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西藏
神山之王:冈仁波齐 圣湖之母:玛旁雍措 古格的诱惑 象雄之谜 世界之巅:珠穆朗玛 地球表面那一滴蓝色的眼泪:纳木措 蓝色幻想:羊卓雍措 彼岸:桑耶寺 撼动心灵之壁画:扎塘寺 宇宙的中心:大昭寺 渴望不可及:布达拉 寻找牧人:藏北 古风悠扬:日土岩画 扎日神山 遥远的色喀古陀 海拔最高的普莫雍措
西藏最震撼,N个必游之地
温泉之旅
德仲温泉
不论泡多长时间,每人只需要10元钱。也不必带泳衣,这里都是裸泡。温泉旁有很多小旅舍,也有餐馆,15元左右一个床位。卫生条件有限,最好自己带睡袋。
攻略:从拉萨出发,沿川藏线行驶68千米到墨竹工卡县,向西北方进入302区道,行驶65千米可到止贡提寺(门票30元)。德仲温泉位于止贡提寺西北方约4千米。最好包车或自驾车前往。
邱桑温泉
泡温泉每人5元。温泉旁有旅馆,房间每人每天25~50元不等。
攻略:出拉萨沿青藏线行驶52千米,在德庆乡往东北方行驶13千米(土路),即达邱桑温泉。去邱桑温泉会经过邱桑寺(格鲁派),可以顺路参观,不需门票。需要自驾车或包车前往。
羊八井温泉
羊八井温泉是我们一伙人常去洗澡的地方,因为游泳池造型的池子比起德仲和邱桑来实在没有泡温泉的感觉。羊八井属于地热温泉,所含矿物质很少。但不论怎样,在这里洗澡也是在其他地方无法企及的美事,至少你可以泡在水里看着不远处的念青山脉,白雪皑皑,蓝天白云……切莫得意忘形,在高原泡温泉还是很耗体力的,千万别在池里一高兴游上几百米,没有高原反应也游出反应来了。
攻略:出拉萨沿青藏线行驶90千米,即达羊八井温泉。在拉萨客运站有班车。室外每人40元,室内每人60元。有住宿,标间150元左右。
向上攀登
海拔最高的攀岩场
格藏日山,西藏登山学校的训练基地,十几条线路都是几个法国人和学校共同开辟的。这里可是海拔最高的岩场了。
位于拉萨北郊夺底乡第三村(色拉寺后山东北方),夺底路走到底,继续向北行驶2.8千米后,开始爬山约2千米(公路西侧)。
登山所需装备:高海拔雪山攀登,尤其是8000米以上山峰,需要特殊的个人装备。
保暖防护装备:在保证保暖、防风、透气等功能的同时,又要做到轻便和耐用。
羽绒服:在珠峰攀登过程中,尤其在7000米以上,所选择的羽绒服既要能在严酷的环境中保护攀登者,又要尽可能地不妨碍其行动。
睡袋:需能承受-30℃以下极限温度的睡袋。
其他:抓绒衣、保暖内衣、防潮垫、背包、防晒霜、防风墨镜等。
攀登装备:使用方便,重量轻便。
高山鞋:既保暖又轻便的连体高山鞋近年来已成了标配。
冰爪:主要用于北坳冰壁和冰岩混合地带的攀登。轻便的行走冰爪即可。
冰镐:用于冰、雪、岩石等地形的攀登。
安全带:在穿着冰爪的情况下,也可方便地穿脱。
其他:保温壶、徒步杖等。
平常积累点户外经验
可利用周末或节假日的时间,开始野外徒步、宿营等户外活动。了解户外生活的吃、穿、住、行等行为方式,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行为规则。
同时可到室内室外的人工岩壁、野外岩场,通过体验攀岩的方式,了解攀登的形式和装备。
获取高海拔雪山环境中的户外经验
在不同海拔环境中,自身身体活动能力和生活方式的适应是一个逐步了解的过程。可在海拔3000~4500米的区域中进行徒步训练。通过每天的徒步、宿营,了解自身在不同海拔中的身体适应周期,运动过程中的节奏,在寒冷户外环境中的穿着、饮食等方式。
特别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攀岩还是登山,都请寻求专业人员的技术和装备支持。
西藏本地登山向导——西藏圣山登山探险服务公司
