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民大众反抗斗争与志士仁人的救亡图存主张
一 三元里人民反英斗争
1841年5月底,侵华的十余名英军窜至广州城北的三元里,烧杀抢掠,并在村头调戏农妇。乡民闻讯,手持木棍、农具,当场击毙七八名英军。为防英军报复,三元里附近百余乡的民众自发组织起来,共抗来犯英军。5月30日晨,三元里等乡民众五千余人聚集起来,与当天来犯英军一千多人,在牛栏冈对阵决战。乡民手持长矛、大刀,在田间山头与英军搏斗。战斗持续至晚上,英军死伤惨重,狼狈逃回四方炮台。
三元里人民反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先声,也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一面光辉旗帜。
二 洪秀全与太平天国起义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洋货的入侵,使中国传统农业与小手工业受到灾难性的冲击,城乡民众的生活更加艰难,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促成了1851年的太平天国起义。
太平天国起义的领导者洪秀全,生于1814年,广东花县人,原为农村的一位塾师。1843年他到广州参加科举考试,得到一本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他将书中的内容加以改造,创立了拜上帝会,主张信奉真神“上帝”,“消灭人间的阎罗妖”即清统治者,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社会。
通过“拜上帝会”,洪秀全与同乡冯云山一起,在广东、广西进行起义的组织与准备工作。1851年1月11日(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不久,洪秀全号称天王。同年9月,攻克永安。在永安,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组成了以洪秀全为首的领导核心,并订立了各种制度。随后,太平军入湖南、湖北,克九江,下安庆,攻芜湖。1853年3月(咸丰三年二月),攻下南京,改为“天京”,并在此定都,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进行过北伐、西征。北伐以失败告终,而西征则取得胜利。1856年6月,太平军又连破清军的江北、江南大营,解除了对天京的威胁。此时,长江千里,西自武昌,东到镇江,都在太平军掌握之中,太平军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了政治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勾画了一幅“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和理想国家的图画。它是一个贫苦农民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表现了高度的革命彻底性。但是,这种建立在平均主义基础之上的理想主义制度,不过是小农经济背景下的政治空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根本不能真正实施。1854年后,太平天国又恢复了旧时交粮纳税的田赋制度和关税、营业税等税收制度。
太平军还曾重创由外国人组成的“洋枪队”,在反对和抵抗列强入侵上,建立了自己的业绩。
定都天京后,东王杨秀清居功自傲,独揽大权。1856年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洪秀全密令韦昌辉、石达开回京解除杨秀清的威胁。韦昌辉带兵入京,乘机残杀杨秀清及家属、部众两万余人。石达开回京后对韦昌辉不满,也险遭杀害。11月,洪秀全处死韦昌辉,诏令石达开辅政。次年石达开因遭洪秀全猜疑,被迫率军出走。这一内讧大大削弱了自身力量。在中外反动势力共同镇压下,尤其是湘军的疯狂进攻下,1864年7月天京被攻陷。历时十余年,征战18个省份、攻克600多个城镇的太平天国起义最后失败了。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农民起义,是继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第二个转折点。它极大地扰动了封建社会的旧秩序,加快了封建社会的崩溃;它向外国侵略者显示出中国人民的强大革命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阻止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的积极作用。
三 捻军起义与义和团运动
