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帝纪 齐王芳 高贵乡公髦 陈留王奂
本篇导读
齐王芳(二三二至二七四)八岁即位,二十三岁被废。高贵乡公髦(二四一至二六〇)十四岁即位,二十岁被弒。陈留王奂(二四六至三〇二)十五岁即位,二十岁禅位于司马炎。自魏明帝驾崩至司马氏建立晋朝,前后共二十七年,其间以正始十年正月的“高平陵之变”为分水岭。前段曹氏宗室仍掌握相当实力。事变之后,司马氏家族手握大权,改元嘉平,逐步铲除残余的敌对力量。他们先后平定王凌、毌丘俭、诸葛诞的反叛,清除大臣李丰与皇后父亲张缉的反抗计划,并废曹芳、弒曹髦二帝。在平定蜀汉,建立了重大功业后,便安排曹奂禅位,改国号晋。《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称“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鲜有全者”,便是指这个波谲云诡、变幻莫测、纷乱如麻的时代。
齐王讳芳,字兰卿。明帝无子,养王及秦王询;宫省事秘,莫有知其所由来者。青龙三年,立为齐王。景初三年正月丁亥朔,帝甚病,乃立为皇太子。是日,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后曰皇太后。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宣王辅政。诏曰:“……诸所兴作宫室之役,皆以遗诏罢之。”1……二月,西域重译献火浣布。
注释
1 这个诏令由司马懿提出。
译文
齐王名芳,字兰卿。明帝无子,抱养了齐王芳和秦王询。此为宫中的秘密,无人知其底细。青龙三年(二三五),立为齐王。景初三年(二三九)正月初一,明帝病重,齐王被立为皇太子。这天明帝驾崩,曹芳登基称帝,传诏大赦天下,尊皇后为皇太后,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辅佐朝政。少帝下诏说:“……现在各项动工的宫殿台阁,遵先帝遗诏一概罢免。”……二月,西域边国通过多重翻译,进献火浣布。
正始元年春二月乙丑,加侍中中书监刘放、侍中中书令孙资为左右光禄大夫。1……二年春二月,帝初通《论语》,使太常以太牢祭孔子于辟雍2,以颜渊配。……五年春二月,诏大将军曹爽率众征蜀。……夏五月癸巳,讲《尚书经》通。……九月,鲜卑内附,置辽东属国,立昌黎县以居之。……七年冬十二月,讲《礼记》通。
注释
1 两人都是司马氏的支持者。
2 辟雍:太学。
译文
正始元年(二四〇)二月十五日,加封侍中中书监刘放、侍中中书令孙资为左右光禄大夫。……正始二年(二四一)二月,皇帝稍能读懂《论语》,派掌管宗祀礼仪的太常以猪、牛、羊作为祭品,在太学馆祭祀孔子,以颜渊配享祭祀。……正始五年(二四四)二月,皇帝委派大将军曹爽率兵征讨西蜀。……五月十八日,天子学习了《尚书》。……九月,北方鲜卑部落南下归附天子,朝廷把他们安置在辽东属国,设立昌黎县让他们生活居住。……正始七年(二四六)十二月,天子通晓了《礼记》。
八年秋七月,尚书何晏奏曰:“善为国者必先治其身,治其身者慎其所习。所习正则其身正,其身正则不令而行;所习不正则其身不正,其身不正则虽令不从。是故为人君者,所与游必择正人,所观览必察正象,放郑声而弗听,远佞人而弗近,然后邪心不生而正道可弘也。季末闇主,不知损益,斥远君子,引近小人,忠良疏远,便辟亵狎,乱生近昵,譬之社鼠;考其昏明,所积以然,故圣贤谆谆以为至虑。舜戒禹曰「邻哉邻哉」,言慎所近也,周公戒成王曰「其朋其朋」,言慎所与也。书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可自今以后,御幸式干殿及游豫后园,皆大臣侍从,因从容戏宴,兼省文书,询谋政事,讲论经义,为万世法。”1
