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的客家服饰文化与艺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客家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汉族民系之一。据以往的统计数据,客家人有约5500万生活在中国大陆,约460万生活在中国台湾。19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在客家源流、语言文化等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著名的客家文化学者罗香林教授的《客家研究导论》就是一部全面系统研究客家问题的著述。近年来,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相继发表了许多客家专题论文,如在2005年国际客家学术研讨会上,就涌现出了百余篇高质量的论文,其中不乏一些国外的优秀论文。而在我国的台湾地区,近年来以客家为主题的研究论文也达百余篇,这些论文涉及了哲学、人类社会学、语言学、文学、地理学、历史学、建筑学等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但是,限于时代和学科的局限,在海峡两岸乏见从客家服饰文化的视角去探索海峡两岸客家服饰文化特质这一方面的深层次研究。

服饰文化与艺术是人类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的结晶。从服饰的演变中,往往可以看出一个民族或民系的历史变迁、经济发展的情况和文化认同、审美意识的嬗变。作为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服饰文化是外在的、显性的,是民系识别或民族认同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依据。客家传统服饰文化,是客家人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是与生俱来的精神的财富,体现着客家人朴素勤劳的优秀品质,彰显着客家人的民族认同。关于客家服饰文化研究,李筱文以从客家服饰看其文化与南方民族文化之融合这一角度进行了研究;田辉龙等对客家服饰装饰符号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分析;郭丹、张佑周对客家服饰进行了文化层面上的探索和归纳。还有学者对海峡两岸的客家文化做了对比研究,如谢重光教授的《客家文化在台湾的传承》一文论及了客家的标志性传统服饰蓝衫。但是,作为在整个客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服饰文化,特别是在闽粤赣三角区,以及我国台湾地区这一特定地域中形成的颇具特色的客家服饰文化,在国内外的研究都有待进一步推进。海峡两岸客家服饰及其文化相关性的研究,特别是基于海峡两岸客家服饰文化的同源认同、同根认同的历史嬗变方面的研究亟待深入。

基于目前缺乏关于客家服饰文化方面的深入研究,本书以客家服饰文化与艺术为主线,从海峡两岸的服饰文化认同、客家传统服饰的形成、海峡两岸客家服饰的源流关系入手,围绕客家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民情风俗,研究客家服饰艺术文化的形成、发展、演变等文化特性,分析地域分布及时代变迁对客家服饰艺术的演变产生的影响和造成差异的原因,探讨客家服饰艺术文化的保护、弘扬和创新,论证客家服饰艺术文化与中华服饰文化的承继关系,揭示出海峡两岸(闽台)客家服饰文化同出一源,台湾客家服饰是闽粤赣客家服饰的演变,其服饰艺术文化之根在中原,同属中华服饰文化。同时,本书还将通过对客家服饰资源的整理和挖掘,从服装学角度研究客家的服装材料、服装款式、服装结构、服饰工艺、服饰配件等与文化人类学相关的内容,研究客家服饰艺术与美学理念对现代服饰设计的启示,探索现代服饰设计理念对客家服饰的创新设计,分析客家服饰与中华服饰的承继与流变关系,揭示出客家服饰文化是客家人民族认同心理的一种精神表现。

值本书出版之际,我们期冀能够进一步推动客家服饰文化的研究,能够加深台湾同胞“祖”在大陆、“根”在闽西的认同心理,激发人们对客家服饰文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从而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民族向心力,推进中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本书是“基于文化视角的海峡两岸客家服饰艺术研究(09YJA760017)”这一项目的研究成果,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资助项目,项目负责人为陈东生教授,项目组成员有甘应进、王建刚、刘运娟,台南应用科技大学的范静媛博士。在研究的过程中,还有李佳佳同学、林水秀同学,王衍老师以及陈栩老师等人参与。在本书的成稿过程中,主要由刘运娟、陈道玲、甘应进、王衍以及陈东生等人执笔。再次感谢向本书和本项目提供资料、给予研究帮助便利的客家乡亲和各位朋友们。


陈东生

2014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