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主导产业研究沿革:起点、基础及演化

分工是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起点,分工思想则是现代产业理论研究和探索的原点。产业的形成、发展及升级等进化过程,以及产业的选择、培育和规制等产业管理等,都离不开分工理论的社会化。亚当·斯密 (A. Smith,1776) 发现,在并无显著技术革新前提下,仅通过对传统生产流程分工即可提高原有生产效率。他认为,“分工”可适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以案例描述工厂通过内部工艺流程的分解实现生产效率提升。当然,对于“分工”与生产力提高的关系,观点亦存在多样性。比如,奥地利经济学家卡尔·门格尔 (Carl Menger) 认为,“分工绝不能被认为是人类解决进步的最重要的原因”,他认为,人类福利增进的原因是“对因果关系认识的进步”,即知识的增进 (C. Menger,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Ludwig von Mises Institute,1981)。基于此,他认为,整个社会就是“工厂”,工艺流程的分工可推广到企业分工和行业分工。随着工厂内部分工趋向合理与有效,主动进行技术改造、工艺优化并实现劳动生产率上升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利。诚然,这种基于小作坊分工机制可以轻易自我复制、扩大和推广,并从单个企业扩展到行业并促使产业形成。差异化的分工思想与分工方式促进了行业细化和演化。

此后,大卫·李嘉图、赫克歇尔和俄林 (D. Ricardo, Heckscher and Ohlin) 等学者从生产、交换、贸易等若干不同角度对宏观分工探索,形成比较优势理论、资源禀赋优势等理论。马歇尔 (A. Marshall,1890) 认为,产业是由许多在技术、资源和企业规模等多方面存在差异的企业组成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差异”是马歇尔在定义产业与描述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石。P. Groenewegen (1987) 认为,企业间分工差别逐渐扩大,一定程度可能导致同一行业生产力水平差别不断扩大。换言之,即技术环节的分工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以此逻辑原点发散,最原始的企业内分工 (仅是工艺流程的分解),逐渐扩展到生产形式、生产目的和配置手段更多元化的企业间分工,再扩展到行业、产业和产业链,逐渐奠定社会范围庞大分工体系基础。

必须注意到,初期具有提升生产效率作用的分工仅是工序的简单分解,其分工动力基于经济激励的管理方式调整;时至今日,最初的简单分工显然已发展为既包含纵向产业链,还包含横向的诸多旁侧行业。简单工序分解已演化成立体框架下多行业、多生产要素聚集的产业群分类。

社会分工的扩大、推进、深化和发展能促进产业发展,但绝非无限延伸扩大。当发展至一定阶段,基于效率激励的分工机制会导致产业形态和规模的收缩。施蒂格勒 (Stigler,1968) [美]J.施蒂格勒:《产业组织》,王永钦、薛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2页。曾经明确提出分工和产业规模关系的变迁过程。他认为,在某产业的萌芽期和初创期,产品需求量必然有限,生产工艺、生产环节以及生产规模也相应有所局限,产业整体规模显然无法支撑相关环节独立分化,故而专业化分工得以在企业内部盛行。市场需求催化市场规模,当生产效率超过内部分工效率这一临界点,企业内部分工便演化为社会化分工模式,大量外部企业融入产业生产体系,生产环节的封闭性被打破;市场需求与供给在生活习惯、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等过程中不断变化发展,作为供给方的企业自然随之调整。显然,当特定产业进入衰落期市场规模必然萎缩,外部性的社会分工转而内部化为企业分工。

