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道管理:在明镜中获得企业和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从心灵中提升——工场即道场,工作即修行(4)

泥泞的路上才有脚印,雨后的天空才有彩虹。痛苦是最好的老师,成长路上的每次磨难,对一个人来说不仅是最好的考验,也是一种潜在的馈赠,因为刀靠石磨,人靠事磨,唯有滚水才能唤起茶叶的香,唯有磨砺才能将璞石打磨成宝玉。成功不会因为你已经付出许多而青睐你,它只会迎接那些在泥泞的道路上走出来的人,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磨难是一个人成长的标志,只有经过历练的人才可以在纷杂的社会里站住脚。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很多磨难,你只有把磨难当作一种考验才可以让自己越来越坚强,从而活出自己的精彩。痛苦能让一颗脆弱的心变得坚强,能让一具弱不禁风的身体变得强壮。经历过痛苦和磨难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总有很多人想逃避磨难,他们认为没有磨难的人生才是一个快乐的人生,才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其实不然,只有经过痛苦和磨难的人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快乐,没有苦怎么会尝到甜?没有烦恼怎么会体会到快乐?没有压力怎么会明白什么是追求,什么是理想?现实给予了每个人享受快乐的机会,同时也给予了每个人承受痛苦的能力,如果你不去承受痛苦,就不会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

成功不是随随便便说一句话就可以达到的,是要经过磨难来考验的,一个人如果没有承受痛苦和磨难的能力,又如何掌控成功?在人生的路上行走,只有阴雨天才可以让你看到自己的脚印,只有经历过风雨击打后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否则,即使你得到成功,也不知道该如何去享受它!

【在自我认识中超越——自信地去工作】

一个人自信往往会感染身边的人,如果你是一个公司的老板,你身上散发出来的自信会给你的员工带来动力,给你的企业带来活力。如果你是一个自信的人,那么你身边的朋友会乐于和你交往,因为你的自信能帮他们提升自信,从而让其自信地去生活,去工作!

1.不但要做自己,还要做自己的大师

南塔光涌是五代时期的禅僧。十九岁那年,他去拜谒仰山慧寂禅师。

仰山问光涌:“你来做什么?”

光涌答:“来拜见禅师。”

仰山又问:“你见到禅师了吗?”

光涌答:“见到了!”

仰山再问:“禅师的样子像不像驴、马?”

光涌答:“我看禅师也不像佛!”

仰山追问:“既不像佛,那么像什么?”

光涌答:“若有所像,与驴、马有何分别?”

仰山大为惊叹,说:“圣凡两忘,情尽体露。恐怕二十年中,都没有人能优胜于你。你好好保重。”

仰山为什么要惊叹呢?无他,只因光涌答得妙:禅师就是禅师,不管你像驴像马像佛,本质上就是个禅师。像与不像有什么干系?是与不是才重要!同样的道理,你就是你,我就是我。

很多人最引以为豪的事就是能在某个地方听到别人呼喊自己的名字,这其实表明了你想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做真正的自己,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这个世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平凡人,而成功的就那么几个呢?最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不会做自己,只想去做别人。这些人看到别人的成功就想复制,把自己复制成某个成功的人,殊不知,每个生命在这个世界上都是唯一存在的,没有哪一个生命会和另一个生命完全一致,那些成功人士想的是如何把生命尽情地展示出来,而不是复制别人。

勇敢地做自己是成功的条件之一。这个世界不会出现第二个比尔·盖茨,也不会出现第二个牛顿,因为他们已经存在,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然后超越他们。当别人问你最崇拜的人是谁的时候,你可以很自信地告诉他:我自己。

一个人如果有勇气佩服自己,那么他注定会成就一番不平凡的事业,因为他不会在乎别人怎么说、怎么做,只有把心思放到自己身上。别人终究是别人,即使别人有再大的成就也是他们的,无关乎你。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价值能充分地体现出来,只有这样,你才是你,你才能让别人知道你的存在。

所以,我们不要去管别人怎么样,我们要做的是看清自己应该怎么样。我们想做什么样的人,就要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抛开世俗的束缚,勇敢地去追求,做一个真正的自己!

你自己身上有宝贝

有一次,一位名叫大珠惠海的禅师参见马祖道一。

马祖道一问他:“你从哪里来?”

惠海答道:“我从浙江大云寺来。”

马祖道一又问:“来这儿有什么事?”

惠海说:“久仰禅师大名,特来贵处求佛法。”

马祖道一说:“我这里一无所有,哪有佛法可求?你自己身上就有宝贝,到处瞎奔乱走找什么?”

惠海惊异地说:“我身上有宝贝吗?我怎么一无所知?它是什么呢?”

马祖道一说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站在我面前发问的人,就是你自家的宝藏。你所求的就在你自己身上,应有尽有,毫无欠缺,使用起来自由自在,何必还要四处寻找呢?”

惠海顿悟,辞别马祖道一回到浙江,埋头写作《顿悟入道要门论》。之后手稿传到马祖道一那里,马祖道一看了十分赞赏。

《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即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人与生俱来的光明品德。“德”在古人的笔下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字眼,其中包括智慧。李白诗云“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气质,只是大多数人不懂得自我发掘,习惯了向人讨教,这虽然是一种虚心,但也是一种依赖。就像大珠慧海,他已能够站在马祖道一面前讨教,修为岂会太差?所以,马祖道一一针见血地告诉他:好好去挖掘一下你自己身上的宝藏吧!同样的道理,你只有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才有可能散发出真我的光彩,在照亮自己的同时照亮世界!

