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2004年,我在北京大学读硕士,当时感觉国产电影很不景气,就问我的导师彭吉象先生“中国电影产业是不是要死掉了”。他不忧反喜,说“如果你都感觉到中国电影快死掉了,那说明中国电影很快就有希望了”。我当时不太明白,十多年后,我国电影产业真可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从2004年国产电影票房收入约15亿元增长到2016年约270亿元,票房收入增速举世瞩目。中国电影终于从文艺创作等窠臼中走出低谷,开始积极融入世界商业电影、娱乐电影的创作潮流。
2012年,我去德国考察学习,游历了意大利、奥地利、法国、瑞士等国家,实地感受了欧洲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精美博大的艺术博物馆、各民族独特的传统工艺、优美宁静的自然风光、娴静从容的生活方式,这块注重传统和精致生活的土地孕育着浓郁的艺术气息,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欧洲为何有那么浓厚的艺术电影创作传统,为何能诞生戈达尔、安东尼奥尼、吕克贝松、基耶斯洛夫斯基、吉赛贝·托纳多雷等蜚声世界的电影大师。法国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谈到,时代、地域、民族是影响艺术创作的三个最重要的因素,而我国正迎来文化复兴的伟大时代,广袤土地上孕育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题材丰富,人才济济,必将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影视作品。
2016年,我有幸来到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访学一年,试图去理解为何美国能创作出种类繁多、品质高端的影视产品。美国是世界民族的大熔炉,聚集了来自全球的优秀创作人才与影视资源,美国影视的创新能力建立在其文化土壤、教育观念、社会制度、市场机制、创作机制、电影工业等基础之上,中美两国在对创新思维的保护和开发上,从儿童教育开始就逐渐拉开差距了。在这块注重保护个性、培养兴趣、善于创新、商业气氛浓郁的土地上,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影视创作人才,诞生了太多举世瞩目的影视作品。中国和美国在影视创作上的差距,不仅仅是电影界的差距,而是文化土壤等各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我在美期间,较为系统地比较了中美两国在影视创作选题、创作方法、创作环节、人才培养、媒体生态、评价颁奖等方面的差异与差距,梳理了我国影视作品的主要题材与类型,提出了一些关于影视创作、人才培养的新理念与新方法,旨在为国内影视创作者、研究者、教学者、爱好者等提供一点有用的参考。
我秉承专业、实用、简明的撰写原则,响应“将电影还给大众”的倡议,在写作过程中,尽量追求通俗易懂,但有时也难免用到一些长句,这才明白了李道新先生的著述为何以长句见长,因为长句更能准确、严谨、完整地表达思想。
本书从中美对比的视角对中国影视创作各要素做了系统梳理与分析,以期抛砖引玉,激励更多同仁开展更为翔实专业的研究。由于笔者才疏学浅,加之撰写时间匆忙,在国外能找到的中文期刊资源有限,若有引述错漏,表述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本书的出版要感谢我的美国导师Churchill Roberts先生,感谢佛罗里达大学的Ostroff、Gordon、陈欢、龚艳等老师,感谢辛迪、何卓彦、陈雪妮等留学生,感谢韩国的Byung Man Chang先生等人的帮助;感谢我家人的大力支持,还要感谢唐宗先编辑对这本书的耐心;此外,还有很多曾经帮助过我的老师、同事、领导和朋友等,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邱飞
2017年6月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