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不解的行为,心理学家都有答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不管愿不愿意,你都是在活给别人看

第一节 那些有关面子的问题

【十个男人九个吹】

很多男人都喜欢在公开场合吹牛,虽然他们知道自己的“牛皮”早晚会吹破,可还是沉溺其中、自得其乐。女人们对于男人的这一癖好深恶痛绝,认为十个男人九个吹,男人们却乐此不疲,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很少去研究男人吹牛的心理动机,因为吹牛本身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人们总会认为那些习以为常的事情缺乏“研究价值”。可是你知道吗?英国卡斯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曾经对男人的吹牛行为进行过长期研究,心理学家将超过一万份的有效问卷交到研究对象手中,结果显示:有70%以上的男性承认自己曾经有过不止一次的吹牛经历,而且以此获得了大家的称赞与羡慕。难道男人爱吹牛是因为分泌过多的雄性荷尔蒙?或者是由于传统的男权观念?抑或是男性天生所具有的强烈竞争性与表现性?

在你做出回答之前,让我们来看看有趣的“吹牛男爵”的故事:

在一次化装舞会上,吹牛男爵大声向众人吹嘘自己的“奇幻经历”,他说:“有一次,我去大西洋探险,突然被一条巨大的鱼吞进了肚子里……我的天啊,它的胃袋又宽敞又黑暗,还发出阵阵恶臭……”众人听得目瞪口呆,虽然大家都知道他在吹牛,可还是露出惊讶的神情。吹牛男爵又继续说:“我当时一点也不害怕,并且在他的肚子里跳起了踢踏舞。这让鱼儿受不了了,于是它向我投降,把我吐了出来……”吹牛男爵说完自己的经历,摆了摆手,摇了摇头,表示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舞会上的听众却笑得前仰后合,很多漂亮的女士还迎上来,用崇拜的目光望着吹牛男爵,希望他再说一说自己的其他经历。

现实生活中,并不缺乏像吹牛男爵这样的男人。为什么这些男人都喜欢吹牛呢?

著名小说家契诃夫说:“有时候人总难免想要装出了不起的神气,说些大道理。”就像上面故事中的吹牛男爵一样,吹牛可能只是出于“个人爱好”,就像有的人喜欢说笑话一样。其实,这样的男人更富有服务精神,因为没有人要求他们,他们却可以对一群人谈论个没完没了。他们也具有更旺盛的表现欲和获得关注的欲望。另外,随着现代人们生活压力的加大,男人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给自己减压,对于男人来说,用语言可以卸除生活、工作中的压力,甚至为自己树立一些自信,挣一些面子,那么这种“神侃”也是缓解压力的一种方法。

虽然吹牛的人都显得很“肤浅”,而且容易让人产生“可怜又可悲”的念头。不过,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恰到好处地吹牛更像是说笑话一样,能够助长谈话的兴头。

【高跟鞋,美丽的酷刑】

如果你看过《欲望都市》,一定还记得凯丽说过的经典台词:“站在高跟鞋上,我可以看到全世界。”这是女性发出的自信宣言,从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女人对于高跟鞋的喜爱和依赖。有人说,穿高跟鞋的过程就像寻找恋人一样,从初见时的好奇,穿上时的疼痛与磨合,到最终的诱惑与迷恋,每个女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双高跟鞋。

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的心理学家保罗·莫里斯说,女性在穿上高跟鞋时,走路的姿态能够更具女人味,这对于男性来说是一种超常刺激。对于女人来说,高跟鞋就是她们性感的象征,几厘米或十几厘米的后跟能够让女人的性感一览无余。对于男人来说,穿上高跟鞋的女性有着难以言说的诱惑力。在男人看来,高跟鞋的后跟和脚掌部位形成的三角形,似乎是这个世界上最性感的形状。正因为如此,穿高跟鞋的女人才更让男人痴迷。

女人爱穿高跟鞋,只是想要博得男人的钟爱吗?当然没这么简单。心理学家发现,穿高跟鞋的女性都有着一种乌托邦式的冲动心理,她们希望通过改变自己的身体或外部着装,来达到提高社会地位及认可度的目的。另外,根据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英国金融、体育及卫生保健领域职位最高的500位女性中,有超过70%的女性都有穿高跟鞋的习惯,并且在工作时穿高跟鞋能够让她们更有信心,也更具有实力。换句话说,高跟鞋已经成为职业女性的信心源泉,穿高跟鞋对于她们来说总意味着更加成功。

另外,法国南布列塔尼大学心理学家尼古拉·盖冈博士还指出,高跟鞋往往让人产生性感、体态、胸型、美貌、男人缘以及约会意愿等联想。这是女人爱穿高跟鞋的原因。高跟鞋能够改变女性走路的姿势,让女人看上去更具吸引力。

虽然高跟鞋富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但人们还是把穿高跟鞋比喻成美丽的酷刑,因为经常穿高跟鞋往往会诱发身体的多种疾病,比如腰痛或颈椎病、膝关节病、踝关节扭伤、扁平足、拇指外翻、拇囊炎、槌状趾、疲劳骨折、鸡眼或厚茧、跖骨关节疼痛等,辣妹维多利亚就因为常年穿着高跟鞋而导致大脚趾外翻。因此为了健康着想,女人穿高跟鞋要适可而止,要知道提高内在的修养和气质也同等重要。

【不差钱,天价商品照样有人买】

很多人肯定有过这样“尴尬”的经历:当我们被商店外的大幅海报或者橱窗内精美的物品吸引时,总会兴致勃勃地走进店里,然后又被天文数字一般的价格标签吓得目瞪口呆,不得不退避三舍。这样的“情景喜剧”随时都在上演,不是吗?