注释
1 何晏是曹爽亲信,曾主持编纂《论语集解》。这篇奏章与周公旦的《无逸》相类似,都是劝勉年轻君主不要耽于逸乐。
译文
正始八年(二四七)七月,尚书何晏上书说:“善于治理国家者必先修身,善于修身者则要谨慎选择自己亲近的人。亲近的人正直则自身公正,自身公正则不令而行;亲近的人不正直则自身也难于公正,自身不公正则虽令不行。所以作为人君,交游必须选择正人君子,观览时必须选看端正形象,抛弃淫荡的靡靡之音,疏远佞人而不去接近,然后可以不生邪心,专门弘扬正道。末代昏庸的帝王,不知利弊,排斥君子,宠幸小人,疏远忠良,宠信佞邪,前人把帝王身边这种仗势作恶的小人,比作社庙中的老鼠。考察帝王的昏昧或圣明,就是把这些事情积累起来,所以圣贤对此谆谆教诲,认为是最大的忧虑。舜告诫大禹说‘邻哉邻哉’,是说要谨慎选择所亲近的臣子。周公告诫成王说‘孺子其朋,孺子其朋’,是说交游时要谨慎,切忌朋党。《书经》中说:‘天子一人作善事,天下百姓都受到好处。’从今以后,陛下驾幸式干殿以及到后园游乐时,都由大臣陪同,在游戏、宴饮的同时,可以阅览文书,商议政事,回答陛下的询问,还可以讲解儒家经义。可以把这定为万代的制度。”
赏析与点评
司马懿奉遗诏与曹爽共同辅政,表面上地位不及曹爽,在最初数年也被迫稍作退让,甚至装病。事实上,这只是司马懿以退为进的手段。他施展诡计以削弱敌人的警觉性,最后才伺机出击,一举歼灭对方。
嘉平元年春正月甲午,车驾谒高平陵。太傅司马宣王奏免大将军曹爽、爽弟中领军羲、武卫将军训、散骑常侍彦官,以侯就第。1戊戌,有司奏收黄门张当付廷尉,考实其辞,爽与谋不轨。又尚书丁谧、邓扬、何晏、司隶校尉2毕轨、荆州刺史李胜、大司农桓范皆与爽通奸谋,夷三族。语在爽传。丙午,大赦。丁未,以太傅司马宣王为丞相,固让乃止。
注释
1 这次政变之后,司马懿掌握了大权。
2 司隶校尉:负责纠察京师百官及所管辖附近各郡官员,相当于州刺史。
译文
嘉平元年(二四九)正月六日,少帝拜谒高平陵,太傅司马懿乘机奏免大将军曹爽和他的弟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散骑常侍曹彦的官职。十日,根据司法官员的奏请,逮捕宦官张当,并送交廷尉。经审讯得出口供,称曹爽图谋不轨,尚书丁谧、邓扬、何晏、司隶校尉毕轨、荆州刺史李胜、大司农桓范等也参与其中,于是这些人全被处死,并诛灭三族。具体记载在《曹爽传》。十八日,大赦天下。十九日,天子任命司马懿为丞相,只因司马懿极力推辞才作罢。
赏析与点评
高平陵事件是司马懿全面将曹氏力量击倒的一次军事政变。自此以后,司马氏逐步清除其残余势力。其子司马师、司马昭承袭父亲司马懿的权力,把国内外的反对力量都一一加以清除。最后,司马氏篡魏自立只是时间的问题。这便是俗语所说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见”。
三年四月丙午,闻太尉王凌谋废帝,立楚王彪,太傅司马宣王东征凌。五月甲寅,凌自杀。六月,彪赐死。秋七月戊寅,太傅司马宣王薨,以将军司马景王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四年春正月癸卯,以抚军大将军司马景王为大将军。……冬十一月,诏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毌丘俭等征吴。十二月,吴大将军诸葛恪拒战,大破众军于东关。不利而还。
