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完宦官那些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秦·赵高:指鹿为马祸江山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最有权势的宦官,也是唯一一位坐上丞相之位的权阉就是赵高,而历史上关于赵高的记载如浮云一般不知所踪,司马迁在《史记》中洋洋洒洒讲述了许多忠奸,也写了秦朝的丞相李斯,但却没有给下一位丞相赵高写传记,是司马迁忘了写,还是这位大历史学家根本就不屑于浪费笔墨和精力在这个赵高身上?让我们来看看关于赵高的故事。

在《史记·蒙恬列传》中,我们找到了关于赵高的些许踪影:“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秦王闻高强力,通於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高既私事公子胡亥,喻之决狱。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於事也,赦之,复其官爵”。这“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就是说呀,老赵家的孩子都天生下体发育不全,而这个发育不全,也为赵高当宦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然,后世也有说赵高不是宦官,因为司马迁只是说“隐宫”而不是“宦”,而这个争论在这里已经不重要了,对于赵高而言,“非宦阉”的争论已经被他“秦王朝第一奸臣”的名号所湮灭。“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这一段儿得从赵高的身世说起,赵高的父亲是秦王的远房本家,因为犯罪,被施刑,其母受牵连沦为奴婢,所以赵高弟兄数人“世世卑贱”。赵高却逃过“卑贱”的命运,做了一名士人。您肯定问为什么了?这乃是源于一条秦律:“非史子医殳(也),毋敢学学室,犯令者有罪。”这句话译成现代语,就是说:你若不是“史子医殳”,是不可以进学堂的,否则就是犯罪。赵高父亲是一名刀笔吏,就是深谙法律之规则,文笔犀利,用笔如刀的大律师。大律师的儿子也就有资格学文化了,而且,赵高之所以得秦始皇的宠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秦王闻高强力,通於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高既私事公子胡亥,喻之决狱”,秦始皇听说他(赵高)为人勤奋,又精通法律,便提拔他为中车府令掌皇帝马车,还让他教自己的小儿子胡亥判案断狱。驾御车让赵高的政治生涯上了一个平台,而当胡亥的老师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胡亥党一员。

“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於事也,赦之,复其官爵”。赵高善于观言察色、逢迎献媚,因而很快就博得了秦始皇和公子胡亥的赏识和信任。有一次,赵高犯下重罪,蒙毅不敢阿法,要按律处他死刑,秦始皇却赦免了他并复其原职。赵高犯的什么罪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有两点可以肯定:一,生死是老大说了算,赵高本人很受老大的关照;二,赵高明白,以后想不再有类似的情况,就得巴结好老大,就得控制好老大,甚至当老大。自此以后,赵高做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并再次得到秦王的信任,加冕为“行符玺事”,放在明朝就是掌印太监,更具有宋朝监军太监的职责。

秦始皇喜欢游玩,其足迹可谓遍布中国各地名山大川,那么秦国第一司机每次都有机会侍奉左右,赵高的人生转折就在传说中的古宫殿“沙丘”。秦始皇暴毙,临终时身边只有他最信任的宠宦赵高、最喜爱的小儿子胡亥和最倚重的宰相李斯。可就是这三位,心里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违背了这位千古帝皇的遗诏——传位公子扶苏,蒙恬接管军权。扶苏即位是赵高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多年混迹于宫中,作为胡亥党的一员,若扶苏坐上宝座,那么自己只有远离权力中心甚至性命不保,就算活着,蒙恬手握军权,我哪里还有飞黄腾达的一天呀?飞黄腾达的机会就在眼前,因为秦始皇离世突然,只有贴身的人知道,而扶苏正在离沙丘几千公里之遥的上郡监督由大将蒙恬率领、防御北方匈奴的边防部队,赵高有机会施展他的阴谋。而这个阴谋得首先说服两个人:一个是只会玩乐的胡亥;另一个就是丞相李斯。

赵高兼职多年,那个傻不拉唧的胡亥很容易对付,毕竟生于君王之家,再傻也知道当老大好,而李斯就需要费一些口舌了。但是对于善于观察勤于心机的赵高,那李斯也不在话下。

丞相李斯毕竟不是个泛泛人物,他曾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参与制定律法,统一车轨、文字以及度量衡制度。但李斯不是个忠臣,更不是个正直的人。对他来讲个人利益一向重于国家利益,荣华富贵才是最重要的。这个弱点被敏锐的赵高抓住了。此时的李斯其实很矛盾,不知道旧主离世后,回到咸阳是不是还有自己的荣华富贵,这时赵高出现了,他在李斯面前一番陈述利弊,说先王的诏书和传国玉玺现在胡亥的手中,抬高了胡亥的资本,先让他先心里有个衡量,然后又说了,扶苏向来信任大将蒙恬,假如扶苏当了王,那么丞相的位子能是你李斯的吗?很明显新王会让蒙恬挤兑你的,你李斯哪儿还有荣华富贵呀!没有了,绝对不可能有的!