一些奢侈品牌把“没有最贵,只有更贵”的销售理念奉为圭臬,于是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天价商品,比如168万元的顶级钢琴、600万一张床、2000元的榨菜礼包等。有的人看到这种几近疯狂的天价商品时,会仓皇地逃遁,而有的人却愿意花大价钱来购买这些商品,甚至有的人对于天价商品尤其钟爱——这些人也并不全是富翁。因此,我们的心里会产生疑惑:为什么这些天价商品总会被抢购一空呢?难道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些天价商品在质量方面更有保障,不过也有例外。有的天价商品在质量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它本身却含有特殊的意义,就像用黄金打造的豪车并不是用来驾驶的一样,这些商品有可能只是上流社会的一种象征,或者仅仅是商品本身所标榜的“特别”。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更加出众,希望自己在别人眼中是富有的、时尚的、有品位的。很多商家就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炫富心理以及标榜性消费,才在商品宣传时标榜出一种人生态度与人生品位,比如只有精致有学识的人才会使用某品牌的香水,只有成功型男人才开某品牌的轿车等。在不知不觉间,人们购物已经不再是简单地满足生活所需,还掺杂着某种生活态度在里面。于是,有的人才会大呼自己“不差钱”,大肆购买各种天价商品。

著名经济学家凡勃伦将这种现象称为“招摇式挥霍”,它是指人们奢华而怪诞的挥霍行为。如果你觉得这些肆意挥霍的人都是愚蠢的,那就大错特错了。比如文莱苏丹过生日的时候,曾经邀请迈克尔·杰克逊演出3场演唱会,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花销。不过,类似于这样的挥霍行为却可以让当事人获得公众的关注,既可以展示自己的身份与地位,还可以间接获得商业上的机会和一些其他利益。当然,这些都是针对世界巨富来说的,如果你只是普通的“有钱人”,那么这种“招摇式挥霍”无疑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孩子的“人来疯”】

家长们大多领教过孩子的“人来疯”行为,并且为此感到疑惑不解:为什么平时乖巧可爱的小家伙,会在客人来临时变得异常兴奋,就像脱缰的小野马呢?

其实,孩子的这种怪诞行为也并不是没有缘由的。孩子的“人来疯”行为大多出现在3~6岁之间,主要是在家里来客人时表现得异常兴奋,不但大吵大闹,还蛮横无理。家里有这样的孩子,其父母往往都比较忙,平时很少有时间陪孩子,经常把孩子一个关在家里,或者让老人或保姆带孩子。孩子缺少玩伴,整天都只能和玩具相伴,当父母终于有时间待在家里时,注意力又被客人吸引了。这时候,孩子的内心就会产生焦虑,他们用来宣泄内心不安的方式就会演变成“人来疯”。其实,孩子只是想通过这种怪诞的行为,来吸引父母的关注。

此外,平时的家教如过于严格,家里的规矩过多,也会导致孩子的“人来疯”行为。因为父母这也不让孩子做,那也不让孩子做,会让孩子自由的天性和精力受到长期的压抑。所以,当家里来客人或者处于公共场合时,孩子就会借机发泄积蓄已久的不满以及过剩的精力。孩子心里很清楚,在这种特殊的场合父母总是会对自己“让步”的。

面对“人来疯”的孩子,父母往往焦头烂额,不知所措。其实,孩子“人来疯”也是可以理解的,父母最好还是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然后再运用一些适宜的教育方式:

1.多陪伴孩子,给孩子更多的关爱与关注。

2.不要给孩子设置太多规矩,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生长环境。

3.事先告诉孩子会有客人来访,给孩子讲一些待客的礼仪。

4.和孩子一起接待客人,不要冷落孩子。

5.平时要重视和孩子的情感交流。

【不惜千刀万剐,也要让自己变“美”的女人】

以前人们讲究“自然美”“心灵美”,现代人的审美观好像有了改变,那种身材凹凸有致,走起路来“波涛胸涌”的女人,总能被贴上“美”的标签。于是,很多女人为了让自己拥有这样的“美”,不惜千刀万剐,实在让人觉得惊讶。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让我们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其中也包括改变一些难以改变的先天因素,比如我们的容貌。整容行为也是一种对“美”的追求,一个人以后天改变的方法来让自己的先天容貌更加完美,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不过当一些天价整容新闻或整容失败新闻不断刺激我们的视野时,我们也会对整容行为的动机及对错产生一些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女性因为肥胖的身材或者并不美丽的容貌而事业受阻,时常受到歧视。通过整容,她们获得了职业上的晋升,以及众人的赞美,从而树立了自信。这是积极的整容案例。也有整容失败,走向人生灰暗的案例,比如超女王贝,为了变得更美决定去整容,在接受下颌角手术时,由于下颌手术部位出血,导致血液通过喉部进入气管,造成窒息。由于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最终导致了王贝因抢救无效去世。这是整容带来的消极影响。