西藏圣山登山探险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公司专业的高山向导、高山协作、高山厨师、后勤服务人员均来自西藏登山学校的优秀学员。他们主要来自于珠穆朗玛峰周边的区域。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一家致力于登山运动推广和登山文化传播,提供高海拔攀登,及在喜马拉雅地区徒步、攀岩和攀冰培训等服务的专业化公司。
资料来源:《2012年珠穆朗玛山峰报告》 (康华,本节图片均由康华提供)
西藏必经之体验
1.献一次哈达,点一盏酥油灯;
2.试着对陌生人微笑一次;
3.跟藏族同胞一起磕一次长头;
4.带着感恩的心对你身边的人说一句“扎西德勒”;
5.听一次诵经;
6.发一会儿呆,清空大脑一次;
7.傍晚在拉萨河边散一次步;
8.去甜茶馆喝一杯甜茶;
9.学几句藏语,认识一位藏族朋友;
10.向神山、圣湖顶礼一次。
西藏最好吃,抗高原反应的食物
高海拔、缺氧、干燥、强烈的紫外线……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了藏族人的主要食物为糌粑、牛羊肉、酥油茶等。如果初上高原能习惯这些食物,便不用担心“高反”来袭。
青稞糌粑
糌粑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旧社会只有贵族才能吃上白面做的薄饼。糌粑,即将青稞炒过之后磨成面,用酥油茶拌着吃,与北方的炒面有点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 青稞为大麦属,分白青稞、黑青稞等种类,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糌粑吃法简单,携带方便。牧民们都有专门的糌粑口袋(多为皮质),出远门时就在腰间一挂,饿了就在口袋里加点酥油和水,一手抓住袋口,一手在袋子外面捏,一分钟就可以开饭了!藏族同胞也喜欢将酥油、糌粑拌上较多的水,变成稀粥食用,称“久玛”,和成一坨一坨的叫“粑”。
相关传说:有一个名叫阿初的王子,从龙王那里盗来青稞种子,结果被龙王发现,龙王罚他变成了一只狗。后来一个大土司的女儿爱上了他,他又恢复了人身。他们辛勤播种和耕耘青稞,吃上了用黄灿灿的青稞磨成的香喷喷的糌粑,还有醇香的青稞酒。人们在每年收完青稞,尝新青稞磨成的糌粑时,先捏一团糌粑给狗吃,以示感激当初被变成狗的王子给人们带来的青稞种子。
相关文化:在藏族地区,珍贵的青稞是圣洁的,用青稞做成的糌粑已不仅是一种食物,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它,在敬神等仪式中它也是必不可少的供品,千百年来形成了“糌粑文化”。在煨桑时人们除了点起桑烟还要在其上撒上糌粑;在某些地区,节庆时要互相抛撒糌粑以示祝福;在佛教仪式中所制作的供品也多以糌粑为原料……
青稞酒必不可少
青稞酒,酸中带甜,藏语称为“羌”。传说西藏的酿酒术是文成公主进藏时带进来的。青稞酒是这样酿造而成的:将青稞洗净,置锅中煮至八成熟,取出,待温度合适时撒上酒曲。在撒曲时,如果青稞太烫,酿出的青稞酒就会变苦;如果太凉了,青稞就发酵不好。撒完酒曲之后,再把青稞放置酒器中,用棉被等保暖的东西包起来放好。几天后醇香的青稞酒就可饮用了。
饮酒习俗:佳节喜庆之日,青稞酒必不可少,酒壶和酒杯边沿要蘸一点酥油,这叫“嘎尔坚”,意思是洁白的装饰。主人向客人敬酒通常会先唱一曲祝酒歌。敬第一杯酒时,客人双手接过杯子,用右手无名指尖蘸上一点酒,向空中弹三次。客人要先喝一口,主人把酒满上,三次后才能干掉整杯酒,这是通常说的“三口一杯”。藏族同胞劝酒时,经常要唱酒歌,歌词丰富多彩,曲调优美动人。
风干肉正宗耗牛肉
