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财富?
古希腊史学家、思想家色诺芬在其著作《经济论》一书中最早给财富下了定义:“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他认为诸如土地和猪马牛羊等有实际用处的东西都是财富。
其后,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指出:“真正的财富就是由其使用价值构成的。”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指出:“一个人是富还是穷,依他所能享受的生活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的程度而定”,人们 “用来最初购得世界上的全部财富的,不是金或银,而是劳动”。
最新版《辞海》对财富的定义是:具有价值的东西。
经济学家戴维·皮尔斯主编的《现代经济词典》中对财富下的定义是:“任何有市场价值并且可用来交换货币或商品的东西都可被看作是财富。”
在本书中,我们把“未来有价值的东西”都定义为财富。如果用更为学术的说法,那么“财富就是当期不使用,留存到将来的购买力或者消费能力”。购买力分为真实和名义两种,在这里,我们所谈的财富指的是真实的购买力。
如果这样的定义还是难以理解,那么让我们打个比方。例如,松鼠会在食物充裕的秋日储存松子,并且依靠这些储备度过漫漫寒冬。而这些松子,依据我们的定义,就可以被称为松鼠的“财富”。这种“财富意识”,俨然已使小松鼠们跻身动物界的小资阶级。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逐渐形成财富的概念,财富意识也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逐渐深化。从餐餐狩猎到圈养家畜,从摘食野果到开荒种植,我们的祖先开始积累多余的食物及物品,后来又学会了用其进行物物交换。这些被储存起来用于未来交换和消费的食品及物品,便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真正意义上的财富。
那么,什么是好的存储财富的工具呢?
既然财富是对未来购买力或消费能力的储存,那么人们就希望在未来需要用到它们的时候,这些购买力或消费能力仍然存在,而不会过快损耗或消失。这意味着财富储值工具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本身需要有很好的物理储存能力。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松鼠会在秋天贮存松子,而不是容易腐败的食物,聪明的松鼠们考虑的可并不只是口味。
关于货币幻觉的小思考
假设一国当局宣布,将所有发行的货币票面金额后都加三个零,这是不是意味着每一位国民的财富都增加了1000倍呢?
答:想法很美好,但显然不可能。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不用发展GDP了,直接往货币上印零就行了。从未来购买力来看,无论加多少个零,所有的货币还是对应着原先等值的实际商品。
从北宋时期发行“交子”至今,纸币的使用历史已近千年。纸币本身往往不具有真正的使用价值,支撑其购买力的是发行纸币的政权的主权信用。历史上的纸币,其储存财富的能力往往受主权信用和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大幅波动,因而并不适合作为超长期的财富储存工具。在对存在超过百年的古建筑进行考古,或者是对大大小小的古代宝藏进行发掘时,很少能发现纸币。一个原因当然是纸币可能早已朽坏,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即便纸币能够长期保存,它对应的财富价值也会随着时间流逝和王朝更替而丧失。与之相反的是贵金属货币,比如金银铜币,经常被挖掘出土,可见古人大量使用贵金属作为财富长期储值的工具。至少从物理属性上看,贵金属坚固耐磨、不易腐蚀,较为稳定,可以长期保存。那么,它的购买力是否也可以长期保持呢?下面,我们以白银为例,来看一下实物货币的币值变化情况。
古有“银”两,今有“银”行,白银作为一种实物货币及重要的财富存储工具,沿用多个朝代,其价值在历史上也经历过较大变化。受自然地理条件所限,中国境内缺乏储量大、品位高的银矿,所以白银曾经相当稀缺。在1000多年以前的唐朝,白银的购买力相当强。如果以大米价格为基准比较白银和现在通用的人民币的购买力的话,在盛唐时期的和平年代,一两(50克)白银大约相当于今天的人民币5000元。随着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不断开展及日本等周边国家银矿的开发,越来越多的白银通过国际贸易的方式进入中国的流通领域;15—17世纪,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大量白银从美洲流进欧洲,又通过欧洲和远东的贸易输入中国。持续而大量的白银流入,导致中国国内白银日渐充沛,同等数量白银的购买力持续下降。到了晚清鸦片战争前夕的和平年代,一两白银的购买力大约只相当于250元人民币。换言之,白银这一似乎很坚挺的贵金属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在经过从唐朝到清朝长达千年的时代变革后,大约已缩减为唐朝时期的1/20。
由此可见,良好的物理储存能力只是优质财富储值工具的一个必要条件。好的财富储值工具,其所代表的未来真实购买力也应该很少随着时间缩水(最好随时间不断增值),并且不容易受到货币幻觉的过多影响。那么,在中国古代,有没有更加合适的(超)长期财富储值工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