有人说,整容是为了获得美丽和更多的人生机遇,这或许并没有什么错。可是,什么才是真正的“美丽”呢?可能没有人能够给出最标准的答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人过于执着改变自己的外表,其实并不是在追求美丽,而是对于自己缺乏自信。女人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包括自己的审美观也是这样。如果外界的环境暗示“以瘦为美”或者“瓜子脸美”,那么女性就会更倾向于去追求这种美,而放弃自己原来坚持的东西。另外,薄弱的情感关系对于女性整容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很多女性在遇到感情红灯或爱情幻灭时,往往会想以新面目示人,想“化悲愤为力量”,通过整容让自己变得更美,从而起到让前任后悔,让下任心动的效果。可现实却往往适得其反。

对于整容行为,我们无法单纯地以“对与错”去评定,因为它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主要还是看情况而定。不过,我们必须认可“美丽”本身,无论这种美来自于先天,还是后天,只要能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以及一颗接纳美的心灵,就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与青睐。

【网络炫富的风潮】

小时候,我们经常会幻想,等自己有钱之后,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在这个时代,财富已经成为成功者的象征之一,似乎谁拥有多少财富就有多成功一样。当网络上出现大把的现金、豪华的别墅、酷炫的跑车、奢侈的化妆品时,我们也不得不感叹:网络炫富时代到来了!

说到网络炫富,很多人都会想到“雅阁女”,她被称为“网络炫富的鼻祖”。2006年,网络上出现了一段炫富视频,一位“雅阁女”自称高贵、有品位,因为一辆普通车超过了她的本田雅阁,在一气之下她竟然把这辆车拦下,开始了肆意的砸车行为,并且通过网络视频发表了“月薪低于三千是下等人”等言行,这一网络“炫富”行为引发了众怒,也宣告了网络炫富时代的到来。此后,人们开始通过网络晒名牌、晒跑车、晒自己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向他人炫耀。这种赤裸裸的网络炫富行为不禁让人深思: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造就了这样一些令人惊诧的“网络炫富者”们呢?是这个群体的道德修养问题,还是深藏他们内心的心理问题呢?

通过大批的网络炫富者我们不难发现,驱使他们做出这一怪诞行为的真正动机。你一定听过这句话:“一个人在炫耀什么,说明他的内心缺少什么;一个人如果对某件事物表现得满不在乎,那可能正是他最在意的东西。”这一观点的最合理解释,就是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这也是反向作用的代表,即个体通过与原来目的完全相反的表现,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真相。看到这里,你的内心肯定会疑惑:那些炫富者明明很有钱啊!他们炫富难道是因为缺钱吗?

在这里,你必须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价值衡量标准,而一个人拥有的财富值与自己的心灵账户并不成正比。这就是说,那些炫富之人,虽然拥有一定的现实财富,不过心灵账户却是贫乏的。那些真正拥有财富的人,很少会有炫富行为,因为他们的心灵账户已经得到“滋润”,不再需要通过炫富来获得外界的肯定。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人类所有的驱动力,都是由机会的一种平衡状态而产生的需要所造成的。在驱动力的作用下,人类才产生了满足需要的行为。”网络炫富者的行为能够得到更多人的知晓,他们以为这样能够得到更多的认可与肯定,继续满足自己对尊重的需要。这就是炫富行为存在的心理动机。

【“人言可畏”酿成的悲剧】

每个人都懂得“人言可畏”的道理,因为人是群居动物,无论生活、工作,还是学习,都必须和其他人交流、互助,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在这个过程,没有人完全不在意他人的看法,也有人过于在乎他人的看法,而走上极端。

关于“人言可畏”酿成的悲剧,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阮玲玉的自杀事件。这位颇具传奇性的演员在自己的遗书中写到“人言可畏”四个字,难道“人言可畏”足以致死吗?我们的身边也经常会上演这样的悲剧,比如某个女孩早恋怀孕了,由于受不了别人的谈论,而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什么我们那么在乎别人的看法呢?“人言”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卡耐基曾经说过:“你见过一匹马或一只鸟闷闷不乐吗?马儿和鸟儿不会郁闷,因为它们没有那么在乎别的马、别的鸟儿的看法。”人和动物不一样,人有自己的看法,同时也会在乎别人的看法。这是因为人类对于自我的评价以及对于事物的评价,更多的是来自于他人的评价与回馈。一个人过于在乎他人的看法,是自我意识薄弱的表现。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别人的言论足以影响到他对自己以及对事物的看法。

我记得曾经有人问美国华尔街40号国际公司前总裁马修布拉:“您会不会对别人的批评很敏感?”马修布拉回答说:“早年间,我非常在乎别人的看法,因此想要让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都认为我是最完美的。如果他们不是这样认为,我就会感到十分不安,甚至是焦虑。只要有谁对我有所不满,我就会想办法取悦于他。可是,无论我怎么去做,总会让另外的人生气,等我补偿这个人的时候,又会惹恼其他人。最后我发现,我越是想取悦所有人,就越是树立更多的敌人……”马修布拉的经历让人同情,好在之后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不再花时间去讨好他人,而是一心一意地做好自己,对于他人的看法也只当成参考性的意见。这样一来,对他不满的人反而越来越少了。

在生活中,无论你怎样出色,总会听到各种不利于你的言论。这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反省自己,然后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千万不要因为“人言可畏”而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

