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的得与失
第一节 中东欧国家政治经济特点
剧变后中东欧国家政治体制的演变及其地区差异
中东欧国家剧变已近10年了。回顾这些年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这些国家政治体制的演变具有如下内容和特点:(1)多党议会民主制已初步形成,逐渐走向成熟;(2)各党派进一步分化和改组,形成以左、右翼两大势力较量为中心的轮流坐庄局面;(3)实现政治稳定,加速恢复和发展经济,参加北约和欧盟已成为中东欧大多数国家的主要努力目标。
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形势在逐步好转,但进程参差不齐,差距日趋明显。尽管仍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但大的发展趋势已不可逆转。
多党议会民主制已基本建立
在近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大部分东欧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共产党一党制,部分国家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和“公开性”的影响下,这种体制受到“政治多元化”思想的冲击,开始动摇。从1989年秋季起,中东欧诸国先后经历了一场剧变。
很快,这些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发生了战后以来最重大的转折。它们在政治上实行多党议会民主制度,经济上推行以私有化为主的市场经济,而在外交上则主张“回归欧洲”,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联盟。
特别是这些国家的政治体制变化更快。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各种政党和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每个国家都出现了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大大小小的政党和组织。
如果我们将这些众多的党派分一分类,那么大致可概括如下:第一类,新老社会党组成的左翼集团。它包括新老社会党、社会民主党以及从前共产党分化出来的其他中左政党与组织(有的仍用共产党的名称)。它代表社会民主主义思想。该集团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老社会党能够同新社会党合作,如波兰和匈牙利;一种是由于历史积怨太深,老社会党同新社会党很难合作,如捷克和保加利亚。第二类,新老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政党组成的右翼集团。它包括恢复活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后初期成立的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政党(包括农民党)以及剧变中大量形成的各种反对派政党和组织。从政治倾向看,多数党强调民主自由,崇尚西方;部分党派的民族主义情绪较重,如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第三类,保皇党,主要在保、罗、波、阿、塞等国活动。
不管这些党派打的什么旗号和制定了什么样的竞选纲领,它们都是多党制和市场经济的拥护者。它们在近几年的政治斗争中,制定和通过了新宪法,选举产生了议会、政府和总统,实行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建立了新的政治体制。
尽管参加议会选举和总统竞选的党派多达几十个、上百个,但能获得4%—6%全国选票而进入议会“门槛”的政党一般只有五六个。以匈牙利为例,目前登记在册的政党共有179个,然而90%的政党有名无实,在政治生活中作用不大。1994年和1998年议会大选时,最终只有6个政党能进入议会和组成议员团。因此,一些国家已制定新的政党法,改变过去几十人或几百人可以成立政党的规定。党派林立的现象将逐步得到扭转。
在实际生活和政治斗争中,各党派亲身体验和认识到,联合赢得胜利,分裂导致失败。所以,几年来各党派在加速分化改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左右翼两大集团轮流执政的局面。当然,这只是就总体而言,在现实政治斗争中,也不乏左、右翼在某些问题上交叉联合的现象。
左右翼两大势力的较量和变化
剧变后中东欧国家左、右两派政治力量此消彼长的现象时有发生,政权多次易手。近10年来,这些国家一般都举行了两三届总统选举和3—5届议会大选,政府更迭频繁。像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已组建过七八届政府。这一方面说明中东欧国家的民主机制大体上能正常运转,尽管争夺选民和政权的斗争异常激烈,但权力交替一般能按照宪法原则和政治游戏规则进行,没有引起大的社会动荡;另一方面则说明多党议会民主制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民主机制发育不良,法制尚不健全,与西方的议会民主制比较还相差甚远。
1989年6月,波兰统一工人党在大选中失利,在中东欧国家中出现了第一个由团结工会人士出任总理的政府。1993年9月,以波兰社会民主党为首的民主左派联盟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成立左翼联合政府。之后,在1995年11月的总统选举中,波社民党主席克瓦希涅夫斯基击败团结工会的瓦文萨,当选为总统。这样,波总统、议会和政府三大权力支柱均由民主左联掌握,被称为“红三角”。但在1997年9月第四次议会换届选举中,由近40个右翼政党和组织组成的团结选举运动战胜执政4年的民主左联,遂组织以布泽克为总理的新政府,波进入右翼政府和左翼总统的“共治”时期。在1998年10月的地方选举中,左翼略占上风。
1990年3—4月,匈牙利进行国会选举,反对党民主论坛同独立小农党和基督民主人民党一起组成三党联合政府。匈社会党在1994年5月的第二次国会大选中取得54%以上的选票,获单独组阁权。但它摒弃前嫌同1990年最激进的反对党自由民主主义者联盟合作,建立了左翼联合政府。匈社会党在1998年5月的第三次大选中,尽管联合了社民党、匈工会全国联合会、农民联盟等传统左翼势力,却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遭到失败。匈右翼反对派青民盟和独立小农党等实现联合,以微弱多数票取胜,组成了以欧尔班·维克多为总理的联合政府。
捷克斯洛伐克1989年12月成立过渡性“民族谅解政府”。1990年6月进行第一次自由选举,公民论坛等反对党获胜。总统是公民论坛的哈维尔。1992年6月第二次大选的结果是:在捷克共和国,以克劳斯为主席的公民民主党上台执政;在斯洛伐克共和国,以梅恰尔为主席的中左翼政党“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取得胜利。1993年1月捷克斯洛伐克解体为两个国家。1996年5月第三次大选后,以捷公民民主党为首的中右翼继续掌权,这个政治联盟先后执政长达六七年之久。1997年底,克劳斯政府因经济形势恶化和右翼政党内部分裂而集体辞职。捷社会民主党同捷摩共及其他左翼力量在议会超过右翼,打破了自1989年以来右翼一统天下的局面。1998年9月,捷克大选时,捷社会民主党虽得票未过半数,但与右翼政党公民民主党达成谅解协议,组成了清一色的“少数派政府”。
1994年,“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成为议会第一大党,继续组织政府。由斯洛伐克共产党改名的民主左派党是议会第二大党,但它未参加联合执政。斯总统和总理属同一党派,但一直闹矛盾。1998年3月初,总统科瓦奇结束了历时5年的任期,由于各党派意见不一,新总统一时难以选出。同年9月,执政多年的斯洛伐克民主运动在议会大选中失败,梅恰尔总理告别政坛。10月底,组成以斯民主联盟领导人祖林为首的四党联合政府。
1989年底到1994年秋,保加利亚先后更换了5届政府,即社会党政府、中派联合政府、民主力量联盟(简称民盟)政府、中派政府和看守政府。其中,清一色民盟右翼政府执政仅11个月。1994年12月,保社会党在议会提前大选中,以54%的优势击败由十几个党派组成的民盟。社会党放弃一党政府,同一些中左小党联合,成立民主左翼联合政府,左翼控制着议会和政府,但总统却是来自民盟的热列夫。1996年10月和1997年4月,保社会党接连在总统选举中和提前举行的议会大选中败在民盟手下。民盟同保农民联盟和人民联盟等小党组成了1990年以来的第八届政府。于是,总统、议会和政府又都落入右翼之手。
1989年12月,罗马尼亚救国阵线成立,接管了全部政权。在1990年5月举行的第一次大选中,救国阵线主席伊利埃斯库当选为总统。1992年9月大选后组成了以罗社会民主主义党为主的中左执政联盟。中左力量出任总统和议长,总理由无党派人士担任。在1996年10月的新一届议会和总统大选后,由三个主要右翼政党组成的联合政府上台执政。1998年初,执政联盟内部发生危机,导致3月底乔尔贝亚总理辞职,4月成立了以国家农民党总书记瓦西里为总理的新政府。这几个月来,有迹象表明,罗朝野各派都在为1999年提前大选做准备。
由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更名的社会党直到1992年3月大选时才败给右翼的民主党,民主党主席贝里沙任总统。1996年年中举行第三次议会大选,民主党以操纵和舞弊手段又一次“获胜”,独揽总统、总理和议长大权。1997年初,阿爆发欺诈性“金字塔式集资事件”,民怨沸腾,暴力骚乱遍及全国,致使民主党政府垮台。同年6月,阿社会党在议会和总统选举中双双获胜,左翼开始重建国家。但1998年9月由于反对党一领导人被杀再次引发动乱,纳诺总理被迫辞职,以社会党为主的中立五党联盟政府遭到挑战。
从上述可以看出,中东欧国家左、右翼轮流坐庄,少的已轮换一遍,多的已轮换两三遍。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左派党”或“右派党”、“左翼势力”或“右翼势力”等,是一个综合体,并非指某一个具体的政党或组织。它只是反映了站在某一营垒中的各种政治力量的总称。左翼或右翼政党又各有自己的纲领,对社会发展持有不同的观点。而且,同一政党在不同时期和不同事件上,有时站在左翼一边,有时又倾向于右翼。这就是所谓的“党外有党,党内有派”。也就是说,在现实党派斗争中意识形态的作用越来越淡化。左翼表现温和化,右翼开始理智化。中间势力在剧变初期有过一定影响,在保加利亚曾两度组阁,至今也有“欧洲左翼”组织存在,故中派一度被人们看好。随后,中派发生分化,一部分自行衰亡,另一部分则分别转到中左联盟或中右联盟。
同时,还需要指出的是,左、右两大势力交替执政和易位属正常现象。有时是执政党政策失败或内部矛盾的结果,有时又是因一些突发事件所致。左翼和中左翼主张社会市场经济,实现民族和解,建立公民社会,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关心社会保障和保护劳动者权益。他们代表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并未把社会主义作为奋斗目标;右翼和中右翼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坚持“一步到位”的强硬转轨措施,加速社会两极分化,一味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盲目否定过去的一切,推行亲西方的“一边倒”外交政策。其实,左、右两大派的纲领区别并不大。在实行多党议会民主制、三权分立、私有化和回归欧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并没有多大分歧,有时甚至还能达成某种谅解和协议。但在具体步骤、方法和政策上则存在不同意见与争论,有时斗争异常激烈。
