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朝阳喷薄(7)
那是1967年8月,他们研制的“441C”计算机调机已接近尾声,配合打靶试验的炮兵部队,已起程向国家靶场开进。可这时,李思昆负责研制的外设关键部件光电编码器,由于生产单位——长春某机电厂发生“武斗”,工厂停工,火车停运,迟迟没有到货。情急之下,他搭乘军用飞机飞抵长春,在部队帮助下来到这家工厂。
工厂技术员遗憾地告诉他:“光电编码器做是做出来了,可还没有检测,你要现在取货,我们可难以保证质量。”
李思昆说:“我们连夜把检测搞完。”
工厂技术员答应了。可这天晚上检测车间附近发生了激烈“武斗”,子弹不时破窗而入,打得墙壁“啾啾”响。
工厂技术员说:“李老师,这里太危险了,要不等明天他们打完了,我们再干吧。”
李思昆叹口气说:“谁知道他们啥时才能打完,‘441C’就要进行靶场试验了,我们等不起呀。”
为了降低身姿,避免被子弹误伤,他们两人在车间冰冷的地板上趴了整整一晚上,终于赶在天亮前把仪器检测完毕,确保了靶场试验按期进行。
在那些苦难岁月里,也有动人的真情故事。
那年,李思昆带着大二年级工农兵学员桑建云,前往贵州凯里4292厂合作研制“HZD-4”多功能控制打印机。那时国家副食供应紧张,工厂食堂常常半个月没有肉菜,好不容易开次荤,等他们加完班上食堂吃饭时,菜盆里只剩下几滴油星子。因此,李思昆和桑建云只能餐餐清汤寡水就玉米饼。一个月下来,两人瘦了一大圈,晚上加班时眼冒金星,两腿打晃。
这天,他们上食堂又晚了,除了玉米饼,别的啥也没有了。两人只好一手一个饼,边啃边回车间。在门口,车间主任突然拦住他们说:“两位请回,坐下慢慢吃。”
他们闻到一股诱人的肉香,低头一看,只见车间主任一手端着一碗回锅肉,一手握着一瓶“贵州醇”。
“刘主任,您这是……?”
刘主任说:“你们大老远来给我们送技术,开发新产品,我们要感谢你们呀。”
李思昆说:“刘主任见外了,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事业,我们应该做的。”
刘主任说:“你们工作很辛苦,我们贵州这地方穷,让你们一个多月没沾一点荤,餐餐一把青菜两个玉米粑粑,看着你们一天天瘦下去,我们心里过意不去。今天我让你们嫂子把这月的两斤肉票都用了,还捎了瓶酒,给你们补一补。”
李思昆、桑建云听了,感动得眼泪一下子掉下来。
从那以后,工厂技术员和师傅们每天轮流给他们炒一个肉菜补身体,连续几个月,一天没间断。
每当忆起当年,李思昆总是感动不已:“那时候,贵州穷啊,肉食品全部凭票供应。但那里的人非常纯朴,那些鸡鸭鱼肉,是他们一点点从牙缝里抠出来的,我们也不忍心吃呀。可我们不吃,他们就和我们急,非让我们吃不可。我们实在没办法,就拉上他们一起吃,大家相处得就像一家人。因此科研虽然很辛苦,但干得很痛快,任务结束时,我们都长了好几斤。”
20世纪60年代,哈军工先后完成“901”晶体管鱼雷快艇指挥仪、“441C”高射火炮攻击指挥仪、“441D”基地数据处理计算机、“57-1”靶场试验数据处理机、“DG-1”和“DG-2”小型多功能计算机、“09”核潜艇PL-1惯导计算机、我国第一台全集成电路计算机——“030”潜艇鱼雷攻击指挥仪、我国最早使用多道程序和Fortran语言的“441B”三型通用机等数十个型号的任务,其中数项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哈军工计算机系组建时,系里只有数十名科研人员(绝大部分是年轻人),技术力量、学术积累均比较薄弱,在全国同行中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兄弟”。通过十年顽强突击,“小兄弟”一举成为实力雄厚、在全国赫赫有名的“拇指哥”。
有人说他们实现了“弯道超车”。
也有人说这是那段特殊历史成就的“苦涩辉煌”。
【反客为主的“特嫌”】
慈云桂木偶般地坐在审查隔离室的一个角落里。他不知今夕何夕,也不知自己被隔离多少时日了。隔离室是教室临时改造的,很宽敞,两扇大门反锁着,窗户蒙着厚厚的绒布,透不进一线光。角落里的煤油灯,火苗飘飘悠悠,偌大的隔离室显得有些诡异。身旁的课桌上放着一支笔、一沓信纸,信纸上隐约可见一行红字——“哈尔滨工程学院革命委员会”。
在这里,他感觉不到日月流转、昼夜更替。
前边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一片雪白的阳光扑进来,照得慈云桂眼冒金花,迷迷糊糊中看见一个人走到面前,随后听到一个熟悉但令人生厌的声音:“老石(慈)头,明天去开会!”
“又要开会?”慈云桂身体不禁一颤。
那天,他工作到凌晨4点,正在对国外考察报告进行最后的修订。突然,门口传来猛烈的敲门声。他刚拉开门闩,一伙造反派便闯进来,不由分说地把他架走,推进这间房子里隔离审查。
专案组对他的审查,可谓惨无人道。将他摁到一条瘸腿的凳子上,对着他大声吼叫:“慈云桂,你要老实交代!”“让我交代什么?”“你在国外接头人是谁?在国内的上线又是谁?”“接头人?上线?我不知你们说什么。”“你不要装傻了,这些特务反动派伎俩,骗不了我们。”“特务?我啥时变成特务了?”“北京的大特务都已经交代了。你不仅是老特务,手底下还发展了一群小特务。”
一群小特务?慈云桂一下子醒悟过来:他们指的是他一手带出来的这批年轻计算机技术骨干。他暗暗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再乱说话,否则将连累大伙,甚至贻误国家计算机发展大业。
办案人员见慈云桂沉默不语,终于捺不住性子,一拳砸了过来。慈云桂脑袋“轰”的一声,瘦弱的身躯和那瘸腿方凳一起倒在地上,昏迷过去。
一桶冷水浇下来,他一个激灵醒了。一个声音恶狠狠地撕扯着他的耳膜:“快交代,你是一个铁杆特务!”