我们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所以不要总看到别人的优点而忽略自己。别人再怎么成功,再怎么有能力,你也不可能成为他,你所能做的就只有发现自己的长处,然后加以利用,获得成功。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看到别人的长处,却疏于去挖掘自己的优点,忽略自己,没有自信。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生命个体,注定会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并发挥存在的价值。只要我们相信自己,敢于去挑战,用自身的智慧和能力去生活,去工作,就一定会有一个不平凡的生命体验。有价值的生活都是有价值的生命创造的,而这些有价值的生命本身就充满自信,本身就有勇气去拼搏,他们不会怯弱,不害怕失败和挫折,所以可以照亮自己,照亮别人。

生活并不难,难的是不会去生活。不会生活的人往往只看重别人光鲜的一面,总是认为自己没有能耐,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不敢去表现自己,只一味地去听取别人的意见或是建议。久而久之,他们会越来越懒惰,越来越自卑,认为自己没有价值,颓废地生活着,了此一生!

既然上苍赋予了我们生命,我们就要用它来实现生命的价值。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不要看不起自己,如果你看不起自己,别人就会看不起你,所以,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就得善于发掘自身优势。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脚踏实地,相信你会有一个精彩的人生。

做自己的大师

唐末五代时的著名禅僧文偃是云门一派的创始人,他的禅教颇具特色,后世称之为“云门家风”。

有一次,有个学僧问他:“师父,佛经上讲佛陀刚出生就向四面八方各走了七步,步步生莲,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云门文偃答道:“可惜我当时不在场,我要在场的话,一棍子打死喂狗,图个天下太平。”

学僧听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又请教另一位禅师:“云门怎么能讲这种话呢?是不是有罪啊?”那位禅师答道:“云门讲这话功德无量,报了佛的大恩。功德都说不完,哪里还会有罪?”学僧如坠五里雾中,不明所以。

这段公案流传到了宋代,又有学僧就这个典故请教被誉为“宋僧之冠”的惠洪。惠洪说:“如果我当时在场,连云门也一棒子打死了喂狗去。”

云门文偃要打死的当然不是佛祖,而是那些编造神话、骗人蒙人的歪嘴和尚,同时他想打醒那些“见庙就烧香,见佛就磕头”,却连最基本的佛学知识都不懂的迷信之徒。佛祖和我们一样都是人,有父亲,有母亲,出家前还有妻子和儿子,怎么可能一生下来就能走路,能说话?佛祖以及历代高僧的觉悟、成就及造诣,完全归功于他们的才智和努力,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也没有人可以生而为佛。

而惠洪之所以说要把云门文偃也打死喂狗,则是为了破除那个学僧盲目崇拜权威偶像的心理。比如现在很多人都很崇拜大师,如果惠洪还在,他可能会说:“我把大师打死喂狗,看你们还崇拜什么。”此处自然没有侮辱大师的意思,只是要告诉我们当务之急不是看大师们怎样怎样,而是正视自我,积极进取,及早做自己的大师。

勇敢地做自己是生活的真谛。不能活出自我的人生注定是一个失败的人生。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个人能轻松地获得成功,因为成功是有条件的,而条件之一就是让自己的心声表露出来,不去崇拜别人,听取别人的成果。盲目地崇拜终究会害了自己,有时候真理往往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自己亲身去体会,才有可能得到最真实的答案,别人说的永远都可能存在着谬误,唯有自己会对自己负责任。所以,请你勇敢地做自己,让自己成为自己崇拜的对象或大师。

正确地认识自己是一个成功人士必须掌握的要素,一个人,如果不能正视自己,不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那么一生都是在浪费时间,因为他的价值永远被埋藏在心底,展示不出来。唯有那些敢于挑战自己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往哪个方向走。明确了方向后,你即使在途中遭遇了挫折,也可以到达终点。

这个社会,人情关系冷漠,每一个人的话语中都有可能掺杂着利益诱惑,所以当你听到某权威人士或是机构发表的言论遭到别人攻击时,可能会惊讶:为什么名人也会说谎?其实,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物欲纵横的时代,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坚持一颗纯洁的心。所以,你在这个世上生活,最值得相信的就是自己,自己去追求想要的东西远比将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可靠得多。

做自己的大师,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自己内心的声音才是自己生命价值的最好体现。请你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正视自我,努力进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生命!

2.耕好自己的心田,看破人生的无常才能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亲鸾上人是著名的日本禅师。九岁那年,他就立下了出家的决心,请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问他:“你这么小,为什么要出家呢?”

亲鸾说:“我虽然只有九岁,父母却已双亡。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一定非要与父母分离?所以,我一定要出家,探索这些道理。”

慈镇禅师说:“好!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早,我再为你剃度吧!”

亲鸾却说:“师父!虽然你说明天一早为我剃度,但我终究是年幼无知,我不能保证自己出家的决心是否可以持续到明天!而且,师父,你年纪这么大了,你也不能保证是否明早起床时还能活着吧?”

慈镇禅师听完,不禁拍手叫好,满心欢喜地说:“对!你说的话完全没错。现在我就为你剃度!”

无常人生,无常变化,思在未来,却要行在当下。九岁的亲鸾,说出的话却令成年的我们震撼不已。想想看,我们是不是曾经动摇过多个决心?今日事,就应该今日毕,否则到了“明天”,即便你还有决心,周围的环境恐怕已经是“时不我待”了!

人生就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戏,谁也料不到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今天你腰缠万贯,一夜之间就可能负债累累;今天你高居庙堂,明朝就有可能远走他乡;今天你合家欢乐,明朝就有可能妻离子散。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并不是危言耸听。人生无常,我们要用有限的生命,活出自我,不留遗憾,对得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