总的来说,无论哪一派在台上,中东欧国家的政治体制都在逐步巩固和发展。但是,每个国家政治体制的演变和政局的稳定程度又差异较大。
政治体制发展中的地区差异和三种类型
9年来,中东欧国家各派政治力量都认为,市场经济、多党议会民主制和法制是国家发展的共同目标。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整个地区的经济和政治发展出现了明显的不平衡。大体上可以将其区分为三种情况或归纳为三种类型:中欧、东南欧(即巴尔干)和前南斯拉夫地区。
中欧的波、捷、匈等国,过去的资产阶级民主和经济基础较好,文化和宗教传统跟西欧相同;转轨时期的政治斗争手段和激烈程度缓和些,阵痛轻些,因而政局也相对平静些。另外,这几个国家还得益于在社会主义时期曾进行过改革,经历过重大的历史事件,在党内外产生了一批具有改革思想的人物。再则,这些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转变时,较快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和具体措施,又重视本地区内的合作与协调,并得到国际组织和西方大国的大力支持,所以体制转轨和经济恢复均较快。
东南欧的阿、保、罗历史上议会民主脆弱,政党体制不发育;原来的经济基础差,属欧洲落后农业国;文化和宗教传统偏向保守和封闭;近年的政治与经济改革相对滞后;政局不够稳定,政府经常更换;经济波动大,面临的困难多。在经济转轨方面至今尚未制定出适合本国情况的政策和纲领,尚处在探索阶段。在政治斗争方面,街头暴力行动和恐怖事件还时有发生。
从经济发展情况看,也是如此。中欧国家经济连续保持增长,已步入良性循环。1997年波、斯(洛伐克)、匈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6.9%、6%和4.5%;市场经济运行正常,金融体制较健全;吸引外资较多,占前东欧地区外资总量的70%以上,外汇储备连年增加;通货膨胀率较低,1997年捷、斯(洛伐克)的通胀率为10.2%和6%,波为13%、匈为18.4%;对外贸易自由化;私有化速度快。
东南欧的罗、保、阿三国经济改革进程缓慢,经济体制转轨举步维艰;经济起伏不定,回升乏力;罗、保、阿曾一度出现复苏的“亮点”,但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仍呈负增长,分别为-1.5%、-7%和-15%;金融体制混乱,部分银行倒闭;通货膨胀率居高难下,投资风险较大;外汇储备捉襟见肘;私有化速度慢。
另外,国际组织和西方国家在政治支持、经济援助、投资贷款等方面对这些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在前南问题上持双重标准,也是形成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回归欧洲”方面,北约和欧盟已确定波、捷、匈为被接纳的首批成员国,而罗、保、阿在西方双东扩的“达标”道路上遇到许多障碍和困难,只能排在波、捷、匈等国的时间表之后。
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情况比较特殊。1992年南联邦解体以来,在南联盟和马其顿有一支较稳定的左翼力量。该地区迄今也未完全摆脱由于分裂而引发的内战、民族纠纷和国际制裁等因素的困扰,工作重心一时难以转到政治和经济改革上来。斯洛文尼亚经济发展最快,政局最稳,争取到了首批加入欧盟的入场券;克罗地亚独立后经历了波黑内战和同境内塞族武装冲突的过程,现在政局相对较稳定;马其顿的政局发展亦受到波黑内战和科索沃危机的直接影响;南联盟处境艰难,美国和欧盟设置的“制裁外墙”尚未推倒,它们不时地利用波黑问题和科索沃问题施加压力。同时,黑山的独立倾向也日益明显。完全消除前南危机和波黑战争遗留下来的影响,合理解决科索沃危机,还需要作出艰苦的努力。
总之,中东欧国家剧变后经历了近10年的政治和经济磨难,在前进的道路上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相互间拉开了距离,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类型。今后它们仍将在业已形成的格局下艰难地走向未来。
(原载《东欧中亚研究》1999年第2期)
近两年来东南欧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
最近两年来,东南欧的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政局仍有不同程度的动荡,议会民主制尚不巩固,市场经济处于初始阶段,经济在低谷中徘徊。“回归欧洲”的愿望近期难以实现。
多党议会民主制正在形成之中
剧变以来,东南欧各国众多的党派经过分化和改组,逐渐形成了以左、右翼两大势力为中心的轮流执政的局面。在1989年底开始的反对派政党夺权和出现大动荡的时候,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和保加利亚三国的共产党经过改组,一度保持了执政地位。1991年10月,保反对派民主力量联盟上台执政;1992年3月阿右翼政党民主党击败社会党成为执政党;1992年罗左翼力量组建社会民主主义党继续执政;1994年12月,保社会党在选举中获胜,组成民主左翼联合政府;1996年10月,罗中右翼政党以国家农民党、民主党和匈牙利族民主联盟为主上台执政;1997年4月,保联合的民主力量击败保社会党,独揽全部政权;1997年6月,阿社会党挫败民主党,重登政治舞台。
这里,我们看到保、罗、阿三国政府频繁更迭和政权易位时,各党派之间的斗争基本上能遵照多党议会民主制和宪法原则进行,政局大体稳定,没有出现剧变之初的那种大混乱和大动荡。这说明东南欧政治体制的转轨已基本完成,其大的发展趋势已不可逆转。而且,人民群众和各党派均已承认这种现实。
但是,由于东南欧国家议会民主制的传统脆弱,实行多党制的时间短和法制不健全,此外,有的政党还得到欧美大国不同利益集团的支持,所以这些国家的党派在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往往视对方为仇敌,政治上表现得很不成熟。一方面进行议会辩论;另一方面又通过街头施压、恐怖活动、暴力甚至暗杀等残忍手段一心想搞垮对手,致使社会不能持续稳定,经济不能持续发展。
阿尔巴尼亚一直是中东欧国家中最动荡不定的国家。1997年3月发生全国性武装骚乱,破坏性极大,遂于同年6月提前大选。民主党选举失利后,其议员又拒绝参加议会的任何活动,使阿政局长期陷入僵局,他们还不断挑起事端,迫使社会党纳诺政府于1998年8月辞职。接着,社会党成立了以马伊科为首的中左联合政府。年底,民主党又鼓动大学生绝食,要求政府下台,企图让前总统贝里沙卷土重来。随后,阿政府同反对党举行会谈,才出现了缓解紧张关系的某种迹象。
1998年是罗马尼亚政坛的危机年。3月,执政的两党——国家农民党和民主党闹矛盾,导致乔尔贝亚总理辞职。秋季,匈族民主联盟威胁要退出政府,执政党内部冲突加剧。瓦西里政府上台后,执政联盟的内讧仍未解决,严重影响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迹象表明,罗朝野各党派都在为今年提前大选做准备。第一大反对党社会民主主义党谋求联合议会内外一切中左力量,争取再度执政。
1998年保加利亚民盟政府在对内对外政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政局趋于稳定。它在西方的支持下有可能执政到2001年任期届满。
市场经济的框架尚未最终形成
如果说东南欧国家政治体制的转轨进程较为顺利,那么它们向市场经济过渡则相对要缓慢得多,困难得多。在罗、保、阿三国,市场经济的框架尚未最终形成,转轨的效果也不明显,比较符合各自国情的市场经济模式仍在探索之中。
东南欧国家过去的经济基础薄弱,是欧洲最落后的农业国;在转轨过程中开始阶段迷信“洋顾问”“洋教条”,没有制定出符合本国情况的具体经济纲领;金融体制混乱,外来投资很少,经济回升乏力;受到前南斯拉夫地区危机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迄今其经济或在低谷中徘徊,或处于恢复性缓慢增长阶段。
1994年前后,这些国家的经济一度出现过“亮点”,但很快又呈负增长。据保加利亚官方公布的数字,1996年同1990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22.6%,其中农业产值下降了20.3%。1997年1—2月的通货膨胀率高达243%。本国货币列弗同美元的比价由1996年11月的300: 1猛跌到1997年2月的3100: 1。1997年5月保民主力量联盟上台后实行果断的稳定和改革纲要,局面有所扭转。当年的GDP仍下降6.9%。1998年保GDP增长1.5%,通货膨胀率低于10%(原来预计为16%左右),预算赤字预计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仅占1%,这后两项被看成近年来的“奇迹”。预计1999年的GDP将增长3.7%,通货膨胀率将降至6.3%。
罗马尼亚199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曾增长4.1%,但1997年的经济陷入混乱状态,GDP下降6.6%,全年通货膨胀率高达154%,失业率为9.6%。1998年GDP又下降了5个百分点,通货膨胀率达60%。外电认为,1999年罗的GDP将继续下降四五个百分点,经济至少要到2000年才有望止跌回升。
剧变以来,阿尔巴尼亚的经济遭到毁灭性破坏。前几年虽有所恢复,但是很不稳定。近两年由于受社会集资诈骗案影响,发生大动乱,1997年的GDP下降15%, 1998年社会党政府经过多方努力,使GDP回升了8个百分点。预计1999年经济会进一步回升。
罗、保、阿三国都强调加快私有化步伐,采取“一步到位”的激进做法,认为私有化是发展经济的唯一出路,对变更所有制的作用估计过高。结果,私有化措施和计划不符合本国国情,目前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保罗阿的私有化有三种形式:一是将1944年人民政权建立后国家没收的不动产和土地依据所谓“恢复原状法”,归还原主;二是有偿私有化,即向国内外出售国有资产,其中服务性行业的小私有化进展顺利,已经完成,而国有企业的“大私有化”却进展缓慢;三是无偿私有化或“大众私有化”,即将部分国有资产以“投资券”的形式平分给年满18岁的公民。
但是,由于这三国的中产阶级尚未形成,本国资金有限,此外,投资环境风险大,外国人也不想购买那些亏损企业。国有企业改造和私有化举步维艰,甚至停滞不前。保实现私有化的国有资产不到30%,归还原主的土地也只占应归还土地的67%。罗保两国的私营经济成分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和52%左右。盲目私有化在这三个国家引起生产持续下滑、失业增加、国有资产流失、贪污腐败和诸多社会问题,后遗症相当严重。
罗、保、阿是传统的农业国。剧变前农业为国家的工业化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均作出过重要贡献。保曾实现人均吨粮,罗阿也曾粮食自给有余。剧变后,农业因私有化措施过头,执行“还乡团”式的“恢复原状法”,致使许多良田荒芜,农业生产遭到灾难性的破坏。以保加利亚为例,1993—1996年,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减少了22%,拖拉机减少了44%,小麦产量减少了51%,生猪存栏头数减少了28%。1996年同1991年相比,粮食产量减少了62%。近几年粮食产量(主要是小麦)从过去的800多万吨徘徊在320万—350万吨。所以1996年底出现了“粮荒”。罗马尼亚全国80%的耕地已由集体所有制变为个人所有,但目前的农业生产水平只是剧变前的50%。这两年受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粮食产量由1996年的2100万吨降至1998年的1400万吨,减产34%以上,国家不得不进口粮食和食品;水果比1997年减少1/4。同时,牲畜存栏数继续下降。1998年秋播延期,只有1/4的麦子及时下播。预计1999年即使风调雨顺产量也将减少七八个百分点。
