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西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西藏行前准备

出行,尤其是去高原,很多人在收拾行囊的时候总是犹豫不决,很多的东西都想带着,生怕遗漏了哪一个就会在高原受苦似的。事实上,拉萨已是一个繁华的都市,除了奢侈品外,大多日常需要的东西都是可以买到的。很多户外装备店,哪怕临时买一件也冻不着。当然,如果想用什么背囊里都有,那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装备

衣物

1.鞋

要坚固耐用,最好是选择防水透气的登山鞋或徒步鞋,属“全天候”型,下雨、下雪、沙土路都不怕。但很多人不习惯穿登山鞋,会嫌太重,可以选择轻便款徒步鞋,购买时说明用途即可。如果行程中没有偏远的地方,穿皮鞋也无妨。

2.外衣

防水透气的冲锋衣和速干裤是不错的选择,抓绒衣、裤是必备的,西藏的旅行途中乘车的时间都会很长,在长时间坐车的时候穿着抓绒裤或运动裤比较舒服,内衣的保暖性一定要强,如果有露营的计划羽绒服是必备的。在高原,夏天也有很多地域的气温在零下,过夜的时候就会很冷。

3.睡袋

这东西可不是温标(保暖性)越高越好,通常情况下携带舒适温度-5~0℃就很适合了,如果携带一款舒适温度在-20℃以上的睡袋,睡一会儿热了就要拉开拉链更容易感冒。

4.背包

如果自驾出行,以户外大容量软包为主,最好不要拖着硬壳、有锁、带轮子的行李箱出行,在车里颠簸一阵说不定就坏掉了。如果有徒步计划,要购买专业的带背负装置的背包,建议购买的时候一定要试背一下,看看背负装置是不是适合自己,大小是不是适合。背负装置不但能够节省体力,在山路徒步的时候还能够很好地控制重心。这是专业设备,请到专门的户外用品商店购买。

5.墨镜、太阳帽

选择颜色较深的,如果冬、春季或行程中会去有雪山的地方要戴防雪盲镜,高原日光下的雪地,很容易烧伤视网膜,哪怕你是坐在车里。太阳帽最好携带,秋冬两季最好携带棉帽。

药品

建议携带以下药品:维生素、阿司匹林、散利痛、必理痛、牛黄解毒片、感冒药(尤其是板蓝根)、喉炎丸、止咳水、白花油、眼药水及消炎药。建议准备大小各一个小型药盒,大的放在背囊里,小的随身带。

徒步旅行计划

如果是徒步概率比较大的旅行计划,还必须携带炉头气罐和帐篷。

最好携带GPS,但是在西部高原不能完全按照它指示的路来行驶,一定要在出门前购买当年最新版的地图,并上网搜索最新路况咨询,高原地区路况随时会因地质灾害发生改变,及时了解信息很重要。如果是去阿里大北线这样的地方,地图以及GPS未必准确,如有需要最好在当地找人询问路况。

自驾的朋友注意,车内连接220V车载逆变器,功率100W,就能应付几乎所有电子设备的充电和使用。如果需要使用更高的用电设备,也最好控制连接到500W以下,超过500W的逆变器就不能通过点烟器连接,必须直接从电喷正负极走线,而且最好是在车辆发电机工作的时候使用,否则逆变器电容充电不足会罢工。

如果自驾进藏,在车里合理放置行李会让你省些力气。因为自驾时间长,行李相对会多些,最好有一个大背囊一个小背囊,把三四天的必换衣物、小药包、洗漱用品置于小背囊里,这样每天到达目的地就不需大包小包地扛行李。西藏的很多旅馆可没有行李生。车里最好有一个质量不错的抽屉(超市都有的那种塑料抽屉,单层即可),把千斤顶、修车工具、急救包等放在抽屉里,当要换轮胎的时候就不用把全部行李搬下来四处寻找千斤顶和扳手。

高原反应

初到高原,每个人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属正常反应,一般在2~4天后就能恢复正常。

人们常常用吸氧来缓解胸闷不适。当然,吸氧能暂时解除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停止吸氧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延缓了适应高原的时间。假若你上述症状不很严重,建议最好不要吸氧,这样可以使你更快适应高原环境。

