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的客家服饰文化与艺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两岸客家服饰的嬗变

基于客家6次迁徙的划分与民系形成学说,笔者提出客家服饰的嬗变分为5个时期,即服饰的形成期、发展期、繁荣期、衰落期和振兴期。客家先民经过第四次大迁徙后,承袭中原汉族服饰是他们区别于南方土著人的主要外在标识。经过后来的第五次、第六次大迁徙的浪潮和时代变迁,客家服饰逐渐成为客家身份的象征。笔者同时指出台湾客家服饰嬗变仅有繁荣期、衰落期和振兴期这三个时期。

一 大陆客家服饰的嬗变

客家先民的第四次大迁徙后,在赣闽粤交界处的赣江、汀江、梅江之三江流域的山区,逐步形成一个独特的族群,即客家民系。经过后来的第五次、第六次大迁徙的移民浪潮和时代变迁,客家服饰逐渐成为一种客家身份的象征。基于客家迁徙划分与民系形成学说,这里提出的客家服饰的嬗变划分为如表1-1所示的5个时期,即分为服饰的形成期(或承袭期)、发展期、繁荣期、衰落期和振兴期。

表1-1 客家服饰嬗变的时期划分

1.客家服饰的承袭期

这一时期,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孕育并最终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族群,即客家民系,作为中原南迁而来的一个民系,客家人以中原汉族的观念为正统观念,崇尚中原风俗,服饰上依然坚持着中原汉人的服饰古风,穿大袖宽衫,下摆不开衩,保持了中原服饰宽博及右衽的基本特征,面料比较精美高档,色彩比较华丽,女子下装主要是宽口裤或在其外穿裙,保持了明代末期服饰的“唐装”的样式特征。

从文献记载来看,裤子到了商朝时才出现。秦汉之际的裤子,已从胫衣发展到可以遮裹大腿的长裤,裤子之外还有裳裙。据明代张萱撰写的《疑耀》所载:“古人裤无裆,女人所用皆为有裆者,其制起自汉昭帝上官皇后,令男女皆服之。”(明)张萱:《疑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0页。明代的仕女们穿宽口裤,裤外多套长裙或围身裙。由于裤比裙行动方便灵活,劳作庶女多好用。中原南迁而来的客家,经过长期的迁徙到达闽粤赣交界地,生活尚不稳定,不可能在短时期内与当地土著居民的接触中汲取更多东西,尤其是服饰风格的改变需要长时间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等多方面的熏陶与积淀才能形成。

因此,这个时期的客家女性服饰主要沿袭中原汉族服饰,造型宽松肥大,尽显唐朝和明朝的服饰特征,本书认为这一时期是南迁客家服饰的承袭期。当然,在当地土著居民眼里,这“唐装”式样的服饰就是客家人自己独特风格的客家服饰,所以,这一时期在土著居民眼里是客家服饰的形成期。

2.客家服饰的发展期

在赣闽粤交界处的赣江、汀江、梅江之三江流域的山区形成“客家大本营”之后,“客家大本营”的客家人口不断增长,这些客家人及其后裔似乎围着赣南、闽西、粤东北一带山区地带往返辗转,与当地的土著人反复磨合。同时,因受当地独特的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的影响,客家服饰在款式、形制与文化内涵上又逐渐创出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客家服饰的特征基本形成。如图1-7所示,既保持了中原宽博及右衽的服饰基本特征,也融入了当地土著人以短窄为上的服饰特点。上衣是“大襟衫”,右衽斜下开襟,布纽扣,女性服装常在襟边或袖边加一两条饰边(讲究些的为绣花饰边)。客家最常穿的大裆裤,以裤裆深、裤头宽为特色,特别是大裆裤的腰间一定要折叠几层才能系紧。无论上衣还是裤子,客家人的服装都保持宽松肥大的古风。宽松肥大,不束缚身体,这种离体式的服装,劳动时极其舒适方便。旧时,一般男女都不穿“底裤”(内裤),讲究者多穿一件较短的长裤就是了。内衣则一般是“褂子”,比外衣狭窄,有“大襟”、“正襟”两式。

