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水文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构成与支撑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自然与自身的生存的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人类活动与自然和谐的文明形态,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享受自然的过程中的精神、社会行为、制度、生计方式与物质成果等要素为一体的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人类的文明形态,包括了从人类精神上的、制度上的、社会行为以及物质建设成果等多个层面。作为一种文明形态而形成和存在,在于它反映了上面不同侧面人类和自然之间已形成的良性关系,这种良性关系通过相关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生态文明根本上是一种人与自然的良性关系和状态,是集人类对待自然的价值、行为和建设成就于一体的文明形态。因此在现实社会中,生态文明体现在人们拥有利用自然资源的正确认识、善待自然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利用自然资源满足人们自身生存和发展需求的技能、改造自然环境使人类的居住环境更适合自己的生存、生活品质获得提高,人们能够充分地享受自然、自身的发展和自然保持在一种和谐的状态中。例如中国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天堂一般的苏杭,它的内涵更多显示的还不仅是它的富裕,而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态,也就是一种生态文明的形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的基本文明形态,是人类的一种与生态和谐相处的形态,自古就有,而非今天才提出来,它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明形态,更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阶段。从人类早期文明包括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文明、古代地中海文明、埃及文明到中国的黄河流域文明,以及在随后中国各个繁荣时期,都包括了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这些不同特征和发展时期文明的重要构成,是这些古代伟大的文明存在的基础。之所以能够成为文明形态,是因为人们深刻地认识了自然的规律、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成功改造自然来适应人们的生存,与此同时形成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因此人类所有成型的文明中,都包含了生态文明。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使我们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且保持和生态环境相和谐的关系,包括人类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式、相关的制度以其良好的环境状态。尤其重要的是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人类的生存需要和自然资源之间的平衡关系,或者是一种生态良好的状态,更是一种人类对待自然的价值观的体现,生态文明体现着一个民族对自然的认识以及和自然相处的价值观和伦理观。一切的生态文明首先是建立在一个民族对待自然的价值观之上的。
生态文明有不同的构成层面,同样建设生态文明也需要有多方面的支撑。人类的生存需要土地、森林、海洋、水等不同的资源,人类的生态文明也包括人类和自然资源之间的平衡关系。在这其中水是人类生存的必需物质,是一切文明存在的根基,因此良好的水环境、充足的水资源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所在。我们要保持良好的水环境和充足可持续的水资源,建立起人和水之间的良性关系就至关重要,这种良性关系就是水文化。水文化反映了人与水之间的关系,因此反映人类和水之间的良性关系的水文化是生态文明重要的构成,同时也是重要的支撑。如果没有充分的水文化,那么就人类缺少了和水之间的良性关系,最终将导致人类对水环境的无序开采、对水资源的无序索取,最终将使人类丧失生存的基础,更谈不上生态文明。在这个意义上讲,人类要拥有良好的水环境和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就必须拥有水文化。
当代发展中人类面临着严峻的水危机,水问题直接制约着生态文明的建设。在人类的发展中,对资源的无序开采已经导致了极端气候灾害的频发、水污染、水资源匮乏、水环境破坏等严重的水问题,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诸多方面都越来越受到水的制约。这其中有诸多的原因,但是一定和人类对水的正确使用的观念缺失、价值观偏差、缺少善待水环境的行为模式和制度有关。化解水危机,最根本的还是要拥有善待水环境和水资源的观念、制度和行为,要拥有人和水之间的文化。
笔者曾提出,在当代化解水危机、保护水环境、实现水的可持续利用有三条重要的途径,即文化的途径、制度的途径、技术的途径。这三个途径缺一不可,在当代尤其要重视文化的途径,重视文化的建设。仅仅拥有技术和制度没有文化,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代的水问题的,今天我们不缺少处理水、建设宏大的水利工程的技术,也不缺少管理水的法规,但是我们缺少正确使用水的观念、利用水资源的价值观、善待水的行为,正在丧失亲近水享受水的生活等。因此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强化水文化建设,拥有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水文化,就拥有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