第二节 你的思想谁做主

【完美主义是滋生“为别人而活”强迫症的温床】

每个人身边都会有几个“完美主义者”,他们的思想及行为都让人“难以忍受”。你也切身感受过完美主义者的“挑剔行为”吧?他们对人对事都会提出严格的要求,或极高的标准,也许他们从来都没有认真思考过,一个洁白无瑕的世界与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究竟哪一个才更符合自己的心意?他们总希望成为别人眼中的“完人”,尽管自己已经十分出色了,仍然无法让自己感到满意。他们也知道这个世界并不完美,可是又渴望生活在极度完美之中,因此显得矛盾而怪诞。

哈佛幸福学导师泰勒说过:“我们要追求卓越,但是不要追求完美,这才是人们获得幸福的根本。”追求完美原本是一种积极的心理,人们希望把事情做得更加完美,希望自己能够面面俱到,这些都是正面而积极的力量。可是过于追求完美,尤其是努力成为别人眼中的“完美形象”,却是一种病态心理。完美对于人们来说,就像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你将获得无穷的力量,运用不当则会让自己陷入无边的苦恼之中。

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任何一个细节上的不完美,都足以让他们抓狂。他们既不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不能接受身边人以及身边事的不完美。我曾经看过一篇“荒诞”的报道,报道的主角是一位追求完美的女士,她的生活中发生了各种各样让人“难以忍受”的事件,其中还包括“一片韭菜叶引发的颠覆性结果”,想知道事情的始末吗?

那位女士有一个很爱她的男朋友,他们相恋五年后终于结婚了。婚后的生活也很幸福甜蜜,女士一直对身边的朋友说,自己找到了一个完美的男人。可是,后来的某一天,女士突然觉得自己不再爱这个男人了,立刻提出了离婚。而女士离婚的理由,竟然是因为一棵韭菜。原来,那天男人吃了带有韭菜的食物,然后没有将牙齿清理干净。当女士看到男人的牙齿上居然还残留着一片韭菜叶时,她瞬间觉得自己心中那个完美男人的形象彻底崩溃了,而她实在无法接受这样不完美的男人,于是提出了离婚。

这样的事件让人感到荒诞不经,却在现实生活真真实实地发生了。追求完美的人都是“细节狂”,眼中容不下一粒微小的沙子,任何一点小小的不完美,都会在他们身上产生“蝴蝶效应”,引发恶劣的后果。加拿大的心理学家戈登·弗莱特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完美主义,他发现所有完美主义者身上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问题,有的甚至可以称为心理疾病。为了更好地研究完美主义者,戈登将他们分成三种类型:

1.自我型

“自我型”完美主义者,通常会给自己设定一个较高的目标,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如果现实付出没有取得相应的回报,他们就会陷入自我批判,出现失落沮丧的情绪。这种类型的完美主义者,在生活中比较常见。

2.外因型

这类完美主义者通常会因为外界的某些原因,比如他人对自己的期望,或者自身所处的环境压力,而给自己设定较高的标准。这类型的人很少会接受新鲜的事物,因为害怕失败,害怕做错决定,更害怕给人留下愚蠢、不完美的形象。如果他人的要求不合理,他们也只会强忍住愤怒的情绪,默默地进行自我调节。

3.外放型

这种类型的完美主义者,不仅会对自己提出严格的要求,还会将高标准的要求拓展到他人身上,对于他人也要求绝对的完美。这样的病态心理会给他人带来消极的影响,并且严重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比如朋友之间的关系,甚至夫妻间的关系也有可能因为“外放型”完美主义而破裂。

其实,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绝对的完美,所以对于那些完美主义者来说,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尝试着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如果你行为的动机,只是为了获得别人对你的积极评价,那么你大可不必再这样,因为你永远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也不可能在所有人心目中树立“完美的形象”。你需要做的就是给自己设定更合理的目标,并且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最重要的就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然后努力完善自己。

【求同心理:别人有的我也要有】

我们常说:“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因为能够看透事物本质的人本来就不多。可是,有的人在掌握真理之后,却不懂得坚持,因为自己的想法和多数人不同,于是他们开始改变自己的想法——哪怕是真理,让自己变得和多数人的想法一样。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求同心理”。人是群居动物,人的本能就是让自己变得“合群”。如果自己的行为或想法显得与众不同,就会被认定为“异类”,从而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求同心理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别人拥有的,自己也想拥有,无论是行为、思想,还是金钱、地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到一座陌生的城市观看足球比赛,这时候你正好坐在主队运动员座位上方的位子上,周围都是主队的拉拉队。当主队进球时,周围的观众都站起来欢呼鼓掌,这时如果你一个人坐在那里无动于衷,是不是会感到很别扭呢?所以你也会跟着站起来,尽管你的心里并不想那么做,可是在求同心理的影响下,你还是做了。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你是否愿意做出某种行为,总会倾向于和周围的事物保持一致,那种“与众不同”的恐惧感,会让我们不能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德国心理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尔·纽曼说过:“人出于社会天性,为防止交往中的孤立,总是寻求与周围关系的和谐。”