这一席话,处处为李斯着想,突出了个人利益,同时也说中了李斯的焦虑。若李斯不支持赵高的政变,那么以上种种可能都会是真的。讲清楚利害关系,这三个人的联盟也就结成了。

三人隐藏了秦始皇的死讯,秘不发丧,而后篡改诏书内容,立胡亥为新君,赐死长子扶苏。扶苏还真是个大孝子,接到这样的诏书,还真以为他爹赐他死,自杀了,中间没有任何节外生枝。赵高一伙立马就回到首都,给秦始皇发了丧,然后就让胡亥顺顺当当地坐上了皇帝位子,这就是秦二世。还记得蒙毅吗?之前没有把赵高咔嚓掉可以说是个大错误,蒙恬是蒙毅的哥哥。前有和蒙毅结下的梁子,后有秦始皇想将军权交予蒙恬,那蒙氏家族就不得不消失。继承大统后,赵高立马就被升职为郎中令,位列九卿,掌管宫廷警卫。

秦二世坐上宝座后一刻也离不开赵高,两人间的一段精彩对话足以描绘出一傻主一奸臣。

秦二世问:“人生在世,不过白驹过隙。我既然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有权有钱,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所以我要享尽天下艳福,你以为如何?”

赵高答:“这是极聪明的见解,愚蠢的人永远想不到。”

自此,秦二世一门心思地玩乐胡闹,从未过问国家大事,权力就滑入了赵高手中。

在赵高指点下,傀儡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赢政的十二个儿子,自己的哥哥们全部砍头示众;自己十位如花似玉的姐姐们则被投入监狱,活活被赵高鞭打致死,然后剥光了衣服陈尸街头,任乡里小儿猥亵凌辱。敢于直言的功臣以及不被赵高控制的臣下都一一被解决掉了,而空下来的位置,赵高就安插了自己的党羽。

赵高教导下,这个傀儡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大兴土木,建造举世闻名的阿房宫,以满足自己的私欲,这导致横征暴敛,耗尽国力民财,民心大失,国家不堪重负,人民怨声载道,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激起全国沸腾的民变,而后就有了陈胜吴广起义。一年内,大半个国家已不再受中央控制,秦帝国的权力所及只剩下最初发迹的关中地区。赵高封锁变乱的消息,将报告真实消息的官员全部扔进监狱,然后一一处死。

赵高并非是有意保护民变,他是明于人而暗于事的恶人,自然对全国沸腾的民变束手无策。可他又惧怕他人在战场上立功而受到重用,使自己的权力缩小,而这个人就是丞相李斯的儿子李由。李由当时是三川郡守,正在荥阳抗击起义军,扼住敌人西进的咽喉。在李由的英明指挥下,荥阳成了挡在前面的唯一堡垒。为了大权独揽,赵高宁可国破家亡,也不愿失去半点权力,这是多么大的权力欲望呀!就是这种欲望,让当初同一战线的李斯也难逃杀身之祸。在精密的设计下,他诬陷开国元勋宰相李斯私通东方的叛徒,把他和他的儿子李由双双送上了腰斩的刑场。这一箭双雕,让赵高当上了宰相,架空了君王,也让起义军西进秦帝国的心脏地带——关中,为推翻秦王朝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接下来要上演的,就是大家最熟悉的“指鹿为马”,而这一闹剧,正是赵高的权力欲望的极致。