图1-7 大襟衫与大裆裤

由于长期生活和劳作在山地环境之中,客家的服饰既保留着中原汉族衣饰的传统,又不自觉地受到当地畲族和瑶族等土著文化的影响,服饰色泽以蓝、黑、灰、白居多,朴素、方便、实用是客家衣着的显著特性。客家服饰没有中原传统服饰那样明显甚至严格的等级意义,典型的客家服饰,就是大襟衫和大裆裤,这种浓厚的汉族民系特色服饰成了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末清初,“客家大本营”的客家人口不断增长,第五次大迁徙后客家人分布于全国许多地区。客家人为了适应南方的生存环境和长时间的山区劳作,他们不断地吸收与借鉴居住地文化中与南方自然环境相适应的风俗习惯,使得客家服饰逐渐变得更加实用,衣身长度变短,袖子长度变短,衣衫厚度变薄,服饰的面料也由华贵走向质朴,服饰原料以当地的麻或棉织物为主,服饰色彩逐渐向黑、灰、蓝等素色转变。由于客家女性长年累月进行山地劳动,为了方便劳作,防止蚊虫叮咬和荆棘刺伤,同时受当地畲族妇女服饰的启发,她们开始摒弃中原汉族的裙装,改穿腰头宽大、裤管较窄的裤装。

3.客家服饰的繁荣期

第六次大迁徙后,清朝之后,即从民国时期开始,这个时期的客家服饰用的原材料极为丰富,客家服饰款式也大为增加,如上衣增加了衫、背心、夹袄、挂甲之类的款式,裤装增加了抽头裤款式。

这一时期,客家男女服饰同为衫、袄、挂甲、裤,女子另外有裙。衫为单层,系夏天穿。男子,大抵为对襟短衫或长衫。女子,为大襟衫,这时的年轻女子夏季已经多着大襟短衫。秋冬季节的衣物,一般采用大襟式,有短袄、长袄或棉袄等,女人冬天还穿过膝夹袄。挂甲指马褂,穿在长袍之外,依据质料分为冬穿或夏穿。裤,客家男女穿着相同的大裆裤,有时客家男人穿裤腿裤。其中,富者穿绸着缎,绫罗加身;贫者穿家机布,自织自穿。为了节约腰头,客家人学会了用较粗糙的便宜布与裤身进行拼接,腰头的结构形制有了较大变化。农村女子普遍系着的一种围身裙叫“掩腹”,这种围身裙其实可以掩胸,下摆宽及两侧,上端缝花刺绣,另加“颈链”、“腰链”和“牙牌”、“手镯”等服饰。除此,还有冬头帕、童帽等为客家特有的常服。

大襟衫在演变的过程中,根据山区生活和劳动的需要,衣身进一步缩短,袖子变得相对窄小,服装的固定方式也逐渐发展为用扣子固定。同时,随着由以手工制作为主,转变为使用机械制作了。这一时期,中原女性已经有穿旗袍者,而客家女性仍觉得宽松肥大的大襟衫更舒适方便,不愿意穿着旗袍这种贴体式服装。

4.客家服饰的衰落期

民国中期,先是客家男子穿的侧襟衫逐渐遭到淘汰,长衫马褂增多,当时客家社会上层男子外出或会客以穿长衫为主,有时还在外面加马褂套在长衫上面。随着西风东渐,客家服饰发生了很大改变,客家人由穿着朴素渐变为穿着入时,少部分女性改穿凡士林洋布衣的蓝衣黑裙,有的开始穿旗袍,男子开始穿中山装,西化服装之风冲击着客家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提倡艰苦朴素,人们都穿解放装或中山装,夏天穿短袖列宁装,青年女性穿连衣裙,而襟衫、大襟衫只能在偏远的山村偶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客家人开始频繁地与外界进行交流,他们的服饰开始被外界同化,男人西装革履,女人西裙时装,一些独有的服饰设计元素开始丢失,客家服饰的特色几乎丢失殆尽。据笔者走访,即使是在闽西客家祖地,也很少有裁缝会制作客家服饰,客家服饰正在越走越远。