当一个人在发表公开意见时,如果感觉到自己的意见被大多数人所认可,那么他会更加积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可是,当他发现自己的意见与大多数人不同时,为了不出现被孤立的情况,往往会选择沉默,保留自己的意见。在群体决策过程中,这种“求同心理”表现得更加明显,因为群体决策讲究的就是“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意见”,如果你是其中的“少数人”,而你手里掌握的是真理,那么你会坚持自己的意见,说服更多的人,还是保留自己的意见,让自己和其他人一样呢?由于最后的决策是所有人一起做出的,责任不会落在某一个人的头上,所以“求同心理”表现得更加明显。

“求同心理”的最好解决方法,就是坚持自己的主见。人必须忠诚于自己,不要总是过于顾忌别人的想法,不要总想着取悦于他人。生活的最可贵之处,就在于按自己的想法生活,做你自己,不断丰富充实自己的内心。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自己的想法,要学会独立思考,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因为每一个人对待事物的看法和评价都不同,一味在意别人的看法而没有主见的人,很容易迷失自己的方向;而那些拥有主见,敢于说出自己观点的人,更容易主宰自己的命运,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让你迷失自我的从众效应】

你的思想谁做主?当你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会不会觉得很荒诞?心里会不会在想:自己的思想当然由自己决定,难道还由别人决定吗?其实,人很容易自我迷失,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受到外界的影响,出现盲目从众的情况。

从众效应是指人在受到外界人群或事物的影响下,在自己的知觉、判断及认识上表现出来的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的意见更具有正确性,因此服从于多数人也很少出错。不过凡事都不能一概而论,有某些特殊情况下,大多数人的意见也不一定正确。如果一个人总是缺乏独立的思考,凡事都“随大流”“人云亦云”,那么就是盲目从众了。这种行为是消极的,也是不可取的。

关于“从众效应”,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

心理学家让一位学生跟着四位陌生人走进一间实验室里,之前心理学家就告诉那位学生:“另外四个人来自其他学校的,也和他一样来接受测验。”然后心理学家给他们五人同时看A、B、C、D四条直线,并且问他们:“直线A与直线B、C、D中的哪一条长度最相近?”正确的答案应该是B,可是当前面四人都回答是“C”的时候,最后那位学生虽然已经看出应该是“B”,却还是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跟着回答说是“C”。原来,前面那四人并不是来自其他学校的学生,而是心理学家的年轻助手,他们故意答错来误导那位真正的学生,那位学生也因为从众心理而选择了错误的答案。后来,这个实验又陆续请来了其他测验者,结果有超过30%的学生都因为从众心理而选择了错误的答案。

为什么人们容易被从众效应所影响呢?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

1.因为性别、人格和文化上的差异,一般自信心不足、性格软弱、智力低下、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容易出现从众心理。

2.受到群体因素的影响。如果处于群体之中,而群体的规模大、凝聚力强、群体意见较统一,则容易出现从众心理。

3.情境因素,比如拥有的信息量不足或者受到权威人士的影响等。

美国作家詹姆斯·瑟伯在描绘人的从众心理时,写了一段十分生动传神的文字:

突然,一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已经过时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向东跑去。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大堤”这个词。“决堤了!”这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一位老妇人喊的,或许是一个交通警说的,也可能是一个男孩子说的。没有人知道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两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来。“向东!”人群喊叫了起来。东边远离大河,东边安全。“向东去!向东去!”

这就是从众心理给人带来的影响。人们甚至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就跟随了大众的行为,这实在太让人惊讶了!在现实生活、学习、工作中,从众效应都有所体现。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克服这种盲目从众的行为呢?请尝试着这样去做:

1.让自我意识得到全面的发展,尤其要增强自主做出选择和决定的能力。

2.努力提高自己,包括努力学习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尤其要注重提高自己独立思考、自主判断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3.培养自信心,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敢于做出错误的决定,而不是过度在意他人的想法。

【霍桑效应与表演型人格】

20世纪20年代,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带领研究小组走进了西屋电工公司的霍桑工厂。那是美国西部电器公司的一家分厂。梅奥教授希望能够通过实验,找到提高生活效率的捷径。于是,梅奥教授从工厂里选择了六名女性作为研究对象。

在七个阶段的实验中,梅奥教授和研究小组人员不断改变工厂的照明、环境等外部条件,又不断给涨工资,调整她们的作息及用餐时间等,希望能够从中发现这些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可遗憾的是,无论外在因素如何改变,工人们的效率始终没有得到提高。为此,实验小组又找来了各个领域的专家,在约两年的时间内找工人谈话两万余人次,耐心地听取工人对管理的意见和抱怨,让她们将自己的情绪完全宣泄出来。结果,霍桑工厂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这种奇妙的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霍桑效应”。

心理学家这才认识到,人的行为不仅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自身主观上的激励,这便是管理行为理论的基础。针对霍桑实验本身来说,在那六个女工被抽选出成为一组时,她们就已经意识到自己是“特殊”的,是心理学家一直关注的对象。这种受到关注的感觉会让她们在工作中付出更多的努力,从而证明自己是优秀,是值得关注的。在现实生活中,霍桑效应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情绪和意愿,如果把那些现在看来希望渺茫的愿望通过合理的渠道宣泄出来,那么你就有可能大规模地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增加实现这个愿望的几率。那么,什么样的人最容易受到霍桑效应的影响呢?