译文
嘉平三年(二五一)五月三日,听说太尉王凌预谋废掉皇帝曹芳,改立楚王曹彪为皇帝,太傅司马懿率军东征王凌。五月十日,王凌自杀。六月,楚王彪被赐死。七月五日,太傅司马懿病死,任命将军司马师为抚军大将军,总领尚书事。……嘉平四年(二五二)正月二日,封抚军大将军司马师为大将军。……十一月,朝廷派遣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毌丘俭等率军攻吴。十二月,东吴大将军诸葛恪领兵反击,在东关大败魏军。魏军退还。
五年五月,吴太傅诸葛恪围合肥新城,诏太尉司马孚拒之。秋七月,恪退还。六年春二月庚戌,中书令李丰与皇后父光禄大夫张缉等谋废易大臣,以太常夏侯玄为大将军。事觉,诸所连及者皆伏诛。……秋九月,大将军司马景王将谋废帝,以闻皇太后。甲戌,太后令曰:“皇帝芳春秋已长,不亲万机,耽淫内宠,沉漫女德。……”1是日迁居别宫,年二十三。……丁丑,令曰:“……高贵乡公髦有大成之量,其以为明皇帝嗣。”
注释
1 这正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真实例子。
译文
嘉平五年(二五三)五月,东吴太傅诸葛恪领兵围攻合肥新城。朝廷派太尉司马孚督师增援,七月,诸葛恪退兵。嘉平六年(二五四)二月二十二日,中书令李丰与皇后的父亲光禄大夫张缉等人密谋废除并更换辅政大臣,让太常夏侯玄当大将军。事情败露后,所有参与者都被诛杀。……九月,大将军司马师谋划废少帝曹芳而另立新帝,将计划告诉皇太后。十六日,皇太后下诏说:“皇帝曹芳年龄已大,不理国事,沉溺内宠,流连女色。……”即日迁到别宫居住,当时他二十三岁。……十九日,皇太后又下诏说:“……高贵乡公曹髦有成就大业的气量,特诏命他为明帝的继承人。”
赏析与点评
由于齐王芳年纪渐长,开始表现出不受司马氏控制的行为。因此,司马氏便假借皇太后的懿旨,指责皇帝“春秋已长,不亲万机,耽淫内宠,沉漫女德”而将他废免。
高贵乡公讳髦,字彦士,文帝孙,东海定王霖子也。……少好学,夙成。齐王废,公卿议迎立公。十月庚寅,……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百僚陪位者欣欣焉。……及罢尚方御府百工技巧靡丽无益之物。……正元元年冬十月壬辰,遣侍中持节分适四方,观风俗,劳士民,察冤枉失职者。癸巳,假大将军司马景王黄钺,入朝不趋,奏事不名,剑履上殿。
译文
高贵乡公名髦,字彦士,魏文帝的孙子,东海定王曹霖的儿子。……他自幼勤勉,学业早成。齐王曹芳被废后,百官商议迎立为皇帝。十月五日,……他在太极前殿正式登基称帝,朝中百官都很高兴。……曹髦下令削减天子的车马服饰和后宫费用,并罢除宫廷及官府中的手工艺者和奢靡无用之物。……正元元年(二五四)十月七日,曹髦派身边的一批侍从官员到国内各地巡视,代表天子了解各地人情世故,慰问地方官员和百姓,同时调查有无冤案和官员失职的情况。八日,赐予大将军司马师黄钺,准许他朝拜时不必小步快走,向君王奏事时只称官职不直呼姓名,还可以佩剑穿鞋上殿。
