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区域开发理论研究本文原载《地域研究与开发》1988年第1期。

一 区域发展与区域开发

区域发展一般包括区域的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产业结构的演进以及社会生活的变化等方面的发展。而区域开发是指为实现区域发展目标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性开发活动,包括开发形式和战略、采取的措施和手段,以及国家实行的区域政策。对任何一个区域来说,其发展目标主要是增长和均衡。它包括结构均衡(即结构合理化)、空间均衡和收入分配的均衡(即福利)三方面。

增长与均衡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一个区域要同时实现高速经济增长和合理的经济均衡两个目标是相当困难的,国土广大的国家尤其如此。现就有一个发展目标的取舍和协调问题,要么牺牲增长来保证均衡,要么牺牲均衡来保证增长。合理的经济均衡是指:(1)产业结构的合理化;(2)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和产业的合理配置;(3)人民福利平等的综合。

据国外学者研究,均衡与增长之间存在着“U”形相关规律。如图1所示,若以GNP总量变化代表一个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以人均GNP的区域差异大小或经济生产在空间上的集中程度代表均衡度(差异越大,均衡度越小)。由此可发现:在经济发展初期即AO阶段,非均衡过程即区域差异的扩大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即越过转折点O,到达OB阶段,均衡过程即区域差异的缩小同样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实际应用中,则是如何准确确定转折点O的问题。

图1 均衡与增长关系图

综上分析可以得出:任何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区域),在资金供给既定而有限的约束条件下,要达到增长与均衡两目标之间的协调,必须采取非均衡增长的区域开发战略,我们把这种区域开发战略称之为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包括经济开发中重点开发区域的选择和区内重点产业的选择两方面内容。

重点开发区域的选择,主要根据以下原则:(1)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完善,具备经济迅速发展的自立条件;(2)自然、经济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较大;(3)目前和未来的发展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影响较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重点开发区域是不断变化和渐进扩散的,即重点开发区域具有一定的阶段性。而对于某一既定的区域,不管它是重点开发区,还是非重点开发区,都必须选择重点产业进行重点开发或倾斜发展。重点产业的选择依据,主要考虑以下方面:(1)具有区域比较优势;(2)目前和未来发展中所形成的企业群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较大,其产业经济贡献度的大小可用公式计算:GLi·Wi,式中,G为某产业经济贡献度;Li为某产业的区位商;Wi为某产业经济贡献系数,是指该产业经济指标综合值占区域全部产业经济指标综合总值的比重,可用加权平均方法算出;(3)产业的前向和后向关联度大;(4)有充分的市场容量。由于区域的比较优势是相对而变化的,而市场容量总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区域开发中的重点产业也是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二 区域开发的理论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是个动态过程,它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些发展阶段所追求的增长与均衡发展目标又有着质和量的差别;而区域的均衡增长只有通过非均衡增长阶段后才能实现。为了便于分析起见,我们以人均GNP为主要指标,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分为落后地区、发展中地区和较发达地区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基本上相当于某些学者所划分的经济稀疏区、经济密集区和经济重心区。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类型区域,其区域开发方式与空间组织形式也各不相同。落后地区,采取的是增长极点开发;发展中地区,采取的是点轴开发;而较发达地区,采取的却是网络开发。这三种开发方式,确切地说是区域开发空间组织形式在演变过程中的三个不同阶段。它们均能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三类区域,在增长与均衡两发展目标上取得协调。从区域开发动态过程看,任何一个区域的开发,总是最先从一些点开始,然后沿着一定轴线在空间上延伸。这些点既可以是一个城镇,也可以是由多个城镇所组成的群体。每个点都通过投入和产出方面的联系,对周围广大地区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从而形成一个力场经济空间。点与点之间的经济联系及相互作用,其结果往往在空间上沿着交通线联结成轴线,轴线的经纬交织形成经济网络。要促使一个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必须首先选择好重点开发轴线,并沿这些轴线配置一些增长极点。

1.增长极点开发

落后地区或经济稀疏区一般采用该开发形式,如苏联的生产地域综合体、西方的增长极。这类地区,往往具有较广阔的地域与较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物质技术基础薄弱,交通不便,自然地理条件较差,开发程度较低。区内经济生产主要是第一产业和国内规模的制造业。中心城市数量少且规模不大,分布零散,多为地方级小城镇,缺乏能带动全区发展的中心城市。城市功能主要是作为行政中心,其次才是加工中心。在建设资金十分有限,而基础设施建设又需要巨额社会资本投资的情况下,要促进这类地区的经济开发,关键之点是配置一两个规模较大、增长迅速且具有较大地区乘数作用的区域增长极,实行重点开发。这些增长极能否发挥作用,既需要主导工业和推进型企业,又需要适当的周围环境。