5.客家服饰的振兴期

几年前作者在走访长汀、龙岩等地时,发现一部分老人仍在穿客家服饰,她们说,“大半辈子了,穿习惯了!”这些老年妇女,还备有一套新衣裳做寿衣用,有的老年妇女则会把银簪、手镯、耳环等客家服饰的配饰送给儿孙。而中青年客家男女大都不再穿客家服饰,他们普遍认为客家服饰过时了。在现实生活中,客家服饰正在渐行渐远。

就传承与创新而言,客家服饰有许多中华文化的特色与内涵,有许多值得传承的技艺和值得传播的文化。因此,进入21世纪以来,海内外都在提倡文化创意产业的复兴,其中,客家服饰文化与艺术元素的传承与创新,引起了海内外有识之士的极大关注。如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自1971年第一届恳亲大会以来,已连续举办多次,2011年在北海成功举办了第24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各届大会的承办城市,争先展示城市文化和客家文化。

在大陆,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闽江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嘉应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赣南师范学院、韶关学院、嘉应大学等都建立了从事客家研究的机构。闽江学院近年来与台南应用科技大学共同举办海峡两岸服装设计作品联合展演,还有海西服装节、浙江旅游服饰设计大赛、湄洲岛旅游文化节等,都相继推出新客家服饰,仅闽江学院纺织服装研究所就设计出30多个系列的客家服装。

二 客家服饰在台湾

客家人最早赴台可上溯至明朝中期,但大批东移台湾始于18世纪以后。大致而言,客家人在台湾的分布,经历了一个以台南为中心,先向南开发,然后再向北发展的先南后北的过程,形成了台湾南部、台湾北部两大客家聚落群体,通称为“南部客”和“北部客”。

娄子匡先生的《台湾民俗源流》指出,“中原的民俗自然传播到台湾,闽南和粤东的民俗,大量的甚至加强了的民俗行事,处处时时都能见之于台湾,眼睛一望,到处都是闽粤风光,耳朵一听,随时都有闽粤调。闽粤之俗有谁能把它和中原之俗隔绝”。娄子匡:《台湾民俗源流》,台湾省政府新闻处1971年版,第75页。鉴于台湾客家人大都是18世纪以后迁台的,所以可以认为台湾客家人的服饰发展是在大陆经历过承袭期、发展期之后,在迁徙台湾前后经历了繁荣期,现今已过衰落期而进入振兴期。

1.客家服饰在台湾的繁荣期

客家服饰在台湾的繁荣期指清领时期,其时间横跨客家人迁台至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客家人迁台,因其民性保守,继续受中原传统伦理和习俗的影响,承袭在大陆的客家穿着。服饰的形制款式仍然保持客家传统,色彩图案、纹饰线条多具备福禄寿等吉祥特征。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在大陆时装饰部分比较华丽而繁复,到台湾后则更显简朴。男装与童装与在大陆时没有什么不同,女装的长短与宽窄上略有差异,但基本服装结构一样。迁台后期,“南部客”因其在平原地带生活和劳作,故仍保持古老大襟衫的较长长度。“北部客”根据丘陵山区生活和劳动的需要,衣身进一步变短了,袖子变得相对窄小。在台北三峡镇,由于土地适合栽种可以制成染料的马蓝,加上有清澈的溪水可以漂洗,溪畔可晾晒染布,曾造就当地蓝染布业的发展。

2.客家服饰在台湾的衰落期

图1-8 1930年的台湾桃园已婚女性(图片来源:范静媛《台湾客家妇女服饰文化研究》)