基于上述种种情况,1998年罗、保两国的GDP只分别达到1989年底的75%和64%。罗工业生产仅为剧变前的40%。阿的工农业产值也远未恢复到剧变前的水平。西方经济学家估计东南欧国家即使不再发生大的动荡,也要到2007年前后才能恢复到剧变前的生产水平。
罗、保、阿三国的月平均工资仅为100美元左右,退休人员只有三四十美元。三国的基本物价要比我国高出近一倍。社会贫富悬殊,3%—5%的富裕阶层拥有30%以上的国家财富,而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实际收入仅为1989年的60%,将近3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60%的人接近社会保障线。
加入北约和欧盟的道路将是漫长的
剧变之初,中东欧国家就提出了“回归欧洲”的口号,称这是一个“坚定的战略目标”。这主要是指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联盟。可以说,在同欧洲一体化问题上,罗、保、阿三国的左翼和右翼并没有原则分歧,只是在具体“步骤和方法”上有不同意见。
这三国早就是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的参加国。它们都是北约的“和平伙伴”和北约合作委员会的成员。1993年保、罗已成为欧盟联系国。为了早日成为“欧洲结构”里的正式成员,这三国在制裁南斯拉夫问题、波黑内战和最近的科索沃危机中,都不惜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一边倒向北约和欧盟,有的提供“空中走廊”,有的提供“军事基地”。它们对西方的双东扩持特别积极的态度,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罗、保、阿对外贸易的70%左右是同欧盟成员国进行的,对传统贸易伙伴俄罗斯的贸易已降至10%—15%;罗75%的进出口贸易同欧盟国家进行。1997年,在保的进出口贸易中,欧盟占43%、俄罗斯和独联体各国占22%。阿1998年的外贸出口仅1.5亿美元,进口约6亿美元,逆差很大,进出口的主要伙伴是意大利和希腊。
东南欧国家为参加北约和欧盟,还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签订了一系列有关关税、货币、投资、国家关系等方面的协议。在立法、金融体制、结构改革、能源、农产品、环境保护等领域采取了种种措施靠拢欧盟,但收效甚微。北约和欧盟已确定中欧的波、捷、匈为首批参加国,而罗保阿则排在它们的时间表之后,需要耐心等待。
1999年,保、罗、斯洛文尼亚将应邀参加北约活动,但正式加入得等到2004—2005年。至于加入欧盟,尚无时间表。
欧盟代表在对保罗进行了调查分析后认为,现在它们进入欧盟是“危险的”,因为它们在政治、法律、经济结构改造、国内生产总值、环境污染、居民收入等诸多方面距欧盟的标准和指数相差太远,不能急于求成。形象地说,欧盟像个行进中的汽车队,保、罗、阿像骑着自行车的人,是无法赶上和加入车队的。据粗略统计,目前保、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只有1540美元和1600美元,不及波、捷、匈的一半,更无法同欧盟成员国相比。
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各种迹象表明,保、罗、阿三国很难在短期内改变政局不稳和经济严重滞后的状况。目前,这三个国家之间也在逐渐拉开距离。阿因国内动乱不已,已落在保罗后头;而罗近年来经济状况糟糕和民情沸腾,又落到了保的后面。保近期可能“绝境逢生”,迎来政治、经济较稳定发展的好年头。
三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
1.由于受到前南地区特别是科索沃危机和俄罗斯金融危机的影响,东南欧国家所处的周边环境十分严峻,不利于国内形势的稳定。
2.经济上不去,社会两极分化加剧。贫困化家庭增多,“怀旧”和不满情绪时有表现。
3.朝野各党争斗激烈,执政联盟内部亦存在激烈纷争,经济困难持续的时间又很长,没有盼头,民众的选举积极性越来越低。
4.贪污腐败和贿赂之风盛行,已是东南欧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5.犯罪率居高不下,社会没有安全感。巴尔干地区已成为走私毒品和武器、贩卖妇婴的重要通道。过早取消死刑的做法使犯罪分子有恃无恐。
(原载《欧亚社会发展研究》1999年2月12日)
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的进程及展望
欧盟扩大,进而实现欧洲一体化,将使欧盟成为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中相当重要的一极。中东欧各国早已把入盟的愿望变成了具体行动,态度积极。它们期盼本国经济融入欧洲大市场,缩小地域差异,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逐步赶上欧盟国家的水平,巩固国内的民主化成果,从而最终完成“回归欧洲”的全过程。入盟是各主权国家利益接近和碰撞的过程。所以,谈判既具体、艰难,又很复杂。
欧盟东扩战略
欧盟是当前欧洲规模最大和实力最强的政治经济组织。它拥有巨大的经济实力,其外贸额(不包括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量)占全球贸易总量的21%(美国占18%,日本占10%), 15个成员国的外汇储备(不包括欧洲货币)占世界外汇储备总量的32%,欧盟15国提供的发展援助占发达国家提供的援助的53%。2002年欧元的发行是欧盟历史上划时代意义的事件,随着欧元强势货币地位的确立,欧盟在世界上的经济影响力会继续加大。在国际组织中,欧盟同样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在号称“经济安理会”的八国集团中,德、法、英、意占有4席,在经合组织中,欧洲占2/3的席位,在北约19个成员国中有16个在欧洲,联合国“五常”中英、法占两位。欧盟的实力还表现在其外交和防务一体化进程的重大突破,即各国以欧盟这一单一名义参与国际事务,各成员国在开展外交活动时需遵循欧盟统一的外交政策和原则,并且在军事合作方面从共同防务向军事一体化发展。
近年来,欧盟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该组织开始以“独立人格”姿态参与重大国际事务,自我意识不断加强,无论欧盟的未来组织形式是“联邦”或“邦联”,欧盟在国际社会上的作用和分量将不断加强。在未来多极化世界格局中,欧盟将是重要的一极。
欧盟的一体化进程在不断深化和壮大,经济、政治和外交的一体化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欧盟的发展、壮大说明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欧洲各国领导人都意识到,欧洲只有深化联合,特别是从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才能真正有效地维护欧洲的利益。至于欧盟今后的奋斗目标,2000年2月15日,欧盟委员会轮值主席普罗迪在欧洲议会发表讲话,为未来的欧洲提出了四大奋斗目标:(1)欧盟必须保持持久而旺盛的经济增长,以提高欧盟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2)营造欧盟需要的安全环境;(3)充实欧洲文化的内涵;(4)向欧洲边界之外提供民主、自由、团结和有凝聚力的欧洲社会样板。从中可以看出,欧盟的长远目标是输出“欧洲模式”。正因为这样,像瑞士这样保持中立几百年的国家,也在讨论入盟的优劣问题。
中东欧国家转轨之初,欧盟就把东扩作为重建欧洲的重大步骤提上了日程。在欧盟看来,向前东欧地区扩展将增强欧盟的实力,拓展欧洲单一市场的规模,加速欧盟的内部改革,给欧盟的企业提供新的原材料基地、生产场所和销售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起到保障欧洲稳定与安全的作用,进而实现欧洲一体化的夙愿,使其成为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中相当重要的一极。近几年来,欧盟加快了向原东欧地区扩展的步伐,势头强劲,而中东欧各国也把入盟的愿望变成具体行动,态度积极。中东欧国家之所以愿意放弃一定的国家主权而追求入盟,根本目的是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寻求新的“靠山”。欧盟目前已几乎覆盖了所有西欧国家,并且在今后的东扩进程中将进一步把中欧、东南欧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接纳进来,在可预见的未来,欧盟将扩展成一个拥有25个以上成员国的超国家集团,其经济力量、政治和外交能量、科技潜力及军事实力之巨大是可想而知的。
在历史上,中东欧国家一直是西欧大国与俄罗斯争夺的中间地带,苏联解体为欧盟进入该地区提供了一次历史性机遇。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欧盟就先后同10个东欧国家签订了为期10年的“欧洲协定”,即联系国协定。该协定的主要内容包括欧盟帮助中东欧国家在政治标准、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等方面进一步向欧盟靠拢和接轨。普罗迪2000年2月15日在欧洲议会发表题为《2000—2005年新欧洲蓝图》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欧盟东扩的关键是为了在整个欧洲大陆实现和平、稳定和共同的价值观”,他还希望欧盟委员会“必须研究欧盟扩大到30个成员国时的政策”,并“为此进行必要的政治决策体制改革”,“做好欧盟在中长期内规模扩大的准备工作”。欧盟领导人都深深懂得东扩对欧盟的重要性,一再要求欧盟委员会尽快开始入盟谈判的各项准备工作,鼓励入盟候选国继续它们的改革进程和为适应入盟条件而作出更大的努力。
欧盟向中东欧国家扩大的根本目标是使这些国家实现民主化、市场化,最终实现西欧化。在具体操作上,欧盟对东扩对象国区别对待,对目前正在与欧盟进行入盟谈判的国家,如波、匈、捷等13国列为第一梯队,在谈判结束后将接纳它们入盟;而对与欧盟签订“联系国协定”的国家,即地中海沿岸国家和部分巴尔干国家,目前主要是要求它们降低关税,并增加对它们的援助,继续促进它们为向欧盟标准靠近而进行的各项改革。
1993年,欧盟委员会哥本哈根会议首次为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提出了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总要求:在政治方面实现民主化,实行多党制和议会制,建立稳定的政治体制,保障民主、法制和少数民族权益;在经济方面市场化,提高各国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竞争力;法律制度方面采取改革措施与欧盟法律体系接轨;接受欧盟体制,支持欧盟的一体化进程,服从欧盟整体利益。
2001年12月的欧盟首脑“拉肯会议”发表的《拉肯宣言》中提出:“随着欧元与欧洲硬币将在2002年1月1日流通,在准备接纳东欧和地中海国家加盟之际,欧盟正处在十字路口。”会议决定,各成员国将就欧洲理事会、部长理事会和欧洲议会一系列新的改革作出决定,以确保欧盟可能扩大成为一个28国的集团时能顺利运作。波、匈、捷等13个国家正同欧盟谈判入盟。欧盟已采取一项政治决策,准备先接纳10个国家入盟,即原定的12国名单中除了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以外的10个国家。2002年欧盟首脑西班牙塞维利亚会议上,欧盟领导人预计在2004年前将该组织由现在的15国扩大到25国。