此刻的咸阳城外,已到处卷起了亡秦风暴。秦帝国在民变的燎原烈火中没有倾刻覆亡,全靠它的财政部长章邯。这个善于用兵的将才,在几个月内就把已打进关中,拥兵数十万的陈胜吴广等消灭,进而又打败了新兴的楚国,杀死了楚兵团司令项梁。眼看全国的叛乱就要扑灭下去的时候,赵高不乐意了,因为章邯的声望已经高过了他。恰好这时章邯在河北巨鹿被项羽击败,这一次失利给了赵高一个杀章邯的理由,一则是嫉妒章邯的战功,二则是要把民变日炽的责任推到章邯身上,他向秦二世控告章邯纵敌玩寇,养敌自重。秦二世相信了,或者说是不得不相信。同时章邯的秘书长司马欣至咸阳请求增援,宰相三天称病未上朝,正在惊疑时听到密报便赶忙从小路逃走。赵高虽派人追赶,但还是让司马欣逃脱了。章邯求助无望,听到消息后知道回去只有死,只好率领身经百战的二十万野战部队向项羽投诚。六国旧贵族见机纷纷自立为王,并力西进。刘邦带着数万兵马迂回进入武关,为了早日攻克咸阳,他派人暗中与赵高联系,希望赵高能作内应。赵高担心秦二世知道后祸及自己,私下里盘算着乘乱夺位,以达到权力的最高点。

赵高心思缜密,先做一场臣意测试,这个测试的名字就叫“指鹿为马”。

多日未上朝的丞相今儿不仅来了,还牵了一畜生上朝。秦二世很诧异,问:“赵爱卿为什么牵一只鹿进来呢?”

赵高很自信地回问:“王近日操劳过度,这是一匹马,怎么会是鹿呢?”

秦二世揉了揉眼睛,定睛一看,“没错,是鹿啊,赵爱卿弄错了吧。”

赵高坚持自己的观点,并转身准备做一个臣意测验。大臣们压力很大呀!摸不着丞相唱得哪一出。精明圆滑的大臣知道这是赵高在探底,谁不跟着他的标准答案走,就不会有好下场,就赶紧低声下气说:“是马,确实是马,王眼花了”,这占了大多数;有点儿骨气的正直大臣坚持真理,表达客观事实说是鹿,这个票数最少,少得可怜;最后是中间派,投了弃权票,表示自己愚钝,沉默低头。

这结果是胡亥错了,尴尬地笑笑也就退朝了,而赵高居然看到了反对票,自然要将秦朝最后的忠良斩杀殆尽。扫清了最后的障碍,他在朝中的权力可就是百分之百了。秦二世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时,想要改变已经不可能了,这傀儡到此时也该结束性命了。

赵高派女婿阎乐带领上千士兵来到秦二世的行宫,谎称要抓捕逃犯,实则是要杀死胡亥。秦二世这个昏君,死到临头了,还妄想同阎乐讨价还价。胡亥说自己毕竟是天子,希望让他做一个郡官,万户侯也行?哀求无果,妥协道只要保存性命,跟老婆一起做个平凡老百姓,依然被拒绝了。痛心疾首,仰天长叹之余,秦二世自个儿抹了脖子,不仅窝囊了一辈子,最后还如平民一般入了黄土。

秦二世的死亡意味着此时的赵高已经走到了最高点。那也就该掉下来了,而且事实证明是一下子摔得粉身碎骨。赵高很想坐这把龙椅,他毕竟是工于心计之人,自然了解自己坐上去后龙座下群臣的想法,权衡利弊后他释然了,这龙椅有没有无所谓,手握大权才是王道。赵高如法炮制,选择了一个更年轻的人做接班人,这人是胡亥的一个侄儿,名叫子婴,就是所谓的秦三世。不过赵高确实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胡亥的侄儿也是有王室血统的,既然能逃脱当初扶苏等众兄弟被砍头的劫数,安然地活到现在,那也是个不简单的人物,子婴可不是胡亥这样的软货色,他早已对赵高有了戒备和计划。

这正是新君登基的大好日子,但是子婴没有按时来,为什么?因为他要除掉赵高,平常赵高周围都是护卫,别说近身了,就是同处一室都隔着十几个人头的距离。既然是新君,那你一个丞相也得有礼节,我不仅不去找你,还得要你自投罗网。这新君登基可是“皇帝不急太监急”,说得一点儿没错,赵高不耐烦了,派了不少人去催,还是没有结果,那就只能丞相赵高亲自去了,他想着这个小毛孩儿不能玩儿出什么花样。这一去,赵高就从天堂走进了地狱,子婴早已安排好杀手藏在附近,当赵高还在大呼小叫催子婴赶紧去时,刀斧手全部向他砍去,这一代宦官丞相就这样命丧黄泉了。

子婴的接手秦朝政权的时间实在是太晚了,再有能力也无力回天,很快秦王朝就塌了。刘邦进占咸阳,子婴明智地投降了,刘邦大度地给了他一个活口,不过后来的项羽可没有给子婴生存的机会,秦三世被西楚霸王解决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