应付高原反应

进藏后要多吃碳水化合物、易消化的食品;多喝水,使体内保持充分的水分;晚餐不宜过饱,否则会增加肠胃的负担。最好在适应高原反应后再少量饮酒。要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最好自行携带维生素片)。

注意事项

注意避免过度疲劳

放缓行动步伐,初到高原的前几天,不要频频洗浴,以免因受凉而引起感冒。

注意保暖

西藏的昼夜温差非常大,而且早、晚气温偏低。一般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6℃,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即使在夏季也必须准备外套或毛衣,在阴暗的寺院殿堂里待时间长了也是很寒冷的。

注意防晒

高原强烈的阳光和紫外线会伤害你的眼睛,应准备太阳帽和墨镜。西藏各条旅游线上,尘土大,卫生条件有限,所以不宜使用隐形眼镜。要戴的话,不妨考虑使用日抛型的镜片。

注意补充水分

刚刚上高原的时候由于气候干燥,会使部分游客出现流鼻血和嘴唇干裂,所以要带上防晒霜、润肤露和润唇膏。如能适应,建议适当饮用酥油茶,它会减轻症状,带一些鼻腔外用软膏和润喉片也可缓解干燥带来的鼻喉不适。

礼仪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西藏依然是一块神秘的土地,所以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要保持稍许敬畏之心,对与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要抱尊重的态度。尊重当地人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去寺院最好注意衣着适当,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礼仪•行动•安全

被藏族同胞自古以来视为神灵的,是遍布西藏的高山与湖泊,他们是庇佑人类的神灵,是万物生命的源泉。就像藏族的民歌里唱的:“恩情最大的是高山上的雪水,滋润着草场,肥美了牛羊,牧人晃动着手中的吾尔朵摇曳着理想。”是啊,有了雪山才有了草原,有了丰美的草场才能肥美了牛羊。所以藏族人民用这样的方式感恩于大自然,怀揣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藏族人民绝对不会将手伸进圣湖中,如在玛旁雍措、纳木措这样的圣湖边,他们相信圣湖之水可洗净自身的疾病与罪孽,只能用干净的容器取出湖水淋在头上。所以,作为游客的我们也该以同样的恭敬心对待这片“最后的净土”,不要在圣湖中游泳,不要随意丢弃垃圾。就连高原城市中的超市也早不使用塑料袋了,请将自己带来的塑料垃圾袋带回中原地区,包括废弃的电池。

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顺时针),转经筒不得逆转。进寺庙时,需沿顺时针方向行进。进寺前最好不要吃大蒜,不要饮酒,寺内不得吸烟、摸佛像、翻经书。对于喇嘛随身佩带的护身符、念珠等宗教器物,最好不要碰触。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经幡堆等。哪怕宗教信仰不同,出于礼貌,在庙堂之内也要摘掉帽子和墨镜。寺院大殿内一般不允许拍照(或收费),如果拍摄人物,请事先征得拍摄对象的同意。遇见磕长头的不要不顾一切地跳过去围观拍照,更不要开着闪光灯杵到人家脸上拍照。别太靠近村庄去拍照,或者不要单独往村子里乱钻,以免被狗咬。

总之,如果抛开城市人天生的、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带上一颗感恩与恭敬之心,这些基本的礼仪自无须多言。

摄影装备

事实上这一切都是因气压、低温和缺氧,高原有着特殊的地理地貌和人文环境,对常用摄影、电子器材也有着特殊的要求。

笔记本电脑在高海拔(5000米以上)开机,基本都无法进入系统,能经受住考验的也就那几种机型,而且那些不能进入系统的笔记本回到平原有一半需要维修。看来,高原环境对电子设备另有一番考验。

照相机本身对于气压和含氧量是不敏感的,低温才是相机的克星。对电池、闪存卡、液晶屏都有一定的影响。而照片的储存设备更要能经得起颠簸和低电压的考验。关于“带什么去高原”,确实需要更多的经验与考量。

