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主义:1927~1937上海文化与文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摩登”考辨

“摩登”绝对可以算得上是理解20世纪30年代上海文化的一个关键词,今天,无论是在给研究性的专著还是一般的作品选本命名时如李欧梵的《上海摩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陈芳明的《殖民地摩登:现代性与台湾史观》(麦田出版社2004年版)、陈子善编选的“摩登文本丛书”(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及《摩登上海——30年代的洋场百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吴昊编选的《都会摩登:月份牌1910s-1930s》(香港三联书店1994年版) 等。,人们依然乐于使用它。然而,正如在30年代一样,目前对“摩登”一词的理解仍然存在着混乱。在对李欧梵的《上海摩登》一书的批评中,旷新年指出,30年代左翼文学“构成了上海摩登的最重要的内容”,是“另一种摩登”旷新年:《另一种摩登》, 《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1期。,即把“摩登”当作了“现代”的同义词,而综观李欧梵的这部著作,也未将两词作严格的区分。实际上,尽管当时仍不时地有两词混用的情形,但更明显的趋势是,两词词义的分疏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本章拟回到30年代的文本中,勾勒“摩登”一词词义演变的历史,这一段时间虽然不算长,却最终赋予了“摩登”渐渐固定的意义,所以重新回顾这一段历史,对廓清“摩登”的词义格外重要。有必要指出的是,这主要不是在语言学层面的探讨,“摩登”其实可以被视作不同力量斡旋的场所,这些力量所形成的合力主导了其词义变迁的过程。通过“摩登”的词义在30年代的演变轨迹,也可以看到文化实践中不同力量彼此竞争、依赖、纠缠的一个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