二年春正月乙丑,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反。戊寅,大将军司马景王征之。……闰月己亥,破钦于乐嘉。钦遁走,遂奔吴。甲辰,安风津都尉斩俭,传首京都。……司马景王薨于许昌。二月丁巳,以将军司马文王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八月辛亥,蜀大将军姜维寇狄道,雍州刺史王经与战洮西,经大败,还保狄道城。辛未,以长水校尉邓艾行安西将军,与征西将军陈泰并力拒维。戊辰,复遣太尉司马孚为后继。九月庚子,讲《尚书》业终,赐执经亲授者司空郑冲、侍中郑小同1等各有差。甲辰,姜维退还。
注释
1 郑小同:经学大师郑玄的嫡孙。
译文
正元二年(二五五)正月十二日,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反叛。二十五日,大将军司马师督师讨伐。……闰正月十六日,司马师在乐嘉打败文钦,文钦兵败逃往吴国。二十一日,安凤津都尉杀死毌丘俭,并将其首级送到京都。……大将军司马师此时病死在许昌。二月五日,提升他的弟弟将军司马昭为大将军,总领尚书事务。……八月二日,西蜀大将姜维率师进犯狄道,雍州刺史王经领兵在洮西迎战,大败,只好退守狄道城。二十三日,朝廷任命长水校尉邓艾代理安西将军,与征西将军陈泰联兵抗蜀。九月十九日,又派太尉司马孚率精锐部队增援。九月二十一日,皇帝曹髦学完《尚书》,对执经讲课的司空郑冲、侍中郑小同等人分别予以赏赐。二十五日,姜维带兵退回蜀地。
甘露元年夏四月庚戌,赐大将军司马文王兖冕之服,赤舄副焉。丙辰,帝幸太学,问诸儒曰:“……夏有《连山》,殷有《归藏》,周曰《周易》,《易》之书,其故何也?”易博士淳于俊对曰:“包羲因燧皇之图而制八卦,神农演之为六十四,黄帝、尧、舜通其变,三代随时,质文各繇其事。故易者,变易也1,名曰《连山》,似山出内气,连天地也;归藏者,万事莫不归藏于其中也。”……讲《易》毕,复命讲《尚书》……《礼记》。秋七月癸未,安西将军邓艾大破蜀大将姜维于上邽,诏曰:“兵未极武,丑虏摧破,斩首获生,动以万计,自顷战克,无如此者。今遣使者犒赐将士,大会临飨,饮宴终日,称朕意焉。”八月庚午,命大将军司马文王加号大都督,奏事不名,假黄钺。癸酉,以太尉司马孚为太傅。
注释
1 除变易外,易还有简易和不变两层意思。
译文
甘露元年(二五六)四月四日,皇帝特赐大将军司马昭穿戴与天子同样的龙袍王冠,另有红色的鞋子相配。十日,皇帝来到太学,问学者们:“……夏时称《连山》,殷代称《归藏》,周朝又称《周易》。《易经》这部书,到底是怎么回事?”《易经》博士淳于俊回答说:“包羲氏在燧皇之图基础上制作八卦,神农氏又演进为六十四卦。黄帝、尧帝、舜帝都通其变化,三代随时制宜,繁简各由其事。所以称‘易’,就是变易。称为《连山》,是好比高山出纳云气,连接天地;《归藏》指万事全部归藏于其中。”……讲完《易经》,天子又命学者们讲《尚书》……《礼记》。七月九日,安西将军邓艾在上邽大胜蜀将姜维。天子下诏说:“我军并未投入全部的力量,已经大胜蜀寇。战场上杀死和擒获的敌兵,不下一万。最近的胜利,没有像这么的大。现在,派遣使者犒赏将士,为他们举行盛大的宴会,让他们整天开怀畅饮,来表达我的心意。”八月二十六日,加封大将军司马昭为大都督,准许他上朝奏事时只称官职不直呼姓名,并授予他统领全国兵马和京师诸军的黄金大斧。二十九日,任命太尉司马孚为太傅。
二年夏五月辛未,帝幸辟雍,会命臣赋诗。侍中和逌、尚书陈骞等作诗稽留,有司奏免官,诏曰:“吾以暗昧,爱好文雅,广延诗赋,以知得失,而乃尔纷纭,良用反仄。其原逌等。主者宜敕自今以后,群臣皆当玩习古义,修明经典,称朕意焉。”乙亥,诸葛诞不就征,发兵反,杀扬州刺史乐綝。