一般来说,在增长极中心,都有一种占统治地位的大型推进型企业,它隶属于主导工业。这种企业可能是一个工厂,也可能是各个企业所组成的群体。主导工业和推进型企业,一般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与其他部门有很强的工业内部联系(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联系的力量和重要性决定了其地区乘数作用的大小。(2)通过大规模的供给投入和购买产出来对其他企业的生产形成控制,导致企业群的出现。(3)企业规模大,增长迅速,对周围环境产生巨大的增长推动力。(4)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并具有动态的性质。

适当的周围环境是指那些有利于增长极发展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地区资源及其空间组合、经济结构及经济活力、技术水平、社会生活习惯以及国家的区域发展政策等。

增长极对周围落后地区的推动作用及经济影响,主要反映在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形成的力场经济空间上。极化效应是指工业的推进性增长引起其他经济活动趋向于增长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出现经济上的极化,然后不可避免地导致地理上的极化,从而获得各种集聚经济(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扩散效应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增长极的推动力通过一系列联动机制(如对当地的购买、工业联系)而不断向周围地区的发散,这些发散最终将以收入增加的形式对周围地区产生较大的地区乘数作用。

利用增长极来开发落后地区或实施国家工业分散化计划,尽管有不少失败的例子,如20世纪50年代末,巴西政府在东北部沿海选择的萨尔瓦多、累西腓、福塔雷萨;但由于它在下述几个方面已在西方世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越来越被人们所注意:意大利在解决南北问题方面;法国以及苏格兰和爱尔兰,将工业活动从城市中心扩散到落后地区方面;比利时的西弗兰德,在鼓励经济发展的地理极化方面;巴西的玛瑙斯,在引进外资开发亚马孙河流域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点轴开发

发展中地区或经济密集区一般采取这种开发形式,如韩国、中国台湾地区、马来西亚所采取的沿海工业地带开发,日本20世纪60年代采取的重点工业在太平洋沿岸地带的集中开发。

经过第一阶段的点状开发后,形成发展中地区或中等发达地区,区内一般具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人口、工业及中小城镇往往围绕某个中心城市与水陆交通干线,形成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经济区域。要促使这类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关键是选择好重点开发轴线,采取轴线延伸、逐步积累的渐进式开发形式,即沿着重点开发轴线,配置一些新的增长极点,或对轴线地带的原有增长中心、城市中心进行重点开发,使其逐步形成产业密集地带。

重点开发轴线的数量不宜太多,一般以一两条为宜,如韩国的南部沿海地区、中国台湾地区的西海岸、马来西亚的马来半岛西海岸、日本的太平洋沿岸。重点开发轴线的选择,主要根据以下原则:(1)以水陆交通干线为依托,实现产业布局与交通运输的空间最佳组合;(2)工业、城市发展已具有一定基础,有较大的经济发展潜力;(3)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这是工业、城镇集中发展的基础;(4)资源特别是水资源丰富,或者可供给性良好。

从世界各国区域开发的经验来看,重点开发轴线一般选择在沿江、沿海地区,这与世界工业布局的临江靠海趋势是一致的。例如,美国93%的冶金厂,新建的焦化厂,甚至原子能、导弹工厂都建在河边;从1952年至1976年年底,沿河建厂的工厂已超过1万个。西欧的莱茵河,近30年已新建工厂450家,其中西德钢铁垄断集团92个企业中,就有66个建在该河沿岸。

严格地说,点轴开发是一种地带开发,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单纯的点状开发。因为点轴开发在空间结构上是点与面的结合,基本上呈现出一种立体结构和网络态势。它一方面可以转化城乡二元结构,另一方面又可促使整个区域逐步向经济网络系统发展。

3.网络开发

较发达地区或经济重心区一般采取这种开发形式。这类地区一般是由若干个工业枢纽和若干个工业城镇所组成,其物质技术基础雄厚,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经济地位在全国举足轻重,如我国的沪宁杭地区、京津唐地区、辽沈地区,菲律宾的大马尼拉区,巴西的“金三角”地区。

严格地说,这类地区属整治开发区,它一方面要对老区进行整治,对部分传统产业进行扩散、转移,或国家采取工业分散化政策,以配合落后地区的增长极点开发;另一方面又要全面开发新区,以达到经济的空间均衡。新区的开发,一般也是采取点轴开发形式,而不是分散投资、全面铺开。这种新、旧点轴的不断渐进扩散和经纬交织,将逐渐在空间上形成一个经济网络体系。

较发达地区之所以采取网络开发形式,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由于区域整体经济已达到高度发展阶段,即越过了转折点O,这时经济的空间均衡即地区差异的缩小,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资金供给对区域开发的约束已不像前两个阶段那么明显,区域经济力已允许或能够全面开发新区,进行大幅度的区域空间结构调整,以便促使区域经济逐步趋向均衡。

