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两岸客家迁徙史
“客家”一词,在客家语与汉语广东方言中均读作“哈嘎”(Hakka),含有“客户”之意。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在4世纪初(西晋末年),生活在中原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而南迁,9世纪末(唐朝末年)和13世纪初(南宋末年)又有大批汉人南迁至闽、粤、赣、川等地,即现在的福建、广东、江西、广西、湖南、四川、台湾等省区以及海外。为了与当地的土著人加以区别,这些外来移民称自己是“客户”,是“客家”,是“客家人”。自西晋以来,大量中原汉族人口向南迁徙,伴随客家民系在闽粤赣交界地的形成,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客家是中原汉民南迁而成已有定论。
由此可见,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的,是汉民族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在赣南、闽西、粤东,那里有29个县是“纯客县”。在宋末以前,宁化是客家人南迁的集散中心;在明末清初,嘉应州(现梅州市)是客家人的集散中心。客家人以此为轴心,逐渐向我国南方扩展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民系——客家民系,成为汉民族8大民系中重要的一支。
人口的迁徙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客家人不同于汉民族内部的任何一个群体,不是由某次移民运动一次性形成的,而是经过多次移民运动的酝酿、积淀和动态作用而最后形成的。所以,在研究客家的形成历史时,就必须从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运动入手,可以说如果没有这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运动,也就不会有特定意义上的客家存在。罗香林先生的《客家源流考》中描述,每次人口迁徙的人数都非常巨大,没有一定的规模是很难称得上移民潮的,也可称他们为“政治难民”或“灾荒流人”。由“八王之乱”、“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等政治事件引起的中原南迁之汉人,为“政治难民”;多年战争引起土地荒芜或虫鼠泛滥等天灾人祸频仍,促使人们奔往富庶的南方,又称“灾荒流人”。客家民系形成的历史序幕,就是这样拉开的。
客家民系形成的历史源远流长,由罗香林先生的客家源流观和近年来的深入研究可知,客家先民有过六次大规模的南迁,客家是中原汉军戍边、汉官谪宦、汉民迁徙南方而成的汉族族群。客家先民几次南迁的终点是闽西南、赣南、粤东北区域,即闽赣粤三省的交界地带。这一区域山高林密、交通闭塞,土著人为畲、瑶、蛋、僚等南方少数民族,周代以前无汉人居住,古称“百越之地”。这里的土著人正直勇敢、仁厚宽容、诚实好客、乐于助人,有着大山一般的性格。为了能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有一个安宁稳定的生存环境,南迁汉人入乡随俗,与当地土著人和平共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原文化逐渐与土著文化互相兼容、互相同化、互相融合。
“六次大迁徙”历经2000余年,从中原河洛到江汉平原,跨过大别山、翻过越南岭,远离原乡迁到沿海山岭,越过台湾海峡,到达大洋彼岸,终于形成现今的客家民系。
第一次大迁徙发生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新取得的南方国土(即岭南地区),派60万大军“南征百越”。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两批南下的秦兵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他们的后代子孙被称为北江客家。
第二次大迁徙发生在两晋时期(220—589年)。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烽火连天,黄河流域的汉人相继南迁。三国时期,中原战乱50多年,民不聊生,四处逃难。到了西晋末(317年),北方“五胡乱华”,晋元帝率领诸臣南渡长江,中原汉民人心惶恐遂辗转南迁,有的携家带眷迁到离中原尚近的江淮南北地方,有的举族举村进入今江西鄱阳湖区域及赣江流域和闽西的北部地区。这次迁徙到闽西、粤北、赣南的中原汉人便是客家先民,他们与当地的畲族、闽越族等杂居共处,相互融合。这次迁徙是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第三次大迁徙发生于唐至五代。先是唐代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后唐末又发生黄巢起义,以及契丹(辽)、女真(金)入击中原,使得北宋王朝帝都向江南搬迁,而大批中原汉人南迁至闽西南、粤东北一带山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一些南迁到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村的汉人,把这里视为“世外桃源”并定居下来,生息繁衍,有的传到几十代。
