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广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医院的选址与创办

1.“法新租界”里的教会医院

中西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17世纪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逐渐呈现出“西学东渐”的走向。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播,最初就是通过西方基督教医学传教士的努力来实现的。这些具有医疗专长的传教士,在为“自己人”服务的同时,本着基督教“仁慈”的精神,也经常对他们传教的对象展开救治。他们发现,一些成功的救治使他们赢得了当地人的信任,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传播“福音”。久而久之,医疗传教的工具性开始显现出来,成为传教的一种工具。

尽管医疗传教的目的很明确,但是医学传教士在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患者群体,工作量之大往往使他们无暇顾及传教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的医疗使命远远超过了传教使命,特别是近代来华的传教士,他们为现代医学教育和社会福利所吸引,为了解决中国的疾病、愚昧和饥饿,在19世纪末的中国开展了一场“西医运动”。可以说,西方医学在中国是以医院为发端,以医科学校为延伸,以传教士为媒介,逐渐发展起来的。

1904年前后,在法国政府支持下,上海法租界当局与天主教江南宗座代牧区合作,计划通过建造一所能为法租界高层管理者、侨民及中国普通民众服务的教会医院,以此创建上海最好的居住区域。

熟悉老上海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上海租界内有一个以高雅、幽静著称的“法新租界”,也是上海租界最晚形成的一个区域,相当于从现今重庆南路卢家湾到华山路徐家汇,延安路至肇嘉浜路的地块。广慈医院就创办在这个萌芽中的“法新租界”内。

2.以广慈之名建院

上海“法新租界”向来以环境雅致而闻名,区内梧桐掩映,散落其间的则是一幢幢式样别致、风格各异的高级公寓和洋房。我们的故事就从一名法国人开始吧。

金何伯(Robert Léon)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成员,1897—1904年法租界公董局董事。,人称“金神父”,作为法国外方传教会法国天主教的男性使徒生活团,1659年成立于巴黎。它与传统的天主教修会不同,是历史上最早的全力从事海外传教的天主教组织。在沪掌管财政的“大账房”账房,又称天主教传教修会办事处,是与有关教区内的传教士保持通讯、联络、账务往来以及提供咨询、服务的机构。其负责人又称“大账房”。,他自1897年起担任法租界公董局董事,先后做了8年。当时,他在法租界当局和天主教江南宗座代牧区的支持下,买了160亩土地用于建造医院。1906年,公董局为表彰他对法租界所做出的贡献,将尚在拓展修建中的圣母院路(今瑞金一路)南段以他的名字命名,这便是在近代上海版图中“金神父路”1906年以法国神父金何伯名字命名的马路,现为瑞金二路。的由来。

金何伯(1866—1956)

金神父购得西区土地后,姚宗李姚宗李(1846—1931),法国南特人,广慈医院创办人。原名普罗斯佩·帕里斯(Monseigneur Prosper Paris),字思白,是一位法国罗马天主教耶稣会会士。于1883年到上海,以法国旅华耶稣会主教身份从事传教活动,曾任天主教江南代牧区耶稣会会长、主教。便成为开办建院的创始人。

1900年4月6日,教宗良十三世任命姚宗李为江南代牧区主教。姚宗李教务非常繁忙,虽长年驻扎在上海,仍无法对创建中的圣玛利亚医院事必躬亲。他便将医院开设与管理事务委托给了当初在华管理医疗的天主教女修会——法国仁爱会。

姚宗李(1846—1931)

1904年,8位年轻的女修士受法国天主教耶稣会派遣,来到了姚宗李创办中的圣玛利亚医院。她们持有当时非常难考的法国护士执照,拥有丰富的护理经验,怀着治病救人的信念,克服来到异国他乡的种种困难,与15位中国助理开始建院工程。当时,医院一期工程是4幢具有典型欧式风格的两层楼房,从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到马斯南路(今思南路),自医院大门由西向东分别排列,其中第一、第三幢是病房,第二、第四幢分别为修女、教士宿舍。该院主要建筑的大部分建设费用从法租界公益慈善基金中拨付。1905年,7386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医院竣工,紧接着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开院筹备。

1907年10月13日,医院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礼。法租界当局以及新闻媒体和社会名流、医药卫生界同行出席了庆典。医院对外正式法文名称是圣玛利亚医院(Hôpital Sainte-Marie),依据“广为慈善”的意译,中文取名“广慈医院”参见上海市宗教局编纂出版的《上海宗教志》第四编第四章第二节。

1904年的上海地图(筹建中的圣玛利亚医院位于图中央红色区域附近)

圣玛利亚医院(Hôpital Sainte-Mar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