捻军最初活动在安徽、河南一带,由贫苦农民与失业游民构成,结则为“捻”,散则为“民”,人称捻子或捻党。1853年(咸丰三年),太平军北伐时,安徽、河南、江苏、山东等地捻党起义响应,号称捻军。1855年8月,各路首领在雉河集(今安徽涡阳)聚集,公推张乐行为盟主,队伍扩至十余万人。1857年,捻军接受太平天国领导,配合太平军,屡败清军。次年,张乐行战死,捻军归张宗禹、任化邦率领。1864年(同治三年)与太平军余部联合,推举赖文光为统帅。次年5月,捻军在山东击杀清军僧格林沁。1866年10月,捻军分为东西两支,东捻由赖文光率领,留守中原,西捻由张宗禹率领,转战西北。1868年1月赖文光战死,西捻回师救援,8月在山东茌平陷入清军重兵包围,许多捻军将士战死。至此,长达15年之久的捻军起义以失败告终。
义和团原名“义和拳”,最初流行于山东、河南一带,以设拳厂、坛口和坛场等方式组织民众,参加者多为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从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开始,山东曹州等地的大刀会、德州一带朱红灯领导的义和拳,进行反对洋教教会势力的斗争。1899年,义和拳改称义和团,将原来的“扫清灭洋”口号改为“扶清灭洋”,斗争矛头直指外国侵略势力,逐步由山东扩展至华北、东北各省,北京、天津一带声势尤为浩大。1900年6月,英、美、德、日、俄、法、意、奥“八国联军”自天津进犯北京,义和团与清军部分爱国官兵在北仓、杨村、廊坊等地阻击敌人。21日,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利用义和团御敌。在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北京后,清廷迅速和侵略者携手合作,曾经在清廷文书中被称为“义民”的义和团,立刻成了必须“痛加剿灭”的“匪徒”,义和团运动遭到中外反动派的联合剿杀,惨遭失败。
义和团运动是一场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的的爱国救亡运动,它使帝国主义者看到了中国昂扬的民气,不得不改变瓜分中国的政策。同时,作为下层群众的自发斗争,义和团运动在斗争目标、方式和手段上确有一定的盲目性。他们不愿看到、更不愿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排斥一切外国人以及一切外国的商品,这是面对外来强势压力之后的一种自发反应,也是义和团运动的历史遗憾。
四 志士仁人的救亡图存主张
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入侵,国势凋敝,落后挨打,中华民族面临灭亡的绝境。许多志士仁人提出了诸多救亡图存的主张。
(1)因时而变,学习西方“长技”。魏源,湖南邵阳人,道光进士。他主张法须因时而变,不必泥古守旧。编著《海国图志》一书,详细介绍了英美等国的地理、经济、政治、军事、工商、科技情况,目的就是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先进的“长处”来强盛中国,而最终战胜西方列强。薛福成,江苏无锡人,清末外交官。他认为天道“数百年小变,数千年大变”,主张向西方学习,否则“不变则彼富而我贫”、“不变则彼捷而我迟”。郑观应,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曾为洋行买办,晚清道员。他主张要“通天”,即要研究西方之天文、算法、历法、电学、光学;要“通地”,即要研究西学之地舆、测量、经纬、种植、舟车、兵阵;要“通人”,即要研究西方之文字、政教、刑法、食货、制造、商贾、工技等。
这些思想和变革主张,是对当权者长期坚持闭关锁国、盲目自大治国方略的否定,在当时与后世,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学习西方实业,发展工商业。洪仁玕(gān),洪秀全族弟,曾在香港接触过西方文化。他在《资政新篇》一书中,主张学习西方实业,发展工商业。一是“兴车马之利”;二是提倡开采矿藏;三是提倡机器制造。他认为“商之源”在矿业,“商之本”在农业,“商之用”在工业,而“商之气”则在铁路。
(3)积极学习西方文化,以求自强。林则徐,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鸦片战争中,他为了防范英军的侵略,广泛搜集西洋情报;搜集内容广泛,包括西洋国情、中外交通、中西历法、各国货币、鸦片产地种类,以及各国对禁烟的反应等;搜集种类繁多,包括地球仪、航海图、地图集、地理书等;将《澳门新闻纸》、《华事译言》、《各国律例》、《洋事杂录》、《四洲志》等先后译汇。其中《四洲志》重点介绍了英、法、美国家的社会风情、政治制度、工艺制造、机械生产、对外贸易、西洋各国相互关系等。该书由林则徐根据英国人慕瑞所著《世界地理大全》一书编译而成。它为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1841年林则徐被革职查办,充军新疆伊犁,当年秋天,在遣戍途中的镇江与魏源见面时,林则徐将《四洲志》及有关外国资料交付给他,托他续为编辑。在此基础上,魏源于1842年编成《海国图志》50卷。
徐继畬(yú),山西五台县人,道光朝进士。他写成的《瀛寰志略》一书,以图为纲,介绍了世界上近80个国家的风土民情,以及重大的政治事件、商务关系,特别是中英商务的情况。
志士仁人的救亡图存主张,虽受历史和社会的局限,不可能完全实施,但却折射与反映出清朝后期社会的觉醒与要求变革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