摄影器材

1.DC

DC——体积小,便于携带,重量轻,有相对可用的影像质量和摄影表现手段。选购时要以轻量化为主,同时关注一下电池续航能力,外出长时间旅行携带备用电池是必需的,不用追求过高的像素,这些器材的感光元件面积很小,像素越高画质会越差。此类器材也有高端产品,比如松下LX系列、理光GRD系列、三星EX、佳能G系列。“三防全天候DC”的开发理念非常优秀,防水防尘就意味着相机在任何环境和任何地点都能工作,这才是便携DC成为外出旅行首选的原因。尤其西部高原地区,有一台全天候都能胜任工作的相机,你会真正感觉到便利。推荐机型:宾得W90、卡西欧G1、奥林巴斯u TOUGH-8010。

2.单电

单电,是最近新出的名词,归根结底就是把单反DC化,这可不是简化,而是DC发展到今天所创造出来的整合技术应用。单电目前为止不但有APS-C或4/3英寸感光元件的影像质量,还有可更换镜头系统。对于单反来说它取消了反光镜和棱镜取景器的设计,让机身尽量小型化,因此单电的体积绝对不会大于大变焦率的DC,重量轻,便于携带,有着相对可观的影像质量。弱点是镜头配置还不是足够丰富。镜头成像水平也有待商榷,体积变小以后最大问题就是续航能力,由于要处理高质量图像数据,机身电脑系统与单反基本相同,功耗也一样,可惜电池体积变小,容量下降,因此需要多配备备用电池。画质相对DC来说有质的飞跃,RAW格式完全可以满足印刷要求。推荐器材:索尼NEX系列、三星NX系列、松下G系列、奥林巴斯E-PL系列。

3.微电

基本上是索尼独家技术特点,多年前很多厂商都尝试过半透半反固定放光镜,不仅仅能提高连拍速度,还能在拍摄同时看到自己拍摄的瞬间。数字时代的来临,索尼重新启用了这一技术,开创微电可换镜头固定反光镜机身,法兰距与单反相同,通用A卡口镜头。淘汰五棱镜光学取景,启用电子取景器,这样一来在即时取景拍摄时完全可以正常使用自动对焦。对于视频拍摄而言是极佳的选择。

4.三脚架、闪光灯

高原环境建议选用重量相对轻便的脚架,为了拍摄经常会短程徒步,过大的负重是没有必要的。数字相机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完善的摄影可能,三脚架还可以帮助我们完成更精准的拼接和多种曝光组合后期HDR效果的影像,这两样都非常需要三脚架,寺院内照度极低,而高感光度手持拍摄的效果往往差强人意,这时候三脚架低感光度慢门拍摄能带来画质优秀的素材。因此建议随时携带三脚架。目前国产品牌三脚架质量已经非常不错了,尤其是碳纤维材质架身,与国外名牌产品相比只有一半或1/3的价格,性价比高。针对目前数字单反开发了高清视频功能,还可以另外携带一个摄像机云台,以便在拍摄视频时候有良好的阻尼效果。

多使用外置闪灯或内置闪灯补光,在高原是非常需要的,现在机身对闪灯光量输出的控制功能越来越完善,多拍几张调试出最佳光比。

5.单反类数码相机

将过去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数字化产品,数字感光元件替代胶片,增加了机内高集成化电脑系统进行运算,闪存卡储存。扩展了摄影的最大可能性,几乎无限制提高了记录数量,让每个摄影者都有机会进行复杂后期处理。这些优点都是过去胶片不可能做到的。

选配原则

A.高原环境对机器材质的要求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机身,这要根据高原旅行经验来进行判断。

首先,高原对机身要求是能够适应复杂的气候,比如低温、高海拔,当然还有高温环境。

低温中,电池首先会罢工,过低的温度会让电池的续航能力衰退很快,海拔高度过高也会让启动电压相对增加,电池使用时间会比在平原地区短。一定要携带备用电池,有些线路中不是每天都能为机器充电。

其次,液晶显示在非常低温环境会冻住,最重要是闪存卡,过低的温度会造成数据丢失,这方面目前很多品牌都有专业级或工业级别的产品,这些产品可不是平白无故要高价,确实能在低温和高湿度环境中正常工作。