藏族同胞以吃牦牛肉、羊肉为主,其他肉类很少食用,这与其宗教信仰有关。他们通常认为,如果宰杀一只动物可以供很多人吃饱是可以的,但如果杀掉一个生灵连一个人都吃不饱就不允许了。藏族同胞是绝对不吃狗肉的,因为狗是他们忠诚的朋友。老一辈人普遍不吃鱼,鱼往往被认为是龙或水神的化身,这也跟藏族同胞有水葬的习俗有关。
风干肉都是用生肉制成的,宰杀牛羊时不放血,这样做出来的风干肉更有滋味。冬季干燥寒冷,干肉不会变质。
酥油牛奶-酸奶-奶渣
在牧区,通常新鲜的牛奶有一定的分离程序,首先提炼出来的是酥油,然后是牛奶,之后发酵成酸奶,最后剩下的奶煮沸后晒干就成了奶渣(曲拉),藏族同胞多用来当零食吃。
藏族同胞传统提炼酥油的方法俗称“打酥油”,使用的工具是一只木制酥油桶(藏语“洞磨”),内有一块比内径略小的木板(藏语“迦洛”),木板上正中有一根长柱,需高出桶深,木板上还需要有4个小孔;桶顶有木盖;另外还需要一个盛水的大盆。
打酥油过程:把鲜奶倒入酥油桶里,略微发酵,两手握住木柄,把迦洛压到桶底,然后松开手,迦洛自然浮起。这样的动作要重复几百上千次,油才能从奶中分离,浮出奶面,然后要把油捞到盛水的大盆里,然后不断地在冷水里捏成坨。之后用羊肚或牛肚包起来,以便保存,如果酥油坨很大就要用牛皮包,藏语称“玛尔”。在高寒地区,酥油是主要获取热量的食物,通常用来做酥油茶、拌糌粑、制作点心,另外还可作为护肤品,同时也是宗教仪式中供灯的原料,或制作酥油花。
酥油茶藏族传统饮品
没有喝过酥油茶的人恐怕第一次品尝时很难接受,如果能鼓起勇气喝第二口便会欲罢不能,习惯了那种味道,便会常常怀念它。传统制作酥油茶的方法:将熬好的砖茶水、盐和酥油倒入木制的酥油桶内,用带底托的木棍像活塞一样上下冲打,使水、油交融,最后还要在壶内煮沸。酥油茶热量高,可御寒,防止嘴唇因干燥开裂,也可补充体力,缓解高原反应。
喝酥油茶的习俗:在藏族同胞家里做客,主人一定会为你斟一杯酥油茶。倒茶时先要晃动一下暖瓶。刚倒下的酥油茶,不必马上喝,等主人再次提过茶壶时,便可端起碗来,先茶碗边轻轻吹开茶上的油花,然后呷上一口。主人会频频斟茶,基本上客人喝一口主人便会斟满茶杯。如果不想再喝了,任主人斟满茶杯不再动它便是,主人通常不会让茶杯空着。告辞时应把茶多喝上几口但不要喝干,留一点茶根在杯里。
相关传说:传说,古老的时代有两个相互仇怨的部落,一个部落头人的女儿美梅措在劳动中与另一个部落头人的儿子文顿巴相爱,但因两个部落的宿怨,文顿巴被杀害。当为文顿巴举行火葬仪式时,美梅措跳进火海殉情。双方死后,美梅措到中原地区变成茶树上的茶叶,文顿巴到羌塘变成盐湖里的盐,每当藏族人打酥油茶时,茶和盐会再次相遇……
人参果藏族同胞喜欢的食品
人参果也称蕨麻,藏语称“卓玛”,是藏族同胞喜欢的食品,也有的用它供佛,还有的做成人参果米饭等。蕨麻系高原蔷薇科野生植物,含有维生素及镁、锌、钾、钙元素。它有着健胃补脾、生津止渴、益气补血的功能,故藏医称其为卓老沙曾,常以其入药。六七月间开花时的全草,还可用来收敛止血,止咳利痰,亦作滋补。
茶馆必点——传统藏餐
布吐:藏面,面条煮熟,加牛肉汤和牛肉丁即成。
香择:藏式咖喱牛肉饭。
夏馍馍:肉包子(有的做成饺子的样子)。
夏扒雷:油炸肉饼子(牛肉或羊肉)。
匈木择:酸奶米饭,酸奶拌米饭,加糖。
藏餐馆必点——传统藏餐
休古馍馍:土豆包子,牛肉丸子先炸好,外包土豆泥,之后再过油炸。
久玛:血肠,新鲜的牛、羊血加入作料、肉、糌粑,搅拌后灌入洗净的牛、羊肠子里。放入水里煮熟。
夏坚:生肉酱,用新鲜的牛腿肉剁碎,加很多调料,与糌粑一起食用。
牦牛肉炒酸萝卜。
卓玛磨古:煮熟人参果,放入红糖(或白糖)、酥油。
酸奶蛋糕。
强力推荐
青稞面包:在拉萨中学旁边有一家叫烙家粑粒的面包店,店内出售一种糌粑和酥油做成的面包,相当不错。也有用黄油做的,但味道不如酥油的地道。
路边摊:炸土豆片、凉粉。
带着“西藏 ”回家