欧盟对东扩采取分期分批的策略。2001年底,正式确定第一批10个国家,即波兰、捷克、匈牙利、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塞浦路斯和马耳他。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土耳其将被列为第二批,估计它们入盟的时间不会早于2007年。
“9·11”事件后,欧盟加快了东扩战略的步伐,其决心也更大了。欧盟领导人认为,“9·11”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要尽可能最快地实现东扩。他们还认为:“长时间拖延扩大,将在候选国中产生欧洲悲观论,将使这些国家进行的经济改革失去强大的动力。”为此,欧盟决定在2002年结束同10个国家的入盟谈判,争取它们在2004年成为欧盟正式成员。
除单纯的经济和政治因素外,欧盟在东扩问题上还要考虑到一些国家之间的微妙关系因素。比如,波兰就有很大的特殊性,它是一个中东欧大国,尽管在入盟谈判中遇到许多问题,但由于波兰受到德国的青睐,因而在入盟问题上较其他入盟候选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在接纳新成员时,欧盟还要考虑到入盟候选国与左邻右舍的关系,如吸收捷克,就不能排除斯洛伐克;接纳爱沙尼亚,就不能拒绝立陶宛和拉脱维亚。
当然,欧盟东扩目前也存在许多困难和消极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资金问题,由于吸收新成员需要欧盟花费许多资金,势必会影响到欧盟现成员国中一些国家的既得利益,这一问题已使欧盟中经济较落后的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腊等国产生消极反应。欧洲议会有的议员甚至提出,如果资金分配行不通,就会要求欧盟推迟接纳第一批新成员的日期。“9·11”事件后,世界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欧盟在这一背景下要筹措大量资金用于吸收新成员,也绝非易事。其次,从入盟候选国来说,它们的经济条件本来就不好,与欧盟各国差距很大,为入盟就要执行欧盟近乎苛刻的条件和标准,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再次,欧盟内部在如何分配农业基金问题上也充满了危机。欧盟希望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让出一部分基金给波兰、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等国,估计也会遇到很大的阻力。此外,欧盟在东扩进程中还会面临塞浦路斯这样的敏感问题,由于它涉及希腊和土耳其两族分治和希土两国的主权争端等重大问题,欧盟还要做好对希土两国的调解工作。
欧盟东扩和中东欧国家入盟,双方的目标虽然一致,但实际操作时对双方而言又都是一件艰巨而繁杂的工程。欧盟的扩大,应该说永远伴随着各方的谈判、协商、妥协、争吵甚至危机,当事各方谁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
中东欧国家入盟谈判进程
中东欧各国政党和社会各界对入盟问题意见高度一致,可谓全民共识。中东欧国家从制度转轨起,都把“回归欧洲”和加入欧盟作为外交政策的既定目标。不管哪届政府上台,一切外交活动都服从这个目标。为此,各候选国都成立了与欧盟谈判的跨政府部门委员会,由一位部长或副部长牵头,以便于在国内采取协调行动。
欧盟东扩和中东欧国家入盟,当属两厢情愿和各有所需。中东欧国家为早日进入欧盟,在谈判中作出了重大的让步和艰辛的努力,得到国内多数民众的认可和赞同。但双方在入盟谈判过程中都在尽力维护自己的利益,在一些问题上甚至存在激烈的讨价还价,谈判艰难且漫长,远非当事各方当初想象的那么顺利和乐观。
分析中东欧国家入盟的动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指望以欧洲发达国家的经济为依托,振兴本国经济,并保证其政治、经济转轨最终成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东欧国家的政治转轨较顺利,已基本建立起能正常运转的资本主义民主政体,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与西欧仍有巨大差距。中东欧各国认识到唯有使本国经济融入欧洲大市场,实现贸易扩展和资本引进,才能缩小与西欧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逐步赶上欧盟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入盟对各申请国早期的财政状况也有好处。据保加利亚官方估计,在申请阶段,保从欧盟地区发展基金可以获得13.8亿欧元,作为一体化第一阶段的财政资金。另外,从地区援助还可以得到1亿欧元,教育和科学研究2.2亿欧元,农业7亿欧元(这基本上是当初希腊入盟时的标准)。此外,入盟还可以确保成员国的GDP年增长1%以上。这是因为中东欧国家入盟后将成为欧盟3.7亿人口庞大消费市场的一部分,中东欧国家的企业将可以参加欧盟价值1万亿欧元的交易活动。
第二,各国可以利用欧盟提供的大量援助、补贴、专项贷款和基金等改善本国的基础设施和经济结构。在入盟开始阶段,申请国可获得欧盟的部分预算资金支持。1999年12月12—13日,欧盟委员会曾指出给予入盟候选国财政援助的重要性,并强调这是其东扩战略的一部分。据估计,进入欧盟后,波兰每年从欧盟得到的各种补贴可达到70亿—80亿欧元,匈牙利可达到20亿—40亿欧元。欧盟承诺2007年前将向候选国提供600亿欧元各种形式的资金援助。这对于企望经济腾飞的中东欧诸国来说,无疑极具吸引力。
第三,入盟有助于提高这些国家的国际地位,增强它们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其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和能力,使之能更好地应对全球化挑战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目前,候选国都已是世贸组织、经合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重要经济组织和机构的成员,入盟后它们又将享受欧盟成员国的一切待遇,今后它们的国际地位将远胜昔日。
第四,中东欧国家历史上总是依附于实力强大的“靠山”,现在它们选择欧盟也是出于保障自己国家安全利益的考虑。在军事上有北约的保护,在经济上与欧盟融为一体,这对中东欧各国来讲,在维护自身安全方面可谓是上了“双保险”。从历史和文化传统角度出发,中东欧国家选择欧盟为其“靠山”,与它们实现“回归欧洲”的历史夙愿一致,也符合欧盟的欧洲大一统思想。
入盟可以给中东欧国家带来好处,这是不言自明的事。特别是“9·11”事件后,原东欧地区的移民在欧盟国家将逐步取代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的移民。欧盟内部大量中东欧国家移民的合法化,将减少中东欧国家的失业率,并增加这些国家的外汇。
在决意入盟的思想指导下,中东欧国家先后按欧盟标准开始行动,采取了一系列准备措施:首先,各国从开放市场入手,与欧盟签订旨在加强双方经贸合作关系的联系国协议。根据该协议,欧盟与中东欧国家相互开放市场,并在10年过渡期内逐步实现商品、人员、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其次,欧盟1994年的“埃森报告”进一步规范了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的法规、指标和标准,中东欧各国据此加强了对本国制度和法律的调整。最后,各国与欧盟建立多层次的对话合作机制,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和共同防务等各个领域,保证与欧盟立场的协调和一致。1998年初起,欧盟同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和塞浦路斯六国开始进行入盟谈判。1999年12月,欧盟决定放弃分批谈判的做法,改为同时与保加利亚、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马耳他和土耳其等候选国进行谈判。这样,入盟候选国就达到了13个。
对中东欧国家来说,入盟意味着要满足欧盟提出的经济和政治标准。显然,入盟不是一个简单的外交行动,完成这一过程,需要作出努力和付出代价。申请国在入盟开始阶段虽可获得欧盟的部分预算资金支持,但今后它们作为成员国也得向欧盟预算作出贡献,即提供“会员费”。欧盟预算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各成员国的工业品进口关税、增值税收入和农产品进口税,如果这些还不足以弥补支出,就由各成员国根据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多寡按比例分摊。欧盟的地区政策预算占欧盟国内生产总值的0.46%。按目前的发展速度,2000—2006年,这块预算约为2750亿欧元,由欧盟和即将入盟的各成员国分配。其中,2100亿欧元由原来的15个成员国分配,200亿欧元直接补助给希腊、爱尔兰、西班牙和葡萄牙,剩下的450亿欧元将分配给候选国,另外给每个候选国10亿欧元作为一体化的财政援助。目前公布的资料称,为接纳匈牙利、捷克、波兰、斯洛文尼亚和爱沙尼亚五国入盟,欧盟计划拨出72亿欧元,而这五国也要向欧盟上缴34亿欧元作为对该组织总预算的贡献。
入盟初期,中东欧国家也将面临严峻考验和巨大压力。例如,为了跟欧盟其他国家靠近,中东欧国家电力价格将提高50%左右,这意味着这些国家的商品价格可能出现较大波动。此外,入盟还会增加这些国家的失业率。另一个不利因素是,2002年4月,欧盟向10个可能在2004年入盟的申请国提出,它们应先缴纳90亿欧元的“会费”作为欧盟的预算资金,在其正式入盟一年之后,才能从欧盟得到各种名目的援助与补贴。此举对经济不景气的中东欧候选国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它们不得不去借债来交这笔“入会费”。当然,随着中东欧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入盟的正面效应将会越来越明显,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入盟初期产生的负面影响。
许多中东欧国家在多年的入盟谈判历程中体会到,入盟不是靠谈判“谈”来的,而是要靠行动和实力。因此,中东欧各国的入盟进程同时伴随着各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匈牙利经过12年的经济变革完成了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为中东欧转轨国家作出了榜样。匈于2000年制订了国家发展7年计划,预期经过7年的努力,使匈经济赶上其他欧洲国家的水平。匈近几年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失业率由1997年的7%降至2000年的6.4%,通胀率也较低。2000年的进出口贸易达到600亿美元,保持稳步上升趋势。在过去的11年里,外国直接投资已超过210亿美元,按人均计算,匈成为中东欧国家中外国投资最多的国家。近年来,匈和欧盟签订了一系列包括经济、科学和文化等方面的文件,入盟谈判进展较顺利。目前,入盟谈判的问题集中在法律协调、农业、工业、环保、金融等领域。尽管如此,匈入盟后也将是欧盟成员国中最穷的国家之一。匈目前人均GDP是7900欧元,仅为希腊的40%,而要赶上希腊据称还需要15年。