第二,极化效应所产生的集聚规模经济是有其限度的,当区域经济在少数点、地带上过度集聚,将导致一系列“膨胀病”,如交通紧张,能源、电力短缺,用地、用水困难,环境质量下降,公共服务成本及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迅速增加等,这又将使集聚产生的规模不经济超过集聚带来的利益。同时,在国外,企业为了分摊风险,正在向多产品、多工厂、分散化的方向发展。对企业家来说,集中带来的外部经济重要性正在逐步下降。如果说点状开发、点轴开发是以集中化为特征的话,则网络开发是以分散化为特征的。

三 关于我国的区域开发问题

在我国的区域开发问题上,学术界对沿海与内地问题、“三线”问题、集中与分散问题以及均衡布局问题等进行了长期的争论。由于对均衡布局有不同理解,国家又没有制订一个完整切合实际的全国区域规划,也没有比较科学完善的区域开发理论指导生产实践,以致在区域开发中出现许多大大小小的失误,走了一些弯路。1958—1960年、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以及粉碎“四人帮”后在“洋跃进”的思想影响下,我国工业布局出现了三次“大分散”,布局上严重脱离现实条件,大搞“遍地开花”、“星罗棋布”。30多年来,我国基建投资在沿海和内地的分配关系上出现了“三进三出”的“钟摆运动”,区域开发中的这些例子,值得深思。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其自然地理环境、技术经济条件、资源及其区域组合的区域差异极大,既有东西部的沿海和内地问题,又有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问题,这是我国区域开发中必须首先要考虑和面对的客观现实。在目前我国建设基金既定而又十分有限的条件下,是选择高速度经济增长和投资效益的最优化,把有限的资金投放在具备经济迅速发展自立条件的少数地区重点开发呢?还是漠视区域差异这一客观现实,采取“撒胡椒面”的分配方式,以牺牲投资经济效益为代价在低水平上维持全国各地区的平衡经济增长呢?运用前面的区域开发理论,我们只能做出第一种重点开发的选择。从全国看,应把沿海地区、长江流域地区、陇海铁路干线地区作为我国目前的三大国家级重点开发轴线,并对轴线的某些城镇中心、工业中心予以重点发展。这三大轴线的重点开发和不断向纵深方向的扩散,一方面,它能实现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资金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它又有利于东西向的横向经济运动,有利于大西南、大西北的未来大规模开发,也有利于全国统一市场和整体经济网络系统的形成。对于各个省区的区域开发模式,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西部落后及边远地区(川中地区、关中地区除外),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可通过增长极点的开发来促进和扩大非增长极地区的发展。在区域开发时,首先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经济环境条件及资源优势,选择适合本区发展的增长极类型:(1)城市依托型增长极。以原有城市为基础,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主导产业和推进型企业;定向发展,把其建成国家某种工业基地和地区经济的发动机。(2)资源综合开发型增长极。以地区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为基础,建立矿业、水电、农林牧业生产中心及加工制造中心,如攀西地区、三峡地区、黄河上游地区。(3)出口导向型增长极。引进外资和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发展出口导向型农业及工业,建立外向型增长极。这种增长极是把对外开放和地区开发有机地结合于一体,通过引进外资弥补落后地区开发的资金不足,通过技术创新和出口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迅速增长。沿海沪宁杭地区、渤海湾经济圈,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工业、城镇、人口密集,原材料供应紧张,用地、用水困难,已开始出现大城市“膨胀病”,可采取网络开发形式。这要对原有大城市集聚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扩散、转移部分传统产业,重点开发新技术,发展新兴产业;要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地域结构调整,即在周围地区全面开发新区,选择新的重点开发轴线,进行点轴式开发,以便使新旧点轴联结成完整的区域经济网络体系。处于中等发展水平的其他地区,如闽粤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川中地区、关中地区,可选择一两条区级重点开发轴线,进行点轴开发。区级重点开发轴线,既可以处于全国重点开发轴线以内,如福建的福州—厦漳泉轴线地区、广东的潮汕—深圳—广州—珠海轴线地区;又可以位于全国重点开发轴线之外,如湖南的岳阳—长潭株—衡阳轴线地区,这是由各区的具体条件决定的。

参考文献

[美] 加里森:《区域经济增长极核理论简介》,孙晓光编译,《经济学译丛》1982年第1期。

陆大道:《二〇〇〇年我国工业生产力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地理科学》1986年第2期。

晏学峰:《沿海、长江、陇海三大经济带将构成我国经济的基本格局》,《经济改革》1986年第2期。

Richardson, H. W., Regional Growth Theory. London: Macmillan, 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