译文
甘露二年(二五七)五月一日,天子来到太学,命臣赋诗。侍中和逌、尚书陈骞等人作诗时拖延时间,掌管文化教育的朝官奏免他们的官职。皇上说:“我是不太聪明的人,却比较爱好风雅,今天让臣即席吟咏,不过是想从中了解朝政的得失。但你们不能理解我的意图,说得不着边际。这次就原谅了和逌等人,从今以后,群臣都应认真钻研古书的含义,弄明白经典的意旨,这样我才会高兴。”五日,诸葛诞不受司空之职,拒绝入朝,拥兵反叛,并杀了扬州刺史乐綝。
三年春二月,大将军司马文王陷寿春城,斩诸葛诞。……夏五月,命大将军司马文王为相国,封晋公,食邑八郡,加之九锡,文王前后九让乃止。……秋八月丙寅,诏曰:“夫养老兴教,三代所以树风化垂不朽也,必有三老、五更1以崇至敬,乞言纳诲,著在惇史2,然后六合承流,下观而化。宜妙简德行,以充其选。关内侯王祥,履仁秉义,雅志淳固。关内侯郑小同,温恭孝友,帅礼不忒。其以祥为三老,小同为五更。”车驾亲率司,躬行古礼焉。……五年夏四月,诏有司率遵前命,复进大将军司马文王位为相国,封晋公,加九锡。五月己丑,高贵乡公卒3,年二十。
注释
1 三老、五更:司马氏是河内郡的世家大族,比较重视名教。三老本来是掌教化的乡官,五更是给予年高有德之人的荣誉称号。天子把三老视为父亲,把五更视为兄长,以向天下显示孝顺和友爱。
2 惇史:有德行者的言行记录。
3 司马氏掌握大权,激发曹髦率领僮仆反抗,最后被司马昭亲信贾充的手下成济所弒。
译文
甘露三年(二五八)二月,大将军司马昭攻克寿春,斩杀诸葛诞。……五月,任命大将军司马昭为相国,封晋公,食邑为八郡,加九锡之礼。大将军前后辞让九次才算作罢。……八月四日,天子下诏说:“尊崇有德行的老人,推行教化,这是古代尧、舜、禹三代树立风范垂之不朽的仁政。朝廷理应推举德高望重的三老、五更,给予极高的荣誉,请他们对国家大事和朝政得失予以指导,把他们的德行言语记录下来,然后全国都仿效他们,便可以收到教化之功。现在我们就该找出这样仁德兼备的长者,来作为三老、五更的人选。关内侯王祥,历来以仁、义的标准修身处事,温文尔雅;关内侯郑小同,温良恭俭,依礼而行,都是当今著名的贤者。朝廷决定推举王祥为三老,郑小同为五更。”诏令发布后,天子亲率有关朝臣,按照古代的习惯举行聘任礼仪。……甘露五年(二六〇)四月,皇帝曹髦诏令有关部门按照前面的决定,再次宣布由大将军司马昭出任相国之职,封晋公,加九锡之礼。这年五月十三日,高贵乡公曹髦死亡,年仅二十岁。
赏析与点评
曹髦年十四继位,颇能好学。当年岁渐长,深感大权旁落,政由司马氏出。可惜曹氏大势已去,一木难撑大厦之将倾,结果司马氏的亲信贾充带领成济弒君,“刃出于背”。最后,为虎作伥的成济成了代罪羔羊。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也不是第一次。曹髦的失败可能对康熙帝有所启发,使他终于能一举擒捕当时权倾朝野的鳌拜。
陈留王讳奂,字景明,武帝孙,燕王宇子也。甘露三年,封安次县常道乡公。高贵乡公卒,公卿议迎立公。六月甲寅,入于洛阳,见皇太后,是日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大赦,改年,赐民爵及谷帛各有差。景元元年夏六月丙辰,进大将军司马文王位为相国,封晋公。……四年冬十月甲寅,复命大将军进位爵赐一如前诏。……十一月,大赦。自邓艾、钟会率众伐蜀,所至辄克。是月,蜀主刘禅诣艾降,巴蜀皆平。十二月庚戌,以司徒郑冲为太保。壬子,分益州为梁州。癸丑,特赦益州士民,复除租赋之半五年。乙卯,以征西将军邓艾为太尉,镇西将军钟会为司徒。