在西藏不论租车旅行还是搭车旅行,你会发现所有的车辆都没有空调。车外烈日当空,尘土飞扬,又不能开窗通风,车内温度很高,这样的情况会伴随整个白天。昼夜温差很大,相机会遭遇泥水、风沙、冰雪,能够在这些环境中正常使用的最好是中档以上的单反数码相机。

机身用料设计在室外工作中是有很高要求的,本身防尘性,抗电磁性,还有坚固性,都是使用者关注的。出行拍摄强度直接影响到我们选择机身的级别,如果出行时间长,拍摄强度高,应该选择准专业级别机身。这里有个有趣的分界线,就是机身材质,塑料机身大多是低端产品,而铝镁合金或合金铸造的机身,基本都是专业或准专业机身,硬件能够抵抗高强度工作和恶劣工作环境。而低端产品不代表不能做到,只是稳定性不够,比如快门组件、电池续航能力,都会低于高端机身。

另一样重要指标是防尘防滴水性能,这两项在西部高原地区非常重要,高海拔地区空气湿度很低,异常干燥,再加上很多路是沙土路面,尘土非常大,要是相机防尘不好,去一趟就会积攒很多尘土在LCD或法兰盘内,有些尘土有黏性,相机的除尘功能也没有办法除掉。有条件的爱好者最好能做到一机一头,在途中不换镜头是最好的。至于防滴水性也很重要,高原地区气候复杂,不夸张地说,在长途线路中一天之内经历刮风,下雨,下雪,下冰雹,晴天,彩虹,是很常见的,尤其雨季多变翻滚的云层是拍摄的好题材,那时候谁都会希望手里的相机不怕滴在上面的雨滴。

建议

如果条件允许,备用电池最好使用原厂的。配备手柄,两块电池并联比两块电池单独使用的时间要长。一机一头,不换头是最好的防尘。夏季前往西藏,最好配一个相机防雨罩。每台机器尽量配两块闪存卡。

B.众多拍摄题材对器材的要求

西藏众多的拍摄题材对于一台相机和它所配备的镜头有着严格的考验。

风光摄影和人文摄影是最主要的两个题材,风光摄影要求镜头分辨率高,至于反差要靠曝光控制,注意数字影像传感器都在高光和亮部层次上有所欠缺,当你照顾到亮部曝光时,暗部由于曝光不足会产生杂色和噪波,要适量取舍,要了解自己所用机身在RAW格式下有多少宽容度。

高原是种高反差、强光的环境,在人文摄影时,更要注意人物主体和背景之间的反差关系,适当使用闪灯补光是必需的。处于室内或在牧民帐篷内应注意反射闪光,避免直射光让画面变得平淡无奇。

自从走过川藏滇藏两条路以后,发现高原植物和昆虫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拍摄题材,因此微距镜头也不可或缺,很多菌类和高原苔藓的色彩、形状让人震撼。此外,川滇两条线路经常阴天下雨,当拍摄无法着眼于大环境的时候我们可以拎着三脚架去拍摄微观世界。恶补一下植物学,会发现原来路边的一片杂草都是那么不可思议。

青藏、新藏和唐蕃古道,都能碰到大量野生动物,黄羊、野驴是最常见的,鸟类也很丰富,金雕、黑颈鹤、斑头雁,只要有河流有湿地的地方就需要认真观察。狼和狐狸很隐秘,需要非常仔细地查找。尽管旱獭警惕,不过身材限制了它的活动速度。牦牛为高原影像画面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高原符号功能。提到高原特有的符号,在画面出镜率很高,玛尼石、擦擦、佛塔、寺院建筑,这些都是画面内不可缺少的素材,要注意周边环境的交代。寺院内部很多是可以拍摄的,有精美的佛像、壁画、酥油花……

建议

根据这些题材,不难发现,在西部高原摄影还是需要有全面的焦距段,相对分辨率高的镜头,最重要是长焦端要够长,机器的连拍速度还要够快,闪光灯必不可少。

镜头

与机身相匹配的镜头才是图片成像和气质的关键!

