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企业估值
根据某个著名的百科,所谓企业估值就是:着眼于企业本身,对企业的内在价值进行评估。
这句话实在太绕口了,恐怕读完了你也不知道在说什么。秉持实用主义至上的原则,我用一句白话来解释一下企业估值的定义:所谓企业估值,就是给你的企业股权定个价格。
企业估值、融资数额和出让股权比例之间有这样的关系:
融资数额=企业估值×出让股权比例
反过来也成立:
企业估值=融资数额÷出让股权比例
比如你准备融资500万元,出让企业10%的股权,那么这就意味着你的企业在你心目中的价值为5000万元。
真棒!鼓掌!你现在是个身价上千万的千万富翁啦!
但是,且慢!
且不说你能不能融到500万元,也不说你出让10%的股份是不是合理,我只问一句:凭什么你说你的企业值5000万元,就是5000万元呢?如果投资人就认为你的企业只值1000万元呢?难道你要撒泼打滚、痛哭流涕吗?请记得,资本不相信眼泪。
这就牵扯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估值方法。
也就是说,当你给自己的企业估值时,我们需要用一个大家都承认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然后得到一个大家公认的数额,这才是你和投资人进一步谈判的基础。
对于天使阶段的创业企业,常见的估值方法有4种。
1.盈利倍数法。如果你的企业有盈利,那么用你的年盈利乘以一个倍数就是企业的估值,这个倍数一般是30。比如你去年盈利100万元,那么你的企业估值就是3000万元。
2.收入倍数法。如果你的企业没有盈利,但是有收入,那么用企业的年收入乘以一个倍数就是企业的估值,这个倍数一般是8~10。比如你去年流水200万元,那么企业的估值就是1600万~2000万元。
3.资产价值法。这种方法就是把你企业值钱的东西一个个算出价格,然后加起来。比如有一栋房产,值1000万元;两个发明专利,值500万元;100台服务器,值300万元;4个技术大牛,值800万元。那么公司估值就是2600万元。这里面,技术大牛是人力资产,主要靠人才市场上同类人才的价值评估。
4.市场惯例法。市场上同类型企业习惯上被估值多少,你的企业就被估值多少。比如说,对于一家成立1年、10人左右的、拥有几万名C端用户的互联网企业,资本一般估值在2000万~5000万元,那么你的企业去融资时,也差不多就是这个价格了。
非常好!方法非常清晰:这样一算,看来你的企业估值应该是……等等!
你的企业成立1年,七八个员工,2万名C端用户,去年流水300万元,但是为了冲流水采取了“低价+补贴”策略,所以盈利为10万元,也没有什么大牛和专利,固定资产只有几台电脑。按照我的估值方法:盈利倍数法,我的估值为300万元;收入倍数法,我的估值为5000万元;资产价值法,估值几乎为0;市场惯例法,估值结果为2000万元。这不同方法之间,估值差太多了吧?难道是计算错误,还是估值方法错了?
你的计算没有错,我的估值方法也没有错,你的企业估值就是在0~5000万元之间。
什么?0~5000万元!那还要什么方法,不就是闭着眼睛瞎蒙吗?
是的,你有这样的疑问很正常,因为我有点儿心急,光顾着讲估值的方法,却没有告诉你融资的环境。刚才咱们说了,融资就是股权买卖。但是买卖和买卖不同,有些买卖是在超市里做的,有些买卖是在农贸市场里做的,而融资这笔买卖就是在农贸市场里做的。
农贸市场和超市有什么区别呢?超市是明码标价,该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农贸市场是能砍价的,所谓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而股权买卖就是这样:企业估值(意味着融资额度)是投资人和创业者讨价还价确定下来的,而讨价还价是要有依据的,不能撒泼打滚、涕泗横流。所以,这4种估值方法就是创业者(以及投资人)对企业估值的依据,创业者自然会尽量选择结果高的估值方法,投资人自然会选择结果低的估值方法,最终双方综合考虑所有的估值因素后,达成一个统一的估值价格(如果能够达成统一的话)。
所以,不同的估值方法,结果相差甚远,但是这恰恰也为投融双方的谈判提供了空间。
那么,有没有绝对准确的估值方法呢?说起来,也是有的。而且双方也没有太多讨价还价的空间,但是只对上市公司有意义:“每股价格×总股本”得出的市值,就是对一家公司最准确的估值。
对于创业团队来说,这种估值方法毫无意义。所以,我们可以比较有把握地说,所有的估值都是谈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