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香山县、模范县、中山市
1152年,香山经过漫长的地理和社会变迁及文化积累后,改镇为县的申请,获得朝廷的批准,但是定居在香山岛及周边岛屿的香山人,面临的首要难题便是县治的选择和修筑城府的人力、财力的筹措。因为选择县治不仅关乎政治权力运作和管理实施,而且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新建的香山县,既拥有香山岛本土及周边的群岛,又覆盖新增的番禺、南海、新会三县的边陲滨地和海岛,县内有山川有河网,四周大部分地区仍处在江海包围之中,选择县治必然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考虑。
古代都城选址像家族盖房子一样,十分讲究风水的利用和环境的改造,古代中国人大多相信前人建房筑城选址的做法:
依山者甚多,亦须有水可通舟楫,而后可建,不然只是堡塞去处。至于督藩大府,京都畿甸,皆平野旷阔,水为绕缠,不见山峰。盖不如此则气象不宽,堂局不展。如头面窄,规模狭,止可作小小县镇,亦不可作大县也。盖龙到大尽处,必是被大江大河拦截无处去,方得他住。及到此田地,必皆是平原旷野非常人之所能收拾。
而且他们普遍认为,最理想的都城吉地通常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要有村落,二要有农业,三要有水陆交通,四要有平坦广阔的地段,五要有山川、津逵的险障。如果还有风景名胜、龙盘虎踞的辅助,则被认为是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和最容易获得社会发展的风水宝地。风水作为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不仅体现在古代城市、庙宇、乡村、道路、住宅、墓地的选址和规划建设之中,而且渗透、积淀为中国人心理层面的审美文化取向,成为中国人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
香山立县建城,不像世界上其他城市那样,选择在水陆交通要道、经济繁荣、人口集中和文化厚重的枢纽地带,而是选择了一个四面环海,经济、文化和人口优势并不十分明显、位于香山岛北部的石岐平原。从五桂山长命水至石岐烟墩山一带,有较多的名胜古迹和迷人的风景。以石岐仁厚里为中心,莲峰山、石岐山是东西相对的“青龙”“白虎”,釜涌河、岐头涌南北分流,西山、仁山、寿山、丰山、盈山、福山、凤山等组成的“七星伴月”“长洲烟雨”“石岐晚渡”等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美丽景致。而且,石岐南有高耸的五桂山脉,北有广袤的平原和辽阔的海面,与广州、番禺、东莞、佛山、江门等陆地相距较近,便于南来北往的官商聚集和各种商品货物的集散。
但是,筑城石岐,也有它的局限。在宋代,石岐周围都是宽阔的水面,北部和西北部是一望无垠的石岐海,南面五桂山脉被海水隔断而难以倚仗,城里城外的人进进出出都必须依靠船舶,行动自然极不方便。而且这里地处南疆海域,天高皇帝远,民少匪患多,县城的选址和建筑,就需要既利于民生福祉又便于控制和防守。因此,选择在石岐建城,当时人对此十分慎重,颇费一番周折。
在选址的时候,香山各乡之间也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有的主张选在五桂山西南面的三乡平岚平原,那里有发达的农业、盐业和集市贸易,农户千余家,水陆交通便利,是筑城建县发号施令的好地方;有的认为应选在南端的凤凰山周围的长安乡,其一衣带水的海滨陆地和零星岛屿,渔、盐和工商业都比较发达,更有银矿和造船工场,人口也有千余户,同样具备建城的条件;还有人认为,应在五桂山东西两侧新成陆地的高沙田区选址建城,将利于沙田开发和土地利用,便于农业、渔业、盐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但争来议去,最后还是选择了石岐。
选好城址后,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终于在绍兴二十四年(1154)竣工,一座簇新而又壮美的香山县城,屹立在南台山下石岐河畔的广阔平原上,为这个花香瑰丽、宁静温馨的香山岛,增添了一座威武的城堡。在选址时,据民间传说,曾发生过“炼铁和泥”和“秤土”的故事,后来人们便风趣地称这座在伶仃洋上兴起的县城为“铁城”。不过,当时的县城,在建筑设计理念上与传统建筑理念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和中国大多数县城一样,铁城不仅保留了中国传统城市的规划风格,而且恰到好处地体现了香山人灵巧持重、内方外圆的文化性格。
城内,正中为香山县署,署前街有一条东西向的大街,取名为永宁街,横贯启秀和登瀛东西二门。县署左侧为拱辰街,右侧为武山街,对面为治安街和水关街,背后为仁厚里、寿山里、康灿里等。总计起来,历代城区一直保持着十多条街道,居民则多为官宦、豪绅、地主之家,但习惯上他们总喜欢自称是城里人或铁城人。