译文
陈留王名奂,字景明,魏武帝的孙子,燕王曹宇的儿子。甘露三年(二五八)被封为安次县常道乡公。高贵乡公死后,朝中百官商议迎他承嗣帝位。六月二日,他来到洛阳,见皇太后,同日在太极前殿正式登基称帝。大赦天下,改年号甘露为景元,对众人按爵位不同分别予以赏赐。景元元年(二六〇)六月四日,天子拜大将军司马昭为相国,封晋公。……景元四年(二六三)十月,天子下诏封大将军司马昭为晋公,拜相国,加九锡之礼。……十一月,大赦天下。自邓艾、钟会率师伐蜀,魏军几乎所向披靡。就在这个月,蜀帝刘禅到邓艾军中请降,西蜀被平定了。十二月十九日,朝廷任司徒郑冲为太保。二十一日,从益州划出一部分设梁州。二十二日,朝廷特赦益州士民,五年内免除他们一半的租赋。二十四日,任命征西将军邓艾为太尉,镇西将军钟会为司徒。
咸熙元年春正月壬戌,槛车征邓艾。……是月,钟会反于蜀,为众所讨;邓艾亦见杀1。二月辛卯,特赦诸在益土者。……三月己卯,进晋公爵为王,封十郡,并前二十。丁亥,封刘禅为安乐公。……九月戊午,以中抚军司马炎为抚军大将军。……冬十月丙午,命抚军大将军新昌乡侯炎为晋世子。是岁,罢屯田官2以均政役,诸典农皆为太守,都尉皆为令长;劝募蜀人能内移者,给廪二年,复除二十岁。
注释
1 邓艾、钟会被杀,可参看本书《邓艾传》。
2 屯田虽有助农业恢复,但对屯民不利,打击了生产的积极性,所以当平定蜀汉后,便结束了它的历史任务。
译文
咸熙元年(二六四)正月初一,诏令用囚车押送邓艾回京都洛阳。……钟会这时在蜀地反叛,遭到其他将领的讨伐。邓艾在押往洛阳的途中被杀。二月初一,朝廷特赦益州境内的土著人。……三月十九日,加封大将军、晋公司马昭为晋王,增加食邑十郡,连同以前达二十郡。二十七日,封前蜀主刘禅为安乐公。……九月初一,任命中抚军司马炎为抚军大将军。……十月二十日,诏命抚军大将军新昌乡侯司马炎为晋王世子。这一年,朝廷撤销各地的屯田行政机构,罢免屯田官改任相应的职务。原任典农都改为太守,诸典农都尉皆为县令、长。又在蜀地劝募移民迁往内地,由官府供给两年的生活用粮,并在二十年内不征赋税。
咸熙二年五月,……命晋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癸未,大赦。秋八月辛卯,相国晋王薨。壬辰,晋太子炎绍封袭位,总摄百揆。……十二月壬戌,天禄永终,历数在晋。诏公卿士具仪设坛于南郊,使使者奉皇帝玺绶册,禅位于晋嗣王,如汉魏故事。
译文
咸熙二年(二六五)五月,天子特许晋王佩戴只有皇帝戴的前后有十二根玉串的冠冕,使用天子的旗帜,出入有御林军沿途警并禁止路人通行。三十日,大赦天下。八月九日,晋王、相国司马昭死去。十日,晋太子司马炎继承王位,统领百官,独揽朝政。十二月十三日,曹魏王朝的天命已经终结,历数已移在晋国。天子诏令臣商议在京师南郊举行祭天仪式,又派遣特使捧皇帝的玉玺、绶带和诏书正式禅位于晋嗣王,如同当初汉献帝禅位给曹氏一样。
赏析与点评
曹奂的继位只是司马昭的一个权宜之计,最终也改变不了禅代的历史进程。曹操以庶族身份在汉末崛起,借权谋和残杀手段统一北方,再经曹丕的猜忌宗藩、明帝的滥征民力,国家的基础本来就不够稳固。加上过于倚重出身大族、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结果只能拱手让出政权,将汉帝禅位的故事重演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