数字时代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在电脑里将影像100%放大。对于手中镜头成像素质一览无遗。在高原旅行我们将要碰到很多拍摄题材,不仅要求机身感光元件有足够的成像素质,以及快速反应能力,更要求镜头的成像能力,尤其是风光摄影,要求镜头能有细腻的过渡,有足够的色彩捕捉能力。当然,焦距段更关键,缺少足够的视角,在旅行摄影中是很吃亏的,尤其是在广阔的高原地域,能见度高,还有大量野生动物。超长焦和超广角真的很适合创作。尤其长焦镜头,200mm焦距哪怕是APS-CX1.6到320mm也是不够用的。

1.广角端

经济实惠的超广角变焦头:10~20mm段位,很多厂家都有此段位镜头产品,原厂的比较昂贵,而副厂产品是很好的选择,并且适马,腾龙,图丽也都是老牌镜头厂家,都能够设计出优良的镜头。适马10-20MMF3.5DC,10-20MMF4-5.6DC,还有即将发布的8-16MMF4.5-5.6,腾龙10-24F3.5-4.5DiII,图丽11-16F2.8。这其中适马镜头是第一家全线镜头针对数码传感器优化的,有着非常不错的锐度和色差控制。如果喜欢更加奇特的摄影效果,图丽10-17MMF3.5-4.5是只非常独特的鱼眼视角-超广角视角的变焦头,不同于以上几只超广角变焦镜头视角在60~80度左右,而这只10-17MM图丽鱼眼变焦的视角范围是100~180度非常广阔,值得尝试,不过留神变形巨大,难以驾驭。以上几只镜头都是APS-C尺寸数码单反专用广角变焦镜头,性价比都很不错。而且能买到主流品牌机身卡口。不过APS-C尺寸数码单反的超广角定焦镜头少得可怜,有只适马15MMF2.8DC,但是它依然是只鱼眼镜头,视角在X1.5机身上180度,X1.6机身上150度。变形很大,不好驾驭。佳能10-22F3.5-4.5DC,尼康10-24F3.5-4.5G,12-24F4G,宾得12-24F4,10-17F3.5-4.5鱼眼变焦,索尼11-18F4.5-5.6都是原厂原配,不是价格高昂,就是视角稍有缺陷,确实不如副厂镜头实用,使用APS-C的用户酌情考虑。

全画幅选择,相信16-35F2.8这个规格大家都很熟悉,佳能16-35F2.8LII,索尼16-35F2.8卡尔蔡司,尼康新发布的14-24F2.8更是超广角全副变焦头中的极品。当然也有17-35F2.8D和18-35F3.5-4.5D可以选择。其他品牌没有全画幅机身,只能干着急。副厂镜头:说实话,全画幅精品很少,适马12-24F4.5-5.6DG在视角上可圈可点,不过中心至边缘分辨率衰退比较严重。17-35F2.8-4DG价格便宜,缩小光圈画质不错。大光圈成像不好。腾龙17-35F3.8-4Di,最具性价比的超广变焦,同样大光圈成像很差,缩小光圈后没有问题。两只副厂变焦售价便宜,对于高原来说光量不是问题,可以随意缩小光圈拍摄,所以一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定焦超广,佳能14F2.8II,尼康14MMF2.8,都是非常昂贵且优良的镜头,副厂只有适马曾经有过一只14MMF2.8但是数字版没有,而且很难找到货源。至于20MM定焦镜头,原厂和副厂画质基本没有差距,尤其适马20MMF1.8DG还拥有更大的光圈,在光线照度不足的场景能够发挥很大优势。24MM定焦,原厂尼康和佳能都有顶级产品,适马也有一只24MMF1.8DG,价格便宜。

2.标准变焦

最常规的标配变焦镜头,也是制作最成熟的镜头。事实上无论全画幅还是APS-C画幅单反相机,都比较推荐使用24-70F2.8版本,当然APS-C画幅是建立在已经拥有超广镜头的前提下。

全副三大巨头的24-70F2.8镜头都拥有优良的成像质量和制作工艺,值得拥有。佳能品牌另有一只24-105F4L焦距广泛,L级别做工,也可以选择。副厂镜头,适马24-70F2.8DG新款,成像质量优异,缺点是容易跑焦,选购时需要多准备几只测试挑选。不过价格比原厂低一半,还是充满诱惑的。腾龙老牌标准变焦28-75F2.8Di是摄友评价中性价比最好的镜头,成像能力也很可观,当然也有图丽28-80F2.8,不过近来没有针对数字进行优化。