从分工到产业,体现了基于生产力的生产能力、生产规模和生产组织的发展与演进。《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美]纽曼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许明月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对此进行阐述:“产业”是为“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它综合了企业形态、企业产品和企业行为三个维度的内容:第一,该定义指出了产业不仅是企业或组织本身,而且是企业和组织的集合和聚集。在此明确指出产业实质上与企业的不同之处在于:“产业”是企业发展到具有一定的数量和规模的状态,这是产业对于企业形态的一种描述。第二,“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产品、服务”,这是产业对于企业产品性质的综合概括,是能够归类的众多企业或组织所具有的共性,这也是这些企业或组织能够归入“产业”的根本原因。第三,是产业对于“企业行为”的界定,即正是因为生产产品是同类商品或替代品,才使得企业之间存在并出现竞争,使企业之间或通过价格策略,或产品策略,或研发和销售策略等技术和手段,对市场份额和利润进行竞争,这些竞争行为的形式、效果和演化,使“产业”研究成为必要。

总之,分工、企业和产业是一个重合且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分工形态、内容和范围的不断扩大,专注于生产某一环节或某一生产类别的企业不断增加。在这一动态的市场发展过程中,性质、功能和类型不同的企业不断分化、归类和聚集,形成不同形态的产业。生产方式的优化,极大提高了生产率,这种互动式的循环带来生产方式改变、生活方式变化等多种内容。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产业形态不断演化。为了能够更有效地了解和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情况和微观企业的联系与运营特点,经济学家采用产业结构对产业性质、特点和比重进行分类分析。

产业结构 (industry structure) 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构成具有差异性,同一经济体的产业部门构成及联系、比例关系也不同,因而对经济增长贡献存在差异。产业结构既是某个产业内部企业间的关系结构,也概括了各产业间的关系结构。配第 (W. Petty,1672) 通过考察发现,工业比农业收入多,商业比工业收入多,即商业相比工业而言,其生产附加值较高,而工业又比农业附加值高。他对此进行总结后认为:产业结构的不同是世界各国国民收入水平差异和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关键原因。马歇尔、韦伯和波特 (Mar-shall, Weber and Porter) 等学者随后发现,在全世界的众多国家、地区范围内,产业结构选择与调整是产业演化的基本特征之一,而且这种动态的调整过程对区域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增长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库兹涅茨 (Kuznets) 把克拉克 (Clark)“时间序列”维度的分析直接推进至“经济增长”概念,采用相对国民收入概念分析“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及其构成的产业结构。库兹涅茨还建立起一个产业结构测度的思想、方法、体系和指标,真正的现实化、具体化克拉克法则,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更加适应现代经济社会。

通常认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既是一国总量经济、个量经济和生产能力的增长与扩张过程,也伴随着该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转换和升级过程。现有理论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与相互关系研究,观点和结论仍存在分歧。中国问题需要立足于中国历史背景和现代环境,西方经典理论也需要有中国化的过程。苏东水 (2010) 提出,从“质”和“量”的视角考察我国产业结构,“质”是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及其方式变化趋势;而“量”则以静态方法探析一定时期内,各相关产业间要素效率与投入规模比较。这是目前产业结构状态考察相对成熟和主流的研究方法。

主导产业大都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竞争形成的结果。工业化时代之后,世界形成工业化普及的浪潮。因此,从历史和过程的视角分析,深入研究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某个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对于丰富产业经济学理论,理解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依赖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研究又无法脱离产业发展。本质上,产业发展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种产业历经形成、发展、成熟以及衰退等各相应阶段状态及发展过程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必然趋势,以及在此过程中不同发展阶段产业并存的状态。产业发展的规模、质量和层级也不断向前演化,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的过程。这种变化具体体现在产业的布局、组织、结构、类型、关联及主导产业转换等方面的变化。在此过程中,社会分工的技术演进、形式组织和效率变化不可忽视。因为产业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程度和规模后产生且不断发展的经济形态。需要强调的是,社会分工包含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两种形式。一般分工是社会分工的初识形式和基础层级,而特殊分工则在一般分工基础上细化、组合并集成,从而分工效率更高,分工形式更加复杂。社会分工形式随生产力提高转化频繁且日益高级化,最终形成多层次的产业概念。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时代再至现代化经济形态,社会分工发展和产业演进形式也日益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