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是推进落实《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是为了培养一批“具有优良师德修养、先进教育理念、厚实专业素养,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中勇于改革创新,破解难题,有较深刻的学术思想、独到的教育教学策略和风格的教师。培养具有开阔国际视野和较强国际交往能力,教育实证研究和教育创新能力的教师”。“双名工程”是具有上海特色的教师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被誉为“劳模的摇篮”,是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市属应用型本科高校。从2005年“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项目启动开始,连续三期承担了部分中职教师的名师培养工作。作为职业教育的“排头兵”,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在职业教育领域拥有丰富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经验和先进的师资培养理念。为了促进基地学员更快成长,使其成为上海乃至全国中职校有影响力的名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基地根据上海市教委对“双名工程”培养的要求,探索和研究中职校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遵循“全市学习与基地学习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动手实践相结合、课题带教与现场指导相结合、个人研究与集体调研相结合、能力提升与学业提高相结合”等培养原则,从中职教师生涯发展的需求出发,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并在实践过程中实施了培养中职校名师的四大学习模块,更新职业教育理念、掌握职业教育基本理论与方法、运用现代职业教育技术、学会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并形成特色。
第一,思路提升水平。参加名师培训的学员都是一线有丰富教学或管理经验的优秀教师,决定了名师培训思路区别于一般的教师培训。名师培训是为了让具有丰富教育实践经验的学员们能够在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层面进行深刻而系统的反思,破解影响职业发展的瓶颈,在学习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围绕这一培养思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基地设计了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基地搭台,学生唱戏”,让学员在课程设计、说课、示范课等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暴露”问题,组织导师专家集体“问诊”,帮助学员找准问题,引导学员去反思,化为课题去研究。同时设计各类有针对性的任务,让学生在任务中去改进,最终实现能力的提升,获得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过程保障质量。名师的培养过程是全面培养的过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基地通过专家讲座、学员论坛、参观学习、自学职教理论等途径更新学员职业教育理念,通过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研究和培养方案制订等,让学员掌握职业教育基本理论与方法,通过课程设计、说课、示范课等,提升学员运用现代职业教育技术和方法的能力,通过项目化学习的组织方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全面提升学员的组织、教研、教学能力。让学员“在锤炼中升华,在探索中进步,在反思中提高,在积识中成智”,实现学员的全方位发展。
第三,结果彰显特色。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基地将“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融入培养过程之中,通过“劳模”讲座、“劳模”带教等形式激发学员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促使名师学员在推进教学环境、教材应用、教学方式、专业设置,深化教学模式和学生评价模式改革,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等业务领域精益求精。
名师工程能够取得成功还在于学员的全身心的投入。入选基地培训学习的教师都是所在学校的骨干教师,在教学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面对职业生涯的发展瓶颈,他们都有提升自身的迫切愿望。他们都把基地学习作为难得的机会加以珍惜。
学员选送学校对学员成长寄予很大期望,校长们在培训期间和基地深度沟通,直接参与了培训全过程。
学员、学校和基地的共同努力,达成了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的目标。
我们可以期待,经过基地培训的教师们将在建设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当前,上海正按照国家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迫切需要大量创新创业人才。“名师方能出高徒”,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呼唤更多的名师,名师的培养将会一直“在路上”。
上海市第三期“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基地
原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