APS-C专用标准变焦,17-55F2.8,17-50F2.8,18-50F2.8,16-50F2.8其实焦距差别不大,原厂价格昂贵,副厂性价比更好,多数影友会选择副厂镜头作为过渡,购买原厂镜头确实费用太高,这其中腾龙新款17-50F2.8DiIIVC,以及老款17-50F2.8DiII无防抖,都是画质不错的镜头,值得选购,毕竟F2.8全程大光圈可以应付照度更低的环境。当然,这些大光圈标准变焦镜头焦距范围窄,灵活性不佳,更多朋友会选择佳能17-85,18-135,15-85,尼康18-105,16-85这类变焦率更大的镜头,牺牲通光率来换取更灵活的拍摄操作,这其中副厂适马17-70 f/2.8-4 DC Macro OS HSM似乎在功能和性能上平衡得很不错,考虑光圈只损失一挡,还有相对微距功能,价格也比较合理,很适合选购思路。

旅游套头: 18-200,18-250,原厂副厂都有,灵活便捷,长焦画质衰退明显,能够替代多只镜头是它最大的优势。

3.长焦

高原地势开阔,能见度高,而且在沿途会有很多机会拍摄野生动物,因此日常70-200焦距段镜头最长焦距是有欠缺的。当然,如果不在乎添加增距镜后成像衰退,增距镜也是个解决方案。

佳能:佳能EF 70-300MM f/4-5.6 IS USM 价格适中带防抖功能。

佳能EF 100-400mm f/4.5-5.6L IS USM 焦距范围大,推拉环变焦,拍视频有障碍。

尼康:尼康AF-S VR 70-300mm f/4.5-5.6G IF 价格适中,带防抖功能。

尼康AF VR80-400mm f/4.5-5.6D ED镜头 价格较贵,焦距范围合理。

尼康AF-S VR 200-400mm f/4G IF-ED 昂贵的专业镜头,焦距范围不够理想。

索尼:索尼75-300mm f/4.5-5.6(SAL75300)售价便宜,套机镜头。

索尼70-400mm f/4-5.6 G SSM 售价昂贵,焦距范围合理。

宾得:宾得DA 55-300mm f/4-5.8 ED 价格便宜,仅此一款。

腾龙:腾龙 SP AF 200-500mm f/5-6.3 DiII LD 价格高,长焦够长。

腾龙AF70-300mm f/4-5.6 Di LD Macro 价格适中,没有防抖。

腾龙SP 70-300mm F/4-5.6 Di VC USD 新发布,带防抖,价格未知

图丽:丽图AT-X 840 AF II 80-400mm f/4.5-6.3 价格高,焦距范围合理。

图丽 AF AT-X 100-300mm f/4 价格适中,没有数字优化。

适马:适马APO 120-300mm f/2.8 EX DG HSM 售价高,光圈大,重量大。

适马APO 100-300mm f/4 EX DG IF HSM 售价偏贵,恒定光圈,成像不错。

适马APO 120-400mm f/4.5-5.6 DG OS 售价适中,焦距范围合理。

适马APO 50-500mm f/4.5-6.3 DG OS HSM 最新款,报价高昂,焦距范围广

适马APO 300-800mm f/5.6 EX DG HSM 不是专业“打鸟”工作者不建议购买。

储存设备

数字时代,旅行数据量是非常大的,因此我们会携带很多电子工具。既然是玩摄影,当然首先要考虑数字图像的存储备份问题。毕竟,我们不能总是怀揣着对数据丢失的担忧而进行拍摄。不过,只要是电子设备,尤其到了高原的极限环境,总有无法预测的可能性会发生,如60GMP4无法开机,笔记本高速硬盘出坏道,笔记本无法开机,台机硬盘物理损坏等现象。一路的拍摄,一路的起早贪黑的成果就这样丢失了很可惜。根据高原的特殊环境可以做如下选择。

