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国外语篇语言学研究概况
国外篇章语言学研究概况如下所述。
萌芽时期:1952年,Zellig Harris在《语言》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Discourse Analysis”的论文,此后,“话语分析”这个术语才被人们所熟悉。在欧洲,Hartman& Schmidt等人开始从事话语分析,捷克斯洛伐克学者开始重视对话语结构的研究。Halliday对句子的主题结构、句子和话语的关系进行分析。这段时间多是一些零星的研究,未成系统,影响不大。
形成和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及研究成果。研究的课题主要集中在指称、指示、回指、语境、话题和述题、衔接和连贯、替换等方面。有影响的论文集和专著有:《篇章语法研究》《衔接和语义学》《超语段》《理解语法》等。正如Halliday所说:“欧洲主要的功能学派有布拉格学派、法国功能主义、伦敦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它们互不相同但又彼此相关,这些学派的语言学家都把语篇和系统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这些研究都为20世纪80年代的话语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81年,Text杂志在荷兰创刊,标志着话语分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983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英国的G. Brown和美国的G. Yule合写的《话语分析》,此书内容丰富,对前人研究做出了很好的概括。同年,R. Longacre写的《话语语法》出版,该书讨论独白话语和对话、谓语的组合、格、概念结构的层次、话语分析框架等。
1985年,van Dijk主编的《话语分析手册》问世,可以看作这门新的跨学科独立和自我体系形成的标志。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外的话语分析已经拥有了一批较稳定的研究队伍。近年来,各国的话语分析研究蓬勃发展、各具特色。美国的话语分析强调仔细研究谈话中参与者的行为,研究叙述文,研究谈话的准则、话轮的转变等问题。英国的话语分析受Halliday的功能研究的影响很大,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以及口语和书面语的主题结构和信息结构,主要遵循结构语言学的标准。
近年来,语篇语言学的研究范畴不断扩大,向大结构发展,更多是对段落、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加以关注;同时向语音时态发展,向实用性较强的话语发展;注重口语研究,集中研究某种语言现象,并且开始进入教学领域。
下文简要介绍几种国外语篇语言学研究中影响较大的理论。
2.1.1 Van Dijk的篇章语义结构研究
Van Dijk称语篇总体结构为宏观结构,称语篇中一个句子以及两个按顺序连接排列的句子的结构为微观结构。Van Dijk认为,故事和会话通常由许多常规模式组成,填充这些整体模式形式的就是话语的总体宏观结构意义。因为形式、意义和行为都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微观层次的描写和宏观层次的描写也必然是互相联系的。
对于怎样能够得到语篇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Van Dijk提出了四条宏观原则:删略、选择、概况、涵盖。文本语义宏观结构整体示意图,如图2.1所示。
图2.1 文本语义宏观结构整体示意图
钱敏汝认为,Van Dijk的贡献在于他进一步提出了建立在话语更高层次上的宏观结构。但是Van Dijk的研究也有不足:他在微观结构、宏观结构、超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上未能进行深入论述,并且他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是从篇章语义的角度来论述的。
2.1.2 主位结构理论
捷克语言学家Mathesius & Firbas较早提出了主位、述位的概念。语言学家们认为,语篇话题的延续、转换以及主题的逐步推进,决定了语篇信息编码的线性化过程及信息单位的组织,对语篇信息的发展起到了定向作用。而话题的展开和主题的推进主要由话题或主题在主位、述位上的位置变化来实现,即主述位推进模式。