当青藏铁路跨过冻土地带抵达拉萨,各类生活用品、新鲜果蔬随之而来,中原地区的工艺品也不例外。现代化的脚步近了,八廓街上的传统手工艺品似乎退出了舞台,还能把“西藏”带回家吗?人们习惯了到拉萨寻找“天珠”,这是藏族人民最喜爱的饰品,然而市面能看见的天珠多为人造的,“天珠”不过是一个概念。珊瑚,产自宝岛台湾,却受到藏族同胞世代珍视,真正的珊瑚不仅价格昂贵且难觅其踪影。绿松石,产地在湖北,却成为西藏独特的纪念品,如今的绿松石真假难辨,确实需要你慧眼识珠。不如寻找些藏族同胞生活中的传统用品,兴许能成为多年后回忆旅程的索引。
注:八廓街,环绕大昭寺的一条约1500米的转经道,它不仅是拉萨最古老的街道,也是西藏历史上最著名的集贸中心。
藏帽抗风沙日照
藏族地区日照强,风沙大,天气变化大,所以藏族同胞都喜戴帽子。帽子种类也很繁多,式样各异。
图1、图2为一种叫“瓦夏”的帽子,多流行于康区。
(图1)
(图2)
图3为一种叫“迦嘎霞莫”的帽子,多流行于那曲地区 。
(图3)
图4为一种叫“次仁金阔”的帽子,多流行于后藏地区。
(图4)
藏装藏族传统服装
在拉萨挑选或定做一件藏装穿回家,既可走在大街上炫一下,也可在聚会上显摆一下。
不同的地域环境决定了藏装的不同风格与样式,藏装的主要特点是肥腰、大襟、连肩袖。
1.卫藏地区:牧区与农区的服饰不同,日常服饰比较简约,男士服装为斜襟,女士则为对襟。已婚女士系邦典。
2.安多地区:服装色彩艳丽,多用虎、豹、水獭皮做边饰。安多女子多在发辫上镶嵌大量珊瑚、绿松石、贝壳做装饰。安多地区的藏族同胞多生活于牧区,其经常要迁徙的生活习俗决定了他们会把全部家当都披挂在女人身上。
相关传说:安多服饰用动物皮做边饰,这一习俗与千年前吐蕃王朝的征战有关。据说那时候的虎豹皮是用来奖赏勇猛的武士,而狐尾是用来羞辱败兵的,后来发展成了服装的边饰。
3.康巴地区:男子蓄发,用象牙、牛骨、银饰等粗大圆环套住发辫,还要用红缨装饰,称为“英雄结”。女性则在头顶戴豪华的装饰,通常是用硕大的蜜蜡或珊瑚。
相关传说:以前只有勇士才能佩戴英雄结,而判断勇士的方法是男子要与一头熊斗智斗勇,直到把熊累趴下了才算“勇士”。
4.工布地区:工布地区服装的特点是无领、袖,衣长及膝,似裙。
相关传说:以前,工布地区是一个部落,部落王名叫阿钦杰布。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和臣民,他要率兵出征打仗,出征前臣民们为他祈祷祝福,后来战争胜利了,阿钦杰布则牺牲了,连头和四肢都被敌人砍掉了。几位阿妈用自己织的氆氇为他缝制奠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都穿上了这种没领、没袖子的奠服。
5.嘉绒地区:嘉绒地区的藏族同胞多居住于农区,其装饰物较其他地区的简约,多是一块刺绣的头帕包裹头顶,帽子也比较简单,强调实用性。
习俗:新衣服做好后,在穿之前要在衣服上稍稍啐一点唾沫,然后在焚香上熏烤一下,以除晦气。
藏靴皮质和布质两种
藏靴有皮质和布质两种,多红、黑色相间。布制的上面要绣花。厚底,多用牛皮制成。
帮典羊毛织品
帮典,藏语音译,一种类似围裙的羊毛织品,色彩鲜艳。通常是已婚妇女系戴,藏族人认为妇女不围“帮典”会使她的丈夫不吉利。山南贡嘎县姐德秀地区产的帮典最为著名。
相关传说:“帮典”是在500多年前,藏族先民根据雨后美丽的彩虹的样子编织而成的。
氆氇一种手工织成的羊毛呢
氆氇,藏语音译,是一种手工织成的羊毛呢,做服装鞋帽的主要原料。织氆氇需用老式木梭织机,经久耐用,很保暖。买几条各种颜色的氆氇,可自己加工成包包、餐垫、iPad保护套等。
萨丹民族特色的藏毯
萨丹民族特色的藏毯萨丹,藏语音译,即藏毯。色泽鲜艳,以原始图案为主,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面积小的叫“卡垫”。
