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倾听比开口更有效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是让我们多听少说。”
倾听不仅是为了理解别人的意思,也是对别人发言权的一种尊重。倾听有利于对方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有利于沟通的顺利进行,能够获得对方的好感。一个没有倾听意识的人,往往会引起别人的不满。
乔·吉拉德是美国知名的汽车“推销大王”,他一生卖出去1万多辆汽车,其中有一年就卖出1425辆,平均每天卖出近4辆车,这一成绩创造了汽车销售界的纪录。然而,在如此成功的销售人士的销售生涯中,有一次失败的经历是难以磨灭的。
反例┡
一天下午,一位男士向他买车,吉拉德运用他高超的口才,向那位男士介绍汽车,眼看就要签单了,对方却放弃了购买,走出了4S店。
对于这位顾客的突然放弃,吉拉德感到莫名其妙,他怎么也想不出问题出在了哪里。当天深夜11点钟,他忍不住给那位顾客打电话:“先生,你为什么不买我的车呢?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够好,引起了你的不满?”
“现在是晚上11点钟。”对方不耐烦地说。
“我知道,真的很抱歉,但我想做个比别人更好的推销员,你愿意指正我的不足吗?”
顾客:“真的?”
吉拉德:“绝对!”
顾客:“好,你在听吗?”
吉拉德:“非常专心!”
顾客:“但是今天下午你并没有专心听话。”
顾客告诉吉拉德,今天下午他本来下定决心买他的车,可是在签单的最后一分钟,他犹豫了。因为当他在沟通中,提到自己的儿子将要进入密歇根州立大学,准备当医生,而且他很有运动才能时,吉拉德露出了不在乎的眼神,似乎一点兴趣都没有。当时吉拉德在干什么呢?他一边准备收钱,一边在听办公室外面另一位推销员讲笑话。
是的,正是因为吉拉德没有认真听顾客讲述儿子的那些话,引起了顾客的不满,最后顾客放弃了签单,原因就这么简单。一次不专注的倾听,决定了一次营销的失败。这对于营销人士来说,无疑上了一堂深刻的“倾听课”。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受到别人的重视。当人们在说话时,他们希望对方能够专心致志地听,这样对方会有一种被尊重和被重视的感觉,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必然会拉近,这对进一步沟通是十分有利的。
正例┡
有位顾客买了一件西服,回家后发现衣服掉色,就拿着衣服去和售货员理论,要求退货。商店经理闻声赶来,很快就平息了这次争吵。经理的做法很简单,就是认真倾听,让顾客充分发言。
等顾客说完后,经理说:“真的很抱歉,我并不知道这西服掉色,您认为现在应该怎么处理呢?我们完全听从您的意见。”
顾客说:“有什么法子可以防止掉色呢?”
经理说:“能否请您试穿一个星期再做决定?您那时候如果还不满意,拿过来还可以退货。”
结果,顾客穿了一个星期后,发现西服不再掉色了。
在《玫琳凯谈人的管理》一书中,作者玫琳凯·艾施曾对倾听做了这样的评价:“我认为不能听取别人的意见,是自己最大的疏忽。”在经营企业时,玫琳凯成功的秘诀之一是重视每个人的意见,她告诉自己:倾听是最优先的事,绝不可轻视倾听。事实上,几乎所有顶尖的营销人士、成功者,都明白倾听对回话的重要性,倾听带给自己的不仅是他人的好感,还有实实在在的财富。
要想达到令人满意的倾听状态,以下几点是需要注意的:
◎保持专注的倾听态度
倾听首先要保持专注,如,眼睛要注视着对方,无论对方的身份和地位如何,都应该这样做。如果你眼睛看着别处,即使你真的在听,也会引起别人的不满。在听的过程中,手里不要做其他事情,比如玩手机,这是不恭敬的表现。
◎在倾听中适当回应
倾听不是绝对的不说话,如果你在听的过程中一言不发,别人怎么知道你在不在听呢?或许你思想走神了呢?因此,最好的表示是,时不时地回应一句,如:“是的,没错”“嗯,很有道理”“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这是当然”,等等。
当然,你还可以抓住时机,提一些简短的问题,如:“后来发生了什么呢”“你是怎么做到的”,等等,这些问题表达你对对方的话题感兴趣,也有助于激发对方的谈兴。
◎不要随便打断别人
有些人在沟通中,一旦听到别人的意见与自己的意见不同,或者听到别人说的话对自己不利,马上就坐不住了,立即打断对方说:“你的想法不对……”“大错特错!”这是很没有礼貌的,而且还会影响对方表达自己的观点。
正确的做法是,先认真倾听,等对方讲完之后,你再针对他的观点做出回话。在回话的时候,最好先认同他意见中有道理的地方,再指出他意见中你不认同的地方。这样对方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