地上的仙山,它包括十大洞天、36小洞天,构成道教地上仙境的主体部分,中国五岳则包括在洞天之内。历代道士多往其间建宫立观,精勤修行,留下不少人文景观、历史文物和神话传说。《天地宫府图》云:“十大洞天者,处大地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包括王屋山洞、委羽山洞、西城山洞等。“36小洞天在诸名山之中,亦上仙所统治之处也。”包括福建霍桐山洞、山东东岳泰山洞、湖南南岳衡山洞、陕西西岳华山洞等。

27.真人治之,得道之所——福地

福地指神仙居住之处。道教有72福地之说,亦指幸福安乐的地方,旧时常以称道观寺院。太上曰:“其次72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间。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间多得道之所。”包括地肺山、盖竹山、仙磕山等。在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中,“福地”一词是美丽、幸福之国的同义语,也作为长眠之地的象征;“到福地去”即“到极乐世界去”或“到天国去”,是“死亡”的委婉说法。

28.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仙是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众说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钟离权(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相传,八仙自王母蟠桃大会醉别而归,途经东海,但见白浪滔天,吕洞宾提议八仙各投一物过海东游,表现仙家本事。铁拐李有铁杖及葫芦,汉钟离有芭蕉扇,张果老有纸叠驴,蓝采和有花篮,何仙姑有莲花,吕洞宾有长剑,韩湘子有横笛,曹国舅有玉版。他们随身所携带的法器各有妙用。

29.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张天师和龙虎山

汉末张陵创教,自称太上老君降命为天师,故世称“张天师”,其教亦称“天师道”。传说张陵神通广大,有龙虎护法,以符除“五毒”碎瘟消灾,以五雷驱“五鬼”霹妖镇邪,其形象一般为身着道袍,五雷出手。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贵溪县境内,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

30.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牛郎织女

传说牛郎是一个放牛娃,一天,天上的织女偷偷下凡间沐浴,与牛郎相识,于是和牛郎成了亲。他们生了两个孩子,生活十分恩爱。但是王母娘娘知道后十分恼怒,就把织女强行带回了天上。牛郎想起老牛临死时说过披上它的皮可以上天,就披上牛皮背着孩子去追织女。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用金簪画了一道银河,两人隔河相望,却无法相会。时间长了,王母娘娘被他们的忠贞爱情所感动,就允许牛郎织女在每年七月初七的时候,踏着鹊桥相会,这也就是七夕节的来历。

31.万里长城筑怨,千秋片石铭贞——孟姜女寻夫

孟姜女是秦朝时候的女子,她嫁给了范喜良,过着夫妻恩爱的生活。可是秦始皇要修万里长城,到处抓人做工,范喜良也被抓了去。过了一年又一年,别人都有信寄回来,范喜良却始终杳无音信。于是孟姜女决定千里寻夫。她跋山涉水,历尽艰难,终于到达了长城。孟姜女到处询问范喜良的下落,后来却得知他早已累死了,尸骨埋在了长城下面。孟姜女悲恸欲绝,放声大哭。她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只听“轰隆”一声,竟哭倒了长城。爱人已经死去,悲怨的孟姜女最后投海而亡。

32.生不同衾死同穴——梁祝化蝶

“梁祝化蝶”说的是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动人故事。祝英台本是妙龄女郎,女扮男装,出外求学。在求学期间,祝英台深深爱上了同窗梁山伯,梁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后来英台接到家书,要立即返回,二人依依惜别。后来梁山伯从师母处得知真相,却为时已晚,英台已经被强行许配给别人。梁山伯悔恨交加,一病而亡。英台出嫁途经梁山伯坟前,突然电闪雷鸣,坟头裂开,英台顺势跳进坟墓,只见一对彩蝶从中飞出,翩翩起舞,这就是二人的化身。由这个凄婉的传说编写而来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已经成为20世纪的音乐经典了。

33.哀而不怨,艳而不俗——白蛇传

白蛇传的故事发生在南宋初年。杭州的许仙清明节上坟时,邂逅了由白蛇修炼而成的白素贞与由青蛇修炼而成的小青。许仙与白素贞两情相悦,结为夫妇,过着恩爱的生活。镇江金山寺住持法海知道后,决心除妖。他设计使白素贞露出了原形,又软禁了许仙。白素贞请来虾兵蟹将,水漫金山寺,但最终不敌法海,后来被法海用金钵压在西湖雷峰塔下。小青趁机逃走,潜心修炼法术,终于救出白素贞。

34.凤凰台上忆吹箫

相传战国时期,秦穆公有个小女儿,因自幼爱玉,故名“弄玉”。弄玉不仅姿容绝代、聪慧超群,更是精通音律,尤擅吹箫。一天夜里,她梦见一位英俊青年,极善吹箫,愿同她结为夫妻。穆公按女儿梦中所见,派人寻至华山明星崖下,果遇一人,羽冠鹤氅,玉貌丹唇,正在吹箫,此人名萧史。使者引至宫中,与弄玉成了亲。一夜两人在月下吹箫,引来了紫凤和赤龙,于是萧史乘龙,弄玉跨凤,双双腾空而去。后人修建了引凤亭和玉女祠以示纪念和祝愿。

35.斩鬼使者——钟馗

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驱鬼逐邪之神。传说他是唐初终南山人,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丑,但很有才华且不惧邪祟。他凭借过人的才华在科举考试中一路过关到殿试,但唐明皇无法容忍他的丑陋,便取消了他的录取资格。于是性格刚烈的钟馗选择了死。那次考场冤案后不久,唐明皇患病无法安睡。一天深夜梦到小鬼骚扰,忽见一个蓝衣身影从天而降,一把抓住小鬼,吞下肚去。唐明皇惊醒过来,怪病从此不治而愈,梦中蓝衣人正是钟馗。于是唐明皇请画家绘制钟馗神像,悬挂皇宫内外,以求祛邪保平安。自此钟馗名声大噪,成为名扬天下的捉鬼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