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天需卦:外有搂钱的耙子,内有攒钱的匣子
水天需卦
你会发现,中国历史上一种有趣的组合现象。比如秦始皇和李斯、汉高祖和萧何、汉武帝和桑弘羊、刘备和诸葛亮、李世民和魏徵、赵匡胤和赵普、朱元璋和刘玄基、雍正和张廷玉、乾隆和和珅……有为的帝王,一定会和某个将相是很好的搭档。或者就现在知名的企业而言,海尔、海信、联想、阿里、华为、巨人,都有一个创始人之外的2号辅佐人物,协助他管理运营企业。
企业家,特别是创始企业家,一定是精力充沛的领导型人格。但是,当企业发展壮大到一定规模之后,烦琐的管理势必会耗损企业家的精力。而且,管理思维和企业家的领导思维,是有区别的。这时企业的管理谁来继续?内部提拔或者从外请一个专业的经理人,来解决烦琐的事务类工作,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但是,不错的前提是,企业管理不是也不应该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存在,而是要承载着企业家“元亨利贞”的思想。同时,这种管理,也会反哺企业和企业家,将企业家的创造力,归纳在一个合理的发力范畴之内。所以,这个水天需卦,是有多重意义和双向解读的。
卦辞: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通常的翻译是:等待。抓到俘虏,大吉大利,好的卜问。有利于涉深水渡江河。其实是说在企业管理与企业家精神的良好配合下,企业经营的收获状态。
需。“需”从雨从而,马上就要下雨了,要等,要再努力一下。不是“风天小畜”卦的云聚集,而是雨云已经在天上了。雨水带财,企业要赚钱了,企业的运营管理,会给企业家带来更多的利润。
有孚,光亨,贞吉。管理要落实到位,要行于“贞正之事”,这样的企业组织才能“人心齐泰山移”,才会在商战中有所收获。这个收获,是广大范围的亨通,是从供应商到渠道商,到合作者,到消费者等全方位的收获。
利涉大川。《孙子兵法》有言:“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只有管理健康的企业组织,才可以度过大的市场风险(柳传志先生曾经专题演讲过)。这种管理下,企业能被消费者信任、被客户信赖、被员工忠诚等,这些正能量都支持企业的大动作,使其扛过大风险。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白话的意思是:云聚集在天上还未下,待时而降。时机未到之前,放松,娱乐,君王与臣工百姓一起宴饮。
这种娱乐对企业意味着什么?要有耐心,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企业管理是个系统工程,是人事合一的系统工程。其建设和收益要有时间性、逐渐性,要用企业的实际经验累积总结而成,要通过学习先进管理模式消化而成。
虽然有时候组织的效率不如个人效率快,但是企业终究是靠组织力量做大事情的。所以,企业家要推动组织,就必须学会等待和忍耐,甚至还要忍受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的损耗。此时不能因为心急而搞得人心惶惶,要淡定饮食宴乐!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字面的意思是:需,是等待。危险在前,人有刚健之德能,不会贸然陷入危险之中,也不至于困窘穷迫。“需。有孚,光亨,贞吉”,因为九五之爻处在上卦的中位,具备和悦做人、诚信做事的本性,有利于涉水渡河,所往必有功。
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从卦象来看,下卦是乾卦,全是阳爻。上卦是坎卦,阳爻占中,六四、上六都是阴爻。坎卦作为管理卦也有坎坎绊绊、陷阱重重的意思。管理本身就是建立阻碍,只是这个阻碍要保证日常经营“水流不滞”,经营活动“刚健不陷”,而不是将经营“捆手捆脚”。
位乎天位,以正中也。是说企业管理,虽然建立了很多的规章制度,但是阳爻占中位,行的是中正之事,要保证业务流程的正常顺畅而行。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经营行中正之事,企业肌体健康,则能涉江渡海。行动了就会有收获。
分享我早期的一段工作经历,算是注解这段彖辞。
我上任后,几个会议一圈电话下来,发现这是一个人治的企业,特别是各地办事处经理缺乏主动工作思维,等着听上面的指示,不是装糊涂考验我而是真的习惯了听指示。后来我召开了一次三天的全国会议,从市场分析、企业战略的走向、市场定位、营销各个要素的规划,到日常管理制度、会议制度、信息报表制度,甚至连商场寄售的进销存表格,以及如何审查超市合同,如何做合同条款的盈亏分析等,都进行了培训。很烦琐,很累!但是经过磨合,各地办事处的工作效率立刻提升了起来。不会再有我说东、他说西的事情发生了,办事处经理也会主动地自己安排自己的工作了。
最后,我们用“体、相、用”来格致一下水天需卦:
体,是卦辞。企业是组织,组织要管理,管理才有合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收获。
相,是象辞。一个管理系统的建立,如盖高楼一样,要有规划,要按部就班地建设。有时候,还要停下来检查,停下来修正。所以,企业家不能心急赶工。
用,是彖辞。我觉得,可以借用孔子的一段话来形象地解释: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换到就企业管理而论的语境里,意思是,企业家在推行管理时要注意避免犯三种过失:
1.企业还没到精细化的时候就精细管理,是急躁,会损害企业发展的活力。
2.该精细管理的时候,却放了散羊,这是不作为,会损坏企业组织的合力。
3.不顾及企业的业务流程,不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参考企业的商业模式特点,一味强调为管理而管理,这是瞎子,会使企业行动僵化而丧失管理本来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