木碗酥油茶的专用碗
藏族同胞喝酥油茶多用木碗,有的木碗还要用银托底、加盖,银上多有各种雕刻。木碗多用桦树、杂树的干、根作为原料。木碗不易破裂,不烫嘴、不变味,牧民还多用皮质碗套,携带方便。木碗中尤以普兰木碗最负盛名。
陶器精美的陶器
西藏的制陶历史其实很悠久,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昌都卡若拉遗址中,就已发现有制作精美的陶器。现在陶制品依然被普遍使用,多是酥油灯、酥油茶壶、薰香炉。
藏纸 文成公主带进来的造纸业
西藏造纸业是由文成公主带进来的。采用树皮纤维及狼毒草制成,因具有毒性,故久经岁月不被虫蛀。其制作工艺比较简单,纤维较粗,产量很低。
藏笔用竹子削制而成的笔
藏笔,一种用竹子削制而成的笔,韧性强、笔尖不易折断、书写粗细可自由控制。
藏刀藏族男女佩带的饰物
藏刀,藏族男女都喜佩带,它不仅是工具、武器,还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装饰。在某种意义上,藏刀更像他们一生的朋友。刀鞘装饰华丽,通常女刀要比男刀短很多。
嘎乌 小型的挂在身上的佛龛
嘎乌,小型的挂在身上的佛龛,里面装佛像等,被视为护身符。嘎乌有金属制作的,也有木制的。
藏香 净化空气、预防感冒
由于地域、气候、环境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西藏地区形成了历史悠久并适宜于藏传佛教体系的独特香品。
原料:由藏红花、冰片、红檀、白檀、雪莲花、麝香、藏寇、红景天、穿山甲、丁香等几十种名贵藏药及香草手工制作而成,充分保留了药物的本质药性。
制作:几十种香料按照不同比例配置,经过粉碎、搅拌、熬酿等众多工序,最后制成凝聚了藏文化精髓的藏香。
特点与作用:纯正的藏香,所用原料都生长在高原无污染的环境,无化学成分,用手掌参充当凝固剂,因此好的藏香较易折断。藏香多由寺院制造,因传承不同,每个寺院都有独门秘方。藏香与藏医药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藏香可以净化空气、预防感冒等,并可长期保存。
西藏名香:现代藏香已告别了纯手工生产,部分工序开始使用机器来完成。拉萨尼木县吞巴乡吞巴村是“藏香之乡”,尼木香味道清淡,原料中藏药成分少。扎塘寺药香,所用配方为藏医祖师扎巴·恩西所传出,手工制造。玛尼欲供神女香,所用配方为莲花生大师亲授,由山南姐堆秀岗则寺尼姑们手工制作。后两种香因全手工制作,产量低,市场上无售,只能在寺院里买到。市面上一般的藏香并不推荐购买,包括一些包装做得很到位的香。
唐卡可悬挂供奉的卷轴画
唐卡,也作唐嘎、唐喀,藏文音译,一种可悬挂供奉的卷轴画。唐卡多绘于布、纸或皮子上,也有缂丝、刺绣、堆绣唐卡,有便于携带的特点。内容以宗教题材为主,以佛、菩萨、本尊、护法神、祖师画像为主,也有反映藏医、藏族历史和民俗风情的画面。绘画一词,藏语发音为“日姆”。西藏本土的美术史也许可以追溯到约4000年前的古岩画。这些与西藏本土宗教“苯教”有关的绘画,至今仍在藏北草原与阿里地区留存。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时期,佛教从印度和中原地区传入西藏,绘画艺术在藏地萌芽。随后的1000多年时间里,藏族人用其博大的胸怀吸收了印度、中原、波斯、尼泊尔等文化因子,融合、沉淀、发展成藏族人自己独特的绘画艺术体系。
绘画唐卡以天然矿物、植物为原料,如金、银、玛瑙、绿松石、珍珠、朱砂、赭石、藏红花、茜草等。颜料需经研磨至一定的细度,和以牛骨胶并加入少量牛胆汁防腐,使色彩鲜艳而经久不变。