波兰与欧盟的29个谈判项目中已结束大部分项目,在候选国中处于较领先地位。在过去的11年里,波兰吸收的外资已达400亿美元,总额在中东欧国家中排第一位。波兰新政府希望在2003年通过全民公决来实现首批入盟。但波兰1999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失业率重新攀升,这对波兰入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在所有入盟候选国中,斯洛文尼亚的条件最好。斯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国有企业正在加速私有化和进一步向外资开放。1999年斯吸收外资1.8亿美元,2001年达4.5亿美元,2002年预计为7亿美元。GDP增长2001年为3.1%, 2002年预计为2.5%,现人均GDP达到1.2万欧元。通胀率前两年较高,2001年为7%, 2002年可望降至5.8%,失业率已降至11.8%。截至2002年2月,斯与欧盟在29个章节的谈判中已完成了26个,关于“人员自由流动”一章,已确定了7年的过渡期。斯将在2002年底结束入盟谈判,2003年举行入盟全民公决,可望在2004年入盟。
由于欧盟在东扩问题上采取“10+2”方案,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两国认为,尽管它们同欧盟成员国和新入盟国家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但两国不能因此自暴自弃,而应创造条件,加速行动,满足欧盟的要求,争取早日“达标”。保、罗两国的人均GDP目前约4500欧元,要到2025年才能赶上希腊的人均GDP水平。保于1995年12月正式申请入盟,2000年初开始入盟谈判。在29项谈判中,在谈的有26项,到2001年11月,已结束11项。罗马尼亚开始谈判的有15项,2001年底已结束8项。
截至2001年11月底,中东欧10个候选国已结束的入盟谈判项目如下:匈牙利23项,捷克和斯洛文尼亚22项,立陶宛和拉脱维亚21项,爱沙尼亚和斯洛伐克19项,波兰17项,保加利亚11项,罗马尼亚8项。据欧盟“拉肯”会议精神,除保、罗两国的入盟时间被推迟到2007年外,其余10个候选国有可能在2004年入盟。至于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和黑山)、克罗地亚、马其顿、波黑和阿尔巴尼亚等国,它们入盟的道路将更加遥远。
欧盟为入盟候选国制定具体详细的入盟标准,中东欧国家则以此作为政策调整的依据,全力做入盟准备。它们最终能否顺利入盟,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些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力度和成效。各候选国剩下来的谈判章节难度都比较大,今后谈判的进展速度将决定它们加入统一欧洲后的地位和作用。为此,保持宏观平衡的经济政策和稳定的经济增长,适应欧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这些都是中东欧国家创造良好谈判条件的前提。
中东欧国家入盟谈判存在的问题
中东欧国家在入盟谈判中都在力争对自己最有利的条件,最大限度地保护本国利益。普遍而言,它们在农业、人员自由流动、地区差别补贴等方面,与欧盟的立场存在较大分歧,其中最困难的谈判内容是农业和地区发展问题。谈判进程艰难,双方都存在对困难估计不足或过于乐观,一些问题或矛盾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东欧国家虽然已基本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但它们的经济结构尚不完善,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特别是其银行体系脆弱及财政补贴依然过多,与欧盟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它们为入盟向欧盟标准靠近,就必须付出较大代价,中东欧各国又都想尽量少付出达到入盟目标。因此,双方讨价还价,出现一些分歧和矛盾。
入盟谈判涉及范围极其广泛,农产品自由贸易和人员自由流动问题最为突出。候选国中除斯洛文尼亚外,其他国家都要求欧盟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对从中东欧进口的农副产品实行零关税或低关税。欧盟则担心实行人员自由流动后,中东欧国家大量劳动力涌入欧盟原成员国,冲击它们的劳动力市场,甚至扰乱社会治安。为防止这类现象的发生,欧盟在谈判中向各候选国提出了时间不等的“过渡期”,以便在法律和政策上不断完善,逐渐适应和接轨。例如,欧盟在同斯洛文尼亚的双边谈判中,不要求过渡期的有17个领域,而要求过渡期的有11个领域,过渡时间一般从2年到10年不等。其他候选国的情况亦大同小异。在土地自由买卖问题上,许多候选国担心外国人“买光”本国耕地,要求对这个问题有12—18年的过渡期,后来双方妥协为7年。同样,关于人员自由流动问题的过渡期,欧盟也坚持在7年以上。以中东欧大国波兰为例,波兰在与欧盟的谈判中要求,波兰农民应享受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平等待遇,一旦入盟,波兰人有权在欧盟国家内工作,波兰向外国人出售土地有20年的过渡期等。而欧盟则坚决反对立即兑现人员自由流动政策,并提出了一个较长时期的过渡期,同时认为波兰不会在短期内完全享受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目前,波兰入盟谈判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农业问题;二是结构基金问题;三是财政预算及开支问题,即波兰应缴纳多少会费的问题,其中农业问题最重要,也最麻烦。
2.中东欧各国对入盟的利益预期与欧盟现有的利益分配产生矛盾。欧盟对其成员国给予共同农业政策的补贴和对欧盟落后地区提供缩小差距的结构基金补贴,很难套用在中东欧国家身上,否则,这将大大加剧欧盟的财政负担,并引起欧盟内相对较落后的一些成员国的不满。
2002年4月,欧盟在布鲁塞尔与入盟候选国举行会议,主要研究如何克服双方农业和地区援助谈判中出现的分歧。欧盟方面坚持说,早在2001年它就提出了一个7年的过渡期,在这个期限内,新成员国的人员不能自由流入老成员国。至于农业补贴问题,根据欧洲委员会的“2000计划”,确立了一个10年的过渡期,即到2013年年前的这一时期内,新成员国不能从欧盟共同农业政策中获得100%的补贴,开始只能获得规定数额的25%,到2006年达到35%。
对农业问题,欧盟准备首先改善新成员国农业地区的基础设施,然后用三年时间(到2007年)帮助它们进行农业结构改造。但欧盟有一条规定,即农业援助和补贴不能超过受援国GDP的4%。这就是说,无论农业援助总额还是按农业劳动者人均获得的数额来看,在十多年内,中东欧候选国从欧盟农业结构基金中获得的份额将比原来的15个成员国少。预计到2013年前后,新老成员国之间得到的补贴才能平衡,波、匈、斯(洛文尼亚)都对此表示异议,特别是斯(洛文尼亚),它的农业问题比波兰简单得多,因而要求欧盟在农业补贴方面对各候选国持“有区别的态度”。斯(洛文尼亚)全国人口199万。农业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而农业人口占全国有劳动能力人口的5%。同时斯(洛文尼亚)目前的农业政策已符合欧盟国家共同农业政策的标准。因此,斯(洛文尼亚)政府不同意欧盟提出的还要等10年才能同其他欧盟国家在财政上实现平等的政策。
实际上,西班牙、希腊和葡萄牙都反对给予新成员国农业结构援助。波兰、捷克等国都指出,没有欧盟的农业结构援助,波、捷等国的农业状况会越来越糟糕。地区援助也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这项援助,中东欧候选国要使自己的GDP达到欧盟成员国平均GDP的40%,恐怕还需要两代人的努力,特别是像保加利亚、罗马尼平和波罗的海各国,更是如此。目前争论的主要问题是,欧盟能够给中东欧候选国多少补贴。一方想尽可能多要一些“补助”,而另一方则有些“心疼”,这是目前双方在“东扩成本”问题上的现实利益冲突。欧盟认为,中东欧候选国入盟会消耗掉欧盟的许多基金。据欧盟委员会2002年1月的估计,为了在2004年接纳10个国家入盟,欧盟至少要耗去420亿欧元。中东欧候选国却认为,欧盟给的钱太少,将使它们的农业处境雪上加霜。例如,捷克为了使农业符合欧盟的生态标准,要增加5%的投入。据统计,各候选国为了改造农业,一般都要增加5%—15%的支出,而目前中东欧国家的预算都呈赤字,如波兰为5.1%,捷克为7.6%,这种情况下让它们为改造农业而增加投入谈何容易。
据称,欧盟有一半的立法都跟农业有关,而不少中东欧候选国的农业问题都很突出,它们在谈判中只有接受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才能跟欧盟其他成员国一起平等地享受欧盟的农业补贴,并最终提高农业的竞争能力,增加农产品出口。因此,中东欧候选国普遍认为最困难的一个谈判项目是“农业”,该项一般放在最后阶段谈。
在农业谈判中,波兰提出农业的过渡期为9年,即从2004年到2013年。波兰政府提出要279亿欧元的补助,但欧盟表示只能提供100亿欧元左右的补贴。波兰人认为,新老成员国在享受农业补贴问题上差距太大,如果把这笔补贴分摊到农业人口的头上,波兰就更少了。到2004年,欧盟对1公顷农业用地的补贴,对波兰只有32欧元,到2013年底(过渡期结束)也只有129欧元。而届时这种补贴对希腊将达到309欧元,对德国为215欧元。因此,波政府在谈判中要求到2013年达到206欧元。波兰的谈判专家指出,如果没有直接补助,波兰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实际上会进一步减少,像粮食、家禽、生猪等部门,入盟后因欧盟同类商品价格低,波农业肯定会遭受损失。
2002年3月,欧洲委员会就中东欧国家的农业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如下几个基本结论:(1)欧盟之外的中东欧国家农业的前景并不好。8个中东欧国家(不包括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希望2004年加入欧盟,但它们的农作物增长缓慢,畜牧业将进一步萎缩。(2)即便从欧盟得到的直接援助不多,但随着这种援助的增加,对它们的收入将产生积极的影响。(3)给予100%的直接援助对各国收入会产生强有力的效果,但也可能影响劳动力资源的改组,并造成社会不平等问题。(4)中东欧国家的农场可以在统一市场上变成有竞争力的企业。(5)扩大成员不会在欧盟内部造成明显的市场失衡。
3.中东欧各国入盟进展速度不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已拉开差距,欧盟今后将面临解决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地区贫富差距悬殊的艰巨任务。如果说在过渡时期中欧和东南欧国家的政治体制转轨没有太大区别的话,那么它们的经济体制转轨则存在明显的差距。尽管近一两年来中东欧各国都保持着一定速度的经济恢复性增长,但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的生活状况却大相径庭。据有关统计资料,到2000年底,波、匈、捷和斯洛伐克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1989年的107%—110%更多些,而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仅为70%和72%,罗马尼亚、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和黑山)、马其顿等国也没有超过1989年的75%。巴尔干国家的经济发展相当缓慢,仍没有摆脱衰退的阴影。这些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过渡和入盟时,跟中欧国家相比,经济基础差,政策失误多,遇到的困难更多,克服危机需要更长的时间。