应该是拥有表演型人格的人。表演型人格是一种人格违常的心理障碍,拥有这种人格的患者,往往表现得很幼稚,并且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及个人表现欲。拥有表演型人格的患者,很容易受到霍桑效应的影响,因为他们的行为及思想都会最大限度地受到外界的影响。心理学家对具有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群进行分析发现,此类人群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感情十分丰富,热情十足,不过极易出现情绪波动。

2.表现欲很强,一般都具有很好的艺术天赋,常常为了表现自己而做出夸张的举动。

3.拥有高度的自我意识,在得到他人夸赞时会欣喜若狂,反之则情绪低落,甚至中伤他人。

4.喜欢幻想,同时容易受到他人的暗示,经常把幻想暗示成现实。

5.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

表演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就算是心理学十分发达的美国临床治疗也没有较大的突破。拥有这种心理障碍的人,极易出现自杀的情况,因此必须及时进行矫正。患者可以从正视自己开始,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不是别人的言论及评价中。由于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一般拥有很强的艺术表演才能,因此从事与表演相关的行业,或许能够找到更好的自我完善之路。

【活给别人看和为别人而活并不是同一件事】

乔布斯说过:“你的时间有限,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能做到这几点,很多人要么是活给别人看,要么是为别人而活。

有的人总是活给别人看,总是很在意别人的评价,无论做什么事都小心谨慎,唯恐被别人说,经常会过于关注别人的感受和一些小细节。其实,拥有这种心理的人都极度的不自信,以至于限制了自己的能力和行为,使自己的性格偏离正常轨道,经常会出现诸如焦虑、紧张、失眠、抑郁等症状。这类人或许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却没办法做出很好的改变。比如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总会有一些人为了得到别人的好评而去做一些自己并不情愿做的事情,往往这种不情愿的付出让自己心力交瘁。这种心理如果没有及时得到矫正的话,很容易出现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麻烦。

在美国经济萧条时期,耶鲁大学的毕业生迈克及同届学生找工作困难,迈克为了生计,选择去一家小型出租车公司应聘司机,他的这个决定遭到了同学们的耻笑,他们认为耶鲁大学的毕业生去开出租会丢面子。后来,同学们都陆陆续续地找到工作。几年之后,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迈克接手了这个小型的出租车公司,通过自己的打拼,公司逐渐壮大,资产高达上亿,而他那些讲究面子的同学还是普通的白领一族。其实迈克的同学都选择了活给别人看的生活,而迈克却突破了这一心理障碍,收获了一个无比精彩的生活。

有的人活给别人看,而有的人却是为别人而活。后者往往是一种牺牲类型的人,他们一般都缺乏自我肯定和自主性,甚至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需要,分不清他人需要和自我需要的边界。从关系角度进行分析,就会发现他们和周围的人是一种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从表象上看他们是在为周围的人付出,实质上内心深处隐藏着极度不安,这种不安使他担心自己不被别人接纳和喜欢,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付出得到别人的肯定。比如有的女性会抱怨:“我一辈子都是为了家人活着,原先为了我的父母而努力工作,后来为了老公而操持家务,为了儿子也是操碎了心,但是为什么他们却对我不好呢?老公不理解我,儿子不心疼我,还经常说我带给他们压力,我全心全意的付出却换来如此的对待,生活也太不公平了!”我们身边总不缺少这样“默默付出”的人,他们生活的重心总是放在别人身上,而这种付出与自己的收获却很难得到平衡。由于长期的“无私奉献”,也会让他们的内心出现失望、愤怒等情绪。虽然他们会被这些负面能量所影响,可是仍然很难改变自己的习惯,为自己而活。

除了以上两类人,还有一种类型的人属于“不知道为谁活”。这类人的思维好像失去了主体,整天都生活在浑浑噩噩中。因此,他们总是感觉迷茫,又不断寻找自我。为什么他们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究其原因,大多和童年的经历有关。这类人可能从小就生活在精神掠夺性的关系环境中,由于家庭氛围总是被专制和强制所笼罩,因此他们很少会有自主和自足的机会。这样也就失去了行为抉择和内在情感丰富的动力源泉。

第三节 “第三只”眼睛的积极作用

【让无所不在的约束之眼发挥监督作用】

人的行为可以改变外界环境,同样外界环境也可以改变人的行为,这是一种相互作用。曾经有心理学家做出设想:如果人的行为可以不受任何约束,比如法律、道德、伦理的约束,那么人都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以前人们的行为标准会受到《圣经》十诫的影响,现在人们又会受到法律、道德、伦理的约束,如果这些都没有了,人的行为会走向怎样的极端?

怪诞行为心理学家丹·艾瑞里曾经提出疑问:“假如人们可以不借助《圣经》十诫,就在自我约束力的作用下保证对公众的诚实,那么这种自我约束力是否能够达到《圣经》十诫一样的功能?”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丹·艾瑞里和自己的助手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了一次实验,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实验来证明自我约束力的积极作用。

丹·艾瑞里在麻省理工学院招募了一批参与者,然后将他们分成三个小组分别进行测试。第一组参与者在严格控制下进行数学测验,他们需要将答卷交给坐在房间里的主持人,主持人会根据他们答对的题目数量付给他们钱。第二组参与者也做了同样的数学测验,不过他们可以将自己的答卷折起来自己保留,只要告诉主持人自己答对几道题,主持人就会付给他们相应的钱。这次实验的重点是第三组,丹·艾瑞里教授要求参与者在试卷上方写一声明并且签上自己的名字:“我知晓并且允许本次实验结果进入麻省理工学院的道德规范记录。”签名之后参与者开始做题。测验时间到了,参与者把答卷放进自己的口袋里,然后告诉实验主持人自己答对了几道题,再拿到自己的钱。