城外,四个城门只有西门口外有街道和较密集的民居区,他们大多是做生意的小商、小贩和为城里人提供服务的酒楼、店铺里的伙计。从西门口至石岐津渡码头,有一条能通马驿的东西通道,横贯石岐山之南,人称石岐大街。在石岐山(又称烟墩山)正南路段两旁,有十八间商铺店栈,通称“石岐十八间”。在十八间周围,聚集了一批流寓此地的居民,他们多是商贾、渔民、疍民,以及南来北往的旅客。石岐大街西端的石岐津渡码头,称作石岐闸,有军队把守,码头四周停泊着众多船艇和疍民、渔民的棚屋。整个十八间和石岐闸的居民,被称为石岐大街市人或石岐埠人。
清乾隆十五年(1750)时所绘的香山县城图
在中国的古代社会,城与市是各自独立的体系。城指周围的城墙;市指市场,是交易之地。城与市虽然在性质、功能和结构布局上略有区别,但实际上二者相辅相成。尤其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商贸发达,城里与城外逐渐形成了一个整体。后来,人们习惯上将城与市合在一起统称为城市。香山人在石岐筑墙为城,形成了内城外市的格局,从而大大加速了香山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的发展。明代嘉靖时期修订的《香山县志》,对县城的独特地势曾作了这样的描述:
县城东南山陵,西北水泽,设治于屿北,而四周皆海,居然一小蓬岛也。大尖、胡洲笔峙于前以为望,乌岩、香炉屏障于左以为镇,龙脉拥入县治,隐而不露。登高而视,襟带山海,真岭表之奇境也。西有象角海口,北有县港海口,潮则弥漫巨浸,汐则浅隘难渡,虽近外海而无番舶之患,此实溟海咽喉,自然天险,广郡之要津也。
石岐建城后,各朝各代的官员和居民,因势利导,在埋头发展工商各业、悄悄地充实自己的腰包,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很用心地推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不到几十年的工夫,县城石岐就成为香山政治、文化、军事和经济的中心。
立县建城后,南来北往的商船,将各地的货物运到这儿销售,游客和官宦人家也常常到此游览观光。早在石岐建城之前的唐代,就有不少骚客、游子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香山仕人郑愚,在过石岐海时,触景生情,借景抒怀,写下了气势磅礴的《泛石岐海》诗篇:
此日携琴剑,飘然事远游。台山初罢雾,岐海正分流。渔浦飏束笛,鸿逵翼去舟。鬓愁蒲柳早,衣怯芰荷秋。未卜虞翻宅,体登王粲楼。怆然怀伴侣,徒尔赋离忧。
诗中的“台山”即南台山,“岐海”即石岐海,都是当时香山的两个有名的景致。明代黄仲翁的诗“野船春浪急,行人东复西”,说的就是香山八景之一的“石岐晚渡”,而“阊阖城南夜,澄鲜一望中。可怜台上路,举步是蟾宫”,讲的则是八景之一的“南台秋月”。
不过,县城石岐,虽内城与外市勾连在一起,仍然比不上内陆城市的规模和气势。自唐宋至明清之际,石岐实际上一直是被海水环绕的一座小岛,西北面的石岐海依然是其天然的屏障,也是联系周边陆地上一些县镇的阻碍。“石岐晚渡”“金鼓朝阳”“长洲烟雨”“浮墟春涛”“阜峰文笔”“天然芰荷”“金紫岩溜”和“南台秋月”,在文人雅士的心目中,虽然被看作石岐周边最亮丽的风景,是他们心驰神往的地方,但是,直到明清之际,香山地方经济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人们的生活并没有文人骚客和官宦富商所说的那样悠闲、安逸和富足。自然风光的朴实纯美,有时也暗示着生产的落后和生活的粗糙。明代乡人伍瑞隆,曾用诗文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自己心里的感悟,道出了其时香山经济和民生方面的艰难:“城边河水碧如葱,城外扁舟晚渡风。日落月来天在水,行人浑入镜光中。”
明清之际,香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大片待垦的沙田,吸纳了更多的沿海居民,也汇聚了不少行商坐贾。香山由于这些人群的到来而增添了经济活力和生活情趣。乡籍宿儒黄佐,在《石岐夜泊》中,以气势恢弘的诗文,向人们描述了家乡的山川秀丽和风物华美:
香山秀出南海堧,四围碧水涵青天。七星峰峦拥楼阁,北斗照耀开云烟。云烟长自峰峦起,复露千家连百里。渔歌菱唱不胜春,桂棹兰桡镜光里。石岐夜泊白鸥沙,南台飘渺浮梅花。蛟浦澄澄洗明月,龟城霭霭升繁霞。繁霞明月从昏晓,翠旗朱甍纷窈窕。井澳空传北骑仙,乌岩多见南枝鸟。鸟飞仙去杳难寻,木自成桥水自深。登堂一入青山郭,尚友惟闻绿绮琴。绮琴古韵真奇迹,正气当年动廖泬。共言解愠协熏风,谁悟知音愁白雪。白雪熏风调莫弹,栽桃栽柳世称难。身随列宿归天上,迹此灵光寄人间。大北山前松柏老,寿星原上多瑶草。采采今为南陌行,迢迢昨忆青门道。道出青门月子冈,浴凫飞鹭满莲塘。竞夸北里量牛马,绝胜西康集凤凰。豪华比屋何须数,海错山珍弃如土。到处那无种玉田,营家自有藏金坞。豪华堪羡亦堪悲,零落山邱能几时?红锦葳蕤装半臂,磨灭芳名谁复知。此时壮志期鸿鹄,此夜疏镫照帆宿。浩歌梁甫回阳春,沧波渺渺桑田绿。