(原载《欧亚社会发展研究2002》)
近一年来中东欧国家政治经济走向
近一两年来,中东欧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同该地区前几年总的格局相一致,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也就是说,中欧的政治、经济形势继续好于东南欧,波、捷、匈在参加北约后,正在与欧盟谈判入盟。东南欧政局仍欠稳定,经济发展亦不容乐观,它们加入北约和欧盟还要耐心等待。
一
波兰的左派已成为社会的主流。继2000年10月左派推举的克瓦希涅夫斯基连任总统以来,左翼政党——民主左派联盟(以下简称“民左联”)又在2001年9月23日举行的剧变以来的第四次议会大选中获胜,组成了以该党主席米莱尔为总理的联合政府。民左联由前共产党人组建,从波兰社会民主党演变而来,被右翼称为“后共产党人”。它与原团结工会分化出来的劳动联盟结成左派联合体,获得41%的选票。民左联没有超过半数选票不能单独组阁,遂跟得票近9%的波农民党结盟成立联合政府。原来的“团结工会选举运动”执政4年后已分崩离析,它与2000年上半年退出联合政府的自由联盟均被挤出议会。这样,在波兰出现了总统、总理和议长都为清一色左派人士的“红三角”,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左派的转变,左派政党又一次在波兰崛起。
捷克左、右两大势力抗衡的总格局尚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98年,捷左翼社会民主党在提前举行的议会众议院大选中获胜,它与最大的反对党右翼公民党订立了共同分享权力和利益的《反对党协议》后,单独组阁,打破了剧变后一直由右翼执掌政权的局面。同时,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也是7个进入议会的政党之一,是议会的第三大党。拥有14万成员的捷、摩共其党员人数一直居全国各政党之首,民众支持率也较高,在政坛上是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
2000年11月,捷议会参议院1/3议员换届选举时,右翼的“四党联盟”(自由联盟、人民党、公民民主联盟和民主联盟)获胜,并占有该院81个席位中的39席,基本控制了参议院。因而,形成了目前的社民党执掌政府,公民党控制众议院,“四党联盟”把持参议院这样一种三足鼎立、相互掣肘的局面。现在,各党都在为2002年的议会大选做准备。从当前各主要政党的情况看,捷任何一个政党或联盟均无取得议会多数的可能。今后捷克政局的发展,仍取决于左翼社民党和右翼公民党的走向和结盟策略。
匈牙利的政治格局已初步定型,政局稳定。2002年匈将举行国会大选,基本上仍将在在野的左翼社会党和代表中右势力的现在执政的青民盟之间较量。青民盟和小农党从1998年上台联合执政以来,对内对外政策没有发生太大的偏差,又赶上经济状态开始明显好转这个时机,所以,青民盟处于较为有利的竞争地位。
另外,当前执政的青民盟和小农党都带有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它们于2001年6月让国会通过了一项关于支持改善生活在邻国的匈牙利族地位的法律,宣扬“大匈牙利”思想,笼络人心,以此作为争取下届大选获胜和连续执政的一张王牌。
二
与中欧国家相比,地处东南欧的巴尔干国家,特别是前南斯拉夫地区,局势的发展仍不大稳定,前景不容乐观。马其顿危机爆发几乎酿成内战,没有给前南问题画上句号;南联盟前总统米洛舍维奇下台并被引渡到海牙国际法庭,也没有给南联盟带来和平与稳定;保加利亚前国王上台执政,同样在国内外引起不小的震动。巴尔干原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经济过渡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还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
2001年2月开始的马其顿危机持续到8月,直到北约亲自派出干预部队之后才暂时平息。马其顿虽是个面积不足2.6万平方公里和只有200万人口的小国,民族成分却相当复杂。阿尔巴尼亚族是马其顿人数最多和民族主义情绪最强烈的少数民族。2001年这场在前南地区迟到的危机,完全是由极少数阿族极端分子所制造和挑动的,它既是内部种族冲突,又是北约在科索沃维和失败的直接结果。
这场危机再次说明:(1)在对待极少数阿族极端分子的态度上,西方起到了姑息养奸的作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两年多来没有认真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关于科索沃问题的1244号决议,而是建立了一套以西方军政人员为主的科索沃行政机构,完全取代了南联盟在科索沃的主权和管辖权。特别是将“科索沃解放军”放虎归山,只是象征性地部分解除了武装,让其中大多数人摇身一变成了“科索沃保安团”,其领导人和骨干分子还进入“科索沃临时政府”。科索沃的阿族极端分子不断越过边境向塞尔维亚南部和马其顿北部的阿族聚居区提供武器,训练武装暴乱分子,煽动闹事。(2)马其顿境内阿族同马其顿族之间的矛盾历来存在。马境内有占1/4的阿族,有3个阿族政党。阿族及其政党要求阿语和马语同属官方语言,阿族和马族为同等民族,建立一个“由两个民族组成的联邦国家”。阿族的最低纲领是在科索沃实现独立、在塞尔维亚南部争取自治、在马其顿建立联邦,将三地连成一片,组成“大科索沃”。它们的最高纲领是在巴尔干地区成立一个单一民族国家,即由“大科索沃”和阿尔巴尼亚合并成“大阿尔巴尼亚”。(3)马其顿处境困难,还表现为内部政局不稳和外部国际地位虚弱。目前的马其顿政府是独立以来最脆弱的一届政府。1998年上台的右翼政府推行向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寻求北约的“全面保护”。1999年,马右翼分子居然断绝了同中国的外交关系。在随后的科索沃战争中,马政府同意北约“快速反应部队”驻扎在马领土上,为北约入侵南联盟提供军事基地。在2001年的危机中,该政府改组,左翼的社会民主党进入政府,马政府迫于内外压力同中国恢复了外交关系。从当前动荡的形势看,左翼社会民主党很可能在2002年的议会大选中获胜。另外,对这个新独立国家的“国际地位”至今仍存在一些争议。一旦马其顿内战爆发,阿尔巴尼亚、希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国将有可能旧事重提,竞相对马提出领土和主权要求。因此,继波黑内战和科索沃战争之后,马其顿危机自然又成为巴尔干地区和世界各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之一。
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下台后,其政局也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2000年10月,南联盟大选后,以科什图尼察为首的塞尔维亚民主反对派上台执政。一年来,南联盟的外部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国内的民主化进程也加快了速度。但是,温和的民族主义领导人科什图尼察作为联盟总统,与塞尔维亚亲西方的强硬派总理金吉奇一直在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及对外政策等问题上争论不休。独裁式统治取消了,民主化开始了,国家也摆脱了孤立,但西方的财政援助并没有真正到来,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久拖未决,人们普遍感到上当受骗了。
除陷入深刻危机的经济外,南联盟仍面临科索沃、同黑山的关系和与海牙法庭合作三大难题。第一,科索沃问题。南联盟新政权上台以来,在解决科索沃问题上比过去有了更多的发言权。西方为支持新政权和集中力量打击米洛舍维奇及其政党,不得不在科索沃问题上调整政策,改变“扶阿抑塞”的强硬立场,在阿族和塞族之间搞一些平衡。例如,2001年2月底,当阿族极端分子武装在马其顿境内的阿族聚居区发动进攻并占领了塔努舍夫齐村后,北约决定同意让南联盟的安全部队返回科索沃与马其顿之间的边界“安全区”进行巡逻;5月,当阿族武装在塞尔维亚南部的布亚诺瓦茨、普雷舍沃、梅德韦贾等阿族人数占优势地区组建了所谓阿族“解放军”和要求在塞南部实行自治时,北约又出面干预,促使该地区阿族解放军放下武器,成立多种族警察在这一带维持秩序。但是,应该看到,科索沃阿族仍然要求独立,北约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对科索沃的政策。科索沃问题的最终解决前景仍然渺茫。第二,塞尔维亚与黑山的关系问题。黑山是否脱离南联盟、何时脱离,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西方大国在该问题上的态度。科什图尼察出任南联盟总统和组建新政府时,以久卡诺维奇为首的黑山当局不承认这次大选结果,拒绝参加新政府的活动。从2001年年初开始,黑山和塞尔维亚两共和国的执政党(黑山社会主义民主党和塞尔维亚民主反对派)分别就两共和国关系的定位提出了各自的纲领,并进行了多次对话和谈判。双方对建立两共和国的独立国家联盟还是组成两共和国功能化联邦国家问题无法取得一致意见。黑山决心举行全民公决,但主张黑山独立和主张与塞尔维亚保持联邦国家的票数不相上下,没有作出最后决定。其中,欧美大国的立场起了重要作用。它们希望黑山问题在南联盟范围内解决,不支持黑山分裂出去。第三,米洛舍维奇在海牙法庭受审问题。2001年6月28日,南联盟政府中的某些人屈服于美国的压力,将米洛舍维奇引渡给联合国设在海牙的前南战犯法庭。这一举动满足了西方大国的欲望,却在国内引发了政府危机。欧美大国强行拿米洛舍维奇开刀,目的在于掩盖和洗刷它们在前南地区,特别是在入侵科索沃问题上的罪责,为它们破坏国际法的行径辩护。南政府为十多亿美元引渡米洛舍维奇,为此作出了很大的妥协和让步,这一行动对南联盟政局产生了新的震荡。审讯米洛舍维奇也给了这位传奇式人物一个自我辩护和控诉的机会。他两次出庭受审,已变被告为原告,决心与西方操纵的法庭战斗到底。西方策划的闹剧进退两难,海牙法庭很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交出了米洛舍维奇,没有换回西方许诺的援助,这将加深塞尔维亚民主反对派联盟内部的矛盾,使南联盟的民主化进程受阻。
2001年的保加利亚政局发生了戏剧性变化。6月中旬,保举行剧变以来的第五次议会选举。保在海外流亡50多年的前国王西麦昂二世和他领导的全国选举运动,初次参加议会大选就一举获胜,获得43%的选票,在240个议席中占了120席。执政的民主力量联盟和最大的反对党保社会党仅分别获得18%和17%左右的选票,出人意料地惨遭失败。国王当上了政府总理,受到选民的空前欢迎。这一事件引起不小的震动,也引发了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这是战后以来原东欧国家唯一重返政坛的一位君主,这一“国王热”现象是否会波及其他巴尔干国家,受到人们关注。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1)以左、右翼的两大联盟为主体的议会民主竞争机制在中东欧已初步形成,正日趋成熟。在轮流坐庄的过程中,出现了有利于中左翼的变化,左翼力量近一两年又开始占据优势。中欧的波兰和捷克,东南欧的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以及2001年11月保加利亚社会党主席珀尔瓦诺夫当选为保新总统,都呈现出这种趋势。(2)尽管人们盼望的中间派力量始终未出现或未形成为一股力量,但是,各国越来越倾向于组建强有力的多党联合政府,故出现了中左和中右势力聚集结盟的现象。无论左派党还是民族主义右翼党,都不得人心。而且哪一个政党也没有获得超过半数的选票,得票率越来越低,从过去的50%以上降至40%左右,都需要寻找联合对象组阁。国王都能顺利取胜,这表明中间派力量正在崛起,很有希望。(3)选民的政治热情日益低落,投票率从10年前的90%以上降至目前的50%左右。波兰2001年的投票率仅为46%多,低于前三次议会大选的任何一次。保加利亚1990年第一届新议会有91%的选民参加了投票,2001年只有67%的选民投票。这说明选民对“政治游戏”反感和对执政当局失望,政治积极性降低。人们不再关心谁或哪个党上台,更多的是关心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
