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说的立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失落的年节

基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与生产生活实践,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岁时文化最发达、年节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并且它的节日定型时间也早,重要的在汉代都已定型,有的还超越祭祀与禁忌的拘限,成为集体性的民俗节庆。其中,集节气节日于一身的清明节,尤具深厚的生活基础与人文意涵,尤为中国人所重。

据汉代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本指万物生长,清洁明净。其时,人们清理蚕事整备农具,最是适宜。当然,阳和天气,人们身心舒展,借以踏青、郊游、植树、斗鸡、蹴鞠与放风筝,也为常事,这使得它最终成为民间一个热闹的节日。只消看看宋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和清人张岱《扬州清明图》,就能感知其盛况。又由于它被人与前一天的寒食节联系在一起,这使得它还演变成一个祭祀的节日。早先是为纪念入绵山而不出的高士介子推,所以禁举火,吃冷食,北方食枣饼、麦糕,南方吃青团、糖藕,此后则泛化为对祖先和先人的祭祀,这又使汉民族成为世界上最早也是唯一设节祭祀祖宗先人的民族,并自周代开始,传承了2500多年。其中,如玄宗开元二十年有“寒食上墓”的诏令,宋代更规定寒食起自清明三天必须祭祀扫墓,更是影响深远。时人庄肃而隆盛的情感投入,在《全唐诗》所录相关335首诗中,或《全宋词》所录相关520首词中可以一览无余。中国人的观念,人生有四大礼——冠礼、婚礼之外,就是丧礼和祭礼。虽然历史上间有提倡厚养薄葬的,《周礼》中就有“杀哀”的规定,但厚葬隆丧仍最受重视,并至今如此。

这样一种对岁时与节日的措置方式,显然包含了古代中国人合一天人的文化体悟。物候变化与时令节序,无时无刻不让其感受到自然中生命的生生不息与新新相续。此《礼记》所谓“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故万物欣欣向荣,在其看来是体会生命最合适的时刻。由此感天地,怀乡土,思先人,请求其降福并祈禳,用折下的杨柳插入门框、窗户和房梁,以顺阳气,迎吉祥,避邪祟,这一系列祭祀活动的展开,都养成了中国人对天地自然的亲和感,对不脱自然的生活习尚与人生境界的向往,包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岁月的护惜。当然,在此过程中,一种对历史的敬畏,还有由这种敬畏而生成的生命的归属感与群体的认同感,也就自在其中。

这种体悟过程的完成和体悟习惯的形成,是与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特有的物质生产方式密切关联的。由于古代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早先实行的是原始协作型的自然经济,使氏族社会解体很不充分,宗法意识大量留存,故在那里,群体意识发达,家族制度尤其稳固。宗法意识和家族制度下的人最喜欢讲敬天法祖,寻根固本,并认为只有尊奉此理,由此明白集人成家、集家成国、集国成天下的道理,才能做一个合格的人;这样的社会,才是一个安详的好的社会。所以孔子弟子曾子才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在东方,儒家文化圈内的国家,大致情形与中国相仿。稍不同的是日本,它过的是盂兰盆节,但每年8月12日到15日举行迎火送火仪式,在外者必须赶回祖家祭祀先人,还有春分、秋分行“彼岸会”,意思仍本诸中国的传统。再看西方,晚清陈季同曾有感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中国人自画像》中称西方人普遍反对接纳老祖宗,更习惯将死者忘掉。其实欧洲和拉美也有类似的节日,如西班牙和墨西哥,每年11月1日就有祭祀扫墓的习惯,波兰人更称这一天为“亡人节”。最有名的自然是“万灵节”了,素为法国人所重。尽管作为基督教的节日,它最初追悼的是殉道的圣者和得救的圣徒,但以后演变为追悼先人。此外天主教也将11月定为“炼灵月”,在教堂、公墓里作追思弥撒,以示不忘故人。

当然,两者的区别还是清楚的。一者虽都与宗教有关,但在西方是神性更多一些,而中国人就是有宗教色彩,也属“家庭的宗教”“疑神的宗教”,故人性更多一些。二者都对故人怀有情感,但因基督教文化认为人死非大事,只要灵魂纯洁,就可以见上帝(不纯洁的须死前忏悔)。人之生死是个人与上帝之间的事,死是灵魂蒙受主的宠召,不一定就是可悲的事情。故人一死,让他们很容易产生可就此与之断绝关系的感觉。由此,他们重灵魂甚于肉体,后者不过是前者的居所,而死亡是对前者的升华,对后者的解脱。也因此,他们对中国人视祖先为生命之源,视生死为悠悠万事之至大至切者,并对之怀有深切的悲悯,大都不能认同。如欧洲天主教会对中国的祭祖习俗就很不满。晚清美国驻中国领事馆翻译、代办何天爵(Chester Holcombe)在1895年出版的《真正的中国佬》(REAL CHINAMAN)一书中就称此为“错误信仰”,进而对中国人认祖归宗的乡土情结也很不理解,甚至十分厌嫌。

