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养生百科,蕴含生命智慧
中国古代有三大奇书,第一是《易经》,第二是《道德经》,第三就是《黄帝内经》。现在,这三部奇书不仅引起中华儿女的关注,而且也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极大关注,它们的价值在当今社会已经越来越为凸显。
养生,即保养生命,是指通过自我调养的方法使心身健康,探索人体生命规律,研究防病、延年、益寿。我国的传统养生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大约成书于春秋时期的中医学经典著作《内经》中就全面地总结了先秦时期的养生经验,明确地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的养生观点。
黄帝,养生第一人
中国医学源远流长,有关中国传说中的上古医学人物主要有以下几位。
伏羲氏: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神农氏:即炎帝。中国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炎帝神农氏,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百姓日用而不知,著本草四卷”。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药物的著作,约成书于汉代,被命名为《神农本草经》,寓有尊崇怀念神农氏之意。
黄帝:传说中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祖先,姓姬,号轩辕氏、有熊氏,少典之子。所处时代为原始社会末期,为部落联盟的领袖。传说他的发明创造很多,如舟车、兵器、文字、音律、算术等,我国古文献也多有黄帝创造发明的记载。
岐伯:中国传说中最富有声望的医学家。今传《素问》基本上乃黄帝问,岐伯答,以阐述医学理论,显示了岐伯高深的医学修养。
传说中的上古医家还有俞跗(fù)、少俞、伯高、鬼臾区、少师,他们均为黄帝内臣,俞跗、少俞为兄弟二人,擅长外科手术;伯高是以针灸理论、临床和熨法等外治为特长,同时,对脉理亦多有论述;鬼臾区善于五行之说;少师以擅长人体体质之论而闻名。在诸多的上古医学人物中,多位都是黄帝臣民。据传,黄帝见百姓多死于疾病,非常重视“病理研究”,常常与岐伯、少俞等一起研究医学问题,探求人体生命的自然规律与疾病防治理论,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养生智慧,对中医发展成熟起到了重要作用。
《帝王世纪》说:“黄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通鉴外记》说:“(黄)帝以人之生也,负阴而抱阳,食味而被色,寒暑荡之于外,喜怒攻之于内……察五色,立五运,洞性命,纪阴阳,咨于岐伯而作《内经》。”据《二十五史新篇》记载,黄帝是父系氏族时期中原地区的一位部落联盟长,生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又称轩辕氏。黄帝幼时聪明异常,才干出众,成年后被拥立为有熊部落首领,故又称有熊氏。他所生活的时代,正是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前期,社会变革十分激烈,因此史书中留下了许多关于他南征北战的生动记载,最为著名的当为“黄帝战蚩尤于涿鹿,终擒蚩尤而诛之”。他通过战争,使中原各部落实现了联合,成为部落联盟长,从此,黄帝号令天下,成为天下共主。黄帝一生做了许多好事,因而在古人的口传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又因其有土德之瑞,故被后世尊为黄帝。
《内经》其实是一部养生宝典。整本书里面只有13个药方,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更是一部讲“内求”的书籍,要使生命健康长寿,不要外求,要内观、内求,就是看我们的五脏六腑,看我们的气血流动,通过调整气血、经络、脏腑来达到健康长寿,所以内求实际上是为我们指出了正确认识生命的一种方法。《内经》中“不治已病治未病”说明了这点,譬如:一个人的肝脏出了问题,不要盲目地治疗肝脏,还要从其他未生病的脏器着手。肝属木,肾属水,心属火,水生木,木生火,所以治疗肝病要从肾脏和心脏上着手。《内经》中“不治已乱治未乱”也说明了这点。假设我们的内体是一个公司,公司的管理模式出了问题,造成了混乱,不要盲目地去解决当前的混乱,而要从造成混乱的原因和混乱将会导致的后果入手。简单地说,就是把前面和后面两端解决,中间的那段麻烦也就不存在了。
由此可见,黄帝是千年养生第一人。
岐伯,中医之鼻祖
记载“岐伯”的最早文献是《内经》。
在《内经》中,总有一个人在黄帝问话后回答问题,他就是岐伯,是我国远古时代最著名的医生,被后世尊称为岐天师。其他史志对岐伯也多有记载。《史记·孝武本纪》记:“公玉带曰:黄帝时虽封泰山,然风后、封钜、岐伯令黄帝封东泰山。”《资治通鉴》记:“黄帝命岐伯作镯铙、鼓角、灵髀、神钲以扬德而建武。”岐伯生活在人文初祖黄帝时代,他既是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原始宗教大师,又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博学家,辅助黄帝成就了大业。他喜欢观察日月星辰、风土寒暑、山川草木等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由于百姓多死于疾病,岐伯便立志学医,他四处寻访良师益友,最终精于医术脉理,成为当时的名医。黄帝为了诊治民疾,尊岐伯为师,一起研讨医学问题。
岐伯最大的贡献在医学方面,他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据考证,《内经》非一时一人之作,成书时代大约为春秋时期,是后人根据黄帝与上古医家的讨论内容而逐步发展、完善,集合了众多上古医家的智慧。《内经》冠以先祖“黄帝”之名,是因为黄帝为五帝之一,声名显赫,地位尊崇。其实,岐伯才是《内经》基本理论思想的最初构建者。
岐伯承《易经》的哲学思想,吸收消化自炎帝神农氏以来的医学知识,加上自己的医学实践,又与同时代医家雷公等探讨切磋、整合创新,形成了《内经》的基本理论框架。由于已成体系,故岐伯的学说能代代相传,传承脉络清晰可辨。
《皇汉医学》曰:“昔者岐伯以授黄帝,黄帝历九师以授伊尹……历经汤、太公、文王、医和,秦越人始成章句,以授华佗。”说明在传承过程中,又经历代医家丰富完善,遂在大约战国秦汉间正式成书。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说,“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说明早在岐伯之前,我国民间早已有医术相传,岐伯是在学习、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集其大成。所以,《内经》是我国古代众多医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而岐伯的贡献最大。后人为了感念岐伯,以彰其功,遂用“岐黄”代称《内经》,并由此引申作为中医代称。
岐伯自此被尊为中医学鼻祖。
一问一答,彰显经典
《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之一,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堪称中国第一养生宝典。
《经史百家杂钞》注中说:“岐伯,黄帝臣。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主医病与论医,更相问难,著素问、灵枢,总为内经十八卷。”也就是说,中医奠基之作《内经》的主要内容以黄帝问、岐伯答的体裁写成,原书共分18卷。其中9卷名为《素问》,主要论述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偏重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原则原理;另外9卷汉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核心内容为脏腑经络学说,偏重于人体解剖、脏腑经络、腧穴针灸等。
《内经》以生命为中心,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智慧讨论,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古代“易学思想”基础之上。俗话说:“医易相通。”《内经》中的重要理论,如阴阳学说、藏气学说、气化学说,皆演变于《易经》。所以药王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医”,易学思想统领《内经》全书。
《内经》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其博大精深的科学阐述,不仅涉及医学,而且综合叙述了多项上古科学成就,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深远影响。其中阴阳五行六气说成为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脏腑经络说基本上包括了人的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系统的相互关系。
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大医家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均深受《内经》思想的熏陶和影响,得其精要,而终成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医。
《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一直被中医界奉为圭臬。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后,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医学,就一直庇佑着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使我们能够战胜疾患、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