1970年,捷克语言学家Danes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论话语结构的语言学分析》中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了五种主位推进模式,即简单的线性推进模式、连贯主位推进模式、派生主位推进模式、分裂主位推进模式、跳跃主位推进模式。这五种模式被提出后,反响很大。中外语言学者相继提出了不同的基本模式类型。苏联的科连克提出两种结构形式:平行结构和链式结构。Van Dijk也提出了与其相似的两种模式。中国学者徐盛桓(1982)、黄衍(1985)、黄国文(1988)、胡壮麟(1994)、朱永生(1995)等分别提出了三种、四种、五种、七种不同的基本模式。唐青叶(2002)从话题延续及主题连贯的角度运用集合对应、排列组合等数理方法,确定了五种基本模式:模糊跳跃模式(Tn—Rn,n>0);主位延续模式(Tn=TX,n>x>0);述位延续模式(Rn=RX,n>x>0);直线延续模式(Tn=RX,n>x>0);交叉延续模式(Rn=TX,n>x>0)。
综观上述主位结构理论,大多数是基于外语语料进行的基本模式研究,针对某一语篇类型的研究还不多。
2.1.3 修辞结构理论
“修辞结构理论”(Rhetorical Structure Theory),简称“RST理论”,由美国学者William C. Mann和Sandra A. Thompson等首创于1983年。它重点研究语篇结构的一个主要方面——修辞结构,所以被称为“修辞结构理论”。
RST理论的主要内容:
(1)语篇由各具重要功能的部分构成,较小的部分按一定关系模式组成更大的部分,直至生成语篇。
(2)一段话语或文字要被确认为语篇,其各个部分必须有机地结合以形成整体性和连贯性。
(3)整体性与连贯性来自语篇的内在功能。一个语篇之所以会产生整体性与连贯性的效果,是因为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语篇作者的同一中心目的。
(4)语篇结构是层级结构,不是线性结构。
(5)RST区分了三种语篇结构,即类型结构、句法结构和关系结构。
(6)关系结构内部具有同一性,从小句连接到语篇本身的所有层级结构共享一套相同的关系模式,关系结构模式不因结构层级的改变而不同。
(7)关系结构是多语句语篇的主要结构。一套为数不多的递归性关系模式将基础的部分两两连接成更大的部分,直至形成语篇。
(8)不对称性在关系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9)语篇的结构关系是功能关系,不是形式关系,其共同特点是可用不同的效果类型进行描写。
(10)语篇关系是语篇的深层结构关系。这些抽象的关系由表层的语句来实现,但严格地讲,语篇关系并不存在于表层的语句或段落之间。
(11)语篇关系的种类和数量原则上是无限的,以前未出现的关系类型也可能在新的语篇关系中出现。
RST理论为比较修辞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该理论已经应用于一些语言学问题的研究:为有标记和无标记结构关系的描写提供了一个基本方法;为无标记隐含关系的分析提供了模式框架;也有学者运用此理论对英语新闻广播的特征进行分析和描写。但是,正如一些学者指出,RST理论对篇章结构的分析与对句法结构的分析模式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2.1.4 现代图式理论
1781年,德国古典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在其著作《纯推理批评》中首先提出了图式理论。他指出“新的概念只有同人们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才会变得有意义”。20世纪6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提出“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的概念来解释图式的形成和发展,图式的概念再次引起了专家的广泛关注。20世纪70年代以来,图式理论在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获得长足发展和广泛应用。
现代心理学研究中最早应用“图式”概念的是英国认知心理学家Frederick Bartlett。他在实验中发现,人们对语篇的记忆并不是基于直接的复制(Straight Reproduction),而是解释性的(Constructive)。这一解释过程运用所接触语篇中的信息连同与手头语篇相关的过去的经验一起构建出一种思想表达(Mental Representation)。这里所指的“过去的经验”并不是单一的事件或经验的简单堆积,而是组织好的(Organized)并易于驾驭的(Manageable)。他把这一结构块(即以往事件或经验的功能性编组,这种编组总能在任何有机的、相适应的交际应答中起作用)称为“图式”。图式是不断发生作用的既存知识结构,遇到新事物时,只有把这些新事物和已有的图式相联系才能被理解,因此,图式又被称为认知框架。
1.图式的定义