最后,实验的结果出来了,在严格控制下的第一组不可能作弊,参与者一共答对了3道题;第二组参与者可以把答卷放进自己的口袋中,他们平均答对了5.5道题;而第三组签过“道德规范声明”,尽管他们也将答卷放进自己的口袋中,在“道德规范声明”的影响下,他们也平均答对了3道题,这一结果和严格控制下的第一组完全相同。丹·艾瑞里教授指出,这样的实验结果证明了签署道德规范声明的效力,可是在麻省理工学院根本就没有那样一项道德规范。所以,那种自我约束力来源于参与者本身,好像无处不在的“上帝之眼”在发挥监督作用一样。由此,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参与者在有机会作弊的情况下,仍然不会肆无忌惮地作弊。不仅如此,只要他们意识到了诚实——无论这种诚实源于《圣经》十诫,还是某项简单的声明,都会让他们完全停止作弊行为。

简单来说,如果人们没有受到任何约束,行为就可能会走向不诚实的一边。可是在受到诱惑的瞬间如果能够得到有关法律、道德及伦理的提醒,人们则会保持诚实。这就是约束之眼所发挥的监督作用,即自我约束力的作用。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晒晒幸福更幸福】

美国幽默作家马克·吐温说:“悲伤可以自行料理,快乐的滋味如果想要充分体会,就需要有人分享才行。”于是,我们会在微博上、微信朋友圈上看到各种各样的“分享”。我们把这种“分享”的行为称为“晒”,比如“晒工资”“晒男友”“晒幸福”等。为什么人们会爱上各种“晒”的行为呢?难道只是为了充分享受快乐的滋味?

从行为心理学上来说,人类的分享行为都是在向外界传达关于自我的信息。这种自我表露的行为来源于进化的本能,它能够让我们获得更多的生存优势,比如获得各种反馈信息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等,这些“收获”能够让我们更加进步,更利于我们的生存。另外,在和他人分享的过程中,我们还能够获得一种自发的快感。在最新的神经科学研究中,哈佛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人们在描述自己的性格或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大脑中的伏隔核和腹侧被盖区会被激活,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快感。这种快感和大脑的奖励机制有关,当人们在进食或者性行为的过程中,也会获得同样的快感。

人类的分享行为看似出于本能的需求,不过“晒”过头了,也会让人从中看到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比如,“晒”出了现代人的孤独感。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与人的内心距离却在逐渐疏远,而社交网络的出现正好可以缩短人们的“距离”。德国柏林大学做过一次研究调查,研究者将大学生分成两组,并且要求其中一组提高在Facebook上的更新频率,而另一组则保持不变。一周后研究者对大学生进行了观察,发现那些提高了更新频率的大学生,孤独感明显减弱,另外一组大学生却没有什么变化。而且,孤独感减弱与是否有人回复并没有直接关联,只要提高了社交网络的更新频率,就会让孤独感减弱。现代人通过社交网络来展示自己的生活,除了攀比、互窥等心理因素外,还能够让现代人找到一种归属感——通过网络平台,人们觉得自己并没有“脱单”,这也是很多人“晒”的理由。

我们看到,许多人不仅“晒美食”“晒自拍”,还“晒秘密”。你可能无法理解这种怪诞的行为,不过这并不重要,因为一些以“晒秘密”为主题的网站早就开始风行了。人们十分乐于将自己的隐私或秘密公布在网站上,并且和陌生人一起交流。为什么有的人要晒自己的隐私或秘密呢?因为人的内心可以分为三个区域:一个是“透明区”,即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区域;一个是“隐藏区”,即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区域;一个是“潜在区”,即自己不知道别人可能知道的区域。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感知幸福的能力,和这三个区域在内心所占的比例有着直接的关联。如果“透明区”最大,“隐藏区”较小,而“潜在区”最小,说明人的心理状态十分健康;如果“隐藏区”大于“透明区”,或者“潜在区”过大,都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所以,内心的隐私或秘密,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一个人的秘密越多,内心承受的压力就越大,因此人们总是在寻找宣泄的途径,让自己变得快乐起来。

其实,在网络上“晒一晒”自己的生活、感想或经历,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坏处。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把真正有意思的东西分享出来,并且注重平等而高质量的交流,就能够形成良性循环,这样的“分享行为”能让我们的社交生活更有益处。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异性效应能提高工作效率】

在工作或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情况。男女搭配之后,做事就真的不累吗?在个体关系中,男性和女性相互搭配的方式能够产生相互吸引及相互激发的力量,这对于人们的工作或学习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异性效应,即“磁铁效应”,也就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意思。

异性效应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尤其是在亚成年人群中更为显著,它的主要表现就是当两性同时参加某项活动,比只有同性参与活动时,其个体会感到更加愉快,也做得更加出色。不过,异性效应的产生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只有在一个集体中异性数量不低于总数的20%,而且年轻差距不能太大,才能让异性效应发挥最大的功能。随着亚成年个体的年龄增长,他们会越来越注重异性对于自己的评价,并且找机会展示自己。

美国医学教授在对太空飞船上的宇航员进行调查时发现,有60%的宇航员会在太空飞行中出现头痛、恶心、失眠、情绪低落等情况,其原因就是没有遵行“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做事法则。在太空飞船上,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男性,没有任何女性可以调动他们的视觉器官,这对于男性宇航员来说,也是一种“折磨”。后来,美国宇航局采纳了心理学家的建议,本着为男性宇航员谋福利的原则,在执行太空任务时特意挑选一位女性加入。结果,男性宇航员先前的各种不适症状也逐渐消失了,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异性效应不仅在美国宇航局得到运用,大街小巷里几乎人人都知道这个有效的工作方式。为什么会出现“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情况呢?

