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斋选集(第三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看吃样

古语云“民以食为天”,孔圣人也讲“食不厌精,脍人厌细”。可见,“吃”对于人来说是何等重要。可是,在建国后近30年里,“吃”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好,城乡人民群众吃的不仅质量低,而且数量少,有谣为证:

够不够,三百六,

吃不吃,金皇后。

当时,社员靠集体分粮食,好的生产队全劳力每年可分到毛粮360斤,差的生产队和半劳力以及妇女儿童,只能分到200多斤。品种嘛,以高产的“金皇后”玉米和名为“反修”的高粱为主。

早饭吃的“金皇后”,午饭蒸煮靠“反修”。

又粗又涩不好咽,又干又硬难大便。

当时,由于行政命令,生产队只能种“金皇后”玉米、“反修”高粱等高产作物,社员种啥分啥,分啥吃啥,所以早晨吃玉米面窝头、喝玉米面糊糊,晌午吃高粱面面条,结果吃得消化不好,大便不畅。

三年困难时期,社员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粮食严重短缺,瓜菜代粮算是好生活,剥树皮、挖野菜的大有人在。当时流传的歌谣是:

灰吊吊,玉米米,吃得人们尽拉稀。

薯干面,榆皮面,吃得人们难大便。

“文革”时期,则是另一番景况,人们偶尔上饭店吃上一顿,多了一道程序:

六十年代上饭店,

先背语录后吃面。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形势迅速好转,特别是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们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越来越好:

四个盘子一壶酒,豆角丝丝肉打卤。

一炒一片,打卤削面。

过去招待客人的饭菜,现在成了家常便饭。晋中人爱吃面食,午饭以面食为主,常常是炒上个菜,喝上一壶酒,然后吃上一碗浇卤的面饭,十分惬意。

四盘八碗北方烧,外加几桶健力宝。

主食少,副食多,下了桌子吃水果。

现在招待客人,不仅饭菜多样,而且酒水高档,动辄在饭店招待客人,既省事,又排场,充分说明“吃”的水平又有了提高。

白菜心心,莲菜根根。鸡鱼丁丁,好面筋筋。

这首民谣,反映了人们在“精”上面大做文章,再不像过去那样吃糠咽菜、饥不择食了。

文章至此,本该结束,但还有一句话想说,那就是“生活富裕了,要注意节约”。我们的生活水平虽然明显提高了,但我们的国家还并不富裕,需要我们增强节约观念,反对奢侈浪费,何谓言之,又有谣为证:

九十年代说吃饭,吃一半来扔一半。

(1998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