1.数码伴侣

单纯的文件存储,野外备份,不过价格高昂,毕竟也就是一块带LED显示功能的移动硬盘。优势是便于携带,小巧轻便。适用于背包旅行或短途旅行。

2.上网本

显示屏比数码伴侣大,体积也大,不过上网本相对笔记本来说体积小了很多,也更轻便,本身能有160~250G硬盘,再随身配备移动硬盘就能实现双备份,价格便宜,基本等同于数码伴侣的价位,甚至还要低一些。不过要注意包装保管,注意携带和自驾时候的防震。

3.笔记本电脑

对于自驾车长途旅行而言,如果有携带能力就建议携带笔记本电脑进行储存,不仅仅是具有存储预览的功能,还能调整图像,甚至实现多图拼接的大数据处理。机器本身硬盘容量就能达到500G,在携带移动硬盘作为存储备份,即便是大量拍摄1080P视频也能够应付过来。

4.硬盘

资金充足的朋友更可以选择固态硬盘,能使防震和数据保护更上一层。绝不推荐为了大容量携带3.5英寸台式机硬盘,颠簸会让它很快出现物理坏道。对于移动储存硬盘,比较保险的是笔记本电脑用2.5英寸笔记本硬盘,因为它碟片半径小,结构紧密,防震性能非常好。当然,如果你让它在工作中移动颠簸,那它毁坏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不要在车辆行驶中,更不能在颠簸路面让硬盘通电转动。

5.携带多块储存卡

这要根据自己机型记录文件大小和旅行时间来计算,现在市场上能够买到32G、64G储存卡,当然价格不菲,但是的确安全,不怕震动,只是要注意电磁对闪存的伤害。

6.防震箱

自驾爱好者不妨携带防震箱,抗压、防水、不怕颠簸。

摄影技巧

“西藏”——对摄影爱好者来说,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字眼。就算在那里住上几年,依然无法穷尽她的每个角落。

千差万别的自然风光和气候条件铸就了丰富多彩的拍摄题材,变幻莫测的高原气候无疑是学习摄影、增加经验的最好地点。有别于中原地区的高原气候特征和地貌特点对风光摄影的用光、构图及色彩对比都有更精确的要求。在西藏,传统的早、晚光线相对中原地区更容易出片:大气通透,色彩浓烈。但是由于时间、路线以及海拔高度的限制,有时候没有条件等待完美的光线,那么,怎么运用白天的顶光或阴天的散射光得到特殊的影像效果,是进藏前必须了解的技巧。

晴天•高原紫外线、强反差、闪灯补光

西藏平均海拔均在4000米左右,高海拔意味着强紫外线,尤其在天空晴朗的时候,画面远景总是铺上一层淡蓝色。高原空气稀薄,能见度极高,对于不习惯控制光比的摄影爱好者来说就有一个很难回避的问题——强反差。

拍摄要点

1.可以选择使用1A天光镜来消除紫外线,也可以根据拍摄目的与个人喜好选择保留这层“蓝光”(图1)。对着太阳拍摄通常会造成画面发灰或产生耀斑,但是既然来到“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为什么不把太阳留在画面里呢?当画面内表现太阳时,务必使用最小光圈,这样太阳的形状和光芒比较真实(图2)。

(图1)

(图2)

2.巧用闪灯给前景补光是对付强反差的重要技巧,但要注意在逆光时补光不要太强烈。现在多数数码单反相机都拥有闪灯TTLII测光,闪灯输出功率直接用机内闪灯补偿功能调整即可。如果距离太近,闪灯补偿功能弱化闪灯输出量不够,可用手动缩小或扩大光圈值来控制光比。

阴天•层次、局域光

阴天时,不要因为没有“传统”的光线就放弃拍摄。在高原的雨季(7~8月),经常会碰上连续几天的阴天,只有此时才容易出现更具魅力的局域光、彩虹等,朵朵乌云依然有足够的层次。

拍摄要点

1.阴天要注意选择被摄主体(图3),阴天的高原牧场让黑白色为主的牦牛、雪山、黑色玄武岩,都拥有适度的层次,雪山和牦牛在画面中强烈映射了拍摄环境,主题准确无误。

(图3)