在男性看来,与女性一起学习或工作,会让他们觉得格外赏心悦目,也更有成就感。从生物学上来看,男性天生就对女性“有兴趣”,这是源于原始基因。男性的兴奋点,首先是从视觉上获取异性信息,比如异性的容貌、身材、发型等。这些信息能够刺激男性的兴奋点,从而带来心理上的愉悦。此外,男性拥有十分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希望在异性面前展示自己,希望得到异性的赞美与欣赏,这些心理因素都会让男性更加卖力地工作及学习。

女性的心思一般都比较细腻,如果她们总是和同性待在一起,会感到“疲劳”。女人做事都很谨慎,在与男性共事的时候,她们不用为一些琐碎的小事情而操心,因此更加放松与愉悦。在女性看来,男人更具有责任感,所以当她们遇到困难时,总会倾向于求助男性,而不是女性。而且,女性的潜意识中也存在着攀比和争夺的欲望,如果向同性求助,会让她们产生“没面子”或者“不如别人”的感觉。此外,女性在得到男同事的关注或赞赏后,会让她们觉得自己更加出色、更加优秀。这样的心理体验也会让她们在工作或学习中更加努力积极,工作中的委屈与疲劳感也会自然降低。

在日常工作与学习中,异性效应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尤其是“男才女貌”的搭配更能取得让人满意的效果。

【别让自己堕入“秀恩爱,死得快”的逻辑怪圈】

每次参加聚会的时候,我们总能看到几对“秀恩爱”的情侣,他们的各种亲昵举动真是让人羡慕又嫉妒。另外,在各种网络平台上,我们也总能见到“秀恩爱”的照片和文字。不过一段时间之后,那些如胶似漆的情侣却突然又分手了,朋友圈里的“秀恩爱”也变成了“失恋宣言”。这时候我们会感到很疑惑: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秀恩爱,死得快”吗?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秀幸福”的人的心理。每个人都有虚荣心,同时又在渴望得到一段真正幸福的恋情。当某些幸运儿得到这样的幸福之后,就会产生一种优越感,然后在虚荣心的驱使下“秀”出自己的幸福。这样才能引起周围人的关注与羡慕。此外,自卑、自恋、空虚、缺乏安全感等心态,也会助长人们“秀恩爱”的行为。还有的人“秀恩爱”是为了让另一半看到,这样会让另一半更加坚信彼此的幸福,并且做出更多维护这种幸福的行为。可是事实上,这种“秀恩爱”的行为更多是因为内心的不确定性,由于不确定幸福的存在,所以要通过“秀恩爱”的行为来证明,而且这种行为不一定得到另一半的认可。

那些总是在“秀恩爱”的人,可能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幸福正在流失了,或者根本就没有任何幸福可言,所以他们需要通过“秀恩爱”来强化自己的信念,这种行为就像是自欺欺人一样。比如一些并不幸福的夫妻,总会在外人面前做出“很幸福”的样子,其实两个人早就走到了感情的尽头。这样说来,并不是“秀恩爱,死得快”,而是幸福开始离去时,人们才“伪造”幸福拿出去秀。当然,在“秀恩爱”大军中,也不乏一些真正拥有幸福之人,他们“秀恩爱”是出于新奇,是想和朋友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幸福,这种“秀恩爱”是自然的感情流露,而不是出于刻意。这样的“秀恩爱”也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

如今,“秀恩爱、死得快”早就被单身党们口口传诵,很多“秀恩爱”的情侣也的确陷入了这样的逻辑怪圈中,为什么会这样呢?在美国出版的《关系科学》中提到,研究者对Facebook上的“秀恩爱”行为进行调查后发现,那些经常在网络展示自己“幸福生活”的人并不受到他人的喜欢。哈佛福德学院的社会心理学家本杰明勒教授也说过:“如果你经常在Facebook上秀出自己的优越,那是很危险的,因为就算你的朋友们都知道你过得很不错,他们还是会更加不喜欢你的。”正因为如此,过分“秀恩爱”的人往往很难得到朋友们的真诚祝福,这也会直接影响到“秀恩爱”的人。如果说“秀恩爱”是为了自我形象完善——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树立一个受欢迎、被宠爱的形象,那么受人嫌弃则会让他们的自我形象备受摧残,这也是导致人们陷入“秀恩爱,死得快”逻辑怪圈的根本原因。

最后,我们还必须搞清楚另一种现象,就是别人在“秀恩爱”的时候,能够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如果最后别人分手了,那么就会使我们出现较大的心理落差,这样就能够加深我们对于“秀恩爱、死得快”的印象,而那些秀过幸福之后仍然长久在一起的情侣,并不能够造成那样的落差,因此会被我们自然而然地“忽略”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