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图式下定义,使用了不同的术语。Minsky用术语“框架”(Frame)来描述与典型环境有关的图式;Schank & Abelson则用“脚本”(Script)来描述事件的顺序,认为脚本是一种结构,能够描写某一特定场合中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一种预先决定的、原型化的动作序列,定义了一个熟知的场景;心理学家Jean Piaget把图式看作包含动作结构和运思结构在内的从经验到概念的介物;人工智能专家Rumellhart认为,图式是以等级层次形式储存于长时记忆中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砌块”;De Beaugrande & Dressler用“总体概念”(Global Concepts)来表示图式;Sanford & Garrod用“方案”(Scenarios)来表示图式;Mckeown & Mann则从狭义的角度用“修辞手段”意指语篇产生理论中的图式;Eysenck & Keane认为“图式”是组织人的感知世界的内在结构;Cook把图式定义为“典型事例的心理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typical instances);Brown & Yule将图式定义为可以激活以理解篇章的知识结构;Van Dijk认为,图式是更高层次上的复杂的知识结构(Schemata are said to be higher-level complex knowledge structures);还有学者用“心理模式”(Mentalmodels)一词等。上述释义或术语虽各有不同,但表述的观点是一致的,即图式是作为一种经过抽象和概括的背景知识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对理解和交际非常重要。
2.图式的分类
不同学者对图式进行了不同的分类。Carrell把图式分为两类: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关于世界的背景知识)和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ta)(关于修辞结构的背景知识)。Cook则把图式分为三类:世界图式(World Schemata)、文本图式(Text Schemata)和语言图式(Language Schema-ta)。Kramsch在他的著作中引用了Fillmore所提出的语篇理解中的三种图式,即语篇图式(Text Schemata)、风格图式(Genre Schemata)和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他们的分类侧重点各有不同,都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
图式虽然是心理学的重要术语,但是给我们很多启示:图式是一个等级结构,具有层次性,《左传》叙战图式也必然具有这一特点。此外,图式有构成要素,《左传》叙战图式也有结构要素,这些要素的排列就构成叙战图式结构。
2.1.5 故事语法
Gonzalez认为,“语法是描写语言的一种方法,故事语法就是描写故事的方法。所有的语言都是由句法、形态学、音韵学等方面组成;故事语法则由场景、主题、情节和解决等方面组成。”简单地说,故事语法就是描写故事结构的一套规则。
(1)Rumellhart第一个正式提出故事语法,这也构成其他故事语法的基础。之后,Mandler和Johnson、Thorndyke、Stein和Glenn进一步发展了这个理论。Rumellhart的故事语法包括一系列构成故事结构的句法规则和一系列决定故事语义表征的语义解释规则。这些句法规则和语义解释规则如下所述。
①故事→背景+情节→使能(背景,情节)
②背景→(状态)→并列(状态,状态,……)
③情节→事件+反应→引发(事件,反应)
④事件→{情节∣状态变化∣行动∣事件十事件}→因果(事件1,事件2)或使能(事件1,事件2)
⑤反应→内部反应+外部反应→驱动(内部反应,内部反应)
⑥内部反应→{情绪∣愿望}
⑦外部反应→{行动∣(尝试)}→时序(尝试1,尝试2,……)
⑧尝试→计划+实施→驱动(计划,实施)
⑨实施→(前行动)+行动+结果→使能[并列(前行动,前行动,……),{引发∣因果∣使能)(行动,结果)]
⑩前行动→子目标+(尝试)→驱动[子目标,时序(尝试,……)]
⑪结果→{反应∣事件}
(2)Mandler和Johnson的故事语法。
Mandler和Johnson的故事语法丰富和发展了Rumellhart的故事语法,是以Rumellhart的故事语法的基本特征为基础来分析故事的内在结构的。首先,它不再使用Rumelhart语法中的双重结构,而采用了单一的结构形式;其次,Rumellhart的故事语法只适合单一情节的少数故事的分析,而Mandler和Johnson拓宽了这种分析的范围,较为详细地阐明了故事的内在结构。另外,他们还具体分析了故事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关系。
上述两种语法对分析具有完整结构的简单故事十分有效,但是要描述故事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匹配关系,就需要一套新的方法,因此Johnson和Mandler(1980)提出了故事转换语法。这种语法包括删除规则(Deletion Rule)和换位(Movement Transformation)。
故事语法从形式上来看,不够充分,并且故事语法对于了解故事内容的语义模型毫无意义,不过它仍是分析故事结构的有效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