2.阴天的高原很容易出现局域光,注意对高光点测光,如果曝光过度,局域光也就不存在了。

高原彩虹

在高原,看到彩虹是经常的事情,由于众多大山脉和大湖泊,局域性气候特点突出,只要有太阳雨,就能在顺光的方向看到彩虹。在高原还能碰上很多局域光产生的局部彩虹,场景艳丽,色彩效果惊人。

日出日落•色温、色彩对比、剪影

黎明、黄昏时分是风光摄影中很重要的拍摄时间。

拍摄要点

1.拍摄时间短暂,这就需要对拍摄主体做必要的事先观察,确定日出、日落的方位,判断被摄主体的受光状况。

2.要提前抵达拍摄现场,准备好器材,不可缺少的就是三脚架。

3.测光、曝光要根据拍摄主体来决定,最好打开高光警告功能。

4.白平衡不应使用自动挡,而应使用日光或标准5400K色温,这样才能准确还原高色温的感觉。当然,如果你拍摄时使用RAW的格式,就算忽略了白平衡的设置而使用了自动功能,在后期制作中依然能有足够调整余地。而如果使用JPEG格式,那就一定要注意白平衡的设置,后期调整会对图像质量产生很大破坏。

色彩对比

不论是清晨还是日落,在高原很容易遇到强烈的色彩对比。夕阳下的草原,暴雨区在距离不远的地方,灰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草原形成鲜明的对比。

关于剪影

夕阳里,或者极大反差情况下,总会想拍摄几张剪影,只要背景不是强光(主要是阳光),处于低密度的主体就依然能够表现出相对够用的层次(如图)。飞鸟虽然处于高亮度背景之中,但是背景并不是太阳,因此尽管反差比较极端,斑头雁身上依然保留了部分层次。不过当背景是落日的时候,光源的亮度和前景景物的低密度超越了感光元件的记录范围,这时候应该以表现整体气氛为主,没有必要过多地追求层次感。

拍摄时机

在最后的暮色与最初的晨曦到来之前,依然是拍摄的好时机。因为没有阳光影响,高色温环境从地面至天空都有类似油画般高级的灰色调,天空密度渐变柔和,层次极其细腻。要特别注意天空云层的变化,白云受天光散射顶光影响,让云层正下方的暗部比较黑,悬浮感增强。日落之后不要着急收工,哪怕你已经对保存在相机里的照片充满了喜悦之情。因为,当最后的光线已经消失,但一轮满月忽的一下就出现时,如果已经收工,不免有些可惜。

云层

不论阴天还是晴天,高原的云,永远是最富动感的拍摄主题。高海拔使得与云层的拍摄距离较近,云层更显立体,能见度好,反差相对要高很多。云层的不同厚度对阳光有不同程度的遮挡,与阳光、风结合在一起形成千变万化的互动,对摄影的影响很大。

拍摄要点

1.在高原,高空风力很大,云层变化迅速,注意使用高速抓拍。

2.地面无风或风力较小的时候,可以使用拼接方式展现更大面积的云层。当然,只要快门速度允许,尽量使用高速连拍拼接。三脚架和慢速快门对于大面积有云的风光片来说绝不是适合的技术手段。

3.高海拔使得光线跟着云层的变化而急速变化,同一地点,随时产生局域光或散射光,不同的光线对于表达场景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一定要随时留意光源的变化。

雨、雪、沙暴等极端天气

遇到极端气候,千万不要停止拍摄!这是大自然的恩赐。不用着急离开,高原气候变化非常的快,一会儿就有可能云开日出,那时候一定有彩虹!

拍摄要点

1.首先我们要先考虑好人身和器材的安全,在雨中保证自己和器材都不要被淋湿,可以躲在建筑物或车内拍摄。由于雨天照度低,快门速度慢,车一定要熄火,车内乘客保持静止,不能乱动。

2.大风天气在室外拍摄最好戴上墨镜来保护眼睛以防受伤。把车停在拍摄点利用车身挡风也是个不错的办法。拍摄结束后注意及时清理器材。

3.拍摄闪电时要缩小光圈慢速曝光,可以提高闪电在画面内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