慈云桂再也忍无可忍,单薄的身躯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声音:“我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共产党员!”
专案组见审问不管用,便想借助“群众”力量。他们把他押到台上,给他戴上一顶“特务嫌疑分子”的高帽子,强制他把腰弯成90度,俯首恭听“群众”轮流上台揭发。可这些“群众”除了给他上纲上线和漫骂,也说不出多少他当“特务”的真凭实据。如此的批斗一场接一场,每天都让他在台上站好几个小时,站得浑身都快散架了才罢休。
这些日子,他一听“开会”就头皮一阵发麻:“批斗会,你们已开了十几场,还开呀?”
专案人员说:“还开,这回把你押到北京开。”
慈云桂心里又一怵:“我又没在北京工作,我不去!”
专案人员这才低下腔调说:“上北京开学术听证会,你也不去?”
原来国家准备进行洲际导弹试射,弹头落区在远海,超出陆地范围,需要远洋测量船执行导弹飞行测控任务。1967年1月18日,国防科委提出建造“远望号”测量船及其护航舰艇、后勤补给船只等一系列配套舰船,工程代号“718”。“远望号”关键设备——船载计算机“151”,承担着洲际导弹遥测数据处理和预测弹头着陆点的重任,体积要求小,性能要求高。国防科委把研制任务交给一个实力很强的国家计算机研究所,并决定在北京召开专题论证会,邀请包括慈云桂在内的计算机界各路“神仙”,给这台机器“把把脉”。
慈云桂听说自己可以参加学术会议了,竟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这个会,我去,我去,我很想去……”
专案组人员又泼来一瓢凉水:“老石(慈)头,你别高兴得太早了,对你的审查还没有结束。你进会场时只能带耳朵,不能带嘴巴,只管听着就是,绝不能乱说乱动。我们还要派个办案人员和你一起去开会,对你实行全程监督!”
慈云桂从“黑屋子”回到家里,吃完夫人端上来的一大碗香喷喷的腊肉蘑菇面,又推出那辆锈迹斑斑的自行车。
夫人琚书琴问:“刚回来,又去哪儿?”
慈云桂说:“我去实验室看看同志们。”
琚书琴没阻拦他,只是提醒道:“现在‘节约闹革命’,路灯都关了,道黑,你小心着骑。”
哪知,刚出“牛棚”,身体发软、头昏眼花的慈云桂,把车骑到离实验室数十米时,竟一头栽进了一个刚挖好的暖气管道坑里。但他挣扎着爬出来,继续推着自行车来到实验室。
见老主任回来了,大伙一下子都围了上来。这时大家才发现他胸前尽是血迹,赶紧把他送进医院里。
医生诊断:锁骨骨折。两天后,慈云桂坚持带伤进京参加听证会。
夫人心疼地千叮咛万嘱咐:“你这样子上北京,真让人不放心。千万千万记住,在会上,你不要点头,也不要摇头,不要再惹事了。”
慈云桂带着伤痛和专案组的一名“保镖”来到北京,才发现“151”计算机研制论证会竟是一场“红脸会”。
会议一开始,机器使用方和承研方便围绕机器运算速度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辩。“一定要上每秒100万次的计算机。”“我们只能搞出每秒50万次的机器。”“这是测量船中心计算机,每秒50万次绝对不行。”“现在国产集成电路不过关,进口又没门,能搞出每秒50万次就不错了。”
慈云桂听不下去了,站起来想说话,但见那个专案组“保镖”正瞪着自己,只好叹口气坐下了。
哪知双方争论了近一个小时,还没争出个子丑寅卯。
论证会开不下去了。主持会议的国防科委领导把目光转向一言不发的慈云桂:“慈教授,你的意见呢?”
慈云桂不再看“保镖”的眼色,直抒胸臆道:“非上每秒100万次不可!”
国防科委领导见他说得如此断然,便问:“为什么?”
慈云桂从容地陈述道:“作为‘远望’测量船中心处理机,它有四大任务:一是引导各种测量设备实时捕捉目标,保证可靠的跟踪、稳定的观测,实时搜集并记录各种原始数据并加工处理;二是实时处理各种飞行参数和遥测数据,进行实时显示,并预报目标轨迹和落点,监视目标的飞行姿态、轨道情况,实时进行故障判断、安全警告,并实施安全控制;三是进行定期天气预报、定位校准和修正船位姿态;四是完成科学考察数据处理,进行事后数据处理,进行现代科学研究和工程计算。要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每秒50万次的机器显然力不从心,只有每秒100万次机方能与之匹配。”
承研方接过话题说:“别忘了现在我们国产计算机最高水平只有每秒1万多次,如上每秒100万次,可是要提高两个数量级呀,能一步跨过两道大坎儿吗?”
不等慈云桂回答,就有人发话了:“这个问题,慈教授最有发言权,当初他领着大伙搞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时,我国计算机最高运算速度只有每秒百次,几年后他们的‘441B’就突破了每秒万次。”
承研方强调说:“别忘了,每秒1万次已经接近晶体管计算机的极限,用它搞每秒50万次还马马虎虎,搞每秒100万次绝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