中国社会的发展虽然像青春少女般款款翩翩地进入大清王朝时代,但香山这块多神仙花卉、四季飘香的神奇之地,依然不为大多数中国人所知。她还是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面朝大海,背靠大陆,一如既往地茁壮成长。有清一代,石岐北面的小榄、黄圃等区域已是沙田陆地,石岐海也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逐渐萎缩,变海为江,由江成河,大部分河床因泥沙淤积而出水成陆。但是,“石岐晚渡”和“长洲烟雨”的风景,依然让游人流连忘返,感慨万千:“阜峰孤峙瞰汪洋,地轴何年出大荒。岂有巨灵遗翠管,恍疑帝子掞天章。崖边虚忆龙蛇蛰,涧底无劳蝌蚪藏。好蘸银河挥翰笔,可能作字挟风霜?”
香山县在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更替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后,于1912年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废除了,代之而起的是新生的中华民国。帝制不复存在,但旧制度遗留下来的县级制仍被沿袭下来,原有的香山县只是做了一番改旗易帜的表面功夫,就成为共和体制下的一个地方政府。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出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非常大总统,宣布正式进入军政、训政、宪政三个阶段的军政时期,要求广东健全各级政权机构,撤县知事,民选县长。香山县被列为上等县。孙中山委派香山三乡人吴铁城回乡参加县长的竞选。同年11月28日,吴铁城如愿以偿地当选为中山有史以来第一任民选县长。上任后的吴铁城为了加快中山城市现代化的步伐,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于1922年开始“拆铁城城墙,筑马路,以利商贸”。尽管他的拆城墙、修马路、建新城的倡议受到保守势力和既得利益者的阻拦,但他还是在香山商会和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下,结合国内外城市建设的经验和当时铁城石岐的实际状况,规划兴建十条马路。吴铁城上任不久后离职,继任的县长如走马灯似地换了一轮又一轮,但这些后任的县长如朱卓文、李蟠、许翥、李禄超、黄居素、唐绍仪等,都是香山人,他们都有爱乡爱国的情怀,都有发展工商业、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梦想。因此,石岐的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如期推进,卓有成效。1922~1933年,吴铁城所规划的孙文西、孙文中、孙文东、凤鸣、太平、民族、民生、拱辰、长堤、悦来十条马路先后修筑完成,成为贯通东西、纵横南北的县城城区交通主干道,将数百年来逐步形成的铁城、石岐、沙岗、东门、南门五个分隔地段连成一体,使城区面积从原来的1.5平方公里扩展到近5平方公里。明清时代重修的城墙、门楼等已风光不再,但扩建改建的县城古风犹存,传统的香山县铁城的历史,依然在硕果仅存的明城墙、月山公园、烟墩山古塔、榕树头和街坊老宅中找到辉煌的记忆。
民国时期的孙文西路
1925年4月15日,经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香山县改名为中山县,以纪念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929年初,早就想将中山县设立为全国模范县的中山人唐绍仪,联同孙中山之子孙科和时任广东省政府主席的陈铭枢等国民党要员,提出将中山县设为全国模范县,得到了胡汉民、戴季陶、吴铁城等国民党中央委员的赞同。2月8日,南京国民政府第19次国务会议通过决议,确定中山县为全国模范县,实施训政,试行地方自治,以纪念孙中山先生。
中山模范县实施一种特别的制度,具体包括两个方面:(1)特别设立训政实施委员会,作为中山县训政实施的计划、指导和监督机关;(2)将县政府作为训委会的执行机关,并保障县长事权集中,不像其他县政府下设各局不受县长掌控。为充分表达对于中山县实施训政的重视,南京国民政府规定训政委员会直接隶属于南京国民政府,并委派唐绍仪、孙科、吴铁城、李禄超、钟荣光、李蟠、马应彪、蔡昌、郑道实九人组成训委会,指定唐绍仪为主席。这九位委员中既有国民党政要,也有商界领袖和学界名人,在当时均是具有较高声望的中山籍人士。在九位委员中以唐绍仪和孙科两人对中山县训政最为积极,参与的程度也最深。唐绍仪甚至在1931年春出任中山模范县县长之职,并在筹办各级自治组织、发展中小学教育、肃清境内一切烟赌,特别是在建设唐家湾无税口岸等方面,着实做了大量富有创建性和影响深远的工作。