相关传说:唐卡的起源无从考证。据传,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曾领受了神示,用自己的鼻血绘制了白拉姆画像,这就是第一幅唐卡。
勉唐画派
勉唐画派又译称“门赤画派”,是藏族地区近代影响最大的绘画流派,以拉萨为活动中心,主要流行于卫藏地区。该画派的创始人是勉拉·顿珠嘉措。其造像多注重绘画线条的运用,工整流畅,变化丰富,色调亦活泼鲜亮。该画派人才辈出,技艺精湛。
钦则画派
因其创始人为贡嘎岗堆·钦则钦莫而得名。钦则画派形成于15世纪中叶以后,主要流行于后藏和山南地区。该派吸收了明代汉式风格也保留了部分尼泊尔风格,背景都是蓝色基调,人物造型动感十足,具有夸张优美的舞姿。
噶玛嘎赤画派
流行于藏族地区东部,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和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为中心,相传在16世纪由南喀扎西活佛创建,又译“噶玛嘎孜画派”。其画风简练、清淡,擅长色彩过渡。
西藏节日盛宴
雪顿节盛大的展佛仪式
雪顿节于每年藏历六月三十日举行,历时5天。“雪顿”在藏语中意为“酸奶宴”。雪顿节期间有盛大的展佛仪式,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所以也被称为“藏戏节”“展佛节”。
雪顿节在哲蚌寺展佛中拉开序幕。天未亮,人潮便聚集哲蚌寺,平日里寂静的山谷似乎一下子就沸腾了。在袅袅的桑烟、庄严的法号声中,宛若长龙的丝织强巴佛像巨幅唐卡被簇拥着从措钦大殿缓缓抬出。每年它只晾晒一次,只被观瞻一次,这起到了保护唐卡的作用。在晒佛台上,巨大的唐卡由上而下徐徐呈现,人们纷纷上前敬献洁白的哈达,一时间,佛像前哈达飘飞,景象颇为壮观。
下午罗布林卡或龙王潭公园会演出藏戏。藏戏是中国戏曲舞台上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源远流长。它表演风格独特,题材大多为民间传说、宗教故事等,表演形式有咏唱、道白,说唱结合,同时还有牦牛舞、羊皮腰鼓表演等。
萨嘎 达瓦节各大小寺院举行各种佛事活动
四月,按藏历的说法,星象上将出现二十八宿中的萨嘎星宿,即氐宿星。这个月(藏语称“月”为“达瓦”),被拉萨人统称为“萨嘎达瓦”,祭佛日也被简称为“萨嘎达瓦节”。相传佛祖释迦牟尼于藏历铁猴年萨嘎达瓦七日降生;木马年萨嘎达瓦十五日成道;铁龙年萨嘎达瓦十五日圆寂。故藏族人民把此月视为佛祖降生、成道、圆寂三天的诵经节,并把此月视作有造化和吉祥的月份。萨嘎达瓦节期间,各大小寺院举行各种佛事活动。这一个月,信徒们不杀生、不吃肉,专事朝佛供佛,有的还会闭斋修行或是去转经、磕长头。据传佛祖释迦牟尼曾言:“此日行一善事,有行万善之功德。”
女儿节女孩子可以找男士要钱
每年藏历十月十五日是拉萨的班达拉姆节,本地人称“女儿节”。
班达拉姆是藏传佛教的一位女性护法神,汉译“吉祥天母”。每年节日前,大昭寺的僧人们就开始做酥油花,作为护法神班达拉姆的供奉。节日的前一天下午,大昭寺关门,举行法事之后,把班达拉姆的佛像从三楼请到院子里,院子正中有一个硕大的酒壶,把供养班达拉姆的青稞酒分给前来朝拜的人。
节日当天天不亮,就开始有朝佛的人在大昭寺门口排队,队伍长达可绕八廓街一圈!人虽多却秩序井然。朝拜的人都要献上哈达,敬献青稞酒和牛奶。之后有的开始喝青稞酒,有的唱歌跳舞。同时,寺内的僧人也要在院子里念诵经文。
在节日这天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女孩子可以找男士要钱。本地人都认为如果女孩子找你要了你不给,以后这一年就会运气不好。对女孩子来说,这倒是一个不错的节日!