三
如果说在过渡时期中欧和东南欧国家的政治体制转轨没有太大区别的话,那么它们的经济体制转轨则存在明显的差距。尽管近一两年来中东欧国家的经济恢复性增长都保持着一定的速度,但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的生活状况却大相径庭。
据有关统计资料,到2000年底,波、匈、捷和斯洛伐克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1989年的107%—110%或更多些,而阿、保仅为70%和72%,罗马尼亚、南联盟、马其顿等国也没有超过1989年的75%。
匈牙利经过12年的经济变革,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它已走出阴森黑暗的隧道,见到了亮光,走上了持续增长的道路。它为中东欧转轨国家作出了榜样,完成了向市场经济的过渡。2000年制订了匈牙利国家发展七年计划。这个计划强调要发展中小企业,加强研究、开发和创立新的经济,发展信息社会和提高全民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大力发展旅游业,帮助落后地区发展经济,等等。预期经过7年的努力,使匈经济赶上其他欧洲国家的水平。中东欧国家还没有其他国家敢于提出这一战略目标。
匈牙利近几年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5%, 2001年为5.3%。失业率由1997年的7%降至2000年的6.4%。通货膨胀率只有一位数。2000年的进出口贸易达到600亿美元,保持稳步上升趋势。在过去的11年里,国外在匈直接投资已超过210亿美元,按人均计算,匈成为中东欧国家中外国投资最多的国家。这对匈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匈牙利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除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外,还要为尽快加入欧盟创造条件。近年来,匈和欧盟之间签订了一系列包括经济、科学和文化等方面有关的政策决议和文件。目前,入盟谈判集中在法律协调问题、农业、工业、环保、金融等领域。匈牙利设想2003年能够进入欧盟的大门。
波兰团结工会选举运动执政4年,经济情况没有明显好转。1999年以来的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失业率重新攀升。4年前,波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达到5%—6%,预计2001年的增长只有2.1%左右。世界银行预测,波2002年的经济增长约为3.5%,这也远远低于前几年的速度。波兰原本已经降下来的失业率近两年又重新回升。2000年的失业率为15%, 2001年预计上升到16.5%, 2002年有可能达到17.5%。在过去的11年里,波兰吸收的外资已达400亿美元,总额在中东欧国家中算是最多的。在参加欧盟问题上,波在与欧盟的29个谈判项目中已结束17个,力争到2001年底再结束5项。新政府希望2003年使波兰通过全民公决首批入盟。
巴尔干国家的经济发展仍相当缓慢,没有摆脱衰退的阴影。这些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时,跟中欧国家相比,经济基础差,政策失误,遇到的困难更多,渡过危机更难。
阿尔巴尼亚私有化进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仍然很低。阿私有化的基本方式是出售,结果造成大批工人失业。目前登记的失业率为16.8%,实际失业率远比这一数字还高。2001年阿中小企业的私有化已基本结束,这些企业80%的资本掌握在阿尔巴尼亚人手里。私人企业的收入已占GDP的60%。现在国家仍控制着60%的大型企业。10年来,外国在阿的投资共有4.8亿美元。2000年,阿全国月平均工资为105美元,最低工资50美元,月救济金18美元。在城市最高退休金每月70美元,农村10美元。阿学者认为,阿实行的是掠夺性资本主义,而非市场经济。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保加利亚也是中东欧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据2001年年中大选前夕公布的数字,保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1年前的3/4,人均GDP不足1500美元。通货膨胀率为5%—7%,官方公布的失业率为18%—20%,而实际失业率已达30%。人均月工资为110美元,月退休金只有30—80美元。一个月的工资仅能买32公斤猪肉,或缴纳冬季一个月的暖气费,收入的45%得用于食品消费。保加利亚的人口和国土面积同匈牙利差不多,但目前退休人员的收入只相当于匈牙利退休者的1/4, 11年来的外国直接投资不到匈牙利的1/10。正是这种落后的经济和贫富悬殊的生活状况使选民倒向国王,指望国王来“拯救”绝望中的保加利亚。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转轨方面,罗马尼亚、马其顿等国跟保加利亚的情况极其相似。
这里,我们看到米洛舍维奇下台后,南联盟的经济形势也不乐观。在过去的8年中,南斯拉夫遭到欧美大国的经济制裁和封锁,又受到北约的狂轰滥炸,经济全面崩溃。如果以南联盟范围内1989年的社会产值和工业生产水平为100计算,1999年社会产值已降至30%,工业生产降为34%。或者说,1989年南联盟范围内的GDP为308.3亿美元,人均达2941美元,那么1999年则为103.5亿美元,人均只有975美元。10年前职工平均月工资为1000马克,1999年已不足100马克。1999年的失业率达50%以上。南联盟新政府执政一年来,经济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官方货币第纳尔和马克的汇率固定为30: 1,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达到最近8年来的最高水平(5亿多),外国的贷款和投资有了增加;职工工资和退休金也有所提高。但是,由于西方国家答应的援助款迟迟不能到位,南联盟也成了欧洲最贫困的国家之一。目前,月人均工资不足80美元,官方公布的失业率达30%。外债高达150亿美元,已超过年社会产值的水平,如果不减免债务和借外债,国家经济将面临总破产的危险。
据南联盟2001年8月23日《新闻周报》透露,前南地区的克罗地亚月平均工资为914马克,失业率高达22%;马其顿月均工资333马克,失业率32%;斯洛文尼亚月均工资1194马克,失业率11.7%。截至2001年,克罗地亚的外债总额达100亿美元,马其顿为21亿美元,斯洛文尼亚为72亿美元。预计2001年GDP的实际增长率如下:克罗地亚为4%,斯洛文尼亚为4%,波黑为8%,马其顿为4.5%,南联盟为5%。
前南地区唯一例外的是斯洛文尼亚。这个小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购买力计算)已达12000美元,为欧盟成员国平均水平的3/4,超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最低的欧盟成员国希腊。所以,在东南欧国家中,它是最有条件首批加入欧盟的国家,其他国家则还需努力创造条件,耐心谈判和等待。
在这种情况下,东南欧国家向市场经济过渡面临双重任务,即首先要摆脱当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其次是使社会适应后工业社会进程,与世界发展接轨。中欧国家已经完成了第一步,正在实现第二步的目标,而东南欧国家仍处于过渡的第一阶段。
(原载《东欧中亚研究》2002年第1期)
2005年中东欧国家政治经济走向及其特点
中东欧国家都渴望加盟入约
(一)新入盟国家融入欧洲有喜有忧
中东欧国家入盟有利于它们摆脱美国、欧盟和俄罗斯的夹击,有利于促进本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巩固剧变以来的民主化成果,这是一个被公认的事实。据新入盟中东欧国家的反映,一年来它们的经济普遍出现了增长。入盟后,新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稳步提高,对外贸易扩大,预算赤字得到控制,失业率有所降低。这说明欧盟东扩是成功的,五国入盟是正确的。
波兰的例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004年波兰GDP增长达5.4%,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这一年,外国直接投资增加了8%,达到78.5亿美元,使总投资额超过800亿美元;外贸的出口增长26%,进口增长18.9%。2005年GDP预期增长4.2%。但失业率仍保持在18%左右,是欧盟国家里最高的。
匈牙利入盟一年来经济增长为4%,并无明显提高。但就业市场开始活跃起来,失业率在6%—8%徘徊。不少匈牙利人进入西欧北欧国家打工,而前南斯拉夫地区和罗马尼亚有大量的劳动力来匈谋生,所以失业率下降很少。
捷克新政府强调,继续支持和加强欧洲一体化进程,支持欧盟向巴尔干地区及东部扩大。捷克认为,东扩对欧盟来说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机会,捷将避免欧盟内部的多元化趋势成为分裂的根源,而应使之成为促进共同发展的有利因素。
斯洛伐克被誉为世界汽车行业“投资者的天堂”。据称,这个只有500多万人口的小国,不久年产小汽车将达到80万辆,按千人计算的汽车年生产数量位居世界第一,还生产世界一流的汽车零部件。
波、捷、匈都表示,争取在2010年前加入欧元区。匈牙利政府最近宣布,为了在这年进入欧元区,决定实施5年减税计划。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将从目前的38%下降到35%。其中,增值税从当前的25%降至2010年的20%。
同时,新入盟的五国也深深感到,它们加入的欧盟已是一个经济速度增长缓慢、弥漫着保护主义和排外倾向及办事效率低下和对中东欧廉价劳动力涌入担惊受怕的共同体。它们入盟以来的失业率并没有明显降低,物价却开始上涨,农产品和食品面临激烈竞争,等等。它们很快意识到,入盟时抱有过高的期望。入盟的好处要在五六年后才能体现出来。人们的社会福利和生活水平要赶上老成员国,起码要经过一代人或更长时间的努力。
(二)保、罗两国入盟遭遇变故
2005年4月26日,欧盟成员国代表与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两国领导人在卢森堡签署了关于保罗两国加入欧盟的条约,从而为保罗根据欧盟计划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加入欧盟奠定了基础。两国对此感到欣慰和鼓舞,并为此作出了艰辛的努力。