1934年10月,唐绍仪因与陈济棠等人的矛盾而被迫辞去中山县长职务。继任训委会主席的孙科,对中山县训政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加深。不过,训政委员会自成立至1934年10月,先后进行过两次改组。1929年成立时成员共九人,1930年春增加陈铭枢、林森、黄居素、欧阳驹、张惠长、陈庆云六人为委员,从而使训政委员会成员增加至十五人。新增六人当中,陈铭枢和林森非中山籍,一为广东省政府主席,一为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他们的参与,既说明南京国民政府更加重视中山县训政的实施,又表明训委会的地位和影响得到进一步加强。
中山县被树立为全国模范县后,全县上下兴起了一股建设新中山的浪潮。训委会和县政府大张旗鼓地进行建设新中山的各项活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最引人注目的是发展教育、开辟唐家湾为商埠和发起民众造产运动。其中,发展教育,可谓成就斐然,特别是义务教育实验,参与的学校和民众教育机关的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唐家开埠和以唐家湾为中心建设中山港无税口岸的举措,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对唐家湾乃至中山县的社会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民众造产运动采取合作社方式,组织民众实业公司,筹款兴办实业,发展民生,客观上为中山县经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尽管中山模范县的建设因唐绍仪的辞职和国内复杂多变的政治形势等方面的影响而未能如愿,但中山模范县的创建毕竟还是为中山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为后来中山社会的文明进步留下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丰厚的文化遗产。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山沦陷。汪伪政权虽然实行反动统治,但中山抗日烽火越烧越旺。不久,中山抗日游击大队在五桂山成立,后改编为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在中山人欧初等的领导下,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与日伪军展开全面斗争,取得了多次战斗的胜利。抗战胜利后,中山在战争废墟中开始重建,工商业有了新的气象,商品畅销港澳,经济民生初步好转。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30日,中山县解放,解放后的中山县作为伟人故里的地位和作用,同样受到党中央、政务院和广东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山县曾一度属广东省珠江专区管辖。1952年11月,中山县划出石岐市,1953年5月划出珠海县。1955年8月,改属广东省佛山专区。1958年12月珠海县、石岐市并入中山县,县城石岐改为县辖镇。同年内,中山县先后将大岗、万顷沙两公社和大岗镇划归番禺县,将小黄圃、高黎两个小乡划归顺德县。1961年10月,又将珠海县划出。1965年再将斗门、乾务和白蕉三公社划归新成立的斗门县。1968年中山改属佛山地区。1983年6月,中山县改属佛山市,并于同年12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改中山县为县级市。1988年1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山市升格为地级市。
从1949年10月30日中山县解放,到1988年1月7日中山升格为地级市,短短的三十余年间,中山的行政归属不断变动,中山的土地面积和人口也多次划拨出去,面积减少了,资源优势削弱了,但行政级别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了,社会影响和城市竞争力增强了。这里不仅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和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等光荣称号,而且被评为全国最有幸福感的环保城市,真正成为“适宜居住、适宜创业、适宜创新”的“三宜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