望果节青稞和小麦成熟之时
望果节之“望”即“翁卡”,意为田野、田地;“果”意为转圈、巡游;“望果”意为巡游田野。这是西藏农区的节日。望果节没有固定的日期。一般在七月,青稞和小麦成熟即将开镰收割之时,人们会选择一个良辰吉日,穿起盛装,带上美酒、食品,集拢成群,在举着佛像、背着经书、打着幡幢的喇嘛的导引下,浩浩荡荡绕行在即将收割的田地之间,祈祷神佛保佑顺利收割。
燃灯节亮起的酥油灯
藏历十月二十四日、二十五日是燃灯节,虽然它不像藏历年那般热闹,不如萨嘎达瓦节那么壮观,也没有雪顿节那样盛大,但黑夜里燃烧的千千万万盏灯火,足以点亮浩瀚无垠的星空。
每年藏历十月二十四日,是纪念色拉寺创始人大慈法王的日子。这一天色拉寺要点燃酥油灯以示纪念。藏历十月二十五日,是宗喀巴大师的涅槃日,在拉萨,不仅寺院要点灯纪念,老城区内家家户户都会在窗台上燃亮一排排的酥油灯。若有机缘在拉萨过燃灯节,你也可以在窗前点亮一排酥油灯,哪怕只是一盏也好……
沐浴节用河水洗澡可以祛百病
沐浴节在藏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举行,历时7天。沐浴节,藏语称“嘎玛日吉”。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每年秋天到来,高原风和日丽。据说此期间的河水比圣水还要灵验,这时用河水洗澡可以祛百病,全年身体康健,吉祥如意,洗脸可以耳聪目明,思维敏捷。沐浴节期间,藏族地区的男女老少都带着帐篷、卡垫及各种食品、衣物来到河边……
藏历年藏族的新年
藏历年可以算是西藏最盛大的节日。节日期间,家人团聚,朋友互访,喝着青稞酒,唱着吉祥的歌,互献哈达,用美好的语言相互祝福。而拉萨的藏历年和后藏以及林芝地区的习俗却又不尽相同。
新年前,藏族家庭要更换插在屋顶的风马旗,在老城区和农村,人们还要用石灰、白漆或糌粑粉在墙上画吉祥图案。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要吃“古突”,这是藏族传统的习俗。古突其实就是面疙瘩,做古突跟中原地区包饺子有些类似,通常要故意包上一些东西,以测试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的运气。老人们说以前会包上瓷片,吃到的人说明好吃懒做;还会包上牛粪,吃到的人会有好运气。现在生活好了,瓷片变成水果糖,牛粪变成牛肉干。除此之外,还会包辣椒,说明嘴如刀子;还要包肉,说明敬老爱幼,等等。吃完古突,接下来开始举行驱鬼仪式。把剩下的古突倒在一个装有由面或酥油做成的鬼的陶罐里,然后把陶罐扔到十字路口,他们认为把鬼扔到十字路口,它就找不到回原宅的路。夜里,很多人会赶到大昭寺去拜佛,希望在新年钟声响起时,能到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前朝拜,这尊佛像在藏族同胞的心中是最神圣的。
大年初一一睁眼就要喝热“滚点”(用青稞酒煮的一种糊糊,里面有奶渣、红糖),各家各户在佛龛供奉三样东西:事先准备好的青稞苗,吉祥的羊头和“切玛”(五谷丰收斗),以求在新的一年里丰收吉祥。全家人穿上新衣,吃用人参果、酥油、糖等做的“吉祥饭”。长辈端来五谷斗,每人依次抓上几粒撒向天空表示祭神,然后拈一点放进嘴里。初二,亲朋好友彼此走访,拜年祝贺,期间少不了的就是喝青稞酒。几次在藏族朋友家过年,都是醉得一塌糊涂。藏族朋友给你敬酒一定要双手接过酒杯,首先要用无名指蘸点酒向空中抛洒三下,以敬天祭神,之后三口一杯喝下。开始两口只喝一点,每喝一次,主人给你加满,最后第三口才能一饮而尽。也许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就是装醉,反正你不喝醉主人是不会让你离开的。这正如民谣里唱的:
要么就请喝酒,
要么就请唱歌;
这两个中间,
任你挑选一个;
请听吧,文成公主,
请喝吧,伦布噶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