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介化生存:基于对电视传播的考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一

晏青属于学习刻苦学术执着,又能够较好地掌握方法且有灵气的人,故攻读博士学位三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艺与传媒”专业的学习,需要文艺学、传媒学等广泛扎实的跨学科的知识,更需要在这些众多知识领域融会贯通的基础上确定好个人研究路径,相对其他诸如文艺学、新闻学、传播学等专业的博士生来说,学习、研究的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博士生三年时间,结合导师的培养计划,晏青在学习探索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学术道路。在丰富的历史文化坐标中,他找到传媒研究创新的契合点。读了他的博士论文,我深深感悟到了这几年他所走过的不平凡的学术之路。

近代以来的中国是一个文化复调的国度,多种声音,多种路径缠夹在一起,“你方唱罢我登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现代化,它是一个多世纪以来的重要议题,从经济层面、政治层面、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向西方发达工业社会靠拢。现代性的世界之旅,也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伴随全球化的推进,本土化的呼声也此起彼伏。中国介入其中,只不过这场参与是有选择性的,有学者将这种理性选择表达为“经济向右,政治向左”,这是一种区隔性、有限性的现代化路径选择,也是一个民族自觉的身份诉求。国家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扶持便是这种有限抵抗全球化、去中国化之举。

正如晏青在书中指出的,传统文化出现于不同历史语境有着不同的遭遇:一方面,在传统社会,它本身就是神话,但在中国20世纪数次思想启蒙和社会政治运动中被消解;另一方面,作为思想启蒙资源的有益的部分,传统文化又因为启蒙成为一种新的神话和权力时,被后现代主义运动推倒。尤其在大众传媒多元话语中,传统文化面对新的媒介、新的编码方式、新的生活体验与新的知识生产方式,出现了异于传统社会传播的新特征和规律。这是个老问题,是个经典问题,也是一个随着社会环境变化、媒介形态更新而需要面对的新议题。学术界已有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现代传承、媒介传播的研究,晏青的《神话: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介化生存》是其中一例。他选择电视传播来考察传统文化的媒介生存问题既符合电视作为中国几十年来最重要媒介的历史事实,也符合传统文化在电视媒介中总量最大,最能体现现实诸多力量的博弈。报刊、广播、互联网等大众媒介现在看来仍然不是传统文化的最佳栖息地。拥有国家属性、公共关照和较强表现力、影响力与传播力的电视媒体,尤其随着技术的进步,与互联网的融合,为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本书以史论结合的思路,以神话学阐释为方法论研究传统文化的电视传播,进而揭示隐藏于节目中的意识形态运作,突破当下多论策略而少有理论观照的研究格局。作者对传统文化电视传播的重要现象进行诠释,有理论层面的尝试,有发展历史的整理,有不同变量的辨析。整个研究浑然天成,既有个案剖析,又有理论的厚度,其学术价值蕴含其中。

本书挖掘电视媒介的传统文化传播的规律和意义运作方式,有以下几点让人欣慰。

一是探索神话学理论的勇气。本书属于基础理论研究,作者试图整合多种理论资源,建构一种解神话的去蔽方法论。从罗兰·巴特的神话学理论实践出发,挖掘了先秦诸子的去蔽主体建设思想;并与怀疑论思潮、反本质主义等进行对比,将其中一些理论、方法契合性地转换到神话学的理论视阈。形成了基于自在物、主体、符号和意识形态等四个变量相互作用的方法模式,形构有一定理论价值、操作的阐释方法。拓宽电视文化研究视野和路径,完善电视文化批评生态。

二是建构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媒介化生存的理论框架。在第一章,试图构建一种解神话的方法论,为本书的后面内容提供理论基础和范式。从国内外思想中获取理论资源,以此构建一种基于辩证视野,集各种理论之长的去蔽理论进路,进而解释传统文化的电视传播现象,将传统文化研究从文化人文学转向文化社会学。第二章,立足于“史”的角度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的电视传播历史。清晰地梳理了传统文化电视传播是如何由混沌到自觉,由早期的“摇旗呐喊”的“工具角色”转变为现在的“走马圈地”的“英雄角色”。第三、四、五章,分别从传统文化传播的仪式化、权力化、娱乐化三个维度切入,集中讨论了传统文化的媒介逻辑、生态形态,以及来自政治、资本两个变量的影响,辨析了这些变量是什么、如何作用,并最终成为结构性现实的。最后,作者提出传统文化的主体建设、融合机制的尝试。这一套理论框架的建构体现了作者研究问题的底气和驾驭跨文化论题研究的能力。

三是作者研究视野宽阔。研究中作者跨学科理论资源丰富,进一步夯实了著作的理论厚度和学术价值。作者较好地运用神话学、阐释学、艺术学、文化学、传播学、媒介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对传统文化神话学研究中一些复杂而令人困惑的问题进行综合考察,对传统文化媒介化生存中模糊不清的理念进行分析和阐述,对娱乐修辞中传统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物态化研究中规律性的问题予以发掘。较好地运用传统文化中诸多理论资源,来理性地辨析传统文化媒介化生存诸多样本,并进行多维度透视、多方面挖掘,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传统文化积累和传媒理论的功底。

四是对传媒文化现实的深切关怀。本书做到史论结合,从仪式化、政治权力、娱乐修辞三个面向对传统文化的电视传播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密,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众媒介生存实质是仪式化的生存。立足于考察国家权力、政党合法性等角度认为当下国家弘扬传统文化更主要的是基于权力、合法性的需要,而非单纯的建设社会文化、履行其公共服务的职责。同时对传统文化电视传播背后的资本逻辑、文化话语权争夺等问题有所揭示。

除此,本书有一些新观点和新表述很有启发,比如:传统文化的大众媒介生存大多数时候是仪式化生存、娱乐修辞、传统文化的知识化转向、融合机制,等等。这些发现为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视阈。

研究者的修养应该是多方面的,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是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最根本且重要的基础,是研究者转化科研能力的工具,读晏青的著作更有这样的感受。在校时他就出版了诗集《湿漉漉的人》,读起来很有韵味。文学语言的厚实功底,铸就了他学术著作行云流水般的风格。

晏青在著作中诸多方面的创新难能可贵。但本书也存在一些不足:神话学方法论建构仍有待完善,对政治、资本与传统文化的博弈过程需要更仔细、透彻的分析。电视文化多元化是建构传统文化媒介化生存理论的重要基础,作者还应该加强对中国电视文化现实发展的研究,这样可以使我们的研究离电视传播实践更近一些。对这样一位年轻的学者,似乎有些苛求。但可以相信,凭借作者学术上的执着追求和坚实的学术功底,完全可以在传媒学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我期待着!

欧阳宏生

2014年11月

作者系全国“首届”十佳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