保、罗两国政府把按时入盟作为首要任务,加速私有化步伐和政治经济改革的力度;倡导大力发展经济,铲除“黑色经济”;高度重视消灭贫困和清除贪污腐败;进一步改革司法制度,打击有组织犯罪活动;等等。实事求是地讲,两国按欧盟要求的经济和社会标准进行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保加利亚为例,2004年GDP增长达到5.3%,失业率从18%降至11%,年吸引外资达到了创纪录的20亿欧元。
同样,罗马尼亚自2004年12月大选组织新政府以来,也始终强调争取顺利入盟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罗认为,只有入盟,才能遏制贪污腐败和加速改革。通过加强罗在北约中的作用,同美英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特别是通过融入欧洲一体化,使罗摆脱欧洲大陆上二等国家的地位,建成“黑海地区最强大的国家之一”。80%的罗马尼亚人支持入盟。
然而,正当保、罗两国全力创造入盟条件的时候,2005年下半年欧盟成员国发生的几件事,使欧盟的态度出现微妙变化,也使保罗的“入盟热”开始降温。
1. 2005年年中,法国和荷兰的民众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英国表示要推迟表决,波兰也要仿效英国。从此,欧盟把精力放在解决“内部”问题上,不得不“反省”东扩进程,几乎无暇顾及同保、罗的继续谈判。自2004年实现历史性突破以来,欧盟的决策效率降低,越来越多的政治家主张维持现状,放慢东扩速度。
2. 2005年9月,德国提前举行大选。德国基民盟和基社盟组成的联盟党获胜,它们主张推迟接纳保罗入盟的时间。此前,社民党的施罗德总理也改变了力主东扩的态度,明确提出将保罗的入盟日期延迟一年,即到2008年。
3. 2005年石油价格一路攀升,使欧盟的经济付出代价,增长减速。老成员国加强保护主义,要求减少给新成员国的基金和补贴,尤其是农业补贴。欧盟成员国的广大民众对东扩怨声载道,不愿为新成员国埋单。他们指出,2004年吸收10个新成员,欧盟将花费1000亿欧元(到2009年);而罗、保两国到2009年也需要450亿欧元,“代价太高”。如果只顾东扩,而不倾听欧盟公民的呼声,“欧洲将陷入深刻的危机之中”,使“欧盟越来越复杂和无法管理”。
4.罗、保两国属欧洲大陆最贫穷的国家之列,自身条件较差。过去人们常说“一个欧洲,两个阵营”,如今是“一个欧盟,两个世界”。欧盟成员国的经济差距非常之大,各国不仅经济增长不同,而且它们面临的问题也不同。欧盟内部的差距比美国国内还大。欧盟的边界越往东和往南就越穷。据称,斯洛伐克的贫困人口约有1/5,而德国只有1/10。中东欧第一大国波兰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德国的1/5,而第二大国罗马尼亚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又只有波兰的1/2。目前,保加利亚人均GDP仅2500欧元,罗马尼亚仅2700欧元,而2004年东扩时最穷的拉脱维亚为4800欧元。另外,2005年夏天保加利亚举行了议会大选,却迟迟两个月也不能组建政府。罗马尼亚也存在提前进行大选的争论。两国的自身改革和内外政策不到位,使欧盟大为不满。
5.欧盟推迟保、罗入盟也有“法”可依。在2004年4月批准保、罗入盟的条约中,有一个条款规定:如果两国的改革没有按照要求的那样进行,可以推迟一年。这已经埋下了伏笔。同年6月中旬欧盟委员会致信保、罗两国政府,称它们入盟前的“改革力度不够”,两国“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并出示“黄牌”警告。欧盟在信中称,保加利亚在司法制度、打击腐败、农业、生态环保和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存在问题;罗马尼亚在改革司法体制、警察体系、惩治腐败、同有组织犯罪做斗争、提高经济竞争力、新闻自由等方面做得不够。10月25日,欧盟委员会决定,关于保罗两国的入盟期限问题将在2006年4—5月正式确定。
从以上可以看出,由于诸多原因,欧盟很可能推迟保罗的入盟期限。至于土耳其、西巴尔干国家和乌克兰等“颜色革命”国家的入盟将是更加遥远的事。最近意大利民族主义政党竭力反对东扩后出现的移民潮和对天主教文化的冲击。他们提出,如果东扩继续下去,将来把土耳其也纳入欧盟,那时欧盟就会跟伊拉克、伊朗和叙利亚共边界,将直接面临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影响,其文明和生存都会受到威胁。
(三)西巴尔干欧化道路漫长
欧盟意识到,一个和平统一的欧洲,不可能没有东南欧,特别是称为西巴尔干的参加。因此,近年来欧盟除制定和实施《东南欧稳定公约》和地区联系公约外,还加强向西巴尔干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和发展经贸关系。一旦这些国家基本上满足了欧盟的要求和条件,欧盟就会同它们进行入盟谈判,并最终将它们纳入欧洲一体化进程。只有到那时,西巴尔干才会远离动荡与冲突,实现真正的稳定与和平。欧盟对西巴尔干国家的具体要求只有两个:(1)前南斯拉夫地区国家要跟海牙联合国南斯拉夫战犯法庭合作;(2)西巴尔干国家要严格履行该地区“路线图”,即进行根本的政治、经济和司法体制改革。
当然,西巴尔干国家各种政治力量包括民族主义势力在内,都希望彻底结束衰退、战乱和冲突,早日被承认和接纳为北约和欧盟平等的一员。鉴于该地区各国情况不同,所以它们在满足欧盟的要求方面进度也不尽相同。
克罗地亚在许多方面远远超过保、罗两国,最具备入盟的条件。据统计,早在2002年克罗地亚GDP的增长就为4.8%,人均GDP达到了6408欧元,这是西巴尔干地区最高的,也远远超过保罗的人均GDP水平。2003年,克罗地亚的通货膨胀率只有1.5%,失业率为4.8%,这在西巴尔干国家中是最低的。欧盟认为,只要克罗地亚向海牙法庭交出2001年“失踪”的安特·戈托维纳将军,就可以同它开始入盟谈判。从2005年10月起,欧盟已决定同克开始入盟谈判。
2005年4月,欧盟向塞尔维亚和黑山开出的入盟谈判条件是,如果塞黑政府同海牙法庭合作良好,欧盟就会与它签订《稳定与联系协议》,进而开启入盟的大门。前提条件是塞黑要逮捕波黑的姆拉迪奇将军和卡拉季奇总统。同时,塞黑必须在科索沃问题上“配合”欧美大国的行动。塞黑正在主动向欧盟靠拢,但由于黑山要求就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决和科索沃最终地位问题悬而未决,塞黑全面开始入盟谈判还需要等若干年。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正在制定一部新宪法,加强穆斯林与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地亚族三个民族的团结,使该国成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成为一个统一的议会制民主国家。从2004年年底起,欧盟的维和部队已取代了联合国在波黑的维和部队。
11月9日,欧盟委员会正式承认马其顿的入盟候选国地位,认为马有“稳定的民主机制,各党派之间合作良好”。但在谈判之前,马其顿需要进行“艰苦的、必需的改革”。阿尔巴尼亚提出,争取在2007年加入北约;设想在2006年年初与欧盟签署《稳定与联系协议》,并进而提出入盟的正式申请。
总的来说,西巴尔干地区不可能永远处于欧盟的外围,抑或遭到遗弃。巴尔干半岛属于欧洲,它的事务应由欧洲来解决,但西巴尔干国家入约加盟仍遇到诸多困难。近年来的一系列冲突和战争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如经济落后、腐败盛行、犯罪和走私活动猖獗、民族之间缺乏信任、对国际社会过于依赖等。此外,该地区还存在科索沃、塞黑、波黑等棘手问题以及一些突发事件。西巴尔干如何由稳定走向发展,进而走上加盟入约的道路,还需要耐心和时间。
中东欧国家政局的新特点
综观近一年多来中东欧国家内外政策走向,可以明显感到它们的内政外交有了新的变化,具有下面几个特点。
1.组建多党联合政府已是大势所趋,成为明智的选择。这种联合政府由选举中获胜但又未过半数的一党为主,联合中间派和各种民主力量而成。2004年10月,马其顿议会选举后,马其顿社会民主联盟同阿尔巴尼亚族一体化民主联盟共同执政。同年12月,罗马尼亚议会选举和总统选举同时举行,中左和中右力量的得票率相差不到3%。结果,在野的中右翼政党联盟战胜执政的罗社会民主党,由联盟党组织联合政府。2004年下半年和2005年上半年捷克社会民主党曾先后更换了3名总理,但以社民党为代表的执政联盟三党联合政府体制没有改变。2005年7—8月,保加利亚进行正常议会选举,保社会党获胜,成立了由社会党、“西美昂二世全国运动”和“土耳其族争取权利与自由运动”三党中左联合政府。阿尔巴尼亚在2005年8月的议会选举中,代表右翼的民主党击败连续执政8年的社会党,也组成了五党联合政府。同年9月下旬,波兰的国会选举中,右翼战胜了民主左翼联盟。法律与公正党和公民纲领党上台,也成立了两党联盟政府。
上述情况说明,目前的中东欧政党已不是剧变初期的左翼或右翼政党单打独斗、轮流坐庄的局面。而且,很少有一届政府或一位政府领导人(总统除外)是连任的,也没有哪一个党能在选举中获得绝对多数。这反映出各政党本身的脆弱和政党之间斗争的残酷。由于中小政党和中间力量的崛起,联合政府在由两党或三党向多党方向发展,单纯的左派或右派政府正在沿着中左和中右执政联盟的道路前进,还有可能出现左、中、右共治的局面。
可以说,中东欧国家进入了资本主义,但并未真正学会资本主义的民主机制。在2004—2005年的一年之内,5个入盟国中就有波捷匈和斯洛伐克四国在非正常情况下更换了总理,改组了政府。
2.中东欧入盟国和准入盟国国内和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和发展不平衡不仅没有明显缩小反而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这些国家进出口贸易的65%—75%是同欧盟进行的。外资参与这些国家的私有化,涌入电信、金融、保险、汽车等领域,却很少进入各种制造业、钢铁工业、运输和食品工业,特别是农业。另外,中东欧各国许多具有文化知识和受过专业训练的廉价劳动力流向了西欧。这样,随着入盟国逐渐丧失军事和外交上的自主权,它们经济的独立性也不断削弱,越来越处于被西欧国家支配的地位。
3.中东欧国家一方面力图在美国和欧盟之间推行平衡的外交政策,另一方面又在竭力向邻国充当北约欧盟的“说客”。从最近一年多来的情况看,新入盟的五国在处理欧盟与美国的关系上,越来越倾向于奉行一种不偏不倚的外交政策,开始淡化在伊拉克问题上的亲美立场。它们作为北约和欧盟的正式成员国,既需要美国在国家安全和军队北约化方面的支持,又需要欧盟老成员国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大力援助。执行这种从两边都得利的政策最符合这些国家的利益。无论是从伊拉克撤军还是在签署欧盟宪法条约问题上,都清晰地反映了它们的这种政策和做法。
同时,新入盟的国家,特别是波兰、匈牙利和波罗的海国家,还利用它们自身已经加盟入约的身份,出于历史的、文化的和宗教的原因,以及成功转轨的经验,帮助美国和欧盟向“欧盟的新邻居”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和部分中亚国家输出西方的民主模式,努力充当“政治掮客”,扮演“先行者”的角色。其目的是促使新邻居更换政权,实现民主转轨,为这些国家加入北约和欧盟创造条件,并在俄罗斯周边建立一堵所谓的“民主墙”。2005年波匈与乌克兰的关系、波与白俄罗斯的关系、波罗的海三国与俄罗斯的关系,都证明这一部分国家的确在发挥这方面的作用。
另外,在对华关系上,某些已入盟的中东欧国家也自以为有欧美撑腰,在诸如解除对华军售、给予我国市场经济地位、在台湾和人权问题上,特别是在最近解决中欧纺织品争端和对我国一些商品实行所谓“反倾销”等谈判中,对我国设置障碍,讨价还价,其表现有时比老成员国还差,个别国家还可能被欧盟推到前台。这值得我们关注。
(原载《欧亚形势与展望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