第四次大迁徙发生于两宋时期。这一时期,中原先是为金所占,百万汉人南移,经赣南西向入闽,汀州在宋元之际成为客家人聚居的中心地区。从南宋末至元朝以后,蒙古人南下,大批客家先民又由闽迁粤,梅州成为客家新的聚居中心。基于王东的“语言习俗形成说”研究成果,在赣闽粤交界处的赣江、汀江、梅江之三江流域的山区已经形成“客家大本营”,客家话通行,中原风俗盛行,一个独特的族群,即客家民系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孕育并最终形成。
第五次大迁徙发生于明末清初时期。明末清初爱新觉罗氏南下入主中原,“客家大本营”的客家人口不断增长,在抗清无力之后,闽粤赣客家大本营的客民被迫散居各地。于是客民多从梅州、汀州等地迁往粤中、粤西、粤海滨地区和桂、湘、川、台等地,形成客家分布全国许多地区的格局。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四川的客家人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
第六次大迁徙发生在清末民初时期,是一次世界范围的迁徙。清咸丰年间(1851—1864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以客家人为主体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以后,参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客家人怕遭株连,向沿海大规模迁移,如海南、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有的甚至迁移到巴拿马、巴西,以及欧美等地。
客家第一次迁徙在秦汉时期,秦开五岭为客家之源,此后五次迁徙为客家之流,客家的第一次迁徙具有重要意义。实际上,除了以上六次大规模的南迁外,中原汉人也有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迁者,另有历代为官、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这其中,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粤闽赣交界处的客家人聚居区域如图1-1所示。
图1-1 粤闽赣交界客家人聚居区域
此后,客家又藩衍湘川云贵,横渡海峡,遍布五洲四海,发展成一个世界上人口众多、影响深远的优秀民系。晚清著名诗人黄遵宪诗云:“筚路桃弧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诗中描述的就是客家先民离开中原故土、历尽艰辛和苦难,迁居闽粤赣,进而向南方各省和海外发展的史实。
台湾客家,就是血缘来自大陆,现今散居于台湾各地的客家人的泛称。客家人迁居台湾,主要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根据现有的文献记载,闽粤客向台湾的迁移,最早始于明代中后期。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把荷兰殖民者赶出台湾之后,大量招募大陆人民入台,开荒垦殖。正是从这时候起,闽粤两省的居民开始大规模向台湾迁移,而客家大本营地区的客家人也随之进入台湾。
在迁移台湾的过程中,由于迁入地人口及经济发展的状况不同,以及向台湾迁移路线的差异,导致客家人在台湾各地的分布区域及形成村落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大部分客家人迁台是在清乾隆解禁之后,此时平原一带肥沃的土地已先被开发,因此,客家族群在台开垦的地区大多集中在南台湾的六堆地区、中台湾的东势地区以及北台湾的桃、竹、苗地区。大致而言,客家人在台湾的分布,经历了一个以台南为中心,继续向南开发,然后再向北发展的先南后北的过程,当今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屏东、新竹、苗栗、桃园等县。
明末清初以来,经由闽南和粤东越过海峡,向台湾地区移民的客家人,已经成为台湾社会的人口主体,并以移民携带的中原文化作为台湾社会构建的基础。以目前的分布看,台湾的客家集中的区域有北、中、南、东四个地区。
① 北部客家人北部客家人多指苗、竹、桃三县的客家人。苗栗以海、山线划分,海线为福佬人的村落,山线是客家人居所。苗栗县的客家人口约为36.3万人,约占苗栗县总人口的64.7%。新竹县除五峰之外,其余均为客家人的居地。新竹县的客家人口约为28.8万,占该县人口总数的62.5%。桃园县南境的龙潭、平镇、杨梅、观音、新屋、八德以及半个中坜市都属于客家。桃园县的客家人口约为66.7万人,占该县总人口的36.5%。
② 中部客家人中部客家人早期生活在清水、神冈、丰原、潭子、石冈、新社、东势及台中南屯一带,后来多数客家人向内山迁移,或者落脚在新社、东势地区,或者翻山越岭,进入埔里盆地,最后移至南投县的国姓、水里、信义等地区。彰化的平原一带曾有过客家人居住,彰化的埤头、员林、和美、田尾、永靖,都是客家人开垦过的地区。在云林沿海的仑背、麦寮,少数部落仍有客家人。
③ 南部客家人南部客家人一般称为六堆客家人。六堆共分为中堆、前堆、后堆、左堆、右堆以及先锋堆,其中的中堆位于现今的屏东县内埔乡、竹田乡西势、南势等10庄,前堆包含屏东县长治和麟洛等六庄,后堆则在内埔乡老东势及竹田乡南势等13庄,左堆包括最南的新埤与佳冬等13庄,右堆为高树及高雄县的美浓镇、坑乡,屏东县新园乡、大路园等27庄,屏东的万峦、四沟水等13庄称先锋堆。
④ 东部客家人台湾东部纵谷地带的客家人,鲜有从大陆原籍直接迁入的,大多数是在后期经由西部迁移过去的。在兰阳平原近山地区,以及花东地区,都有人数不少的散居客家人。
台湾的非纯客住县市有19个:桃园县、新竹县、苗栗县、屏东县、彰化县、高雄市、花莲县、台中县、台中市、台北县、台南县、台北市、南投县、云林县、嘉义县、台东县、宜兰县等,总人口46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