今天,随东西方交流的不断深入,类似的偏见在渐渐消失,但国人对清明节的认识误区反而在在多见。譬如扫墓的人越来越多,墓地越造越豪华,甚至有毁坏山林农田的,其实这恰恰违反了让先人回归母腹大地的古人的本意。至于薄养厚葬,生前不孝死后铺张,香火贡品的恶俗化,与夫大张旗鼓、互相攀比的徒有形式,更违反了传统中国人祭祀祖先的本意,坐实了上述异文化观察者的否定与厌嫌。还有的人,一味喜欢赶洋节的时髦,致一段时间以来,“西节东进”成为潮流,传统节庆及其背后的文化意涵日趋式微,结果,清明就是扫墓、烧纸兼郊游。就是春节也如此,鞭炮已放到震天响,年夜饭都吃到五星级酒店了,但年味还是寡淡。人们讨论了半天,如何使年味浓起来,但没有结果。为什么?因为你的情感认知发生了问题。你感觉不到年节的后面有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文化,你的内心没有一种因感到生命的必然延续而充斥于中的历史感和归属感,并为之产生深深的感动,再怎么热闹也是白搭。

由此让人感叹,当下国人对年节的轻忽,那种既没有庄严的仪式感,更不触及内心的漠然与淡忘,其实正反映了他们的认识偏差。作为传统文化渗入人生活最具体、广泛和深刻的表征,年节对延续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信仰,使之在一种强烈的认同感中,有更自信的心态与更稳健的出发,是有巨大作用的。还有,作为极富文化内涵的传统民间风俗,它还有意识形态难以替代的教化功能。风俗这件事,施于国家,通于天下,贯于人心,关乎气运。如果说,天底下有一种看似无关轻重,其实是一个国家民族安危所系的事情,那就是风俗。只有良风美俗风行俗成,才有万事奠定,天下太平。古人从来能体认这个道理,其实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也得明白这个道理。因为重视家庭,孝顺父母,重视伦际与群体,乃至敬天知命,在天人到人际到身心各个层面往复修炼,使臻和谐,这在很大程度上本就是传统年节的基本主题。所以,重视它很有必要。

前及儒家文化圈中的韩国,尽心保护“安东民俗祭”与“百济文化祭”,又将“江陵端午祭”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韩国的电视剧《看了又看》,其中讲到那里的年俗有节日吃年糕汤的习惯,年轻人为图省事,想买现成品,遭长辈斥责。他们的意思,或许你只是想节省时间,但长辈的意思是,省下的时间你准备干什么?如果是为了更多地与家人在一起,那一起动手做年糕,不是更能增进亲情?这正是此年俗的本意啊。如果你是为了可以有时间睡觉,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以彼例此,我们是否发现,今天的中国人,在忙碌奔竞中,丢失的东西是否太多了,又是否划得来。

让人稍感欣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点,包括年轻人。日前,有北大、清华十博士在网上联合号召人抵制过洋节,虽然有涉极端,但足警人心。有专家提出,对春节这样的年节,只有申遗才能遏制其消退的势头。其实关键是要在开放、借鉴别人的同时,确立自己的文化自信,树立中国文化的本位意识。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我们民族老是和自己的传统过不去,一部中国现代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从否定传统开始的。这当中有的有必要,要坚持;有的事实证明是错的,就应该纠正。由于反传统割断了我们与祖先的联系,以至直到今天,我们还在还债。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终于有了长足的进步。站在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前沿,今天中国人要向外拓展,并走得更好更远,从对自己传统的追怀中获得前行的力量,实在是一个必然的选择。这个传统小而言之,也包括一个人的童年,一个家族的历史;大而言之,也包括过去的生活方式和习尚风俗。从《保卫春节宣言》的出现,再推而广之到《百家讲坛》中传统文化的热播,都反映了一直在追步西方的国人已经开始知道,一味的效仿不是发展,绝没有前途。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东西,在科技上要掌握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在文化上则要有核心价值,并使之不断孳乳,演成体系。什么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体系?想来再怎么归纳和表述,也缺不了传统年节文化这一块。

所以,我们强烈呼吁增设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如清明、中秋,甚至七夕、端午、重阳。这是我们自己的情人节、敬老节。`眼下,除春节外,我们的法定节日大多都是政治性的,这当然没问题,但没有传统的节日总是遗憾。再看那些长假,因缺乏将文化产业与假日经济放在一起作通盘考虑,结果多了经济,少了文化,甚至只有经济,没有文化,根本不足以让人回归传统,回归人文。还有,包括港台在内,许多国家、地区与组织都将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这对我们有无启示意义?应该也有吧。

当此全球化形势下,人们价值观都在趋同。生活方式都市化的今天,年节的守护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已成了传统延续的最后壁垒。想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全球化过程应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避免多元民族文化的变异与消解的强调,再看看这种变异与消解,在语言、音乐、服饰到年节方方面面都有体现,我们虽不能同意抵制洋节的狭隘做法,但或许可以说,洋节给了我们一种时尚的感觉,一种狂欢的冲动;但传统的年节,才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安身立命,从而获得一种发自内心的深刻的感动。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因为你身为华夏子孙,你是中国人,不管你自觉不自觉,你必然会受到这种传统的规范和影响。

2007.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