客家服饰在台湾的衰落期,包含日占台湾时期(1895—1945年)至光复后的20世纪中后期。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台湾被割让给日本,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精神上、文化上,日本人都对台湾实施了掠夺式的殖民统治。特别是日占后期,日本人强化殖民政策,明文规定要改台湾人的传统服装为西式服装,甚至为和服,试图切断台湾与大陆的精神与文化联系。例如,男子穿着的中式服装的纽扣由传统布扣改为西式纽扣,女子大襟衫被强制改短改瘦。图1-8为1930年台湾桃园的已婚女性,已经改留七分短发,上身穿棉质右开襟短袖衫,下身穿西式百褶裙,足穿西式皮鞋。至1946年,日本人规定战时简便的男女服饰,男为军服形态,女为短上衣配灯笼裤。冯作民先生《台湾历史百讲》指出:“到民国二十年前后,由于台胞和日本人的生活接触频繁,所以台湾都市人的服装就逐渐和日本人接近。到后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时,他们强迫所有台胞废除中国式的服装,像这样一个民族强迫另一个民族改变他们的固有风俗,是世界上史无前例的一件事。”冯作民:《台湾历史百讲》,台北青文出版社1976年版,第105页。日占台湾中期,西服、和服传入台湾,三峡镇的染布行业逐渐萎缩没落。

台湾光复后,台湾岛内快速的工业化及经济现代化,使得客家人赖以维生的农业经济急速式微,客家人开始从乡村走向都市,从西部走向东部。如“北部客”向台北市发展,“南部客”向高雄市发展等。男子着西装,女子穿时装,客家服饰在大都市已丢失殆尽。唯有在客家核心居住区,如在美浓、高树、竹田等地,尚可见当地中老年妇女仍悠然自得地穿着客家大襟蓝衫。

3.客家服饰在台湾的振兴期

1987年,台湾客家人创建《客家风云杂志》。2000年之后,台湾当局设置了一个主管客家事物的机关——“客家委员会”。有了机关,有了预算,随之就有了各种客家文化的维护和传承发扬活动的开展,如客家文化博览会、客家桐花祭。一些大学也相继成立客家文化研究机构,如成功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屏东科技大学客家产业研究中心、台湾中央大学客家学院等,使得客家议题的研究有了理论基础。

在今天,为了保护传统蓝染,并赋予其新的活力,将蓝染精致化、艺术化,三峡镇成立了“三峡历史文物馆”,并发展成为观光休闲产业。在台湾,有2011年度客家创意学童制服设计比赛、2006全国客家意象布料设计竞赛、2010台北县都会客家花布蓝染流行创意服饰设计比赛等。如2011年12月8日在台北的客家创意制服设计比赛,34位服装设计师从370多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展示了具有客家传统服饰元素的时尚制服。同时,还展示了5位知名时尚设计师运用客家元素设计的45件各行各业的客家创意制服。2009年12月26日,笔者参观了第一届客家特色国际展,以客家特色产业为展示主题,包含农特产、工艺、美食、服饰、人文艺术、文化节庆及观光旅游等内容,从传统的文化器物演变为今日的文化创意商品,运用客家元素装点现代创意造型设计,并通过影音体验、多媒体互动、实体展示等多元方式,展示客家文化创意产业艳丽的创新成果。在创意设计区,分桐花迎客组、好客花布组、好客礼品组及好客T恤组4组,有2216件作品参赛。图1-9系笔者2009年在台北参观第一届客家特色国际展。

图1-9 笔者在台北参观第一届客家特色国际展

总的来说,客家先民第四次大迁徙后,承袭中原汉族服饰是他们区别于南方土著人的主要外在标识之一。经过后来的第五次、第六次大迁徙的移民浪潮和时代变迁,客家服饰逐渐成为客家身份的外在象征。客家服饰嬗变分为五个时期,即形成期、发展期、繁荣期、衰落期和振兴期。在台湾,客家服饰仅经过繁荣期、衰落期和振兴期。客家人服饰的款式虽然也在不断地变化更新,不同时期流行的服饰不尽相同,但是总体来看,不管哪一个时期的客家服饰都离不开朴素、简易的特点。在提倡回归质朴自然的今天,如果将时尚流行概念注入以质朴、简约为特色的客家服饰设计之中,必将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图1-10 笔者在台湾锦兴行调研客家服饰